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倒藻”引发的南美白对虾病害防控措施


“春雨贵如油”,按理说春季雨水应该相对较少,可最近接连着升温降温降水,对于南美白对虾养殖户来说,可要注意了,需做好“倒藻”防控工作。

一、何为“倒藻”及其危害

春季连日阴雨天,造成水体溶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从而导致大量单细胞有益藻类死亡,也就是俗称“倒藻”,“倒藻”就是养殖水体中的藻类大量或全部死亡,导致水色骤变、变浊甚至于变红发黑。其危害为易引发白对虾软壳红体病、弧菌病等,甚至引发白对虾中毒、死亡等。

二、春季“倒藻”防控措施

1、密切注意天气变化,提前开启增氧机,保证水体中充足的溶氧。

2、阴雨前调控水质,稳定水体pH值,提高水中藻类活力,防止“倒藻”。同时使用抗应激渔药,帮助白对虾适应阴雨天气水体的渗透压。

3、阴雨后转晴时,先抑菌、解毒、改底,以防控藻类雨后暴长导致的pH值上升忽变,隔天使用熟石灰提高总碱度及稳定pH值,防止泛底;然后根据藻类活力情况,适当激活藻类,延长藻类旺盛生长的周期。(

精选阅读

南美白对虾拖便、白便的生物防控措施



拖便


高温天气是白便等肠道疾病的高发期,一旦出现,处理起来比较棘手,建议大家预防为主,“治未病”。

养殖前期,饲喂开口料或零号料时,建议使用“强效EM”(“强效乳酸菌”)+“海洋红酵母”(“水产诱食酵母”)提前泡料酸化发酵,养护肠道效果明显。

养殖中后期,要严格控制对虾摄食量,不要盲目增料,有条件的可以使用发酵饲料。没有发酵饲料的,推荐大家使用“循环周期拌料方案”:先内服两周期(7天为一周期)“强效EM”(“强效乳酸菌”)+“低聚糖863”,“益生菌”+“益生元”高效增殖肠道菌群,提高肠道消化吸收能力。

规模化养殖场为降低成本,可先使用“乳酵素”发酵成乳酸菌液,稀释后替代“水”拌料使用;之后内服1周期“六味神草液”+“大蒜精华素”,清热解毒,保肝利肠;以上方案循环使用,可有效预防白便、肠炎等肠道疾病发生。若已出现白便,建议连续使用“菌毒双克”(“六味神草液”)+“聚维酮碘”消毒水体,连续使用“底毒净”或“底黑安”氧化池底,同时减料,大量拌服“六味神草液”+“低聚糖863”+适量土霉素或氟苯尼考3-5天后,再拌服“强效EM”(“强效乳酸菌”)+“低聚糖863”调理肠道。

南美白对虾红尾、红腿病的生态防控措施



对虾红尾通常是由环境应激或细菌感染所致。前者可使用“低聚糖863”+“激安C”处理,后者建议先使用“底毒净”或“底黑安”处理池底,之后使用“菌克A380”(“菌克27”)+“低聚糖863”处理水质。养殖中后期,建议在夜间多使用“底生氧”,减少红尾。
红腿病多发生在养殖中后期,一般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环境因素胁迫所致。此种情况虾足尖端暗红,清水静置实验可以恢复。主要原因在于中后期饲料投喂量逐渐增加,水体污染加重,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逐渐增加,同时底部积累了大量有机质,还原性物质增多,耗氧量大,底部溶氧降低。建议上午使用“底毒净”或“底黑安”氧化池底,快速改善底部环境;晚上泼洒“高效降解灵”+“底生氧”提高水体通透性,从上到下立体增氧。一般连用两次后,情况会有所缓解。

第二种情况是细菌感染所致。尤其是养殖中后期底部恶化严重时,池底极易滋生大量有害细菌,而对虾多在池底摄食和活动,容易感染细菌,引发细菌性红腿病。若虾脚尖端发红而肌体相连部分不红,有可能是外源感染,建议先使用“底毒净”或“底黑安”氧化池底,抑制池底有害细菌繁殖,之后使用“菌克A380”(“菌克27”)+“低聚糖863”控制水体有害菌数量;若尖端不红而是肌体相连部分发红则有可能是内源感染,建议内服氟苯尼考+“低聚糖863”+“六味神草液”,配合使用“底毒净”或“底黑安”处理底部,调水为辅。

