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益生菌在泥鳅养殖过程中的妙用


笔者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实践养殖得出结论:采用蜂蜜+益生菌发酵饲料,有助于提高泥鳅育苗和养殖期间的成活率,增强泥鳅免疫能力,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降低饵料系数。

蜂蜜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

蜂蜜主要成分为葡萄糖、果糖和少量多糖类。蜂蜜与葡萄糖(单糖)相比,蜂蜜含有大量的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据多种文献资料记载,蜂蜜有清热、解毒、护肝胆、润肠胃、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等功效。以前也有过蜂蜜在水产养殖中提高草鱼、南美白对虾产量等相关文章的报道。

蜂蜜中虽然不含有益生菌,但是它含有益生元,能够有效地定向刺激有益菌群的生长和繁殖。蜂蜜与益生菌的配合使用就成为了泥鳅营养元素补充的“黄金搭档”。

具体配方

以100斤饲料为例。蜂蜜500克,益生菌200克,根据具体气温情况可以适当添加少量酵母菌。三者加纯净水混合后充分拌入备好的饲料中保持一定湿度,密闭发酵12-24小时后即可投喂。

值得一提的是,蜂蜜+益生菌制成的发酵饲料不能长期投喂,具体使用次数大约在每个月2次左右为宜。长期以该种饲料替代常规饲料,可能造成泥鳅肠胃消化生物酶分泌功能的下降,消化功能的衰退。可以说,添加此类泥鳅保健食品恰当的分量就是“点到为止”。

