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仔猪黄痢的土法良方

仔猪黄痢又称初生仔猪大肠杆菌病,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引起的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特征为剧烈腹泻,排出黄色或黄白色稀粪和迅速脱水。最急性型,不显临床症状就突然死亡。常成窝发病,发病率、死亡率高。按照中兽医理论,该病主要因湿热内蕴中焦所致。现着重阐释应用土法良方治疗仔猪黄痢,因取材方便,效果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现附方多种,供选择性使用。本着谨慎安全的原则,应先小群试用,确认安全后再大群应用。下面具体来看看:治疗仔猪黄痢的土法良方。

1、病原

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的直杆菌,兼性厌氧,在麦康凯琼脂上呈红色菌落,在伊红美兰琼脂上产生黑色带金属闪光的菌落。大肠杆菌在动物肠道内,正常条件下是不致病的共柄菌。对外界不利因素抵抗力不强,对高温抵抗力弱,干燥环境中容易死亡,但对低温有一定的耐受力。对一般化学消毒药、强酸、强碱都比较敏感,一般常用消毒药均可达到消毒效果。

2、症状与病变

最急性型,不显临床症状就突然死亡。病仔猪往往突然发生腹泻,粪便呈黄色浆糊状或黄色水样,并含有凝乳小片;肛门松弛,呈水样喷出。随即很快消瘦、脱水,最后凶衰竭昏迷而亡。一般无呕吐现象。剖检可见小肠急性卡他性炎症和败血症的变化。小肠黏膜红肿、充血或出血,小肠内充满气体,肠壁变薄、松弛。胃黏膜发红,肠系膜淋巴结肿大。重症者,心、肝、肾等脏器有出血点或小坏死灶。

3、辨证

湿热内蕴中焦。

4、治疗

治宜燥湿解毒、健脾止泻,抗菌消炎止痢,并宜早宜快。通过药敏试验确定大肠杆菌敏感的抗生素,在此之前,应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口服含有葡萄糖的电解质溶液对脱水和酸中毒有效。另外,具有抑制肠毒素分泌作用的药物,如氯丙嗪和硫酸黄连素对治疗腹泻有一定的作用。方1:将活蚯蚓放在15%石灰水中洗净,去水稍干后,以1:1比例加入白糖拌匀,放入容器中任其溶化,6h后取上清液,装入盐水瓶中隔水煮沸20~30min后备用,每头每天服8~10mL,分早晚2次服用,连服2~3天。方2:H头翁3g,秦皮Sg,地榆3g,老鹤草3g。水煎1次喂服。方3:地榆94g,蓼子草125g,叶下珠94g,广木香63g。将地榆用醋炙后,与其余药合煎,取汁,每头仔猪内服10~15mL,每日3次,连用2~3日。方4:甘草10g,苍术200g,荞麦30g,白头翁250g,大蒜20g,煎汤分3次喂母猪,每日1剂。方5:马齿苋100g,地锦草100g,六月雪50g,仙鹤草50g。煎汁内服,每头20mL,每天2次,连服2天。方6:罂粟秆1份,凤尾草2份,紫珠1份,共煎,取汁,每次每头内服10mL。方7:苍术15g,猪苓15g,厚朴9g,茯苓15g,陈皮15g,甘草3g,按蒸馏法合并水醇法制备1:1提取液,每头每次肌内注射10~15mL,或交巢穴注射3~7mL。方8:罂粟壳100g,加水3L煎煮,浓缩成500mL,凉后加入25g土霉素粉,混匀,每头仔猪每次喂服/I~5mL,每天4次。方9:炒黄芩100g,炒地榆300g,炒白术300g,炒白芍200g,翻白草200g,六月雪/l00g。加水5kg,煎至2kg左有,取汁,然后用12层纱布过滤,冉用药棉渗透法过滤,药液高压消毒。每头仔猪肌内注射4~5mL,每天2次,连续2~3天。方10:马齿苋100g,大蒜50g,海金沙100g,苦参50g,加水1000mL煎汁至200mL,每头每次灌服5~10mL,每天3次。方11:南瓜根汁1酒杯,喂服,每天3次,连服2~3天。方12:黄连10g,苍术3g,雄黄0.3g,锅底灰或茶油饼(煅灰)4.5g.醋或酸菜水适量。先将黄连、苍术研末,冉与雄黄、锅底灰(或茶油饼炭末)混匀,密封装瓶。用时以醋或酸菜水将药粉调成糊状,分2次喂服,每日1次,连服2~4日。方13:大蒜100g,95%乙醇100mL,甘草1g。大蒜用乙醇浸泡15天以后取汁1mI.,加甘草末,调糊1次喂服,每日2次至愈。方14:黄连5g,黄柏20g,黄芩20g,金银花20g,乌梅20g,草豆蔻20g,泽泻15g,茯苓15g,山楂10g,甘草5g,诃子20g,神曲10g,研细末,分2次喂母猪,早晚各1次,连用2剂。

5、预防

该病重在预防。注意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做好母猪产前消毒和产后消毒,尤其是母猪乳头和体表的消毒;尽快让初生仔猪吃上和吃足初乳;创造仔猪适宜的生活环境,猪舍饲养密度不宜过高,注意保温通风;供给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全价饲料,可使胎儿发育健全,并满足仔猪的营养需要;采取“白繁白养”、“全进全出”的管理模式,完善种猪引进检疫制度。母源性免疫是控制新生仔猪黄痢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一般在产仔前1个月左右对母猪进行免疫。另外,口服外源性蛋白酶如菠萝蛋白酶,可以预防仔猪腹泻。也可以使用一些中药预防该病。可以使用黄连25g,加水1L,煎至500mL,仔猪刚产下先喂2~3mL,然后才让其吃初乳,2天后重复1次;还可用海金沙鲜全草50g,洗净切碎,加水500mL,煎取100mL药液,喂给哺乳母猪及初生仔猪,可起预防作用。

