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投了苗虾子却不长,虾塘水位管理才是罪魁祸首哟

各位水产养殖虾农:

2019年商品虾养殖即将告一段落,伴随着全国倍增的规模和产量你在其中是否感受到一丝行情压力,你在养殖过程中是否发现药品、饲料、调水你无所不用虾子产量还是很低?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想告诉你,你所有的疑惑如果追根溯源,只需要用“水深”两个字才能全面概括。

小龙虾养殖就是在水质、水温与水深三者之间进行调配平衡,调配过程就是养殖技术。大多数老百姓养殖小龙虾,并不完全懂得水深基于小龙虾在各个阶段的重要性。自主加水行为仅仅是左邻右舍的随性行为,大家加水我就加水,都在落水我就落水,自己并不知道其加水真正的原则时机,加到什么标准等问题迟陌如生。具体来讲,要做好小龙虾养殖,掌握“水质、水温、水深”三个条件中“水深”要素的技术诀窍,就需要了解小龙虾在各个生长阶段对应所需的合理水深是都多少。今天我们从全方位的角度来分析和分享水深的要点有哪些?

3月、4月虾塘水深管理

3月份,属于虾苗养殖的关键时期,对水深和水温要求很高,也是决胜虾苗上市早晚最重要的阶段。水温越高虾苗生长越快,反之水位越深虾苗生长越慢。那3月份应该如何把握水深呢?

1.加深水,淹洞逼出过冬虾。

进入3月,很多养殖户想到的就是迅速落水增加水温,这种做法是初级养殖户的惯用思路,会很大程度上导致洞穴内过冬虾无法及时出洞而损耗,并且此时还有部分孵化较晚的种虾在洞内需要借助落水前最后一波深水,淹洞协助抱卵种虾出洞。否则4月和5月初之间的成虾养殖会出现成虾断层和虾苗不够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五月份稻虾的整体亩产。

所以,3月中旬落浅水以前应该利用连续晴天加深水3-5天,淹没浸泡所有洞口,水位加至整个塘口最深的水位为止。逼出过冬库虾和抱卵种虾,一来卖掉存塘的老虾,不卖“五月瘟”病害期间也会死亡;二来提前让种虾出洞孵化虾苗,开春后虾苗生长迅速。

2.落浅水,增加水体照射面。

在完成深水3-5天逼出过冬虾和种虾后,迅速梯次落水至台田30-40cm,降低水位增加阳光照射面积,提升水温促进虾苗生长。落水期间需要坚持两个原则:

(1)青苔爆发塘口落水切记太猛。很多塘口冬季肥水极少,水质清瘦,青苔疯长,这种塘口落水不能低于45公分,水位越低且天气不好,在间歇性阳光照射浅水塘口会加速青苔的继续爆发,存在封塘风险,这类塘口落水切忌谨慎。

(2)青苔覆盖不超过30%水面可落水至35cm左右。冬季管理相对规范的虾塘,青苔在可控范围内,且平均水深超过50厘米可落水15厘米提升水温,加速虾苗生长。在低水位为管理期间要加强肥水培藻,通过藻种培植带来光合作用辅助提升水温,防范青苔大量爆发。

3.勤换水,预防红黑水滋生。

降低水深,提升水温,池塘底部的秸秆会加速腐烂。大多数塘口在3月中旬会出现黑水问题,这种水质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生长大量褐色的隐藻和膝口藻,水色看上去为黑色;其次就是池塘底部冬季投喂的饲料残饵、复合肥和农家肥使用过多,致使底部有机质沉淀太多造成。那么有哪些处理方案呢?

(1)红黑水处理,最省成本的方式就是换水。每次排出塘口水10-15cm,再加新鲜外源水中和稀释,这种方法最省成本但优缺点十分突出,需要选择晴天换水,如果降温天换水会造成水温温差过大,产生应激对虾苗生长不利。

(2)使用生物化学药品调理。用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改底净水,提升水体透明度。同时,用果酸解除藻类死亡释放的藻毒素,再用培藻膏和菌种调水爽水,恢复水体藻相活力即可。

4.要稳水,防止病害水源流入。

4月份,进入商品虾养殖高峰期,也是病害频发的高峰期,所以4月份及以后的水位管理与3月截然不同,以稳定水位为主,少量进水为辅,防止周边塘口排水造成的水质病害入塘交叉感染。

(1)没有主干水源的塘口,以稳定水位为主,少加水多消毒,防止进水造成病害交叉感染。尤其是支渠水质恶化的塘口,应更加谨慎小心。

(2)拥有主干水源的塘口,可适当增加换水频次,多换水少消毒,对藻种和菌种的繁殖更有利。4月末尾后伊乐藻溶氧生产力下降带来供给不足问题,频繁换水能够保证水体活力,减少水草老化、死亡带来的有机质悬浮问题,从而降低用药成本。

6月至9月虾塘水深问题

夏季成虾养殖,历来都是养殖技术的一个难点。6月至9月是夏季成虾养殖高峰,很多养殖户受技术和塘口水位个水深限制,水温过高,虾子生长缓慢,养殖效益低下。虾塘夏季养殖水深究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呢?

