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葡萄球菌感染

炎症,在肛门、眼圈、耳郭和腹部皮肤无毛处发生红斑和渗出浆液、 液,渐扩至全身,炎症处的组液渗出,触摸粘手,组织液粘上灰尘、皮屑、皮脂和污垢物混合凝固干燥成龟背样 块,呈灰色和黑色,伴有难闻气味。严重感染猪像黑刺 ,被毛直立。患猪有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渴欲增贴,腹泻消瘦。或有关节肿胀、疼痛、 行。或发生脓毒败血症。或在耳根、四肢下部、腹部出现豌豆大脓肿,有1~15个,患部被毛脱落,皮肤变薄,继而破溃,形成较深的溃疡面,与污泥 着形成一层硬痂。


(1)冬春季节做好猪群体内外驱虫:全场种猪每月用 净(1:1000)全群喷雾2次,进行体外驱虫(哺乳母猪和仔猪除外)。临产母猪进产房前2周做好体内外驱虫,体表用倍特(1:1000)进行喷雾,特别是耳朵、腋窝、腹部及股内侧均应喷到;体内用伊维菌素2克斤克日粮拌料连喂1周。

(2)加强饲养管理,减少仔猪创伤感染:对断脐、阉割的用具用消毒药水浸泡消毒,创口用碘酌消毒。对粗糙的产床用砂轮磨光、 磨平,或用麻袋铺在铁床上。对打架窝的仔猪用胶管或编织带悬挂在产床上,转移仔猪注意力;或用气味浓的过氧乙酸喷雾全窝仔猪,对爱打架仔猪可涂在鼻盘上,以减少打架。防止饲养密度过大,因争食撕咬、践踏造成外伤而感染该菌。

(3)治疗:有皮肤损伤的仔猪,及时涂擦碘酌,严重的可肌注阿莫西林,每天1次,连用5天;有皮仔猪用温热消毒药水浸泡5~10分钟,除去痂皮,涂擦碘酌。对群发且病状较重的仔猪,应隔离集中饲养,局部进行外科处理,在料中加喂阿莫西林300克/吨,连用1周,并添加适量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于料中。及时清除患部的坏死组织及脓汁,用1%高锰酸钾冲洗,再涂上碘酌。对病重患猪进行补糖、补液等对症治疗。

小编推荐

猪感染性流产的临床症状 猪感染性流产的诊断


感染性流产是指流产合并生殖系统感染。各种类型的流产均可并发感染,包括选择性或治疗性的人工流产,但以不全流产、过期流产和非法堕胎为常见。对于母猪流产的诊断和其他疾病的诊断有明显的不同。其他疾病多是从发生急性感染、未进行过任何治疗且出现症状的具有代表性的患畜身上采集恰当的样本后诊断,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找到病因。流产发生时大多原因不明,即无论是大体还是微观检查均没有发现病原体。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猪感染性流产的临床症状猪感染性流产的诊断。

由于影响流产因素特别多,如激素、遗传、营养、毒素、创伤、代谢、缺氧和感染等,进行胚胎和胎儿死亡原因的诊断是具有挑战性的。即使采样和检测十分顺利,也只有1/3的流产可确诊,并且说明大部分的流产并不是由感染造成,进行诊断前需要更细致更全面的临床调查。诊断部分个体或散发的流产样本难以代表整个畜群的状况。当发生传染性流产时,可能出现以下几个指征:妊娠母猪在流产前1~4星期表现有一定的症状,如发热、抑郁、食欲不佳;部分特定的子群体发生流产,如刚引进的母猪、小母猪;集群性的流产;渐进性的整个畜群都发生流产;未注射疫苗的母猪发生流产。

1、组织采样的一般原则

诊断母猪流产时,每胎中需要送检至少4~6个胎儿的样本。送检完整的冷冻胎儿样本同样可以,尤其是胎儿冷冻后运输以最小化进一步自溶时。样本应该包括胎盘,因为根据胎盘是否有损伤可以辅助判断是否为感染性的流产,更好地理解从胎儿组织中分离培养出细菌的诊断意义。在非细菌性感染的情况下,胎儿在子宫内发生死亡脱水后会木乃伊化,这在病毒导致的流产中很常见。

组织病理学是常规诊断方法,可确定检出微生物可能的致病作用。在实验室检测方法未能检测到病原体时,组织病理学可以根据炎症或者坏死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性流产。当流行病学检查显示为感染性的过程,同时又有相关的损伤存在时,若初步检查未发现病原体,此时应扩大检查的病原体种类,进行更多的检查。

2、病毒性流产

同其他家畜相比,病毒是导致猪感染性流产最常见的病因。例如,在美国60%的感染性流产都是由蓝耳病病毒引起的。尽管母猪的病毒性疾病可能是导致流产的原发性病因或者是促进因素,但通常可见胎儿胎盘的感染。

尽管有很多病毒可以引起母猪的繁殖性疾病,但目前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和细小病毒是最常见的。其他引起流产的病毒包括脑心肌炎病毒、肠道病毒、捷申病毒、水疱病毒、猪繁殖与神经综合征病毒、巨细胞病毒,在野猪还可见伪狂犬病毒。在其他国家,繁殖疾病由日本脑炎病毒、猪瘟、非洲猪瘟等感染导致。

病毒导致的繁殖性疾病在大体检查时可见木乃伊胎的增加,多胎可见有胎儿异常,脐带育节段性的出血水肿,出现很多针尖大坏死灶,心衰。显微病变对病毒性流产更有诊断意义,检出率也更高。提示病毒感染的显微病变包括非化脓性脑炎、心肌炎、间质性肺炎、多组织坏死。

病毒性感染常见自溶的胎儿或木乃伊胎,这种胎儿不适于进行病毒分离。但荧光抗体检测或者PCR可能从中检到病毒的抗原或核酸,尤其是细小病毒或圆环病毒的感染。最好用新鲜的死胎、弱胎或者母猪样本来进行病毒的分离。

