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温售价高的南非金刚对虾高产养殖模式


金刚对虾又名南非金刚对虾,原产于非洲莫桑比克,近年来在我国广东、福建等地实现规模化养殖,该品种有其特有的优势:
其特点:
一是养殖时间短(3个多月)、生长速度快;
二是养殖成活率高(75%以上)、适应性好;
三是抗病力强、发病率低;
四是产量高(亩产500-3000斤),
五是回捕虾离水时间长、活性好、可鲜活销售;
六是个体大(可达30厘米长,0.25公斤重),肉质结实,味美价高,煮熟后虾体美观,颇受消费者的青睐。

第1造可于3月下旬至4月初放苗,每亩养虾塘中放养2-10万尾(土塘2万尾,土塘亩产量500斤,高位池可以放10万尾,亩产量达到3000斤),第2造可于7月中旬放苗,到9月中下旬,金刚对虾的个头可长到约10厘米长。
养金刚对虾是为了调整对虾养殖品种的结构,替代南美白对虾,从养殖技术和效益上看,值得推广。
水质要求不需要像南美白对虾这样肥度,水质透明度要在40公分-50公分左右为宜其个体大,肉质鲜嫩,营养丰富,耐高温及耐干能力强,适合鲜活虾出售,售价较高,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养殖对象。

本文着重介绍笔者近年来对金刚对虾养殖技术的摸索,供广大金刚对虾养殖户参考。

土池养殖

(一)选址和配套

⑴.虾池要求:每个虾池面积不定,一般在10—50亩,池底为沙泥质或泥沙质,水深1.5-2米,虾池两端设有适当宽度的进排水闸各一座,放苗前一个月排干池水,进行整治:①清理池底残饵、淤泥和杂物;②加固池堤、闸门,堵塞漏洞,进行暴晒;

⑵.水质要求:水质不受污染,硅藻等浮游生物丰富,海水比重1.005~1.024,PH值7.8~8.6。

⑶.进排水条件:养虾池应实行进排水独立分开,符合养虾排灌要求。在小潮期不能自行排灌的池塘,每个虾池要配备抽水机提水。

⑷.配套设施:每个虾池设管理房1间,小船一艘,各期闸门网具和收虾网具一批。

(二)放苗前准备工作

1、池塘清整
(1)放养虾的池塘,每造收完虾后,把塘水排干,让太阳晒至塘底龟裂,彻底清除池底淤泥和有机物、塘壁藤壶等。
(2)放养前一个月,每亩用生石灰70-100kg,将其均匀分布于塘底,有淤泥的地方可多放一些,并用拖拉机进行翻耕,暴晒。
(3)进水至20-750px。采用氯制剂进行池底消毒,有效氯浓度为30g/m3(每亩25-50公斤漂白粉),全池泼洒清塘药物杀灭鱼、虾、蟹卵、细菌、病毒等。

2、养殖用水准备
养殖用水需60目的滤网过滤海水,放苗前10天加水1500px左右,接着用有效氯浓度为5-10g/m3氯制剂对水体消毒。3天后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施肥,培育基础饵料

有肥力的池塘肥水方法:

按《301调水宝》(250毫升)每瓶10亩,《益水活康素》一次,用量为每瓶用5-10亩。以后每3-5天视池水水色和浮游生物量进行追肥,保证有丰富的基础饵料生物。基础饵料生物培养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放养虾苗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虾池水色以茶褐色或黄绿色为最佳,《益水活康素》1瓶+《弧菌克星》1瓶为一个组合,以后每7-10天补充1次,用量为每组合用5-10亩。
瘦水塘肥水方法:
每亩投《氨基酸藻旺》1包+《育藻源》1瓶为一个组合,每组用5-10亩.培育基础饵料,使池水呈茶褐色或黄绿色,透明度控制在30~45厘米,使虾苗入池后有足够的生物饵料摄食,以后每周补充《益水活康素》+《弧菌克星》组合一次,用量为每组合用5-10亩。

一、虾苗放养

1.虾苗选择
虾苗要求个体大小均匀、健壮、活力强、逆游能力好、体表光洁无附着物,体长30px以上,第一触角前端分叉呈v字形的两条小触须经常并拢,体节疏而长。最好是p12-p18的黑壳苗,虾苗额角上已长有4-6个刺。虾苗还应进行病毒和弧菌检测,不得携带WSSV、TSV、IHHNV和IMNV等几种特定的病原,弧菌数应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2.投放虾苗
第1造可于3月下旬至4月初放苗,选择晴朗天气,水温稳定在25℃以上,放苗前2小时应开增氧机搅活水体,同时投放应激类产品如应激灵,放苗时,尽量避免将池水搅浑,先将苗袋放入池内浸20分钟,使袋内水温与池内水温接近(温差不超过3℃),在上风处水较深的地方顺风放苗,虾苗池水与虾塘水盐度差不超过5‰。第2造可于7月中旬放苗。
放苗密度要根据虾池的条件、水域环境和管理水平等来确定。

二、投料管理

视放苗密度决定投料次数,笔者多是6万/亩选择一日投四次,由于受日水质变化影响,多选择白天两餐多投,早晚两餐少投。这样既可满足生长需要又可稳定水质。

2.1饵料选择
一般选择优质配合饲料投喂。优质配合饲料不仅提供充足蛋白质和氨基酸,保证对虾的正常生长,而且有利于对虾的消化吸收。但是,饵料选择也不应单以蛋白含量作为标准,而应以质量稳定为好,笔者实际操作打破常规,连续三年以白虾料饲养草虾,未见有负面效果。

2.2投饵频率
早期7天投0#料,每日两餐,上下午各一次,0.5kg/10万尾,辅以投喂丰年虫,每天一次;8-15天投喂1#料,每日三餐,6:30投喂饵料量为30%,12:00为40%,19:00为30%;16天后,改投喂4餐,6:30、11:30、17:00、22:00(料量比例分别为20%、30%、30%、20%)。

2.3投饵技巧
日投饲量要根据天气、水质、对虾的健康和活动情况等灵活掌握。前40天难以通过观察网测料,一般以下餐检查饵料台不留残饵为原则,以投料后2.5-3小时内吃完为佳;中后期测料可掌握在1-1.5小时内为好。天气闷热或有雷阵雨时,可少喂或不喂,这样可以降低饲料系数,减轻对水体的污染。
提高对虾免疫能力和抗应激能力。外用,虾苗宝每瓶用5亩,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健壮灵5‰连续喂5天,每天喂2餐;

三、水质调控

保持良好的养殖用水条件能保证金刚对虾正常食欲,降低饵料系数,提高生长速度,水质的管理主要手段是定期对养殖池水和底质的各项理化因子、生物因子进行监测,变化较快的指标每日监测。

3.1水质基本要求
pH值可作为池水好坏的指标,养殖中后期宜为8.0-8.8,日波动小于0.5。早6:00前测的溶解氧含量应不低于4mg/L。虾池盐度控制在5-8‰之间最为适宜。盐度过低,虾体壳薄、蓝色个体偏多以及易生寄生虫等;盐度过高,壳厚、蜕皮频率偏低生长慢。总碱度100mg/L以上,亚硝酸盐含量低于0.02mg/L,氨态氮含量低于0.3mg/L。

