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过程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病原、鳅体、池塘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

泥鳅是生活在水中的水生动物,泥鳅的摄食、呼吸、排泄、生长等生命活动都是在水中进行,因此水环境对泥鳅生存和生长的影响超过任何陆生动物。水中存在的病原体数量较陆地环境要多,水中的各种理化因子(如溶氧、温度;ph值、无机三氮等)直接或间接影响泥鳅的存活、生长和疾病的发生。体质健康的泥鳅对环境适应能力很强,对疾病也有较强的抵御能力。但在养殖池塘中,由于放养密度的提高(较自然水域增大几倍甚至几十倍),人工投饵量的增大,泥鳅的排泄量对水体的污染程度增大,使得环境极易恶化,同时疾病的传染机会增大。当环境的恶化,病原体的侵害超过了泥鳅体内内在免疫能力时,就导致了鳅病的发生。

二、鳅病发生的环境因素

(一)理化因素
1.物理因素主要为温度和透明度。一般随着温度升高,透明度降低,病原体的繁殖速度加快,鳅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但个别喜低温种类的病原体除外,如水霉菌等。
2.化学因素水化学指标是水质好坏的主要标志,也是导致泥鳅病害发生的最主要因素。在养殖池塘中主要为溶氧量、ph值和氨态氮含量,在溶氧量充足(每升4毫克以上)、ph值适宜(7.5~8.5)、氨态氮含量较低(每升0.2毫克以下)时,泥鳅病害的发生率较低,反之鳅病的发生率高。如在缺氧时鱼体极易感染烂鳃病,这点对泥鳅来说要好于其它鱼类,但也不可不防,ph值低于7时极易感染各种细菌病,氨态氮高时极易发生暴发性出血病。

(二)生物因素
与泥鳅病害发生率关系较大的为浮游生物和病原体生物。常将浮游植物含量过多或种类不好(如蓝藻、裸藻过多)作为水质老化的标志。这种水体泥鳅病害的发生率较高。病原体生物含量较高时,泥鳅病的感染机会增加。同时中间寄主生物的数量高低,也直接影响相应疾病传播速度。

(三)人为因素
在精养池塘,人为因素的加入大大加速了泥鳅病害的发生,如放养密度太大、超量投喂人工饲料、机械性操作等,都使泥鳅病害的发生率大幅度提高,所以精养池塘的泥鳅病发生率高,防病、治病工作也更为重要。

(四)池塘条件
主要指池塘大小和底质。一般较小的池塘温度和水质变化都较大,泥鳅最好是池塘宽度不在太宽,面积控制在2~亩为宜,底质为草炭质的池塘ph值一般较低,有利于病原体的繁殖,泥鳅病的发生率较高。底泥厚的池塘,病原体含量高,有毒有害的化学指标一般也较高,因而也容易发生泥鳅病害。

三、发病泥鳅的体质因素

泥鳅体质是鳅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是鳅病发生的根本原因,主要为品种和体质。一般杂交的品种较纯种抗病力强,当地品种较引进品种抗病力强。体质好的泥鳅各种器官机能良好对疾病的免疫力、抵抗力都很强,鳅病的发生率较低。泥鳅体质也与饲料的营养密切相关,所以在选择泥鳅专用饲料时就显得相当重要,当泥鳅的饲料充足,营养平衡时,体质健壮,较少得病,反之泥鳅的体质较差,免疫力降低,对各种病原体的抵御能力下降,极易感染而发病。同时在营养不均衡时,又可直接导致各种营养性疾病的发生,如瘦脊病、烂鳃病、脂肪肝等。

相关知识

泥鳅养殖过程中六种主要病害的防治技术



一、赤皮病

此病由于捕捞、运输过程中碰伤鳅体,或因水质恶化而引起细菌侵入,诱发此病。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溃烂尤为明显,危害较严重。

防治方法

发现此病可按1立方米水体溶解20克呋喃奈斯水溶液,浸洗病鳅15分钟~20分钟;也可用占全池鳅鱼体重0.04%的呋喃奈斯拌饵投喂,连喂3天,疗效比较显著。

二、曲骨病

病鳅背骨弯曲,因孵化时水温异常及缺乏维生素所致。

防治方法

孵化时保持适温,防止水温急剧变化,投喂混合饲料。

三、水霉病

由于水温较低或冬季鳅体受伤,开春后易感染水霉病。病鳅身上长满白色棉絮状的水霉。

防治方法

发现此病,用2%~5%的食盐水浸洗病鳅5分钟~10分钟,也可用浓度为10毫克/升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洗15分钟~30分钟,即可治愈水霉病。

四、寄生虫病

泥鳅种苗阶段常见有车轮虫、三代虫等寄生虫,被寄生虫侵袭的鳅苗常常浮于水面,急促不安,或在水面打转。

防治方法

发病鱼池可按1立方米水体用0.5克硫酸铜和0.2克硫酸亚铁制成的合剂全池泼洒。

五、气泡病

鳅苗阶段,由于水中氧气或其他气体含量过多,易导致气泡病。病鳅肠中充气,腹部鼓起,浮于水面。

防治方法

发病重池,可用浓度为1克/升的食盐水全池泼洒,或加入新鲜水体。平时投饵要注意适量、多样化,并加强水质管理,可以预防此病的发生。

六、敌害生物

泥鳅的主要敌害生物有蛙类、水生昆虫、鸟类及凶猛肉食性鱼类。

防治方法

1.清除池边杂草,保持养殖环境卫生,严防蛙类侵入,发现蛙类应及时捕捉,蛙卵要及时捞除;

2.进水口要用筛绢网拦好,防止野杂鱼随进水时进入池中;

3.发现鸟类,及时驱赶。



甲鱼养殖病害发生的原因分析



鳖是用肺呼吸的爬行动物,它们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在自然条件下,多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山塘和山涧溪流等水域的僻静处;它们特别喜欢水质清洁、干净的湿润泥沙环境。客观地说,人们一般很少看到自然界的野生鳖生病。
在各种养殖条件下,尤其是人工控温养鳖时,鳖的生活环境不同于自然界,人工养殖的鳖容易受水温、水质,养殖水体的底质条件,以及人为因素如惊扰,饲养管理不当,乱用药物等的影响,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当然,养殖者主观上总是设法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以适合于鳖的栖息和生长需要,但限于养殖技术水平还不够完善和人工养殖环境中的物质基础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或因养殖密度过大等等原因,使鳖的生活环境条件不能满足其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因而又形成了鳖病发生的另一重要原因。
在一般情况下,鳖对其生活环境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忍耐性,但如果其变化超越鳖的适应范围和忍耐程度,引起鳖的生理机能失常,其应激能力减退,且不良生活环境继续维持,将会导致鳖病的发生甚至死亡。
可以认为,鳖病发生是鳖机体、生态环境和病原体三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生态环境和病原体是外因,是鳖病发生的条件;鳖机体的机能状态是内因,是鳖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不良的生态条件下,病原体的大量孽生,一旦致鳖机体失去抵抗能力,鳖病就会随之发生。
懂得这些原因,对如何预防鳖病的发生,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黄鳝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病害防治



