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式猪舍建设技术要点

北方养猪与南方养猪最大的区别是冬季猪舍的采暖、场址的选择与布局。在猪舍建设中夏季降温通风、冬季保暖是一对矛盾,良好的猪舍能达到夏季降温、冬季保暖,其效果直接影响到养猪的成败和经济效益.通过实际应用塑料大棚猪舍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而且工程造价低. 饲料转化率率高。本文简单介绍建设大棚式猪舍的技术要点。

1 塑料大棚猪舍的建造
1 1 猪舍布局

塑料大棚式猪舍建设简单,造价低。选址为坐北朝南.南低北高,猪舍与猪舍之间留有足够的间距. 一般不低于10米, 间距过低会影响采光。

1.2 大棚式猪舍建设

塑料大棚式猪舍的结构为猪舍后墙、端墙、房顶、钢筋骨架、塑料薄膜和猪舍部分组成.单列式猪舍大棚宽度为6.5米左右,其中后墙宽度0.5米,最好是空心,后墙与猪舍过道宽度1米, 猪舍南北宽度4米左右,猪舍前墙到大棚钢架前端间隔1米,太近会造成猪舍前墙太低,猪会拱食塑料,地下是排污暗渠。

猪舍后墙高在1.8~2米;猪舍房顶宽度为2.5~3米:房顶到地面的高度为2.8米左右.太低影响草帘子的卷动和采光。

1.3 猪舍设施建设

猪舍的南北两端采用钢筋铁栅栏,在每个猪舍相对应的大棚后墙底部建一个长、宽在30cm的地窗.在墙体的上部分均匀建设窗口:在大棚的顶部塑料和小房的结合部分要采用可以敞开、闭合方式,这样是为了在舍温很高时能很好地降温通风:这样地窗、顶部放风口、铁栅栏和大棚的钢架在夏季就会形成良好通风降温, 而且能保持猪舍干燥.减少细菌、病毒的繁殖。在夏季大棚塑料的前端应该提起1~1.5米,并且在塑料薄膜上铺遮荫网或草帘来降低猪舍温度和避免雨水的流人。雨水会流进猪舍前端的排污暗渠。

在猪舍内猪床的北边地下铺设专用的电热线,铺设的宽度为2米,这样猪舍在冬季作为保育效果非常好。

2 注意事项

猪舍的建设必须是坐北朝南.前低后高的地势.有利于采光。

冬季早晨应尽量晚点卷起草帘子.晚上早点落下草帘子. 以便保持舍内温度,夏季在塑料上放置遮阴网。

冬季有时中午舍内温度很高,可用房顶的放风口防风,放风的时间应选在中午阳光充足的时候.避免温差过大。

冬季应封住大棚墙体的后窗和地窗, 防治贼风侵入。

冬季安装自动卷帘机,保证舍内温度。

小编推荐

农村猪舍的改建与暖圈式猪舍的推广


农村养猪生产中,旧猪舍经过合理改建,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农村养殖技术推广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下是我们在苏北地区响水县实践的总结.

1 当地气候条件

响水县属大陆性气候,也有海洋性气候的特征.是一个典型的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每年1~2月最冷,日平均气温-2℃5℃ ,最低-18℃ ,气候干燥雨量小,多北风。7~8 月为暑湿季节,日平均气温25℃以上,最高迭28℃ 以上,气候潮湿、多雨,多南到西南风。

2 项目实施前农村猪台结构设施及评价

2.1结构设施 响水县农村原有猪舍为敞开式猪舍,单坡式水泥舍顶,三面有墙,一面无墙(南侧),无墙面与运动场相通。运动场兼作粪池和夏季的水汪。

2.2评价 在当地气候条件下,该形式猪台夏天炎热.冬天寒冷。夏季,由于水泥平顶防热性能差,热阻较小,又无遮荫设施,因太阳辐射强烈.猪舍气温可高迭40℃。冬季.舍内外气温几乎无差异,造成猪只寒玲.尤其是仔猪,且由于一面无墙,更易受气流影响,加剧了猪只对低温的反应。猪的适宜生长温度大致为l622℃,环境温度过高、过低对猪的繁殖、生长、饲料转化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当地传统猪舍制约了养猪业的发展,需要改建。