3.2水色变化适时调控
水色是池水中浮游生物的质和量的综合反映。如何维持一个良好的水相直接关系到养殖成败。
养殖金刚对虾的池塘,理想的水色应是由绿藻或硅藻所形成的黄绿色或茶褐色。金刚对虾养殖过程中,忌水色突变和丝状藻过度繁殖,特别是前期应有意识的提高水位,少量多次的添加用水,对于稳定水相及防止丝状藻类的大量繁殖有积极意义;养殖中后期,池水应处于高水位,平均水位以高于4000px为妥,进水以排污补水为宜,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1000px;养殖后期,可据以下情况适量换水,使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5-1125px。
常见的一些不稳定因素:
①pH值日波动幅度大于0.5,pH<7或pH>9;
②池水透明度大于1250px或过于浑浊而小于500px;
③池水颜色显著变暗,无机悬浮物的数量增加;
④池塘水面出现稳定的泡沫,有机物多而耗氧量增加;
⑤虾体浮头,池塘底质发黑。另有一种情况就是后期常会出现蓝藻水,藻华盛行,会出现越换水越浓的情形,这期间应有选择的用些可抑制或杀灭蓝藻的药物加以使用,再结合换水效果会更好。
处理措施:
水色太清,用肥水组合:每亩投《氨基酸藻旺》1包+《育藻源》1瓶为一个组合,每组用10亩,进行追肥
水色不稳定,经常变化:控制弧菌稳定水质组合:自放苗前起每7-10天加1次《益水活康素》1瓶+《弧菌克星》1瓶为一个组合,每组用10亩,
水色太浓:控制弧菌拉清水质组合:《弧菌克星》1瓶+《水碧清》1包为一个组合,每组用3-5亩,3天以后观察是否达理想状态,如果达不到理想状态,再用该组合一次,

3.3改善池底,合理使用除菌底改结合有益微生物
对于金刚对虾而言养虾就是养底,金刚对虾底栖息习性较为明显,所以底质的好坏直接决定养殖的成败,对于底质的处理就显得至关重要。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养虾,是对虾养殖技术的重大突破,它在改良底质中起重要作用。
有益细菌进入虾池后,迅速繁殖成为优势菌种,发挥其氧化、氮化、硝化、反硝化、硫化、固氮等作用,把虾的排泄物、残存饲料、生物残体等有机物迅速分解为二氧化碳、硝酸盐、磷酸盐、硫酸盐等,为单细胞藻类提供营养,促进单细胞藻类繁殖和生长,为养殖对象提供氧气。循此往复,构成了一个良性生态循环,使虾池的菌相和藻相达到平衡,营造养殖日本对虾良好的水质和底质环境。建议每7-10天加1次有益微生物制剂,如使用《益水活康素》、《弧菌克星》、《水碧清》、《水底双清》等复合微生物制剂,可有效的改良池底、降低H2S、氨氮和亚硝酸盐等。

对于有益微生物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坚持定期使用,自放苗前起每7-10天加1次《益水活康素》1瓶+《弧菌克星》1瓶为一个组合,每组用10亩,连续的使用才能减少塘内有机物的积累,为后期管理带来方便。
②坚持选用高质量的生物制剂产品,比如使用水碧清、弧菌克星、益水活康素、水底双清等微生物制剂可以有效的改良池底、降低H2S、氨氮和亚硝酸盐等。
③微生物制剂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时间,故把握好使用的周期是至关重要的,坚持定期使用,自放苗前起每7-10天加1次有益微生物制剂。
④每7-10天补充《益水活康素》+《弧菌克星》组合一次。

3.4保证充足溶氧
水中的溶解氧是虾类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它不仅影响对虾摄食率、饵料利用率和增重率。当溶氧不足时,水环境理化条件差,对虾体质下降,可致使一些流行病暴发,严重缺氧时还会引起缺氧死亡,造成对虾养殖的重大损失。因而创造立体式的增氧模式和不定期地使用液态、固态增氧剂,保持充足增氧,对对虾的健康生长是非常有利的。金刚对虾池水溶氧量应高于3mg/L,为了保证在养殖过程中有足够的溶氧,应根据天气、水质、底质及水化条件,合理的开启增氧机和使用鱼虾速安、颗粒氧等增氧剂,保持虾池(特别是池底)溶氧充足。

3.5日常观测
每天定时测定池水温度、比重、PH值、水色肥度,做好记录。注意观察对虾活动、摄食情况。在天气闷热、气温骤变和清晨之前,更要注意加强巡池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每天于夜间检查日本对虾的活动状况、胃饱满情况。残饵量等,定期测定池水的水温、盐度、pH、溶解氧等。
养成期间每3日进行一次换水,土地养殖的每换水量为30-50%,水泥池养殖的日换水量在养殖的中后期达到100—150%。

四、病害防治

由于金刚对虾生长过程中病害不多,对虾养殖成败的关键在于对虾病害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定期投《益水活康素》,《弧菌克星》以预防疾病发生,由于养殖水体污染、气候变化、苗种质量差异等原因,金刚对虾病害的种类,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纤毛虫病
病虾体表寄生大量纤毛虫(钟形虫、累枝虫、聚缩虫等),此病在有机质多的水中极易发生,当固着性纤毛虫少量附生于虾体时,症状并不明显,对虾也无病变,但当虫体大量附生时,对虾的鳃、体表、附肢等外观呈黑色,体表呈灰黑色如绒毛状,病虾在早晨浮于水面,反应迟钝,不摄食,不蜕壳,生长受阻,还易引起其它并发症。纤毛虫病的主要危害是影响对虾的呼吸,在低溶氧的情况下更易大批死亡。主要原因是水质过肥,钟形虫、枝虫、聚缩虫等大量繁殖。
治疗方法:1、排水20-750px,每亩水体用纤毛净25毫升每天1次,病情严重时连用2次,36小时补添新鲜海水还原水位,4天后调水、肥水。2、茶麸10-15g/m3,同时加石灰5-10g/m3,结合换水效果会更好。3、注意盐度调节,低盐水更容易滋生纤毛虫类。

2、白斑综合症
病虾浮于水面,游动缓慢,体色微红,体表的甲壳上有稍带粉红色的白斑。白斑的大小和形状不规则,最容易出现在对虾的头胸甲上,严重者整个头胸甲都变白色。其次是腹部背面和两侧白斑处的甲壳表面无明显变化,只是失去透明性。
预防方法:内服:偷死克星2‰+解毒护肝宝2‰,连续5-7天。
注意事项:严禁排灌水,严禁消毒刺激对虾应激,每日投喂饲料减半。若是后期应及时安排收虾以减少损失,同时应注意隔离,以免传染周边虾塘。

3、杆状病毒病
由MBV杆状病毒感染引起,造成对虾肝胰腺破坏,使之变白、萎缩或肿胀腐烂。病虾厌食、不脱皮,甲壳易剥离且不透明,生长缓慢,外观无特殊病状,一个月左右的幼虾易被感染,死亡率高达100%。
防治方法:同白斑综合症。

4、红鳃、黑鳃病
长期缺氧或体弱、抵抗力差时,若鳃部组织受损,容易受细菌的二次感染,使鳃变红、变黑,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鳃部有树枝状的红色素,鳃丝局部弥烂性坏死,病症越重,颜色越变深,病虾活力较差,但仍能正常摄饵。
防治方法:用偷死克星2‰拌料内服,同时用弧菌克星每瓶8亩连续消毒3次,每3日1次。消毒前排掉水位20%,消毒后2-3天补水到原水位,并用益水活康素调节水质。

5、软壳病
病虾甲壳明显变软,体形消瘦,活动减弱,生长缓慢,严重时可致死亡。此病可能由水中有机质过多、pH值较低及长期营养不足等引起。
防治方法:加注新水,改善水质,用5kg/667m2石灰加水泼洒,提高水的pH值,投喂优质配合饲料。内服超能离子钙、维生素C,强化补钙,促进脱壳,增强体质。

