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囊状幼虫病的防冶方法

蜜蜂囊状幼虫病又叫囊雏病、囊状蜂子。

1.病原

为囊状幼虫病病毒。它主要感染幼虫使其致病死亡,也可在成蜂体内繁殖,但不表现症状。本病死亡率高,常在春、夏两季流行。此病多危害中蜂,引进的西蜂有较强的抵抗力。

2.症状

试验证明,病毒一般在1~2日龄小幼虫阶段侵入,潜伏期4-7天,而在5~6日龄大幼虫阶段出现明显的症状,头部离开巢房壁翘起,形成钩状幼虫,虫体由苍白色逐渐变为淡褐色,由于虫体后部皮下渗出液增多,呈现典型的囊状袋。患病幼虫多在8-9天封盖时死亡。体色由淡褐色变为深褐色或黑色,后期呈一干片,似龙船状。死虫无臭味,也无粘性,很容易被工蜂清理。蜂群发病常有二种类型,一种是蜂群中通常出现近百只死亡幼虫,工蜂采集活动正常,称为慢性型;另一种是早春或晚秋,蜂群繁殖时患病,蜂群内出现大批幼虫死亡,工蜂表现不安,采集力明显下降,甚至整群飞逃,称为急性型。

3.诊断方法

当蜜蜂开始采集活动时,可以看到从巢内拖出的病死幼虫,在蜂箱前也可观察到零散的死亡幼虫,可疑为本病。检查幼虫和封盖子脾,是否死亡幼虫比健康幼虫多,且出现虫卵相间的所谓花子脾现象。从幼虫的特征性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

如需进一步确诊,可将病虫或死虫寄送到蜂病诊断中心,用电镜观察。

4.流行特点

囊状幼虫病病毒是通过消化道侵入,病害在蜂群间的传播是通过蜜蜂在采集活动中的相互接触将病毒带给健康蜂群。

囊状幼虫病的发生与气候、蜜源和蜂种有关。在我国南方,中蜂囊状幼虫病每年出现两个发病高峰,广东、福建在3~4月和11~12月;江西、湖南出现在4~5月和10~11月;北方发病较晚,一般出现在5~6月。不同蜂种间,抗病性差异很大,如西方蜜蜂较东方蜜蜂抗病力强,就是在东方蜜蜂同一品种之间,也存在抗病性不同的种群,在生产实践中,已应用抗病性强的种群开展抗病育种和选种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

5.防治方法

①加强饲养管理

第一,早春和晚秋,外界气温较低,应注意蜂群保温。调整蜂群内蜂脾关系,使蜂数略多于巢脾或保持蜂脾相称。

第二,当蜂群内饲料不足时,要及时补充营养物质、花粉、维生素等,以保证蜂群正常生活需要,增强蜜蜂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第三,断子清巢是控制该病发展的有效措施。将病群内的蜂王用笼扣起,暂时断子。巢脾上的病死幼虫被工蜂清除,减少病原的积累,打断传染链,减轻病情。

第四,蜂箱可用1~2%氢氧化钠水溶液洗刷消毒,空脾可用4%甲醛溶液浸泡消毒24小时,花粉脾可用冰醋酸蒸气密闭熏蒸消毒。

②选育抗病品种

从发病蜂场选择抗病力强的蜂群,培育蜂王,同时淘汰病群中的雄蜂。培育的蜂王用于替换病群中的蜂王,这样经过几代选育,可降低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病率。

③药物防治

对于患病蜂群可选用下列药物防治:

第一,半枝莲(又名狭叶韩信草)50克。

第二,贯众50克,金银花50克,甘草25克。

将药放入容器内加适量水,一般以淹没药为宜,煎煮后,过滤,取滤液,按l:l的比例加白糖,配成药液糖浆喂蜂,上述每一剂量可喂10~15框蜂。

第三,抗病毒862,系抗病毒药金刚烷胺和中草药的混合制剂,治疗中蜂囊状幼虫病效果可达80%以上,对意蜂囊状幼虫病具有同样疗效。试验证明,应用抗病毒862结合巢脾消毒和更换蜂王等综合措施,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相关推荐

怎样冶疗蜜蜂幼虫病的方法


蜜蜂是完全变态昆虫,其发育过程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根据蜜蜂4个发育阶段的虫态来分类,理所当然,我们可以将蜜蜂病害分为卵病、幼虫病、蛹病和成年蜂病。

蜜蜂在幼虫发育期,应该说是非常脆弱的,极易被病原微生物侵犯,多发幼虫病害。常见的有囊状幼虫病、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白垩病、黄曲霉病、幼虫冻伤、中毒等。

最使蜂农头疼的是蜜蜂幼虫病,不但病蜂难繁殖起来,还可使蜂场中其他蜂群受感染,甚至使整个蜂场毁灭。不少蜂农将治疗蜜蜂幼虫病寄托在药物上,狠狠的用药;病群迁延不愈,不死不活,很难恢复生机。彻底根治办法是采取换脾、换王、换箱等措施,将病群所有的巢脾虫脾一律销毁,再配合用药,即可治愈。