第三种情况是应激所致,一般发生在天气突变时。此种情况下对虾步足和游泳足呈浅亮红色,可泼洒“低聚糖863”+“解毒抗应激灵”减少应激,待天气好转后会有明显改善。

南美白对虾池是如何倒藻的?详实数据告诉你



广西合浦党江镇蓝星村一个边膜沙泥底池塘(见图1),面积2亩,水深70cm左右,配备一台1.5kw的四叶水车式增氧机。5月份养第一造虾,7月9日出虾,原池水保留。7月22日将池塘中以前养虾的老水(水色浓绿)用沟渠水换掉30cm。8月1日水色黄绿,上午11点,池塘水不经任何处理放苗5.85万,放苗盐度2‰。8月1日-4日,不投喂。8月5日-6日,早上均投喂一餐500g“利饵多”。8月1日-6日,没有用过药,不开增氧机。
图1池塘基本养殖情况

8月6日下午,水色为土黄色,下风口漂死藻泡沫(见图2、图3);
图2下风口死藻泡沫
图3下风口死藻泡沫

8月7日-9日下午,水面漂浮大量油膜,有虾游边(见图4);
图4趴边的野杂虾

8月6日-12日,水色一直清澈见底(见图5)。
图5水体清澈见底

8月4日-12日,对水体中浮游动物生物量、水深、透明度、上午(9:00-10:00测量)水体的pH、DO值和氨氮、亚硝酸盐含量进行监测,具体变化情况如下:
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article/2016082616583398.png>
图6倒藻前后,水中浮游生物量的变化情况

如图6所示,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从8月4日的30.5mg/L迅速下降到8月6日的8.09mg/L。在8月8日降到最低值,为3.99mg/L。之后,浮游植物量缓慢增长,在8月12日到达6.668.09mg/L。

轮虫的生物量随着浮游植物生物量的降低而降低,从8月4日的11.24mg/L迅速下降到8月8日的0.64mg/L,之后缓慢下降到8月12日的0.27mg/L。枝角类、桡足类的生物量基数较小,变化不明显。
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article/2016082616583661.png>
图7倒藻前后,水体透明度和上午pH、DO值的变化情况

如图7所示,8月4日,水深为68cm,透明度为55cm。8月5日,透明度有所增加。到8月6日出现肉眼可见的“倒藻”现象时,水变的清澈见底,且一直保持到8月12日。

8月4日-7日,水体上午的pH值保持在7.8。“倒藻”后,它从8月7日的7.8迅速下降到8月11日的6.7,之后呈上升趋势。

上午水体的DO值从8月4日的6.37mg/L平缓增长到8月7日的6.63mg/L。“倒藻”后,它从8月7日的6.63mg/L迅速下降到8月8日的3.66mg/L,在8月11日达到最低值,为2.60mg/L,之后呈上升趋势,这与pH值的变化相一致。
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article/2016082616584093.png>
图8倒藻前后,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的变化情况

如图8所示,水体氨氮的变化不稳定。“倒藻”后,水体中氨氮的含量从8月6日的0mg/L上升到8月10日的0.2mg/L,8月11日后呈下降趋势。

8月4日-10日,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为0mg/L,但到了8月11日-12日,它的含量上升为0.002mg/L。

“倒藻”后,该水体的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下降,导致浮游动物,特别是轮虫的生物量也随之下降,水体透明度增加;上午水体的pH值和溶解氧迅速下降;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的含量,均在“倒藻”后上升。

分析:

1、本池塘将22天前养虾后的“老水”,几乎不做任何处理,直接放苗养殖。水体中的藻类越多,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就越多。而此池塘放苗前4天不投喂,这使得池塘的肥力不足,引起了“倒藻”。晴天下午强光照射,可能抑制藻类的生长、繁殖,是“倒藻”的原因之一。

2、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从8月4日-8日,一直处于下降状态。这说明此次“倒藻”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只在到了一定程度时,才有了肉眼可见的“倒藻”现象。因此,“老水”放苗应该及时补肥、补菌,或早期加大投喂,稳定水体。

3、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在“倒藻”后升高,因此在发现“倒藻”现象后,需要尽快解毒、改底,来改善水质,预防疾病。

夜光藻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的危害与防控方法



夜光藻症状

海南儋州片区,去年高位池养殖普遍发生的问题是:水体发光,对虾空胃,中小虾大量发病,死虾发光。

夜光藻危害

夜光藻是一种危害很大的有毒赤潮藻类。它主要是分泌神经毒素,毒害鱼虾的呼吸系统或抑制其呼吸,危害鱼虾健康。影响摄食,引发空肠空胃,游塘伏边。夜间,时常发生鱼虾在水面狂游跳塘的现象。有夜光藻的水体一般都会伴有荧光弧菌。如不及时处理会暴发大量偷死,甚至排塘。

