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一年来影响对虾养殖放苗成功率的因素


2015年4月以来,利洋虾苗在广西市场投放近5亿,虽然没赶上头造市场,在中造和晚造的市场投放情况整体不错,但经常出现同一批苗,不同地区或相同地区,不同客户或不同池塘,有养殖成功有养殖失败的案例,本文为您深挖失败原因:

一、环境变化大的因素造成的放苗当天成活率不高

1,放苗应激,大量蜕壳无法硬壳失苗。

放苗前请准确测量池塘盐度、pH值、氨氮、亚硝酸盐、余氯等指标,盐度差不超过2‰,理化指标相差过大易造成放苗应激大量死亡。并以试水苗试水情况为准。

2,运输问题造成的失苗。
(1)没有空调,车内温度迅速上升,虾苗耗氧加速,容易白苗;
(2)苗袋靠近车辆机头,传热量大,导致白苗;
(3)道路崎岖,颠簸揺晃,苗袋压力变化大,对苗有应激,且容易破袋;
(4)运输时间过长,导致虾苗活力变差,放苗后不易下沉。

3,气泡病的物理损失是失苗的最大因素。
(1)气体饱和情况下,温度上升时间段,气压下降变化大,是气泡病高发阶段,如中午放苗;
(2)水体过肥,藻类单一的池塘,pH值变化大,上下午相差大于1,并超过9.0;
(3)水浅青苔多,表层溶氧及底层溶氧差距大,气体饱和度超过110%,数值越高损伤越大;
(4)苗袋到塘后没有同温直接开袋放苗,水温高于袋内温度,造成气泡病放苗应激。

4,水体常规操作没做好。
(1),解毒工作,是否解除清塘消毒及外源水的药残?
(2),是否隔绝传染源?如隔蟹膜,防鸟网等。
(3),放苗前的抗应激是否够量?能量及钙是放苗应激蜕壳最需要的补充。

小结:放苗过程造成失苗的案例不在少数,

二、管理不当导致放苗后几天成活率不高

1,放苗后不投喂,投喂少,投喂的开口料质量差,过于依赖培藻不投喂。一代苗生长速度之所以快,是摄食强,蜕壳快,这一系列过程要消耗吸收大量的蛋白营养、能量及溶氧。投喂的蛋白优质程度决定生长速度。

2,底部过脏,倒藻泥皮死青苔多,虾苗摄食多,摄入毒素及有害菌,影响虾苗生长。天气变化后容易发病。

3,水浅、单一过肥引发气泡病不处理,过一段时间继发细菌病。

4,天气变化大,没有及时抗应激。

5,随意抽进水源,污染源、传染源和天敌进入,导致失苗。外源水里的浮游动物能携带对虾的病毒。

6,投喂了质量差的饲料,缺乏生长必需的营养,如劣质的植物蛋白替代鱼粉。

小结:为保障一代苗特有的生长速度,应匹配“高营养,高溶氧”操作,采取足料投喂,投饱料投好料,多开氧机补氧及曝气,用最好的养殖管理才能匹配优质的苗,切勿用传统“不投饵肥水养虾”,“不投饵自然淘汰”等土苗、二代苗养殖方法。

精选阅读

那种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成功率肯定高!



什么模式那么好?肯定能够养得好!

其实这种养殖模式就在你的心中、就在对虾养殖史的记忆中。如果你是刚刚进入对虾养殖业,相信你也会听过许多老养殖户说;要是有以前的饲料、以前的水、以前的池塘、以前的苗。就是土池,俺怎么样也可以养出有千多斤的亩产,哪里会有这么多的问题?的确,这是真的!这些养殖前辈并没有吹牛。

是啊!记得在90年代中后期,养殖户为了买到虾苗,有一些拿着整条烟送给苗场的人,就是为了及时买到苗。2000年前,马来西亚的养殖户,把苗投了就可以预定3个月后需要采购的汽车等等。为什么那时候这些养殖户可以如此淡定?就是因为他们相信:南美白对虾投苗了就一般都会养殖成功的。在这个养殖过程中,除了天灾,一般不需要神马定期解毒、定期放菌、定期抗应激,更加没有安排好养殖过程中明天需要放什么、天天用药的概念。这种养殖模式好不好?当然好!可是It广西的一个养殖高位池的朋友在上半年获得满意的成果后的看法是:戒掉了去年每天不用药就不放心的坏习惯,养殖过程中就是重点降低水体肥度、底部肥度。水体溶解氧高了,空胃问题少多了,养虾简单多了,工作也轻松了。戒掉了以前老是放这放那的习惯,虾反而好养了。

