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河蟹养殖技术问答:蟹塘蓝藻处理办法


Q:我塘里的蓝藻起来了,有啥好办法没?
A:蓝藻一直是高温季节蟹塘最难处理的问题,7月份大部分塘口都会出现蓝藻,有些养殖户水质控制得好,蓝藻就不易形成种群优势,问题不大;而有些则管理不善,导致蓝藻爆发,然后盲目用药,越用水越坏。首先我们对蓝藻要有个正确的认识,蓝藻也是一种藻类,只要不让它过量繁殖,用生物制剂配合日常管理来控制,就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切勿盲目用药物杀,造成副作用。池塘大量起蓝藻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处理:
1.换水:
换掉部分上层水(15-20公分),情况严重的可换两次,及时加注新水。上层水蓝藻较厚的话,建议先用拖网拉掉一部分。
2.解毒:
用解毒应激精华液全池解毒。
3.改底:
蓝藻塘一般呈富营养化,底质腐殖质过多,溶氧较低,用卫底氧化底泥提高溶氧。
4.调水:
补充有益菌,抑制蓝藻繁殖,加快水体过多营养物质的吸收,FS活力菌+养水芽孢乳能有效抑制蓝藻过量繁殖,可用于日常预防
注:对于蓝藻的处理现在还没有一个完全安全有效的方法,“防”重于“治”,有效的预防比艰难的治疗要省时、省力、省钱的多,所以建议广大养殖户平时注重预防,高温季节控制好投饵量,定期改底和用生物菌调水,培养其他有益藻类,形成优势种群来控制和抑制蓝藻生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蓝藻问题。

相关知识

七月河蟹养殖技术问答:蟹塘氨氮亚硝酸盐难下降



Q:我池塘里的氨氮、亚硝酸盐为何一直很高、怎么降都降不下来?
A:这种情况一般以老塘口居多,多年养殖很少清塘晒塘,不注重改底,导致水中含氮有机物大量积累,高温季节底质败坏,水中溶氧低,藻相菌相不平衡等均易导致有机物转化不彻底,产生大量氨氮、亚硝酸盐,而且是源源不断地产生,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现象必须从源头抓起。
老塘口建议每年清塘晒塘,促进塘底氧化,提高通透性,减少底部有机污染物的积累。
高温季节氨氮、亚硝酸盐会从塘底不断产生,这时候要及时处理,防止河蟹慢性中毒,处理方法:
1.上午先用水博士净水解毒,缓解氨氮、亚硝酸盐过高,然后用卫底改良底质,氧化有机物和毒素。
2.下午使用一次FS活力菌,平衡菌相,调节水质,吸收多余的氮。
如果是施肥(尿素、碳铵等)引起的氨氮、亚硝酸盐偏高,则建议先换掉10-15公分左右水,然后上午用水博士,中午用FS活力菌,可有效降解氨氮、亚硝酸盐。
注:水体中水草和藻类对氨氮、亚硝酸盐有较好的吸收作用,能有效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吸收过多的氮,因此加强水草和水中有益藻类的生长繁殖,能减少水中过多营养物,维持水质清爽,是预防氨氮、亚硝酸盐超标最有效和持久的方法,建议每隔10-15天左右使用一次AA绿源+EM95,能有效促进水草和有益藻类的生长,防止水质老化。

七月河蟹养殖技术问答:越到后期越要注重换水?



Q:为何越到后期越要注重换水?
A:换水是在短时间内改变水质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是到了养殖中后期,池塘有机污染物不断蓄积,水体自净能力有限,很容易造成水质浓浊、水草腐烂、倒藻等不良现象的产生,同时伴随着高温、闷热阴雨天气,往往许多药物使用后效果不明显,特别是在“三高”池塘(高氨氮、亚盐、PH),更是影响药物的药效发挥。
养殖中后期勤换水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底质恶化严重,池塘易缺氧,经常换水能够补充水中溶氧,缓解耗氧压力。
2.水质恶化易倒藻,高温季节大部分藻类老化速度加快,经常换水有助于池塘藻类更新,防止藻类大规模死亡。
3.减少水中有机污染物,缓解水体自净压力,减少有害菌滋生。
4.短时间内最大程度降低毒素浓度,如氨氮、亚盐、药残等,缓解中毒症状,同时有助于药物药效的发挥。
5.促进水体对流,刺激打洞伏草螃蟹,防止懒蟹形成。
6.保持水体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蓝藻滋生,同时又助于水草营养吸收,促进生长。
小贴士:
养殖中后期勤换水并不代表要天天换水,一般建议每隔3-5天左右换一次水,换水量不宜过大,少量多次地换,避免应激反应,蜕壳集中期不宜大量换水,换完水后适当添加些生物制剂(如FS活力菌、靓水)能稳定水质,尤其是对高温蓝藻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八月河蟹养殖技术问答:蟹塘里油膜多水色暗的处理方法



