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褐壳蛋鸡:京粉2号

京粉2号配套系利用产生浅褐壳鸡蛋的反交原理,以产白壳蛋的白来航蛋鸡品系作为父系,产褐壳蛋的白洛克蛋鸡品系作母系,杂交培育出的商品代成年蛋鸡。生产性能优秀的浅褐壳蛋鸡品种“京粉2号”,具有品种正、繁殖高、耐高温、无啄癖、死淘低等特点。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浅褐壳蛋鸡:京粉2号。

一、体型外貌
1.父母代种鸡
公鸡:体型小而清秀,单冠,耳叶白色,全身羽毛白色,皮肤、喙和胫的颜色均为黄色,尾羽长且上翘。
母鸡:体躯中等,单冠、直立,耳叶红色,全身羽毛白色,皮肤、喙和胫的颜色均为黄色,蛋壳颜色为褐色。
2.商品代蛋鸡
商品代公、母雏全身羽毛白色,可通过羽速自别雌雄,公雏为慢羽,母雏为快羽。成年母鸡体型中等结实,全身羽毛为白色,头部及被毛紧凑,单冠,倒立,皮肤、喙和胫为黄色,耳叶白色,性情温驯,性成熟早,蛋壳颜色为浅褐色。

二、性能特征
1.品种正:主要体现在体型、外貌和蛋色3方面。商品代鸡群体型紧凑、整齐匀称,外观羽毛颜色均为白色,蛋壳颜色为浅褐色,色泽均匀。
2.繁殖率高:体现在产蛋数多、孵化率高、健康母雏率高。商品代蛋鸡72周龄饲养日产蛋数高达318个,产蛋总重19.5~20.1公斤;父母代种鸡受精率为92%~94%,受精蛋孵化率为93%~96%。
3.耐高温:适应性强,表现为能够耐受高温、高湿的特殊环境,适合在我国南方地区进行规模化养殖。
4.无啄癖:性情温和,不抱窝,无啄肛啄羽等不良习性。
5.成活率高:育成鸡成活率为97%~99%,蛋鸡成活率为93%~96%,抗病性强。

相关知识

罗曼粉壳蛋鸡的饲养


罗曼粉壳蛋鸡是国外引进的鸡种,它具有适应性强,耗料少,产蛋多,成活率高的特点,育雏成活率一般在94%左右,120天左右就能开产,产蛋率能够达到92%-95%,一个产蛋期490天左右,平均产蛋300-310枚,平均单个重为63-64克,饲料转化率为2.1-2.2:1.罗曼粉壳蛋鸡适宜在气候温暖地区饲养。

罗曼粉壳蛋鸡的饲养,要了解科学实施饲养的管理措施,以避免陷入饲养误区。养殖户新引进的鸡种,要了解以前的饲养及发育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有准确的起点,正确制订此期的饲养管理计划,可较直观反映出饲养目标及实际生产情况。后备鸡在18周龄前后需转群。

1,首先要制订正确的鸡群周转计划,准备好接纳后备鸡的种鸡舍。

2,因其自身的生理变化,故存在着不稳定性,而转群时易诱发严重的应激反应,在转群前应使用抗生素、多维等抗应激药物。

3,鸡群上笼时可称重,再次按体重分大、中、小三群,分段装笼,分别饲养。另一方面做好体重的控制。在开产前因体成熟、生殖系统的发育和为繁殖期预储部分营养的需要,体增重幅度变大,常在110克/只/周(因品种而异)。如中前期的后备鸡限饲效果较好,体重处于标准下限,均匀度达85%以上,到20周龄时体重控制应趋于上限,则生产性能较好,可超过育种公司提供的某项生产指标;如开产后,各周产蛋率均可超3%―6%。因营养储备的需要,适当的脂肪积累固然重要,但因其积累能力极强,易致过肥,需要很好地把握这一稍重尺度,相当协调地控制体增重。此时鸡群在体重上存在的个体差异,如是因其自身骨架大小的关系,则不能一味地抑制超重鸡的增长幅度,也不能像催肥肉鸡一样地过速提高过轻鸡的生长速度,应遵从其自身发育的需要控制体重。如图表所示,偏离标准的实际体重,对应在标准体重中的周龄与18周龄相差的天数,便是提前或推迟达到目标体重的天数,各周龄与校正曲线的交点处,便是校正后新的体重标准。产蛋期体增重缓慢,并要保证其体重不减轻,这对于高峰期尤为重要。