仔猪黄痢

(一)大肠杆菌抗原复杂,有O、H、K三种抗原;血清型多,有几千种;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
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取决于它在小肠粘附、定植、增殖的能力和它产生毒素的能力,粘附因子或纤毛决定细菌定植的能力,一旦发生细菌定植,就会因毒素的产生而导致腹泻,最重要的粘附因子是F4(K88ab、K88ac)、F5(K99)、F6(987P)。
发病日龄早,主要侵害1~3日龄仔猪,发病急、症状明显、死亡率高。
无季节性,但寒冷时发病率较高,产房潮湿,卫生条件不好时发病率更高,一个猪场一旦发病很难根除。
主要是消化道感染,带菌母猪为主要传染病。
(二)临症
水样稀粪,黄色或灰黄色,内含凝乳小片和小气泡。
病猪口渴,吃乳减少,脱水、消瘦、昏迷、衰竭。
(三)病理
肠粘膜充血、水肿,甚至脱落。
肠壁变薄,松弛,充气,尤以十二指肠最为重要,肠内容物呈黄色,有时混有血液。
心、肝、肾有变性,重者有出血点或凝固性坏死。
(四)预防
做好母猪产前产后管理;加强新生仔猪的护理。
药物预防(初生后12小时内口服敏感抗菌素)。
微生物制剂预防(如促菌生、调菌生、乳康生、康大宝等通过调节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平衡,从而抑制大肠杆菌)。
(五)治疗
对仔猪黄白痢的治疗应采取抗菌、止泻、助消化和补液等综合措施。
抗菌:安普霉素、链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氟甲砜霉素、阿莫西林、泻痢停、克痢王。
止泻:鞣酸蛋白。
助消化吸收:食母生、小苏打、胃蛋白酶等。
补液:口服葡萄糖生理盐水及多维。葡萄糖生理盐水的配方:1000ml水中加葡萄糖20克,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
免疫接种:妊娠母猪在产前30天和15天接种,疫苗选择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

相关知识

仔猪黄痢的流行特点 仔猪黄痢的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


仔猪黄痢多发病于封闭式的规模养猪场,并在出生1周龄的新生猪多发,其中以1~3日龄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一个猪场一旦感染该病常会连窝经消化道传染至其他猪群。饲养管理、饲养卫生条件、气温骤变,防疫意识淡薄等外在条件极易导致该病的暴发。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仔猪黄痢的流行特点仔猪黄痢的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

1、流行特点

该病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能够流行,且通常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在多雨潮湿的季节容易发生,主要是新生至5日龄阶段容易感染,其中1~3日龄最容易发病,大于7日龄基本不会出现发病,而育肥猪、肥猪、成年公母猪不会感染该病。在产仔季节,有时会出现多窝仔猪一起发病的现象,发病率能够高达100%,尤其是初产母猪所产的后代仔猪最容易感染发病,具有很高的死亡率。

2、临床症状

仔猪通常在出生大约24h出现发病,开始时1窝仔猪中有1~3头患病。新生仔猪发病后,最急性型通常没有表现任何明显的临床症状,经过数小时就突然发生死亡。急性型,病猪表现出精神沉郁,体质衰弱,部分仔猪甚至在感染后会具有几小时的潜伏期。接着会排出白色或者黄色水样粪便,其中混杂小气泡或者乳状凝块,且散发腥臭味;肛门失禁,出现明显的脱水现象,机体快速消瘦,主要是由于严重脱水而流失过多的电解质,导致其在短时时间内发生死亡。另外,仔猪还会具有腹部皮肤变紫、双眼凹陷的症状。此外,该病能够从一窝患病仔猪快速蔓延至另一窝仔猪。

3、实验室诊断

细菌分离培养。在患病仔猪的小肠前部用无菌接种环取适量内容物分别在普通琼脂平板和血琼脂平板上接种,放在37℃温箱中进行24h培养,通过观察,挑取不透明的圆形菌落再次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上进行两次分离纯化。结果发现,普通琼脂平板上长出不透明的白色圆形菌落,直径为2~3mm,边缘整齐,表面闪光,略微突起;血琼脂平板上的菌落形成β-溶血环。

涂片、镜检。挑取培养基上的单个菌落进行涂片,接着通过革兰氏染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能够看到接近球杆状的红色细菌,菌体两端钝圆,初步判断是大肠杆菌。

生化试验。分离得到的菌落分别接种在三个试管中,每个试管中分别含有麦芽糖、乳糖、葡萄糖,发现都会产气产酸;但在含有木糖、甘露醇的试管中接种却不会产生发酵。吲哚试验和MR试验都呈阳性,VP试验呈阴性。挑取乳糖发酵菌落分别使用多价OK抗血清进行平板凝集试验,发现0141抗血清凝集明显。

4、防治措施

疫苗免疫。目前,免疫接种疫苗时防控仔猪黄痢的有效措施,主要选择使用大肠杆菌油乳剂灭活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灭活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注射剂量较大,且需要多次注射,从而容易使猪群发生应激反应,为此当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研发出基因工程疫苗,其具有免疫针对性强、安全性好、效价高等优点,如大肠杆菌K99基因工程疫苗。一般来说,妊娠母猪要在产前1个月肌肉注射适量疫苗,从而使后代仔猪经由吮食母乳而获得被动免疫。

加强仔猪管理。对于新生仔猪,要在距离肚脐3~4cm处剪短脐带,接着使用5%碘酊进行消毒。仔猪要及时吮食初乳,如有需要可人为帮助仔猪找寻乳头。另外,仔猪出生后的第2天,可每头补充2mL铁制剂,避免发生缺铁性贫血,提高机体抵抗力。当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新生仔猪最好放人保温箱内,且使用灯泡加热,确保温度达到28~32℃;当环境闷热时,要及时将风扇打开,促使空气流通,尽量避免滋生致病性大肠杆菌。仔猪排出的粪便要立即进行清理,并冲洗干净,确保栏内卫生良好。

药物疗法。硫酸链霉素、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是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庆大霉素,病猪按体重口服4~11mg/kg,每天2次,或者按体重肌肉注射4—7mg/kg,每天1次。卡那霉素,病猪按体重肌肉注射5~15mg/kg,每天2次。乙基环丙沙星,病猪按体重肌肉注射2.5~10.Omg/kg,每天2次。病猪内服80mg硫酸链霉素和8万IU青霉素,每天2次。还可按体重口服0.2mL/kg庆增安注射液,每天2次。另外,也可使用中药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取2g黄柏、lg秦皮、lg黄连、lg丹皮、2g白头翁,加水煎煮后取药液分成2次给病猪口服,连续使用3天。哺乳母猪也要口服中药,即取20g黄芩、10g黄连、10g神曲、20g金银花、20g黄柏、20g乌梅、10g山楂、20g白头翁、5g甘草,全部研成粉末后分成2次喂服,每天早晚各1次,连用3天。

微生态制剂疗法。仔猪可在吮乳前2~3h喂服促菌生,其中含有3亿活菌,之后每天1次,连续使用3次,如果配合喂服药用酵母,能够增强疗效;也可在出生后喂服乳康生,每头每次用量为0.5g,每天早晚都使用1次,连续使用2天,之后每间隔1周喂服1次;也可使用调痢生,按体重喂服0.10~0.15g/kg,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需要注意的是,仔猪服用微生态制剂过程中不允许服用抗菌药物。

