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溪县小龙虾如何从胚胎发育成幼体?有何管理秘方?

蓬溪县小龙虾虾种方式龙虾受精卵粘附于雌体腹肢进行胚胎发育,5~8周后孵化出幼体。受精卵发育速度与水温高低有关,温度高孵化时间短。

淡水龙虾对池塘条件要求不严,宜选择通风向阳、土质保水、水源无污染的地方建池。根据一般经验,全日的投饵量应掌握以吃饱、吃完、不留残饵为准。一般小虾按体重的20%~25%,中虾按体重的15%~20%,大虾按体重的10%~15%投饵,每天投喂2次,早晚各1次。受精卵初始卵径达2毫米,随着胚胎发育进展,受精卵在不同发育时期颜色呈现有规律的变化,从初产时的淡乳白色依次变为深褐色,出现黑色眼点,最后变为橘红色,此时幼体即将孵出。在32℃水温下,受精卵发育过程中的上述颜色出现时期依次为:淡乳白色1~5天;

可在池中种植部分水生植物或放入一定数量的石块、砖头、瓦片等遮蔽物,面积约占总水面的113。淡水龙虾具有生长快、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以及肉味美、经济价值高等优点,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养殖淡水龙虾是一项投资少、效益高、操作简单的致富好项目。深褐色12~14天;眼点出现20~33天;橘红色28~35天;破膜而脱离母体35~40天。刚孵出的龙虾幼体体形构造与成体基本相同,平均体长约9.5毫米,仍继续攀附于雌虾腹肢上1~2周,在此期间幼体也会偶尔离开母体活动。

消3天后进水,10天后用300~500kg/667㎡发酵腐熟的有机肥肥水,培育丰富的浮游生物,为虾苗提供充足的饵料。放养1个月左右,可适时放养50~250克/尾的花白鲢60~100尾/亩。淡水龙虾是底栖甲壳动物,适当混养中上层滤食性鱼类,不仅可改善龙虾的生长环境,而且可作塘内缺氧的指示鱼类。刚孵出幼体依靠卵黄囊营养,直到孵化3周后完全独立生活为止。在适宜的条件下,50~60天后幼体经5~8次蜕壳,体重长至0.5~2克,便可放入池塘进行成虾养殖。

消3天后进水,10天后用300~500kg/667㎡发酵腐熟的有机肥肥水,培育丰富的浮游生物,为虾苗提供充足的饵料。根据一般经验,全日的投饵量应掌握以吃饱、吃完、不留残饵为准。一般小虾按体重的20%~25%,中虾按体重的15%~20%,大虾按体重的10%~15%投饵,每天投喂2次,早晚各1次。

池塘条件。池塘水面不宜过大,适宜水面1~2亩,水深1~1.5米,具有完善的排进水系统和增氧系统;塘底略有坡度,无渗漏,并修好防逃设施。放养前必须清塘(干法)清除杂物、杂草,以免塘内留有敌害和病原体,每亩水面用生石灰150~200公斤消。龙虾喜阴怕光,善于攀附爬逃,要求水体上有水生植物,约占水面1/3,可种植水草,如轮黑叶藻、菹草等,同时在塘底应设置有砖块、石块及竹筒等隐蔽物体供其栖息穴居。

消3天后进水,10天后用300~500kg/667㎡发酵腐熟的有机肥肥水,培育丰富的浮游生物,为虾苗提供充足的饵料。后期投喂虾饵料,也可投喂些杂鱼、豆粕、麦麸、青菜等配合饲料各25%,日喂量随水温变化,灵活掌握。日常管理。①强化水质管理,保证溶氧充足,水质清新。

扩展阅读

淡水小龙虾从幼体到成虾的日常养殖方法?


近年来,惠盈动保开发了一系列用于小龙虾养殖、病害防治的产品,推出“金三角”稳健型管理模式,注重“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养殖理念,将科学的饲养管理理念和优质的产品结合到一起,旨在为养殖者提供健康、高效的养殖方式。

淡水小龙虾原名克氏原螯虾,原产北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小龙虾的主产区。淡水小龙虾为夜行性动物,营底栖爬行生活,为杂食性动物,以摄食有机碎屑为主,也喜食人工配合饲料。

一、淡水小龙虾幼体培育流程方法

1、准备阶段:苗池是虾苗的生活场所,环境的好坏与虾苗的成活和生长均有关系,因此,改善虾池的环境条件是提高虾苗成活率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