PCR检测迅速,敏感性和特异性高,而且受胚胎自溶的影响较小。然而,PCR难以区分同源性很近的毒株,对于部分样本类型可能是首选方法,分离病毒的能力也不是特别突出。由于特异性方法的出现,传统的病毒分离方法逐渐被淘汰,导致流产的不常见病毒被确诊的数量越来越少。当常规检测病毒结果为阴性时,应考虑病毒分离,尤其在出现胎儿异常、木乃伊胎、间质性肺炎、心肌炎、脑炎或坏死时。

3、细菌性流产

细菌性流产的大体病变不常见,但可能出现胎儿黄疸,在腹腔脏器和胸腔脏器的表面有少量的纤维性渗出,胎盘出血、坏死或者有渗出。显微病变则更为常见,且常见于胎盘和肺。新鲜的胎盘和经福尔马林浸泡过的胎盘需要进行常规检查。

多选择肺和胃内容物做细菌培养检查,肾脏常用于检测钩端螺旋体。由于母体和环境的污染,即使从胎盘分离得到细菌也不能确诊,仍需要进行显微检查,确诊有无胎盘炎。

猪感染性流产的发病机理
感染性流产的病原菌常常是阴道或肠道的寄生菌(条件致病菌),有时为混合感染。厌氧菌感染占60%以上,常见的有厌氧链球菌、类杆菌、梭状芽胞杆菌等。需氧菌中以大肠杆菌和假芽胞杆菌为多见,也见有β-溶血链球菌及肠球菌感染。
1、风疹、麻疹、腮腺炎、流感以及弓形虫感染均可能引起流产。
2、疱疹病毒感染早孕期间的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也会导致流产,同属性传播性疾病。
3、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它们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类微生物,是一个新的感染菌群。这一感染可通过性交传播。因此,感染的夫妇双方必须同时治疗。妊娠期妇女宜用红霉素类药物治疗。此感染可能无明显临床症状,但可以引起反复流产。
进入生育期,首先要避免反复的人工流产,偶尔一次人工流产,若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先进的人流技术,对子宫的损害能够降到底线,但多在短时间内反复进行的人工流产术,对于子宫的伤害相当大,也是日后子宫患病、不育乃至早衰的重要原因。私自服药堕胎者,则更加危险,很容易引起子宫破裂、子宫大出血或感染性疾病。不仅直接摧残了子宫,甚至危及生命。
感染是引起习惯性流产的一个危险因素,习惯性流产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调理和治疗,将对女性孕育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孕妇必须要重视这一问题。
诊断要点
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感染性流产的诊断并不困难。感染性流产应当作出病菌诊断;此外,还应注意并发症的诊断,如感染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DIC等。
感染性流产危害
1.术时并发症:子宫出血在200毫升以上;人流综合征又称心脑综合征,发生率12%,受术者突然出现心动过缓,心律失常,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甚至发生昏厥和抽搐;子宫穿孔;漏吸,胚胎组织未能吸出,以至妊娠继续发展。
2.近期并发症:人工流产不全,术后阴道出血长达15天以上;术后2周内由于致病菌的感染而出现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盆腔炎等;宫腔积血;宫腔粘连,术后闭经或经量显着减少,有时伴周期性下腹疼痛或有子宫增大积血。
3.远期并发症:慢性盆腔炎;月经异常;继发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
4.再次妊娠时的并发症:不孕症;晚期流产偏高;早产偏高;围生期死亡率偏高;产前、产后出血率增加;新生儿溶血症增加。因此,选择可靠安全的避孕方式是使女性免于流产危害的重要手段。
临床表现
病人除了有各种类型流产的临床表现和非法堕胎史外,还出现一系列感染相关的症状和体征。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感染性流产的诊断并不困难。感染性流产应当作出病菌诊断;此外,还应注意并发症的诊断,如感染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DIC等。
1.感染的一般临床表现:畏寒发热、脉搏增快、恶心、呕吐等。
2.腹痛:常表现为下腹部或盆腔部位的持续性疼痛;当存在弥漫性腹膜炎时疼痛可波及全腹。
3.白带异常:白带量增多,常为脓性或脓血性,有臭味。
4.妇科检查:宫口可见脓性分泌物流出,宫颈举痛明显,子宫体压痛,附件区增厚或有痛性包块。
5.腹膜炎体征:下腹部或全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和肌卫。
辅助检查
常规检查
感染性流产孕妇可视病情轻重选择检查项目:
(1)尿液分析:除尿常规外,还可做培养及药敏试验。
(2)子宫腔及子宫颈分泌物培养:包括需氧菌和厌氧菌,除做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外,还可做直接涂片革兰染色检查。
(3)血培养:最好在入院时或有寒战时做。
(4)电解质等检查:包括钾、钠、氯、尿素氮、肌酐、尿酸及动脉血气分析。
(5)血液检查:凝血因子,如第Ⅴ、Ⅷ等因子,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纤维蛋白裂解物检查,以及血浆乳酸、乳酸盐水平等测定。
(6)放射线检查:探测有否肺脓肿、肺炎、感染性肺栓塞。
(7)腹部检查:腹部平片或超声、CT检查,了解有否肠梗阻、内脏穿孔、盆腔脓肿。子宫或内脏穿孔时可见膈下积气,产气杆菌感染时盆腔积气,严重者形成蜂窝状。
(8)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心脏功能,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记录出入液量。
实验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率升高。
2.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流产可以进一步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此时可见凝血参数异常,如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3P”试验等异常。
3.病原菌检查:宫颈分泌物涂片直接做革兰染色查找病原菌。血、宫颈管或宫腔内容物做厌氧菌及需氧菌培养可见菌群生长。培养同时应做药敏试验。
4.其他:重症病例应做血气分析、水电解质及肾功能检查。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发生子宫穿孔或内脏穿孔时,做胸部、腹部透视或摄片可见膈下积气。产气杆菌感染时可见盆腔积气,严重者形成蜂窝状改变。
并发症
感染性流产重症者可并发感染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DIC、盆腔血栓性静脉炎等严重并发症,临床上应加以重视,及早防治。
治疗措施
治疗原则是迅速控制感染,尽快清除宫腔内容物,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1.控制感染:可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抗生素的抗菌谱决定使用药物的种类、剂量及给药途径。在致病菌及药敏试验未明确之前,应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用药。常用的联合用药方案有以下几种。致病菌药敏试验明确后可选择1~3种敏感的抗生素。
(1)青霉素G(1000万~2000万U/d)+庆大霉素(16万~24万U/d)。
(2)先锋霉素Ⅵ(2~3g/d)+甲硝唑(1~2g/d)。
(3)新青霉素Ⅱ(4~6g/d)+庆大霉素(16万~24万U/d)。
(4)红霉素(2g/d)+氯霉素(2g/d)。
2.手术治疗:感染性流产的潜在危险是感染灶扩散,并发感染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及DIC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应及早进行手术,去除病原。
(1)清宫术: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病情稳定者宜及早清宫。术前可先用宫缩剂(静脉点滴或肌注),以防子宫穿孔。术时可先用卵圆钳将宫腔内大块组织钳出,用大刮匙搔刮宫壁一周,感染的子宫组织很脆弱易发生子宫穿孔,故最好由有经验的医生施术。另外,清宫术有加速细菌血行扩散的危险,应加强术后抗感染治疗,并注意对生命体征的监护。
(2)子宫切除术:一般来说,感染性流产在清除感染的胚胎组织以后,炎性多能控制,但也有个别病例炎性难以控制,进而出现感染性休克、肾功能衰竭及DIC等,同时还证明存在子宫穿孔或子宫实质严重感染时应考虑做子宫切除术。
3.支持治疗:严重感染的病例应予以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输血及输人体白蛋白、补充热量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及手术的耐受性。