6、蓝体
虾体呈蓝色,甲壳薄,收获时该品相的个体特别不耐打活从而减低经济效益。具体原因不详,多倾向于病因是营养性失衡。
治疗方法:外用:定期全池泼洒2-3g/m3磷酸氢钙。
内服:偷死克星2‰+解毒护肝宝2‰,每日1餐,连续7天。

7、肌肉坏死病
病虾消瘦,肌肉萎缩并与甲壳分离。发病初期腹部的背面出现白斑,以后整个腹部变为白色,鳃和肌肉坏死,最后死亡。发病率为2-3%。活虾运输过程中死亡率极高,甚至高达90%,极大的影响售价。病因未详,此病不是由生物性病原引起。
治疗方法:1、养殖池塘在高温季节要防止水温过高或突然变化,应经常调换水,保持一定水位及充足溶氧。2、内服:偷死克星2‰+解毒护肝宝2‰,每日1餐,连续7天。

8、水质环境突变引起的疾病
暴雨后的处理措施:在雨季暴雨后由于淡海水分层,易使养虾池藻类下沉死亡,由此产一系列问题,如缺氧,pH值下降,氨氮增高等。水质环境突变,虾体出现大批量脱壳等现象。
暴雨前,兴渔应激灵每瓶8亩,益水活康素每瓶10亩,颗粒氧每亩250-500克
暴雨过后,使用生石灰25ppm,提高pH值,开动增氧机防止水体分层。
治疗方法:《超能碧水安》每瓶8亩,益水活康素每瓶5亩,分别全池泼洒,调节水质。内服免疫增强剂及营养药物。
高温期的管理:高温天气,对虾易抽筋,体色发白,常出现对虾食欲不振、生长缓慢、易浮头、患病等,甚至出现大量死亡。这时候应及时清塘全部收获

五、收获

金刚对虾耐低温能力较差,在南海沿海冬季不适宜过冬,特别是秋冬交替温度起伏较大的季节多是病害高发时间,因此收获时间应严格把握,主要依据塘虾自身健康、蜕壳情况、底质、水质、生产安排等因素来决定。

一旦发现对虾活动异常应及时起获,通常是元旦节前后上市较为理想。收虾多在夜间进行,使用电拖网或推网进行收捕。

笔者从2006年晚造开始至今,连续五造均取得成功,平均亩产稳步上升,由原来的300kg到现在500kg,最高亩产有1500kg。规格多为30-50条/斤,养殖利润可观,平均几年的亩利润基本可维持在12000元左右,最高亩利润可达21000元。


延伸阅读

高温天气南美白对虾养殖管理方案



近期广东省持续性大范围的强降水天气告一段落,未来一周全省渐转为晴热天气,我省大部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午后局部有阵雨或雷阵雨,35℃以上高温范围逐渐扩大。

一、高温期风险:持续的高温天气,①导致虾塘藻类快速繁殖,出现水浓、pH高、藻类老化、倒藻等现象;②持续高温,虾摄食旺盛,投喂增加,虾塘中的残饵、粪便积累,加速底质恶化,同时高温期易使水体分层,造成底层缺氧,底质黑臭。③高温天气微生物代谢旺盛,加之底部有机物积累、缺氧的环境,极易造成弧菌滋生,侵染虾体而发病。④虾吃料猛,生长快;同时,水体负荷大、毒素多,虾肝胰脏负荷更加严重,易引起虾抵抗力下降,肝胰脏病变,肠道损伤,应激蜕壳等问题。

二、高温期管理要点:

1、稳水是保障
高温期,虾塘藻类过浓,易老化死亡,导致虾塘溶氧不足,同时造成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累积,以及弧菌的大量滋生。所以,在高温期,必须保持虾塘藻类丰度适中(透明度保持10-25厘米,过浓,藻类易老化倒藻;过贫,影响池塘生产力),需给藻类补充多样且持续充足的营养,才能稳定住池塘藻类活性,同时要补充大量有益菌,稳定pH值,维持菌藻平衡。
①坚持使用虾多宝发酵液拌料,并每隔5天泼水一次。
②若水质偏浓,使用黑精灵(1包3亩)+益水光合素(1瓶2亩)泼水,同时加大虾多宝发酵液泼水频率。

2、足氧是关键
高温期有机物积累、水体分层易造成底部缺氧,需注意增氧改底。增加底部溶氧一方面可提高虾抵抗力,另一方面可减少底部有机物积累,降低硫化氢、甲烷、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抑制弧菌生长。具体做法:
①延长增氧机的开机时间,打破水体分层现象,使水体中上层溶氧向底层转移,增加底部溶氧。
②中大虾每隔5天使用池底安(1瓶2亩)+粒粒氧(1包2亩)增氧改底。
③若出现红爪、红尾、黑斑等弧菌超标现象,可使用靓底(1支3亩)消毒,控制有害菌;消毒后第2天泼洒虾多宝发酵液或倍生源(1包3亩),稳定水质、补充有益菌占位。

3、壮虾是根本
高温期虾吃料猛,生长快,水体毒素多,导致虾体负荷重,易引发病变。需做好硬壳、保肝措施,增强虾自身抵抗力,抵御病害。主要思路是补充水体矿物质,保证虾快速硬壳,同时需内服中草药、昆虫免疫蛋白、多维等抗氧化免疫物质,可清除虾体内多余自由基,修复虾肝胰脏损伤,增强虾体抵抗力。具体做法:
①控料1.5小时,保持合理投喂。
②硬壳:每隔7天使用一次钙镁佳(1包5亩),补充水体钙镁等矿物质。蜕壳期及恶劣天气使用钙速补(1瓶4亩)加强硬壳。
③保肝:使用蚌毒灵散+虾肝宝+Vc(各1包拌40斤饲料)拌料,每天1餐,拌3天停4天,减小肝脏负荷,增强抵抗力。

及时的预防,精细的管理是养殖成功的基础,珠海容川祝各位养殖朋友们养殖成功。


环保模式产绿色对虾



我国大规模人工养殖对虾是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南海区直到1985年后才开始大规模养殖对虾。1993年暴发全国性虾病,至今病毒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致使不少虾农连年亏本,影响了养虾业的健康发展。尤其是虾病暴发后虾农滥用药物,不但提高了养虾成本,而且污染虾池与周围海区及环境,药物还残留在虾体内,降低了对虾品质,影响养殖对虾产品的出口与创汇。我国加入WTO在即,研究解决对虾养殖中存在的这一问题,显得更加重要和十分紧迫。为解决上述问题,摸索优质高产高效养殖对虾新模式,推动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在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支持帮助下,借鉴其他水产养殖的经验,笔者在雷州市东里镇白岭村委会南宅仔海区开展了循环水生态精养对虾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该模式介绍给大家,供参考。

一、养殖设施与品种

循环水生态精养对虾研究,试验池为圆形,面积为1·71亩,池深3米,平均水深2·4米,最大养殖水体2717立方米,一般养殖水体2400立方米。除了试验池,还有深水增氧机、接污池、沉淀池、水生生物沟、过滤池、细菌池。
2001年4月13日放养南美白对虾苗21·2万尾,虾苗全长0·9—1·3厘米。