黄鳝是一种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经济鱼类,在国内外市场上十分畅销,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率较高的水产养殖名优品种,它具有生长速度快、投资小、产量高、收益快等优点,深受养殖者欢迎。近几年来由于钓捕、宠捕、电捕过度,使黄鳝的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自然资源日见匮乏,因此发展人工养殖黄鳝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黄鳝养殖业日渐兴旺。但目前黄鳝的养殖技术还不够成熟,特别是疾病防治技术研究还跟不上其养殖业的发展。由于黄鳝疾病非常严重,给养殖者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为了提高黄鳝养殖成活率,提高经济效益,本文就几种常见的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与防治技术简介如下,供养殖者参考。

1黄鳝常见病的防治

1.1痉挛症

该病是目前对黄鳝人工养殖威胁最大的病害。主要表现为头部极度痉挛,身体成卷曲状,易受惊,且受惊后窜跳严重,常有不自觉的撕咬。身体表面及内脏器官无炎症。该病主要出现于鳝苗入箱一周后,常有批量发病,10——12天后开始死亡,直至发病鳝死尽为止,一个月后死亡结束。此病在养殖过程中也常有出现。

防治方法该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办法,但如严格按照苗种采集技术采集苗种、运输苗种,严格实施日常管理措施,可杜绝此病的发生。

1.2梅花斑状病

1.2.1病因和病症此病病因不明。在长江流域一带常发生在7月中旬,病状为黄鳝背部出现黄豆大小的黄色圆斑。

1.2.2防治方法在饲养池里放养几只蟾蜍(俗称癞哈蟆)。已发病者,可用1——2只蟾蜍(池面积大,可多用几只),将头皮剥开,用绳系好,在池内反复拖几次,1——2天后即可痊愈。

1.3发热病
1.3.1病因和病症此病主要发生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密度大,运输时间长,体表粘膜被水中微生物分解,大量耗氧,放出热量,造成水温剧增(可高达50℃),使底层黄鳝缠绕成团致死,死亡率有时可达90%。

1.3.2防治方法在运输前先经蓄养,勤换水,使黄鳝体表泥沙及肠内容物除净,气温23——30℃情况下,每隔6——8小时彻底换水1次,或每隔24小时,在水平施放一定量的青霉素,用量为每25升水放30万单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寄生虫和细菌性疾病的防治

2.1锥体虫病

2.1.1病原和病症锥体虫在黄鳝血液中营寄生生活而成。黄鳝感染锥体虫后,大多数呈贫血状,鱼体消瘦,生长不良。流行期在6——8月份。

2.1.2防治方法①用生石灰清塘,清除锥体虫的中间宿主蚂蟥(水蛭)。②用20——30克/升的食盐水或2毫克/升百虫克,浸浴病鳝10分钟左右,均有疗效。

2.2隐鞭虫病

2.2.1病原和病症隐鞭虫寄生在黄鳝血液中而引起。其形态与其他鱼类寄生的隐鞭虫不同,它的后鞭毛贴在虫体表的一段,和虫体表面构成一条比较明显的狭长的波动膜。活的虫体在血液中颤动,但很少迁移。被感染的黄鳝呈贫血状。全年都可感染,以夏秋两季较为常见。

2.2.2防治方法用20——30克/升食盐水或用2毫克/升百虫克溶液浸浴病鳝5——10分钟,此法可治疗也可预防。

2.3黑点病

2.3.1病原和病症复口吸虫后囊蚴寄生在鱼体皮下组织而引起的。黄鳝发病初期尾部出现浅黑色小圆点,手摸有异样感,随后,小圆点颜色加深,变大并隆起,有的黑色小点突起进入皮下,并蔓延至体表多处,病鳝停止摄食,直到萎瘪消瘦而死。

2.3.2防治方法①生石灰清塘,消灭病源。②用1——1.5毫克/升藻虫清液全池泼洒,消灭中间宿主椎实螺。③用0.6毫克/升的菌藻净全池泼洒。

2.4航尾吸虫病

2.4.1病原和病症是一种鳗鲡航尾吸虫寄生在黄鳝的胃中所引起的。活体体表光滑,圆柱形,背腹部稍扁平,淡红色。病鳝消瘦,解剖检查,可见胃中有很多虫体,使胃充血发炎。生长缓慢。

2.4.2防治方法用生石灰清塘,消灭病原。

2.5棘头虫病

2.5.1病原和病症是一种隐藏新棘虫在黄鳝的前肠中营寄生生活所引起的。虫体白色,呈圆筒形,前端略膨大,吻小。病鳝肠壁损伤发炎,或因大量奇生而引起肠梗阻,肠穿孔。食欲减退,鱼体消瘦,表现为头大尾小,体质虚弱,严重时引起死亡。

2.5.2防治方法用2毫克/升百虫克溶液浸浴病鳝5——10分钟,用鱼虫灭1号以4%的添加量添加于饲料中,投饲1天,分2——3次投喂药饵,用药前停食1天。

2.6毛细线虫病

2.6.1病原和病症是毛细线虫寄生在黄鳝肠道后半部而引起的。发病于7月中旬。常由于换水不及时或不彻底而感染,虫体呈乳白色。病鳝减食消瘦。

2.6.2防治方法用2毫克/升百虫克溶液浸浴病鳝5——10分钟,用鱼虫灭1号以4%的添加量添加于饲料中,投饲1天,分2——3次投喂药饵,用药前停食1天。

2.7细菌性皮肤病

2.7.1病原和病症病鳝体表有大小不一的红斑,呈点状充血发炎,腹部两侧尤为明显。游动无力,头常伸出水面。病情严重时,表皮呈点状溃烂,并向肌肉延伸,形成不规则的小洞,殃及内部脏器而死亡。5——9月份为流行季节。