仔猪黄痢的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主要在生后数小时至5日龄以内仔猪发病,以1-3日龄最为多见,一周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病。育肥猪、肥猪、成年公母猪不见发病;在产仔季节常常可使很多窝仔猪发病,每窝仔猪发病率最高可达100%;以第一胎母猪所产仔猪发病率最高,死亡率也高。
2、临诊症状仔猪出生时还健康,快者数小时后突然发病和死亡。病猪主要症状是拉黄痢,粪大多呈黄色水样,内含凝乳小片,顺肛门流下,其周围多不留粪迹,易被忽视。下痢重时,后肢被粪液沾污;从肛门冒出稀粪。病仔猪不愿吃奶、很快消瘦、脱水,最后因衰竭而死亡。小母猪阴户尖端可出现红色,病仔猪精。急者不见下痢,身体软弱,倒地昏迷死亡。
3、剖检变化主要病变是胃肠卡他性炎症。表现为肠粘膜肿胀、充血或出血;胃粘膜红肿;肠膜淋巴结充血肿大,切面多汁;心、肝、肾有变性,重者有出血点。
4、细菌分离与鉴定取新鲜死猪小肠前段内容物,接种于麦康培养基上,挑取红色菌落作溶血试验和生化试验,或用大肠杆菌因子血清鉴定血清型。
防治方法
1、开始发病时,立即对全窝仔猪给药,常用药物有氯霉素、痢特灵、金霉素、新霉素、磺胺甲基嘧啶等。由于细菌易产生抗药性,最好先分离出大肠杆菌做纸片药敏试验,以选出最敏感的治疗药品用于治疗,方能收到好的疗效,
2、平时做好圈舍及环境的卫生及消毒工作;做好产房及母猪的清洁卫生和护理工作。
3、常发地区,可用大肠杆菌腹泻K88,K99,987P三价灭活菌苗,或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苗给产前一个月怀孕母猪注射,以通过母乳获得被动保护,防止发病.
4、国内有的猪场,在仔猪出生后即全窝用抗菌药物口服,连用3天,以防止发病;也有采用本场淘汰母猪的全血或血清,给初生仔猪口服或注射进行预防,据称有一定效果。
5、抗生素和磺胺药物疗法:庆大霉素注射液,肌肉注射,一次量每头8万单位,1天2次,连用3天。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肌肉注射,一次量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1天2次,连用3天。对仔猪排出水样的严重的黄痢病,可用“腹泻康”与氧氟沙星注射液混合,肌肉注射,一次量3—5毫升,并喂服葡萄糖液(添加少量精盐),或应用庆大霉素8万单位稀释于5%的糖盐水中,20毫升腹腔注射,1天2次,连用2天。

仔猪黄痢病的预防和冶疗


仔猪黄痢病是溶血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仔猪肠道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出生1~7天左右的仔猪拉黄色粪便,出生20天后基本不见拉黄痢。该病发病及死亡率达30%。

发病特点:

多发于7日龄内的仔猪,发病率、死亡率较高,7日龄以后发病较少。往往因一头发病,传染数头至整群。发病无明显季节性。

主要症状:

腹泻突然,少有呕吐,粪便呈黄色或黄白色水样稀粪,有腥臭味,病程为急性或慢性,最后因脱水、消瘦而死亡。剖检可见肠道黏膜发生急性卡他性炎症,以十二指肠最明显。肠黏膜肿胀、充血、肠壁变薄,肠管松驰。

预防措施

1、抓好卫生和接种关。平时母猪圈内要搞好卫生,定期严格消毒,在母猪临产前20天接种大肠杆菌疫苗或仔猪黄痢二联疫苗,并在临产前10天内分两次对母猪肌注长效抗菌素。

2、临产前坚持投药。当母猪临产前7~10天内即在母猪饲料中添加磺胺嘧啶或四环素等药物预防。

3、增强仔猪抵抗力。仔猪幼小,拉痢后则易脱水中毒,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为此,仔猪出生后,给仔猪口服生物制剂赐美健按1克/10毫升/10头口服,使仔猪拉黄痢推迟到出生后15天左右。

4、注射铁剂。仔猪出生后,对仔猪颈部(七号针头,进针二分之一)肌注牺血素等铁剂5毫升,对预防仔猪黄痢病有作用。

5、预防处方:常发本病地区可用大肠杆菌腹泻K88、K99、987P三价灭活菌苗,或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苗给产前1个月的怀孕母猪注射,使仔猪通过母rǔ获得被动保护,防止发病。

处方一:仔猪腹泻大肠杆菌灭活疫苗。用于预防仔猪黄痢。母猪产前40天和15天在颈部肌肉各注射1次疫苗,每次5毫升。

处方二:仔猪大肠杆菌腹泻K88-LTB双价基因工程活疫苗。用于预防仔猪黄痢。按瓶签注明的头份,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口服免疫,每头份500亿活菌与2克小苏打一起拌入少量精饲料中,喂空腹母猪;肌肉注射免疫,每头份100亿活菌。两种免疫方法均在怀孕母猪临产前2~3周进行,病情严重的猪场可在产前1周再加强免疫1次,方法同处方一。

处方三:仔猪腹泻基因K88-K99双价灭活疫苗。用于预防仔猪黄痢。使用时每瓶疫苗加1毫升无菌生理盐水溶解,与20%铝胶2毫升混匀,注射于临产前21天左右的怀孕母猪的耳根皮下。仔猪通过初rǔ获得K88、K99抗体,为了确保免疫保护效果,尽量使所有仔猪吃足初rǔ。

在仔猪出生后即全窝用抗生素口服,连用3天,可以防止发病;也可用调痢生、促菌生等益生菌制剂在吃奶前喂服,以预防发病。

治疗方法和处方:

仔猪喂奶前,应将母猪体躯两侧和奶头用高锰酸钾水清洗一遍,并对拉黄痢的仔猪颈部一侧用VC,VB2,VB12,按3:2:1的比例混合,肌注3~5毫升;对仔猪颈部的另一侧用中药制剂三九克痢或372或克泻王肌注3~3.5毫升。对于仔猪拉水泻样的严重黄痢病,可用重泻康与氧氟沙星或恩诺沙星混合肌注5毫升,并立即给静脉补液或喂服葡萄糖(添加少量食盐)液剂。对脱水严重的仔猪除采取上述治疗措施外还应用痢菌净三毫升,庆大霉素8万单位稀释于5%的糖盐水中20毫升腹腔注射,连续2天,每天2次。