清整虾池,冬季虾出池后,排干池水,暴晒数天,挖去池底淤泥后排干池底余水。纳水,用新威特每m3水体40mg消毒杀菌,放苗前用水黄金每亩0.3~0.5L解残毒。

2、培肥水质:当清塘,纳水,消毒等工作完成后,紧接着就是施肥肥水。第一次施肥肥料一定要放足,宜多不宜少,选用生物发酵有机质肥与氨基酸肥、微量元素肥复合的方式。

3、水草种植及栖息场所:培育池中要移植和投放一定数量的沉水性及漂浮性植物。池内铺设适量瓦片、石砾,短竹筒等物供幼虾栖息隐蔽。

4、幼虾的选择:一般来说,凡是虾体大小均匀、整齐、体色鲜嫩、肥满度好、游泳活泼、体表无伤、无寄生虫依附或体质健壮、生长情况良好的均为优质幼虾。

5、幼虾放养时注意事项:放苗入池前检测池塘水质条件,要使用水黄金每亩0.3~0.5L解除水体不良因子及用多力安200~300g/亩.米增强幼虾抗应激能力。幼虾放苗前用3~5ppm惠金碘浸泡5至10分钟,杀灭寄生虫和致病菌。

幼虾放养密度主要取决于池塘的环境条件、饵料来源、种类和质量、幼虾来源和规格、水源条件和饲养管理技术等。(1)幼虾放养:每亩水面投放3厘米左右幼虾2万只~3万只,按成活率50%~55%计算,产成虾预计打400~650千克。(2)亲虾直接放养:利用亲虾直接放入养殖池塘让其自然繁殖获取幼虾。每亩水面投放抱卵亲虾50~55千克,每千克30~40只;若每只孵化50只仔虾,则成活7.5万~11万只幼虾,再按30%育种率计算,可培育成幼虾2.2万~3.3万只,预计每亩水面可产成虾500~700千克。

6、幼虾日常管理:淡水小龙虾幼虾放养后,饲养前期每天投喂3~4次,投喂的种类以鱼糜肉,绞碎的螺、蚌肉或从天然水域捞取的枝角类和桡足类为主,投喂量以每万尾幼虾0.15~0.20千克,沿池边多点片状投喂。饲养中,每天投喂2~3次人工饲料,日投饲量以每万尾幼虾0.30~0.50千克。具体投喂量要根据天气,水质和虾的摄食量灵活掌控。培育池水质要保持“肥、活、嫩、爽”,溶氧量在5毫克/升,进行池水水质调节和增加池水中离子钙的含量,提供幼虾在蜕壳生长时所需的钙质。培育池用水水温适宜范围为24~28℃,要保持水温的相对稳定,每日水温变化幅度不要超过3℃。在适宜条件下,克氏原螯虾幼虾培育到3厘米左右,需要经3~6次生长蜕壳。经15~20天培育,幼虾体长达3厘米左右,即可将幼虾捕捞起来,转入成虾养殖。

二、淡水小龙虾的成虾养殖流程方法

1、准备阶段:池塘面积一般要求5~10亩左右,塘深要有2米,水深约1~1.5米,塘形最好是长方形,要求塘堤坡比1:3左右。水电交通方便。进水设施建在地势较高位置,排水设施建在塘底,尽量做到自动排水。投放幼虾前做好除杂,使用惠金碘每m3水体45~75mg进行水体消毒,使用水黄金每亩0.3~0.5L降解残毒和净化水质。

2、施足基肥:基肥可以改良池塘底部泥土的营养状况,特别是改造加深新开挖的底质很薄的池塘。因此必须在放苗前施足基肥,才能培育出大量的浮游生物。第一次施肥,肥料一定要放足,宜多不宜少,选用生物发酵有机质肥与氨基酸肥,微量元素肥复合的方式。

3、移栽水草:①水草给小龙虾提供不可缺少的栖息和隐蔽场所。②有助于小龙虾对多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③有助于净化和稳定水质,增加溶氧。

要选择适宜的水草和水草养护产品。

4、建立防逃措施:龙虾具有攀爬逃跑的能力,在池塘养殖时要建立防逃设施。如:1)砌砖防逃2)塑料薄膜防逃3)玻璃钢防逃4)石棉瓦块防逃

5、搭建活动平台:池塘中搭建一些供淡水小龙虾活动的场所,以增大淡水小龙虾爬行的面积,一般可在塘堤四周距堤埂1米左右处用网片或芦席搭建供小龙虾摄食和活动的小平台。每个平台之间要保持1~2米的间距,以利于小龙虾到塘堤边活动。