最好将病群移至3公里以外地方隔离治疗,将消毒蜂箱置于病群位置,箱内放数张空脾,将病蜂抖落在箱中,使蜂多于脾,找到蜂王杀死,诱入1只新蜂王。将病蜂的巢脾、蜜脾、虫脾全部毁掉或化蜡或烧毁,毫不可惜。蜂箱的附属设备如隔王板、副盖、隔板等一律换成消毒过的。同时喂足饲料,场内喂水。再配合用药。用两三种药物交叉进行饲喂,至少喂药1周。如第一次毁脾没有成功,仍出现花花脾和腐烂幼虫,还要进行第二次毁脾。

美洲幼虫病主要症状:

孵化24小时内的幼虫最易感染此病,初期主要症状并不明显,在5日龄~6日龄时症状将明显地显露出来,一般在封盖以后死亡。患病的幼虫主要表现为,失去正常的白色光泽,并渐渐变成咖啡色,而死亡时则呈褐色和黑色,椎形状。恶病封盖子的房盖常呈现下陷、湿润及穿孔的特征。

欧洲幼虫腐臭病要症状:

欧洲幼虫腐臭病主要感染1日龄~2日龄的幼虫,潜伏期为2天~3天,封盖以前死亡。死亡的幼虫开始呈苍白色,然后渐渐出现黄色斑点,最后变褐色和黑色。由于死亡幼虫呈现溶解性腐败,故背线清楚可见,已伸直幼虫的背线为窄条状,弯曲幼虫的背线呈放射状。

囊状幼虫病主要症状:

1日龄~2日龄的幼虫最易感染本病,潜伏期为5天~6天,封盖前后幼虫死亡。病初其症状并不明显,刚死亡的幼虫颜色没有明显的变化,头部形成钩状,背部出现棕色点,逐渐变成暗灰色,皮下渗出液增多,略带黄色,形似水袋,此时用镊子夹取幼虫有塑料袋盛水的感觉,这是囊状幼虫病的主要症状。

预防:

⑴要加强对蜂群的饲养管理,春秋易发病期要保持强群,喂足饲料,注意保温,提高蜂群的抗病能力。

⑵选育抗病品种,同时注意驱杀病群内的雄蜂,以提高后代的抗病力。

治疗幼虫病的药物很多:

①每1000克1∶1糖水,加土霉素和四环素40万单位,根据群势强弱,每群每次喂100~200克。

②每支80万单位青霉素,每支100万单位链霉素,每支30万单位红霉素,均用1支加在1000克1∶1糖水中,每群每次喂200~300克,每天1次。

③白垩病可用白垩净,按说明书使用。④囊状幼虫病可用病毒灵,每框蜂用1片,溶于50克1∶1糖水中应用。

中蜂囊状幼虫病的诱因及防治方法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一种传播快、发病率高、危害大的传染性疾病,病原体是病毒。

中蜂囊状幼虫病的诱发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周围有病蜂群,带有病毒的病蜂在采花时把病毒沾染到花朵上,健康蜂采花时会感染病毒引发疾病;箱体不严,在外界缺花少蜜时,带有病毒的病蜂侵入健康蜂群盗蜜,会把病毒传给健康蜂群引发疾病或健康蜂群侵入病蜂群盗蜜感染病毒引发疾病;健康的处女王跟带有病毒的雄蜂交配会全面感染病毒引发疾病;病蜂用过的蜂箱、蜂具等都会传播病毒引发疾病;空气、风力也传播病毒引发疾病;病蜂场管理人员衣物所沾染的病毒也是传播疾病的媒体中蜂囊状幼虫病的诱发传播渠道之多是不好预防的,只有在发现病蜂群时及时治疗。

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病毒主要危害蜜蜂的大幼虫。健康的大幼虫晶亮、饱满带有光泽,而带病的大幼虫暗淡、瘦弱、没有光泽。病死的大幼虫呈淡黄色、袋状,有的粘在巢壁上,有的死在巢房底部,封口的大幼虫死后被工蜂咬破口显现出死亡的幼虫。发现这样的病蜂群要及时处理。处理方法:轻者用竹签把病死幼虫挖出消毒销毁,巢脾经严格消毒后再用;严重的巢脾销毁化蜡。其他巢脾和蜂箱通过严格消毒后再用。消毒办法:蜂箱用0.5%的新洁尔灭刷洗后再用75%医用乙醇对蜂胶液喷雾消毒;蜂脾脱蜂后用75%医用乙醇对蜂胶液喷雾消毒,千万不能带蜂喷雾,若这样,蜂很快就会全群飞逃。处理好的蜂群平时最好再喂点抗病毒药物。病情严重没有挽救价值的小群可以销毁,以免危害全场。另外,病情轻微的蜂群经过处理可以换箱换脾移到2.5 km 以外没蜂的地方隔离饲养。隔离饲养的蜂群平时注意饲喂抗病毒药物,以防发病。有病史的蜂场要注意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强群培育种王更换弱小病群的蜂王,这样也可以促使病群好转。