猪鼻支原体感染和猪滑液支原体感染防冶方法


猪鼻支原体是鼻腔和扁桃体中的常在菌,一般不致病。然而猪鼻支原体很容易沉降至肺脏,因此被认为是肺炎的病原之一。猪鼻支原体可导致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

1临床症状

多发性浆膜炎多发生于3~10周龄的仔猪。在感染3~10天后开始出现明显症状,如低烧、跛行、关节肿大、呼吸困难等。急性感染期可表现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胸膜炎和腹膜炎。

2诊断

3~10周龄猪只出现多发性浆膜炎,极有可能是猪鼻支原体感染。但应该注意与猪副嗜血杆菌感染、猪Ⅱ型链球菌感染、猪滑液支原体感染等区别,因为这三种细菌感染亦能引起类似病变。如实践中难以做出准确判断,可进行实验室检验。

3猪滑液支原体感染

猪滑液支原体是感染猪关节组织的一种病原体,可造成高感染率、高发病率,给生产带来较大经济损失。但此类型支原体感染较其他支原体感染稍晚出现。

1临床症状

该病一般突然发生,表现为站立困难,关节肿胀、疼痛感较强。肉眼可见关节肿胀处有大量黄色液体。

2诊断

临床诊断需进行细菌分离,并与其他疾病鉴别,如关节炎型链球菌感染等。根据PCR诊断以及泰妙菌素和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效果可辅助做出判断。

小结

猪肺:炎支原体、猪鼻支原体和猪滑液支原体是猪病常见的三种病原体,其中猪肺炎支原体单独感染时,并不会产生严重后果,但与其他病原如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巴氏杆菌、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圆环病毒Ⅱ型等混合感染时,则严重影响猪只健康。

发生支原体感染时可使用疫苗和药物进行控制。目前,疫苗尚不能很好地解决支原体感染的问题,只能减少发病率和减轻临床症状,因此,药物的使用就显得格外重要,可选择的药物有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和大环内酯类药物等。

猪肺炎支原体感染防冶方法


支原体(MH)为支原体科,柔膜体纲,是目前已知最小的可自我复制的病原体,与其他菌属不同的是它没有细胞壁。支原体可以在体外人工培养,但培养和鉴定难度很大,所需时间很长,且生长速度很慢。支原体感染是猪场最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尽管世界各国的动物学家在控制策略上不断提高和完善,但支原体感染依然是导致猪场疾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

易感染猪的支原体有:猪肺炎支原体、猪鼻支原体和猪滑液支原体三种。猪肺炎支原体是猪地方性肺炎的病原,也是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最为重要的原发性病原之一;猪鼻支原体是上呼吸道中正常寄生的常在菌,在特定条件下会引起仔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猪滑液支原体可引起育肥猪的多发性关节炎。

猪肺炎支原体是地方性肺炎的病原,也是呼吸道综合征的原发性病原之一。

1.1流行病学

猪肺炎支原体不易在环境中长期存活,但在适当气候条件下,可以在空气悬浮微粒中长期存活。带菌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可通过直接接触和呼吸道分泌物传播。带菌母猪所产仔猪在出生后即可感染病原,从而加大了对猪肺炎支原体的控制难度,这也是猪肺炎支原体感染在所有猪场广泛流行的原因。

1.2发病因素

猪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因细菌数量多少和毒力强弱而不同。但在实际生产中,环境条件的优劣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则成为更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他因素还包括免疫程序不佳、人员流动频繁、种猪买卖频繁、健康水平低、猪舍布局设计不合理等。另外,栏舍间距、饲养密度、有害气体、空气悬浮微粒等也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1.3致病机制

该病的致病机制是支原体黏附到气管、支气管和细支气管上皮纤毛的顶端、纤毛之间或微绒毛上。猪肺炎支原体所产生的毒素导致纤毛的活力下降,造成纤毛和上皮细胞脱落,使黏性分泌物在气管和支气管中聚积。支原体细胞膜上的有丝分裂原蛋白可导致血管和气管及支气管周围的淋巴结增生,最后会造成气管腔堵塞及周围肺泡的凹陷。