6、饲养管理:池塘高密度精养条件下,自然生态条件变化比较大,人工投喂的饵料搭配比例同饵料量的多少将会影响到成虾的生长发育。成虾饵料中一般动物性饵料占35%~40%、各类草料及谷物类植物性饵料占55%~60%较为理想。要定期进使用惠底安150~250g/亩.米调节池底环境,维护龙虾肠道健康。可在虾池中适时适量投放螺蛳,既为小龙虾提供优质的动物性饵料,又有利于调节水质,降低成本、改善品质,提高产量。

7、水质养护:龙虾塘经过一段时间的投饵、施肥后,水质变浓,透明度降低,甚至偏酸性,对龙虾的继续生长不利。因此要经常加注新水,调节水量和改善水质。养殖前期的水质培育,关键在于:培育优良藻相、维护水质稳定、防控青苔、蓝藻。水质的好坏,优良水质稳定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水草,藻相和菌相是否平衡。所以养好一塘水,就必须实时地定向护草、培菌。加强改底,注重溶氧,防控水浓,蓝藻爆发。

8、底质养护:龙虾的高密度养殖,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其排泄物、残饵、以及各种动植物尸体等不断累积,会使池塘的负荷逐渐加大,这些沉积物质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易导致底质恶化、污染严重、呈缺氧状态,有机物厌氧不完全分解,很容易生成大量的有害物质,败坏水体,引起致病菌大量滋生,影响龙虾摄食、生长速度和成活率,最终影响龙虾养殖的经济效益。养殖前期(6月之前)每15天左右使用惠底安150~250g/亩.米改底一次。养殖中后期,视水质和底质情况,每7~10天改底一次。

9、脱壳管理:人工养殖时,维护优质水环境,促进龙虾同步脱壳和保护软壳是提高龙虾成活率的关键技术之一,每次脱壳期间要做好养殖管理。

10、日常管理:日常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勤巡塘,及时清除塘中青泥苔,经常检查进排水口的过滤网,防止过滤网破损后龙虾外逃和野杂鱼等敌害生物进入。当遇到雷雨闷热天、连阴天的恶劣天气时,要减少或停止投喂饵料,当天气过热或过冷时,应适当加深塘水,以稳定水温;同时,还要经常观察龙虾的摄食和活动生长、脱壳等情况。由于龙虾喜欢在夜间觅食,因而投喂时间以傍晚投喂为好。

淡水小龙虾养殖存在的误区

淡水小龙虾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对其生活习性、品种来源、养殖坏境设置、饵料合理搭配、病害预防治及产量的科学预计等多方面进行理性分析,从而制定相应的养殖计划,以减少走进养殖误区的几率,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需求量不断加大,淡水小龙虾“养殖热”逐年升温,可谓一浪高过一浪,很多水产养殖户都把投资眼光放在小龙虾养殖上,然而很多养殖户没有完全掌握正确的养殖技术,从而忽略了养殖过程中对龙虾苗种放养、水质环境、饵料投喂、病害防治等方面的正常管理,最终导致养殖经济效益难以提高。笔者通过走访调查,认为淡水小龙虾养殖主要存在以下六点误区:

一、对小龙虾生活习性认识不足

从第一年秋天(9~10月份)达到性成熟的小龙虾开始交配、打洞、抱籽,虾苗幼体的生长、发育和越冬过程是附着在母体的腹部,到第二年春天(2~3月份)虾苗达到2~3cm以上时脱离母体,进行独立生活。经过2~3个多月的生长即为抱卵成虾。因此,小龙虾苗、种的科学投放时间段为春、秋两个季节下塘,春投可以选择在3月底4月初虾苗入塘,秋放应在9月底10月初种虾入塘,在自行休整和适应后,让其在塘中自然繁殖,不但可以为自身塘口提供苗种,还可以出售一部分。因为小龙虾有挖洞、逃跑的习惯,故小龙虾的养殖池塘要用网片、木桩、厚塑料皮或其他片状物在池埂边建好防逃。小龙虾打洞一般在30~40cm,有的达1米左右,因此塘埂的宽度最好在3米以上,以防小龙虾打洞逃跑。

二、关于淡水小龙虾的品种问题

我们目前所说的淡水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隶属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原产于墨西哥北部和美国南部,20世纪初日本从美国引进后不久又经日本传入我国南京,现在分布范围已经超过20个省、市,变成了我国淡水小虾类中的重要资源之一。目前在江苏、安徽、湖北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养殖的小龙虾均为一个品种,还有一种“杂交”的小龙虾品种,它是水产专业部门研究的对象,基本处在实验阶段,技术水平还有待成熟与提高。人工驯化过的种苗与自然繁殖苗是有区别的,人工化繁育苗,由于成本太大加上目前沟、塘、河、湖野生种苗产量很大价格便宜从而难以大面积推广该项技术品种。当然,人工培育的苗种其成活率很高,可达85%左右,而野生苗一般只能达到70%左右,同时也有水体地理位置的局限性。通常来讲,塘口养殖小龙虾苗种选择与投放只是养殖的一个重要环节之一,更重要的是日常养殖中采取何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如果管理上能够达到较高的水平,养殖则成功概率较大,反之则失败。