有过幼虫病病史的蜂场,每年春季把蜂场场地和蜂具进行一次全面消毒。场地用生石灰或火碱消毒;蜂具、蜂脾用75%医用乙醇加蜂胶液消毒。

患囊状幼虫病的蜂群是可以治好的。发现病群时要及时处理,处理方法可以按上述方法进行。我地有个姓付的养中蜂者,2013 年春季蜂群发展很好,他移了一部分蜂王进行分蜂,王台成熟后分了五六个新分群,随即转运到5 km 外一个中蜂场,想用别人的雄蜂进行杂交,但不知对方蜂群患有幼虫病,结果交尾群运回后全场感染疾病,经过反复治疗控制,2014 年春季把剩余的五六箱蜂进行严格的消毒换箱换脾转移到二三千米以外没蜂的地方隔离饲养,结果蜂群繁殖发展很好。另外一个姓曹的蜂友2013 年养了2 群中蜂因烂子而垮掉,2014 年春把所有蜂箱、巢脾、蜂具全面消毒后又买了2 群中蜂,发展很好,除取了 50 多千克蜂蜜外,还发展了4 群蜂,共6 群蜂,群势很好。由此看来,中蜂囊状幼虫病是可以治好的。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病是有规律的。一般在外界蜜粉源条件正常的情况下,蜜蜂有花采,能正常维持繁殖、生活,蜂群就不易发病;反而条件、环境恶劣的情况下蜂群一感染病毒就会发病。在外界条件不足的情况下,设法给蜂群补充足够的生活条件,保证蜂群的正常生存。

蜜蜂孢子虫病的防冶方法


蜜蜂孢子虫病又叫微粒子病,是蜜蜂的一种常见消化道传染病。欧美一些国家发生较普遍,在我国一些地区也有不同程度地发生,东北地区蜂群越冬时间长,发病较普遍而且严重。患孢子虫病的蜜蜂寿命缩短,产蜜及产王浆能力明显下降。

1.病原

蜜蜂孢子虫病是由蜜蜂孢子虫寄生于蜜蜂中肠上皮细胞引起成年蜂中肠上皮细胞病变为特征的原虫病。其生活史有二种生殖形态,即无性裂殖和孢子生殖。在蜜蜂体外以孢子形态存活。

在巢脾上可存活3个月至2年。孢子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在蜜蜂的粪便中可存活2年;孢子虫在直射阳光下,经15~32小时才能杀死;在10%的漂白粉溶液里,需10~12小时;而在1%的石炭酸溶液中,只需10分钟就可将其杀死。

2.症状

病初行动缓慢,萎靡不振。后期则完全失去飞行能力。病蜂常集中在巢脾下面边缘和蜂箱底部,也有的病蜂爬在巢脾框梁上。由于病蜂常受到健康蜂的驱逐,致有些病蜂的翅边缘出现缺裂。也有的病蜂在蜂箱巢门前和场地上无力爬行。病蜂体色较正常蜂暗淡,以意大利蜂为例,病蜂腹部末端暗黑色,故又称黑尾病。病蜂体内白细胞通常较正常蜜蜂减少50%左右。

3.诊断方法

①蜜蜂的检验

取10只病工蜂,拉出消化道,剪取中肠,放入研钵内加10毫升蒸馏水研磨,制备悬浮液,取1滴涂于载玻片上加盖片,置450~600倍显微镜下观察。如发现长椭圆形孢子,则可确诊为孢子虫病。

②蜂王的检验

检验蜂王是否患病,采取活体检验法。抓取蜂王,将其扣在小玻璃杯内或纱笼中,下面铺张白纸,使蜂王排泄粪便,然后再将蜂王送回原群,取少许粪便涂片,加1滴蒸馏水盖片镜检。

③蜂蜜的检验

取待检样品蜜l份,用9份水稀释,混匀后,以4000转/分离心5分钟,取沉淀物涂片镜检。

④孢子虫孢子与其类似物的区分

用苏丹Ⅲ染色液处理,以区分孢子虫和真菌孢子、脂肪球及花粉粒:涂片制备液加几滴苏丹Ⅲ染色液,数分钟后镜检,结果是孢子虫孢子无色,真菌孢子染成浓淡不等的红色,脂肪球橙黄色,花粉粒呈蓝黑色。

4.流行特点

①发病规律

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期出现在春季。江苏、浙江发病高峰期为3~4月份,华北、东北和西北为5~6月份,而广东、广西、云南和四川发病高峰期出现在l~2月份。发病轻微的蜂群如遇丰富的蜜源条件,病情可暂时得到控制。//致富经//

②与发病相关因素

蜂群越冬饲料不良,尤其是在蜂蜜中含有甘露蜜的情况下,易引起蜜蜂消化不良,促使孢子虫病发生,工蜂感染率最高,其次是蜂王,在工蜂中又以青壮年蜂感染率最高,而幼年蜂和老龄蜂较低;幼虫和蜂蛹则不感染。在蜂种之间,存在抗病性差异,西方蜜蜂发生较普遍,而东方蜜蜂很少发病。

③传播途径

蜜蜂孢子虫病传染的唯一途径是消化道感染。被病蜂污染的饲料和巢脾是病害传染的主要来源。孢子虫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蜂箱、巢脾、蜂蜜、花粉及水源,尤其是当病蜂伴有下痢症状时,污染更为严重,孢子便经蜜蜂口器进入消化道,并在肠道内发育繁殖,新的孢子体与肠壁坏死细胞一起脱落,排出体外,由此继续传播蔓延。