3 农村猪舍的改造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设计了适合当地养殖条件的新猪舍 (详见图1~2),新猪舍每问宽2.8米,括高2米,工作走道宽1 米,猪栏长2.9米,猪栏商0.8米。运动场长2.9米,粪沟宽 0.3米,通往运动场的小门高0 8米.宽0 6米,窗高0.8米,前后墙开两个窗户,窗台高0 8米,窗宽0.6米。农村多数规模猪场,是传统养殖的母猪舍,多为前敝式或有门、有窗.封闭式的地面猪床,可因陋就简地加以改造。将部分猪舍改为产房,饲养哺乳母猪和仔猪,妊娠和空怀母猪群养(每圈3~4 头),另将余下猪舍作为仔猪保育舍和生长肥育舍。改造后仔猪哺乳期为35天,仔猪保育期28天。以有100头母猪的猪场为倒,30间改作产房,埔一2o间作妊娠空怀猪舍,l0间作仔猪保育舍,40问作生长肥育舍,每年养2~3批商品肉猪。年出栏肥猪560~840头,(按每圈面积8 ,养7头生长肥育猪计算。)这充分说明对传统猪舍技术改造后可提高养猪的劳动效率和猪舍的利用率,降低商品猪的生产成本,增强商品肉猪参与市场竞争力,促进养猪业的不断发展。老猪场技改的关键是产房,产房要求便于防寒保暖与防暑降温,具体要求:

3.1产房要吊简易天花板。要求所用材料隔热保温,产房防止麻雀 老鼠进出以免传染疫病。

3.2每个产房要按装吊扇:如果是封闭式猪舍要在每幢(排) 的两头按装风扇.要合理确定每个猪圈前后窗户面积,采光系数在l:l0左右,保证产房空气流通。

3.3设保育箱 保育箱的设计简单,由两块板和一根术(铁) 捧(条)组成。两块术板的长度分别为80cm、60cm.厚度3cm.两板以90度角用铰链相接,并以铁条或木捧支撵固定两块木板的角度,板的下部开3个小门,(门高30em、宽25cm)让小猪自由进出。组合好两板置于产房墙角(与猪圈门相差开对角),形成一个保育箱的空间,这样在冬春产仔后仔猪进^保育箱,红外线灯吊在支撵固定棒上,灯离地面40~50cm,使保育箱内温达30~32℃.仔猪20日龄后.根据气候情况可将保育箱撤走、清刷消毒.收藏又极方便 为保证仔猪补料,防止母猪拱翻保育箱.在保育箱的另一侧,距墙角1M处砌一垛固定墙(高60cm、长70cm),用两根空心铁管(直径约35cm)抵挡母猪进^补料栏内。为保证哺乳母猪和仔猪随时喝到清洁饮水而又舫止室内潮湿和节约甩水,每间产房必须安装2个自动饮水器(按不同高度供太、小猪饮水.距地面分别为50em 和20era,饮水器安装位置宜于向运动场的门口一侧,否则使室内潮湿不卫生)。

4 农村实用猪舍改造推广后取得的经济效益

4.1提高仔猪成活率原有农家传统母猪舍.仔猪成括率只有75%左右。经改造后的母猪舍,仔猪成活率可达95% 以上,提高丁加个百分点。太湖母猪或以太湖母猪杂交的二元母猪,窝产活仔14.2头,年产2胎28.4头,仔猪断乳育成数由原来的21.31头提高到26.98头,一头经产母猪增产仔猪5.68头。按1998年市场仔猪平均价格计算.每头仔猪获纯利75 元,每头母猪增获纯利426.0元。全县现有经产母猪1.4万头,均采用暖圈养猪,净增纯利596.4万元。

4 2肥育猪增收效益响承年出栏肥猪30万头,经猪舍改建后.改善丁饲养环境,7~8月高温季节,每头生长肥育猪比原来多增重15 kg,按当时存栏肥育猪数计算,比原有猪舍饲养猪净增重450万kg,按1998年市场商品肉猪价每100kg290元计算,净增收入1350万元。

以上母猪和肥育猪净增效益台计1901.4万元。由此可见,农村原有传统猪舍经过技术改造(建)后.其养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提高较大.