三、对淡水小龙虾的产量过于理想化

小龙虾的养殖产量与虾苗的投放、水体环境的控制、饲料的荤素搭配、日常科学系统的管理、常见病害及时的预防治等有着极其重要的关联。一般选择4、5月份每亩放养规格130~150尾/公斤的虾苗50~70公斤左右,经过70天左右的快速生长,在6月份就可以开始采取卖大养小的方法,一直到10月底基本结束,总计每亩塘口能捕获小龙虾150~180公斤,根据养殖水平,一般平均规格都在20~30尾/公斤,养殖技术、池塘条件好的可略增加虾苗投放数量,加大投喂,亩产量将会有一定提高,至于那些不切实际地夸大、鼓吹能达到更高的产量则毫无科学依据,最多是个案。

四、养殖水体坏境控制不够

通常小龙虾对养殖水体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造成了部分人误解为小龙虾喜欢生活在发黑、发臭的水体中,水体质量好坏都不重要。而事实却是,生活在肮脏水体中的小龙虾又脏又黑,外壳硬厚,体小头大,既没有卖相,也让人难以产生食欲。正确的认识应该是水质清新、水草丰富、溶氧量高、无污染才是养好小龙虾的关键。缺少水草的水体,一是溶氧量不足,二是在小龙虾脱壳时没有较好的蔽敌害区域,它们会受到同类或其他食肉性水生动物的攻击,从而产生动物的应急反应,很多小龙虾会出现生长慢现象,“老头虾”发生的情况会很明显。

五、饵料投喂不到位

小龙虾的精养塘口,一定要加大饵料投喂力度,可以减少小龙虾因缺少饵料而自相残杀,提高小龙虾的成活率。在饲料品种选择上,注重粗精、荤素科学合理搭配,采取荤—素—荤方式,即:前、后期动物性饲料占70%,中期植物性饲料占70%,条件允许时尽量不投禽类内脏等动物料,日常动物性饲料可以选择未变质的小野杂鱼、螺蛳肉等为主,植物性饲料以玉米、豆饼、小南瓜及伊乐藻等水草为主。饵料投喂量要结合适时气温、阴晴变化、小龙虾的活动、食欲及现有存塘量等情况及时调整,一般投饵比例是饵料占存塘虾总重的3%~5%,以投喂后2~3小时吃完为宜,要密切观察,严防残留饵料对池塘水体造成污染。

六、对小龙虾疾病预防治不够重视

由于小龙虾对病害的抵御能力较强,一般不会生病,而当其被人工精养后,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都容易引起疾病。如前几年在盱眙县沿淮片乡镇小龙虾养殖塘口出现了近千亩连片的白斑病状况,很多养殖户最后只落得一池空水。究其原因,小龙虾养殖一定要做好疾病预防治工作。第一、开始就做好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工作,每亩用生石灰80~160公斤进行全池泼洒,彻底杀死各种敌害和病原微生物。第二、在5~9月份养殖过程中,每隔10~15天用生石灰或氯制剂全池泼洒,可以有效地杀死多种病原体。第三、7~8月份高温时适当提升水位达1.2米左右,降低养殖水体坏境温度,使小龙虾在适宜的生态环境中保持一定的生长速度。第四、到了养殖中后期,池塘中积累过多的有机物由于缺氧得不到充分的氧化分解,厌氧分解代替了氧化分解,产生了大量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造成小龙虾慢性中毒,各种病原体大量滋生,导致小龙虾生病或者出现死亡。此时要用生物制剂、EM菌调节水质和改善底质,通过生物拮抗的方式抑制病原微生物的产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第五,做好日常塘口巡查工作,当小龙虾有异常现象出现时,要迅速排查诊断,摸清是水坏境发生问题,还是虾体生病,要对症下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同时要把死虾从池水中捞出离池掩埋,切断病害再次扩大传播。

青苔对小龙虾养殖有何危害?