猪肺炎支原体感染可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抑制主要是与淋巴细胞的抗体分泌功能降低有关;细胞免疫的抑制与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降低有关,尤其是在与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混合感染的情况下更加严重。另外,猪肺炎支原体与PRRSV的混合感染会加重肺脏的损伤,提高对其他疾病的易感性。当与猪流感病毒或猪圆环病毒Ⅱ型(PCV~Ⅱ)混合感染时,亦会更加严重。加重PCV~Ⅱ引起的断奶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症状。

1.4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出现于母源抗体消失后,最典型的症状是干咳、无痰。继发感染其他细菌(如巴氏杆菌等)后,病情将变得更为严重,表现为咳嗽、多痰、高热、食欲减退或废绝、呼吸困难和死亡率增加。

1.5病理变化

肺脏的尖叶、心叶和膈叶均可出现卡他性炎症,支气管和纵膈淋巴结肿大,肺脏出现从紫红色到灰色不等的实变。

1.6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无痰、干咳等)和病理变化(尖叶、心叶等病变)可以做出初步诊断。有条件的可进行PCR方法诊断。

猪圆环病毒病与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仔猪断乳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和皮炎一肾炎综合征。该病能破坏猪只免疫系统引起免疫抑制,为并发或继发其他病原感染敞开门户,常见的是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2010年8月中旬.西柯镇某自繁自养猪场饲养的195头保育猪在转栏后出现一种以衰竭、呼吸困难、关节肿大为特征的传染病。根据其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以及实验室化验结果。确诊为猪圆环病毒病与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现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该猪场饲养母猪56头、哺乳仔猪98头、保育猪 195头、中大猪171头。其中保育猪转栏(8月7日) 2~3 d后陆续出现一些消瘦、喘气的猪,采用青霉素、链霉素、泰乐菌素、卡那霉素、磺胺类药物等进行治疗,效果均不理想。截至8月16日,累计56头猪发病,发病率达28.7%,死亡l2头。除保育猪外,母猪、哺乳仔猪以及中大猪均未见发病。经过调查,该猪场保育猪除了免疫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外,未免疫其他种类的疫苗。

2 临床症状

大部分患猪表现为精神沉郁、喜卧,体温升高到 4l~42℃ ,食欲减少或废绝,粪干,极少数病例有腹泻症状,呼吸困难,并有不同程度的咳嗽症状。患猪被毛粗乱,消瘦.耳和腹下皮肤可见许多蓝紫色出血点,关节肿大,行动蹒跚,个别患猪身上皮肤有一些红色或黑色的小痘点突出皮肤,个别严重患猪的臀部和耳部等皮肤还有出血斑。

3 病理剖检变化

患猪耳部和腹下皮肤有许多明显的蓝紫色出血点。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四肢关节肿大,切开关节皮肤可见皮下有明显的胶冻样液体。肺脏肉样实变,肺脏与肋骨相粘连,心包积液,心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肠系膜淋巴结出血。

4 实验室诊断

将2头病死猪及5份患猪血样送福建省农科院畜禽水产疾病诊疗中心进行检测,其结果如下。

4.1 血清学检测结果送检的5份患猪血样中,4份猪圆环病毒病抗体阳性,5份副猪嗜血杆菌病抗体均阳性;4份猪瘟抗体合格。

4.2 病毒PCR 检测结果取2头病死猪的肺脏、淋巴结、脾脏进行猪圆环病毒、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检测。PCR结果显示,2份病死猪均为圆环病毒阳性。而蓝耳病病毒和猪瘟病毒均为阴性。

4.3 细菌学检测结果无菌采集2份病死猪的肺脏、胸腔积液、关节液等病料分别接种于自制的TSA固体培养基平板(含0.005%NAD和5%小牛血清), 37℃恒温培养24~72 h后检查细菌生长情况。结果 2~3 d后可见培养基划线上有一些针尖大小、灰白色、透明的小菌落生长,经镜检为革兰氏阴性、呈多种形态的小杆菌,经生化试验进一步鉴定确认该细菌为副猪嗜血杆菌。

4.4 药敏试验将所分离的细菌再划线接种到自制的TSA固体培养基上.并用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经37℃培养24~36 h后观察。结果显示,头孢噻呋钠、阿莫西林、氟苯尼考的抑菌圈均在20 mm以上。根据对该猪场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和实验室化验结果。可以确诊该猪场疫病为猪圆环病毒病与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

5 防治措施

药物治疗对临床健康的保育猪群采用全群拌料投药预防。具体做法:每吨饲料中添加10%黄芪多糖1 000 g、10%阿莫西林1 000 g、10%氟苯尼考 1 000 g以及适量多维.连用7 d,停药1周后再重复用药1周。对发病猪只选择头孢噻呋钠和10%黄芪多糖注射液进行肌肉注射。1次/d,连用3 d。

猪败血性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 猪败血性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控


猪败血性链球菌病是由于猪感染致病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类以败血症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分布,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感染易感动物,也可感染人类,可以使用疫苗进行预防,多使用多种抗生素进行综合性的治疗,病死率较高。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败血性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猪败血性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控。

1、临床症状

急性型。开始时,部分猪会突然出现发病,且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就发生死亡。大部分病猪表现出精神沉郁,停止采食,排出干燥粪便或者发生便秘;体温明显升高或者呈现稽留热,可达到42℃;呼吸加快,心跳加速,往往形成浆液性鼻漏。有些病猪会出现神经症状,如共济失调,空嚼、磨牙,陷入昏睡,甚至出现角弓反张,小日龄比较常见;背部、颈部、腹部下出现紫斑。如果病猪没有及时进行治疗,会经过1-3天发生死亡,死亡率能够达到80%-90%。

慢性型。大部分病猪还会出现多发性关节炎,导致明显跛行,或者后肢麻痹,或者只能够卧地不起,四肢呈游泳状划动或者陷入昏迷,机体渐进性消瘦,经过1-2周由于严重衰竭而发生死亡。