发醇床养猪的猪舍建设


发酵床猪舍的设计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免费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生物性、物理性的转化.尽可能少地使用化学性转化。

一、环境要求

环境要求是指创造一个适合生猪需要的环境条件 猪舍的环境.主要指温度、湿度、气体、光照等,是影响生猪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猪与环境之间.随时都在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在正常环境下.猪体能与环境保持平衡、形成良性循环.可以促进猪发挥其生长潜力 但如果环境变化超出了猪体的忍耐限度.这种平衡就要被打破.当环境特别恶劣时.可能导致猪生长发育受阻.甚至造成死亡 一般初生仔猪的适宜生长温度为 32~34℃ .3~4周龄仔猪的适宜生长温度为30o(二左右.稍大仔猪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23度.育成猪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7-22℃。高温、高湿的条件会使猪增重变慢,且死亡率高。在低温、高湿条件下.猪体热量散发加剧.猪日增重减少36% .产仔数减少28%.每公斤增重耗料增加10%光照温和且时间适度.对幼猪发育和成猪繁殖有利。幼猪经常接触阳光,可增强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促进细胞增殖和骨骼生长.加快发育速度 母猪常接触阳光.可加速卵细胞的发育,促进发情排卵.提高繁殖力 但光照时间过长.易使猪活动量增加,对增重有影响。此外.气流对猪的正常生育也有影响 猪舍内空气对流良好.高温时可降温:如果气流流通不畅.对猪不利 低温时.气流带进过多的寒气.也会影响其生长。

二、猪舍朝向和日照

猪舍的朝向不同.日照效果不一样 猪舍在无遮挡情况下.得到的太阳辐射热量与太阳辐射强度和太阳照射的面积成正比 因此.夏季的猪舍应尽量避免过多的太阳辐射.宜将猪舍纵墙避开太阳辐射强度较大的方向 猪舍纵墙上的太阳辐射强度取决于日照时间和照射角度 冬季太阳方位角变化范围小.在猪舍各朝向墙面上南墙日照时间最长.东西墙日照时间短.北墙全日得不到日照 夏季由于太阳方位角变化范围较大.猪舍各朝向的墙面上都会获得一定的El 照时间.以东南向和西南向获得日照时间较多,北向较少。因此.太阳在冬季应尽可能大地照射到舍内.夏季尽可能小地照射到舍内。

自然养猪法的猪舍建设


1 平面布置

按存栏1头需1.2 m2计算,其中,发酵床面积0.8~1.0 m2/ 头。饲养30~40头/栏,100头分3个栏。

猪舍长18.24 m,宽8.24 m。舍内纵向分为人行道、水泥饲喂台、发酵床3部分。其中,人行走道宽1.0 m;饲喂台关中和陕南地区宽1.5 m、陕北地区和陕南高山区1.3 m;与饲喂台相连的是发酵床,宽5.5~5.7 m。水泥饲喂台位于走道一侧,设排水槽。

2 建筑设计

(1)饲喂台及排水槽。饲喂台地面为素土夯实,15 cm厚2∶8灰土夯实,10 cm素混凝土浇筑,2 cm厚水泥砂浆压光抹面。排水槽用于排掉猪饮水洒出的水,设在饲喂台与人行走道交接处。排水槽为U型,槽宽15 cm,槽深5 cm。排水槽连到猪舍外。

(2)发酵床:①一般采用地下式,如果当地地下水位较高,可采用半地上半地下式。发酵床深度1.0 m,内垫锯末等垫料。② 发酵床相互贯通,中间不打横格,发酵床四周砖墙,墙面为水泥砂浆抹面,床体下面为原有土地面。

(3)门、窗:猪舍东端山墙上人行走道口设一个1.22.1 m2的门。纵墙中部设5个窗户,每个窗户面积2.7 m2(1.51.8 m2),窗台高30 cm,便于夏季通风散热。

(4)隔栏、料桶:①隔栏采用钢管焊接或钢管与钢筋结合焊接,竖栏钢管或钢筋间距不大于12 cm,隔栏高度90 cm。饲喂台部分的隔栏固定;发酵床部分的隔栏设为活动栏。窗户设围栏,高度1.0 m。②每个猪栏建1个宽70 cm的铁栅栏门。③料桶采用自动喂料器,距走道隔栏25 cm。每栏1个料桶。

(5)饮水系统:①进水管选用直径2.5 cm的PVC管,每栏留 2个出水口。②饮水器。每栏靠人行走道排水槽的上方30 cm和50 cm处各设置1个自动饮水器。

发酵床猪舍的改造与建设


我国南方多数地区属大陆性气候, 夏季气温在35 ℃ 以上。因此,猪舍结构应适合我国南方的发酵床养猪。发酵床养猪的猪舍可以在原建猪舍的基础上稍加改造,也可以用温室大棚。一般要求猪舍东西走向、坐北朝南,充分采光,通风良好。