Q:河蟹塘里的油膜很多啊,而且有泡沫,水色比较暗,我该怎么办?
A:高温季节易产生油膜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投喂大量小鱼(等动物性饵料),没及时改底导致饵料过剩,沉入水底腐烂产生大量油脂。死亡的藻类、浮游动物等如不及时处理同样能产生油膜,下风口特别多,此时水中藻类水草等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再加上池底过多有机物发酵分解产生甲烷等气体,所以出现的泡沫。这种水体一般通透性较差,溶氧较低,往往伴随着氨氮、亚硝酸盐的偏高。油膜过多还是倒藻的征兆,高温季节如果下风口油膜过多并且水色变暗,很可能是即将或者已经倒藻。
建议处理:
1.换掉部分上层水(10公分),加注新水,打开增氧机。
2.用透爽全池泼洒,提高水体通透性,降解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防止中毒。
3.然后使用卫底,氧化池底过多有机物,同时提高水中溶氧。
4.高温季节建议定期使用FS活力菌+底福康,及时分解耗氧有机物,保持水体清爽通透。
注:水中油膜过多会使溶氧大大降低,河蟹很容易上岸、不吃食,因此要第一时间开增氧机增氧,促进水体上下对流。同时严格控制投饵量,高温季节严格把控饵料,杜绝饲料浪费,定期改底,分解底部过多有机污染物,做到这些才能从源头上减少油膜的产生。

七月份河蟹养殖六大关键技术要点



七月份,时值高温,外界气候及养殖环境变化较大,若不注意管理中对水质、饲料、病害、逃逸、敌害等不良因素控制,就直接影响到年终产量和收益,因此管理上要因地制宜,不断改进和提高管理水平。现对七月份河蟹养殖管理提出如下意见,供养殖户参考:
1、加强巡塘
加强日常管理坚持1天至少3次巡塘,观察河蟹的蜕壳、摄食、活动情况,观察水质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2、加强水质调控
七月份应将蟹池内有草处水位控制在上旬30厘米,下旬50厘米以内,以有利于节节草、扁担草、伊乐藻正常生长。池塘周边深槽水位控制在1.0-1.2米。炎热夏天,水温较高,水质容易变浓,有毒有害物质增加。有条件的池塘每隔5天左右可加注新鲜水一次,针对性的用好微生物制剂、底质改良剂、EM菌、光合细菌、生石灰等充分降解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将池塘透明度控制在40厘米左右,pH值控制在7.5~8.5之间,氨氮控制在0.1mg/L以内,亚硝酸盐、硫化氢控制在0.06mg/L以内,促进菌相、藻相的平衡。
3、加强水草管理
随着水温的升高,蟹池内伊乐藻容易出现“疯长”现象,从而影响河蟹活动,并且容易造成蟹池缺氧和大面积败草破坏水质。需人工清除部分伊乐藻。可在蟹池内间隔6~8米,整行拔去生长过密的伊乐藻,在池底留3~4米的通风沟,将伊乐藻覆盖面控制在40~50%,为河蟹的自由活动留有一定空间。同时对长出水面的伊乐藻用刀具及时做割梢处理,使草头没入水面30cm以下,防止遇到大的风浪,增加浮力,脱根死亡。同时,可以使用护草壮根颗粒全池泼洒1-2次,促进水草根部生长、茎株矮化、叶片粗壮,防止茎叶腐烂,破坏水质。对于早期水草破坏严重的蟹池,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需适当移载水葫芦、水花生、雍菜等。
4、加强投喂 
七月份河蟹饵料开始以植物性为主,动物性为辅,不但要合理的投饵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投饵原则,还要根据蟹的生长情况、残饵量、水环境、温度及气候的变化而改变,保证饵料的利用率,池中还须适量施肥,以繁殖天然饵料。如果河蟹池中青虾的密度大,还要增加人工饲料的投喂,人工饲料要选择营养全面、不变质、水中稳定性好的适口饲料。同时根据蟹池内螺蛳实际数量和池水透明度,在7—8月进行一次补放,以确保河蟹活体饵料充足。
5、加强防治病害
七月份应控制用药次数,尤其是刺激性强的消毒药(如强氯精等),重点通过微生物制剂及底质改良剂将池塘水质调控到最佳状态,使蟹池内有害细菌降低到最少,并辅以二氧化氯、聚维酮碘等温和性杀菌药进行细菌性疾病的预防。针对寄生虫病,可使用0.8ppm60%硫酸锌进行杀灭。同时,还需定期内服维生素C、维生素E、大蒜素等,一般5~7天为一个过程,以增强河蟹体质,提高其免疫抗病能力。
6、加强防逃逸、防敌害
七月份是台风雷阵雨的突发多发季节,防止河蟹的逃跑,应落实到平时日常管理之中,勤检查防逃设施,勤检查进排水口,勤堵实池埂漏洞,是防止河蟹逃逸的最有效方法。
敌害侵袭河蟹的主要是在脱壳时造成伤亡,常见的有龙虾、水老鼠、水蛇、蛙类等,一经发现要及时清除,确保河蟹健康生长。

