多留意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后期死亡的原因


最近走访河北黄骅/山东东营、滨州沿海大汪子(粗养塘,面积在几百至上千亩不等)对虾养殖户,他们都反映一个共同存在的问题,每年进入6月底以后白对虾长到70—80头/斤,有的在50头/斤左右出现陆续死亡,死亡的时间一般是晚上或暴雨后。目前北方已经进入雨季,有的大圈开始出现死虾现象。表现的症状:体暗红、硬壳、烂鳃。有的“挂脏”附着大量纤毛虫,有的死虾没有明显的病症。中后期白对虾死亡的情况比较复杂,表证不一。

走访中发现:

1、虾塘池底恶化底部溶氧低。

大量而频繁地排放水,使池塘泥土中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流失,造成塘底“沙漠”化,塘底渗漏,保水、保肥的功能减退。频繁使用化学药物消毒,对有益微生物构成极大的危害,使病原微生物产生抗性,致使虾塘逐步失去生态平衡,塘底的自净功能丧失殆尽,底质日益恶化。养殖水深与增氧能力脱节,造成底层溶氧不足,底泥发臭。经常使用絮凝剂和吸附剂,造成底质中大量的有害物质沉积,底泥变酸、发酵变臭。藻类含量高、透明度低、水色浓的池塘,会减弱中下层水体的光合作用,中下层水体产氧能力下降,同时藻类的新陈代谢导致死藻量较大,也会造成底质恶化加快。

一些大片的汪子多年养殖,底部有机物积累,池底发黑臭,有毒有害物质积累导致池底溶氧低、毒性强。大汪子粗养虾前期主要投喂卤虫,中后期卤虫减少定期投喂饲料。中后期池塘底部残饵、粪便、死亡水草藻体在分解中需要消耗大量溶氧,底部溶解氧急剧下降。久之池底聚毒层增加、病原菌滋生。白对虾长期处于“亚缺氧”状态,体质下降,极易发病。一旦环境变化(应激),特别是大暴雨后水温、盐度巨变、倒藻后导致大批死虾。

2、有害藻滋生

人为的划分有害藻和有益藻的标准:一是看能否被养殖动物摄食和消化吸收,二是这种藻类被养殖动物摄食后是否产生毒素或藻类死亡后产生毒素。藻类的组成和藻相的变化是池塘生态群链的生物指示指标。池塘生物生态群链的变化往往成为疾病爆发的前兆。比如对虾池塘水体发光(夜光藻、发光弧菌)对虾开始发病、空肠空胃、出现甲藻对虾陆续出现中毒死亡症状,蓝藻的爆发就很容易出白对虾白便。

一旦出现有害藻的大量繁殖,养殖户要么束手无策,要么大量用化学药物(漂白粉、强氯精、硫酸铜、扑草净)杀藻。导致失衡的水体菌相藻相再次失衡,水体浑浊有机物多、透明底低,水体缺氧再次难免。

遇到有害藻类滋生的正确处理是减少投喂,通过补充有益菌(EM、光合菌、芽孢菌)和多元有机酸、氨基酸螯合剂降解水体藻毒素、重金属毒素,螯合有机物增加水体的通透性。定期、定向补充缺失的微量元素和矿物元素小分子碳源。保持藻类和水产动物的正常需求。通过有益菌群的协同作用抑制有害藻类的滋生。

扩展阅读

养殖中后期南美白对虾池塘弧菌超标案例


技术员姓名陈丽

案例内容检测项及检测结果
(一)基本情况
面积80亩,水深1米
主养品种:南美白对虾
水色正常,吃食情况:良好
死亡情况:无
近期用药情况:应激硬壳灵,底改片,水博士
(二)水质检测
8月2日上午
pH值:8.8,氨氮:0,亚硝酸盐:0
弧菌检测:8月3日(上一天检测)弧菌数量超标,水里,虾上均有。
(三)镜检情况
藻相:绿藻为主,其次为隐藻,硅藻,少量蓝藻。
(四)问题分析
养殖中后期,温度较高,随着投喂量增大、残饵粪便增多,池塘底部和水体容易滋生大量有害菌,导致弧菌数量增多。
(五)处理方案
8月3日上午“全效底改片”(5亩/袋)
8月3日下午“弧菌天敌”(3亩/瓶)
同时内服“肝胆泰乐+黄金多糖+弧菌天敌”
8月4日上午“弧菌天敌”(3亩/瓶)
同时内服“肝胆泰乐+黄金多糖+弧菌天敌”(直到8月9日)
(六)处理后跟踪结果
1、水质情况:pH值:8.8,氨氮:0亚硝酸盐:0
水中弧菌数量减少。
2、养殖动物情况:吃食速度比之前明显加快,虾体上弧菌数量明显减少。
(七)案例分析
近期温度高,对虾摄食量大,随着残饵粪便的增加,池塘底部有害菌尤其弧菌大量繁殖。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在使用弧菌天敌后,选择性培养基上的弧菌数量(无论是水体和虾身上的)都明显减少,弧菌天敌通过识别并吸附宿主细菌,然后通过酶解和机械钻孔等一系列反应进入到宿主细菌体内,最终使宿主菌裂解死亡,使用“弧菌天敌”能有效降低水体环境和动物体内的弧菌数量,配合使用“肝胆泰乐”和“黄金多糖”能够预防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