罗曼粉壳蛋鸡体重对日后的产蛋量有直接影响,此期应降低日粮中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适当增加糠麸类和青绿饲料量,青饲料可选择种植菊聚草、禾荬草等高产牧草品种,减少精料的喂量。在限饲过程中,要求饲槽数量充足,撒料速度快,保证每只鸡吃好,同时定期进行称重,要求90日龄达750g,120日龄达900g,150日龄达1100g,180日龄达1250g,每2周抽查10%,如果体重平均低于标准值,应加大喂量或饲喂次数,反之减少饲喂次数。

养殖户为稳定罗曼粉壳蛋鸡的产蛋量,必须加强疾病综合防治。建议使用1~2个疗程的抗生素,净化肠道、呼吸道,防止疾病传播。同时加强营养,产蛋率达1%时,要及时使用高峰产蛋料,确保鸡群健康。其次,建议合理饲喂保健剂,如加酶益生素、飞尔达-2000、溢康素、鲜尔康、双歧维他、EM、速补14等,增强鸡体抵抗力。最后,光照稳定在16小时以上,并适时免疫。

海兰褐壳蛋鸡养殖要点 海兰褐壳蛋鸡养殖技术


海兰褐壳蛋鸡是美国海兰国际公司培育的四系配套优良蛋鸡品种。海兰褐壳蛋鸡具有适应能力强、耐寒、耐热、抗病性强、成活率高等特点,海兰褐壳蛋鸡是一种适合规模化养殖的蛋鸡品种,具有应激反应小,饲料报酬高、产蛋多和成活率高的优良特点,是目前我国蛋鸡养殖的主要品种。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海兰褐壳蛋鸡养殖技术要点海兰褐壳蛋鸡养殖技术。

1.海兰褐壳蛋鸡育雏期的管理
从1日龄到7周龄这个阶段称作海兰褐壳蛋鸡育雏期。首先要打扫干净育雏室,并严格消毒,可采用三次消毒法。第一次用5%的火碱进行喷洒,第二次消毒用含碘或含氯的消毒液,第三次用高锰酸钾溶液熏蒸。消毒间隔以一周为宜。进雏前,室内温度要保持在35~36℃。在1~3日龄,室温继续保持在35~36℃;4~7日龄,保持在33~34℃为宜;以后每周下降2℃,直到温度保持在21℃时为止。育雏期间相对湿度可保持在65%~70%。由于刚出壳的雏鸡在没有光照刺激的情况下,可能会不开食或者不饮水,所以进雏后前3天要保持每天20~23个小时的强光照,直到7天以后逐渐恢复到正常光照。在全封闭鸡舍里一般使用40~60瓦的灯泡,灯的间距为3米左右。
2.海兰褐壳蛋鸡育成期的管理
海兰褐壳蛋鸡的育成期为7~20周龄,此时蛋鸡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具有健全的体温调节能力,温度一般保持在18~23℃,湿度保持在60%~70%。同时做好通风工作,及时排除鸡舍里的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随着海兰褐壳蛋鸡日龄的增加,需及时进行密度调整。以笼养鸡为例,在7~10周龄,每平方米可放置24只海蘭褐壳蛋鸡;在10~20周龄每平方米可放置14~16只海兰褐壳蛋鸡。同时要合理搭配育成期间的饲料组成,可适当降低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防止鸡群过胖。在15周龄以后,要再次调整饲料配方,增加饲料中钙的含量,以使蛋鸡在开产前沉积足够的钙元素。育成期间一般每天饲喂3~4次,如发现鸡群体重过重,可适当减少饲喂次数和饲喂量。光照会影响鸡的性成熟,育成期间保持11小时的光照即可。
3.海兰褐壳蛋鸡产蛋期的管理
在产蛋期间,温、湿度和通风方面的管理可与育成期一致。同时可通过适当增加光照来提高产蛋量,在育成期光照的基础上,每周增加光照1个小时,直到每天的光照增加到15~16个小时,然后继续保持即可。在封闭鸡舍,可采用40~60瓦的灯泡,灯的间距以3米为宜。产蛋期间,蛋鸡需要大量的钙、磷、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因此更要做到营养充足、平衡,这样才能确保蛋鸡最佳生产性能的发挥。在19~40周龄,其饲料配方中应含玉米57.6%、豆粕24.5%、鱼粉3%、骨粉2.5%、麸皮5%、贝壳粉7%、饲料添加剂0.15%、氨基酸0.15%、胆碱0.1%。每100公斤饲料中添加复合多维15~20克。在40~60周龄,可参考如下配方:玉米60.18%、豆粕21.5%、鱼粉2.5%、骨粉2.5%、麸皮5.6%、贝壳粉7%、食盐0.35%、饲料添加剂0.15%、氨基酸0.12%、胆碱0.1%。每100公斤饲料中添加复合多维15克。海兰褐壳蛋鸡80周龄后产蛋量下降,料蛋比不断增大,逐渐失去生产价值,可作为商品鸡淘汰。总体来说,海兰褐壳蛋鸡的饲养管理比较省心,回报率高,经济效益好。