青苔亦称青泥苔,是水绵、水网藻、双星藻、转板藻等绿藻以及微囊藻、囊球藻等蓝藻的通称,是一种藻类过度繁殖的产物。小龙虾养殖池塘或稻田的水环境非常容易生长青苔,但很多养殖户不重视,从而错过防控良机,以致泛滥的青苔缠绕小龙虾幼苗并与其竞争营养和氧气,影响生长甚至死亡,从而给养殖户造成极大损失。因此,特对小龙虾养殖中青苔产生的常见原因、危害和处理措施进行总结,仅供参考。

一、青苔产生的原因

1.内源性因素

池塘或稻田土壤或水体中含青苔藻类孢子,开春温度升高萌发,这也是新开挖的池塘和稻田极易生长青苔的原因;池塘进行清整、消毒后没有做好肥水工作,致使水质过清;池塘或稻田水质偏瘦或用药不当,在光照、温度和水环境合适时,导致藻相不平衡,藻类过度生长。

2.外源性因素

水源或进水沟渠含有青苔或藻种,因注水带入;投入品如水草、螺蛳等带入水中所致。

二、青苔对小龙虾养殖的危害

1.占领水体空间,影响小龙虾生长和捕捞。

三、四月份,天气转暖气温回升后,青苔在清澈浅水处萌发,当温度适宜时,不到一周就呈指数生长繁殖,形成团团乱丝而占领水体空间,起水后的小龙虾一旦蹦到青苔上面或爬到里面,由于青苔如棉絮状,小龙虾无法挣扎出来直至死亡,而且加大了捕捞难度。

2.竞争营养,造成小龙虾营养供给不足。

青苔会吸收水体中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消耗养分,使水质变差,小龙虾营养供给不足。

3.水温难以升高,影响小龙虾生长速度。

大面积的青苔影响浮游生物对光能的吸收,阻碍水温的升高,导致小龙虾生长缓慢,生产效益降低。

4.溶解氧减少,小龙虾容易缺氧。

虽然白天青苔会吸收光照产生氧气,但在夜晚需要消耗大量氧气,如果青苔太多,容易造成水中溶解氧匮乏,导致小龙虾缺氧。

5.水草生长受阻,破坏小龙虾生长环境。

青苔和水草缠绕在一起,直接影响水草的生长,夏季刚毛藻常常附着于黑藻叶上,导致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及净化水质,想养成大规格虾的可能性很小。

三、青苔的防治措施

青苔防治,一定要以水体中菌相、藻相平衡为重点,要以保护水草、促进小龙虾生长为前提。

1.预防方法

1)生石灰彻底消毒杀灭孢子。适用于冬季干塘消毒和新挖稻田,用生石灰全面彻底清塘,可以有效预防青苔的滋生。

2)源头控制。严格控制水源和清理进水渠道,进水口用密网遮实,避免把青苔带入小龙虾养殖池或田中。

3)合理肥水。肥水为最常用的方法,原理是通过肥水来维持水色从而减少阳光直射池底,同时利用浮游植物竞争抑制青苔的生长。但不能施肥过多而造成小龙虾养殖中后期水质过浓、浮游动物过盛现象。

2.处理措施

1)人工清除青苔。即人工尽力捞走部分青苔,这个方法是最经济、安全、环保、也最费力的方法,可减少药害又可避免大量青苔死亡腐烂败坏水质,但不彻底。

2)化学药物杀灭。小龙虾对药物非常敏感,因此生产中一定要注意药物的选择。原理是遮光或者杀灭藻类,用完此法后仍然要用人工方法进行捞除。常用的有洒草木灰、生石灰、硫酸铜、腐植酸钠等,生产中应根据青苔种类、状态、水温,结合池塘动态变化趋势来决定具体治理方案,选择安全、有效的化学制剂来控制,之后调水色来抑制其生长。

如何防止小龙虾打洞逃跑?稻田养殖挖沟有何技巧?


不管是池塘养殖还是稻田养殖,小龙虾逃脱都是我们“虾农”很头疼的问题。今天我们着重讲一下如何稻田养殖如何建造田埂来防止小龙虾打洞逃跑!

1、小龙虾的养殖场地应该选择进排水方便,水源处没有污染的地方,土壤以壤土为佳,不可以是沙土地。选用壤土一个是方便后期小龙虾塘留的住水分,另外一个放面是小龙虾会打洞,壤土打洞不容易坍塌。

2、小龙虾养殖池塘的面积可大可小,池塘大方便管理,池塘小容易出虾。浅水区的水深在0.6~1.5米之间,深水区的水深在一米五以上。小龙虾塘四周的堤坝要有一定的坡度,一般保持在一比二到一比三之间,因为小龙虾主要在四周活动,在有坡度的情况下,可以增加小龙虾的活动面积和打洞面积。小龙虾养殖塘一般建成长方形,因为同等面积下,长方形的周长更大,而刚刚也介绍了,小龙虾主要在四周活动。