处理前照片
处理后照片

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后期巡塘所应观察点



巡塘最好做到早、中、晚、午夜各一次,而巡塘过程中最好注意以下几点

(1)检查池塘闸门是否严密,堤坝有无缺口;及时修补。

(2)注意虾塘内的水位变化,及时加水。(经常性换水,应激性小;不是经常性加水要注意应激)

(3)观察水色、注意池水浓度和有无异味逸出,及时处理。(注意水华,腥臭等)

(4)察看池底污染状况、注意黑区扩大范围,及时排出底层水。(池塘底部亚盐、氨氮浓度,有机黑泥厚度)

(5)检查饵料流失和消耗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根据长势表格科学计算投喂量,再根据实际养殖中环境、天气、水体肥瘦、病害等调整投喂量)注意天气和潮汐变化趋势;

(6)观察对虾蜕壳数量。(前期对虾蜕壳频繁,要注意加水、降雨、潮汐,根据对虾体质反映的情况,选择性的添加多维、多矿类)

(7)注意虾塘内丝状藻类繁殖生长情况。(大型丝状绿藻跟丝状蓝藻,大量爆发造成水体缺氧,营养物质积累,水体二次污染。易堵塞鳃丝致氧死亡)

(8)注意虾情动态、观察对虾有无反常行为;(吃料速度,独游,浮头等)

(9)夜间观察虾塘内的发光现象和强度;(夜光藻、弧菌)

(10)观察对虾可能发生浮头的各种迹象;

(11)注意观察虾塘内的敌害生物;

(12)暴雨之后注意池水分层现象;(温度、盐度、PH)

(13)观察同一虾塘内对虾个体有无出现大小悬殊的情况等。

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后期如何解决水体缺氧的问题



何为氧债?简单来讲就是水体缺氧,特别是养殖中后期水体底层污染严重,有机质含量较高,造成氧的消耗较大,耗氧量远远大于供氧量。

养殖进入八月份,土塘南美白对虾养殖基本进入中后期,投饵量的加大,底层残饵、粪便等污染量加大,造成氮含量急剧上升,水色较浓(如图1),白天藻类多光合作用产氧能力强,晚上藻类数量多则加重了耗氧量(图2,某白对虾塘晚上10点左右溶氧量)。在自然状态下,高温会造成水体分层,影响上下对流,上层过饱和的溶氧无法送达底部,从而造成底层氧债。白对虾是底栖生物,底部溶氧不足(小于4mg/L)影响对虾进食效率,增加饵料系数,影响底部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长时期的溶氧不足会造成底部有害气体累积、亚硝酸盐升高、有害菌类繁殖,造成对虾黄足(图3),黑鳃(图4),晚上游塘、吃料慢、蜕壳不遂、偷死等一系列问题。
图1
图2
图3
图4

所谓养虾先养水,后期调水难度加大,而要调控好水质变化,最核心的问题还是保证水体溶解氧的充足,特别是底部溶氧。只有溶氧充足,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好氧菌才能更好的繁殖及发挥功效,底部的有机质才能彻底被氧化分解;同时有害菌类(弧菌等)繁殖受到抑制。夏季高温水体耗氧严重,那么日常该如何管理,让虾塘的溶氧量达标呢?

