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舍的屋顶结构与隔热层

1屋顶结构

改进的前敞开式猪舍,拥有良好的隔热性能,自然通风良好,应采用单向坡屋顶(棚式屋顶)。安装在前墙的可调节通风门或塑料窗帘,能提供良好的通风效果。拥有屋顶橼的教堂式天花板,这种天花板能增加猪舍的通风量,使猪舍更加适宜于自然通风。天花板为斜坡式,在屋顶的顶端设有1个屋脊开口。但是采用拥有斜底弦的剪式桁来建造教堂式屋顶存在一些安全性问题,除非各种构件和接头均得到很大的增强。采用常规的单一W桁更好,在桁下弦的天花板的外跨度部分加上外罩,并在从桁网直至屋脊的开口处的天花板内跨度部分也加上外罩。拥有柱和梁的教堂式天花板,这种建筑是以浇铸在猪舍内猪圈隔离板中的钢管立柱开始建设的,这些钢管立柱分别支撑间距为2.4米的叠层板条屋梁和紧挨屋顶的斜坡。这些屋梁是采用间隔层压方式压成板条长度,使整个梁能够从屋檐延伸到屋脊。在该梁的顶端安装隔热的屋顶,从天花板开始,至隔气层,木质屋顶桁条(在边缘),纤维玻璃沥青隔热层或喷沫隔热层,最后至屋顶。

2 隔热层

松散地填入隔热材料,包括经处理的纤维素纤维、蛭石(膨化的云母),切碎的玻璃纤维和石纤维。开发这些产品的目的,是对那些只能依靠吹人和灌人隔热材料的旧房屋进行重新隔热处理。这些材料用在壁骨的空间会下跌,用在有足够通风的顶楼时被吹得到处都是,使一些地方仍然裸露着。玻璃纤维毡(棉胎)隔热,是使用较为广泛的隔热方法。普遍使用的形式是摩擦一吻合,是无纸或蒸气防护层包装的有弹力的玻璃纤维毡。该材料能防火,价格也十分合理。水可以透过这种隔热材料,也可以很容易地透过它蒸发,因此拥有良好的蒸气防护层是至关重要的。与大多数隔热材料一样,玻璃纤维毡对鼠类的掘洞是十分脆弱的,一旦鼠类找到了进入该结构的通道后就越发不可收拾。用摩擦一吻合方法将墙的空间完全填满后,只要隔热层保持干燥和无鼠洞,几乎能够永久地抵御下陷。

现场发泡聚氨基甲酸乙酯,当喷洒在干的支持物表面时,能够迅速地起泡,并在密封的细胞层上变硬,产生优良的附着力、密封和隔热性能,其价格为相类似的玻璃纤维隔热层的5~7倍。典型的应用是使用75毫米厚的现场发泡聚氨基甲酸乙酯来代替 120毫米厚的玻璃纤维。在改建猪舍时使用较为普遍,它可以同时对有裂缝的旧板材,砖石结构墙和未使用过的门窗进行密封和隔热。这种材料不能抵御鼠类掘洞,当然也不能防止鼠害的发生。聚氨基甲酸乙酯有个严重的缺点,即如果被火点着,火势能迅速地在聚氨基甲酸乙酯上蔓延,让人没有时间逃逸。现在,许多保险公司拒绝对采用聚氨基甲酸乙酯进行隔热的农场建筑物进行保险,除非采用了阻燃障碍层,如胶合板、石膏板或金属板。聚氨基甲酸乙酯的另一个缺点,是它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完全气密。在温暖、潮湿和包覆金属的猪舍内部用聚氨基甲酸乙酯起泡,水蒸气会慢慢地从泡沫的内部渗人。在水蒸气碰到金属包覆(完美的蒸气防护层)后,在细胞泡沫上积聚,也能在拥有包覆的任何木质框架结构上积聚,这样潮湿的木料就会很快地腐烂和发霉。聚氨基甲酸乙酯起泡在许多农场建筑物上的应用已经宣告失败,有些仅在短短的4~5年的时间内就报废。若向带孑L的材料喷聚氨基甲酸乙酯蒸气防护层,水分的积聚就不会那样严重。但这些问题可以预防,可寻找将泡沫喷在承重的内部包覆物上或喷在旧门窗(由里面向外开的建筑)上的方法,然后用一些通风良好且抗风雨的保护层,例如金属板、胶合板或外部透气的油漆来保护暴露在户外的泡沫表面,这比从内部喷上阻燃和气密的泡沫层要容易得多。