2、剖检变化

病死猪尸体营养中等,血液稀薄,呈淡红,且凝固不良;胃黏膜存在片状出血;脾脏呈暗红色,明显肿大,质地较脆;肺心叶、膈叶发生大面积出血,有时肺脏和胸壁发生黏连,并沉着有纤维素;心包有所增厚,里面含有积液;肾脏发生肿大,皮质部存在出血斑点;膀胱黏膜存在出血斑;淋巴结发生弥漫性出血,尤其是肠系膜淋巴结明显充血、水肿,切面多汁,有时周边发生出血;肝脏呈褐色或者红黄色,明显肿大,存在出血斑。慢性病猪的关节发生充血、肿胀,且滑液变得混浊,严重时有关节发生化脓。对于脑膜炎型病猪,脑膜会发生充血、出血。

3、实验室诊断

涂片镜检。在无菌条件下取病死猪的心血、淋巴结、肝脏以及脾脏等组织进行涂片,经过美蓝染色和革兰氏染色后使用显微镜检查,能够发现少量革兰氏阳性球菌,呈单个存在或者2-3个并列。

细菌分离培养。取以上病料分别在普通琼脂平板、血液琼脂平板上接种,放置在36℃温度下培养,经过24h,发现普通琼脂平板上生长不良,而血液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会长出露珠状的透明圆形小菌落,且周围有无色透明的溶血环,宽度为2-3mm,界线清晰。挑取单个菌落进行涂片,然后经过染色镜检,可发现典型的败血性链球菌,菌体单个存在或者2-5个排列。挑取纯培物在血清肉汤中接种,放在36℃温度下培养,经过24h发现肉汤稍有混浊,缓慢摇动会有黏稠沉淀在管底形成,经过48h管体上部澄清,无法形成菌膜,之后制成涂片进行染色镜检,能够看到7-10个链状的球菌。

4、防控措施

疫苗接种。猪群可使用猪链球菌氢氧化铝甲醛灭活苗(C群)来预防发病,任何猪皮下注射或者肌肉注射5mL,经过21天就会形成免疫力,并能够持续4-6个月进行保护。另外,也可使用猪链球菌Ft117(或者ST171)活菌苗(C群)进行免疫,使用按照说明规定的头份添加20%生理盐水或者氢氧化铝胶生理盐水进行稀释,每头口服4mL或者皮下注射1mL,经过7天机体就可形成免疫力,并能够持续半年进行保护。此外,猪群也可选择使用猪链球菌明矾结晶紫灭活苗,每只肌肉注射2mL。需要注意的是,猪群首免后要根据疫苗具体的免疫期进行二次免疫。对于发病猪和亚健康猪禁止接种疫苗,防止引起更大面积的疾病流行。如果选择使用活疫苗,要注意饮水和饲料中不允许添加抗菌素,不同地区最好根据当地流行的菌株进行血清学调查,并据此使用相应菌群的疫苗,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

应急处理。发病猪场要立即进行封锁,病猪及时隔离,病死猪采取无害化处理,之后要对圈舍清扫,排泄物、污物清除后要使用按1:200倍稀释的复合酚进行消毒,每天2次,连续进行3天,之后改成使用按1:300倍稀释的复合酚进行消毒,每天1次,连续进行3天。需要注意的是,健康猪群和假定健康猪群要每天同时进行消毒,并使用猪链球菌弱毒冻干苗进行紧急接种。

药物治疗。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治疗病猪,同时给没有发病的猪用药进行预防。病猪可按体重肌肉注射1-2mg/kg庆大霉素,每天2次;也每头肌肉注射10-15mL“清开灵”注射液,每天1次,连续使用4天;也可按体重肌肉注射20mgjkg30%氟苯尼考注射液,每天1次,连用4天。病猪还可肌肉注射青霉素200万-400万IU、维生素C4g,连续使用4天;按体重肌肉注射头孢氨苄15-25mg/kg,每天2次,连续使用4天,并配合按体重使用35mg/kg新霉素,添加在饲料中分成2次混饲。另外,也可在饲料中添加0.2%的氧氟沙星,连续饲喂5-7天,然后变为添加O.l%的复方新诺明,连续饲喂5天,一般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该病通常呈急性或者最急性,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尽早用药,药量充足,如果延误时间或者用药量过小就会导致治疗效果较差或者变成亚急性或者慢性。