二、模式特点与作用机理

1、一造虾一池水节水环保 
循环水生态精养对虾,实质是一造虾一池水,经过不断循环,除自然蒸发和吸底污损失一些水而用井水补充外,一造虾养殖过程中,一律不补充海水。 循环水的水流程是:虾池→接污池→沉淀池→水生生物沟→过滤池→细菌池→虾池。所以它不但是一个节水工程、生态工程,也是一个不污染环境的环保工程,同时,外界环境的病原体也不会进入该养殖系统中。这种模式,由于内保外防较好,虾病是很难发生的。
2、投放有益细菌代替药物防治
本模式养虾,全过程绝对不用下药。细菌池池底设有细菌繁殖槽,依据对虾的数量、生长情况、规格、水质、天气、pH、透明度、水温、比重等等来综合分析考虑有益细菌的投放量和投放次数。经过过滤池滤出的清水因压力差流入细菌池,不断地把细菌槽里繁殖的细菌携带到虾池中。细菌池繁殖的大量有益细菌可控制有害细菌及虾病病毒的发作,同时有益细菌还利用虾的排泄物及虾体排出的粘液,进行生命活动,化有害为有利,并产生溶解氧,其中有多种有益细菌也是幼虾的优质饵料。这种模式养虾,不但对虾不易发病,而且虾生长快、体色光滑、虾肉饱满,虾肉绝对不含虾药残留,是百分之百的生态虾。
3、种植水生生物吸收有害成分
虾池水通过深水增氧机的离心作用,将残饵与排泄物集中排放到接污池,然后流入沉淀池,经一定时间的沉淀后,抽入水生生物沟,虾池水中所含各类无机盐(含亚硝酸盐),被水生生物(海藻等)大量吸收,使得水生生物大量生长,降低了水体有害成分的浓度,保障了池虾健康生长。 

三、收获与推广应用前景

经过98天的养殖,本试验于7月21日结束。成果鉴定时,随机抽样检查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生长规格较整齐,虾体色为灰白色,未发现不正常体色,肥满度较佳,虾体健壮,未发现病、死虾。经测定虾平均体长11·87厘米,平均每尾体重18·52克,相当于每公斤54尾。总共收获南美白对虾2719·1公斤,相当于每亩产虾1590·1公斤,比一般高位池精养对虾的产量高一倍以上。

本模式虾池造价每亩3万元(包括配套设施),养殖中施用有益细菌等费用为每亩1500元,单造亩产量1500公斤以上。虽然今年虾价较低,亩产值仍超过4·8万元,扣除成本,每亩利润可达1·5万元以上,效益较好。一年可养殖2—3造,如果适当配备加温等设施,每年完全可养殖3造,因此,利润每年每亩达4·5万元以上。比一般高位池经济效益高2倍。

本模式达到了对虾生产产量与对虾品质双赢的效果,势必开创对虾养殖新局面。

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突破口:3060养殖模式



一、什么是3060模式:

所谓3060模式就是一种幼苗暂养模式,在这个养殖过程中我们在温棚里面暂养白对虾30天然后放进池塘中养殖60天达到上市规格,前30天后60天故而称之为3060养殖模式。

二、3060有哪些优势:

(1)提高虾苗成活率,温棚的小水体可以避开虾苗受外界大环境影响,避开天敌的影响,小水体便于调节,有助于虾苗成活率。就3060模式来讲若四月中下旬放入温棚能持续到五月中下旬,棚内水温度都为二十度以上,根本不会受到低温影响,提高了虾苗的成活率。
(2)提前放苗,避开了发病高峰期,相对于外塘来讲放苗提前25天到30天放苗,这样避开了外界发病高峰期,当发病时3060的虾也已到达了上市规格。
(3)缩短了养殖周期,外界普通养殖上市可能要四个月左右,而3060在90天到100天即可到上市规格。
(4)可产大规格的虾,获得更好的价格,产生高效益。
(5)可增加一次放苗机会。

三、大棚管理

(1)注水、调节盐度、消毒、解毒灵解毒
(2)试苗、放苗、投喂
(3)增氧:增氧盘的开放,晚上全开,白天可以间断性开,后期全程开。
(4)放苗后定期抛洒抗激灵,应激硬壳灵,黄金多糖,弧菌天敌,解毒灵,水博士,根据水中藻类情况补充活肥,用黄金益菌素B型调节水质。
(5)定期添加大池子的水,淡化小池塘的水同时使得小池子的水的指标更接近大池子,为把暂养的大规格苗放进大池子做好基础。

四、放苗进大池子

当我们在温棚里暂养到接近30天或者25天以上,并且虾苗达到3-4厘米以上,我们就要根据情况把苗放进大池子了。放苗时应选择早上或者晚上,提前把大棚揭开等大小池塘的水温接近时扒开PVC管的沙袋使得虾苗和水一块流进大池塘。
3060模式不仅为广大养殖户保证养殖成功率,但是其优势能看得见,这也是推广它的原因。
1.大概100方对应3亩地,10亩半亩棚为宜。
2.虾密度在1方1000尾到3000尾左右,密度低在棚里养的时间也就越长,优势越明显,无论是避免前期降温雨水还是虾的长势若密度大随时间越长风险越高。
3.疾病预防,尤其是弧菌的量控制尤其重要,因为棚期温度高弧菌繁殖快,建议4天用一次弧菌天敌,为什么这么勤,一个棚一次一瓶足够,不怕成本,其次若犯病死的虾不是一个两个,由于虾集中会掉40%左右的苗都是有可能。其次能生轮虫,恰好是小虾的适口饵料,笔者在工作中发现若出现一滴水出现10个停料一天就能降到一滴水2个。
4.水质调控,若换水不方便常用菌,例如优加益生菌,建议7天用一次,主要预防的是水体过浓,蓝藻甲藻等有害藻,其次净化水体中的氨氮亚盐,笔者工作中发现就算天天有风机增氧,亚盐也会在一两天之内起来,可能上次验完指标下次亚盐就超标了。能做到每天一验水是最好不过的了。
5.钙的补充,众所周知,虾前期蜕壳频率较高,建议放苗后前三天补钙,后期隔天补钙,这种小水体必缺钙,因为需要钙的虾多,再不缺也会缺。建议应激硬壳灵,含量高不说还能抗应激。

【对虾专题】高温水变引起对虾肠道问题的浅析



近几年,福建莆田地区温棚养殖南美白对虾空胃、空肠、黑肝的情况越来越多,甚至小苗阶段就有出现。通过连续几年的跟踪与总结,发现此问题多在高温期水变或水浓倒藻后发生,主要表现为对虾突然或是持续吃料减慢,虾体色素斑增多;观察料台,发现对虾突然吃料减慢后,连续几天不能恢复吃料,对虾瘦弱,严重的壳肉分离;有黄鳃、黄脚的现象。还有虾因为吃死藻或底泥引起肠道发黑、发绿,粪便明显变长,之后就开始有灰色、黑色粪便产生,常常伴随着断肠、空肠现象。下面对此现象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处理建议。

一、原因分析

近几年高温期天气不稳定,水体变化大,大多数客户控料投喂,对虾投喂不足,造成喜食塘底杂质及死藻的现象;倒藻水变后,吃料变慢,客户又会减料,导致对虾没料吃,吃死藻的虾就会更多,连续几天之后,就表现出营养不良的症状,对虾肠道变细或空肠、肝脏萎缩、活力变差。大多数客户习惯性的以细菌病来处理,停料、消毒。对虾本来体质差,营养不良,再经过消毒、大换水后对虾体质下降更加明显,造成死虾严重增多。