膨胀的聚苯乙烯(多孔板)是很廉价的隔热板。与聚氨基甲酸乙酯一样,膨胀的聚苯乙烯也是保险公司不愿意保险的建筑材料,此外其耐用性还不够,所以在猪舍内不能暴露在外。它可以在受到保护的混凝土墙内部的地上部分用作周边隔热层,但若用在混凝土墙内部的地下部分时会吸收一些水分。

延伸阅读

母猪舍的式样、结构和面积


母猪圈是既养母猪又养仔猪的地方,所以修建起来的母猪圈,不仅要符合母猪的要求而且还要考虑仔猪的生理特点。

初生仔猪抗寒力羌圈内温度太低易被冻僵、冻死,修建母猪圈时要注意保温,初生仔猪体质软弱,常易被母猪压死,修建母猪圈时要注意采取有效的防压措施;仔猪抗病力色猪圈地面泥泞、湿度过高,则易得痢疾、肺炎等疾病,修建母猪圈时,要注意解决好围内环境卫生与积肥的矛盾;仔猪生后十多天就要训练吃食,修建母猪圈时,要注意留出适当的地方作为补料场所。

根据母猪和仔猪生理特点对猪舍建筑的要求,我们修建母猪圈时,最好采用带后走道的单列封闭式猪舍。舍前设运动场。每圈饲养一头带仔母猪,实行圈外积肥(图7>。

这种母猪圈的面积较大,仅娠仔呸卧的地方就可达到10.5平方米,完全有条件在母猪床靠墙的两面装置仔猪防压架,加上前面有运动场,后面有走道,母猪喂食和仔猪补料,既可在圈内进而也可在运动场上进而不受利风下雨的影响,对人和猪都有利。其次,由于猪圈是封闭式,前面朝南有墙,墙上留窗,窗下设猪出入口,所以圈内保温较好,寒冷季节下猪还可考虑生火,仔猪不会挨冻。第三,实行圈外积肥,圈内干燥清洁,对仔猪防病保健有利。但造价较高占地较多。如条件不许认可根据以上母、仔猪的要求,对目前当地普遍采用的母猪圈进行改造。改造的要求是:保温
性能要有所提高;深坑积肥,起码要改为浅境积肥,以保证母猪睡卧的地方清洁干燥;改善仔猪补料和母猪喂食的环境条他让仔猪和母猪能吃好睡好。以达到农谚所说的养猪没巧,圈干食饱的要求。

生物发酵床猪舍的结构及设计


发酵床养猪是一种全新的养猪观念,与之相适应的养猪技术与现代养猪技术相比有很大区别。在发酵床养猪技术中,将原来重点对猪的饲养管理转移到对发酵床内的微生物菌群进行良好的调控,只有创造出适应微生物菌群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使微生物菌群充分发挥作用,快速分解粪便,从而达到降低环境污染,改善猪舍环境,节省人力物力,达到饲养优质猪、健康猪的目的。

发酵床的微生态环境是指微生物菌群所处的环境因素。由于发酵床内微生物菌群需要特定的温、湿度环境,一般情况下,发酵床内有机垫料的水分含量要求常年保持在55%~65% ,菌种在分解粪便有机物时产生大量的热量,这虽然是微生物生长发育的最佳环境,但是,这样的高温、高湿的环境对猪的生长发育是不利的,而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只有加强通风换气,及时排除猪舍空气中的潮湿气体,降低猪舍湿度,为猪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因此,猪舍的通风设计是发酵床养猪技术中的关键环节。发酵床养猪猪舍结构由发酵床、外围护结构、猪舍内部设施等三部分构成。