处方一:磺胺嘧啶0.2~0.8克,三甲氧苄氨嘧啶40~160毫克,活性炭0.5克。用于治疗仔猪黄痢。按处方配药,各药混匀后分2次喂服,每天2次直至痊愈。

处方二:磺胺脒200毫克,三甲氧苄氨嘧啶或二甲氧苄氨嘧啶40毫克。用于治疗仔猪黄痢。口服,每天2次,连服3天。

处方三:多粘菌素B硫酸盐(抗敌素)5万~10万单位。用于治疗仔猪黄痢。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2~3天。

处方四:氟哌酸注射液2.5~10毫升。用于治疗仔猪黄痢。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为1个疗程。

仔猪黄痢的流行、诊断和防治方法


l病原和流行

该病的病原体为致病性大肠杆菌,但其血清型与仔猪白痢及仔猪水肿病不尽相同。该病分泌毒素和胃肠道发酵腐败的产物一起引起仔猪肠毒血症,使仔猪发病或死亡。该病主要发生在l周龄以内的哺乳仔猪,1~3日龄的更多发。猪群中一旦发病,很快传播开,一窝仔猪中的发病率可达50%~90%,病死率有的可高达100%。猪场卫生条件不良,仔猪密集,互相窜动,都会促进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2.临床特征

最急性的病仔猪常于分娩后lOh左右突然死亡。2~3日龄仔猪感染时,病程稍长,腹泻是其主要症状。排粪次数增加,th内数次。粪便呈黄色或黄白色糊状,含有凝乳小块。病仔猪精神沉郁,不吃奶,口渴,迅速消瘦,眼球下陷,全身衰弱,终因脱水、衰竭而死。通常根据上述流行特点和临床特征,特别是仔猪排出的便粪特点可进行初步诊断。如需确诊,应采取病死猪小肠前段内容物或粪便送兽医检验部门作细菌学检验。

3病理变化

病死仔猪尸体明显脱水,颈部、腹部的皮下常有水肿。兽医剖检可见,最显著的病变为肠道的急性卡他性炎症,其中十二指肠最严重,空肠、回肠次之,结肠较轻;肠道内充满多量黄色液体内容物和气体;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大,有弥散性小点状出血;肝、肾常有小的坏死灶。

4诊断要点

根据发病日龄、腹泻、排黄色稀粪、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和急性死亡等特点,即可作出初步诊断。但应注意与仔猪红痢以及由轮伏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的仔猪腹泻相鉴别。

5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有形态学检查、生化特性检查、血清学检查、动物试验等。近年来,DNA探针技术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己被用来进行大肠杆菌的鉴定,这两种方法被认为是目前最特异、敏感和快速的检测方法。

病料采集:败血型个体采取血液、内脏组织;肠毒血病个体采取小肠前部黏膜或发炎的肠黏膜。

试验方法:①形态学检查。血液涂片、组织触印片,以革兰氏染色(或瑞氏、姬姆萨氏染色)后镜检。发现大量大肠杆菌时,即可作出诊断。②培养特性检查。采样作划线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麦康凯培养基、血液琼脂平板,于37℃培养24小时。大肠杆菌在普通琼脂平板形成直径约2.Omm、圆形、隆起、光滑、湿润、半透明、淡灰色的菌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的菌落呈红色,部分致病性大肠杆菌在血液琼脂平板上出现β-型溶血。挑取上述菌落作纯培养,并继续作生化特性试验,如具备下述特性,即可作出大肠埃希氏菌的诊断报告:乳糖、葡萄糖均产酸产气,ONPG阳性,M.R.阳性,V.P.阴性,不利用柠檬酸盐,不产生H2S,不分解尿素,会运动,KCN中不生长。

6预防措施

平时要搞好猪舍环境的卫生工作。母猪进入产房前,产房及临产母猪要进行彻底消毒;产前3~5天对母猪的乳房及腹部皮肤用0.1%高锰酸钾擦拭,哺乳前应再重复1次。如猪场发生过该病,在母猪产前2~3天对其应用抗菌药物,连续用至产后数天,可有效地防止仔猪发生感染。给仔猪服用细菌制剂。为防止仔猪黄痢发生,一些猪场,在仔猪吃奶前喂服调痢生或促菌生,据称效果良好。常发病地区的猪场,可用仔猪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苗或仔猪大肠埃希氏菌三价灭活菌,给产前1个月的怀孕母猪注射,以通过母乳使仔猪获得被动免疫保护,防止发病。

7治疗方法

仔猪黄痢以发病急、死亡快为特征,临床上必须采取综合治疗措施。①药物治疗。大肠杆菌对新霉素、痢特灵、磺胺甲基嘧啶、土霉素,尤其是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敏感,可以口服或注射。但最好分离出病原性菌株,作药效试验,选用抑菌作用显著的药物,则效果较为可靠。在给患病仔猪用药的同时,也给哺乳母猪注射抑菌作用显著的药物,可收到较好的效果。②补液补糖。由于腹泻,病猪脱水严重,应及时腹腔注射葡萄糖注射液和林格尔液,以补充失去的水分和电解质,增加仔猪机体的抗病能力。③特异性治疗。在仔猪黄痢常发猪场,可自己制备抗仔猪黄痢高免血清,给仔猪口服或注射,能取得一定的防治效果。④中草药处方。党参36g,黄连、黄柏、黄芩各15g,连翘、茯苓、白术、石榴皮各20g,干姜、木香各12g,白头翁40g,共研末,煎汤内服。以上为12头仔猪用量,每天服1~2剂。

仔猪红痢、白痢、黄痢的预防及冶疗


仔猪红痢

(一)综述

又称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或梭菌性肠炎。是仔猪的一种高度致死性肠毒血症。

病原是C型产气夹膜梭菌,又叫魏氏梭菌,本菌能产生引起仔猪肠毒血症和坏死性肠炎的和毒素。特征为1~3日龄仔猪排血样粪便(血痢),肠坏死,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