根据本人塘头的处理经验,以下方法可有效缓解和控制夜光藻以及荧光弧菌的危害:

一.解毒保虾

发生夜光的水体最好不宜消毒杀藻,否则,会引起大量夜光藻死亡,造成短时间内大量藻毒素快速释放,水体里的游离藻毒素浓度快速增加,给鱼虾造成更严重的影响,处理不好会造成大量的鱼虾中毒死亡。建议首先做好解毒排毒的工作:下午泼洒净水王(1瓶1~2亩),停止投料;晚上用降解灵(1包1亩),如果是蜕壳期就用降解灵+离子对钙(1包+1瓶用1亩)。

二.内外防控

使用保肝促长灵+本草大康拌料内服,每公斤料各拌15克,同时外泼本草大康+活性蒜宝(1+1用1亩)。

三.改善环境

按5亩塘使用1包黑靓(5公斤装)+1桶乳酸宝+2包灵活100,浸泡过夜于第二天上午10点泼洒,隔两天再用一次,彻底破坏夜光藻赖以生存的环境,4天左右,夜光藻就会慢慢消失。

四.保健康复

夜光藻处理后,一定要及时补充营养,每公斤料用金多维、酶解多糖、健长灵各15克与料混匀投喂,每天2~3餐,连喂7~10天。投喂量不宜太急恢复,以在3天左右逐步恢复为宜。

实践证明,按上述方法处理夜光藻对鱼虾的危害影响有明显效果。有效率高达70%以上。若是处理不下去的夜光藻或者处理之后复发,如果有空塘,建议立即进水消毒肥水,尽快搬苗。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两种常见病害的防控方法



辽宁地区,今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过程中,出现“软壳病”和“纤毛虫病”的频率非常高,直接影响对虾的生长。为了有效防治病害,养殖户就必须了解其发生的原因,及时做好防控,降低养殖风险。

1.对虾出现“软壳病”的原因

(1)长期投饵不足,对虾呈饥饿状态;饲料营养配比不均衡,钙和磷等矿物质比例不恰当;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

(2)池水中溶解磷的含量下降,对虾摄磷量不足,而磷是对虾甲壳形成和钙化过程的主要元素。

(3)养殖密度过高,养殖环境恶劣,水质恶化等导致虾壳变软;水中含有机磷杀虫剂,抑制对虾甲壳中几丁质的合成;用药不当或水质突变造成对虾应激,发生异常蜕壳,短时间内很难恢复正常状态。

(4)发生特定病害使得虾壳变软,如红体病等。

防控方法:

(1)科学投喂,并控制水中的钙磷比例,pH值控制在7.8~8.8之间,防止氮含量超标;可在蜕壳期前2天全池泼洒离子对钙(3亩/瓶)+超C(3亩/包)或金多维(2亩/包),提前补充水体中的矿物质含量,提高对虾体质。同时可按100斤料使用离子对钙、金多维、酶解多糖、健长灵各1包(瓶)拌料内服,连用5天,每天两餐。

(2)强化池塘水质和底质管理,在养殖过程中可7~10天使用净水王或解毒超爽(4亩/瓶)全池泼洒,两小时后可用新活菌王(4亩/瓶)或粉剂活菌王(2亩/包)补充养殖水体中的有益菌菌群,从而保持良好的水质和底质。

2.“纤毛虫病”的原因及症状

放苗后,随着投喂饵料的增多、温度的上升、对虾的代谢产物不断累积,池底环境发生改变,从而为有害菌和寄生虫提供了良好的繁衍场所,继而导致对虾饱受其危害。主要病症是“纤毛虫病”,虫体在显微镜下观察十分明显,前期主要寄生在对虾的游泳足上,对虾会出现黄爪现象,危害较轻,严重时头胸甲、鳃上都会布满纤毛虫,对虾会出现肿鳃、黄鳃,呼吸困难,趴边或浮于水面,开始吃料减慢到停止摄食,对对虾的生命构成威胁。