猪败血性链球菌病的病原
链球菌的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多数为非致病菌,致病性链球菌由于其种类不同而引起人畜不同的疾病。链球菌单个呈圆形球状细菌,单个、成对或数个呈短链或数十个乃至上百个呈串珠状的长链。本菌不形成芽孢,无运动性,有的菌株具有荚膜,革兰氏染色一般呈阳性。按Lancefield血清学分群方法,链球菌分为20个菌群,与其有关的血清群是A、B、C、D、E(P、U、V)、Q、G、L、N、M、P、R(D)、S(D)13个菌群,目前A、B、C、D、E、L等6个是引起发病的主要菌群。其中与猪败血性链球菌病有关的是C群链球菌。链球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致病性链球菌对营养要求高,在加有葡萄糖、血清或血液营养基上才能生长良好,形成透明、发亮、光滑圆形、边缘整齐细小菌落。本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相当强,可耐干旱数周,冰冻条件下保持6个月活力,而毒力不变,70℃保持50min,煮沸1~3min灭活。对一般消毒药较敏感,如20%石灰乳、0.1%新洁尔灭、5%来苏儿、2%碘酊等3~5min灭活。
流行病学
自然条件下猪易感,不分品种、性别、年龄均有易感性,其中以架子猪、仔猪和怀孕母猪的发病率高。病猪和病愈后带菌猪为自然流行的主要传染源,病猪的鼻液、唾液、尿、血液、脓肿的脓汁等,未经严格处理的尸体、内脏、肉类及废弃物,是散布本病的主要原因。本病是经呼吸道或伤口及经口、咽喉等途径感染发病,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新病区多呈急性暴发,发病率、死亡率均高;季节性不明显,但以夏秋季节多发,有的延至初冬。
临床症状
在流行初期常有最急性的病例,往往当晚未见任何症状,翌晨已死亡或突然减食或不食,体温41.5~42.0℃,精神萎顿,腹下有紫红斑,死亡率高,易与败血性猪丹毒混淆。急性的病程2~4d,体温40.5~41.5℃,有时达到42℃,呈稽留热,精神沉郁,低头、喜卧。个别病例一肢或四肢疼痛,站立时悬蹄,跛行或后肢不全麻痹,有时出现神经症状,尤以15kg左右小猪多见,颈部强直,偏头或呈一个方向打转划是跳跃。病猪减食或不食,眼结膜充血,流泪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有浆液性鼻汁,呼吸浅快,一般大小便正常。个别有血尿或腹泻、便秘现象。病猪迅速消瘦、贫血,表现极度衰竭。濒死期出现角弓反张,嘶叫,全身颤抖或四肢作划泳挣扎。少数在病后期于耳尖、四肢下端、腹下呈紫色或出血紫红斑。
病理变化
最急性的肉尸外表多正常,气管和支气管充血,腔内充满白色或淡红色泡沫,肺门淋巴结水肿,其余没有特异变化。急性型胸、腹及四肢下端呈紫红色或有斑点状出血,有的背臀部成片出血,血液凝固不良,会厌软骨点状出血,胃底黏膜有片状出血,大小肠各部多见充血、出血。胆囊壁水肿,脾肿大。心耳、心冠多有出血斑。淋巴结肿大充血或出血。
实验室检验
镜检采病猪的肝、脾、肺、血液、淋巴结、关节液、胸腹腔积液等,均可作涂片、染色,见到革兰氏阳性,单个或成对,短链或行链状,就可以确认为猪败血性链球菌病。分离培养取上述少许病料接种于琼脂夹板上进行分离培养同37℃培养24~48h,形成大头针帽大小、湿润、粘稠、隆起、半透明的露珠磁菌落,菌落周围有完全透明的B溶血环,少数菌落呈现草绿色溶血环,可进一步涂片镜检。
试验动物接种用前述病料制成1:10匀浆悬液分别接种于健康猪仔、家兔和成年小鼠,腹腔注射,每头(只)剂量分别为10.0、2.0、0.5mL,结果接种的猪仔、兔子和小鼠均死亡。分别将死亡仔猪、兔子、小鼠的肝脏抹片染色镜检,发现大量与原组织中相同的病原菌。生化反应能发酵葡萄糖、蔗糖、乳糖、七叶苷、水杨苷、山梨醇。不分解菊糖、阿拉伯糖。血清学鉴定必要时可以进行血清群及血清型的鉴定。荧光抗体技术用制备的A、C、D、G等荧光抗体血清,快速检测样本中是否有链球菌敏感性高,通常在20h内出结果。利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4h可以确诊。此外,葡萄球菌蛋白A(SPA)协同凝集试验、对流免疫电泳也可以快速简便、准确地检测样本中的链球菌抗原。
诊断
根据本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特征一般可以做出初步诊断。但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剖检变化比较复杂,容易与败血性猪丹毒、急性猪瘟等一些败血性疾病混淆,最好进行实验室检查进一步确认。败血性猪丹毒采取脾、肝、淋巴结、肾、血液涂片,染色镜检,可见到菌体平直或稍弯的,成对或小丛状的纤细小杆菌。针对性猪瘟皮肤和肾有密集的小出血点,有脓性结膜炎,病程较长,各种治疗无效。
实验室诊断
将病猪采取病料送贵州大学动物医学院检验。
分离培养:取心、肝、脾、肾、颌下淋巴结在鲜血琼脂平板上划线,37℃,24小时培养。结果从淋巴结、肝脏分离出细菌菌落形态为光滑,湿润,乳白色,隆起,粟粒大小,经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阳性呈1-7个链状排列的球菌。

药敏试验:取上述分离到的细菌纯培养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高敏药物有利福平,中敏药物有红霉素、万古霉素,不敏感的药物有庆大霉素、链霉素、氨苄青霉素。
综合防治
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圈舍清洁干净,建立定期卫生消毒制度,交叉使用消毒剂,防止产生耐药性。尽量做到自繁自养,不从有病的猪群引猪。切实搞好收购、宰前宰后检疫工作,同时搞好市场猪苗交易管理和防疫消毒。注意断尾、剪牙、阉割、注射和手术的消毒,防止感染。
应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对预防和控制本病有重要意义:中国已研制出用于预防猪链球菌的灭活菌和弱毒疫苗。如猪链球菌病二价灭活菌疫苗,免疫广谱,可同时预防发病率高的猪链球菌C群和猪链球菌2型;猪败血性链球菌苗,是用于健康猪群的免疫接种,弱猪及初生仔猪不应使用。
药物预防:应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可几种药物交替使用,防止耐药性的产生。可饲料中加入四环素125g/t或金霉素400g/t和恩诺沙星200g/t,或加入多效氟苯黄芪500g/t,连续饲喂1周左右。本病具有来势猛,病程短、死亡率高的特点。因此,在本病暴发期间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立即把病猪和可疑病猪隔离,同时停止放牧,固定圈舍饲养员。用具、运动场、地面、圈舍要进行彻底消毒,一般常用3%臭药水或来苏水、0.3%过氧乙酸、5%~10%石灰乳、1%~2%火碱和0.1%新洁尔等消毒;粪便污物堆积发酵;无害化处理死猪,深埋或焚烧。每天要多次检查猪群,病猪用抗菌素治疗,采取对症治疗,抗菌消炎。常用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药物、头孢氨苄等。应用药物时要坚持3个原则,一是大剂量原则,氨苄青霉素由原来0.03g/kg体重增加至0.06g/kg体重;二是增加用药次数,用药由原来的1~2次/d增加至2~3次/d;三是坚持连续3d用药,由原来的1~2d增加至2~3d。同时,也可口服电解质、多维。还可利用中药治疗,如地丁、蒲公英、金银花、麦冬、连翘、大黄、甘草等煎服。疫区和流行猪场应对未发病的猪群进行紧急免疫。
体会
猪链球菌呈世界分布,荷兰和英国最早报道猪链球菌感染猪。此后,猪链球菌病在养猪业发达的国家都有发生。链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常存在于健康的哺乳动物和人体内,在动物机体抵抗力下降和外部环境变化的诱导下会诱发动物和人发病。一些诱因如气候的变化、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多雨和潮湿、长途运输等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在规模化猪场,猪链球菌病已成为一种常见和多发病,成为一些病毒性疾病如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等的继发病。而且常与一些疾病如附红细胞体病、巴氏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混合感染。败血性的发病率一般为30%,死亡率可达80%。因此,在现代集约型条件下养猪应高度重视。
一些规模化猪场已接种了链球菌疫苗,但导致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链球菌有多种血清型,使用链球菌多价苗效果较好,否则血清型不对时,就无效果。由于有些猪场经常滥用抗生素,导致猪链球菌对常用抗生素产生了较强的耐药性。因此,建议治疗早期可采用2~3种药物试验性治疗,最好在药敏试验的基础合理用药。
猪链球菌病虽然是一种危害较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但对该病已有比较有效的防治技术,可通过免疫接种疫苗进行预防,同时对疑似发病的动物用抗菌素类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也有很好的效果。只要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养殖场(户)加强饲养管理,建立完善的防疫制度,搞好环境卫生,猪链球菌病就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常见猪病混合感染的原因以及其处理措施