六月份河蟹养殖技术问答:水草萎缩的处理方法



Q:别人塘里的水草都已经疯长,为什么我的草开始出现萎缩现象?
A:水草长势的好坏受水环境、营养、天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6月份温度较高,水草生长旺盛,但如果管理不善仍然会长不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前期水草长势可以,草头大量长出水面,但如果不及时割去,长时间放在太阳下暴晒,就会导致草头缺少水分和营养,从而开始萎缩。
2.没有经常改底导致底质败坏,影响水草根部生长和吸收营养,使得水草慢慢枯萎。建议每隔5-8天使用底福康改善底部环境。
3.水中氨氮、亚硝酸盐、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超标,影响水草对养分的吸收利用,用解毒应激精华液降解毒素,平时用靓水调节水质,防止有害物质积累。
4.水质过浓导致水体透明度降低,影响水草光合作用,建议先换掉部分上层水(8-10公分),然后用水博士+整底提高水体透明度。
5.水草表面脏物过多,抑制水草吸收营养和光合作用,建议先用水博士泼洒,出去脏物,然后用EM95调节水质,防止再次吸附。

持续下雨后七月份河蟹养殖的补救预防



近期连续的下雨导致苏南、安徽等地河蟹池池水暴涨,河蟹养殖面临严峻局面,在持续下雨中主要出现以下问题:
1、水体浑浊、导致水草和藻类无法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从而出现水草吸附大量的泥垢,造成萎缩,从而出现烂根倒草,使得水体恶化,亚硝酸盐和氨氮的指标居高难下,
2、由于持续下雨,水体无有效的手段净化水体,导致河蟹出现应激反应,出现食欲不振、吃食下降,同比往年出现“水瘪子”症状的河蟹大幅增加,
3、蓝藻提前爆发,持续降雨,池塘底部环境恶化、残饵、粪便及有机物不能及时有效分解转化,等天气一转好,气温一高,马上出现蓝藻大面积爆发
4、河蟹在持续下雨后,由于无法有效的吸收到水体中的微量元素、同时关照不足、溶氧不足、导致脱壳不遂和掉脚比例增加,通常脱完三壳后,出现河蟹同比去年翻壳倍率小
5、持续下雨,导致无法进行有效的消毒和水质调控、出现厌氧菌大量繁殖、纤毛虫、肠炎等细菌病相继发生,许多池塘出现虾蟹死亡现象。
6、由于水体浑浊,池塘无光合作用,水体缺少足够的微量元素,河蟹得不到应有的能量补充,会出现夹草现象,甚至爬边现象。
针对以上雨季后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做好雨后晴天河蟹池塘水体的调控消毒补充营养的工作,主要如下:
1、净化水体,首先上午使用“净水007”1包1亩,络合水体中的有机物,隔3小时使用一瓶“净水芽孢乳”+2包“复合利生素”使用5~6亩,进一步改善水体环境,有条件的配合泼洒“氨基酸肥水素”促进水体藻类恢复,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2、根据河蟹自身情况,有无纤毛虫、甲壳溃疡等表观症状,避开脱壳高峰期,有虫使用纤虫净或甲壳净杀虫,隔天使用温和性消毒剂,建议使用“蟹毒清”消毒,1瓶2~3亩,
3、补充河蟹营养源、提高河蟹抵抗力,建议泼洒“葡萄糖酸钙”一包5亩,可以快速有效的提供河蟹的抵抗力和脱壳所需的钙质,如果出现脱壳不遂,建议泼洒“软壳红体泼洒灵”1包2亩,可以有效减少脱壳不遂的症状。
4、在改良水体后,晴天上午泼洒“臭氧底立康”1桶用50亩,有效改良恶化底质,避免蓝藻的产生。
如出现水草萎缩烂根倒草,建议晴天上午先泼洒“碧水爽”或“绿水解毒灵”主要起到活化水体,减少水体粘稠度,增加水体溶氧通透性,净化水体,然后使用“长根粒粒肥”1包3~4亩,使用后2~3天,可以使水草的根系粗壮,恢复水草的活性。