一、发酵床
1.发酵床的位置

按垫料位置划分,发酵床可分为地上式、地下式和半地下式三种。地上式发酵床的垫料层位于地平面以上,适用于我国南方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优点是猪栏高出地面,雨水不容易溅到垫料上,地面水不易流到垫料内,通风效果好。缺点是由于床面高于地面,过道有一定的坡度,运送饲料不方便。

地下式发酵床的垫料层位于地平面以下,床面与地面持平,适用于我国北方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优点是猪舍高度较低,造价相对低,各猪舍的间距相对较小,猪场土地利用率较高。由于床面与地面持平,猪转群以及运送饲料方便。由于发酵池位于地下,有利于发酵床的冬季保暖。缺点是土方量较大。

半地下式发酵床适用于地下水位线适中的大部分地区,此种方法可将地下部分取出的土作为猪舍走廊、过道、平台等需要填满垫起的地上部分用土,因而减少了运土的劳动,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由于发酵床面的提高,使得通风窗的底部也随之提高,避免了夏季雨水溅入发酵床的可能,同时也降低了进入猪舍过道的坡度,便于运送饲料。

2.发酵池的深度

发酵池的深度决定有机垫料的量,与猪的粪便产生量及饲养密度有关,根据猪饲养阶段的不同而异。一般来说,保育猪发酵池的深度约60~80 cm,中大猪发酵池的深度约80~100 cm。在发酵池内部四周用砖砌起,砖墙上用水泥抹面,发酵池底部为自然土地面。

二、猪舍的外围护结构
1.猪舍高度与宽度

由于发酵床养猪技术的特殊性,因此要求猪舍有一定的跨度和有一定的举架高度,以便创造出较大的空间环境,有利于猪舍内气体充分的交换,避免潮湿环境对猪的不利影响。猪舍的跨度一般不低于8 m,通常设计成9~1 2 m。猪舍的举架高度以发酵池面计不低于2.5 m。猪舍长度因地制宜。一般来说,猪舍建筑面积不低于 200 m 。

2.屋顶

猪舍的屋顶采用半钟楼式屋顶设计,即在猪舍的顶端南向设计一排立式通风窗。由于阳光的照射以及发酵床的温度,使得猪舍内部空气受热膨胀,比重变小,上升,从屋顶部立式通风窗流出,猪舍底部南北两侧低开的通风口吹进凉爽的风上移。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舍内良好的空气对流现象,舍内空气得以有效交换。良好的通风使得发酵床内的水分不断蒸发,圈底则保持疏松柔软状态。发酵床面的上升气流带走了猪床表面的水分,使得与猪体接触的床面湿度降低,给猪创造了适宜的生活环境。在冬季,虽然舍外的低温和寒风使得北墙底部的通风窗不能打开,但是,由于采取了屋顶通风立窗的设计和对发酵床湿度、菌种活性的有效调控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舍内湿度以及排除污浊气体,必要时可以打开北墙中层的通风窗,以确保通风换气质量。

北方地区由于冬季寒冷,屋顶的材料应选择导热系数低的材料。目前一般选择10 cm厚的聚苯乙烯彩钢板为好。无论采用哪一种屋顶设计,一定要在屋顶顶部设计安装一定数量的通风口,以便达到有效的通风除湿效果。如果没有通风口或者通风口面积过小,夏季虽然由于南、北对开的窗户形成的扫地风也能达到舍内空气的有效交换,但是,如果遇到闷热无风天气,尤其是冬季舍外气温过低,气流过大,北侧通风窗不能开启,只开启南侧窗户的通风效果欠佳。开启时间过长,造成舍内温度急剧下降,冷风直吹猪体表面,不利于猪体健康;如果开启时间过短,潮湿的空气滞留在猪舍的项部,舍内空气不能得到有效地交换,势必造成湿度过大,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