一、大棚发酵床猪舍

采用普通标准塑料大棚加热镀锌工艺制作的钢管作为塑料大棚支架。屋顶在塑料薄膜上再覆盖双层黑色遮阳网。我国南方地区可根据发酵床养猪需通风采光的特点,把塑料大棚技术和养猪结合起来,猪舍的投入成本可大幅下降(表1)。

1. 塑料大棚支架 采用较普通标准塑料大棚加高30 厘米,壁厚0.15 厘米以上的热镀锌工艺制作的钢管作为塑料大棚支架。这种设计的优点是支架牢固,舍内空间大;棚管既是猪舍的坚实骨架,又是热传导的有效通道。肩高1.6 米以上复0.8 毫米以上的农用无滴透明膜1 层,上覆遮光率达90% 以上的遮阳网2 层。

2. 农膜和遮阳网 这种设计的优点是即使舍内湿度较大,农膜上有水,也不会滴在菌床和猪身上;炎热的夏天双层高遮光率的遮阳网可有效阻断太阳光的照射,冬天可起到保温的效果。到了冬天还可将朝南的遮阳网掀起,使发酵床的每个角落都能照射到阳光,达到增温消毒的目的。屋顶在塑料薄膜上再覆盖双层黑色遮阳网。黑色遮阳网既有效保护了塑料薄膜,使棚膜的使用寿命达6~8 年, 又可发挥很好的烟囱效应,成本仅是彩钢板的 1/5。据研究,黑色覆盖物比白色覆盖物吸收更多的辐射热,但反射掉的少(表2)。黑色覆盖物表面温度比白色覆盖物表面温度要高好几度。这样可造成棚内上部热空气上升并通过设置在棚顶的烟囱跑到棚外去,下面的气流进入棚内,这种气流的流动能使猪感到更舒服。种结构花钱不多,效果很好。据测定,安装排气烟囱比未安装排气烟囱的大棚温度要低2℃。人站在棚内,即能够明显感受到这种差异,有排气烟囱的大棚透气凉爽,无排气烟囱的大棚闷热难过。这种猪舍,通风、透光,床面干燥、清洁,无臭少蝇,这也是与现行封闭式养猪最大的不同之处。

二、猪舍通气筒(窗)的设置

发酵床猪舍通风非常重要。一是由于发酵床养猪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分解猪的粪尿,产生大量的热量,同时热量将垫料内的水分蒸发到空气中,通过猪舍的气体交换,完成猪舍内的水汽和热量的移除;二是由于发酵床的发酵是一个耗氧过程,如果猪舍内通风不良,微生物的活动就会受到抑制,分解粪便的能力下降,就会导致发酵床上大量的粪便蓄积,厌氧菌种的活动能力增强,氨气味道加重,猪舍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增高;三是由于携带大量水汽的空气密度小,会不断向猪舍的上方运动,因此,猪舍的排气孔要在猪舍的屋顶。如果猪舍没有排气口,湿热的气体就会在屋顶遇冷凝结成水珠,水珠反滴会造成发酵床的水分二次蒸发;四是由于气体的交换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因此必须要有舍外气体不断流入猪舍内。根据热空气轻、空气受热膨胀的原理,在大棚的顶端设计镀锌铁皮制作的通气筒,当太阳光照射在黑遮阳网及铁皮通气筒上时,由于黑遮阳网及铁皮导热性能强,使周围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下面的冷空气即可补充成为气流,形成循环风。因此,即使在盛夏,也很凉爽。在空气循环流动的同时,气流也将水分带走,这样使发酵床上的湿度处于较佳状态。在此基础上,我们又研制成功了第三代带活动天窗的新型大棚,全天窗可以启闭,使用效果更好。

三、裙膜的设置

肩高1.6 米以下安装裙膜,裙膜的下沿安装摇膜装置。当温度高时可将裙膜摇起,达到最大的通风量;当温度低时,将裙膜放下,达到保温的目的。

四、母猪舍结构

母猪发酵床舍以双列式为宜,每头母猪饲养面积10 平方米左右。在正常发酵床猪舍的基础上增加隔栏设施。

机电在猪舍建设中的应用


养猪设备是猪场生产的硬件,它不仅有利于猪群饲养管理条件的改善和生产性能的发挥,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这是现代化养猪生产的重要条件。