河蟹养殖户应该如何彻底治理蟹塘里的蓝藻



蓝藻问题一直是水产养殖过程中一个难题,也困扰着许多养殖户。在去年的养殖后期,很多塘口都爆发了蓝藻,而且呈现出蓝藻爆发早,而且增值快等特点。很多养殖户在遇到蓝藻发生时,处理问题有些急促,导致越处理问题越难解决。蓝藻我们一直建议以预防为主,当蓝藻发生时也不比太过紧张。
我们总结了蓝藻发生的池塘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大部分塘口出现蓝藻是因为池塘中没有水草或者水草很少,导致后期有机质含量过高,不能被完全利用;
2)螺蛳放养量太少,或者放养的螺蛳成活率不高,导致后期底质有机质含量丰富。
3)前期使用化肥和有机肥过多,后期很少使用微生物或底改来分解有机质,导致肥料在池塘中积累,并没有被完全利用,当到了养殖后期,温度升高,Ph升高,水体形成富营养化,蓝藻开始发生。
综合以上情况预防蓝藻的发生要做好以下几点:
1)保证水草的正常生长,在养殖中期要注意对水草及时追肥,保持水体透明度在30-40公分。
2)前期如果螺蛳放养量不够,可在六月份增加一批螺蛳,一般总放养量在500-600斤/亩,并要保证螺蛳质量要好。
3)河蟹养殖前期尽量使用生物肥,减少化肥使用量,有机肥要通过芽孢杆菌和酵母菌进行发酵,在中期(5月份以后)要定期在池塘中使用微生物制剂,后期肥水主要以氨基酸类肥料为主,每月配合使用1-2次枯草芽孢杆菌原粉(2亩/瓶)和反硝化细菌原粉(2亩/瓶)分解池底有机质。
池塘已经发生蓝藻处理办法:
一、当蓝藻发生时不必过分当心,如果水源较好的塘口可3-5天换水一次,换水量在三分之一左右,然后使用绿百多池底清道夫(6亩/袋)或水底双改颗粒(6亩/袋)或蟹底乐(5亩/袋)改善底质。蓝藻发生时要密切注意天气的变化,防止倒藻的发生,一旦遇到倒藻情况,首先换水三分之一,第一天上午使用绿百多解毒绿水宝(3亩/瓶)或水体解毒灵(2亩/瓶)解毒一次,下午使用绿百多池底清道夫(6亩/袋)或水底双改颗粒(6亩/袋)或蟹底乐(5亩/袋)改善底质。第二天使用氨基酸类肥水产品如底栖硅藻生长素、氨基酸有机膏、益藻营养膏加肥水利生素(2亩/袋)或多藻益菌素(3亩/瓶)重新培养有益藻类,晚上注意增氧。
二、如果蓝藻大量爆发,有条件的可每天换水一次,把下风口的蓝藻排除,然后进行杀灭。杀蓝藻的产品很多,一般不要使用小厂家的产品,最好使用熟悉的产品进行杀灭。一般使用二氧化氯比较安全,但是从效果上来讲硫酸铜效果要更明显(不得已才用),但是硫酸铜对河蟹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会导致河蟹规格不大。最好选择生物型的产品如绿百多的生物蓝藻灭(2亩/瓶),对河蟹和水草没有影响。一般杀蓝藻最好从上风口开始,分两次进行杀灭,一次杀一半的面积,一般选择在晴天上午进行。杀蓝藻的同时要采取增氧措施,可以用水泵在池塘中冲水,并同时配合增氧剂。在杀蓝藻的这段时间养殖户一定要密切关注池塘中水质以及河蟹的情况,特别是在夜间,要定时巡塘。
蓝藻杀灭后一定要跟上相应的措施,蓝藻死亡后会很快产生蓝藻毒素,解毒是首要的,先可换水三分之一,然后使用绿百多解毒绿水宝(3亩/瓶)或水体解毒灵(2亩/瓶)解毒一次,解除重金属和蓝藻毒素,然后使用绿百多生物免疫多糖(2亩/袋)和解毒高稳C(10亩/桶)增强河蟹体制,减少应激反应,一次解毒可能并不完全,可连续使用2-3次。解毒以后,紧跟着是改底,连续改底1-2次,可使用绿百多池底清道夫(6亩/袋)或水底双改颗粒(6亩/袋)或蟹底乐(5亩/袋)同时配合增氧措施一起使用效果更明显。水质情况稳定后可使用底栖硅藻生长素、氨基酸有机膏、益藻营养膏加肥水利生素(2亩/袋)或多藻益菌素(3亩/瓶)重新培养有益藻类。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203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