1.不保水塘口流水养殖为宜。

现今,很多稻虾塘口由于春季价格影响处于亏损状态,在不换水、不换草的情况下,勉强将稻虾池塘直接转为精养池塘,造成在6月份以后产量极低的问题普遍发生,甚至出现投1000斤虾苗卖不到200斤虾子的糟糕情况。这主要是因为稻虾田直接转夏季养殖无法加深水,水温快速升高致使虾子停止生长并打洞避暑,且这种虾子底板发黑,感染纤毛虫概率较大。所以,这种塘口捕捞售卖产量极低,达不到4月份养殖的产量预期。不保水塘口,如果水源充沛,进水方便时,可循环流水养殖,保证基本水位时,循环进水能够缓解水体升温速度,保证在低水位情况下水体温度能够达到虾子生长的最低限度条件。

2.保水的塘口深水养殖最佳。

夏季精养小龙虾,第一核心要素就跟水深有关,凡是不能加深水的塘口,精养成虾产量不高,规格不大,蜕壳翻倍率低,因为水位越低水温就越高,水温越高虾子的新陈代谢就越慢,摄食降低蜕壳就会变慢,这就是夏季养殖虾塘环境最难控制和营造的焦点问题。

而大多数养殖户池塘都是由稻虾池塘直接转型过来,虾塘不能关深水情况下投入养殖,导致上层水温过高,底部水温也过热情况下,虾子无所适从栖息,最终只能在水皮下10公分斜角45度打洞,利用泥土过滤清水降温避暑。因此,精养塘口要在面对高温35度以上的空气温度时,水深低于1.2米很难培植出适合虾子生长的温度环境。所以,精养塘口的水位最低不能低于1.2米以上水深,才能通过人为移栽水草和水深相结合,给虾子营造适合生长的环境。

总之,虾农需要认清小龙虾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17℃到28℃之间,坚持做到控制水深,调节水温,就能促进小龙虾的快速生长。

扩展阅读

弧菌是引起南美白对虾疾病的罪魁祸首!弧菌与ORP原来还有这层关系



文|图浙江海大唐永涛、庄占辉、曹云海

背景

近几年南美白对虾养殖行情惨淡,养成率低下,疾病是养殖失败的最重要原因,而引起疾病的罪魁祸首则是弧菌。因此,控制弧菌是提高养殖成功率的最关键一环,养殖过程中的多数管理操作其实也是围绕着弧菌防控开展的。弧菌检测是弧菌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局限性,试想假如能找到一个可以即时测定的,并且与弧菌有强相关的指标,那么弧菌防控就有了预先性、普适性,而且快速便捷。那么有没有这样的指标呢?

一、弧菌与ORP之间的关系探讨

水产养殖中致病性弧菌有12种,白对虾养殖中常见的为副溶血弧菌、溶血弧菌、霍乱弧菌等,为兼性厌氧型,其适宜温度为18~37℃,25~28℃为最适温度,其适宜pH为6~9,偏碱性,在有机质丰富的水体中繁殖速度快。因此,对于养殖中后期底部恶化的白对虾塘口,其底部实际上相当于一个环境适宜的大型“培养基”。

氧化还原电位(ORP)是指水溶液中所有物质表现出来的宏观氧化-还原性,是反应水质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发生在水体或底泥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大部分是细菌参与催化的生化反应,不同的氧化还原电位参与的细菌种类不同。

ORP高则需氧菌参与反应,水体或底泥中的有机质分解产物为氨氮,并进一步转化为亚硝酸盐、硝酸盐,S元素则以SO42-的形式存在,Fe、Mn元素则以Fe3+、Mn4+的形式存在,不会出现底部发黑发臭的情况;

ORP低时,厌氧菌参与反应,各种物质会转化为亚硝酸盐、亚铁、亚锰、硫化氢和甲烷等(崔玥等,2017),底部表现出发黑发臭的现象。

微生物生活的自然环境或培养环境的ORP值是整个环境中各种氧化还原因素的综合表现,不同微生物的临界ORP值各不相等。一般来说,ORP值在+100mV以上,好氧菌均可生长,+300~+400mV为宜,而厌氧菌一般在+100mV以下的环境中生长,+100~+300mV则为兼性厌氧菌的生长范围(施卫民,2017),也就是说+300mV以下是弧菌及一些厌氧菌的适宜生存范围。