1猪舍要求

养猪的主要硬件是猪舍,主要包括采光系统、粪便处理系统、通风系统、饮水系统、保温系统。它应该应用先进的设备,因为硬件不合格,软件运行就困难重重。只有建设了合理的猪舍,则优良品种、免疫保健、饲料营养、饲养管理才会发挥最大的效益。

1.1采光系统

对于自然光的采光,猪舍建设应该座北朝南(如果使用发酵床养猪则需要这样),也可根据当地的实际的光照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然后是窗户尽可能大,如果是母猪 (种猪)舍,则窗户一定要大,尽量的大。尽可能的使用自然光,以减少电能的消耗。当然,我们还需要安装照明灯,作为当自然光不符合要求时的补充照明。

1.2粪便处理系统

如果使用发酵床养猪,无需对粪便进行过多的处理,但对于一些不喜拱的猪,应将粪便掩埋在垫料下,同时定期对垫料进行翻倒掩埋,这就需要人力或机器进行翻倒掩埋。如果不使用发酵床养猪,则需要用水进行冲洗圈舍,则需要安装水泵。

1.3通风系统

春天秋天,通风量小,夏天注意降温防蚊,冬天保温的同时要通风,如果氨气味比较大就要适当通风。如果一个舍存栏猪多,不通风的危害是非常大的。解决方法就是舍上方凿一个通气孔,或在舍的一端安装排风扇。通风比保温重要。

1.4饮水系统

小猪和成年猪对饮水器高度的要求不一样,如果饮水器只有一个高度,那么会导致猪喝水困难导致采食下降或减少。另外要保持供水水压,如果不够会导致饮水不足,水压主要靠水塔的高度决定。

1.5保温系统
猪舍和保育舍可以用火炉、暖气、暖风炉、地炕。需要注意的是母猪(种猪)舍的温度不能太高,控制在20。左右。如果地炕面积不合理会导致母猪采食下降,影响泌乳。仔猪用电热板、红外线灯。保育舍的温度也很重要。

2机电应用
2.1能源供给

能源可采用220 V、50 Hz市电,这个能源很成熟,比较稳定,可有效提供猪舍所需能量消耗。在光能或风能等其他能量比较丰富的地方,还可以使用太阳能光伏电池或风能发电机等设备发电,再经过逆变,转变成220 V、50 Hz的交流电,再并入电网,电丰富时不但可以自用,还可卖一部分电给电厂。如使用太阳能光伏电池,宜将其放置在屋顶,一方面可有效利用太阳能,另一方面可隔热,防止夏季猪舍太热,给猪舍降温时不需要消耗过多的能量。

2.2饲喂设备

猪场饲料的贮存、输送和喂饲,不仅花费大量的劳力,而且对饲料的充分利用、清洁卫生都有很大影响。如果将加工好的全价配合饲料,送入饲料塔中,然后螺旋输送机根据程序设定或人工操作的要求,将饲料输入到猪舍内的自动落料饲槽内进行饲喂,通过传感器检测有无猪和料槽里的料的量来决定此出料口阀门开闭,以便投放适量的料。在冬天,饲料进入饲槽之前要有预热设备,夏天,则需要及时清理多余饲料以及用水清洗,以防饲料变质而影响猪的健康。

2.3环境控制设备

我们还需要为猪群创造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及通风换气等环境控制设备,主要有供热保温、通风降温、环境监测、全气候环境控制以及可直观体现的触摸屏等设备。

2.3.1增温增湿
根据各地情况的不同,可使用经济的供暖增湿设备,但这应宜装有传感器,根据设定的温度、湿度进行控制,将温度、湿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之内。

2.3.2通风降温

为了排除舍内的有害气体,降低舍内的温度和控制舍内的湿度,必须使用通风降温设备。程序控制器根据传感器传回来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控制通风降温设备按照程序要求进行降温、增减湿的工作。

2.3.3触摸屏

触摸屏可实时监控各猪舍里的情况,如温度、湿度、有害气体的情况、某料槽有无猪在进食以及有无剩余饲料等,并可将自动模式切换到人工操作模式,对某个猪舍或某个饲槽进行手动操作等。