海兰褐壳蛋鸡养殖技术
蛋鸡各阶段的营养需要都有一定的标准。饲料中营养过剩,会造成浪费,成本增加,也会使蛋鸡体重过重,影响产蛋性能;饲料中营养不足,会导致蛋鸡体重抑制,破坏蛋鸡的正常生长,散失掉应有的高产性能。所以,蛋鸡养殖者应该参照蛋鸡各阶段的营养标准,制定出合理的饲喂配方。
一、海兰褐壳蛋鸡规划选址与鸡舍建设
1、海兰褐壳蛋鸡场址选择。首先考虑符合当地用地规划,其次有利于防疫,地势高燥,离集镇、干线公路、铁路
1000m以上,距次要交通道路、居民区500m以上,周围2000m内无化工厂、矿厂、皮革厂、肉类加工厂、屠宰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厂等。
2、海兰褐壳蛋鸡基础设施。有稳定的洁净水源,水质应达到《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NY5027-2001)》,电力供应有保障,交通便利,有专用车道直通到场。
3、海兰褐壳蛋鸡适度规模,建设单场存栏规1万~5万只。规模过大,不利于全进全出,增加管理难度;规模过小,增加技术、管理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例,效益降低。1万~5万只的养殖规模是我国目前蛋鸡养殖的主要趋势,小规模被逐步淘汰,超大规模一次性投资太大。
4、海兰褐壳蛋鸡分散布局。控制疫病传播现已成为蛋鸡养殖效益好坏的关键,布局密集的养殖小区模式由于防疫难度大而被否定。现提倡适度分散布局,各鸡场间保持适度间距,有利于建立生物安全体系,提高防疫效果,降低疫病风险。
5、海兰褐壳蛋鸡鸡舍类型。主要推荐有窗开放式、封闭式两种鸡舍,其中封闭式鸡舍使用效果最好,如果有条件最好建封闭式鸡舍。有窗开放式鸡舍造价相对低廉,日常生产中可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和自然通风,节约生产用电,生产运行成本相对于封闭式鸡舍低。但开放式鸡舍易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鸡舍保温隔热性能不如封闭式鸡舍,生产水平如饲料报酬、产蛋性能、成鸡死淘率等技术指标不如封闭式鸡舍优良。封闭式鸡舍日常生产运行成本虽高,但鸡舍小气候控制得好,鸡舍内空气质量好,鸡群生活环境适宜,生产水平高,死淘率低。
舍内布局开放式鸡舍可采用两列三走道、三列四走道,封闭式鸡舍可采用三列四走道、四列五走道布局。配套笼具可用3层阶梯式或4层阶梯式。
6、海兰褐壳蛋鸡配套设备。建议热风炉保温育雏、乳头饮水、机械喂料、机械清粪、风机湿帘降温,此外有条件还须配备应急发电设备。
二、海兰褐壳蛋鸡不同阶段的养殖技术
1、海兰褐壳蛋鸡育雏期∶高温育雏。
海兰褐壳蛋鸡要适宜密度、合理通风、优质饲料。海兰褐壳蛋鸡防好新城疫、法氏囊病、传支和维生素氨基酸缺乏会引起生长不良。海兰褐壳蛋鸡饲料和药物不要存放于高温的育雏室以免霉变和质。海兰褐壳蛋鸡供水供料定时,避免不均匀。海兰褐壳蛋鸡7-9日龄断喙应激最小效果也好。争取一次成功。注意海兰褐壳蛋鸡断喙期5天内用抗菌药和维生素。同时维持较厚的饲料层防止鸡啄食料末碰到料槽而流血。用1%-3%的火碱溶液每天或每3天消毒地面可有效杀灭细菌与球虫。减少疾病和不良气味。根据海兰褐壳蛋鸡体重调整密度和饲料配方。海兰褐壳蛋鸡及时分类饲养。海兰褐壳蛋鸡确保体重和整齐度达标。海兰褐壳蛋鸡育雏结束如果体重差应继续使用雏鸡料直至体重达标。
2、海兰褐壳蛋鸡育成期重点做好体重养殖技术。
海兰褐壳蛋鸡12周龄前务必使体重达标。整齐度在80%以上、切忌使用劣质饲料、加强通风和消毒。海兰褐壳蛋鸡重点防新城疫和鼻炎、慢呼、大肠杆菌病。海兰褐壳蛋鸡采用恒定或递减光照程序,防止早熟。海兰褐壳蛋鸡进入80日龄后鸡的生殖系统发育加速,且记营养要均衡充足。海兰褐壳蛋鸡接近100日龄发生呼吸道病和和大肠杆菌病可能引起产蛋性能的严重损害,导致产蛋无高峰。
3、海兰褐壳蛋鸡产蛋期要求稳定的环境和良好的营养管理。
海兰褐壳蛋鸡从青年期进入产蛋初期要根据发育情况调节营养,石粉和蛋白饲料的增加应有2-3周的过渡。海兰褐壳蛋鸡90日龄后注意胸骨的发育是否正常防止缺钙,适当补充维生素。海兰褐壳蛋鸡高峰期产蛋率应达到96%左右,料蛋比2.0-2.3:1.90%以上产蛋率应维持5个月以上。海兰褐壳蛋鸡日常饲喂坚持匀料和净槽,确保鸡吃得均匀新鲜。海兰褐壳蛋鸡夏季采用遮荫,机械通风降温。
对海兰褐壳蛋鸡喷冷水雾可有效减少热应激造成的采食下降与死亡,产蛋初期发生疾病可能引起产蛋机能的严重损害。海兰褐壳蛋鸡重点防制新城疫、传支、禽流感、传喉等病毒病、鼻炎、慢呼、大肠杆菌病、坏死性肠炎等细菌病、白冠病、鸡虱、蛔虫等寄生虫病,脂肪肝、痛风、啄癖、顽固性拉稀、不明原因产蛋下降等也应重视。
海兰褐壳蛋鸡300日龄后适当补钙和维生素AD3改善蛋壳质量。在开产初期和进入高峰之间适当用药可预防输卵管和卵巢的炎症,对促进产蛋率上升和保持稳定很有好处。海兰褐壳蛋鸡应关注疫病流行动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确保高产稳产。海兰褐壳蛋鸡秋冬季日照时间缩短,加上寒冷很多人工控制光照的鸡场经常发生早晚开关灯时间错乱,造成光照应激引起产蛋下降。海兰褐壳蛋鸡雨雪天应积极地补充光照,建议使用电子光照控制仪减少人为操作失误。