二、试验验证思路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理论上弧菌与氧化还原电位存在一定的关系,但是事实上是否存在明确的对应关系,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数据支撑理论、指导实践。为了验证两者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减少误差并且考量普适性:

(1)白虾属于底栖性生活,并且弧菌也是在底部泥水界面开始滋生;
(2)底层水相对均匀,而底泥不同位置、深度差别较大;
(3)中上层水由于有机质少、溶氧高、阳光照射等因素影响,弧菌不宜生长,不具有代表性;
(4)底层水指标(如影响因素较大的pH)与中上层水相比,日变化相对较小;
(5)相对底泥,底层水采集、检测更为方便,易于推广;
(6)棚虾养殖环境相对稳定,如温度等。

本次验证试验聚焦的是大小棚的底层水,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并且便于应用推广,没有采用采水器,而是用自制简易的采水装置(如图1所示)。
图1利用自制简易装置采集底层水

三、试验结果

本次试验分大小棚,大小棚客户各选择4人,每位客户选择一张棚连续跟进,间隔时间1周左右,ORP值用ORP计现场测定,水样带回进行弧菌培养。试验结果及图表分析如下图所示。

大棚客户1:金*国

表11#棚不同时间ORP值及菌斑数统计结果
表24#棚不同时间ORP值及菌斑数统计结果
表31#棚不同时间ORP值及菌斑数统计结果
图41#棚不同时间ORP值及总菌斑数变化趋势图

大棚客户4:陶*华

表41#棚不同时间ORP值及菌斑数统计结果
图51#棚不同时间ORP值及总菌斑数变化趋势图

小棚客户1:黄*军

表51#棚不同时间ORP值及菌斑数统计结果
图61#棚不同时间ORP值及总菌斑数变化趋势图

小棚客户2:谢*青

表623#棚不同时间ORP值及菌斑数统计结果
图723#棚不同时间ORP值及总菌斑数变化趋势图

小棚客户3:钱*军

表73#棚不同时间ORP值及菌斑数统计结果
图83#棚不同时间ORP值及总菌斑数变化趋势图

小棚客户4:钱*育

表82#棚不同时间ORP值及菌斑数统计结果
图93#棚不同时间ORP值及总菌斑数变化趋势图

四、讨论

通过上述各趋势图可知,底层水ORP值在刚开始时高,后续逐渐走低,在4月下旬逐渐上升,然后,在5月上旬大棚ORP值均缓慢上升,而该阶段小棚却出现了先快速上升然后又回落情况。

如下是ORP值的详细变化

不难理解,养殖初期,有机质少,存塘量低,ORP值高,而随着养殖推进,存塘量提高,底部有机质积累增加,ORP值则逐渐降低,在4月下旬,养殖正常的塘口,日投喂普遍在20~30∕亩,亩累积投喂普遍在400~600斤,这个阶段池塘负荷最重,ORP值处于低谷;

而该阶段一方面养殖户会提高改底频率,另一方面会疏掉部分炮头虾,存塘量减少,负荷减轻,因此ORP值会出现提升的情况,但是大棚出现缓慢回升,而小棚却出现了快速回升的情况,这个原因可能是小棚水体小,对人为调控比较敏感,响应速度快,而到养殖后期随着存塘量的减少,改底、增氧等管理措施频率降低,ORP值则又会下降,ORP值的回落同样也反映了小棚小水体对外界调控的敏感性。

如上述各图所示,ORP值与总菌斑数曲线走势基本相反,近似水平轴对称,说明了底层水弧菌浓度与氧化还原电位存在比较明显的反相关关系,证实了检测ORP值对于预测弧菌变化及防控弧菌是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的。

本次试验白虾塘口底层水ORP值基本在+300mV以下,多数在+100mV以上。大棚中底层水平均ORP值为+141.55,平均总菌斑数为42.4,小棚中为+161.2,平均总菌斑数为18,平均ORP值比大棚高了近20,而平均总菌斑数则少了24.4,而这很可能就是同一区域,2018年上海小棚鲜有发病,取得了超过9成的成功率,而大棚发病率较高,仅有5成成功率的原因之一,而造成大小棚ORP值差异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小棚增氧效率更高、环境调控相对强化。