易感动物范围很广泛:猪、马、牛、鸡、兔、鹿等,其中反刍动物,尤其是绵羊更为易感,人也有易感性,猪多发生于1~3日龄,1周龄以上很少发病。

无季节性,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感染。

一旦发病,病原就会长期存在,本菌的芽胞长期、广泛地存在于人畜的肠道、污染的外界环境、下水道等处。

(二)临症

发病急剧,仔猪出生后1天内就可发病,排浅红和红褐色粪便。

病猪迅速脱水、消瘦、衰竭,有的病猪呕吐、尖叫,出现不由自主的运动。

绝大多数在几天内死亡,若病程在7天以上,则呈现间歇性或持续性腹泻,病猪生长停滞,逐渐消瘦、衰竭或死亡。

(三)病理

腹腔内有许多樱红色渗出积液。

空肠呈暗红色,肠腔内充满含血的液体,内容物呈红褐色并混有小气泡。

肠壁粘膜下层、肌肉层及肠系膜含有气泡。

病程稍长的肠壁形成坏死性黄色假膜,一般不易剥离,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

(四)防治

仔猪出生后注射猪红痢血清,3ml/kg体重;出生后内服保命油,或内服庆大霉素;抗菌素(青霉素、磺胺等)结合VC进行治疗。

免疫:妊娠母猪于产前30天和产前15天分别用红痢菌苗免疫接种一次。

仔猪黄痢

(一)综述

仔猪黄痢又称初生仔猪大肠杆菌病,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引起的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特征为剧烈腹泻,排出黄色或黄白色稀粪和迅速脱水。

大肠杆菌抗原复杂,有O、H、K三种抗原;血清型多,有几千种;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

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取决于它在小肠粘附、定植、增殖的能力和它产生毒素的能力,粘附因子或纤毛决定细菌定植的能力,一旦发生细菌定植,就会因毒素的产生而导致腹泻,最重要的粘附因子是F4(K88ab、K88ac)、F5(K99)、F6(987P)。

发病日龄早,主要侵害1~3日龄仔猪,发病急、症状明显、死亡率高。

无季节性,但寒冷时发病率较高,产房潮湿,卫生条件不好时发病率更高,一个猪场一旦发病很难根除。

主要是消化道感染,带菌母猪为主要传染源。

(二)临症

水样稀粪,黄色或灰黄色,内含凝rǔ小片和小气泡。

病猪口渴,吃rǔ减少,脱水、消瘦、昏迷、衰竭。

(三)病理

肠粘膜充血、水肿,甚至脱落。

肠壁变薄,松弛,充气,尤以十二指肠最为严重,肠内容物呈黄色,有时混有血液。

心、肝、肾有变性,重者有出血点或凝固性坏死。

(四)预防

做好母猪产前产后管理;加强新生仔猪的护理。

药物预防(出生后12小时内口服敏感抗菌素)。

微生物制剂预防(如促菌生、调菌生、rǔ康生、康大宝等通过调节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平衡,从而抑制大肠杆菌)。

(五)治疗

对仔猪黄白痢的治疗应采取抗菌、止泻、助消化和补液等综合措施。

抗菌:安普霉素、链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氟甲砜霉素、阿莫西林、泻痢停、克痢王。

止泻:鞣酸蛋白。/

助消化吸收:食母生、小苏打、胃蛋白酶等。

补液:口服葡萄糖生理盐水及多维。葡萄糖生理盐水的配方:1000ml水中加葡萄糖20克,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

免疫接种:妊娠母猪在产前30天和15天接种,疫苗选择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

仔猪白痢

(一)综述

仔猪白痢又名迟发性大肠杆菌,是仔猪在哺rǔ期内常见的腹泻病。

特征为病仔猪排rǔ白色或灰白色腥臭稀粪,发病率较高而致死率不是很高,但仔猪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

病因复杂,尚不能完全肯定,一般认为猪肠道菌群失调,大肠杆菌过量繁殖是本病的重要原因,现已证实,猪轮状病毒是仔猪白痢的病原之一。

本病多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7日龄以内,30日龄以上仔猪很少发病。无季节性,冬、春气候剧变,阴雨、潮湿或保暖不良及母猪rǔ汁缺乏时发病较多。

发病与饲养管理及猪舍卫生有很大的关系,应激等因素也是重要病因之一。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感染。

(二)临症

仔猪突然拉稀,同窝相续发生,排白色、灰白色、腥臭、糊状或浆状粪便。

仔猪精神不振,畏寒,脱水,吃奶减少或不吃,有时见有吐奶。

一般病猪的病情较轻,及时治疗能痊愈,但多因反复发作而形成僵猪,严重时,患猪粪便失禁,1周左右死亡。

(三)病理

病死仔猪脱水,消瘦、皮肤苍白。

胃粘膜充血、水肿,肠内容物灰白色,酸臭或混有气泡。

肠壁变薄半透明,肠粘膜充血、出血易剥脱,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常有继发性肺炎变化。

(四)防治

基本上与仔猪黄痢防治措施相同。

仔猪得痢疾怎么办?如何预防仔猪红痢、白痢和黄痢


秋末冬初气温常不稳定,忽冷忽热或天气骤变,在这种情况下,仔猪最易患仔猪红痢、仔猪黄痢、仔猪白痢;这三种病都是由肠道菌引起的。

仔猪出生后不久,其肠道中就有大量的菌存在,在正常情况下,此菌不引起发病,只有在仔猪受寒着凉,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极易引起这三种病。

仔猪黄痢:

仔猪发病后,排出黄色或黄白色稀粪,腹泻,吃奶减少或停止,迅速消瘦,眼球下陷,最后昏迷死亡。

防治方法:

一是产圈要保持干燥向阳,清洁卫生。仔猪产后24小时内最好全窝口服抗菌素类药物进行预防。

二是每头注射氯霉素1毫升,一次肌肉注射,每日二次,连用4日。

三是每头每次肌注黄连素液3毫升,每日3次,连用5天,疗效显著。

四是用白头翁6克,龙胆草3克,黄连2克共为细末,米汤调成糊状舔剂,涂布在母猪rǔ房部,小猪吃奶食之。平均每头仔猪每次1~3克,每日2次,连用2~3天。

仔猪白痢病:

病猪多数突然发生腹泻,粪便呈浆糊状,色rǔ白、灰白或青灰等不一,具恶腥臭,肛门周围常被粪便污染,有时可见吐奶。随着病程进展,粪便呈水状,病猪口渴加剧,严重的可见眼凹陷,目光呆滞、被毛粗乱,皮肤无弹性,病猪拱背,后肢较弱无力,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昏迷而死亡。

冶疗方法:

治疗方法:

1、土霉素,按每千克体重50―100毫克,每天内服2次,连服3天。

2、磺胺脒15克,次硝酸铋15克、胃蛋白酶10克、龙胆末15克,加淀粉和水适量,调成糊状,可供15头小猪服用,上下午各一次,抹在小猪口中。

3、敌菌净加磺胺二甲嘧啶,按1?U5配合,混合后按每千克体重60毫克,首次加倍,每天内2次,连服3天。

4、硫酸庆大霉素注射(5毫升含10万单位),按每千克体重0.5毫升肌肉注射,配合同剂量口服,每天2次,连用2―3天。

5、链霉素1克,蛋白酶3克,混匀,供5头小猪一次内服,每天2次,连用3天。

此外,尚有许多中药,如黄连、黄柏、白头翁、金银花及大蒜等对仔猪白痢病有一定疗效。

防治方法:

加强妊娠母猪和哺rǔ母猪的饲养管理,注意饲料科学搭配,防止饲料突变,以保证母rǔ质量。在冬季产仔,要注意猪舍的防寒和保暖工作,母猪分娩前3天,猪圈应彻底清扫消毒,换上清洁干燥垫草。仔猪生下后,脐带一定要彻底消毒,尽早让仔猪吃上初rǔ,吃初rǔ前每头仔猪口服2毫升庆大霉素。给仔猪提前补饲,可促进其消化器官的早期发育,增加营养,从而提高抗病能力。在仔猪饲料中,以每千克饲料中均匀混入痢特灵或粗制土霉素1克,也可预防白痢病的发生。

仔猪红痢:

患病仔猪不吃奶,排出灰黄色或灰绿色稀粪,后变为红色糊状,粪便恶臭,混有坏死组织碎片和多量小气泡,体温升高至41℃以上,多数发病仔猪在很短时间死亡。

防治方法:

一是在发病的猪群中,对怀孕母猪于产前一个月和产后半个月各肌肉注射C型魏梭菌菌苗10毫升,能使母猪产生坚强的兔疫力,对仔猪保护力可达100%。产圈要打扫干净,严格消毒,仔猪未吃奶前用0.1%高锰酸钾溶液擦洗母猪rǔ头,以减少感染发病。

二是对刚出生的仔猪采取药物预防性治疗,口服土霉素、四环素、链霉素或呋喃唑酮等均可。

仔猪黄痢的中草药冶疗方法和痢疾冶疗药方


仔猪黄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通常仔猪出生后2~3天发病,3~7天内排出黄色或黄白色稀粪,腹泻,吃奶减少或停止,迅速消瘦,最后昏迷死亡。

预防仔猪黄痢,平时应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包括饲料要饲喂全价配合饲料,产房消毒要严格彻底,不留死角,母猪产后要做好接产工作,仔细消毒rǔ房rǔ头,初生仔猪应尽早吃上初rǔ。母猪在妊娠时应接种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让仔猪出生后获得很高的被动免疫抗体;给初生仔猪滴服0.5毫升大肠杆菌ZY-10菌株生物制剂。此外,在仔猪吃奶前灌喂促菌生、调痢生和rǔ康生等药物均有很好的预防效果。仔猪生后12小时内全窝注射或口服抗生素,连用数天,可预防仔猪黄痢发生。一旦发生仔猪黄痢可用氟哌酸:片剂按1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每日两次,首次加倍。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按1万单位/千克体重,每日两次。痢菌净5%溶液1毫升,肌注每日两次。

也可以用中草药治疗仔猪黄痢,有以下几种处方:

处方一:南瓜藤烧灰。用于治疗仔猪黄痢(早发性大肠杆菌病)。调水喂服,每天3次,连服3天。

处方二:南瓜根自然汁。用于治疗仔猪黄痢(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每次取1酒杯喂服,每天3次,连服2~3剂。

处方三:黄连5克,黄柏20克,黄芩20克,金银花20克,诃子20克,乌梅20克,草豆蔻20克,泽泻15克,茯苓15克,神曲10克,山楂10克,甘草5克。用于治疗仔猪黄痢。按处方配药,粉碎为末,分2次喂,早晚各1次,连用2剂。

处方四:黄连、黄柏、黄芩、白头翁各30克,诃子肉、乌梅肉、山楂肉、山药各15克。用于治疗仔猪黄痢。按处方配药,共粉碎为末,分9包,每次1包,用温水调匀灌服,每天3次,连服3剂。

处方五:大蒜100克,95%乙醇100毫升,甘草末1克。用于治疗仔猪黄痢。大蒜用乙醇浸泡15天以后每次取汁1毫升,加甘草末1克,调糊供1头仔猪1次喂服,每天2次直至痊愈。

处方六:白头翁2克,龙胆末1克。用于治疗仔猪黄痢。按处方配药,共粉碎为末,供1头仔猪喂服,每天3次,连用3天。

处方七:黄连10克,苍术3克,雄黄0.3克,百草霜或茶油饼(煅炭)4.5克,醋或酸菜水适量。用于治疗仔猪黄痢(早发性大肠杆菌病)。先将黄连、苍术粉碎为末,再与雄黄、百草霜(或茶油饼炭末)混匀,密封装瓶。同时以醋或酸菜水将药粉调成糊状,用毛笔或小竹片取药涂于仔猪口内,每天1次,分2次服,连服3~4剂。

处方八:秦皮5克,白头翁3克,地榆3克,老鹳草3克。用于治疗仔猪黄痢。按处方配药,水煎浓汁喂服,每天1次,连用3~5剂。

肉牛冬痢的临床症状 肉牛冬痢的治疗措施


冬痢是牛群中发生的一种严重的季节性的急性肠道传染病,通常发生在秋季、冬季以及早春,主要是由于气候过于寒冷而采取集中饲养,运动不足,加之饲养管理不当,就容易感染并暴发该病。病牛主要症状是生长发育停止,体质消瘦,母牛患病后会减少泌乳。症状严重的病牛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就会继发引起肺炎等造成死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肉牛冬痢的临床症状肉牛冬痢的治疗措施。

1、流行病学

肉牛冬痢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在11月份至第二年4月份容易流行,也就是冬季和初春。这主要是由于此时气候寒冷,温度骤然发生改变,机体容易受寒而发生感冒,导致抵抗力减弱,以及突然更换饲料,或者饲喂冰冻和发生霉变的饲料等,都能够引起发病。该病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可经由污染的饮水、饲料以及配种员、兽医没有严格消毒等造成传播。

2、临床症状

病牛往往突然出现腹泻,呈喷射状排粪,排出棕色水样稀便,并散发腥臭味,其中混杂气泡以及鲜红色血液,甚至少量的血凝块。经过2天左右,病牛则会排出红色粪便。大多数病牛精神和食欲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体温保持在38~39℃,呼吸12~28次/min。部分病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被毛粗乱,有时背部弓起;心跳、呼吸加速,行动缓慢,眼窝下陷,出现脱水现象,体重明显减轻。

3、鉴别诊断

球虫病。该病一般是在夏季即6~9月份发生,且主要是小于2岁的犊牛容易感染,而成年牛往往呈隐性感染,即作为带虫者传播该病。病牛通过强烈努责才能够排出粪便,且往往继发引起肺炎。另外,对粪便进行检查,能够发现存在大量的虫卵囊。