近几年来,猪病错综复杂,混合感染的病例屡见不鲜,单一病原的感染尚可容易诊断和控制,但是混合感染病原较多,临床症状表现复杂,给猪病的诊断和防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期我们就猪病的混合感染邀请几位老师,分析一下混合感染的原因、分类、治疗和防控等方面的问题。由于混合感染情况复杂,我们只是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带领广大兽医工作者多总结新的防控方法,及早摆脱猪病混合感染给我们带来的困扰。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常见猪病混合感染的原因以及其处理措施。

1、常见混合感染

猪蓝耳病病毒和伪狂犬病毒的混合感染在临床上主要表现是母猪繁殖障碍为主,而且是连续性的,通过实验室检验,常见的包括猪蓝耳病病毒、伪狂犬病毒以及猪附红细胞体等,除此之外,还可能会继发其他细菌的感染,但是别的猪群一般不会有疫情发生。发生猪蓝耳病毒和伪狂犬病病毒混合感染的猪场曾经出现过猪蓝耳病或伪狂犬病,整个猪群采取灭活苗免疫2次,虽然可以将疫情彻底控制住,但是会遗留连续的繁殖障碍症状,可见死胎和木乃伊胎数量增加,返情与屡配不孕的母猪数量增加,经常有流产情况等。此类混合感染的原因所在仍然是伪狂犬病或蓝耳病,初次用灭活苗进行免疫应该进行3次,避免种猪群产生偏低的抗体水平,造成仅有部分免疫的情况,引起连续的繁殖障碍。伪狂犬病毒与猪蓝耳病病毒都同样对机体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从而导致猪只对别的病原的易感性提高,所以会继发其他病原的感染。

猪瘟和圆环病毒混合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以猪瘟、圆环病毒感染为主导的组合,仅仅有部分断奶仔猪表现连续的发病甚至死亡。通过实验室检验结果可以发现,除了猪瘟和圆环病毒之外,还可见到大肠杆菌、链球菌等。此种混合感染的发病原因的原发病是猪瘟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在这类猪场中始终存在猪瘟病毒,如果一直能保证猪瘟的免疫操作规范化,包括超免与加强免疫,有效的超免效果具有12个月的免疫力,而且在猪只35~45日龄时应该再次免疫2~4头份,这样就不会只有部分仔猪猪瘟抗体水平低下的情况出现;最初怀疑与胎儿的先天感染弱毒株有关,导致迟发性的感染,会在受到断奶应激刺激之后患病;或者是由于仔猪感染了弱毒株而发病,但是这种情况通常在表现出临床症状之前要经历几个月的潜伏期,即使在保育阶段提前发病,育成猪和成年猪也同样都会出现患病表现,可是在感染这类疫病的猪场的我育成猪和成年猪并没有出现异常,所以,猪瘟的迟发性感染的怀疑不成立。由于部分免疫抑制的产生,出现了非典型的猪瘟;或者是由于完全的免疫抑制才出现的猪瘟而且是典型性的。

2、病原分析

日常的临床工作中要重视预防工作,不可着急的治疗病猪,如果采用抗生素和退热药并且药物过量,或者是夸大疫苗的效果,不按规程增加免疫的剂量,而且滥用没有经过批准的疫苗和自家苗,引起免疫麻痹,造成免疫失败的结果。

个别猪场对于消毒工作不够重视,很少进行消毒操作有的甚至根本不采取消毒措施。然而有的猪场却只是单一的夸大消毒的效果,给猪群每天消毒几次,这样必然导致猪舍过高的湿度,猪只始终处于应激状态,促进了疫病的产生。

中型或者是小型的猪只饲养场及城郊和乡村的个别猪场根本没意识到粪便污染的处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导致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导致猪群长期生活在这种污染严重的环境中,从而会引发呼吸道等疾病。

当前,在我国的集约化猪只饲养场大多采用的一贯的连续的生产模式都是从配种、妊娠、分娩再到保育最后是生长育成,很难采取彻底的空栏消毒措施。近几年,养猪的生产结构和技术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临床的兽医工作人员应该采取全新的饲养管理技术,比如实行早期断奶、全进全出、多地生产等措施,以发挥对猪传染病的有效控制。