5.蜜蜂孢子虫病的防治方法

①加强饲养管理

蜂群越冬需要优质的饲料,越冬蜜中不能含有甘露蜜;北方蜂群越冬室温以2~4℃为宜,并具有干燥和通风的环境条件;早春应及时更换病蜂群中的蜂王。

②严格消毒

对养蜂用具、蜂箱及巢脾等,在春季蜂群陈列以后要彻底消毒;蜂箱及巢框用火焰喷灯灼烧;巢脾可用4%甲醛溶液或冰醋酸消毒。

③药物防治

(1)药物预防:

根据孢子虫在酸性溶液中受到抑制的特性,选择柠檬酸、米醋、山楂水,分别制成酸性糖浆,浓度是1千克糖浆内加柠檬酸1克、米醋50毫升、山楂水50毫升,早春结合对蜂群奖励饲喂,任选其中一种喂蜂。

(2)药物治疗:

保蜂健粉剂,使用浓度为0.2%。将药粉1包溶于500毫升糖浆内,傍晚对蜂群喷喂,隔日1次,3次为一疗程,可防治2~4群(10框群)。间隔10~15天可再进行第二个疗程治疗。

蜜蜂蛹病的防冶


蜜蜂蛹病又称死蛹病,是危害我国养蜂生产的一种新的传染病。患病群常出现见子不见蜂,造成蜂蜜和王浆产量明显降低,严重者全群死亡。

1.病原

为蜜蜂蛹病毒。

2.症状

死亡的工蜂蛹和雄蜂蛹多呈干枯状,也有的呈湿润状,病毒在大幼虫阶段侵入,发病幼虫失去自然光泽和正常饱满度,体色呈灰白色,并逐渐变为浅褐色至深褐色。死亡的蜂蛹呈暗褐色或黑色,尸体无臭味,无粘性,多数巢房盖被工蜂咬破,露出死蛹,头部呈白头蛹状。在患病蜂群中也有少数病蛹发育为成年蜂,但这些幼蜂由于体质衰弱,不能出房而死于巢房内。有的幼蜂虽然勉强出房,由于发育不健全,出房后不久即死亡。患病蜂群,工蜂行动疲软,采集力明显下降,分泌蜂王浆和哺育幼虫能力降低,所以对蜂蜜和蜂王浆产量影响很大,病情严重的蜂群出现蜂王自然交替或飞逃。

3.诊断方法①症状诊断

(1)蜂箱外观察:

患病蜂群工蜂表现疲软,出勤率降低,在蜂箱前场地上可见到被工蜂拖出的死蜂蛹或发育不健全的幼蜂,可疑为患蜂蛹病。

(2)蜂群内检查:

提取封盖巢脾,抖落蜜蜂,若发现封盖子脾不平整,出现有巢房盖开启的死蜂蛹或有插花子脾现象,即可初步诊断为患蜂蛹病。

②鉴别诊断

蜜蜂蛹病的病状常易与蜂螨、巢虫危害造成的死蛹以及囊状幼虫病、美洲幼虫腐臭病病状相混淆,可根据其特征加以区分。受蜂螨危害的蜂群常出现幼蜂翅残缺或蜂蛹死亡,此种情况可在蜂体及巢房内的蜂蛹和幼虫体上检查到较多数量的大蜂螨和小蜂螨;受巢虫危害的蜂群,一般是弱群受害较重,常出现成片封盖巢房被工蜂开启,死蜂蛹头部外露,呈白头蛹状,拉出死蛹后可见到巢虫;囊状幼虫病多出现在大幼虫阶段,死亡幼虫呈典型囊状袋,头部上翘,而蜂蛹病无此症状,受美洲幼虫腐臭病危害的蜂群也会出现死亡蜂蛹,其典型特征是死蛹吻伸出,而患蛹病死亡的蜂蛹无此病状。

③样品送检

如需确诊,可将死亡蜂蛹寄送到蜂病诊断中心,做血清学诊断。

4.流行特点

①传播途径

蜂群中的病死蜂蛹以及被污染的巢脾是蜜蜂蛹病的主要传染源,患病蜂王是该病的又一重要传染途径。

②发病时间

发病时间:云南、福建出现在12月份,四川在2~4月份,江西、浙江在3~4月份,陕西在4~6月份,甘肃6~8月份。

③发病程度和危害情况

各地区和各蜂场之间发病程度差异较大,轻者仅有个别蜂群少量蜂蛹死亡,如此时外界蜜粉源丰富,蜂群群势较强,辅以更换蜂王措施,病情则可得到控制。严重病群,由于大量蜂蛹死亡,采集蜂数量减少,蜂群生产力下降,蜂蜜和蜂王浆的产量大幅度降低。若发病率高达30~50%,则蜂群完全失去生产能力,并且很难维持蜂群的生存,最终导致整群蜂死亡。

④发病相关因素

(1)与温度的关系:

蜜蜂蛹病的发生与温度关系密切。调查表明,蜜蜂蛹病发病的适宜温度为10~21℃,早春寒潮过后,易发生蛹病。

(2)与蜜源和饲料的关系:

在外界蜜粉源充足,蜂群内有充足的优质饲料贮备,蜂群群势较强的情况下,不易发生蛹病;当早春或晚秋外界蜜粉源缺乏或使用劣质饲料喂蜂,蜜蜂处于饥饿状态营养不良,遇阴雨或寒潮时易发生蜂蛹病。

(3)与蜂种及蜂王年龄的关系:

意蜂发生较普遍,受害较重,喀蜂和东北黑蜂发病较轻,中蜂则很少发生,就蜂王年龄而论,一般说来,老蜂王群易感染,年轻蜂王群发病较少。

5.综合防治技术

①选育抗病品种,更换蜂王

蜜蜂品种之间抗病性有差异,同一品种不同蜂群抗病力也不一样,在病害流行季节,有些蜂群发病严重,有些蜂群发病轻微,而有些蜂群却不发病。在生产实践中选择无病蜂群作为种蜂群,培育蜂王,用以更换病群的蜂王,以增强对蜂蛹病的抵抗力。

②加强饲养管理,创造适宜蜂群发展的环境条件

保持蜂群内蜂脾相称或蜂多于脾,蜂数密集,加强蜂巢内保温,经常保持蜂群内有充足的蜜粉饲料,当外界蜜粉源缺乏时,需给蜂群喂以优质蜂蜜或白糖,并辅以适量的维生素、食盐。此外,还应注意保持蜂场卫生,清扫拖出蜂箱外的死亡蜂蛹,集中烧毁,以消灭传染源,同时注意勿将病脾调入健康群,避免造成人为传染。

③消毒措施

每年秋末冬初患病蜂场应对换下的蜂箱及蜂具用火焰喷灯灼烧消毒。对巢脾用高效巢脾消毒剂浸泡消毒,100片药加水2000毫升,浸泡巢脾20分钟,用摇蜜机将药液摇出,换清水2次,每次10分钟,摇出清水后晾干备用。

④药物防治

巢脾和蜂具经消毒处理并换以优质蜂王的蜂群,喷喂防治药物蛹泰康,每包药加水500毫升,每脾喷10~20毫升药液,每周2次,连续3周为一个疗程,病情可得到治愈。

蜜蜂螺旋体病的防冶方法


1.蜜蜂螺旋体病的病原

蜜蜂螺旋体是一种呈螺旋状,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菌体直径0.17微米。

2.症状

患病蜜蜂爬出箱外,在地面上蹦跳、爬行,失去飞翔能力,三五只蜜蜂集聚在一起,行动缓慢,不久死亡。死蜂大多双翅展开,吻伸出,发病严重时,不仅青壮年蜂死亡,而且刚出房不久的幼年蜂也爬出箱外死亡,蜂群群势下降很快。患病蜜蜂消化道变化不尽相同、有的中肠膨大呈灰白色,有的缩小呈褐色,后肠有的充满稀黄色粪便,有的充满混浊水状液。

3.诊断方法

显微镜诊断,取病蜂10只加蒸馏水10毫升,研磨,制备病蜂悬浮液,5000转/分离心5分钟,取上清液少许涂片,置暗视野显微镜下1500倍即可观察到螺旋体的形态及运动状态,若发现晃动的小亮点并拖有一条丝状体,即为蜜蜂螺旋体,从而可确诊此病。

4.流行特点

蜜蜂螺旋体病分布较为广泛。转地放蜂的蜂场,发病率高,病情严重,而定地饲养的蜂场,发病率低,病情较轻。

该病原是通过消化道侵入蜂体引起发病的。在蜂群内,被污染的饲料和蜂具是该病的传染源。

本病常与其他病害如孢子虫病、麻痹病等混合发生,病情较重,死亡率较高,蜂群群势下降严重。因此,在防治时,应采用综合措施。

5.防治方法

蜜蜂螺旋体对抗生素类药物敏感,但由于该病通常与孢子虫病、病毒病混合感染,因此单用抗生素防治效果较差,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①药物防治

春季在对蜂群进行奖励饲喂时,加入保蜂健、抗病毒一号和磺胺类药物预防。发病初期,根据有否混合感染而应用相应的药物治疗。如单一感染可用青霉素糖水饲喂数次,或青霉素、链霉素各300万单位溶于糖水中饲喂数天。

②加强饲养管理

经常保持蜂群内有充足的饲料贮备,越冬饲料要求优质、量足。春季注意对蜂群保温并做到通气良好,以防止巢内湿度过大,秋季对巢脾和蜂具进行消毒(4%甲醛溶液消毒)或5%漂白粉浸泡蜂箱消毒。

③选育抗病蜂种淘汰抗病力差的蜂种,选育抗病力强的蜂群培育新蜂王,保持蜂群群势,增强抗病力,更换陈旧巢脾和老弱蜂王。

绵羊痒病的防冶方法


绵羊痒病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慢性、退行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以潜伏期长、剧痒、萎顿,肌肉震颤、运动失调、瘫痪为特征。

病羊于疾病后期卧地不起,啃咬发痒的前肢皮肤。

【病原与流行病学】

绵羊痒病病原与一般病毒和类病毒不同,目前定名为朊病毒,不含核酸,无免疫反应。绵羊敏感性高,3岁半的羊发病最多,绵羊与山羊可通过接触传染。唾液、乳、尿、粪的传染性还缺乏证据。

【绵羊痒病临床症状】

潜伏期1~5年,实验感染4~22个月。

1.早期:食欲良好,体温正常。不安,兴奋,震颤,磨牙。不仔细观察不易发觉。敏感易惊,目光不安或凝视,受到刺激即兴奋,头颈部颤动,作点头、耳颤动作和侧转运动(休息时颤动缓和)。