1、塘口硬件设施配备不足的应及时升级改造,配备足够的增氧设备(叶轮式增氧、水车式增氧和底增氧等),实现立体增氧,起码每亩达到1kw以上。白天晴天应延长开增氧机时间,打破水体分层,将上层溶氧持续送入底部,加速底部有机质的氧化分解。

2、底部的耗氧量达60%以上,高温期必须定期改底,活菌底改王和饲料伴侣3交替使用,底部特别恶劣的塘口,建议使用饲料伴侣2配合通威高氧。

3、水色较浓的塘口,晴天上午配合使用饲料伴侣1、通威光合菌和红糖,可连续施用2~3次,竞争营养减少藻类数量,降低晚上耗氧量。建议饲料伴侣1施用后,凌晨后抛洒通威高氧(小水体实验证实通威高氧放氧时间至少4小时以上,完全满足凌晨到黎明前溶氧不足的问题,而同类产品放氧时间只有1个小时左右,同时通威高氧有协助改底调水的作用)。

4、高温季节,塘口内生物新陈代谢加快,对营养的需求量增加,为防止倒藻造成溶氧不足,必须定期泼洒碱康素增加钙镁及微量元素含量。

5、建议有条件的塘口安装通威智能增氧系统,实时监测水体溶氧变化,做到科学养殖,根据溶氧变化开启增氧机,也是间接降低养殖成本。

当前白对虾养殖愈发艰难,我们必须跳出有病治病这个思维,养殖白对虾必须以预防为主,结合目前的高温天气及水质变化,必须抓住调好水质的核心—溶解氧。最后,作为一个养殖者必须根据自己的塘口条件和实力,综合分析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养殖模式,方能降低养殖风险,增加成功率。苏州通威祝您养殖顺利!


南美白对虾养殖前后期水质调控



1、养殖前期水质调控
苗种入池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水体中浮游动物如枝角类、桡足类和轮虫等会摄食浮游植物,而虾苗会摄食浮游动物,加上浮游植物本身生长老化,使水体中生物组成发生变化,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会减少,虾池水色会变化。
此时要根据池水状况和天气情况,适当追施肥料。肥料选择和施肥量,可根据当地实际决定,追肥时可使用汉宝生态肥或汉宝淝+EM冻干粉配合多肽氨基酸肥水膏或氨基酸活性肽。

2、养殖中期水质调控
随着苗种的生长,其食性转向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为主。而浮游生物在池塘中的作用,主要是平衡调节水体的环境,调控透明度等,因此必须控制好水体中浮游生物的数量。由于投喂人工饲料不断增加,池内残饵相应增多,加上养殖动物的排泄物和池内死亡的浮游生物沉积池底,使有机物沉积逐渐增多,易导致池水变肥或恶化。
此时调控的方法:
(1)注意观察水色,当水体颜色较浓、透明度过低时,可全池适当泼洒汉宝蓝配合汉宝护水解毒酸控制藻类生长,消毒水体。
(2)定期使用底改素或多效底改颗粒,并配合EM冻干粉或乐活或超浓缩PSB使用,改善底质,加快有机质分解,培育有益菌群,达到菌藻平衡。调控水的标准应达到。

3、养殖后期水质调控
养殖后期,随着养殖动物的长大,投饵不断增多、排泄物不断增加,造成池底有机沉积物增多,池塘自身污染日益加重,加之水温较高,易造成水质败坏。
此时特别要注重水质管理和调控:
(1)准确掌握和控制投饵量,不要超量投饵。
(2)定期进行水体消毒,可使用汉宝蓝或PV碘全池泼洒,防止病原菌大量滋生,暴发病害。
(3)定期使用底质改良剂,如过硫底净或底改素等,改善池底环境,加快残饵、有机质的代谢分解。
(4)在消毒3~4天后投放一些有益活菌,如EM冻干粉或超浓缩PSB等净化水质,稳定池塘环境生态平衡。

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后期底质恶化 水质变差到底是为何?



到了四月中旬了,也到了南美白对虾早造虾养殖中后期,这时候很多虾塘出现了底质恶化现象。南美白对虾是塘底栖息动物,塘底环境是南美白对虾整个生长环境的基础,塘底的好坏对水质构成直接的影响。而水质的好坏是底质的表现形式,病原通过塘底有机污染物生长繁殖,再通过水体扩散传播。通常人们是通过水质的变化才知道底质的变化。随着养殖南美白对虾技术的不断发展,养殖密度不断增大,投饵量也随之不断增大,过多的增加虾塘的承载量。虽然虾塘的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这种追求高产量的方式对养殖水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特别是虾塘底质过度污染,严重的破坏了虾塘原有的生态平衡。近几年以来养殖难度增加,与气候底质都是有很大关系。因此,改善底质是改善水质的基础,养水先护底。

