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农花猪

泛农花猪是为改善黄泛地区地方猪种项城猪将其和苏白猪还有约克夏猪杂交最后开始杂种花猪的自繁自养经过几十年培育最后稳定为三品系五品种更在80年代达到选育标准算是彻底被承认了,今天就来带大家来了解这个泛农花猪。

产地和分布

产于河南省西华县的黄泛区农场,现有繁殖母猪。历年来向省内、的温县、盂县、长葛、许昌、郑州、镇平、方城、社旗等县以及新疆、内蒙古、甘肃、山西、广西、广东等省、自治区推广一定数量的种猪。

培育过程

黄泛区农场位于河南省东部的黄河冲积平原,土质为沙质壤土。农作物以小麦为主,兼种玉米、水稻、豆类、花生、棉花、苜蓿等。丰富的农副产品为泛农花猪的育成提供了良好的饲料条件。

1952年,黄泛区农场饲养的是西华、扶沟一带的项城猪。该猪虽然耐粗放饲养,产仔多,但晚熟、皮厚、屠宰率低。为了改进这些缺点,于1953年引入苏白猪和约克夏猪与项城猪杂交。白色杂种猪的生产性能虽有很大提高,但夏天在烈日曝晒下易患皮炎,冬天易患疥癣。又于1956年引入巴克夏猪再度进行杂交,所产后代有白猪、黑猪和黑白花猪。黑色和白色杂种猪产仔少,且偏于脂肪型,而花猪生长快,耐粗放管理,能较好地适应当地自然条件,故自1959年开始了杂种花猪的自群繁育。1962年建立种猪场,制定了泛农花猪育种方案。通过有计划的选种选配和后裔测定,建立了三个品系和五个品族。

泛农花猪的肥育猪曾运销香港,受到好评。认为泛农花猪皮薄、骨细、瘦肉多,对泛农花猪的育种起了一定促进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其品质,1963年导入了农大1号[吉林黑(苏白海南)]公猪的血液,获得显著效果,并建立了214号品系。

1972年泛农花猪各项主要生产性能都已达到育种计划指标。遂于1973年重新修订了泛农花猪的育种计划。

泛农花猪育种的全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3-1962年),为杂交和横交自群繁育阶段;第二阶段(1962-1972年),为着重于体型外貌的选育阶段;第三阶段(1972-1980年),为着重于生产性能的选育阶段。建立了多仔系、快长系和体长系。特别是1974年以后,采用了群体建系方法,增加了基因组合的机率,丰富了选种素材,取得了良好效果。1983年5月,经河南省省级鉴定,确认泛农花猪已达到预定的选育指标。

特征和特性

1.体型外貌

头中等大小,面微凹,耳前伸。背腰平直,体侧深,腹围大,臀部略倾斜。大腿不够丰满,四肢较细而结实。毛色黑白相间而黑多白少。乳头6-7对。

2.生长发育

据1978-1979年对后备公猪(55头)和后备母猪(93头)的测定,在粗料占日粮20%的饲养条件下,6月龄公猪体重76.72公斤,6月龄母猪69.22公斤。

快长系的24月龄公猪(4头)体重169.5公斤,体长140.5厘米,胸围141.0厘米124月龄母猪(6头)相应为:148.5公斤,134.5厘米和123.0厘米;成年公猪(4头)相应为:217.5公斤,152.2厘米和141.0厘米;成年母猪(53头)相应为:187.6公斤,143.0厘米和137.2厘米。体长系的24月龄母猪(11头)体长139.0厘米,胸围122.0厘米;成年母猪(10头)相应为:159.7厘米和146.4厘米。

3.繁殖性能

小公猪于3月龄性成熟,睾丸出现成熟精子,并能射精。小母猪3-3.5月龄时开始发情,卵巢出现红体和黄体。2岁以下的青年母猪发情持续期较长,平均6.4(6-7)天。发情周期较短,平均16.2(16-22)天。2岁以上的青年母猪发情持续期平均4.4(2-6)天,发情周期平均20(19-21)天。

据1982年统计,经产母猪产仔数10.88头,60日龄断乳窝重145.80公斤,断乳个体重17.69公斤。

4.肥育性能

1975年和1979年,用同一饲料配方(每公斤混合料含粗料25%、粗蛋白13%、饲料单位0.8~1),对泛农花猪进行测定。1975年,肥育猪6月龄体重69.1公斤,日增重517克。1979年,肥育猪6月龄体重85公斤,日增重560克,每公斤增重耗混合精料3.66公斤。

1966年在较低营养水平(每公斤混合料含消化能3.14兆卡、消化粗蛋白12.86%)下,肥育猪日增重358克,每公斤增重耗混合料4.1公斤。1980年在稍高营养水平(每公斤混合料含消化能3.27兆卡、消化粗蛋白14.57%)下,日增重617克,每公斤增重耗混合料3.6公斤,180日龄体重可达90公斤。

据对泛农花猪不同月龄肥育猪的日增重、瘦肉率和饲料消耗的测定表明,6月龄日增重达到高峰,此后开始下降;胴体瘦肉率则从4月龄以后下降,8月龄大幅度下降;而饲料利甩率则从4月龄开始一直逐月上升,8月龄以后大幅度上升。说明泛农花肥育猪在营养水平较低的条件下,8月龄、体重90公斤左右屠宰为宜。

据1979-1981年的屠宰测定体重90公斤的肥育猪(77头),屠宰率73.18%,胴体长75.93厘米,膘厚4.27厘米,胴体中瘦肉占49.73%、脂肪占34.86%、皮占6.79%、骨占8.62%。