2.4饮水设备

考虑到同一时间猪的体格不同以及猪在成长过程中体格的变化,为了使它们能毫无困难舒畅地喝水,自动饮水器的高度因随猪做自动调整。这可由传感器来感知猪自动开闭阀门,并根据猪的高度来自动调整自动饮水器的高度。也可由触摸屏来调整某自动饮水器的高度。

2.5监控设备

可由监控设备来监控猪舍,掌握猪的情况,可及时处理一些猪的突发事件,并可避免人员过多走动而对猪产生的不良影响。

3结语

机电设备在猪舍中的应用,虽然前期投入较多,但作为长期效益还是很经济的,因为自动化的应用使养殖更省水、省料、省劳力,并减少了人对猪的干扰,提高了猪的抵抗力、提高了猪肉品质,减少了成本,增加了养殖效益,采用发酵床养猪,粪便可经生物发酵做成固体有机肥料,可用于有机农业,实现粪污零排放。

猪舍建设的场址选择与建筑设计


青冈县位于松嫩平原东部,黑龙江省中部偏西,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侯,气候差异显著,四季分明。海拔高度130.0~247.7 米,年平均气温在2.4~2.6℃左右,平均年降雨量477 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 601 小时,无霜期130 天,是典型的高寒地区。但受传统习惯、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养殖场户建设的圈舍普遍存在采光通风差、设备简陋、饲养不方便、污染环境和疫病防控难度大等问题,很难满足现代标准化养殖的要求。随着我国畜牧产业的更新升级,对畜禽饲养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设计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圈舍修建模式,并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大力推广应用。

1 场址选择

场址选择要根据《畜牧法》第四十条明确规定的区域,既符合区域发展规划,不污染周边环境,又能满足生产防疫要求。地势干燥,背风向阳,空气流通,土质坚实,以沙土壤为好。地下水位低于2 米以下,具有缓坡的北高南低平坦地方。供电方便,水源充足、良好,对水要进行物理、化学、生物学检测,微量元素成分与含量检测均符合国家标准。距离饲料生产基地较近。交通便利,距离国道主干道2 千米以上,距离村庄、居民点500 米以上,距离河流200 米以上,500 米半径内没有其他动物养殖场。养殖场应位于居民区的下风向,注意不能太靠近交通要道与工厂、住宅区,以利于防疫和环境卫生。

舍内有害气体来自牛猪呼吸、排泄及生产中有机物分解,有害气体主要有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气来自粪便的分解和氨化秸秆的余氨,氨气能刺激黏膜引起黏膜充血,喉头水肿,日均浓度为猪舍25 毫克/ 立方米,牛舍20 毫克/ 立方米。硫化氢来自蛋白质饲料,刺激黏膜,日均浓度为猪舍10 毫克/ 立方米,牛舍8 毫克/ 立方米。二氧化碳来自动物呼吸,日均浓度为1 500 毫克/ 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是指粒径小于10 微米的所有颗粒物的总质量浓度,日均浓度为猪舍1 毫克/ 立方米,牛舍2 毫克/ 立方米。总悬浮颗粒物是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指直径100 微米的颗粒物。日均浓度为猪舍3 毫克/ 立方米,牛舍4 毫克/ 立方米。

养殖场生态环境质量标准风速为成年猪舍1.0米/ 秒,仔猪舍0.4 米/ 秒,牛舍1.0 米/ 秒。相对湿度为牛、猪舍适宜空气湿度55%~85%。温度为成年猪舍11~17℃,仔猪舍27~32℃,牛舍10~15℃。照度为成年猪舍30 勒克斯,仔猪舍50 勒克斯,牛舍50 勒克斯。细菌为猪舍17 000 个/ 立方米,牛舍20 000 个/ 立方米。噪声为猪舍80 分贝,牛舍75 分贝。粪便含水率为猪舍70%~80%,牛舍65%~75%。