相关阅读

螺蛳在河蟹养殖过程中的那些事儿



随着河蟹养殖业的发展,养殖技术也日趋成熟,螺蛳在河蟹养殖中的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作为在河蟹养殖业中奋斗了两年的技术人员来讲,一直觉得螺蛳投放是河蟹养殖过程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但在近两年的市场调研过程中缺发现了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那就是虽然人人都知道要放螺丝,但就其放养量、何时放、螺蛳的选择及放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等很多养殖户朋友都不太清楚。就此笔者在此总结以下几点望能对广大养殖户朋友有所帮助。
螺蛳在河蟹养殖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在前期不仅净化水质,而且可以为河蟹提供优良的饵料从而弥补人工饲料营养成分的不足,;作为底栖性生物能及时清除底部残饵粪便改善底部环境防治底部细菌滋生;在中后期作为河蟹喜食的一种生物饵料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河蟹夹草的发生率;而且螺蛳性寒,在高温期可以帮助河蟹驱热,从而提高河蟹耐高温的能力,减少河蟹死亡。
一、蟹塘常见螺蛳种类
1、田螺
学名中国圆田螺,俗称螺蛳。软体动物门,中国各淡水水域均有分布。喜欢生活在冬暖夏凉、底质松软、饵料丰富、水质清新的水域中,特别喜欢群集在微流水的地方。食性杂,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茎叶、有机碎屑等,并且田螺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田螺卵胎生,体内受精发育,雌螺怀卵数10-100个不等。发育成仔螺后,陆续排出体外,幼螺在水中行自由生活,幼螺生长至一年左右即达性成熟。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xx养殖环境不断恶化,浮螺生长繁殖受阻。浮螺壳薄,肉嫩河蟹喜食,卵生,10度以上便可繁殖产卵,缺氧时,浮在水面。池塘如有较多浮螺,常常是一个好兆头,年底河蟹规格产量都不错。据了解,在去年没有干过塘,旁边水环境水草较好的河沟,打水后出现很多浮螺概率较大,当然这种情况,可遇不可求。
二、螺蛳投放时间;
在河蟹养殖过程中螺蛳投放一般分三次进行,第一次选择在清明节前后投放20xx投放量的1/3左右。投放量过大,极易导致前期水清、难肥;严重的还会暴发青苔。
冬天放当年成熟的薄壳小中成螺为好,因为清明时它们就是最好的产子螺种源,而塘中成螺所产的仔螺,也将是春苗最好的开口料;春螺选大字,开春后放螺,螺丝已经开始进入生长期了,个体越大,营养物质越多,是二次蜕壳后,蟹的最好活饵,充足的螺丝供应,将是蟹成长的基础保证。
2、螺蛳尽可能选择空壳少、泥污少的,同时尽量避免螺蛳携带青苔入塘;②甲壳较薄用脚踩易碎;③最好选用人工捕捞的甲壳无破损成活率相对较高
3、投放螺蛳第二天要及时消毒,防止带入有害菌。
4、投放螺蛳后视水质情况酌情肥水。
5、投放螺丝时尽量避开阴雨沉闷天气防止螺丝投放后由于天气气温等影响而导致螺丝死亡坏底成活率低。冬天5℃以下,放螺蛳会冻伤;夏天28℃以上,放螺蛳在运输过程中会缺氧而死,还有在运输过程中淋雨也容易导致螺丝死亡等等,
6、由于早期气温较低螺丝不易爬行投放时应注意不要成堆的投放防止螺丝堆积造成缺氧死亡。
7、投放前做好解毒工作防止螺蛳投放后上岸、潜入底泥严重时造成死亡增大养殖成本。
四、养殖过程中螺蛳钻土原因
①冬眠:当塘口的水温低于5℃时,螺蛳会潜入泥穴中冬眠;
②高温:当塘口水温高于33℃时,螺蛳也会潜入泥土中或群集于阴凉水草处一边摆龙门阵,一边避暑;
③药物中毒:当塘口水体药物过量的时候,螺蛳也会为了寻找合适的环境,所以选择钻入泥土中。
④养殖水体营养元素缺乏螺蛳缺食少吃摄食底泥中的有机质。
五、养殖过程中关于螺蛳的几大误区
1、螺蛳不要喂,认为蟹料剩下的就可以被螺蛳吃了,其实不是的,蟹料价格高这样无疑加大养殖户的成本,而且残饵量少,螺蛳还是处于半饥饿状态。加上螺蛳是公母比1:9,想要螺蛳繁殖好,公螺的营养是要跟上的。而且螺蛳是一次交配七次产卵,故清明节左右交配期尤其重要,故因做好前期肥水工作培养优势藻类供螺蛳摄食
2、螺蛳越多越好,有养殖户把螺蛳放到每亩1000斤,养殖水体不仅肥不起来而且长期透明见底,导致河蟹打洞,青苔滋生,水体不稳定。我们建议养殖户分两到三次投放,第一次放200-300斤/亩,第二次在上大水10天后放200斤/亩。有条件的养殖户可以在7/8月份补放200每亩左右。

泥鳅养殖过程中的七点经验分享



1、池塘环境

池塘要挨近水源,方便对池塘定期加水,一般池塘的面积在1-3亩即可,池塘的水深最好为50-60厘米,池底平坦无淤泥,做好防逃措施,每亩用50公斤的生石灰混合15公斤的漂白粉对池塘进行消毒。

2、基肥给足

在池塘中放养泥鳅苗种之前需要给足底肥,培植生物饵料,可以选择家禽家畜的粪便,通常情况下每平方米施的肥料在10-15公斤。

3、苗种放养

每平方米水面投放3-4厘米的泥鳅苗种40-50尾,泥鳅苗种下塘时需要用3-5%的盐水浸泡5-10分钟,避免出现水霉病等病害。

4、饵料投喂

一般投喂蛋白质含量为30%的配合饲料,投喂的饵料大约是成鳅体重的4%-5%,气温达到25℃-28℃时,泥鳅进食量较大,应适当的多投喂一些饵料,帮助泥鳅更好更快的生长,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投饵量相应减少。坚持“四定”投饵,一般选择在傍晚投喂最佳。

5、水质管理

池水以黄绿色为宜,透明度以20-25厘米为宜,当水色变为茶褐色、黑褐色或水中溶氧量2毫克/升以下时,要及时换水,经常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保持水质肥、活、嫩、爽。