2.7.2防治方法①用生石灰清塘,消灭病原。②保持水质良好,防止污染。③鱼病流行季节,每立方米水体用红霉素25万单位,全池泼洒1次。④用1千克鱼康乐1号添加于100千克黄鳝饲料中掺拌投喂,每天1次,3——7天为1个疗程。

2.8细菌性烂尾病

2.8.1病原和病症是鱼尾部感染产气单孢菌而引起的。感染后尾柄充血发炎,直到肌肉坏死溃烂。病鱼反应迟钝,头伸出水面,严重时尾部烂掉,尾椎骨外露,丧失活动能力而死亡。

2.8.2防治方法①运输过程中,防止机械损伤。②放养密度不宜过大。③改善水质与环境卫生条件。④每立方水体用0.2——0.3毫升的杀红全池泼洒。⑤金霉素药液浸洗鱼体,浓度为每毫升0.25单位。

2.9水霉病

2.9.1病原和病症在放养初期,由于操作不慎,体表受伤而感染,肉眼可见到伤处长霉丝。

2.9.2防治方法一方面立即加注新水,一方面用食盐和小苏打(前者每百升水加2.5千克,后者每立方米水体用量20克),全池泼洒,同时每立方水体用0.2——0.3毫升的杀菌红全池泼洒直到病愈。

3体表寄生蚂蟥的防治

3.1病原和病症

由于蚂蟥(中华颈蛭)吸附在黄鳝体表,引起细菌感染,使病鳝活动迟缓,食欲减退,影响生长。用无土法养殖黄鳝时,在池中培育水葫芦,对养殖效果是有利的,但易带入蚂蟥(蚂蟥喜躲藏在水葫芦的根部)。

3.2防治方法

(1)将病鳝捞起,放入百虫克溶液(1吨水加百虫克二克),浸浴5——10分钟,按1份黄鳝5份药液浸泡1——2小时,能使蚂蟥脱落致死。如果发现浸浴时黄鳝有颤抖现象,说明药物浓度过高或浸浴时间过长,应立即将黄鳝捞出。

(2)用5毫克/升孔雀石绿浸浴,经0.5小时蚂蟥即开始脱落,经3小时即全部脱落死亡,而黄鳝则十分正常。

4出血病的防治

4.1病原和病症

江苏宝应县科委凌天慧以及南京农业大学徐福南等,于1990年发现了国内外均未报道过的黄鳝败血型疾病,暂称黄鳝出血病。通过解剖和显微镜观察,证实该病是由“气单孢菌”引起的出血病,对黄鳝人工接种“气单孢菌”毒株,发病症状与原发症状完全相同,接种后91小时,黄鳝全部死亡。剖检可看到病鱼皮肤及内部各器官出血,肝的损坏较严重,血管壁变薄,甚至破裂。从病理学来分析,这是由于“气单孢菌”产生的毒素而引起的。

4.2防治方法

每100千克饲料添加汉宝出血停250克,每日2次,连用3——7天。

母猪返情的主要原因分析


我们都知道,在生猪养殖过程中需要控制牲畜的发情以便繁殖。发情期过了没有怀孕的猪,要让它重新发情以便配种,能重新发情的数值叫做发情率。让人头疼的是,母猪配种后也会返情,这其中有些异常现象需要我们知道。当然,我们也应该学会如何来分析这种情况的发生。所谓返情是指在配种后无妊娠症状,又进入发情期的现象。母猪配种后返情,可造成母猪群繁殖周期延长,无形之中给猪场和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母猪返情的主要原因分析,具体来了解一下!

1、受精失败

配种时机不当。通常断奶母猪的发情时间越早,发情持续的时间越长,排卵的时间也就越晚,相反,如果断奶母猪发情的时间推迟,则发情持续的时间短,排卵时间越早,因此在配种时要掌握好适时的输精时间,一般对于在1周内即出现发情现象的母猪,在查情时当母猪发生静立反射时,再推后12h输精配种较为适宜。而对断奶后1周以上的经产母猪和后备母猪,则要在出现静立反射后就立即输精。如果配种时机不对,配种过早,会导致母猪在排卵时精子已失去受精能力,而配种过晚,则会导致卵子已排出,但精子还未到达受精部位,影响受精,导致受精失败,使母猪出现返情。要想做到适时配种,就需要做好母猪的发情鉴定工作,并根据母猪实际的情况确定最佳的输精配种时间。

精液品质不佳。公猪精液的品质是影响母猪配种受胎率的重要因素。公猪精液的品质包括精子的数量、活力、死精的数量、精液的颜色、气味、精子的密度、畸形率等,如果有任何一项指标不理想都会影响到受精。因此在配种前要对精液进行物理性状的检查工作,以确保精液的品质。另外,还要加强种公猪的饲养管理工作,减少不良因素对公猪精液品质产生不利的影响。

配种人员技术不熟练。配种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是导致受精失败,引起母猪返情的重要因素。配种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输精过程,还包括母猪的发情鉴定、精液的检测、输精时机的判断以及掌握母猪的稳定情况等。要掌握好配种工作的每一环节,包括配种前的各项消毒工作、输精管的插入方式、输精速度等,以提高受精率。

养殖环境不良。母猪舍的环境对于母猪的受精率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不良的环境,如卫生条件较差、温度不适宜、空气质量较差、限位栏的尺寸不合适等,会对母猪产生较大的应激,从而使母猪的内分泌紊乱,影响受精,有时还会导致母猪出现早期的胚胎死亡,引起母猪返情。

2、胚胎着床失败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会引起胚胎的着床失败而导致母猪发生返情。尤其温度对配种后母猪的影响最为严重。因此夏季高温季节是母猪返情率较高的主要原因。这是由于母猪在夏季高温环境下会发生热应激,导致母猪卵巢的机能减退,配种受胎率降低,还易发生早期的流产而出现返情的现象。另外,当母猪出现热应激时还会出现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导致母猪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影响了仔猪的生长发育。

日常的管理。配种后母猪日常的管理也是引起母猪返情的重要因素。如果对配种后母猪的饲养管理不当,易引起母猪出现管理性应激反应,如当母猪间发生咬架时会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导致胚胎死亡,另外,当母猪发生应激时还易导致胚胎不能分布到子宫角的50%,导致此次妊娠中止,使母猪返情。