2.发展期:绵羊不断摩擦背部、体侧、臀部,头在栅栏、树上、用具上摩擦或后蹄抓头,致痒部被毛断裂脱落。头高举,行走时前肢阔步,离群。患病1~2月后,前肢摇摆不稳,类似驴僵硬的跑步,后肢高举,短步急行或足端在地上拖。病羊不能跳跃,驱赶时反复跌倒,站立时关节屈曲。因丧失视力,经常与物体相撞。

3.后期:机体衰弱但不麻痹,继续趴在地上,食欲虽好仍消瘦,母羊可流产。发病率4~30%,所有羊终归死亡。病程6周至8个月,甚至更长。

【绵羊痒病剖检结果】

除尸体消瘦和皮肤脱毛、损伤外,常无肉眼可见变化。病理学组织变化常表现为神经元胞浆内有许多空泡形成。

【绵羊痒病诊断要点】

绵羊多发,初病易惊,一受刺激即出现刺头颈颤动、点头、运动失调、前肢阔步后肢高举,后肢屈曲,运动时易摔倒。头、躯干在墙、树上擦痒,被毛折断脱落,后期趴地不动。虽有食欲仍消瘦(致富经:/)。经6周至8个月死亡。剖检可见脑脊髓变性和有大小不同的空泡。脑脊髓乳剂眼内和皮注接种羊和属可引发本病。

【绵羊痒病鉴别诊断】

1.羊伪狂犬病

2.脑软化

【防治措施】

一般防治措施无效,不从有本病的国家引进牛羊。如输入种羊中发现本病立即全部淘汰,如有种羊进入过的羊群应封锁不准移动,隔离观察42个月(每6个月检1次),观察期间如发现病羊淘汰,并定期消毒、焚烧,或用5~10%氢氧化钠作用1小时,0.5~1%氯酸钠作用2小时。

蜜蜂蜂麻蝇(肉蝇)的防冶方法


蜂麻蝇又名肉蝇。是以幼虫的形态寄生于蜜蜂体内引起的寄生虫病。

1.生物学特性及症状

成蝇银灰色,体长6-9毫米,雌性和雄性蜂麻蝇通常在蜂场以外的地方活动,而受孕的雌蝇则盘旋在蜂场上空,攻击蜜蜂,并在其头、胞部产卵,蝇卵孵化成幼虫即钻入蜂体内,以其内脏器官为食,最后病蜂只剩下一个外壳。病蜂多数在4~5天死亡。幼虫由寄主头胸部连接处或其他部位钻出,潜入土壤中化蛹。7~16天羽化为成虫,完成一个生活周期需15~30天,以蛹越冬。

蜂麻蝇多发生在夏季,侵袭青壮年蜂。受危害蜜蜂初期表现疲乏无力,飞行速度缓慢,最后则完全失去飞翔能力,无力地在蜂箱前地面上爬行,身体出现痉挛、颤抖,仰卧而死。受害严重的蜂群,被害率可高达28~44%,每天死亡蜜蜂有数百只至数千只,严重影响蜂群的发展和采集力.在沼泽地带、滨湖沿海地区、杂草丛生的低洼地区发生尤为严重。

2.诊断方法

取病蜂或死亡的蜜蜂20~30只,去掉头部和第一对足,然后打开胸腔,用放大镜观察,若有蜂麻蝇幼虫寄生,即可在蜜蜂胸部肌肉中见到。

3.防治方法

①杀灭成虫和幼虫

利用蜂麻蝇喜欢栖息于蜂箱盖的习性而又不能辨别水面或其他物面的特点,可在蜂箱上放一白瓷盘,其内盛满水,使其落入水中淹死。

②清除病蜂和死蜂

将蜂群内的蜜蜂抖落于蜂箱外,健康蜂则迅速回巢,而被蜂麻蝇寄生的病蜂因行动缓慢留在蜂箱外,然后将病蜂和死蜂集中起来烧毁,消灭其幼虫。

兔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


【名称】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病(ClostridiumPerfringensDisease)

本病是由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及其外毒素引起的一种暴发性,死亡率很高的胃肠道疾病。其特征为泻下大量水样或血样粪便和脱水死亡。由于此病发生迅速,绝大多数病兔出现严重的腹泻或水泻,一般在24h内即可死亡,极少数拖至一周。

病原

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ClostTidiumperfrigltens)是条件致病菌,在厌气条件下生长繁殖良好,在一般培养基上培养生长不好。该菌较大,呈单个或双联,革兰氏染色阳性,有荚膜,产芽胞,无运动性,大小为1--1.8mx4--10m。但在陈旧培养物中多见棒状,球状、丝状型.菌落呈正圆形,边缘整齐,表面光滑隆起。48h培养菌落直径约为24mm,在山羊垒血琼脂扳上可以看到菌落周围出血溶血双圈,内圈为透明的溶血,外圈为较暗的口溶血,若将全血琼脂平板放在4℃冰箱中几小时后,口溶血圈会更宽。本菌能迅速液化明胶,接种牛乳培养基呈汹涌发酵反应;在肉汤中生长良好,汤液变得异常混浊。本菌可使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麦芽糖、蔗糖、木糖、海藻糖、棉子糖、淀粉、糖原和肌醇发酵,某些菌株可酵解甘油和菊糖。发酵产物包括乙酸,丁酸和气体。能还原硫酸亚铁,产生硫化氢。