2 建筑设计

猪舍采取全封闭建筑模式。冬季舍外温度零下 30℃时,在不采暖的条件下,舍温可保持在10~15℃,保证了冬季母猪正常分娩,仔猪安全过冬,肥猪快长。天棚可用木板、柳条、秸杆、苇子等材料构成。用木板做天棚时,木板要做成裁口。用柳条、秸杆、苇子做天棚,要用绳子或铁丝扎成苗耙,搭成天棚后,在苗耙上抹一层稀羊角泥,将苗耙间的空隙用稀泥堵严,然后铺一层塑料薄膜或油毡纸。在油毡纸上再铺上厚20 厘米的锯屑等物质,将房檐、屋角堵严,防止贼风侵入。天棚距离地面的高度是保温的一项重要措施,最适宜高度为2.0~2.2 米。冬季北方地区北风、西北风居多。为此修盖猪舍应少留北窗,一般南北窗比例以3∶1 为宜。如果不留北窗,冬季舍温虽可增加,但不利于夏季通风换气,也将影响母猪的繁殖与幼猪的增重。

修建猪舍要留南门。入冬前将东、西门封闭,所有人员、推车、猪只出入均走南门,南门最好带门头,防止冷气直接进入猪舍。一般100 米长的母猪舍设三个南门,50 米长的母猪舍中间设一个南门也可以。高密度是指在合理条件下增加单位面积容纳猪的头数。适宜的密度为每头泌乳猪(带仔10 头)占4 平方米,每头妊娠母猪(一圈养10 头)占16 平方米,每头6~8 月龄后备猪与肥猪(一圈养20 头)占 16 平方米,每头断奶仔猪占0.3 平方米。猪舍的高温高湿、低温高湿对母猪的繁殖、仔猪成活、幼猪生长都不利。猪舍应当温暖干燥,因此母猪定时放猪排便,仔猪、肥猪的饲喂、睡觉、排便三分开。及时清除舍内粪便,做到地面、猪圈清洁、干燥。过道与圈内一旦弄潮,要用白灰与炉灰1∶3 混合物或锯屑撒在潮湿的地面上,将其迅速弄干。每天中午将气孔打开,排出浊气,降低舍内湿度与污气。

猪舍朝向


猪舍朝向根据我国国情,猪舍建筑不能以无窗式为主,而要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各种有利条件,以达到在环境控制中既满足环境卫生要求,又兼顾节省能源和基建投资的目的。因此,确定猪舍朝向时,必须调查分析现场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以最有利于采光、通风、防暑或保温等环境需要作为决定猪舍朝向的依据一由于我国地处北平球,各地气候虽千差万别,但在没有高大的山体、树木和其他障碍物影响的情况下,冬季主要吹}几冷的东北风或西北风,夏季主要是吹温暖潮湿的东南风或南风同时,囚为同样的原因,一年之中阳光照射到建筑物东南墙,南墙的时间最长,且冬季因太阳高度角小,阳光可直接辐时到建筑物深处.而夏季因太阳高度角大,阳光不能直接辐射到挑檐伸出长度较为适宜的建筑物内。因此,从采光、通风、防暑或保温等方面的环境卫生要求出发,猪舍选择南向为最佳朝向,如选择南偏西或南偏东朝向,角度应控制在15度-31度左右当然,在现场往往会出现当地主风向、太阳辐射等l}1l高大障碍物(如山体、树木)而发生变化的情况,这时应具体分析,在避开冬季主风向的前提下,主要由夏季主风方向和采光需要确定猪舍朝向。

猪舍的场地规划


场地规划一个规划完善的工厂化猪场一般具有3个功能区。

1.生产区包括种猪舍、产仔哺乳舍、断乳仔猪保育舍、生长育肥舍、人工授精室、消毒室、值班室、饲料调制间等,处于猪场的核心位置,是猪场的主要建筑群,也是卫生防疫的重点保护区。

2.生活和生产管理区该区包括与经营管理有关的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和饲料车间、药房、成品仓库、车库、机械维修室、配电房、水塔及职工生活福利建筑和设施等。由于生活和生产管理区与外界社会联系较为频繁,同时又是职工生活、休息和娱乐环境,必须考虑尽量减少生产区与该区的相互影响。

3.卫生防疫隔离区该区包括隔离舍.兽医室、粪污处理设施、尸体处理设施、垃圾场等,具有较大的生物学危险性,是卫生防疫的重点防范区。

通常在对以上各区的安排上,按地势由高到低和夏季主风方向依次设置生活福利区、生产管理区、生产区和卫生防疫隔离区,而且必须保证生产管理区与生产区之间保持200--300米距离,生产区与卫生防疫区保持300米以上的距离。此外,由于生活区与管理区地势高于生产区,所以应当安排专门的沟道排走生活污水和地表流水.以防其流人生产区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1034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种公猪的利用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