3、小龙虾塘四周的堤坝必须是泥土进行护坡,沙土不宜,壤土为佳,不可以是水泥池,因为小龙虾是要进行打洞栖息的,包括小龙虾的繁殖也是在洞内进行的。堤坝的宽度,至少在1米以上,主要是防止小龙虾打洞的时候(小龙虾打洞的洞深一般在750px到2000px之间)把堤坝给打穿了。小龙虾有上岸逃逸的习性,应该在小龙虾塘的四周加上防逃网。

稻田养殖小龙虾挖沟5点技巧

一、池塘选择

要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水电方便,交通便利。稻田面积宜大,一般几十亩至上百亩。

二、翻耕清淤

部分稻田要翻耕,清除淤泥。

三、晒塘整平

稻田要适当暴晒,以硬化底泥,防止龙虾打洞逃跑,塘底、护坡要适度整平,使池底和池壁有良好的保水性能,减少池水渗漏。

四、环沟开挖——稻田改造重点

(1)田埂加固:适当加高田埂,至少能灌满60~80厘米的水。

(2)开挖环沟:沿田埂内侧四周开挖环沟(注意:靠路一侧,留出机械进出通道),沟宽3~5米,深1.0~1.5米,田埂坡比1:2.5。田地面积100亩,在田中间开挖“十”或“井”沟,沟宽0.5~1米,深0.8~1.0米,环沟面积约占稻田面积的5%~10%。

(3)搭建越冬平台:这是最近两年新增加的技术。具体操作:在环沟开挖过程中,斜坡上增加平台,平坡宽度2~4米。提供龙虾活动及越冬打洞场所。

五、进排水设施

(1)安装围网:田埂10~20cm处,用网径0.5㎝(20目)的聚乙烯网将池塘四周池埂封闭,埋入土中10~20cm,围网高60~80厘米,网片上端还要用20~30cm的塑料薄膜封闭,避免龙虾逃逸,防止敌害生物进入。

(2)进、排水口安装竹箔、铁丝网及网片等防逃、过滤设施,严防敌害生物进入。进水口可视情况增加60目的过滤网,防止野杂鱼苗、鱼卵进入。

稻田小龙虾养殖的四个优点

很多新手朋友问我不知道是稻田养殖好,还是池塘养殖好,以我的经验稻田养殖对于新手朋友来说优势是非常的明显,我们从虾苗说起吧!

1、稻田养殖小龙虾我们今年在收割稻子后上水了,有很多小龙虾就已经抱卵了,而且有很多已经到了可以离开母体的时间,加水水浅长的也快,这就比池塘出货时间提前,能赶上好价格。虾苗比较多的还可以卖虾苗,简直了池塘是不能比的。今年能赚到一万一亩的稻田都是卖了虾苗的养殖户!

2、小龙虾都喜欢在硬泥土上打洞筑巢,稻田满田都是硬泥土,这个就非常适合小龙虾生存条件,这个是池塘不能比的,池塘只有四条埂,这样虾苗就比稻田少,产量提不起来是有原因的,跟稻田比优势少的不是一点点!

3、稻田养殖经过半年的太阳的杀毒,这个是无成本,无污染,不像池塘隔个两三个月就要消毒,真是劳民伤财,效果还没有我们这个好,最多有些不长草的田里到了4月份就用改地的药!所以很多人说池塘精养龙虾难度大很多,要注意的很多,但是关键在草,隔个2.3年晒一次池塘,这些都是很好预防的的方法。

4、还有一个最关键的一点,上水后田里会长水草,解决了一个大事情,我们这边就有很多田里就不栽草,当然了这个是因田而已,不是所有的田里都长草,但是百分之九十以上都长一种草,我们就无脚疯,书名叫金鱼藻。

但是呢,池塘优势在于4-9月都可以出售龙虾,产量不高,出售的都是大规格的龙虾,能提高产量就比较关键了,池塘可以吸取稻田的优势来提高产量,我没有在池塘养过,我认为还是有办法了改造池塘吸取稻田优势提高产量,虽然是理论,我认为我想的这个方法还是可行的!

养殖小龙虾有何风险?养殖利润多少?


近年来随着小龙虾市场的火爆,小龙虾高的单品价值,供不应求的市场等因素,催生了一批批养虾人,这其中不乏很多没有从事过水产养殖的人。

部分人通过网络、媒体等不同途径了解到关于小龙虾养殖所需要的成本投入、亩产及利润等养殖相关的数据,可实际养殖结果是与理论相差较大,最终有可能因盲目投资而产生巨大损失。

小龙虾养殖风险怎么样?