三、海兰褐壳蛋鸡对水消耗、光照的要求。
海兰褐壳蛋鸡水的消耗直接取决于环境温度和饲料消耗,饲料消耗又取决于环境温度,在最适宜鸡生长的20-25度时,饮水量是耗料量的两倍。在高温条件下比率改变时因为饲料消耗减少而水消耗增加。
光照可以影响海兰褐壳蛋鸡的成活率,产蛋量也会随着海兰褐壳蛋鸡光照而变化,光照还会影响蛋的大小等总的效益。海兰褐壳蛋鸡基本的光照准则是:
(1)、开产海兰褐壳蛋鸡母鸡在开产的第一二天要用20勒克司度的光照射20-22小时,从第二天到第8周,用5勒克司的强度每天照射8-10小时,从第8周到17周,保持每天照射8-10小时,或者放在正常天气的室外或灯光暗淡的房子里。
(2)、在海兰褐壳蛋鸡体重达到1.47千克时提供光照刺激最初每天增长光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周增长光照时间不低于15-30分钟,直至达到16小时,光照刺激的时间应一直持续到产蛋高峰期的到来,光照强度应该增加到10-20勒克司。
(3)不允许在成年海兰褐壳蛋鸡蛋鸡中降低光照强度和缩短光照时间。
四、海兰褐壳蛋鸡对温度、密度、湿度、通风的要求。
1、海兰褐壳蛋鸡育雏期:0–3日龄33–36℃。湿度60℅以上。以后每周降2–3℃。直到21–25℃。具体操作视季节和鸡的表现而定。看鸡施温。一周龄合理的温湿度对提高成活率至关重要。严防煤气中毒。高温育雏有利于卵黄的吸收和弱鸡的成活复壮。并减少鸡白痢和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2、海兰褐壳蛋鸡育成期:25℃左右较适宜。温度低易引起鼻炎和慢呼病。
3、海兰褐壳蛋鸡产蛋期:17–26℃比较适宜。温差5℃以上对鸡群应激较大。超过28℃有明显的喘气现象。35℃以上可引起大批中暑。通风不良加上高温对鸡的健康危害严重。秋冬季节注意天气预报防止贼风和大风引起温度大幅度下降发生呼吸道病。
4、海兰褐壳蛋鸡出壳到20周龄鸡要换羽4次。还有季节性和年龄性换羽。育成期羽屑量大。尤其注意通风和消毒。否则可能引发呼吸道病和大肠杆菌病。
5、海兰褐壳蛋鸡密度∶1–2周龄笼养每平方米60只以下。平养30只以下,3–4周笼养每平方40只左右。平养25只左右,5–6周每平方笼养20–30只。平养20只以下。2周龄以后鸡群密度大影响发育且诱发多种疾病。在密度大的鸡群中空气污浊。采食饮水受限制。病源可以大量积累。易产生弱鸡成为易感鸡。增加发病的危险性。因[省地方“可能付出更大的代价。