实际上,即使知道底层水ORP值在+100~+300mV之间,但对于预测弧菌变化仍然是不够的、不具参考性的。弧菌检测采取TCBS培养基培养法,取0.1ml,通常弧菌菌斑数在10个以内时视为安全值,达到100个时为发病临界点,而介于中间的50菌斑数则为一个拐点,称为警示值。达到50个菌斑,如果条件没有改善,弧菌达到100个菌斑数的发病临界点仅仅需要48小时。本次试验,通过数据检测和曲线比对发现,ORP值在+150mV以上时,底层水弧菌菌斑数基本上保持在警示值以下,而当ORP值达到+180mV时,弧菌菌斑数基本上保持在安全值以内,因此,为了防控弧菌,建议在养殖管理过程中或特殊养殖阶段应尽量保持ORP值不低于+150mV,最好在+180mV以上。

影响氧化还原电位高低的因素较多,如pH、碱度、硬度、盐度以及溶氧等,但是pH、碱度、硬度、盐度等这些指标在虾塘水体一般变化不大,而且碱度、硬度在较低浓度才会对ORP值有所影响,一般养虾水体碱度、硬度相对较高,其变化基本不会对ORP值有明显的影响。实际上,影响底层水ORP值的因素主要是溶氧水平和塘底有机质的积累量,也就是说提高虾塘底层水ORP值的主要方法是提高底部溶氧、减少塘底有机质的过度累积。提高溶氧不但包括提高亩功率和改进增氧方式,也包括培养优良藻相,提高光合作用产氧能力。减少塘底有机质方法多样,但是对于土塘养殖模式,最为常用的方式是改底。常见的改底产品有7种类型,但是较为常用的是氧化型(氧源氧化型和氧化剂氧化型)和生物分解型,氧化型主要是起到化学氧化的作用,快速提高ORP值,但是塘底ORP值降低的根本原因是残饵、粪便、浮游生物尸体等大分子有机质的积累,这类大分子有机质需要微生物的分解转化才能从底部移除,因此,提高底部的氧化还原电位建议生物底改与氧化底改产品交替使用。

6月虾稻田水位、水质、水草管理要点


6月各地进入高温期,气温达30多度,水温会从25度上升到30度以上,这时候对于虾稻养殖户来说,是管理的重中之重,这是水温升高容易使水体发生缺氧,发生蓝藻或转水等问题,因此要注意好管理。那么具体怎么做?下面几点大家要了解清楚。

1、水位加深

及时加深水位,高温期最少保持60公分以上。有条件的要移植一批水花生、水葫芦、青叶小浮萍等浮水植物,降温、吸收水中有机物、净化水体。

2、调节水质

这时候要调节好水质,改善底质,改善溶氧环境,及时用菌、改底,分解底部有机物,降低耗氧物质,培育合适的藻类,既不能没有藻类,也不能藻类过于丰富,导致透明度下降,透明度要保持在40公分到50公分,1号菌、2号菌交替使用,调节池水中的藻类含量。水透明度低用2号菌,透明度稍大用1号菌。如果没有上述菌,可用EM菌、芽孢杆菌分别对应1、2号菌。

3、掌握起虾节奏

6月份进入大量起虾阶段,前期可根据田中情况适当少下地笼,逐步降低田中龙虾密度,不能不下。中后期如果价格处于上涨阶段,一定要全力起虾,能起多少起多少。如果田中龙虾发病,要全力下笼子起虾,如果田中草全烂了、没草了、水特别浑,都要全力下笼起虾。田中虾密度特别大,虾子始终长不大,也要全力下笼起虾。

4、及时投放种虾

这时候要及时投放种虾,育明年早苗。对于秧苗已栽好的虾苗田,要利用6月上旬这一段大虾便宜的时间投放种虾,选择红黑色的龙虾,壳较硬,公母比1:2-3,规格56789就可以。

5、加大水草管护力度

水草活性较好的,可以分片割头(割一半以上),水草已发黄、发黑死亡的,要重新栽。如果是精养塘,塘中虾不多,可把水降到沟中,平台上晒几天,让伊乐藻全急来铺到土上,再上水,让伊乐藻重新发。高温期可把水花生、水葫芦、浮萍移到伊乐草上降温遮阳,效果很好。

6、晒田管理

水稻栽插后,最好是第一次晒田后,可移取多余的虾苗入成虾田,养殖第二批成虾,注意这批成虾要及时起捕,否则容易打洞,明年虾苗泛滥。

虾稻养殖要想实现利益最大化,各个时期要做好管理,特别是6月关键时期,稍不注意,可能会造成小龙虾死亡等,因此养殖户要注意了。

yz023.com养殖网龙虾养殖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虾养方法,其中《七月投了苗虾子却不长,虾塘水位管理才是罪魁祸首哟》内容包含丰富的虾养技巧,如不满足请访问“龙虾虾苗养殖”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491292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