二、处理建议

1、由于水体不稳定,建议高温天或天气不稳定时,轻度肥水或不肥水,保持藻类稳定,避免突然的天气变化引起倒藻。

2、同时定期使用活菌,以菌控藻,通过活菌控制藻类数量,对开水车式增氧机,保持水体透明度,一方面可以控制倒藻,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防气泡病的作用。
3、发生倒藻后,连续用氧化型底改(“福地安”)氧化池底,减少底部死藻及杂质,适当使用芽孢杆菌分解水体死藻,减少对虾摄食死藻情况。

4、平常预防,养虾水体透明度保持20-30公分,或是浑水养虾;高温天气定期使用芽孢杆菌“三环活力源-净水型”控制藻类,使用EM菌“利菌多”补充碳源,稳定藻相;内服发酵菌“利苗多”,改善肠道菌群,分解肠道死藻杂质。
综上所述,高温期养虾要点总结如下:控水色,少肥水,保持水体透明度20-30公分即可;多补菌,外泼调水,内服改善对虾肠道菌群;勤改底减少对虾摄食死藻及返底的风险。

对虾小棚养殖模式存在的八大问题




对虾小棚养殖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预先处理底质的意识不强,或做得不彻底

一般情况下(水源水质优),调水的本质就是“用高效、安全、经济、易行”的方式,来处理“有机废物”。调水的本质就是这个东西的有效安全的降解掉,或“物理方法”挪除掉,或者是多种方法结合,多管齐下。底质预先就不好,又未处理掉一造下来积累的废物。那就是一个“定时炸弹”,在起爆之前,我们还要大量地“还氧债”(或者叫做缴税)。并且事情不是孤立存在的,大量交还氧债的同时,还会有其他的连带反应或连锁效应。
俗话说:底不好,不放苗。苗不好,不放苗。水不好,不放苗。试苗差,不放苗。天气差,不放苗。

二、小棚的排换水设备设计有缺陷

我们真有必要在苗头时换水,主体上的50mm的小管,是来不及的。在正常气温天气下,水底虾藻菌氧等不至于很恶劣的时候,换部分水。排水可能容易,水若有点苗头,面对多张棚的需求,是来不及做排换水的。任何异常的时候,无疑是巡塘仔细,密切注意动态变化,掌握基础水化指标等情况下,能及早发现异常或异常的苗头。即使是一般情况下的异常,可能很多时候不应该先想到有“神药”(当然必须用的投入品,还是要合理使用),而应该想到排换水。
当然,排换水的本身也有一定的讲究和原则,比如:
(1)要保持优质的源头水持续供应。不间断,够使用。
(2)换水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主动换水,可以掌控一些次生问题(即引发的问题),被动换水,只是两害取其轻,没有选择的余地,没有完美的一点瑕疵都没有的事。甚至,一定程度上讲,外源水再差,也不比我们的池水差。
(3)未搅动过底的池水,换水量过大,切勿搅底变浑水,特别是“厌氧层的底泥”,这无疑等于“自杀”。
(4)水底过差,换水时进水口有很多虾聚集,我们应该大致知道通常的原因,换水口因水花冲水的关系,相对溶氧较好(热天井水还有水温相对较低的问题,但也别忘记,虾是变温动物,合理掌控进度也是关键)。虾都知道往这里跑,一来说明水环境实在太恶劣,虾不太耐受,恨不得长个翅膀飞上天,痛快几口空气。若是再过多,可能会引发区域性小范围缺氧。所以,水管落水口下方一点距离,给它垫上平木板或硬质砖块等,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搅底,通过水车(外塘)移近尽快打散推走新水,也是个方法,或者直接使用优质化学增氧剂等来降低必定的副作用。
但要记住的是,水源水,力求非常优质,则更好。

三、小棚的增氧动力设备设置过小

要想氧好(尤其是底氧)、水(指标)更稳、藻相多元更好、菌相稳定多元,甚至底物(有机废物)更容易降解,都需要强而足的增氧动力,尤其是横向动力,或者多种增氧方式结合,做到有效、足和混匀水体效率高。消除分层。

四、掌控水位和透明度方面做得不够

这个也是小棚做得非常差的,另外也鉴于水色水质易变,超出人的心里意识和评估,往往加剧变化之后难以承受的后果。过浓过深的水,比比皆是,人们往往考虑到一方面的作用,而忽视了其他方面副作用。简单说,过深的水,是没有必要的,我给你10米的水,常规的精养,常规的动力设备,我们也是养不出来虾的。

五、小管缓慢补水之痛

小管缓慢补水,还不能叫做加水。很多人都是白天小管慢慢补水,还怕晚上加,也怕加太大,说是有应激云云。小管加水或缓慢补水,我们要知道加的水,它不是纯水,即使是人喝的纯净水,它也不是绝对纯净。特别是地下水,尤其是南通地区的,它含有丰富的无机碳源(总碱度)、部分的微量元素、很高的钙镁(总硬度)、甚至还有氨氮,当然也少不了铁和锰的高居不下。这些东西,等于我们不间断的往水体补肥。通常情况下(非特殊环境),你是“越加越肥”的。等于补充了水体逐渐被消耗掉的营养源。你的水体肥瘦,受你的加水控制。
所以,该加水加水,该换水换水,但是,所有问题,都是在密切注意到水、虾、底、氧、菌、藻、水化指标、水位、透明度等等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及早及时发现和干预,怕什么应激。这是我的一位老师提倡的“关口前移”,也就是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早处理,胜过一切。

六、部分人过高追求产量,追求密度

过高的密度,再加上以上的原因,不是简单地难度叠加的关系,一旦恶化起来,速度快得可能难以想象。多数还在夜里,夜里才是难关。合理的密度,甚至相对低一点的密度,才是相对正途。
在现实的基础技术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天给力(好像还关老天的事,养虾一定程度上还要靠天吃饭)的情况下,过高的密度,成为不可承受之重。

七、无蓄水池预处理水之痛

有且持续供应的换水条件,是必要的。养虾都没水,或者不够用,无疑要增加很大的难度,或者提高管控水平,才能勉强应对。我们要知道本地的水质,各项理化指标到底如何。
有一个朋友问我,白嘴的成因。我们的地下水,不但高总碱度,高硬度,二价铁能达到19个ppm,锰有5个多ppm,其他还良好。部分地区总氨过高。这样的纯清的水,从井口直抽,入棚,都看到供步行的楼板(过道)红黑异常,塑料管铁锈斑斑,我们还怎么认为这个看起来“纯清”的水,有多么地“安全”。

八、中后期浑水(类似絮团)的处理

浑水类似于絮团,絮团理解起来并不复杂,一是强烈供氧,二是搅动水体。使得絮体的表面积增大,不会沉积。以前我们曾粗略提过。我们经常搞混逻辑,不是浑水才有虾,而是虾多才浑水。当增氧、(有机)碳源、搅水能力等不足以供应絮体的需求。一旦出现问题,或稍断“气”哪怕十到二十分钟,必死虾。这个时候怎么办,排出絮体,应该是个有效的方法。

青虾池塘单养高产高效养殖和中低产养殖模式



 青虾单养一般分两茬养殖。第一茬在冬春季放种(以下简称春季虾);第二茬在6月底至8月上旬放养(以下简称秋季虾)。每茬虾养殖都要经过池塘清整,清塘消毒,种植水草和设置栖息网架,注水施肥等前期准备工作。现将青虾池塘单养高产高效养殖和中低产养殖模式简介如下。