松丹2号双交种蜜蜂


1、蜂种来源

松丹2号蜜蜂是以两个黄色蜂种近交系的单交种为母本,两个黑色蜂种近交系的单交种为父本培育出的双交种蜜蜂,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适合南北方各地饲养。

2、外观特性

松丹2号蜜蜂蜂王、雄蜂为黄色,工蜂黄、黑色及中间色。

松丹2号双交种蜜蜂,平均吻长6.58mm,第3-4背板长4.48mm,肘脉指数2.04,跗节指数59.44%;工蜂体长13-15mm,蜂王体长17-19mm,雄蜂体长15-17mm。该蜂种繁殖力强,育虫节律平缓,能维持较大群势,强群保持期可达18框蜂。性情温驯,适合南北方各地饲养,抗病力较强。既能利用大宗蜜源,又善于采集零星蜜源,可兼顾生产蜂蜜、王浆、花粉等多种蜂产品。

3、生物学特性

松丹2号蜂王产卵力旺盛,子脾面积大,密实度高,蜂群发展快,繁殖力比本地意蜂提高24.5%;能维持10~12张子脾,14~16框蜂的群势,分蜂性弱;泌蜡能力强,造脾快,善于利用大宗蜜源,采集力强;耐热,抗病力强,越冬性能优于意蜂,其越冬群势削弱率比本地意蜂降低5%,越冬饲料消耗量降低14.9%。适合南北方各地饲养。但蜂王产卵节制差;利用零星蜜源较差。

4、生产力

同等条件下,松丹2号双交种蜜蜂繁殖力比本地意蜂提高24.5%,产蜜量增加54.4%。一个椴树花期可生产成熟蜜60-70kg,丰年产量可达80kg以上。外界蜜源丰富时,群框产浆量可达90g以上。生产蜂胶能力较强,越冬群势削弱率降低5%。越冬饲料消耗量降低14.9%。

罗氏沼虾新品种:“南太湖2号”


“南太湖2号”是以2002年从缅甸引进的罗氏沼虾群体后代、浙江省1976年引进的群体(日本群体)和广西1976年引进的群体(日本群体)后代作为基础群体,采用巢式交配方法建立家系,应用标记技术对100多个家系进行同塘生长测试,以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为目标性状,经连续4代选育得到的品种。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罗氏沼虾新品种:“南太湖2号”。