猪舍应有充足的阳光照射。由于阳光的照射,使得舍内的温度提高,空气受热后比重变小而上升,由顶部立式通风窗流出,有利于猪舍的通风换气:冬季由于太阳高度角小,阳光可以照射到绝大部分猪床,有利于猪舍的保温。一定的光线还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因此,可以将半钟楼式屋顶设计改为塑料大棚式设计。即将南侧屋顶和南墙改为塑料大棚,无滴塑料膜与防寒帘可随时根据环境调节温度、光照以及通风换气,猪舍内空间开阔,采光充足,通风良好。但在炎热的夏季,由于阳光照射强烈,南侧无滴塑料膜部分要进行遮光处理。塑料大棚模式的猪舍应设计成七分阴三分阳的采光格局。

3.墙与窗

在北方地区,猪舍的南侧、北侧以及东西山墙墙厚应达到24~37 cm。北墙设计成低开与中开两层通风窗。低开通风窗的下檐距过道地面的高度与食槽的高度一致,每栏2个,呈低而宽的矩形。中开窗为每栏一个,呈窄而高的矩形。这种品字形北窗设计可以较好地解决北方地区猪舍通风与保温的问题。下面的低开窗在夏季可以表现出良好的通风效果,在冬季则封闭之以利保温。冬季必要时可打开中开窗进行通风换气,以避免冷风的大量涌入。

猪舍南侧墙上的窗户尽量设计成大窗户,以便通风和采光。窗户下檐高于发酵池面20 cm 左右,以发挥良好的通风作用。上檐尽量高举,以增大透光角度,利于采光。如果南侧设计成塑料大棚式,将下部的塑料膜卷起,则通风换气的效果更好。塑料大棚模式更加有利于猪舍的采光,适合于我国北方地区猪舍建设。

三、猪舍的内部设施
1.猪栏

可以设计成单列式猪栏。每间猪栏东西宽度约4 m,南北两侧去除约2 m 宽的过道后,猪栏南北长约6~8 m,每间猪栏面积约为24~32 m ,每栏饲养猪16-20头。猪栏高度在80cm左右。位于发酵池中间的南北向隔栏应深入床下一定深度,防止猪拱洞钻过,造成混圈。这种单列式猪栏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发酵床养猪的特点,从福利养猪的理念出发,给猪设计出一定的运动空间,让猪在自由自在地运动中,满足嬉戏、玩耍、躺卧、采食、饮水、排泄等生理需要。

2.食槽、饮水器

将水槽和食槽分设于猪栏的南、北两端,采食与饮水分开,利用环境设计营造出让猪在采食和饮水过程中不断往返于食槽与饮水器之间的环境条件,强化猪的运动,降低脂肪的沉积,既提高了猪的健康和猪肉的品质,又使得猪在不断运动过程中,将粪尿踩踏入发酵床内,利于猪粪的充分发酵。

猪栏北侧沿着栏杆下面建成东西走向的食槽供猪只采食,保证每头猪有一定的食槽长度。栏杆建在食槽上方偏向外侧,使得少部分食槽在猪栏外侧便于投料,大部分食槽建在猪栏内侧便于采食。下部横栏高度以方便饲料的投放以及猪只的采食为标准。

在南侧猪栏两栏接合部安装自动饮水器。每栏设2个,距床面高30~40cm,下设集水槽,将水向外引出,流入东西走向的水沟内,水沟应有一定的坡度,由东西两侧流向猪舍中间,此处有通向猪舍外部的排水管,使水排向舍外的渗水井。

严格防止猪饮水时漏下的水流进发酵池,引起发酵池腐烂,导致发酵失败。

3.过道及硬床面

猪舍北侧设计成通长的过道,宽约 12 m:过道内侧与发酵池之间留出12 m 左右的水泥硬床面,为猪创造一个在夏季炎热季节里可以躺卧散热的休息环境。发酵池南侧与南墙或塑料大棚之间留出0.5 m 左右过道,以方便排水沟的设计,同时还可避免夏季雨水由窗户或卷起的通风口直接流入发酵床。

总之,发酵床养猪的猪舍设计与建造,应当紧密结合发酵床生物养猪特点,从猪的生物学特点、生理习性出发,在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密度等环境因素方面,积极创造出既满足猪的生长发育需要,又能增强猪的健康和抵抗力的环境条件,达到养猪增效之目的。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0552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猪蓝眼病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