营养因素。营养因素是影响母猪返情的重要因素,母猪在配种后如果饲喂不合理,例如在母猪配种后的3天和8-25天这两个阶段如果饲喂母猪高能饲料,则会导致母猪摄入过高的营养,使受精卵死亡,出现胚胎的着床失败,从而增加母猪的返情率,但是如果在配种后的营养不足,也会导致同样的现象发生,所以,在配种时要根据实际的养殖情况给母猪提供适宜的营养。除此之外,如果饲料的品质较差,如饲料发生霉变、受到污染等会导致母猪中毒,影响到胚胎的着床,如玉米在发霉后产生的赤霉烯酮会引起母猪出现假发情,所以要保证母猪饲料的质量,保持母猪适宜的体况,不但可促进母猪发情,还可以确保胎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在配种前可对母猪进行短期优饲,在配种后要禁喂高能饲料,可适当的喂一些青绿饲料,同时加入电解多维,以补充维生素的不足,防止母猪出现早期胚胎死亡,出现返情。

疾病因素。当母患病后,尤其是与繁殖系统相关的疾病后也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到母猪的受胎率,导致母猪出现返情。例如生产上常见的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等。这些疾病会侵害到母猪的生殖系统,导致妊娠失败。因此要养殖生产过程中要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工作,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定期对母猪进行健康的检测,并做好疾病的预防、消毒与免疫接种工作,在配种时要确保猪群没有感染繁殖障碍性的疾病后再配种,以减少母猪的返情率。

为了降低母猪的返情率,要从多方面人手进行综合的管理,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提高适宜的营养,保持舒适的养殖环境,以提高公猪精液的品质和母猪卵子的质量。做好母猪的发情鉴定工作,做到适时的配种,并对配种后的母猪进行合理的饲喂,科学的管理。加强母猪疾病的预防工作,在母猪分娩、配种等操作时要注意操作规范,彻底消毒,防止发生病菌感染,减少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

1、没有掌握好配种的时间
母猪配种的最佳时机应在其排卵前6~18小时,如果配种过早,要么母猪的子宫颈口没有开张,精液不能进入子宫内;要么精子到达受精部位时,离排卵时间尚早,等卵子排出时,精子已经失去受精能力。如果配种时间过晚,当卵子排出一段时间后,精子尚未获能,待精子获能后,卵子已经失去了受精能力。过晚配种,还可能由于子宫颈口封闭,精液不能进入母猪子宫内。
(1)如果母猪在配种后20天内返情(18-19天),就说明配种太迟。
(2)如果母猪在配种后22天以后返情(23-24天),则说明配种过早。
2、精液品质不好
本交时,种公猪的精液质量不能得到经常的检查。事实上,种公猪的精液质量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如高温天气、发烧、使用某些治疗性药物、饲料中的毒素等。
人工授精时,如果没有严格按照输精精液质量标准进行配种,其受胎率也不可靠。有些人工授精站没有经常对精液的品质进行检查,仅凭若干次检查的正常结果而推测之后处理的精液质量;有时只对稀释后精液进行检查,有些精液已经超过了正常的保存期,活力已经很低,仍被用来进行输精。
如果配种后的21天、22天、23天内返情,说明配种失败,那么就需要全面考虑母猪是否有病情、精子质量是否合格等问题。
3、不注意配种卫生
在配种时,应对母猪的外阴进行清洁,但并不主张用清水冲洗,而应用干的消毒纸巾充分擦拭干净。但一些猪场对母猪的外阴清洁时走过场,没有认真操作。在人工授精时,如果用手接触输精管的前端及泡沫头,可能会污染输精管,有可能引起母猪子宫炎症。
配种舍地面卫生状况对保持母猪外阴的清洁也十分重要。发情母猪外阴接触污水,可能会将污水通过阴道壁的毛细作用吸收到子宫内,引起子宫炎症。
不卫生的配种,大约在配种后的第七天以后,母猪会排出异常分泌物,也可能没有异常分泌物,直到下一个发情周期返情后出现。
一般会在配种后的21天、22天、23天内返情。
4、母猪排卵迟滞或不排卵
如果母猪排卵迟滞,当排卵时输入的精子已经失去受精能力。如果发情,有卵泡发育,但卵泡最终闭锁而不排卵,也会使母猪不能受孕。通常由于卵泡闭锁而返情的母猪,往往在配种后很短时间(7~10天)就会再返情。
5、生殖道炎症
母猪子宫炎是造成母猪不孕的主要原因。子宫的炎性分泌物阻碍精子的运动和生存,精子达不到受精部位,输卵管炎或水肿,蓄脓症以及卵巢粘连等,均可引起输卵管闭锁,不能受精。
6、种公猪交配失败
种公猪患生殖系统疾病时,有时尽管有交配行为,但可能并没有射精。
7、气温过高或母猪发烧
配种后14~25天为胚胎着床期,如果14天内母猪受热应激或发烧,则会使子宫乳成分改变,造成胚胎着床前死亡,导致母猪返情。12~24天甚至到35天受到热应激或发烧则影响到胚胎着床或已经着床的胚胎死亡而使母猪返情。
8、管理性应激
争斗、转栏、运输等应激因素可影响到母猪的内分泌状态,如争斗时,会使母猪的肾上腺素分泌亢进,这类激素会影响到子宫乳的成分,从而导致胚胎死亡。另外,如果各种应激因素导致胚胎不能分布到子宫角的50%,则此次妊娠就会中止,而使母猪重新发情。
9、子宫炎症
如果子宫发炎,炎性分泌物可造成子宫内环境改变,而使早期胚胎死亡。
10、胚胎数过少
据研究,如果子宫中不足4枚胚胎,则不能维持妊娠,母猪妊娠中止,重新发情。
11、遗传性原因
有些受精卵因受遗传缺陷影响,胚胎发育不良,不能正常着床。另外,配种或输精时机不适宜,可能使受精时精、卵的最佳结合时间已过而勉强受精,胚胎多不能正常发育。
12、对于返情母猪的输精规则
(1)检查母猪阴道的分泌物或其他阻碍配种的反常行为。
(2)如果这一切都正常,一出现站立发情,就要进行输精。
(3)每隔8-12小时再输一次,直到母猪不再接受背部按压。

影响蝎子成活率的主要原因


蝎子是传统名贵中药,近年来人工养蝎已成为农民致富的新途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养蝎专业户往往因蝎子成活率低而影响经济效益,制约了养蝎业的发展。现就影响蝎子成活率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蝎子嗅觉灵敏,来自不同场所或环境的蝎子,由于蝎体上带有不同的气味,易相互残杀。如果需要合群,在合群前一周应各喷洒同一气味的物质,以便合群时互相认同。