3、处理方式

疫病在猪场中流行的时候,要采取综合的分析方法,将实验室检查和临床的现场诊断结合在一起,还要考虑把传统饲养与现代先进技术融合在一起,查找发病原因和疾病的诱发因素,有必要的时候还要进行相关的实验室化验和跟踪观察,从而针对疾病制订出正确合理的综合性防治程序。

猪只饲养场存在的猪瘟、口蹄疫、伪狂犬、气喘病等,尽量选择应激作用弱、同时具有净化效果的国外疫苗,根据具体发病情况选择配合使用其他疫苗,但是坚决不能滥用疫苗。此外,还要培养足够的保健意识,制定完整合理的药物预防方案,尽最大的可能将细菌感染控制到最低。饲养场的生物安全体系要尽量健全,始终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原则。要采取合理的饲养管理方式,发霉变质的饲料不可以给猪只饲喂,消灭环境中的应激刺激,保证猪只的免疫力能够得到提高。

猪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和链球菌混合感染的冶疗方法


猪三病混合感染系指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和链球菌混合感染。

夏秋季节高温闷热、多雨潮湿,是各种吸血昆虫活动的高峰期,猪的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是典型的虫媒传染病;而链球菌又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对猪有极高的易感性,且在温暖季节很活跃,此时如果饲管不善,消毒不严,猪舍通风欠佳,环境闷热潮湿,使猪的抗病力下降,这些病原微生物就会趁虚而入,导致混合感染。

发病后,要立即隔离病猪,并对圈舍及周围环境彻底消毒;对健康猪群紧急注射猪链球菌苗;同时用附环康+混感刹手拌料饲喂进行预防。用量为每千克分别拌料500千克,连用5~7天。

1.治疗原则在治疗上以抗菌消炎、清热退烧、抑杀血虫、补血强体为原则,根据不同症候和病情,对症施治。

2.治疗方案

方案一:主要用于以高热不退,先期皮肤发红、后期皮肤苍白,贫血消瘦,黄疸,下痢为主要症状的仔猪和部分保育猪的治疗。①上午分别肌注红弓嗜链肽+长效土霉素,连用3天;前者每千克体重0.1~0.2毫升,后者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②下午静注血虫急救针,每千克体重0.2~0.3毫克,轻症1次,重症隔1~2天再注1次。③对贫血消瘦的仔猪,同时肌注牲血素和复合维生素B作辅助治疗;前者每头仔猪每次100~200毫克,首日1次,以后隔5天再注1次,注意深部注射,避免过量使用;后者每千克体重0.2毫升,每天1次,连用2~3次。④食欲恢复后用附环康+混感刹手拌料饲喂5~7天,用量均为每千克拌料500千克。

方案二:主要用于以高热、咳嗽气喘、呼吸困难、血尿、便秘、猪体全身有淤血斑为主要症状病猪的治疗。①强效弓链康肌注,每千克体重0.1毫升,重症猪每天1次,一般2天1次,连用2~3次即可。②混感芪抗混饮,100克对水800千克,连用3~5天。咳喘严重者可在下午肌注氟本尼考注射液。

方案三:主要用于以发热、关节肿胀、疼痛,以及有脑膜炎、败血型症状的育肥猪和母猪的治疗。①热毒排疫肽+青霉素混合肌注,每天2次,连用3~5天;前者每千克体重0.1~0.2毫升,重症首量加倍;后者每千克体重20万单位。②高热不退者,可肌注高免热毒血清,每千克体重0.1~0.2毫升,每天1次,连用2~3天。③热毒混感康拌料饲喂,用量为100克拌料200千克,连用5~7天。

猪伪狂犬的症状和脑炎型链球菌的危害


很多养猪户都遇到过这种现象,猪出现四肢乱划,伴有神经症状,但是却分不清是猪伪狂犬,还是脑炎型链球菌。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猪伪狂犬的症状和脑炎型链球菌的危害。

1、发病日龄

伪狂犬:常发于哺乳期至断奶前后,稍大的猪如果出现伪狂犬,很少出现神经症状。

脑型链球菌:不分日龄段,不管多大的猪都有可能发病。

2、易发季节

伪狂犬:寒冷季节易发,因为很多病毒在高温季节,抵不过阳光中的紫外线,所以不易流行;

脑型链球菌:高温季节易发,因为高温季节细菌繁殖更活跃。

3、发病率

脑炎型链球菌:一般都是单一出现,突然发病没有征兆;

伪狂犬病:一般群发,要么不发,一发病就会不止一个,即使一头有神经症状的,其他猪也会有腹泻、呕吐等现象。

4、临床症状表现

脑炎型链球菌:猪出现四肢划水运动(不间断);猪眼球不停向两侧转来转去;发病猪不会出现呕吐、拉稀。青霉素、磺胺对它有明显效果。

猪伪狂犬:发病猪出现划水动作(停顿);猪侧卧时,将它翻身后立马翻转原来一侧;病猪会有呕吐、拉稀现象。磺胺对它一点效果都没有。

5、治疗方案

虽然青霉素和磺胺类不能联合用药,但是青霉素一天三次,磺胺一天两次对链球菌却有治疗意义,伪狂犬却只能在迟发神经症状后有恢复的希望,治疗意义不大;

6、预防方案

链球菌免疫效果不理想,伪狂犬母猪配种前和产前两次免疫后对仔猪有确切的保护作用,断奶后仔猪只免疫一次即可,青年猪以后症状轻,良好猪群死亡率很少;

现在多数大小猪场注重药防,导致发病后难以治疗,也因为药防,也导致猪一发病就可能是混合感染,增加治疗难度和降低了治疗价值。

通过上述的方法,可以有效判断是脑炎链球菌还是伪狂犬,这样养猪朋友们可以及时的采取治疗,对症用药了。如果大家还有更好的办法,也可以及时分享出来哦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1035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