他们是怎么戒掉了前年不用药不放心的坏习惯?就是准备了一点增氧剂放仓库里,手痒了就撒一点增氧剂过过瘾。这种过过瘾的效果好处是:不会破坏水体同时还可以增氧、氧化底部、改底。费用还老低,就少抽一两颗烟费用。重点是:养殖过程中,进行的每一次调水、底改都是以下为调水、改底是否合理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调水、底改后,晚上池塘的耗氧量必须降低了。有了明确的指标,才能够养殖就不再模糊了。

怎么创造那时候的水、那时候的池塘?

怎么创造那时候的水、那时候的池塘,可不能够靠想象就是生物分解或者提高氧化性。还是先看看现在和那时候的池塘有什么不同,从中再找出怎么做的依据可能会好一点!

今天的池塘和那时候的池塘什么不同?

这里就不引用COD、BOD、氧化还原、EMS那些忒难理解的概念了,就拿养殖户的切身体会来说说吧:

一:那时候水源是相对没有那么肥的:

所以那时候调水方法是:

1:水质太肥了,最好的方法是用光合细菌或者EM和藻争夺氮、磷营养物就可以了。因为那时候水体并没有富营养化,水体有足够的溶解氧供光合细菌或者EM消化水体里那有限量的氮、磷营养物。

2:氨氮、亚硝酸盐高了,同样是最好的方法是用光合细菌或者EM抢夺水体氮营养物就可以了。

3:纳水消毒后,一般池塘的水是会比较瘦,也没有什么腐败物,需要人为的加培藻剂培藻。所以那时候珠三角那些土池区域,培藻的产品确实好卖。底泥比较肥的就来几包枯草芽孢杆菌,底泥比较瘦的就来几包枯草芽孢杆菌和一点点有机肥发酵发酵泼洒,只要有阳光,第二天绿藻会起来的,而不会出现裸藻、甲藻。

4;至于比较抽象的复杂的比如什么抗应激,解毒等等比较少提,最主要是怎么雨后及时提高水体ph和不要让水反清变浑浊,提高一下对虾活力不要白浊可以了。

二今天的池塘

1:到2008年差不多,许多养殖区域不需要考虑培藻肥水的问题了,納水后池塘水自然而然就绿起来了。有一些甚至刚刚納水消毒后两三天,池塘水就已经感到太浓了。到了养殖中后期,水开始出现太浓而且浓的不好控制。那时候养殖户开始讨论:是瘦水养殖好还是肥水养殖好的问题。在里头也可能把藻的多少误解为水的肥瘦,其实最可怕是水肥藻少!

2:到了这两年,池塘納水消毒后,次日水就绿起来,更加麻烦的是:底泥、水里的腐败物也多起来了。有时候水看起来的确是翠绿翠绿的,显微镜一看:异常的藻类特别多。这时候,珠三角的养殖户开始创造出“大青水”这个概念!

3:氨氮、亚硝酸盐高了,由于底部的有机氮太高了,已经超出了微生物有氧代谢的净化能力。泼再多的活菌,亚硝酸盐、氨氮这些指标经常是涛声依旧,甚至更加恶化。于是:菌藻平衡的概念出现了!

4;大雨后,更加加快了水体的悬浮腐败物沉淀,水不反清不说,过两天还浓起来,纤毛虫也因势大量繁殖。

看看大雨后第二天池塘水体的腐败物多到什么地步?
以下是100倍显微镜下

5:底泥,底泥更恶化

我们在台山广海对一个有300亩土池的养殖场进行了取样发现:绝大部分池塘表层的底泥,经过600℃的灼烧,失重率基本上超过了50%(实验过程中,底泥只是经过简单晒干到大致干透了,并没有达到恒重就采用,所以这个数据是偏低的,应该是远远超过50%)。可想而知,这些底泥的污染积累的严重程度到哪了,所抽样的池塘,虾感染纤毛虫的现象也非常严重。
面对这种池塘条件导致的,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对虾养殖业就出现了许多以前没有的流星,比如“偷死”,“肝萎缩”,“慢性耗底”、“棉花虾”等等。同时也出现了“以菌抑菌”的生态概念,也出现许多许多的病原体流星语。

三回到正题!对比了今天和那时候的水源、池塘条件后,那么应该怎么采取针对性措施,才能够找回那时候的池塘?