2.母蝎产后负仔期间,公蝎喜抢食仔蝎,所以在母蝎临产前,应把公蝎集中到别处饲养,待母蝎产仔1个月后,再将雄、雌蝎混养,重新交配怀胎。

3.仔蝎离开母体后,母蝎和仔蝎食欲均旺盛,如果食物不足,会出现母蝎吃仔蝎和仔蝎互相残杀的现象。这时应供应营养丰富、数量充足的食物,并且及时分群。

4.蝎子在蜕皮时,如果食物不足,则会出现已经蜕皮的吃未蜕皮的或正在蜕皮的,未蜕皮的吃正在蜕皮的或蜕皮后还不能活动的仔蝎。这时要多投食物,将蝎喂饱。

5.不同年龄或不同生长期的蝎子所需温度不同,产期蝎需要32~39℃的温度,初生仔蝎需要32℃以上的温度,非产期蝎4个月以后,所需温度为25~32℃。温度不合适,会引起相互残杀nczfj.com/,所以应保障不同年龄或不同时期的蝎子以不同的温度。

6.蝎子生活的环境湿度为60%~75%,如果生活环境过于干燥,食物水分又不足时,容易引起相互残杀。因此,活动场所湿度应大一些,栖息地湿度要小一些,平时要供应充足的饮水。

7.讲究卫生,不喂发霉、变质的食物,饮水要清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鼠、猫、鸡、鸟、蚂蚁等蝎子天敌的侵害。

奶牛繁殖障碍发生的主要原因 奶牛常见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预防措施


影响奶牛繁殖的因素很多,在不同的时期都会有着不同的原因影响着奶牛的繁殖。奶牛繁殖障碍是导致繁殖力降低或者无法进行繁殖的一类疾病,主要特征是妊娠奶牛发生流产,产出木乃伊胎、死胎、畸形胎儿、无活力的弱仔,以及不育症。该病通常在一些中小型奶牛养殖场或者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养牛业的经济效益。下面大家就一起来看看:奶牛繁殖障碍发生的主要原因奶牛常见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预防措施。

1、主要原因

营养因素。奶牛主要是由于以下营养因素引起繁殖障碍。能量不平衡是导致奶牛发生该病的主要原因,是指机体无法摄取充足的能量或者能量处在负平衡状态;饲料中添加高水平的蛋白质,是由于高含量蛋白会导致机体血液中的尿素水平升高,严重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还会造成体内激素发生紊乱,如黄体酮含量减少等,都会引起繁殖障碍。另外,高蛋白水平还会促使能量负平衡的状态进一步加重。

气候和环境因素。奶牛发生繁殖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受气候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奶牛在气候炎热的夏季容易发生热应激,从而导致机体受胎率下降,并容易发生流产或者胚胎死亡。

疾病因素。一般来说,奶牛繁殖系统中任何器官发生病变都会对其繁殖功能造成不利影响,这主要是由于疾病会导致机体的生殖环境发生变化。例如,奶牛患有卵泡囊肿、阴道炎或者子宫颈炎等疾病,都会影响体内胚胎的发育或者胎儿的出生。

2、类型及症状

隐性发情。奶牛任何年龄段都能够出现隐性发情,通常能够达到13%左右。这种牛奶通常产后经过大约40天才能够出现第一次发情,且此时即使卵巢上存在发育的卵泡,也能够正常排卵,但只表现出非常微弱的发情症状,不会出现明显爬跨,且外阴部分泌少量黏液。如果没有仔细观察容易被忽视,尤其是在气候炎热的夏天或者气候寒冷的冬天会表现出更加不明显的发情,往往发生误情失配。但随着奶牛产后时间的不断延长,会逐渐表现出明显的发情症状。

屡配不孕。可生育奶牛中大约有15%容易表现出该症状。病牛主要症状是排卵障碍和胚胎早期死亡。排卵障碍,又可分成排卵延迟和不排卵,其中不排卵病牛的发情周期基本正常,且卵泡能够发育达到最大体积,但无法排卵,接着成熟的卵泡会逐渐退化和闭锁,变成闭锁卵泡。胚胎早期死亡,是指奶牛成功受孕后胚胎在10~35天内发生死亡,临床上病牛主要表现出不规则发情。

生殖器官疾病。主要是指子宫和卵巢疾病,在整个不孕奶牛中大约60%是由于该类型引起。子宫疾病主要是指轻度子宫内膜炎、慢性子宫内膜炎以及顽固性或化脓性子宫内膜炎。卵巢疾病主要指卵巢囊肿、卵巢静止及持久黄体。

3、治疗措施

对导致奶牛发生繁殖障碍的各种疾病采取有效治疗。例如,当奶牛患有卵泡囊肿时,可每天注射200mg黄体酮,连续使用7天后,开始添加2-3支的前列腺素,但要注意,此时即使奶牛已经出现发情,也禁止进行配种,而是要等到已经形成黄体,然后再注射3支前列腺素才能够进行配种,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当奶牛发生卵巢萎缩时,可在第1天注射前列腺素1支,第2天注射苯甲酸硅二醇2mg,第4-6天开始注射黄体酮200mg,经过大约7~10天的观察,如果卵巢依旧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则要重复上述治疗过程。如果奶牛发生子宫内膜炎,可合理使用激素治疗,调整卵巢功能,促使其尽快恢复。例如,当奶牛发生胎衣不下时,要在分娩之后的第2天开始向子宫内灌注适量的土霉素;在产后15天发生炎症时,可使用金霉素冲洗子宫;在产后30天发生异常时,可使用激素进行处理,并配合子宫灌入抗生素。

4、预防措施

饲喂全价配合饲料。饲养者要根据奶牛不同生长阶段和生理特点,参考常用饲养标准以及饲料营养成分来配制日粮,并注意粗料、精料以及青绿饲料合理搭配、合理饲喂,确保机体保持种用体况的70%-80%。禁止采取掠夺式生产,防止在泌乳期间出现严重的负平衡。

采取规范的繁殖技术。奶牛进行人工授精时,必须使用标准化的冻精,且解冻后的种公牛冻精要对精子活力、密度以及有效精数量等进行检查,确保符合规定。加强对奶牛的发情鉴定,适时观察,并采取正确的检查方法。严格按照人工授精规范操作,即输精时间、输精部位、卵巢检查以及妊娠诊断等都符合规定。形成繁殖记录,设置主要牛群繁殖动态和繁殖技术指标的监控程序表。