6、日常管理

实时对池塘的水温做监测,当水温在30℃以上时,要注入新水,降低水温,增加水中的溶解氧。除此以外,要做好巡塘工作,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刻解决。

7、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防逃设施要完善,鳅种的质量要严把关,饲料检查要仔细,严禁浪费,水质、病害要控制好。

泥鳅养殖过程中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方法



泥鳅细菌性疾病的预防主要从日常管理、水质调控方面着手,且防重于治。

泥鳅放苗前一定要清塘改底。清完塘消好毒后,在泥鳅入塘前4~5天,用生物有机酸或硫代硫酸钠进行解毒,6~8小时后,全池泼洒浓缩芽孢杆菌、EM菌或光合细菌,分解池塘内的各种生物尸体,避免发生二次污染,提前消除病原隐患。

许多养殖户有一个误区:水质越浓越好。所以他们平时不喜欢换水,水面上封闭着一层粘粘的泥皮,水质显得特别浓厚,蓝藻、裸甲藻易暴发,引起泥鳅发生中毒现象或不断发生气泡病引起大量死亡。养殖户必须要养成定期换水的习惯,最好换底层水,连换2~3天,换完水后及时全池泼洒VC应激灵,全池干撒全效底改、底确良或增氧底改王+解毒活水灵,搅拌成小颗粒干撒入塘底,解毒改底的效果很显著,让这些底改沉入池底氧化底部的饵料、粪便,3天后再用芽孢杆菌配合红糖活化2~3个小时后全池泼洒,或将EM菌、光合细菌等有益微生物活化后拌沙土干撒也可以。



底生氧在河蟹养殖中的妙用



河蟹喜欢水质清新,水体溶解氧高的水质。溶氧高,河蟹吃食好,生长旺盛,成活率高;溶氧越高,脱壳时膨胀系数越大;有利于有机物彻底分解,池底无毒素产生;水草根系发达,不死亡。因此建议蟹塘有必要配有增氧设备。开启增氧机原则: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傍晚不开,浮头早开,无风多开,有风少开,高温多开,低温少开。如果没有增氧设备,或出现不良天气建议使用底生氧。
一、底生氧的特点:
1、集增氧、改底、解毒、除臭等多种功效于一身,尤其适用于高密度养殖及“老化”池塘。
2、本品作用迅速持久,融入颗粒缓释技术,效果能持续7天以上,可作为定期增氧改底解毒产品。
3、本品为高分子有机物,无刺激无毒副作用,避免了传统增氧剂瞬时氧化力强、刺激大的缺点。
4、本品不受天气、水质、水温等环境因素影响,海、淡水均可使用。
二、蟹塘中底生氧的妙用:
1、使用底生氧和颗粒饲料拌在一起,投饲到深水区、投饵区,一方面可以防止底质恶化,还能促进河蟹摄食及消化吸收。
2、脱壳期使用底生氧,能提高水体溶解氧,提高河蟹成活率,促进河蟹脱壳。
3、杀藻或水草腐败,水质底质恶化时,提前使用底生氧,一方面可以防止缺氧,一方面可以解毒。
4、当发现有河蟹爬草上岸时,要底生氧和底速安同时使用可以有效解决。
5、不良天气下,除了开动增氧机外,全池泼洒底生氧1包/亩可以确保河蟹安全。

泥鳅养殖过程中六种主要病害的防治技术



一、赤皮病

此病由于捕捞、运输过程中碰伤鳅体,或因水质恶化而引起细菌侵入,诱发此病。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溃烂尤为明显,危害较严重。

防治方法

发现此病可按1立方米水体溶解20克呋喃奈斯水溶液,浸洗病鳅15分钟~20分钟;也可用占全池鳅鱼体重0.04%的呋喃奈斯拌饵投喂,连喂3天,疗效比较显著。

二、曲骨病

病鳅背骨弯曲,因孵化时水温异常及缺乏维生素所致。

防治方法

孵化时保持适温,防止水温急剧变化,投喂混合饲料。

三、水霉病

由于水温较低或冬季鳅体受伤,开春后易感染水霉病。病鳅身上长满白色棉絮状的水霉。

防治方法

发现此病,用2%~5%的食盐水浸洗病鳅5分钟~10分钟,也可用浓度为10毫克/升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洗15分钟~30分钟,即可治愈水霉病。