沙门氏菌病。主要是10~40日龄的犊牛容易发生该病,急性型明显发热,出现败血症,且快速死亡;病情较缓者,往往会伴有关节炎、肺炎症状。成年牛感染病菌后往往呈隐性感染,妊娠母牛感染后可能会发生流产,但没有出现其他异常。

真胃溃疡。该病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往往呈散发,病牛临床上的主要特征是排出混杂松馏样的物质(即血凝块)的粪便,发生贫血,体质虚弱,并快速发生死亡。

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牛表现出体温明显升高,可达到40~41℃,唇、齿龈、腭、口腔黏膜上皮存在浅表性烂斑,大量流涎,并伴有蹄冠炎以及趾间坏死、糜烂,导致跛行,且妊娠母牛发病后一定发生流产。

4、治疗措施

西药治疗。可在病牛的饲料中添加6~10g胃蛋白酶、10g益生素混饲,每天2次,连续使用3~5次就能够康复。病牛也可按体重使用0.2~0.3g/kg磺胺脒,每天分成2次灌服,并配合灌服30~50mL松节油或者克辽林,每天2次,连续使用2天就能够康复。如果病牛严重脱水,主要及时进行补液,可一次性静脉注射由2000~3000mL葡萄糖生理盐水、100mL11%氯化钾溶液、100mL维生素C组成的混合溶液,或者由1000~1500mL5%~10%葡萄糖液、1000~1500mL复方林格氏液、10~20mL安钠咖、100mL维生素C组成的混合溶液。犊牛发病后,初期具有正常体温或者略有升高,但如果体温降低到常温以下就表明接近死亡,此时要立即使用副肾素来调整微循环,并配合补糖、补液来补充大量电解质,还要使用大剂量的抗生素用于抗菌消炎,并避免出现继发感染。如病牛可肌肉注射2~3mL副肾素,接着使用200~300mL10%葡萄糖,200~300mL复方林格氏液,2~5g氨苄青霉素(注意氨苄青霉素禁止添加在葡萄糖溶液中,这是由于时间较长该药会发生分解而失去药效,该药应添加在复方林格氏液中),并按体重使用5~10mg/kg病毒唑,每天1次,连续使用3~5天。

中药治疗。取20g干姜、15g小茴香、24g茯苓、30g党参、40g白术、10g炙甘草,添加适量水煎煮,待药液温度适宜后给病牛灌服,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就能够康复。取60g白术、30g柴胡、60g当归、60g党参、60g陈皮、45g炙甘草、90g炙黄芪、30g升麻,全部研成粉末添加温开水冲调,或者添加适量水煎煮,但温度适宜后给病牛灌服,连续使用3~5天。取24g山药、15g砂仁、24g白术、15g薏苡仁、24g炙甘草、24g白扁豆(炒)、24g茯苓、15g莲子肉、24g党参、15g桔梗(炒黄),全部研成粉末,添加温开水冲调给病牛灌服,每天1次,连续使用2~3天就能够康复。对于年老体弱的病牛,可取60g大枣、30g生姜、30g五味子、30g肉豆蔻、45g补骨脂、60g吴茱萸,全部研成粉末,添加温开水冲调后给其灌服,连续使用3~5天。

干扰素诱导剂疗法。根据干扰素防治疾病的原理,可使用0.5mL鸡新城疫I系苗,添加250~500mL生理盐水进行稀释,混合均匀给病牛进行交巢穴注射或者肌肉注射,犊牛每次用量为5~10mL,成牛每次用量为20~30mL,每天1次,通常1次用药即可痊愈,症状严重的病牛可间隔1天再重复用药1次。需要注意的是,该溶液要现用现配,并确保4h内用完。

牛冬痢概述
冬痢是牛群中发生的一种严重的季节性腹泻,乳牛和黄牛都可发生。发生时间早的可在10月中旬以后,迟的在次年4月底以前,以春节前后发生最多。牛群中一旦暴发冬痢,将会迅速蔓延。病程为1周左右,死亡率很低。但由于发病头数多,严重影响产奶量。发病后一般在3~4年内不再发生,因此认为本病痊愈后具有一定的兔疫力。发病原因至今仍未搞清。
诊断技术
可根据发病季节、发病规律及特征性的病状进行诊断。冬痢的潜伏期很短,一般感染后3天就发病。发病迅速,呈急性暴发性传播。一个牛群常在一夜间就有20%发生腹泻,大多数牛在2、3天里发生同样的腹泻。粪厦呈水样,粽色,有腥臭味,常呈喷射状排出,约有50%~80%的病牛粪便中伴有鲜红的血液和血凝块,体温、呼吸、脉搏、食欲和饮水都接近正常,只有少数严重病例(5~10%)精神沉郁,腹围缩小,体躯发冷、衰弱,有时不能站立。乳牛产奶量明显下降。犊牛发病晚而轻或不发病。
本病应与沙门氏菌病、饮食性胃肠炎、病毒性腹泻等病相区别,特别注意粪便中有无血液,血液的新鲜程度及全身症状等情况。沙门氏菌病,粪便中虽可血液,但多呈急性、发热及败血病,死亡率较高。饮食性胃肠炎虽有腹泻,但较少含有血液,而且曾有食人腐败变质问料的病史。病毒性腹泻(粘膜病),有高热及白细胞总数减少,并发生鼻镜、口腔,舌、食道、前胃、皱胃和趾间损害。冬痢则无以上变化。
防治方法
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根据各地经验,冬痢无需特殊治疗即能自愈。但对于症状较严重的病例,须进行一定的对症治疗,以缩短病群。一般采用磺胺眯,每头50克,或痢特灵,每头2克,灌服1~2次。也可用肠道防腐收敛剂,如松馏油、克辽林等,每头30~60克,混合灌服,12小时后再重复一次。对脱水严重和衰弱者要进行补液,并适当控制精饲料喂量,以供给营养丰富的糊粥为好。

肉牛血痢的发病特点 肉牛血痢的肉牛血痢的及防治措施


肉牛血痢也叫做肉牛小肠炎,是由于混合感染空肠弯杆菌和冠状病毒而导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排出血样粪便。主要是断奶后的犊牛和1~2岁小牛容易发生该病,成年牛也能够发生。一般在3~8月份容易发生,且散发性或者地方性流行,持续时间较短,但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导致经济效益下降。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肉牛血痢的发病特点肉牛血痢的肉牛血痢的及防治措施。