分娩前后注意监护。通过对临产前和分娩后奶牛加强监护,能够促使机体及早恢复,确保健康,并维持高产,从而使其保持较好的再生产能力。另外,奶牛最好采取自然分娩,如必须进行助产时,要注意对奶牛后躯、手臂、助产器具等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助产时,要仔细操作,动作轻柔,避免损伤产道,从而抑制产道感染细菌。奶牛在分娩后要注意观察是否排出胎衣,如果经过12h左右依旧没有排出,则要立即采取剥离和灌注抗生素的方式进行处理。

奶牛常见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治

在奶牛的日常生产中,经常遇到奶牛不能正常发情,甚至不能受孕等繁殖障碍。引起奶牛繁殖障碍的原因很多,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根据临床症状诊断与发病原因导致奶牛繁殖障碍的疾病有: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卵巢囊肿、持久黄体等。

(一)子宫内膜炎

1.病因。奶牛子宫内膜炎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包括细菌、真菌、支原体及其他一些病原微生物。且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有一定的区域性,不同地区和不同情况下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细菌种类和各种细菌所占的比例也不同。另外,其他一些因素比如日粮中微量元素缺乏、矿物质比例失调,导致奶牛的抗病力降低,也容易发生此病。还有一些外在的原因,如管理不科学,产房卫生条件差,奶牛引产、胎衣剥离不当造成创伤,助产不当、产道受损,产后恶露蓄积,配种时操作不当等这些原因都可能导致环境性病原菌引入奶牛从而引起子宫内膜炎。

2.症状。根据病理过程和炎症性质可分为急性黏液脓性子宫内膜炎、急性纤维蛋白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慢性脓性子宫内膜炎和隐性子宫内膜炎。通常在产后一周内发病,轻者无全身症状,发情正常,但不能受孕;严重的伴有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呼吸加快,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反刍减少等表现。患牛拱腰、举尾,有时努责,不时从阴道流出大量污浊或棕黄色黏液脓性分泌物,有腥臭味,内含絮状物或胎衣碎片,常附着尾根,形成干痂。直肠检查,子宫角变粗,
子宫壁增厚。若子宫内蓄积渗出物时,触之有波动感。

3.治疗。中医治疗:用中药灌注冲洗子宫,先用硼砂3g溶于100?ml盐水中冲洗,待回流液排出后再注入当归散液(当归10g、川芎10g、赤、白芍各5g、黄芩10g、白术5g,加水300ml煎汤,滤纸过滤)100~150ml,隔日1次,连用2~3次。或服用中药方剂:芡实、补骨脂、覆盆子、葫芦巴各35g,韭菜子、五味子各32g,肉苁蓉、茯苓、沙苑子、蛇床子、阳起石、淫羊藿、远志各30g,小茴香24g,肉桂20g。共研细末,用开水冲调,候温灌服,每日1剂,连服3~4d。

西药治疗:主要是应用抗菌消炎的药物,对症消除炎症,防治感染近一步扩散,清除子宫内渗出物,并促进子宫收缩。(1)全身性给药:使用大剂量的抗菌药物,同时要注意介个补液和强心,如果体温过高,则要配合镇定解热药物。(2)子宫清冼和灌注:使用0.9%生理盐水、2%碳酸氢钠溶液、0.5%雷佛奴尔溶液、0.1%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子宫2~3次后,将清洗液全部导出,隔日再冲洗1次。

(二)胎衣不下

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产犊后12个小时以上还未能正常排出胎衣,若不及时治疗往往对奶牛以后的发情配种怀孕造成不良的影响。

1.病因:造成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有很多,在日粮中缺乏钙、盐、各种矿物质、维生素和其他微量元素是营养方面的原因;而在日常饲养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不善导致奶牛过肥或过瘦,产道狭窄,或者奶牛阵缩无力易导致奶牛胎衣不下,另外,奶牛长期舍饲,怀孕后期缺乏适当运动和光照,或者产前劳疫过度也易导致奶牛胎衣不下。

2.症状:胎衣不下分为部分胎衣不下与全部不下。部分胎衣不下的病牛一部分土红色的胎衣垂挂于阴门外,上面有脐带血管断端和大大小小的子叶,大多数胎衣滞留在子宫体内。全部胎衣不下不多是全部胎衣停滞在子宫和阴道内,仅少量胎膜悬垂于阴门外,或看不见胎衣。胎衣不下初期一般没有全身症状,1~2?d后,胎衣开始腐败分解,从阴道内排出污浊并混有胎衣碎片的恶臭液体,患牛持续出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泌乳量下降弓腰、努责、腹痛不安等症状。

3.治疗:(1)可采用中药治疗,灌服中药加味生化汤:当归90g、川芎69g、益母草150g、党参60g、黄芪60g、桃仁30g、红花25g、白术60g、山楂60g、炙甘草15g,用水煎服。

(2)西医治疗可在产后l2h内用垂体后叶素激素50~100IU进行皮下或肌肉注射,2~4h后再注射
1次。或取土霉素2g加10%生理盐水500ml溶解温热后注入子宫,促使胎盘缩小,促进胎衣排出。

(3)如果在24h之后胎衣仍然不下,就应采取手术剥离。在手术前1~2h向子宫内灌注10%的氯化钠溶液1000~2000ml,可促进胎儿胎和母体胎盘联系松弛,易于剥离。如果胎盘腐败可用虹吸管将子宫内腐败液体排出,再用0.1%的新洁尔灭溶液冲洗子宫,随后投入抗菌药物,连续2~3d,防止感染。

(三)卵巢囊肿

1.病因:引起卵巢囊肿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日龄中缺乏VA、硒等元素或雌激素和可溶蛋白过来会使卵巢囊肿发病率提高;奶牛缺乏运动同时食用过多的精料也易引发此病;自然发生的囊肿发生与促卵泡素分泌过量和垂体分泌促黄体素低有关;另外,卵巢囊肿的发生也与遗传有一定的相关性,自然环境变化奶牛发生应激也对此病的发生产生影响。

2.症状:奶牛的卵巢囊肿,主要分两类,一种是黄体囊肿,一种是卵泡囊肿。

(1)黄体囊肿,主要表现为奶牛产后长期不发情,外阴闭合,子宫颈阴道干涩,少量分泌物附着于尾根,直肠检查可见单侧或者双侧卵巢明显增大,异于平常的卵巢。在卵巢上有多个大囊肿,触挤压可觉液体充盈、壁厚、带波动。