经过对比:可以清晰的感到:今天的池塘和那时候池塘最大的变化就是:底部太肥了,外水源太肥了,也就是说养殖环境已经富营养化了。那怎么办?

怎么办!就是直截了当的尽可能降低这些富营养化的程度,而不要再增加水体的负担了。拼命的泼洒活菌,只能够增加水体、底部的耗氧量,加快水质的恶化,直白一点说:让底部的菌少一点,别耗那么多的氧,别产生那么多的活菌代谢物。

想要再回到从前,许多养殖户就可能还考虑什么苗啊、饲料啊、还有这几年的极端气候因素,那些就尽可能的用合理的方法去弥补吧。有一些问题能够解决的就通过养殖的合理操作解决之,比如“棉花虾”等等营养方面的问题,以目前的水产水平,对棉花虾、脱壳不遂、转肝等等这些现象,营养添加剂应该可以弥补的。营养方面是另外一个话题,这里就单单提养殖环境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在今天养殖的环境里,怎么样才能够创造一个接近那时候的池塘环境?通过对比后,应该会比较清晰了,就是降低环境的富营养化。
具体措施是:

1:减少底泥太肥(富营养化),尽可能接近那时候的底部环境
具体方法是:
1)对太多积淤的池塘进行清淤,减少富营养化的底泥。
2)铺膜,直截了当的把底部和底泥隔开。
3)充分晒塘,让阳光和空气的氧充分把底泥的氮转化为难以进入氮循环的惰性物质。
4)要是晒不能够晒,清淤也不行怎么办?
只能够用化学方法,模仿晒塘的原理改良底部了。
如果我们就偏偏不这么去追访那时候的底泥,爷就是任由底泥如今天的发展,随着养殖的进行会怎么样?不怎么样,可能会出现下面这种情况:
这种池塘的条件将会产生明显的厌氧代谢,水质会怎么样?你懂的!这种池塘的条件你拼命的放菌进去,活菌只能够进入厌氧代谢,水质会怎么样?你懂的!

2养殖过程中不可避免底泥会增加肥度的、水体会增加肥度的,怎么办?
1)养殖过程中不可避免底泥会增加肥度的、水体会增加肥度,所以养殖过程中只能够把底泥的营养物、水体的营养物清理了,不让这些营养物加入到氮循环增加水体、底部的耗氧量和提高水体的微生物代谢物。

3降低外水源和水体的富营养化
有时候刚刚纳水消毒后,水质已经偏肥了,试苗的成活率已经不好了。怎么办?
消毒后每亩撒底康一公斤,塘生态0.5公斤,过两天再试苗看看?

结束语

养殖环境是决定养殖成功率高低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否能够正确的解决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决定环境因素对养殖影响程度的主要因素。千万不要守残抱缺的、或者断章取义的认识环境的问题甚至想当然的认识环境问题。南美白对虾依然是一种疾病少、适应性广的生物,非常适合于人工养殖。



文/广州市胜维饲料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施卫民


这些对虾养殖户做对了什么,外塘也有这么高成功率?



文|图浙江海大李义鹏庄占辉姚文韬汪涛许震

“42口示范塘,早季虾养殖成功率高达86.3%(市场早季外塘成功率不足3成),平均亩产610斤,盈利水平达到6819元/亩。

2016年,选择海大“大苗池“模式的养户,交出了这份满意答卷!

本文基于浙江海大对众多大苗池示范塘服务跟踪的一线数据,对“大苗池”模式及其关键点进行介绍,希望为广大普通早苗养户朋友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什么是“大苗池”模式

“大苗池”模式是在原“海大868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原位分级养殖模式,主要以设施化的大苗池和养成塘构成,大苗池呈多仓温棚结构,具有淡化和标粗的功能,模式通过早放苗,强化苗期和大塘期管理,可实现梅雨期(长三角早季虾养殖成败的关键时期)前部分或全部卖虾,虾价高,养殖风,提高早季成功率。
拆掉薄膜的大苗池
大苗池内部结构图