特征特性:罗氏沼虾食性广,病害少,易生存,生长快,营养好,是世界性大型热带淡水虾之一,适温范围为18~34℃,不耐低氧,pH值要求在7~9之间,适宜在淡水或盐度在3‰以内的咸淡水中养殖,且要求连续90天在水温22℃以上的水体中生活。幼体喜集群生活,有较强的趋光性,成虾有明显的负趋光性。生长对比测试结果显示,“南太湖2号”选育群体平均个体增重比市售苗种提高36.87%,养殖成活率提高7.76%。在同等条件下,选育群体生长速度快,可提早起捕;生长的同步性较好;商品虾加工虾仁的出肉率也高。
产量表现:江、浙、沪大塘试验表明,以锅炉增温提早放养苗种、分批起捕的销售模式,相对于商品苗种的成活率来说,“南太湖2号”选育苗种出大棚的成活率为60%~80%,比商品苗种提高10%以上;首批起捕销售时间可提早5~7天,平均亩产400~450公斤,每亩经济效益可达3000元以上。
适宜区域:适宜水温连续90天达22℃以上的地区养殖。要求养殖用水为淡水或盐度在3‰以内的咸淡水。并要求在人工可控制的水体中养殖。

水产前沿:能否介绍一下“南太湖2号”的选育情况?
陈雪峰: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早在2002年就开始进行罗氏沼虾育种工作,2006年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员黄海水产研究所孔杰研究员团队联合攻关罗氏沼虾育种及配套技术。期间,先后突破人工选育、疫病防控技术,培育出“南太湖2号”国家新品种。
可以说,“南太湖2号”新品种是我所举全所之力、多方合作,历经15年持续选育而成。经团队多年攻关研究,我们主要获得了以下成果:
(一)国内唯一的罗氏沼虾国家新品种。我们通过群体选育技术,培育出罗氏沼虾“南太湖1号”,由于群体选育性状不稳定,我们没有申报国家新品种。2006年开始,育种团队采用家系选育,复合生长速度、存活率2个选育指标,经连续4代选育,于2009年培育出性状优良的第一个罗氏沼虾国家新品种“南太湖2号”,与市场同类苗种相比,生长速度提高36.87%,成活率提高7.76%。之后我所在“南太湖2号”的基础上,持续进行了8代家系选育,生长速度、存活率等性状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稳固。
(二)国际上首次成功研发了罗氏沼虾SPF良种培育技术。2010年前后,罗氏沼虾产业暴发新的疫病,俗称“铁虾”病。为此,我所组建了由育种、饲料营养、疫病防控等多学科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联合攻关,研发出无特定病原(SPF)良种培育技术体系,通过SPF良种培育技术结合家系选育,成功的选育出SPF级“南太湖2号”种虾,通过推广良种亲本,避免了产业中“育苗成活率低”与养殖“铁虾”等产业突出问题。
水产前沿:目前做罗氏沼虾育苗的企业很多,也包括从国外进口种虾做为育苗亲本,淡水所在育种方面有哪些优势?

陈雪峰:(一)我所拥有世界最大的罗氏沼虾SPF活体种质资源库。为确保罗氏沼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经农业部批准,我所在长兴建成国家级罗氏沼虾遗传育种中心,目前中心保有育种核心群、孟加拉野生群体、缅甸野生群体、假雌群体(用于生产全雄苗种)、高饲料利用群体等种质资源。其中核心育种群体连续选育了12代,育种持续时间之长、家系规模之大、系谱之全全世界绝无仅有。12代的持续选育使得优良性状得到最大化的富集,这也是我所种虾性状优良、稳定的关键所在。
(二)我所拥有国内一流的罗氏沼虾育种团队和基础设施条件。
第一,一流的团队建设。为了保证我所罗氏沼虾育种科研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十三五”期间,我们联合了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水科院黄海所等4家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9家企业建成育繁推一体化联合攻关协作体系。同时,我所也通过从全所各科室中择优选入、从外引进高学历人才等措施,围绕罗氏沼虾打造包括育种、病害、养殖模式和营养、水处理等领域全产业链科研团队,现有成员15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博士3人,硕士5人,技术人员5人,将确保能够顺利高效地完成罗氏沼虾的育种及推广工作。可以说,一个优秀的科研团队必然是成体系设计、多方协同创新,单打独斗是难有作为的。近期,个别原团队成员因个人发展需求,调离本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相关法律法规,我所与离职人员签订了技术保密协议。
第二,一流的基础设施条件。良好的平台是开展育种工作的硬件基础。“十二五”期间,我所先后投资近千万,建成了国家级罗氏沼虾遗传育种中心及国家级罗氏沼虾良种场(即“浙江南太湖淡水水产种业有限公司”),这为我国罗氏沼虾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在今后三年,我所将投资4000万元,按照无疫化、生态化和数字化的标准,提升改造罗氏沼虾国家级遗传育种中心。与此同时,在安吉建立种质资源备份库,确保种质资源的安全,为罗氏沼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0405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