1、发病特点

血痢只有牛会感染,羊、猪等其他动物不会出现发病,且往往呈散发性或者地方性流行。一般来说,6月龄至2岁的牛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次是老龄牛,青壮年牛相对较少出现发病。该病的主要传播来源是病牛和处于潜伏期的病牛,病牛治愈后基本不会再次感染。任何性别的牛都能够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是2~10月份发生,尤其是4~7月份达到发病高峰期。这是由于4~7月份温度逐渐升高,雨水增加,草木都已经生长还青,此时牛只往往会到舍外进行放牧,此时可能携带病原的牛如果排出粪便,在雨水冲刷的情况下导致饮水、草地以及场所发生污染,从而通过消化道感染该病。

2、临床症状

病牛通常没有表现出任何前驱症状就突然出现严重腹痛,前肢不断刨地,后肢频繁踢腹,并回顾后躯,频繁起卧,或者盲目地来回乱跑,大约持续5~8h后,会呈现钝性疼痛,停止采食、反刍,但依旧能够饮水。随着症状的加重,被毛逆立,鼻镜干燥,往往卧地,静止不动或者偶尔移动四肢,或者头颈屈曲抵在肩胛部,或者向前伸抵在地面上,陷入睡眠状态。驱赶时四肢无力,走动缓慢,臀肌肌肉、股四头肌和肌肘出现颤抖。结膜发生充血,眼球明显下陷,脉搏加速,达到80~160次Imin,血液颜色暗淡,质地黏稠。初期发生轻度胃肠炎,在右侧腹壁触诊会呈现略微紧张,出现踢腿或者躲避现象,瘤胃内容物比较稀薄或者软硬度正常,个别发生轻度臌气,排粪量逐渐减少,且排出干燥粪便;后期口腔黏膜苍白,散发恶臭,舌如海绵柔软,舌面存在横向皱褶,胃肠音消失,停止排粪。有些病牛发出呻吟,呈现里急后重,经常努责,有时会有少量黄白色或者白色的浆糊状黏液团块排出,肛门黏膜发生水肿、外翻,外面潮红,里面呈紫红色。

3、剖检变化

病死牛可视黏膜呈苍白色,皮毛粗乱,全身实质脏器和皮下结缔组织都没有发生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但周身淋巴结发生水肿,肠黏膜发生脱落,且肠系膜淋巴结发生充血、肿胀,十二指肠至直肠的黏膜都存在条状出血或者弥漫性出血,肠内容物比较稀薄,且混杂血水或者血凝块,胆囊发生肿大,而其他脏器没有出现异常。

4、防治措施

西药治疗。病牛要先进行止血,可肌肉注射6~10mL止血敏或者10~20mL安络血;接着进行抑菌消炎,可灌服40g碳酸氢钠、100~150g活性炭、30g次硝酸铋、30g鞣酸蛋白。另外,病牛还要采取强心补液,即缓慢静脉注射由2000mL复方氯化钠溶液、500mL葡萄糖生理盐水、300~500mL3%~5%碳酸氢钠溶液、1~2g维生素C、20~40mL10%苯甲酸钠咖啡因溶液组成的混合溶液,要注意控制在6h以内完全注入体内。

中药治疗。病牛可使用止痢散治疗,即取紫珠草、仙鹤草各40g,金银花、诃子、乌梅各25g,白头翁、黑槐花、黑地7榆、苍术各30g,15g甘草,全部研成粉末,装入塑料袋分装密封保存,每包重量为300g,使用时添加适量开水冲调,待温度适宜后灌服,每天早晚各1次,一般体重200kg左右的病牛每次使用1包即可。方剂中的白头翁、仙鹤草、黑地榆、诃子、紫珠草、乌梅、槐花等是本方主药,其止血、止泻、清肠热之效,尤其是仙鹤草是用于止血症的专用药物,各种类型病牛都适用,不仅能够促使血小板和血钙含量增加,还加快凝血速度,刺激血管收缩;白头翁是治痢的有效药物,具有凉血、清热解毒之效,通常用于毒痢和湿热痢疾。另外,苍术具有去湿利水、燥脾的作用;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此外,也可取30g连翘、30g槐花、30g诃子、30g猪苓、30g苍术、30g乌梅、30g银花、30g泽泻、30g地榆、20g甘草,全部研成粉末,添加适量开水冲调后灌服,每天1剂。根据具体症状加减药物,如严重努责,且只便血不排粪,并散发恶臭难闻的气味,舌苔黄腻,可添加30g炒蒲黄、40g大黄炭、40g当归;如果严重腹泻,可添加云苓、车前子各30g;如果排出混杂血液的干燥粪便,要减去泽泻、猪苓,并添加厚朴、生军、枳壳各30g。

加强饲养管理。对于该病的流行地区,要加强牛群的饲养管理,防止过度疲劳,适当补料,避免饮用疫水、脏水,禁止到疫区进行放牧。如果发现病牛要立即将其隔离,并进行消毒,如圈舍、场地可使用漂白粉或者10%石灰水进行消毒,对于排出的粪便要采取堆积发酵。在容易发生该病的季节,要因地制宜的使用适宜的中草药进行杀菌消炎、清热解毒、收敛止血,如马齿苋,淡竹叶、铁苋菜、一见喜、白茅根、旱莲草、鱼腥草、凤尾草等,选择4~6种,每种用量为250g,加水煎煮后经常给牛灌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该病。

河蟹健康养殖的底质改良方法



笔者根据多年生产实践,现已证实,许多蟹病的流行,特别是传染性疾病与寄生虫病的发生,都与藏污纳垢的底质有关联,而且底质对成蟹的色泽、鲜度也会产生直接影响。河蟹的排泄物和残饵超出水体内细菌的最高负荷分解量时,除了一部分在水体中加剧水质的富营养化外,其余大部分废物则沉积于池底,会产生一些有毒的还原性中间产物,进一步败坏水质,并直接毒害河蟹。关于底质的调节与改良措施:
1、有条件的水体在投入前进行清淤、干晒。既利于杀灭病原体和改善土壤环境,又有利于河蟹的生长。
2、在使用化学改良剂时,应选择沉水速度快的颗粒剂或片剂商品药。如底质改良剂(颗粒)、三氯尿酸(片剂)。有效杀灭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
3、使用微生物制剂,应强调压底施入,有效降低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改良养殖水体环境。
4、种植的水草作为河蟹青饲料,宜选择根系着生于底泥中的沉水植物(如轮叶黑藻、伊乐藻、苦草)。能大量吸收池塘底质淤泥营养,不但可以改善水质,而且改善底质。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3474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