1、“大苗池”模式养殖规划
“大苗池”模式最大特点就是早放苗、抢上市、避梅雨,2016年42口海大“大苗池”示范塘均投放优质一代苗,平均放苗时间3月13日,放苗密度5.6万/亩;虽然受四五月份多雨低温天气影响,放大塘平均时间从既定的5月初提前到4月26日,但是依然实现了入梅前卖头网虾的目标,这42口示范塘的头网虾平均卖虾时间为6月4日。

2、“大苗池”模式基础条件

配备苗池是上海白虾养殖的基本设施,这些苗池本质上相当于如东小棚,它具备保温性好、投喂增氧均匀、好观察、受天气影响小等优点。目前苗池大小一般只允许虾苗暂养时间在30天以内,如果将放苗时间提前到3月10日左右,4月中旬必须放大塘,但是此时的大塘水温低于20℃,虾苗成活率完全无法保障。因此,扩大苗池,配备锅炉或加热棒是“大苗池”模式早放苗的前提。

苗池究竟扩多大合适?

根据今年一线跟踪数据,5亩池塘匹配1亩的大苗池(即池塘20%的面积),大苗池毛苗密度控制在575尾/m2以内(标粗平均成活率按73%计算),配合海大水质调节方案,可实现苗池内标粗45天,放大塘时虾子平均体长5公分的目标,5月份气温正常情况下,月底可卖第一网虾。

二、“大苗池”模式养殖管理关键点

1、标粗期,管好水控亚盐是关键

大苗池标粗期受密度高、换水率低影响,很容易出现水浑、亚盐高的问题,这成为了限制标粗周期长短的主要原因。如何防控亚硝酸盐,延长标粗时间也成为了苗池水质调控的核心问题,

2016年,78.5%的大苗池示范户都选择使用海大“虾多宝”防控亚硝酸盐,苗池平均暂养时间达到45天,坚持使用“虾多宝”拌料+发酵液泼水的示范塘,亚盐比不用的池塘平均晚7天出现,截至5月3日所有虾苗放入大塘,大苗池示范塘亚盐平均水平维持在0.09mg/L。

因此,我们建议大苗池模式整个养殖周期内,坚持使用海大“虾多宝”,防控亚盐,稳定水质。
附表:虾多宝的使用方法
发酵桶发酵“虾多宝”

2、养成期,喂好料,早出虾

饲料选择是对虾投喂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养殖模式的变化,早季为了能提前卖虾,更多养户愿意选择适口性更好,营养更均衡,能释放对虾生长潜力的高档饲料。

2016年,浙江海大针对早季虾养殖,公司历时两年重磅推出了“虾多富”精品高档料,大苗池养户纷纷选择使用,结果表明:相同“大苗池”模式条件下,使用“虾多富”高档料的塘口,在卖头网虾时间、头网规格、干塘平均规格、亩产和料比方面。比常规料均有明显优势,平均亩产比常规料高98斤/亩,饵料系数比普通料低0.13,干塘平均规格比常规料大12头/斤,直接增效近2000元/亩。

3、放大塘后,防控弧菌是关键

对虾养殖病害日益加剧,树立科学的养殖理念,变救火式管理为预防式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对于“大苗池”模式来说,5月初放入大塘后完全是露天环境,弧菌防控是该阶段疾病管理的关键,针对这个问题,建议养户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好系统性防控工作:

(1)弧菌喜欢高pH、低溶氧和高有机质的环境,大塘养成期管理应该坚持定期使用发酵“虾多宝”,一方面可以稳定水体pH值,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水体有机质,防止水浓、藻类老化等弧菌易滋生环境的形成;

(2)及时消毒:一旦发现虾子处于亚健康状态,及时选用无残留、应激性小,效果不受pH、温度和有机质影响的消毒产品进行消毒;

(3)生物防控要做足:大塘养殖阶段易受天气、水平传播影响发生病害问题,生物防控不能掉以轻心,建议坚持可以套养鮰鱼,20条/亩以上,规格0.5-1斤左右,2016年养殖结果也表明:奉城等套养鮰鱼的区域比不采取生物防控措施的区域,养殖成功率有明显提升。


成功放苗的都是别人的虾塘?那只因你还不了解影响放苗的这些因素



每年一到放苗这个季节,也许有很多人都给你说过放苗时候应该注意这个注意那个,但是为什么到最后放苗成功的总是别人家的池塘?我们南美白对虾养殖户究竟是忽略了哪些影响放苗成功率的因素呢?