池塘要求
面积3~6亩,长方形,坡度大,进排水设施完整,具备增氧设施,以充气泵附砂质气头方式为最佳,充气功率每3亩为1.1千瓦。 

春季虾养殖
放养时间为上年的12月份至次年2月份,虾苗规格为400~1200尾/公斤,放养量为每亩25~30公斤。4月中旬开始用地笼捕大留小,直至6月干塘捕捞。饲料以青虾全价颗粒饲料为主,小杂鱼等鲜活饲料为辅,一般亩产量在40~60公斤。 

秋季虾养殖
放养时间为6月底至8月上旬为最佳,虾苗规格为1.5~2厘米(4000~6000尾/公斤),放养量为每亩5万~8万尾。水草以沉水植物为主,间隔15~20天每亩施生石灰5~10公斤调节水质,适时施肥,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35厘米,每周添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0厘米左右。高温期间,为保持水位稳定,投喂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日投喂量前期占虾体重8%~10%,后期占虾体重3%~4%,每天投饲2次,上午、下午各一次,下午占70%。养至9月上中旬,注意早熟虾蚤状幼体的孵化情况,发现蚤状幼体,每天要加大换水量,时间一般持续10~15天。10月中旬后,可采取捕大留小的方法适当起捕,减少存塘量,一般起捕产量每亩150公斤左右,上市率在70%以上。

池塘要求
老鱼塘、浅水塘或稻田开挖的平板式“井”字塘均可,面积一般8~15亩,池塘坡小,田板上水深为0.6~1米,无需增氧设施。

一次放养周年捕捞
这是青虾低产养殖方式,在上年12月放养规格400~1200尾/公斤的虾苗,亩放15~20公斤。次年春季捕大留小,繁殖季节利用池塘自身青虾交配繁殖幼虾,一般年亩产量在30~50公斤。此种养殖方式容易导致青虾种质退化,上市虾规格偏小。

春季虾养殖
在上年12月放养,虾苗规格为400~1200尾/公斤,每亩放养15~20公斤。水草不宜过多,覆盖率一般为15%~20%。4月要施腐熟有机肥,饲料精粗搭配,一般全价颗粒料占40%,小麦、豆粕等占60%,春季亩产量在15公斤左右。

秋季虾养殖
水草覆盖率一般为20%~30%,池边、池中设置长条形水草带,池水透明度35厘米左右,施肥量不宜过多,一般每亩施有机肥100公斤以下。亩放虾苗3万~4万尾(规格1~1.5厘米),放养时间6月中旬至7月中旬,由于池塘面积大,排水效果不明显,所以性早熟虾繁殖的虾苗大部分都留在池塘中。前期投喂全价颗粒饲料,投喂量占虾体重6%~8%,后期饲料为颗粒饲料与豆粕、麦粉、玉米等搭配投喂,其中颗粒饲料占40%,投饲量占虾体重5%~6%。亩产量为30~40公斤,上市率低,中小虾产量占40%左右。此种养殖方式优点是投资少、风险小,适合于经济不发达地区采用。


高温季节,如何管理好养殖塘口才能使小龙虾高产?


夏天高温季节,病害发生率较高,如何管理好养殖塘口才能使小龙虾高产呢?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温度升高,小龙虾等水产养殖动物摄食加强,生长速度加快。但温度过高,就适得其反,带来危害,如藻类爆发、水草死亡、底质变坏等。那么,小龙虾池塘高温季节如何管理呢?

第一,提高水位

在夏季提高水位,有利于降低池塘底部水温,并保持稳定。水位最好加至1.2~1.5m,加水要循序渐进,以免引起应激。

第二,改善水质

一是如果水体透明度大于40cm,即水体不够肥,要及时追肥;

二是如果水中藻类多,透明度小,可及时换水,冲走部分藻类。

三是使用微生物制剂,各种菌类等改善水质。

第三,改底

高温最容易使底质腐败、变坏,产生有毒物质。要定期用快速水质检测设备监测水质,及时使用改底药品,但最好选择微生态产品。

第四,增氧

高温季节,藻类大量繁殖死亡会耗氧,底质分解会耗氧,加上水生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氧气供不应求。此时,要及时开启增氧机,保证有效增氧。

第五,管好水草

虾多少,看水草。水草为龙虾提供饵料、栖息所、避难所及提供溶氧,在高温季节更是起到遮荫的作用。所以,管好水草至关重要,总的原则就是长了剪,死了捞。

第六,合理投喂

高温季节龙虾食欲增大,生长发育加快,是加紧喂养的好时机。但是,一定要注意投喂量的问题,一天两次投喂,以吃完吃饱为止,如果剩余饵料多会污染水质,特别是动物性饵料,吃不完在高温下败坏速度快,会加速污染。

第七,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为主,调水质,改底质也是为了预防疾病发生。定期消毒杀虫,定期投喂药饵,防应激。消毒时要全面,池塘、饵料、渔具、投料台都要消毒。

总之,要细化各方面养殖技术,确保小龙虾健康度过炎夏。

那种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成功率肯定高!



什么模式那么好?肯定能够养得好!

其实这种养殖模式就在你的心中、就在对虾养殖史的记忆中。如果你是刚刚进入对虾养殖业,相信你也会听过许多老养殖户说;要是有以前的饲料、以前的水、以前的池塘、以前的苗。就是土池,俺怎么样也可以养出有千多斤的亩产,哪里会有这么多的问题?的确,这是真的!这些养殖前辈并没有吹牛。

是啊!记得在90年代中后期,养殖户为了买到虾苗,有一些拿着整条烟送给苗场的人,就是为了及时买到苗。2000年前,马来西亚的养殖户,把苗投了就可以预定3个月后需要采购的汽车等等。为什么那时候这些养殖户可以如此淡定?就是因为他们相信:南美白对虾投苗了就一般都会养殖成功的。在这个养殖过程中,除了天灾,一般不需要神马定期解毒、定期放菌、定期抗应激,更加没有安排好养殖过程中明天需要放什么、天天用药的概念。这种养殖模式好不好?当然好!可是It广西的一个养殖高位池的朋友在上半年获得满意的成果后的看法是:戒掉了去年每天不用药就不放心的坏习惯,养殖过程中就是重点降低水体肥度、底部肥度。水体溶解氧高了,空胃问题少多了,养虾简单多了,工作也轻松了。戒掉了以前老是放这放那的习惯,虾反而好养了。

他们是怎么戒掉了前年不用药不放心的坏习惯?就是准备了一点增氧剂放仓库里,手痒了就撒一点增氧剂过过瘾。这种过过瘾的效果好处是:不会破坏水体同时还可以增氧、氧化底部、改底。费用还老低,就少抽一两颗烟费用。重点是:养殖过程中,进行的每一次调水、底改都是以下为调水、改底是否合理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调水、底改后,晚上池塘的耗氧量必须降低了。有了明确的指标,才能够养殖就不再模糊了。

怎么创造那时候的水、那时候的池塘?

怎么创造那时候的水、那时候的池塘,可不能够靠想象就是生物分解或者提高氧化性。还是先看看现在和那时候的池塘有什么不同,从中再找出怎么做的依据可能会好一点!

今天的池塘和那时候的池塘什么不同?