根据荚膜肿胀反应和琼脂扩散试验,本菌分为A、B、C、D、E、五种主要产毒素型。这些毒素在性质上属于蛋白质,具有酶作用,不耐热、有抗原性,加热后可破坏酶的特性,但保持抗原性。

引起家兔发病的细菌,国内报道认为是A型产气荚膜梭菌,而1978年Patton认为引起兔发病的是E型产气英膜梭菌F型(lota)毒素。肉汤培养物对小鼠腹腔注射0.01--0.025ml可于24h死亡,对家兔肌肉注射0.5--0.5m]可于24h死亡。病变与自然发病者相同。培养物经离心过滤处理后可获得细菌外毒素,每只小鼠腹腔注射0.050.1ml,在24h内死亡,对家兔每只腹腔注射1.5ml后出现腹泻,每只腹腔注射5ml在24h内死亡。

流行病学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也是健康动物肠道的正常菌丛,过量饲喂高蛋白饲料可使细菌的数量在肠道内大大增加。

不同年龄(除未开料的乳兔)、品种、性别的家兔对本病均易感,且皮用兔的易感性低予毛用兔。一般13日龄仔兔发病率最高。体质强壮、肥胖的兔发病率也较高,这可能与幼兔正在生长发育,过量摄取精科有关。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发病率最高,即使在饲养管理水平较好的兔场,也可发生,这主要因为冬春季饲料有时不稳定,饲料的蛋白质水平忽高忽低。

外界条件的突然改变,例如长途运输,饲养管理不当,突然更换饲料,气候的骤变,都能使兔肠道内正常菌丛平衡受到破坏,造成本病的发生。

症状

本病的显著特征是急剧下痢,临死前水泻或出现血痢,具有特殊的腥臭味。在出现腹泻前,精神、食欲无明显变化,体温也正常。腹泻后出现精神沉郁、绝食、粪便呈水样或血样,污染臀部及后腿,摇晃兔体躯有拍水音。绝大多数病例属于急性型,在出现腹泻的当日或次日即死亡。极少数病例拖至一周。在较长病程的病例可能出现贫血、黄痘及血红蛋白尿。

病变

尸体外观无明显消瘦?眼球下陷,显出脱水症状。肛门附近及飞节下端的被毛染有黑褐色或绿色的稀粪。剖开腹腔嗅到特异的腥臭味。胃多充满饲料,胃浆膜可见到黑色的溃疡斑纹,胃底部粘膜脱落,大多数可见大小不一的溃疡。小肠充满气体,致使肠壁薄而透明,大肠粘膜有鲜红出血斑。肠粘膜有弥漫性的充血和出血区。肝脏质地变脆。脾脏变成深褐色。肾脏和淋巴结多数无明显变化。膀胱内多数积有茶色尿液。心脏表面血管怒张,呈树枝状。

在显微镜下病变部位有血管内溶血或微血管损伤。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对本病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行细菌学检查,并用标准血清确定菌型。另外还应做肠道内容物的毒素检查,尽量快些收集肠道内容物和其他体液,并加入1%氯仿做防腐剂,离心取上清液,静脉注射小鼠和皮内注射豚鼠的白色皮肤部分(0.20.4ml)。部分样品用胰蛋白酶处理(1%胰蛋白酶粉),室温放置lh以激活E型和G型毒素,并破坏F型毒素,把经过处理的上清液注射给另外的小鼠和豚鼠。如果有毒素存在,小鼠在412h内死亡,观察注射48h以后豚鼠注射部位有无坏死病变。如有变化说明是产气荚膜芽胞梭菌感染。

防制

平时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的发生,要逐渐更换饲料,防止突然增加高蛋白质饲料。

明矾沉淀的型特异性毒素菡或用甲醛处理的毒素苗是有效的抗产气荚膜梭菌肠毒血症菌苗。每年免疫二次,断乳仔兔及时预防注射。在本病暴发时可以使用抗血清或毒素卣。

在饲料中加入金霉素(22.5mg/kg)可防止本病的发生。由于本病以急性、发病迅速为特征,所以对患病兔进行治疗无价值,

鱼肠炎病的症状和防冶方法


肠炎病又叫烂肠瘟,是由点状产气孢杆菌引起,鱼的肠壁充血发炎的一种细菌性疾病。

病原:

为点状产气单孢杆菌。为短小杆状,大小为0.4-0.51.0-1.3微米,两端圆形,单个或几个相连,极端单鞭毛,有运动能力。革兰氏阴性,在琼脂培养基上培养1-2天后,菌落产生褐色色素、半透明。适宜生长温度25℃,60℃以上可以杀死。

病症症状:

病鱼行动缓慢,不吃食,腹部膨大,体色变黑,特别是头部显得更黑,腹腔积液,肠壁充血,呈红褐色。肠粘膜大量坏死脱落。肠内没有食物,只有许多淡黄色的粘液。如不及时治疗,病鱼会很快死去。

流行情况:

此病是目前饲养鱼类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在草、青鱼中非常普遍,尤其是当年草鱼和一龄的草、青鱼最易得病。死亡率很高,一般可达50%左右。在一年中,此病有两个明显的流行季节,5-6月主要是1-2龄草、青鱼的发病季节,8-9月主要是当年草鱼的发病季节,该病往往与细菌性烂鳃病并发。