每年放苗成不成功,直接关系到你今年能否轻松养殖,快乐收获。所以要想养好虾,我们不得不注重放苗。既然知道放苗成活率的重要性,我们还不赶紧死磕放苗成活率。要想提高放苗成活率,我觉得首先是得搞清楚影响放苗成功率的因素都有哪些?

一、选苗问题

1、苗种是否来自正规育苗场,口碑是否好。

2、苗是否达到规格,一般我们认为苗在0.8-1.2cm是最好的,这时,苗的鳃、肝胰腺、肠道都已经发育健全。所以,放苗时你一定不能心急,一定要达到规格才行。

3、选择逆水性强附壁的苗。逆水性强的苗体质好。

4、选择眼柄、尾扇展开的苗。活力好。

5、选择肠道直、粗大饱满的苗。表示肠胃好。

二、环境变化大的因素造成放苗当天成活率不高

1、放苗时出现应激,虾苗大量脱壳而壳无法硬造成放苗成活率不高。

放苗前应准确测量水体各项水质指标(pH值、氨氮、亚硝酸盐、盐度、余氯等),盐度差不能超过2‰,其他指标不能相差太大,容易造成放苗成活率不高。所以放苗前必须提前两天到苗场拿苗试苗,或者把水带到苗场试苗。这个千万不能省略掉了。

2、运输问题造成的放苗成活率不高

①车子没有空调,车内温度迅速升温,苗袋里面的温度更是飙升,虾苗耗氧加速,出现白苗;

②道路崎岖,摇晃的比较厉害,苗袋压力变化大,虾苗出现应激,而且苗袋容易破损。

③运输时间过长,虾苗体质下降,放入池塘后不易下沉。

3、环境变化造成放苗成活率低下

①一般放苗都是在春夏交季,水温、气压变化大是造成放苗成活率不高的重要原因。放苗应该尽量选择在晴天早上或者傍晚,另外阴天放苗可能是最好的选择。切记不要选择晴天中午放苗。

②水体过肥,藻类单一的池塘,pH值变化大,上午和下午pH值甚至相差1.0。

③水浅青苔多,表层溶氧及底层溶氧差距大,气体饱和度超过110%,差距越大损伤越大。

④苗袋到塘后没有使苗袋内的温度和池塘中的水温相同,就将苗放出,温差大,造成应激出现苗死亡。

4、放苗前期工作没有做到位

①清塘是否彻底

②是否已经对池塘进行全方位的解毒。是否彻底解除清塘药残及外源水的污染。

③放苗前的抗应激是否用到位,补钙及微量元素是否用到位直接关系到苗的营养状况。

三、管理不当导致放苗几天后成活率不高

①放苗过于依赖肥水培藻,不投喂,投喂少或者投喂低质开口饵料或者虾片。

②底部过脏,泥皮或者死掉的青苔多,虾苗摄食过量的毒素和有害菌,影响虾苗成长。天气变化容易发病。

③放苗时候水位过浅,放苗后马上开始每天加入外源水,首先是外源水没有进行彻底消毒解毒就放进池塘里面,出现安全隐患。其次就是每天加水会造成对虾脱壳。

④天气变化大,没有及时打抗应激产品。

⑤投喂了质量差的饲料,缺乏生长所需的营养。尤其是用植物蛋白替代鱼粉的饲料。

了解到以上这些影响放苗成功率的因素,你有什么感想呢?

唉!唉!别发呆了,赶紧从现在开始讲这些我们能控制的因素提前做好准备吧。

建议:

1、根据放苗时间确定好前期清塘等相关工作,最好能刚好衔接上,清完塘后最好配合润琪水安康+润琪底毒净进行全面解毒。

2、放苗水位最好一次性加到80-100cm,并对水体进行消毒处理。

3、放苗当天泼洒高稳Vc及速调速补,提高苗种的抗应激能力及补充足够微量元素。

一年几茬最合适?精养虾塘一年内的投苗时间与技术


作为精养虾塘,其实每个人养殖的茬数都不同,大多数都是以一年养两茬为主,当然也有一年养三茬的养殖户,甚至有养四茬的。在这里,我们不讨论养多少茬比较好,这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主要看个人的经验和技术,有的人能把一年四茬都养的非常好,有的人却一年两茬都应付不过来。其实,不管养几茬常规的技术都是一样,最主要的因素就在于投苗时间,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精养虾塘一年养三茬小龙虾投苗时间及养殖技术,且看:

第一茬放苗

3月下旬至4月上旬,使用良种塘口的越冬苗,每亩投放小龙虾苗种4000尾。放苗前布置好池塘内的水草,占池塘总面积的50%左右。开春时用新鲜碎小杂鱼与虾用颗粒饲料轮换投喂,每天每亩投喂1.5公斤干料(鲜碎鱼粒3公斤),并逐步增加饲料投喂量,每5天每亩增加0.5公斤,至放苗1个月时,每天每亩投喂5公斤,放苗后45天下网检查,当小龙虾达到34~36尾/公斤时即可回捕。

第二茬放苗

5月下旬至6月上旬,池塘清塘除野后,此时晚春苗比较大,一般120~160尾/公斤,每亩投放22.5公斤左右、4000尾小龙虾苗。放苗后采用水煮小麦粒(加入1%的食盐水煮至麦粒开花即可)投喂,每天投喂5~7.5公斤,雨天停喂。同时6月初种植竹叶菜,面积占水体总面积的50%左右。第二茬小龙虾的养殖应注意防外逃和勤换补新水,并在9月初、河蟹未上市前回捕上市。第二茬虾的养殖中后期(放苗后的50天起),每天下笼捕大留小,筛捕小龙虾上市。

第三茬放苗

9月中下旬至10月初,投放秋繁的早苗,亩投苗量适当加大,每亩水面投放5000尾左右,选择200~300尾/公斤的中小规格虾苗。投喂加工的鲜杂鱼碎粒和虾饲料,促进亲虾入冬育肥。喂量视天气与水温而定,天气好、水温在20℃以上,每亩日投喂2.5~4公斤(鲜料量增加1倍)。当水温低于20℃时,投喂量减少50%,水温低于15℃时,投喂量再减少50%,水温低于10℃时,即可停止饲料投喂。当水温日均低于10℃时应增加池塘注水量,达到池塘的最高水位,保水越冬。第二年池塘水温逐渐回温时(3月上旬)适时回捕。

一年三次小龙虾苗放养时间


第一次投放小龙虾苗的时间:

3月下旬至4月上旬,使用良种塘口的越冬苗,每亩投放小龙虾苗种4000尾。放苗前布置好池塘内的水草或竹叶菜,占池塘总面积的50%左右。开春时用新鲜碎小杂鱼与虾用颗粒饲料轮换投喂,每天每亩投喂1.5公斤干料(鲜碎鱼粒3公斤),并逐步增加饲料投喂量,每5天每亩增加0.5公斤,至放苗1个月时,每天每亩投喂5公斤,放苗后45天下网检查,当小龙虾达到34~36尾/公斤时即可回捕。

第二次投放小龙虾苗的时间:

5月下旬至6月上旬,池塘清塘除野后,此时晚春苗比较大,一般120~160尾/公斤,每亩投放22.5公斤左右、4000尾小龙虾苗。放苗后采用水煮小麦粒(加入1%的食盐水煮至麦粒开花即可)投喂,每天投喂5~7.5公斤,雨天停喂。同时6月初种植竹叶菜,面积占水体总面积的50%左右。第二茬小龙虾的养殖应注意防外逃和勤换补新水,并在9月初、河蟹未上市前回捕上市。第二茬虾的养殖中后期(放苗后的50天起),每天下笼捕大留小,筛捕小龙虾上市。

第三次投放小龙虾苗的时间:

9月中下旬至10月初,投放秋繁的早苗,亩投苗量适当加大,每亩水面投放5000尾左右,选择200~300尾/公斤的中小规格虾苗。投喂加工的鲜杂鱼碎粒和虾饲料,促进亲虾入冬育肥。喂量视天气与水温而定,天气好、水温在20℃以上,每亩日投喂2.5~4公斤(鲜料量增加1倍)。当水温低于20℃时,投喂量减少50%,水温低于15℃时,投喂量再减少50%,水温低于10℃时,即可停止饲料投喂。当水温日均低于10℃时应增加池塘注水量,达到池塘的最高水位,保水越冬。第二年池塘水温逐渐回温时(3月上旬)适时回捕。

yz023.com养殖网龙虾养殖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虾养方法,其中《总结一年来影响对虾养殖放苗成功率的因素》内容包含丰富的虾养技巧,如不满足请访问“小龙虾养殖成功率”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727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