四、寄生虫病

泥鳅种苗阶段常见有车轮虫、三代虫等寄生虫,被寄生虫侵袭的鳅苗常常浮于水面,急促不安,或在水面打转。

防治方法

发病鱼池可按1立方米水体用0.5克硫酸铜和0.2克硫酸亚铁制成的合剂全池泼洒。

五、气泡病

鳅苗阶段,由于水中氧气或其他气体含量过多,易导致气泡病。病鳅肠中充气,腹部鼓起,浮于水面。

防治方法

发病重池,可用浓度为1克/升的食盐水全池泼洒,或加入新鲜水体。平时投饵要注意适量、多样化,并加强水质管理,可以预防此病的发生。

六、敌害生物

泥鳅的主要敌害生物有蛙类、水生昆虫、鸟类及凶猛肉食性鱼类。

防治方法

1.清除池边杂草,保持养殖环境卫生,严防蛙类侵入,发现蛙类应及时捕捉,蛙卵要及时捞除;

2.进水口要用筛绢网拦好,防止野杂鱼随进水时进入池中;

3.发现鸟类,及时驱赶。



泥鳅养殖过程中七种常见疾病介绍



泥鳅养殖过程会遇到几种泥鳅常见病,比如以下介绍的几种泥鳅疾病。

泥鳅患病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水质恶化,二是外伤。现就其常见病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赤鳍病:由池水恶化、营养不当及鱼体受伤引起。症状为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有充血现象。

2、肠炎病:亦叫烂肠瘟、乌头瘟。患病表现为:行动缓慢,停止摄食,鳅体发乌变青,头部显得特别,腹部出现红斑,肠管充血发炎,肛门红肿,轻者腹部有血和黄色黏液流出,重者发紫,很快死亡。

3、水霉病:该病多发生于气温较低时期,尤其是冬季蓄水期。症状为鱼体表面附着白色棉毛状水霉病。

4、发烧病:由于放养密度过大,泥鳅体内分泌出的黏液在池内聚积发酵,释放热量使水温聚升,溶氧量减少,泥鳅焦燥不安,互相纠缠而造成大量死亡。

5、气泡病:由氧气或其他气体过多所致。其症状是肠中充气而浮于水面。

6、寄生虫病:泥鳅在苗种培育阶段常见有车轮虫、舌杯虫、三代虫寄生而引起死亡。泥鳅患寄生虫病时,体表黏液增多,食欲减退,离群独游,漂浮水面。

7、白身红环病:此病系因捕捉后长地间流水蓄养所致。病泥鳅身体呈灰白色,同时出现红色环纹。

泥鳅养殖过程中五种常见病防治方法



泥鳅肉味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有“水中人参”之称。具有较高的食疗药用价值。随着人们对它的认识提高,泥鳅身价倍增。因此,养殖泥鳅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随着泥鳅养殖规模的扩大,其病害亦随之多发。本人根据多年的水产养殖经验,介绍几种泥鳅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供养殖户参考。

1.寄生虫病

主要症状:鱼苗阶段常见车轮虫、三代虫等寄生鱼体。被侵袭的鳅苗常常浮于水面,急躁不安或在水面打转。常流行于5—8月份。

防治方法:(1)每立方水体用0.5克硫酸铜和0.2克硫酸亚铁全池泼洒。(2)每立方水体用晶体敌百虫0.7克全池泼洒。

2.气泡病

主要症状:泥鳅吞吸气泡,浮于水面不能下潜,肚皮鼓起似气泡。鱼苗阶段由于水中氧气或其他含量过多引发此病。

防治方法:(1)发病时,立即加入新水或泥浆水治疗并用食盐溶液全池泼洒,用量为每亩4—6公斤。(2)发病后适当提高水体PH值和透明度,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3.赤鳍病