一.底质恶化的原因

(1)藻类含量高、透明度低、水色浓的池塘,会减弱中下层水体的光合作用,中下层水体产氧能力下降,同时藻类的新陈代谢导致死藻量较大,也会造成底质恶化加快。

(2)在目前高密度、高投饵量、低透明度养虾模式下,大量的饲料残饵、排泄物、浮游生物尸体等有机物不断沉入池底,是造成水质和底质变坏最重要的原因:大量有机质的存在,为池底厌氧性微生物大量繁殖提供了充足培养基。

(3)频繁使用化学药物消毒,对有益微生物构成极大的危害,使病原微生物产生抗性,致使虾塘逐步失去生态平衡,塘底的自净功能丧失殆尽,底质日益恶化。

(4)养殖水深与增氧能力脱节,造成底层溶氧不足,底泥发臭。如水深在1.5米以上的池塘仅有水车式增氧机,因此池塘底层溶氧会经常不足,使有机物在厌氧状态下分解,增加了氨氮、亚硝酸盐的释放量。

(5)大量而频繁地排放水,使池塘泥土中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流失,造成塘底“沙漠”化,塘底渗漏,保水、保肥的功能减退。

(6)水较瘦或藻类老化的池塘,藻类光合作用差,溶氧低,导致有害物质降解速度缓慢,底泥容易发臭。

(7)增氧机安装位置不当,未能与池壁形成角度,导致大量脏东西被带到池边角落形成死角,时间久了容易发臭。

(8)经常使用絮凝剂和吸附剂,造成底质中大量的有害物质沉积,底泥变酸、发酵变臭。

(9)砂底池塘,由于砂质颗粒较大,吸附氨氮等有害物质的能力较差,容易发臭。

底质恶化,导致水体红褐色

二.底质恶化过程的分析

在池塘底部及中下层水体,属于塘底有毒物质向上浮升,水体中有毒物质向下沉积,从而在水底的交汇处形成一个特殊层面。由于高密度养殖,投饵多、排泄量大、藻类死亡、滥用絮凝性底改剂等原因,导致该特殊层面发热、发臭、泛酸、腐败菌(弧菌或嗜水气单孢菌)大量繁殖,生物耗氧量、化学耗氧量特别严重,亚硝酸、氨氮等有毒物质严重超标,成为原生动物、细菌、病毒的滋生地,该层面因此成为名符其实的“聚毒层”,而这个层面又恰恰是南美白对虾的核心生活区。

三.如何判断不良底质

1.池边的角落有大量黄褐色泡沫,有异味,不易散开;黄褐色泡沫是水质变坏的表现,有异味证明已出现坏底。

2.料台脏、底部附着胶着物或黑泥。

3.池底在光照强时升起大量气泡或气雾。

4.水质变得浓稠,风吹过水面出现细密的水纹,证明水体的表面张力大。

5.亚硝酸盐含量显著增高、藻类老化或水浓后突然倒藻。

四.底质恶化对南美白对虾生长的影响

1.底质过度污染的虾塘,严重的破坏了虾塘原有的生态平衡,使养殖对虾长期处于高应激、高紧张状态,使南美白对虾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侵害,出现生长缓慢、厌食、体弱、疾病不断甚至死亡。

2.南美白对虾长期在池底污染严重的环境下生存,会影响其体色及肉质,使其体色不鲜艳,口味差。

3.同时南美白对虾喜清新的环境,底质污染严重会产生有害物质、不利南美白对虾生长,而且池底污染严重易滋生细菌,细菌大量繁殖则极易引起对虾疾病的发生。

4.“聚毒层”如不及时消除,黑鳃、黄鳃、甲壳溃疡、白浊偷死等各样南美白对虾主要病害则随之而生。

长期底质恶化,导致南美白对虾出现黑鳃等疾病

五.解决方案

1.虾塘淤泥厚,可以充分晒塘,以阳光将淤泥中的有害物质分解下,将有害菌通过紫外线杀死,充分爆嗮以后底会更硬一些,不管是对对虾的生长环境,还是以后抓虾,都是有好处的。