这里就不引用COD、BOD、氧化还原、EMS那些忒难理解的概念了,就拿养殖户的切身体会来说说吧:

一:那时候水源是相对没有那么肥的:

所以那时候调水方法是:

1:水质太肥了,最好的方法是用光合细菌或者EM和藻争夺氮、磷营养物就可以了。因为那时候水体并没有富营养化,水体有足够的溶解氧供光合细菌或者EM消化水体里那有限量的氮、磷营养物。

2:氨氮、亚硝酸盐高了,同样是最好的方法是用光合细菌或者EM抢夺水体氮营养物就可以了。

3:纳水消毒后,一般池塘的水是会比较瘦,也没有什么腐败物,需要人为的加培藻剂培藻。所以那时候珠三角那些土池区域,培藻的产品确实好卖。底泥比较肥的就来几包枯草芽孢杆菌,底泥比较瘦的就来几包枯草芽孢杆菌和一点点有机肥发酵发酵泼洒,只要有阳光,第二天绿藻会起来的,而不会出现裸藻、甲藻。

4;至于比较抽象的复杂的比如什么抗应激,解毒等等比较少提,最主要是怎么雨后及时提高水体ph和不要让水反清变浑浊,提高一下对虾活力不要白浊可以了。

二今天的池塘

1:到2008年差不多,许多养殖区域不需要考虑培藻肥水的问题了,納水后池塘水自然而然就绿起来了。有一些甚至刚刚納水消毒后两三天,池塘水就已经感到太浓了。到了养殖中后期,水开始出现太浓而且浓的不好控制。那时候养殖户开始讨论:是瘦水养殖好还是肥水养殖好的问题。在里头也可能把藻的多少误解为水的肥瘦,其实最可怕是水肥藻少!

2:到了这两年,池塘納水消毒后,次日水就绿起来,更加麻烦的是:底泥、水里的腐败物也多起来了。有时候水看起来的确是翠绿翠绿的,显微镜一看:异常的藻类特别多。这时候,珠三角的养殖户开始创造出“大青水”这个概念!

3:氨氮、亚硝酸盐高了,由于底部的有机氮太高了,已经超出了微生物有氧代谢的净化能力。泼再多的活菌,亚硝酸盐、氨氮这些指标经常是涛声依旧,甚至更加恶化。于是:菌藻平衡的概念出现了!

4;大雨后,更加加快了水体的悬浮腐败物沉淀,水不反清不说,过两天还浓起来,纤毛虫也因势大量繁殖。

看看大雨后第二天池塘水体的腐败物多到什么地步?
以下是100倍显微镜下

5:底泥,底泥更恶化

我们在台山广海对一个有300亩土池的养殖场进行了取样发现:绝大部分池塘表层的底泥,经过600℃的灼烧,失重率基本上超过了50%(实验过程中,底泥只是经过简单晒干到大致干透了,并没有达到恒重就采用,所以这个数据是偏低的,应该是远远超过50%)。可想而知,这些底泥的污染积累的严重程度到哪了,所抽样的池塘,虾感染纤毛虫的现象也非常严重。
面对这种池塘条件导致的,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对虾养殖业就出现了许多以前没有的流星,比如“偷死”,“肝萎缩”,“慢性耗底”、“棉花虾”等等。同时也出现了“以菌抑菌”的生态概念,也出现许多许多的病原体流星语。

三回到正题!对比了今天和那时候的水源、池塘条件后,那么应该怎么采取针对性措施,才能够找回那时候的池塘?

经过对比:可以清晰的感到:今天的池塘和那时候池塘最大的变化就是:底部太肥了,外水源太肥了,也就是说养殖环境已经富营养化了。那怎么办?

怎么办!就是直截了当的尽可能降低这些富营养化的程度,而不要再增加水体的负担了。拼命的泼洒活菌,只能够增加水体、底部的耗氧量,加快水质的恶化,直白一点说:让底部的菌少一点,别耗那么多的氧,别产生那么多的活菌代谢物。

想要再回到从前,许多养殖户就可能还考虑什么苗啊、饲料啊、还有这几年的极端气候因素,那些就尽可能的用合理的方法去弥补吧。有一些问题能够解决的就通过养殖的合理操作解决之,比如“棉花虾”等等营养方面的问题,以目前的水产水平,对棉花虾、脱壳不遂、转肝等等这些现象,营养添加剂应该可以弥补的。营养方面是另外一个话题,这里就单单提养殖环境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在今天养殖的环境里,怎么样才能够创造一个接近那时候的池塘环境?通过对比后,应该会比较清晰了,就是降低环境的富营养化。
具体措施是:

1:减少底泥太肥(富营养化),尽可能接近那时候的底部环境
具体方法是:
1)对太多积淤的池塘进行清淤,减少富营养化的底泥。
2)铺膜,直截了当的把底部和底泥隔开。
3)充分晒塘,让阳光和空气的氧充分把底泥的氮转化为难以进入氮循环的惰性物质。
4)要是晒不能够晒,清淤也不行怎么办?
只能够用化学方法,模仿晒塘的原理改良底部了。
如果我们就偏偏不这么去追访那时候的底泥,爷就是任由底泥如今天的发展,随着养殖的进行会怎么样?不怎么样,可能会出现下面这种情况:
这种池塘的条件将会产生明显的厌氧代谢,水质会怎么样?你懂的!这种池塘的条件你拼命的放菌进去,活菌只能够进入厌氧代谢,水质会怎么样?你懂的!

2养殖过程中不可避免底泥会增加肥度的、水体会增加肥度的,怎么办?
1)养殖过程中不可避免底泥会增加肥度的、水体会增加肥度,所以养殖过程中只能够把底泥的营养物、水体的营养物清理了,不让这些营养物加入到氮循环增加水体、底部的耗氧量和提高水体的微生物代谢物。

3降低外水源和水体的富营养化
有时候刚刚纳水消毒后,水质已经偏肥了,试苗的成活率已经不好了。怎么办?
消毒后每亩撒底康一公斤,塘生态0.5公斤,过两天再试苗看看?

结束语

养殖环境是决定养殖成功率高低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否能够正确的解决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决定环境因素对养殖影响程度的主要因素。千万不要守残抱缺的、或者断章取义的认识环境的问题甚至想当然的认识环境问题。南美白对虾依然是一种疾病少、适应性广的生物,非常适合于人工养殖。



文/广州市胜维饲料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施卫民


草鱼为主套养南美白对虾模式


南美白对虾养殖在我国方兴未艾、如火如荼,可是真正能养殖成功达到赢利的少之又少,全国平均成功比例只有20-30%。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表现为养殖环境、苗种、养殖模式、饲料、滥用药物等。

无论从理论依据上看,还是生产实践验证来看,利用鱼虾混养模式进行南美白对虾养殖一直成功率较高,南美白对虾养殖成功率总体较低只有20-30%左右,可是这20-30%成功者中95%是鱼虾混养模式。

多品种混养是生物多样性的体现,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促进营养元素物质循环,减少养殖品种病害发生。同时更有效的利用水体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另外鱼虾混养鱼类可以吃掉病虾,切断传染源。
鱼虾混养模式多种多样,成功案例也很多。混养鱼类品种有草鱼、鲤鱼、罗非鱼、鮰鱼、淡水白鲳、梭鱼、鲢鱼、鳙鱼等。我们只介绍一下典型的鱼虾混养模式。

草鱼为主套养南美白对虾模式:

草鱼300-400尾/亩,规格10-15尾/斤。鲤鱼5-10尾/亩,规格10-15尾/斤。鲢鱼50-70尾/亩,规格2-3尾/斤。鳙鱼20-30尾/亩,规格1-2尾/斤。
合理的养殖模式是养殖成功的前提,模式错了如何取得成功?