主要症状:病鳅时常平游,浮于水面,动作呆滞、缓慢、反应迟钝。鳍及腹部皮肤、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并烂掉。常继发感染水霉病。对泥鳅危害极大,死亡率高达80%以上。此病由于捕捞、运输过程中碰伤鳅体,或因水质恶化而引起细菌侵入诱发此病。

防治方法:每立方水体溶解20克磺胺嘧啶,药浴15—20分钟,也可用0.04%(药物占鱼体体重的比例)的磺胺嘧啶拌入饵料连喂3天,疗效比较显著。

4.打印病

主要症状:患打印病的泥鳅身体浮肿,一般呈椭圆、圆形,浮肿有红斑。患处主要在尾柄两侧,似打上印章,故名打印病。7—9月份为流行季节。

防治方法:(1)用浓度为1克每立方米的漂白粉化水全池泼洒。(2)每立方米用2—4克的五倍子进行全池泼洒,连用3天。

5.敌害生物

主要有鱼类、水生昆虫、蛇、蛙等。

防治方法:(1)清除池边杂草,保持养殖环境卫生,严防蛙类浸入,发现蛙类应及时捕捉,蛙卵要及时捞除。(2)注、排水口应设密网拦滤,严防有害的鱼类、水生昆虫、蛇等进池塘危害鳅苗或成鳅。(3)若发现池中有水蜈蚣,应用90%的晶体敌百虫按每立方水体5克的浓度全池泼洒杀灭。



甲鱼养殖过程中的投饵技巧



甲鱼养殖,投饵和防病是关键。掌握好甲鱼养殖的投饵技术,既可以提高甲鱼的生长速度,又可以增强甲鱼的抗病力,一举两得。以下是一些甲鱼养殖的投饵技巧,供养殖户参考。
一、投饵的多样性
在甲鱼饲料中加入少量蔬菜汁拌匀后投喂,如各种青菜汁、南瓜叶汁等,可增加多种维生素,对甲鱼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在甲鱼疾病多发季节,要做好预防工作,可适当在饲料中添加一些保肝、护肝类药物。
二、投饵的科学性
甲鱼投饵应严格遵守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定人的方法。
1、改水下投饵为水上投饵:养殖试验证明,甲鱼完全可爬上岸摄食。可在池边上设置坡度为30°左右的缓坡型饵料台(1/3浸入水中)多处,为了适应水位的变化,用木板将饵料台建为梯级或浮动式。开始先将饵料置于饵料台水边,再逐渐将饵料移至水位线5cm以上的饵料台上,经训食,甲鱼自然上岸边饵料台取食。饵料最好用竹签或铁钉固定,以防甲鱼将其拖入水中。有条件的养殖户建议使用特定的饵料机将饲料加工为颗粒状,同时可采用带有凹槽的材质如石棉瓦做成饵料台,水上多点投喂。这种方法具有直观性,可随时观察掌握甲鱼的取食数量及发病情况。有经验的养殖人员基本上能识别池中的甲鱼个体,有的则能呼之即来(固定的饲养员)。
2、多点设台,定时投喂,不足及时补充:为了达到均衡摄食,在养殖池中应多点设台,采用定时投喂法,少量多投,食完不足即补。当日的投饵量以当日吃完为宜。
3、改生食为熟食:个别采用动物性饵料(蝇疽除外)投喂的地区,饵料投喂前最好能煮沸15分钟,这样可杀菌杀虫,改变饵料的适口性,促进甲鱼摄食和消化,特别在亲甲鱼投饵中应大力提倡。
三、投饵的经济性
作为养殖户应千方百计在保证甲鱼营养需求的前提下降低饲料成本。可根据甲鱼的生长时期、气候条件和摄食情况,随时增减投饵量和次数,减少浪费。如:越冬后提早开食,可加速生长,提高抗病力。当水温稳定在16℃以上时,即可少量投喂。春秋两季,气候凉爽,水温略低,白天中午吃得多,要多喂;晚上少吃,要减少投喂。夏季气温水温相对较高,白天中午、下午吃得少,相对少喂;晚上、早上吃得多,可多喂。不论什么季节,凡是碰上刮风下雨天,都要减少投喂。
四、投饵的综合性
1、投饵与防病相结合:可定期在饵料中加入一些预防疾病的微量元素、酶制剂、维生素、免疫多糖等,以提高甲鱼的抗病能力。如在饲料中加入0.1%免疫多糖、0.05%VC和0.03%VE可增加甲鱼抗病能力,提高抗应激能力。据报道,稀土元素、酶制剂对甲鱼的生长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
2、投饵与给药治病相结合:实践证明,内服药物的效果优于外用和注射用药。将药物添加在饵料中,对还能吃食的甲鱼是较好的治疗手段。如在饵料中加入三黄粉、氟苯尼考粉、大蒜素、中成药等药物,治病效果明显。
3、投饵与净化水质相结合:饲养过程中未被利用的动物性饵料、配合饲料和粪便,沉入水底发酵,造成水体的污染。甲鱼生长环境恶化在温室养殖中更为严重,因此不主张直接把饵料投入水中,提倡在岸边饵料台上投喂。特别注意根据摄食量投饵,少量多餐,多点少投,减少饵料的浪费和变质。同时,可根据养殖池水质的变化情况,定期加水或泼洒适量EM菌,以分解粪便和残余饲料,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堆砌泥埂在黄鳝养殖中的妙用