1980年对泛农花猪快长系和体长系肥育猪分别进行了屠宰测定。快长系的肥育猪187.2日龄,体重89.8公斤,屠宰率73%,体长71.25厘米,6-7肋间膘厚4.85厘米,瘦肉率49.1%,腿臀比例27.6%;体长系的肥育猪相应为:211.5日龄,91.28公斤,69.9%,78.75厘米,3.06厘米;52.0%,27.6%。

杂交利用

1980年用长白和大约克夏公猪分别与泛农花母猪进行杂交,杂种猪的日增重、瘦肉率和饲料利用率以大约克夏与泛农花猪的杂交效果较好。

评价和展望

泛农花猪是通过多品种复杂杂交而育成的肉脂兼用型猪种,日增重快,具有本地项城猪性成熟早、产仔多、适应性强的优良特性。泛农花猪产区周围,地方猪种(项城猪)已基本绝迹,应将泛农花猪向农村推广,建立杂交繁育体系,推广有效的杂交组合。

泛农花猪的瘦肉率还不够高,但品系间、个体间在瘦肉率方面的差异大,今后应加强选育,提高瘦肉率,以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小编推荐

兰溪花猪


黑白色不止是熊猫还可能是兰溪花猪,这种数量稀少的黑白猪种,已经被列入了《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目前兰溪花猪数量开始多起来最少的时候数量生猪不足百头,现在好多了但也不足千头是真的数量稀少的猪种。

全身只有黑与白两种颜色,憨态可掬,别以为这是国宝熊猫,这是因数量稀少而被列入《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兰溪花猪。

兰溪花猪俗称寿字头、老虎头,是在兰溪当地特殊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下,依靠人们自觉不自觉地选育而成。它与其他品种的猪相比,因生长缓慢、四肢粗壮等遗传特性,具有肉质细嫩、色泽鲜艳、口感纯正等特点。

兰溪花猪繁盛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游埠、永昌、女埠等地饲养最多。据1980年6月进行的畜牧系统调查显示,当时全市存栏15500余头成年母花猪,80%农户饲养花猪。随着外来品种猪的引进,兰溪花猪的市场占有率逐渐萎缩。兰溪花猪饲养期至少10个月,而其他品种的猪只需6个月。在金达利养猪场专门饲养兰溪花猪的徐建红、柴建芬夫妇告诉记者,花猪由于生长缓慢,经济效益远不如其他品种。因此,农户纷纷养起外来品种的猪。到2008年,兰溪市仅有花猪80头,其中公猪5头,母猪16头,后备种猪7头,仔猪52头。

兰溪花猪的保种,与保护大熊猫的目的一样,就是为了保持生物的多样性。金达利公司董事长助理吴建光说。为此,兰溪市农业部门决定实施兰溪花猪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实施周期为2008年10月至2009年12月,并委托该公司承担,具体实施原种猪收集、保种群选育、性能测定、系谱登记、实验室建设等。

通过一年多的项目实施,我们成功将兰溪花猪繁育至705头,并能向市场提供商品猪,圆满完成了保种任务。吴建光告诉记者,去年,该公司向社会提供商品花猪500头,实现产值96万元,利润19.3万元。接下来,兰溪花猪保种还将继续,并将带动1000户养殖户发展花猪养殖,进而在全市推广。

官庄花猪


当年国外瘦肉型猪种和商品猪对我国本土猪冲击有多大。官庄花猪作为的福建省八大地方优良猪种之一,在瘦肉猪的冲击下也受到了非常大的打击几乎濒临灭绝。让这个基因优良的脂肪猪种危在旦夕,好在进入新世纪才有所好转。

官庄花猪是福建省八大地方优良猪种之一,原产于福建省上杭县官庄乡、珊瑚乡一带,已有几百年历史,主要分布于上杭、武平、长汀、连城4个县的才溪、通贤、南阳、中堡、武东、宣城、新泉等20多个乡镇。

官庄花猪主产区官庄乡位于闽西中部丘陵山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典型的农业乡镇,盛产大米和甘薯。小麦、大豆、花生、玉米等也有少量种植。官庄花猪在当地适应性强、抗病力好、耐粗、性格温顺、早熟易肥、肉质细嫩,是小型早熟脂肪型。

长期以来,山区交通不便,粮食及农副产品难于外运,大多就地用作饲料养猪。饲料蛋白质不足,主要以米糠、大米、甘薯等碳水化合物为主,易于沉积脂肪,而猪油是当地群众的主要食油,猪粪又是农田的重要肥源,同时为防兽害,猪被长期关在狭窄的猪圈里养。又因当地农民选种标准以体躯矮胖、四肢短小、性情温顺、长膘快、生长周期短为好,经长期培育官庄花猪成为性格温顺、早熟易肥的小型脂用品种。

官庄花猪8月龄公猪38kg、母猪56kg,成年公猪74kg,3胎以后母猪90kg;60日龄断奶至300日龄日增重300~4OOg,肥育期日增重可达450g;饲料转化率为4.4~4.8:1;300日龄屠宰测定结果:胴体重45.5kg,平均屠宰率为72.15%,平均瘦肉率37.4%,脂肪占胴体35.9%,6~7肋背部脂肪平均厚度4.4cm,平均背膘厚度3.64cm,眼肌面积9.101112,皮厚5.8mm;对3头不满60日龄的乳猪屠宰测定,平均含板油75.83g。

另据调查,1924年当地群众从广东兴宁南口地区引进南口花猪与当地土生土长的小型花猪杂交,经长期培育而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利益驱动,大量引进外种猪开展官庄花猪经济杂交,特别是90年代以来,养猪追求高瘦肉率和生长速度,官庄花猪数量急剧减少,其优良遗传基因濒临消亡危险。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05151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松辽黑猪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