2.清塘时期药品残留,这个要注意,在清塘时期要有目的性的选择合适的,低毒性药品,并且持续时间短的。千万别选择会长时间残留的药品,一般使用农用生石灰。

3.晒塘时间太短,会导致淤泥中的有害物质,以及病菌没被紫外线杀死。因此,安排好时间,增加晒塘时间,另外的衍生方法是,在把塘底充分爆嗮以后,用推土机薄薄的推掉一层,既保养了塘堤,又保养了塘底。注意的是推过塘底以后,来年要记得多放底肥,以及补充微量元素。

4.一定要控制好饲料的投放量。具体方法,放两个观察台,记住,放笼状的,假如是平底观察台,鱼类会吃掉观察台的饲料,造成对虾吃料快的假象。观察台的饲料投放量,一般是十斤料放一两。吃料速度以一个小时多两个小时内吃完为准。这样饲料利用的充分,养殖成本降低,对塘底还更好。

5.按时使用有益菌类进行生物改底,或者通过各类氧化剂进行物理改底。

6.水质过肥的话,可以经常性的冲进一些新鲜水,有目的性的进行上一条同类的操作。

7.天气差的时候导致的翻底,这个危害也很大,容易造成对虾大量死亡。解决办法是天气很闷的感觉,或者通过气压计看见气压过低了,就勤开增氧机,适当使用一些季铵盐类底改片。

南美白对虾养殖后期缺氧现象的处理方案



养殖问题:

8月中旬,兴化市老圩镇陈老板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持续高温天气,水温维持在30-34℃,凌晨四五点钟出现大量对虾浮头,吃食减慢,出现个别对虾出现黑鳃死亡。

问题分析:

对虾池塘底质淤泥较多,发黑、发臭,由于持续高温,加料频繁,藻类加速老化死亡,塘底排泄物、饲料残饵、死亡水生生物尸体的沉积,造成底质恶化和水质污染,致病菌繁殖,长期处于这种环境容易引起鳃组织坏死缺氧浮头。

处理方案:

早上用底黑安(2亩/袋)+氧力源(1亩/袋)+底生氧(3亩/袋)

下午使用菌克27(3亩/瓶)+激安C(2亩/袋)

第二天凌晨2点使用氧力源(2亩/袋),上午再次用臭氧水安(2亩/袋)+底巧(2亩/袋)改底。

结果分析:

第一天早上用过底黑安、氧力源、底生氧,底部消毒改底,提高氧化还原电位,直接增氧,直至上午8-9点浮头现象消失,下午使用菌克27和激安C有效杀灭致病菌,抗应激,提高抵抗力,通透水体,凌晨再次使用氧力源确保水体溶氧充足,第二天未见浮头,再次使用臭氧水安加底巧,深入加强改底后,底质环境大大改善,第三天后吃食慢慢恢复到正常状态。

使用前出现对虾浮头现象
缺氧时出现黑鳃死亡对虾
使用后对虾浮头现象消失


南美白对虾发病有哪些原因?



环境恶化
包括底质、水质乃至天气的变化或恶化。如:温度、盐度、溶解氧、pH、透明度、氨氮、亚硝态氮、余氯、硫化氢、总碱度、总硬度、藻相、菌相、虫相、可溶性有机质含量、氧还电位、转风、骤雨、起雾、酷热、台风等气象变化等,遇到这类情况要及时调整,短时间搞不清楚原因的可以先泼洒解毒抗应激的产品先暂时缓解一下再马上找原因。

病原侵袭
病原生物包括病毒、细菌、原生动物、真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的侵袭是对虾发病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有病原体,却不一定会发病。对虾是否发病,还要看病原体能否侵入虾体,以及病原体的数量和毒力强弱等来决定。其实很多时候病原体与对虾是共生关系,虽不是互惠互利但常常互不影响,至少不会影响我们把虾养大,所以如何调理对虾体质,促进对虾在疾病爆发前把虾养大才是我们主要考虑的问题。

体质下降
对虾机体健康与否会决定了对虾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和对病原体侵袭的防御力,同时也健康的对虾也能在发病之后尽快的恢复过来。所以平时注重营养保健,肝胃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管理不善
对虾养殖日常管理非常重要。不管是饲喂管理还是水质底质管理,不管是设备管理还是用药管理。等等这些只要做好了,就可以对环境、病原、虾体有较好的掌控。但一旦没做好,不仅得不偿失还会加重病情。所以我们在检查一些病情的原因的时候,同样也要注意检查问题是否处在管理不善上面。

yz023.com养殖网龙虾养殖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虾养方法,其中《多留意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后期死亡的原因》内容包含丰富的虾养技巧,如不满足请访问“狗狗咳嗽原因”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679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