由于黄鳝喜半水半空的洞口,所以鳝池必须有水。从各种陆面的设计中对比分析,以长形泥埂为最佳,其优势是多方面的。

一、泥埂的分散作用

过去人们习惯于水下养鳝,其弊端有两点:一是迫使黄鳝频繁浮出水面进行呼吸而消耗大量的体力,同时也违背了黄鳝以身体长短选定水体深浅和水陆关系的习性。二是容易造成黄鳝群聚池角处,越聚越多,久久不散,频繁活动。当气温26℃时,群聚的黄鳝只需24小时,群内温度就可升至33℃以上,极度缺氧。

泥埂可起到分散黄鳝的作用,较好地解决上述弊端:一是泥埂可使载体栖息表面积增加1.5倍左右,相应降低了黄鳝洞穴的密度,减轻了对高密度的调节压力。二是泥埂上的植被可使载体保持正常温度状态,黄鳝得其所安,既具备了舒适的呼吸依托,又防止了群聚发烧和体力衰竭而亡现象的产生。三是泥埂促使了黄鳝的良性分散,一方面可大幅度减少病害的发病率;另一方面,一旦发现某一处发病,便可用泥将可能感染的埂下水沟进行隔离处理。

二、泥埂的增氧作用

由于黄鳝洞穴大部分均匀地分布在水面以上的泥埂中,洞穴中黄鳝经常在空气与水之间进行频繁的伸缩活动,起到给载体增氧作用。根据对有埂鳝池同无埂鳝池的对比测定,有埂鳝池洞穴的含氧量高出无埂水下洞穴2.3毫克/升以上。

三、泥埂可使鳝池水“活”起来

无埂鳝池经常出现死角,使新水流不下来,老水出不去,青苔、粘液、残食等杂物污染严重。采用泥埂堆砌出错落有致的布局,串联成一条多错落有致的布局,串联成一条多个“S”形组成的长渠,可使换入的新水自进水处到排水口流遍全池,以达到“活”水的目的,对清污,供氧起到了良好的平衡作用。

同时泥埂还为科学投饲提供了便利条件。通过驯化,每天在各条泥埂上定点、定时投饲,黄鳝便会产生条件反射:提前出洞,聚而待食;吃食迅速,吃饱即归。此外,在泥埂上种水草植物,还可起到清污增氧及遮阳保温作用。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2121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