防控方法:对于纤毛虫问题,要“以防为主”,养护好水质和底质。因为纤毛虫病一旦发生,将继发一系列的疾病,甚至变得不可控,从而造成巨大的损失。

(1)在未发病时要定期改底,可用六控底健康(3亩/包),增氧机和料道处重点加量使用,并可在这两重点处配合粒粒神(3亩/包)一起使用,效果尤为显著,还可促进对虾摄食量;同时定期使用解毒超爽(4亩/瓶),保持水质清爽。

(2)发生纤毛虫病时,不要急于一次性迅速将虫体杀死,这样操作反而会事倍功半。用药物直接杀死纤毛虫,会对本身体质就不好的对虾产生直接的伤害,会引起对虾吃料减慢、偷死等。在纤毛虫量相对较少时,可在第一天下午五点用活力素+超C+离子对钙(1+1+1用2亩)全池泼洒,晚上9点用黑臭净(3亩/包)+粒粒神(2亩/包)全池抛撒,增氧机处适当加量使用;第二天再使用一遍黑臭净+粒粒神,同时内服,拌些VC、多糖、钙、活力素、活性蒜宝等;隔3天后再用一遍超C+离子对钙,有助于恢复对虾体质。

(3)如果纤毛虫过多,可先用百安威+纳米氧(2+1用5亩),之后再按(2)进行操作。

南美白对虾养殖户如何防控青苔?



广西北海南康富屋养殖户陈老板养殖南美白对虾,共2张塘,13亩每张,土塘。
【养殖问题】

青苔,进水后天气不好,所以放空了很多天,由于水位较浅,又缺乏管理,塘里长起了很多青苔。


【处理方案建议】

当天请四个人工全塘打捞
尽量减少青苔。
第二天开加深水位到1米
同时用培藻膏肥和氨基肽肥肥水。
第三天上午用底优氧化池塘,下午用降解芽孢分解有机物。

【案例分析】

青苔是丝状绿藻(如水绵、刚毛藻、水网藻、浒苔等)的总称。富含绿色素、叶黄素、胡萝卜素、无机盐、多种维生素,还含有丰富及微量元素,是天然绿色饵料;青苔能吸收过剩营养,减少污染,是天然的生物净化膜的载体;另外青苔还能帮助鱼虾抵御水温变化。

【青苔的危害】

1、青苔大量吸收水体营养,影响藻类生长,导致水质清瘦;
2、青苔过多会缠绕苗种,会导致死亡,哪怕少量的青苔或丝藻也有附着鳃组织、引发窒息缺氧的危险;
3、青苔飘浮水面遮盖阳光,阻碍光合作用,造成水体缺氧,甚至藻类生长受阻大量死亡;
4、青苔丝藻里面会附着滋生大量细菌、真菌、纤毛虫等致病微生物,水生动物长期摄食后易引发肠炎。
5、青苔死亡后恶化水质底质,其毒素会令水生动物中毒。

【如何处理青苔】

1、若未放苗,应先把青苔丝藻捞掉,按100Kg/亩使用生石灰杀灭后排干水,重新晒塘清塘。
2、未放苗却不愿排水的,可用扑草净0.2-0.6ppm拌沙干洒至有青苔处(超过3厘米的小虾也可以用,不过只能用最低剂量,而且用后得用科环底优与生物解毒剂改底解毒)或草甘膦0.2-0.4ppm杀灭青苔丝藻,两到三天后再用解毒元或解毒绿水爽后再进水用氨基肽肥+生物解毒剂培藻。
3、若已放苗,可以先用科环底优或活性铁甲一瓶2亩抑制青苔,再进水3-5厘米后直接用氨基肽肥起藻,待水色稍浓再追肥(注意只能用全溶的肥水产品),水浓起来三到五天后注意用生物解毒剂解毒改底。
4、青苔处理完后要注意拌喂应激活力素、生命初元、浓缩EM菌、肝肠99、芪黄参等预防肠胃疾病。
对于没放虾的塘,要保持水体一定的肥度,这样青苔不易长。

南美白对虾养殖户请关注:弧菌病诱因与防控措施



对虾弧菌病,对对虾养殖造成严重的影响。弧菌病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当养殖水体环境不良、底质恶化、虾体受机械损伤时,在对虾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大量弧菌病。弧菌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感染率可达100%,发病严重的虾池死亡率可达90%以上。