(2)卵泡囊肿,病牛表现发情次数多、频率快,发情周期变短、发情期延长、性欲旺盛、极度不安、食欲减
退、频繁排粪尿。病牛爬跨其它牛只,焦急不安,刨地鸣叫,有时攻击人、畜,奶产量降低。直肠检查时,子
宫颈口增大壁厚而柔软,在卵巢上有多个波动的大囊肿。

3.治疗:(1)黄体囊肿,过去通常采用直肠穿刺或者挤破法去除黄体化的液体,但是由于感染几率过高,止血困难,造成卵巢炎的可能性很大而多不采用。可用肌注前列腺素烯醇0.4~0.5mg,一般连用8d可看到效果,此法并发症少,治愈率高。

(2)卵泡囊肿,用促黄体素400~600µg,连续3~4d,或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静脉注射100~200IU,连续用药15~30d可恢复正常发情周期。若效果并不明显,可用地塞米松静脉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则比较明显。基本方法是:地塞米松10ml×4支,通过静脉推注,连用四天停药后检查牛只的卵巢变化。

(四)持久黄体

1.病因:持久黄体是指奶牛怀孕黄体或发情周期黄体超过正常时间而不消失。饲养管理不当,日龄单纯,缺乏维生素和无机盐,奶牛运动不足都对此病的发生造成影响;另外一些子宫疾病也易引发此病,如子宫内膜炎,子宫内积液或积脓,产后子宫复旧不全,子宫内有死胎或肿瘤等均可影响黄体的退缩和吸收,而成为持久黄体。

2.症状:奶牛产后长期不发情,配种后发生此情况易误诊为奶牛已孕,但之后做直肠检查时无胎,即可确诊为持久黄体。可见一侧或双侧卵巢体积增大,持久黄体存在于卵巢内,并突出于卵巢表面,由于黄体所处阶段不同,触诊有的为粉末感,有的质地较硬,持久黄体大
小不同,数目不一,有一个也有两个以上的。同时,子宫收缩反应也比较微弱。

3.治疗:(1)西医治疗:①用前列腺素(PGF2α)5~10mg进行肌肉注射,每天注射1次,连用2d。②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l500~3500单位和25ml生理盐水混合后进行肌肉注射。③用促卵泡激素100~200单位和5~10ml生理盐水混合后进行肌肉注射。隔2d注射1次,3次为一疗程。④用手伸人直肠,隔着肠壁抓住卵巢,用食指和中指夹住卵巢的韧带,用拇指在黄体的基部把黄体摘除。采取这一手术时,要注射VK防止出血。⑤用黄体酮100mg进行肌肉注射,1d/次,注射第2次和第3次时,要同时注射50mg二丙酸乙烯雌酚。

(2)中医治疗:①用松节油20ml、鱼石脂20ml,混进牛奶中一次灌服,每天服1次,连服6d。②仙灵脾、阳起石、益母草各100g,当归、莬丝子、赤芍、补骨脂、枸杞、熟地各60g,水煎灌服,每天一次,连续3~5d,对于奶牛持久黄体性造成的不孕疗效明显。

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防治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平常的要科学饲养,保持舍内卫生,助产时注意消毒,日龄要营养均衡,做到“预防为主,养防兼治”。

无土泥鳅养殖技术之泥鳅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



在泥鳅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病害防治工作。主要病害有赤皮病、水霉病、气泡病、车轮虫病、舌杯虫病、农药中毒及其他生物敌害等。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如下:

1、赤皮病:患病泥鳅体表局部或大部出血发炎,尤其是身体两侧及腹部最为明显;鳍条基部充血,鳍条末端腐烂,鳍间组织破坏。防治方法:(1)、尽量减少围捕泥鳅和长途运输等的擦伤或碰伤,每次围捕和运输后使用药物进行消毒,可用聚维酮碘(含有效碘1.0%)1-2克/立方米全池泼洒。(2)、患病池用漂白粉1克/立方米全池泼洒。

2、水霉病:表现为病鳅行动迟缓,食欲减退或消失,肉眼可见体表生有白色絮状物,最后衰弱致死。在孵化季节流行,能大批受精卵死亡。防治方法:(1)、避免鱼体受伤,水真菌往往在受伤部位寄生繁殖;(2)、鳅种下塘前用4%食盐水浸浴;(3)、泥鳅感染时用0.04%小苏打和0.04%食盐混合液全池泼洒。

3、打印病:患打印病的泥鳅身体上病灶浮肿,一般呈椭圆、圆形,浮肿有红斑。患处主要在尾柄两侧,似打上印章,故名打印病。流行于7—9月份为流行季节。防治方法:(1)、用漂白粉化水,全池泼洒,使池水的浓度为1克/立方米。(2)、每立方米用2—4克的五倍子进行全池泼洒,连用3天。

4、车轮虫病:寄生于鳃部和体表。患病后摄食量减少,离群独游,严重时虫体密布,如不及时治疗,轻则影响生长,重则会引起死亡。流行于5—8月份。防治方法:(1)、用生石灰清塘后再放养泥鳅;(2)发病后每立方米水体用0.5克硫酸铜和0.2克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3)、每立方水体用晶体敌百虫0.7克全池泼洒。

5、舌杯虫病:寄生于泥鳅的皮肤或鳃上,平时摄取周围水中的食物作营养,对泥鳅没有多大影响。但若大量寄生在鳅苗上,会造成呼吸困难,严重时导致鳅苗死亡。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以5—8月份较为普遍。预防主要是应在鳅种死亡。一年四季都可出现,以夏、秋季节较为普遍。防治方法:(1)、流行季节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挂袋。(2)、放养前用8克/立方水硫酸铜溶液浸洗15—20分钟。(3)、发病后治疗则用0.7克/立方水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

6、气泡病:症状表现为泥鳅吞吸气泡,浮于水面不能下潜,腹部鼓气,苗期易发生。防治方法:合理投喂,防治水质恶化。发病后立即加注新水,并用食盐化水泼洒,每亩水面用食盐4-6千克。

7、农药中毒:农田中使用的各种化学农药,其残毒会不同程度地污染水质,使泥鳅中毒致死。此症易给稻田养殖泥鳅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为了确保泥鳅安全,必须严格控制农药使用量和洒药方法。