北方地区冬季南美白对虾高效节能养殖模式探索



山东省寿光市海洋与渔业局杨建森

目前大棚保温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加温池水,大棚保温来提前投苗或延长生长时间来增加养殖茬数增加养殖效益,但通过锅炉加温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而大棚的作用主要是保温而不能升温。因此探索冬季北方地区南美白对虾高效节能养殖技术路线,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鉴于此,本文借鉴山东寿光冬暖式蔬菜大棚的技术经验进行了相关探索,旨在为养殖户的增产创收提供可行的技术路线。

养殖设施

本试验选在山东省寿光市北部,该地区多为盐碱地,地下卤水资源丰富,不适合农业耕种。

养殖大棚的建造参照寿光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建造模式。大棚东西走向,墙体采用空心砖、土墙结构,即东西及北侧墙体用空心砖砌墙时,内外侧均为24厘米的砖墙,中间夹保温材料填实,以保证墙体总厚度为70厘米~80厘米。大棚的后端高为3.5米,前端不低于1.5米,以便于后期养殖操作。棚内靠北墙设有宽约1米走廊,便于进出。棚上覆盖透光性好的双层塑料薄膜,同时薄膜上设有保温被。

棚内设养殖池7个,规格为10×10×1米,其中6个为养殖池,1个为储水池。池底向中央倾斜,坡降1∶15,中央设排污口,养殖池铺设充气管道和加热管道。另有加热用锅炉1台、充气用罗茨鼓风机2台。

放养前的准备

在虾苗正式放养前的10天,进水30厘米~50厘米,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消毒后在储水池中将卤水和淡水调至盐度20‰,并进行必要的离子调节,每个苗种池进水50厘米,施用“水肥宝”和光合细菌,以达到集聚池塘养分的目的,提前营造良好的水质环境。放苗前30小时,放苗池
按500克/万尾虾苗放置卤虫卵充气孵化。

虾苗放养

为了能在春季期间上市,本实验选择在11月底放苗。放养的虾苗要求规格整齐,虾体附肢齐全,体表干净,体节细长,触须并拢,尾扇舒展充分,胃肠道直而饱满,心脏收缩有力,逆水能力强,大小0.5厘米左右,放苗密度为1500尾/立方米。经过30天左右的饲养,当虾苗长至3厘米~5厘米时便可分池,进入成虾养殖阶段,放养密度为500尾/立方米。

饲养管理

温度控制此时正值北方隆冬季节,外界水温低,因此放苗时应用锅炉提温至28℃。白天阳光充足时,棚内室温最高可达35℃,能基本维持水温在26℃~28℃,不用使用锅炉提温。当阳光充足连续超过几天,室内气温可接近甚至超过35℃,棚内水温便会明显升高许多,这时为保持棚内温度相对稳定,中午前后应掀起大棚,让棚内通气,调节棚内温度和湿度,改善棚内空气质量。连续阴天或气温偏低,棚内温度随之下降,此时(温度低于25℃)应适当采用锅炉提温,保证对虾生长。夜晚均放下保温被保温,保温被使用时间主要视日出和日落时间而定,下午室内温度下降即放下保温被。总的原则是保持水温在25℃~30℃,切不能使水温升降过快。

投饵

放苗时由于前期放置的卤虫卵此时已孵化出卤虫无节幼体,刚好满足虾苗能量需求,2天~3天后,适当添喂冰冻轮虫。此后采用冰冻卤虫和人工饵料交替投喂的方式,此时投喂率为7%~8%,每天投喂4次,直至分池。分池后当对虾体长达5厘米~6厘米时,日投喂率为5%~7%;对虾体长达6厘米~8厘米时,日投喂率为4%~5%;对虾体长达8厘米以上时,投喂率为3%,以1小时吃完为宜。每天投喂6次,白天投饵量为日投饵量的1/3,晚上则为日投饵量的2/3。放置喂食盘,投喂1小时后观察摄食情况并及时调整。

水质管理

整个养殖期间坚持使用光合细菌等生物制剂,使池水保持肥、活、嫩、爽。虾塘一旦长期投喂饲料,有时水质会出现过肥,所以,一般每隔7天要用一次光合细菌,中间穿插使用芽孢杆菌等,要求做到少用药或不用药。同时,要坚持24小时不间断充气增氧,这样做,既可保证水中有充足的溶氧,还能起到调节水质的作用。在虾苗培养期间,每天换水20%~30%;成虾养殖期间,每天换水30%~40%。换水时施用“应激宁”,防止虾因水位降低、密度增大及新水添加引起的应激反应。

疾病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养殖过程中不施用消毒剂,饲料中轮流添加维生素C、免疫多糖、免疫多肽等添加剂,每日添加1次~2次,投饲2天停2天。定期泼洒生物噬弧菌、EM菌,不但能有效改善水质,而且能有效抑制对虾寄生虫的发生,并且对对虾的肿鳃、肠炎、红体病和白斑病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收获

在此养殖模式下,一般放养60天~75天,规格达到30尾~40尾/500克便可起捕上市。本实验的平均产量在10千克/立方米,其中3号池的产量最高,达到13千克/立方米。此时正值春节期间,市场需求大,价格通常在40元~45元/500克,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养殖周期安排

采用此模式养虾,从0.5厘米虾苗养到10厘米~12厘米的成虾仅需75天左右;用养成池1/6面积的池子做标粗池,养殖30天左右即可分池进成虾池,再对标粗池进行消毒、调水等,之后,又可放进小苗进行标粗;养成池40天左右即可养成成虾,成虾出池进行池塘整理后接着放入标
粗虾苗进行养殖。

元旦、春节及“五一”前虾的价格较高,可以根据养殖周期进行养殖时间的调节,以争取更高的养殖效益。

讨论

南美白对虾属高温性虾类,最适生长温度为25℃~32℃。因此生长和耗能就成为冬季养殖过程中的一对“矛盾”。本实验参考寿光当地成熟的冬暖式大棚的建造模式,很好的利用冬暖式大棚冬季白天提温、晚上保温的特点,进行北方地区冬季南美白对虾高效节能养殖模式的探索。结果证实,冬暖式大棚可以很好地节约能源,与完全加热的养殖模式相比,本实验可节能40%。

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模式会因密度大、投饵过量、排泄物过多等问题引发疾病。而该养殖模式由于冬季外界水温低,水体中的病原微升物数量少,因此大大减少了疾病暴发的可能,提高了养殖的成功率。

我国北方地区多盐碱地,农业耕作效益较低,基本处于闲置状态。而在上述地区开展冬暖式大棚南美白对虾的养殖,一方面可以有效利用这些闲置土地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可做到冬季鲜虾供市,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一举两得。

本养殖模式的大棚结构仅是参照了冬暖式大棚构造,还不是完全的冬暖式大棚,例如墙体不够厚,不利于保温,棚顶坡度小,不利于采光等。墙体不够厚可通过在东西墙外建看护房和增加覆土厚度的方式解决,北墙可通过借鉴寿光的“阴阳棚”建设,紧贴北墙建设菌类养殖棚,即有利于“阳”棚的保温,又充分利用土地面积,种植不需要阳光的菌类,还节约了“阴”棚的建设费用;棚顶坡度小可以通过增加北墙高度至6米来解决,这样可提高采光率60%以上,棚内北部可以建设“二层楼”,紧贴北墙在池子的上方2米处、南伸3米再建设一层养殖池作为标粗池和配水池,可增加30%以上的养殖面积。经过以上改进,预计可比锅炉加温养殖节能60%以上。


yz023.com养殖网龙虾养殖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虾养方法,其中《耐高温售价高的南非金刚对虾高产养殖模式》内容包含丰富的虾养技巧,如不满足请访问“养牛的模式”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714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