20xx年有报告显示,小龙虾市场规模达到了千亿元级别,而且市场仍在持续扩容,小龙虾热度持续上涨,终端需求给小龙虾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同时,高位运行的小龙虾产业也给养殖户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在目前的形势下专家们建议,养殖户们必须提高养殖技术,养好虾养大虾,以质量优先,实现小龙虾的健康发展。

在今天的产业大会上,金融机构、研发企业、销售企业,加工企业跟小龙虾养殖户和养殖合作社签订了合作协议,通过各领域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同推进水产业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

养殖小龙虾主要的成本费用多少?

1.土地租金投入;

土地租金水平全国各地各不相同,在小龙虾主要养殖区域,土地租金多集中在600-1200元每亩,为了便于核算取平均数据800元每亩。部分散户采取自己土地养殖可能会不核算土地成本。

2.养殖池塘基础建设费用;

这部分费用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养殖沟开挖、进排水渠与相应设施、防逃、防盗、工棚等物资费用、机械设备费用及人工费用。这部分投入在每亩800元左右,相应浮动不大,与相应土地情况,工程建设标准相关。

3.养殖物资成本;

这部分投入主要包含小龙虾饲料、捕捞工具、水草、药物等养殖必需品,每亩投入600-800元。

4.小龙虾苗种投入;

这部分投入为小龙虾养殖第一年主要成本投入,且投入成本相应较大。以目前小龙虾养殖亩投苗80-100斤核算,投苗价格平均20元每斤,所需要的成本在每亩1600-2000元。苗种投入成本随着投苗季节不同会存在较大波动,因此需要新手养殖户掌握好投苗时间。

小龙虾养殖主要成本投入为以上四方面,综合考虑,小龙虾养殖前期(第一年)所需要的成本投入在每亩3500-4500元每亩。对于小面积养殖相应成本会降低,当也需要2500-3000元每亩投入,主要为苗种投入。

养殖小龙虾的利润多少?

投放量120斤/亩×20只/斤=2400只/亩

1140只/亩×200只/次×2次/年=456000只/亩年

种虾从产卵到长成幼虾过程中的成活率为8%至30%,按最低8%计算,则年产成虾总数为:

456000只/年×8%=36480只/亩·年

产卵2-3个月即可上市,每只成虾体重长到50克(约10只/斤),每亩年产总量为:36480只/亩·年÷12只/斤=3040斤/亩·年。

则每亩年毛利为:3040斤×8元/斤=24320元/亩

净利润=毛利24320元-购种成本(120斤×48元)5760元=18560元/亩。

建议大家只需把以上的每亩小龙虾利润的计算方法作为一个参考,切莫认为我只要养殖了就一定会赚那么多钱。毕竟其中的不确定因素太多,甚至天灾人祸也在其中。

小龙虾冬季如何管理?


龙虾养殖中,一直流传着一句话:龙虾养殖,一年之计在于冬。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小龙虾养殖的过程中,冬季管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技术,可以说,冬季管理的好坏可以很大程度上决定来年的养殖效益。

那么冬季管理主要有哪几个关键点呢?通过实践,我们总结了冬季管理的三大关键点:1.肥水控苔;2.冬季投喂;3.水位/水温控制。

一、肥水控苔

相信所有龙虾养殖者都已经认识到针对有虾苗的池塘,肥水工作绝对是一个必要工作。但事实上,冬季肥水是一项非常难的工作,因为藻类的生长与水温高低息息相关。而纵观市场也观察到处于冬季时,仍有部分池塘的水保持着肥活嫩爽的状态,通过对客户的采访,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提前肥水→在稻田养虾的情况下,在还未收谷或收谷刚上水的时候就开始使用肥水膏进行肥水;并且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根据水色变化会及时补肥。

肥好水带来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保温抗应激(提高水体抗天气变化的能力,保证积温,减少龙虾冻伤风险)。

2.提供虾苗的天然饵料,帮助虾苗生长;开春可以提早出苗抢高价。

3.提供溶氧,保持水体平衡,龙虾活力充足。

4.防治青苔生长。

二、冬季投喂

冬季是否要进行饲料投喂,相信是很多龙虾养殖者困惑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龙虾的生活习性来进行判断。

可以看出,小龙虾在5℃的时候仍然可以进行蜕壳,4℃有觅食行为,也就是说只要水温高于4℃,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在冬季晴好天气,是有部分成虾从洞里出来活动的;活动就需要消耗能量,所以在冬季晴天的时候,也应当给其提供饵料(配合饲料)来帮助其补充能量,避免龙虾因能量不足带来的损耗。

三、水位/水温控制

水位控制:

可以说水位控制是目前冬季管理中最有争议的技术点之一。水太深,水草容易因根系不发达上浮导致存活不好;水太浅则会无法进行肥水从而导致青苔极易爆发。那多深的水位是比较合理的呢?