一、对虾弧菌病症状

对虾弧菌病的主要症状为:红腿、黄黑鰓、断须、额剑和尾部溃烂,对外界反应迟钝。部分虾体发黑和肌肉白浊,在患病对虾体内抽取的血淋巴凝固缓慢,颜色也由正常的淡蓝色变为微红色,解剖发现肝胰腺肿大、变红,肠中内无食物残留。有研究表明,近年来所发生的对虾“偷死病”就是由弧菌属的副溶血性弧菌引起,其所引起的弧菌病特点是:对虾少量进食或不进食,肠胃空无食物,肝胰脏明显萎缩,虾体不红(变得更透明),染病对虾很少在水面游动,常常趴在池边,活力较弱,在土池中有扒沙泥现象,而且死亡一般发生在池底。弧菌起的对虾病还具有普发性,对虾的种苗也会感染,通常以蚤状幼体Ⅱ期以后发病率最高。有的虾苗提前到蚤状幼体Ⅰ期,部分在无节幼体后期即开始发病,这与自然海水的污染及水质恶化有关。患病幼体活力明显下降,在烧杯中沉于水底,不久死亡;大部分为急性型,从发病到死亡仅1~2天,且传染性强,一旦发现有患病虾苗,很快全池虾苗发病;部分慢性型虾苗体表严重粘脏,蜕皮困难,不久便会死亡。

二、防控措施

为防治对虾弧菌病,应尽可能消除传染源及切断传染途径,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同时加强饲养管理,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控制对虾弧菌病的暴发,提高养殖成功率。

1、彻底清塘消毒。一是清掉污泥,加入生石灰改良底质,堵漏防渗(防止病毒“串联”传播),为对虾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二是应用消毒药物杀灭池内敌害生物。

2、创造良好的水环境。每次进水必须经过过滤和消毒处理。消毒后,应向池中加入藻种和有益微生物细菌,以维持水中有益种群的优势性,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充分利用天然饵料可以减少水体中残饵,减轻虾塘受污染的压力。放苗前10天左右,全池泼撒经发酵的有机肥或无机肥,为了加快肥水还可施用生物肥水王(微生物肥料),把水培至黄绿色或黄褐色,透明度30~40cm。水要肥而爽,营造良好的藻相,使其中有足够的活饵料,达到肉眼可见水中有大量的轮虫、枝角类、挠足类等。投苗后半个月内主要依靠天然生物饵料,可少投甚至不投人工饵料。

3、投放优质、不携带病毒原的虾苗。虾苗质量是提高养虾成活率及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然质量好的虾苗不一定可以百分之百养殖成功,因为还涉及到养殖水环境、饲料与技术管理水平等相关因素。但劣质、带有病毒原的虾苗一定难养。

4、科学投饲。投喂要选用正规厂家的优质配合饲料,其中主要营养成份要达到国家标准,同时其他微量元素也要配比合理。整个养殖过程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在傍晩后和凊晨前多喂,烈日条件下少喂;投饵1个半小时后对虾空胃率高(超过30%)的应适当多喂;水温低于15℃或高于32℃以上时少喂;风和日丽时多喂,大风暴雨(7级以上),寒流侵袭(降温5℃以下)时少喂或不喂;对虾大量脱壳的当日少喂,脱壳一天后多喂;水质良好时多喂;水质变劣时少喂;池内生物饵料充足时可适当少喂。

5、综合管理。养殖期间适时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增强剂(三黄精华素、肝胆利康、黄芪多肽)、维生素(健渔新能源、全效解激灵、氨基酸液体维生素)等增强对虾体质的生物添加剂,提高对虾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防止弧菌的继发性感染。在每年的弧菌病流行季节,每7-10天改底一次,陈塘底肥需要使用“超能改底王”和“二氧化氯泡腾片”、“泡腾碘”等勤改底和底质消毒。每10~15天全塘泼洒“超能金碘”、“菌毒克”水体消毒。用“诱食解毒灵”、“解毒碧水安”及时解毒和降低水体PH值。有效配合使用“EM益生菌原种”、“乳酸菌”、“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等生物制剂,可有效预防弧菌病的发生。在养殖的中后期更要提倡使用芽孢杆菌等反硝化菌类微生物净水剂,以减少池底污泥的沉积。养殖期间要注重水体溶氧。有效培养池塘水体益藻“蛋白核小球藻”“硅藻源”。

适时开动増氧机,保持池中溶解氧含量大于4mg/L,自始至终为对虾生长保持良好的环境。

yz023.com养殖网龙虾养殖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虾养方法,其中《春季“倒藻”引发的南美白对虾病害防控措施》内容包含丰富的虾养技巧,如不满足请访问“龙虾养殖倒藻”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704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