防治方法:

(1)每立方米水用1克漂白粉全池遍洒。

(2)喂大蒜头:把大蒜头捣烂,制成每0.5千克含大蒜100克的药饵,每天投喂1次,连续投喂3天。

(3)磺胺胍:每50千克鱼第1天用药5克,第2-6天用药2.5克,制成药面投喂,每天喂1次,连续喂6天。

(4)每100千克鱼,每天用鱼复康A型250克拌饲料分上、下午2次投喂,连喂3天。

(5)每50公斤鱼每天用痢特灵1克拌料投喂,连用3天。

牛腹泻病的病因与防冶方法


近年来,通过对徐州地区养牛户腹泻牛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发现:腹泻病是牛的多发病,发病率达总发病率50%以上。究其原因,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所致。对此,应不断加强饲养管理,采用综合性防控措施。

腹泻是圈养牛常见的一种病症,主要表现为排粪次数增加和粪便不成型。据资料统计显示:腹泻病的病例数占总发病数50%以上,急性腹泻多见,危害最突出。因此,要切实做好腹泻病的防控。为了有效防治本病,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并结合相关文献,针对牛腹泻病提出了有效防治措施,具体如下;

1病因

1.1采食不良、饮水不洁

采食不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采食霉败的干草,冷冻腐烂的草根、青草和青贮,或采食受农药或化学物质污染的草料,或采食夹有多量泥土、砂石的饲料等。冬季青草缺乏,需要投喂干草补充,而干草硬,过度使用易引起消化不良,如过度采食苜蓿草(蛋白质含量高)会引起消化不良而导致腹泻。目前大多数农村养牛户,缺乏科学的饮水设备,牛使用石槽和水泥槽盛水让牛自由饮用饮水时常常将头甚至腿伸进水中,黏有大小便的牛蹄污染了水源。

1.2使用药物不当

长期使用一种药,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在用药过程中,由于肠道菌群失调,引起二重感染,多数是口服抗生素所致。目前常用药物主要有利福平、氨苄西林、林可霉素、沙星类药物等。

1.3细菌、病毒继发感染

各种常见传染病均易继发感染。近年来,徐州地区养牛户由于防疫工作到位,除偶见条件性致病菌引起的腹泻外,通常不发生恶性传染病。但每当气候骤变、牛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经常出现两种或多种病菌混合感染引起发病,具体表现为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不振、拉水样稀粪、反刍次数减少或停止。该病对牛造成的危害很大,应当引起广大兽医工作者和养牛户的高度重视。

1.4寄生虫性因素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圈养条件下,主要是由于牛采食了含有感染性幼虫、虫卵的饲料而感染,引起牛腹泻的寄生虫种类较多,临床症状上表现为消瘦,贫血,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粪便可能有血液和炎性分泌物,有时还混有寄生虫虫体和虫卵。

1.5其他应激因素

气候骤变、环境变差、长途运输等因素均会降低机体抵抗力,导致牛功能性腹泻。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拉稀,粪便没有血液和黏液、呈水样。

2防控措施

2.1预防

在饲养管理中,要坚持预防为主,要切实把好防疫关。坚持定期对圈舍环境、器具等进行消毒,保证圈舍内通风透光、环境整洁卫生,饲料、饮水清洁安全。对于新购买的牛要隔离检疫,确保牛健康方可与其他牛混养。发现牛发病后,要及时隔离治疗,做好圈舍内外环境消毒,及时清除粪便和污染物并无害化处理,防止交叉感染。要加强牛的饲养管理,减少各种应激反应,建立健全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定期注射疫苗。

2.2治疗

不同品种牛的腹泻治疗方法是基本相同的,即了解病史、病因,对症与对因治疗相结合。一旦发热、粪便带有黏液或血液,先考虑运用抗生素治疗,用药前做药敏试验,以静脉注射为主,尽量不口服,以避免损伤胃肠道微生物。腹泻严重的病牛,要及时补液。如单纯腹泻,不急于用抗生素,可使用助消化的药物和微生物制剂,以重建肠道有益菌群。

3小结与体会

3.1引起牛腹泻的原因非常复杂

对腹泻情况要综合分析,不滥用抗生素。当前普遍存在抗生素滥用的现象,致使耐药菌株增多,引发继发性肠炎等。所以说,正确使用抗生素是基层兽医面临的首要问题。

3.2诊断和治疗设备不完善

相对于圈养牛而言,散养牛在发病初期往往是难于观察的,再加上乡村兽医诊断设备简陋、缺少快速诊断法,兽医仅凭从医经验作出诊断,然而一些传染性腹泻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非常相似,很难进行鉴别诊断,易造成误诊,从而贻误治疗时机,有待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加以改善,从而提高诊疗水平。

3.3混合感染严重

近年来,一些条件性致病菌和寄生虫引起的腹泻病例数呈现上升趋势,流行规律有很大的变化,而且往往存在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的情况。因此,养牛户应注重混合感染的防治,尤其是散养户。

3.4综合防治为主

疫苗注射是有效预防腹泻病的好办法。目前徐州乃至全国各地还没有大面积实施注射疫苗防治措施,因此应推广免疫措施,坚持综合防治。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6818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