通过实践,建议稻田养虾的情况下,要长期保持平台水深30~40CM之间,切记不要时高时低(反复抽水排水),水深变化容易造成龙虾重复打洞、转移洞穴(龙虾打洞一般略高于水面,大量加水会将龙虾强行淹出来,继而重新在略高于水面处打洞),从而消耗大量体能、导致龙虾因体力不支而死亡,也可能会破坏田埂等导致后期不易管理。

水温控制:

之前也提到过,水质较肥的池塘,可以保证积温,也就是说藻类较多的池塘比藻类少的池塘降温更慢,水质更稳定,因此定期肥水对池塘保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对较深的水体,水体降温也会更慢,水体温度会相对稳定。也可在稻田中适当撒些作物秸秆(如稻草),也会起到保温的作用。

龙虾养殖一年之计在于冬,相信龙虾养殖者只要做好冬季管理的三大关键点,一定会对来年的养殖工作带来非常大的便利!

小龙虾尾背有白色条纹是何因?


小龙虾尾部有白色条纹,可能是小龙虾感染了细菌性肠炎。

它的症状是肠道没有食物里面有气泡,将虾肠拉出来,可以明显看到肠子呈现黄色或者白色。主要是由于虾田水体环境恶化,有害物质和细菌增多,导致肠炎发作,同时也与饮食不正常搭配不合理有关,长期给小龙虾投食高蛋白质的饵料,让肠道负荷过大,引起病变。

解决办法:一是要改底消毒让虾田生存环境改善,可以用生石灰或者漂白粉消毒,同时注意水草,有益藻类和菌类充足。二是要注意饵料的合理搭配,除了投食蛋白质高的饵料外,还要增加含钙高的饵料,以及其他富含微量元素的饵料。

在养殖塘口小龙虾尾部有白色条纹或者是发白,很可能是小龙虾得了水霉病,小龙虾的水霉病主要是养殖塘口水体产生了水霉菌感染引起的。

症状:水霉菌菌丝形态细长,一端像针一样的扎于小龙虾的肌肉组织,另一半则突出来,呈灰白色,形似柔软的纤维,呈棉絮状。病虾消瘦无力,活动焦躁,集中的一起,摄食量降低,严重的则过三五天就会死亡!

预防:

对养殖的塘口彻底消毒,水深1米的水体每亩用生石灰10-20斤溶于水后进行全池泼洒。

在捕捞、搬运过程中,要仔细小心,避免虾体损伤,粘贴淤泥等有害物质。

捕捞一定要在晴天进行,避免阴天的应激反应。

越冬前一定要补充小龙虾的钙质,经过消毒后而减少寄生虫和病原体。为此从原头上避免水霉病毒的入侵。

每立方米养殖水体,用450克食盐和420克聚维酮碘溶于水全池泼洒。

治疗:

硬水中采用0.5-0.7毫克/升浓度的硫酸铜兑水药浴10小时左右,在软水中,硫酸铜的药浴浓度为0.3-0.5毫克/升。

用克霉净全池泼洒,使养殖塘口水体浓度为:0.2-0.4毫克/升。

水深一米的养殖塘口,每亩用菖蒲叶2.5公斤和食盐1公斤全池泼洒!

养殖小龙虾,重在预防!

罗氏沼虾幼体发育


罗氏沼虾幼体刚孵出时呈搔状,称为溞状幼体。这是罗氏沼虾整个生命周期中惟一在咸淡水中渡过的生活阶段。在此期间,幼体在一定的盐度、温度、溶氧量和饵料等适宜的生活条件下,历时25-27天,经过11次蜕皮后变态成为仔虾,再蜕壳1次,即变态成虾苗,完成幼体阶段的发育。在水温27-29℃情况下,我们对罗氏沼虾溞状幼体发育的全过程进行了连续性观察,现将各个幼体期的主要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的观察结果如下:

罗氏沼虾溞状幼体,体躯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者为柔韧的薄膜相连。头胸部分为13节,互相愈合为一体,腹部7节,互相连接。发育完善后,共有附肢19对。其中头胸部13对,即小触角、大触角、大颚、第一小颚、第二小颚,第一颚足、第二颚足、第三颚足、第一至第五步足;腹部6对,即第一至第五腹肢及第六腹节的附肢。

yz023.com养殖网龙虾养殖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虾养方法,其中《蓬溪县小龙虾如何从胚胎发育成幼体?有何管理秘方?》内容包含丰富的虾养技巧,如不满足请访问“如何养殖小龙虾”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491469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