8、其他敌害:主要有鱼类、水生昆虫、蛇、蛙等。防治方法:(1)、养殖泥鳅的池塘,要用生石灰彻底清塘。(2)、注、排水口应设密网拦滤,严防有害的鱼类、水生昆虫、蛇、蛙等进池塘危害鳅苗种或成鳅。(3)、若发现池中有水蜈蚣,应用90%的晶体敌百虫按5克/立方浓度全池泼洒杀灭。

甲鱼发病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技术



一、甲鱼发病的主要原因:
1、人为因素:生产过程中操作不当,可造成鳖体机械损伤而感染各种病菌;放养密度过高,以导致甲鱼相互争斗致伤而感染疾病;忽视鳖病的预防工作,为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人为因素是甲鱼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2、环境因素:环境的污染或水质及底质的恶化,不但会影响甲鱼的正常新陈代谢,而且还会引起鳖体内有害物质的分解及某些病原体的滋长。
3、微生物因素:大多数甲鱼疾病均由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感染而引起的。
4、营养因素:投喂饲料变质不新鲜和营养不全或营养成分缺乏造成疾病。
二、甲鱼疾病的预防措施:
1、把好苗种质量关:坚持自繁自育,杜绝疫病传染源。选购鳖苗时,应选择种质纯真、体质健壮、个体活跃、体型较大和无伤无病的第一、第二类鳖苗,尽量不进未经海关动检部门的境外鳖苗。
2、合理放养:根据养殖经验,一般稚鳖的放养密度控制在20~40只/平方米,幼鳖的放养密度不要超过15只/平方米,成鳖的养殖密度以2~3只/平方米,鱼鳖或虾鳖混养时,鳖种的放养数量掌握在300~500只/亩。
3、把好饲料质量关:饲料应选择信誉和质量过硬厂家生产的全价配合饲料。首先保证饲料新鲜不变质,颗粒大小适宜。其次是控制调整好投饲量。每天的投饲量主要根据鳖的摄食情况和水质、温度而定。
4、水质调控:(1)甲鱼池水体要求微碱性,ph值要求在7.5~8.0,盐度要求在1.5%以下,温度要保持相对稳定。(2)透明度以30~35厘米为宜,水色以黄褐色为佳。(3)溶氧甲鱼虽然要求不高,但尽量能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4)水质调节和底质改良:应用微生物制剂培养水质能提高水体的稳定性和自净能力。一般可用EM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来降低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的含量,有效分解底层有机质和其它有害物质。(5)排污与换水:定期排污是控制水质的有效手段。换水是调节水质最直接的方法,但频繁换水一方面费用太高,另一方面换水容易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因此,换水应根据水体情况决定换水量的多少。
5、实行鱼、虾、鳖、贝、藻、萍等混养,保持水体生物多样性。多品种混养是生物防病的有效手段,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预防方法。它可以克服化学药物或抗生素长期和大量使用而产生的耐药性,又可避免因其造成的副作用和环境污染,促进各种生物共生共长。现介绍几种较好的混养模式供参考:(1)鳖虾混养:冬季在鳖池内套养6~8公斤/亩虾种或抱卵虾;(2)鱼鳖混养:在常规鱼养殖池中,于6月上旬将温室培育的幼鳖每亩放50~100只;(3)鳖鱼混养:在养鳖池中放养一部分当年育成的5厘米以上的鳜鱼种10~20尾,或其它鱼种如黄颡鱼、湘云鲫等,每亩投放100~150尾。同时在春季也可在鳖池内放养150~200公斤/亩的螺蛳。
6、注重甲鱼疾病的预防。根据甲鱼生长阶段发病特点与日常观察是做好预防工作的关键。平时每隔20~25天要消毒一次,消毒药物有生石灰、碘制剂、二氯异氰尿酸钠、EM菌等安全环保药物,交替消毒。同时定期在饲料中交替添加1‰~2‰的维生素C、氟苯尼考、病毒净、EM原露等,以增强甲鱼自身的免疫力。尤其是在气候、水温等环境因子变化明显或突变时,如温室甲鱼转入外塘养殖时、梅雨和台风暴雨季节及高温天气等,应及时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水质的调控,防止甲鱼应激反应增强,以致内分泌失调而导致发病。

泥鳅养殖过程中常见病害的诊断方法



泥鳅发病以后,直接影响生长速度。因此,要及时诊治其病害。正确诊断泥鳅病是有效防病治病的关键技术,必须首先对有病的泥鳅进行正确的检查和诊断,才能对症下药,鳅病的诊断可从两个方面进行。

1.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可为全面查明发病原因,及时发现和正确诊断鳅病提供依据。

泥鳅患病后,不仅在身体上表现出症状,而且在鳅池中也表现出各种不正常的现象。如有的病泥鳅身体消瘦、柔弱,食欲减退,体色发黑,离群独游,行动迟缓,手抓即着;有的病鳅在池中表现出不安状态,上下窜跃、翻滚,在洞穴内外钻进钻出;有的体表黏液脱落等。这些情况可能就是泥鳅发病了。诊断时应细心观察,一般先仔细观察鳅群体症状,再观察个体症状。

同时,有无有毒废水流入养鳅池,投饵、施肥是否过多而引起水质恶化,并对水温、水质、pH、溶氧和以前发病及用药等情况做详细调查。现场调查是诊断鳅病的一个重要内容,不可忽视。

2.鳅体检查

一般采用刚死没有腐烂变质或者是快死的病鳅或者是病害症状明显的病鳅,鳅体应保持湿润,方法是按照先体表后体内、先目检后镜检的顺序进行。

(l)体表检查将病鳅置于瓷盘中,按顺序从头部、嘴、眼睛、体表、肛门、尾部等处细致观察。大型的病原体通常很易见到,如水霉、车轮虫、小瓜虫等。小型的病原体,虽然肉眼看不见,但可根据所表现的症状来辨别。如泥鳅背部表皮出血发炎,严重时溃烂掉鳍条,为赤鳍病;鳅体特别是尾部出现圆形大小不一的红斑,严重时可看到骨骼,则为打印病等。

(2)体内检查体内检查以检查鳃为主。解剖鳅体,取出鳃,从前看到后是否有寄生虫,然后根据观察到的虫体及数量,确定可能为何种寄生病。

在诊断过程中,应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和鳅体检查的情况综合分析,找出病因,做出正确的诊断,制定出合理的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2113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