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鹅的饲养管理技术

张宝华1,尤波2

(1.吉林省梨树县金山乡畜牧兽医站136516;2.吉林省梨树县榆树台镇畜牧站136516)

摘要:近年来,禽类养殖快速发展,养殖鹅业以投资小,见效快,肉质美,受消费者喜爱,成为现代养殖的新品种,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养殖者需要对种鹅进行科学养殖,提高技术含量,增加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禽类养殖业也伴随着良好的大形势而走向更加光明之路。就种鹅的养殖来讲,良好的内部以及外部环境促使种鹅养殖户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希望通过对于种鹅的养殖获得收益的最大化。鉴于国内种鹅养殖户的增多,以及在种鹅饲养管理方面很多养殖户还存在一些疑问和误区,笔者根据对相关资料的研究,就种鹅的饲养管理技术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供大家参考。

1有关种鹅饲养方面的技术问题

种鹅关系到未来整个群体的健康以及体质,可以说对于未来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是有极大关联的。作为养殖户都知道,种鹅都是处在生长发育以及换羽阶段,在这个时期,种鹅对于营养的需求十分大,所以作为养殖户必须根据种鹅的身体需求,在饲养方面保证种鹅的营养供给。首先,应该注意粗饲的时间。笔者经过调查发现,很多养殖户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过早粗饲的状况,这是不科学且不合理的。粗饲时间不宜过早,一般应该选择在第二次换羽结束之前,经过一定时间的舍饲之后再让种鹅进入粗饲时期。当然,这个粗饲时期应该分为早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早期是在30~45天,采用舍饲的方式,利用放牧作为种鹅体质的辅助,每日按时饲喂3次。中期大约是2~3个月,这时应该更加注重种鹅的运动,放牧成为着重点。根据种鹅的消耗及时补充饲料。对于后期来讲,精料成为饲喂的必须,这时期要加强营养的补给,在增加精饲料的同时相应减少粗饲料,每日饲喂2~3次。

为了获得更多数量的,优质的种蛋以及雏鹅,不同的品种需要进行不同的饲养分配。

2.有关种鹅管理方面的技术问题

对于种鹅来讲,公鹅和母鹅都要经过控制阶段。这段时间一般是从3~4月龄开始。对于控制的程度以及方面需要参照当时的放牧条件以及季节气候、温度等等相对灵活的掌握每日的饲喂量以及运动量。

除了饲养方面的问题,分群饲养是在管理方面需要进一步落实的问题。为了保证公鹅能够拥有更好的发育空间以及更好的体质,每日需要进行补饲,才能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保证种公鹅的进一步发育,防止其因为营养缺失而发生提前换羽的现象。

对于种鹅的淘汰也是需要进一步重视的方面。在种鹅的饲养过程中,会遇到发育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种鹅,面对这样的情况要科学的权衡,作为控制阶段对于体质弱的种鹅要选择及时淘汰,这样就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在进行弱鹅的判定时,需要注意种鹅的羽毛、体质、精神等方面。比如行动呆滞,两翅下垂,对于饲喂毫无兴致,没有食欲,体重减轻,无力。在放牧过程中精神呆滞,迟缓不动等,都是一些基本的表现。对于这样的种鹅,可以选择分笼饲养,对于弱鹅进行更容易消化的营养供给,逐渐恢复其体质,再进行进一步的放牧。

放牧要十分注意季节温度,温度不宜过高。一般选择早出晚归的放牧时间策略。将种鹅赶到树荫或者阴凉处,注意通风,温度高则使其回棚内休息。下午放牧应该选择下午3时之后,这样可以避开一天最热的时间段,待到将要落日时将种鹅赶回圈舍。同时,在进行放牧之前,一定要提前看天气预报,防止在放牧过程中突然遭遇雷雨大风天气。若是遇到种鹅要在运动场过夜的情况,一定要做好通风管理,同时防止野兽侵害。

3总结

广大养殖户在种鹅的饲养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品种与实际日龄对饲喂量进行进一步的控制,每一个时期都要做好科学的管理措施。同时,在管理方面,每天要密切关注种鹅的行为活动,及时发现问题,这样才能未雨绸缪,及时解决,真正做好种鹅的饲养管理工作,获得最大的养殖效益。

参考文献:

汪敬生,种鹅的挑选及饲养.河北农业科技,2001(04):11-12.

甘芳.种鹅产蛋期管理技术.农村实用技术,2002(02):45-46.

郑振强,提高种鹅交配成功率的措施.农技服务,2003(08):56-57.

相关知识

后备种鹅的饲养管理


(一)后备种鹅的特点 从70-80日龄起到开始产蛋为止,这个时期的种鹅称为后备种鹅。

刚选出来的后备种鹅,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和换羽期,但又要求它不要性成熟过早,因此,后备种鹅具有它独自的特点。必须作特殊的饲养管理。

(二)后备种鹅的饲养管理 对选留的种鹅,为了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所以不宜过早粗饲,应根据放牧地的优劣每日补喂精料2~3次,中、小型鹅100-120日龄(大型鹅 130日龄)以后,才能转入粗饲。粗饲的目的,是促使鹅骨架的继续生长和控制种鹅的性成熟期,并使母鹅的开产时间一致。对选留的种鹅一定要抓住先紧后宽,先粗后精的限制饲喂法。这样既可培养出鹅的耐粗饲能力,又可使鹅的骨胳和消化机能发育完全.

到秋季时,种鹅仍以放牧为主,防止过早补料引起早产早歇现象的发生。用这种方法饲养过一段时间后,为不影响年产蛋量和能在孵化季节大量需要种蛋时能生产,应由原来的限制饲喂,改为适当放食,恢复体力,促使生殖器官快速发育。饲料质量也由粗变精,由少到多,这样母鹅食量和体重增加很快,具有产蛋前的姿态。称为小变。最后,采用自由采食,提高精料比例,青饲料不中断。经过这种催蛋料的补饲,母鹅尾羽平伸,后腹下坠。耻骨开张,进入 大变。可望在春节前后产蛋。

公鹅补料要提早进行以促进提前换羽,恢复体质,以便在母鹅开产前有充沛的精力进行配种。

后备母鹅在管理上要保持舍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和垫料于爽,供给充足的饮水,在小鹅瘟流行的地区,种鹅要在开产前1个月,用小鹅瘟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种鹅休产期的饲养管理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养鹅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饲养种鹅的专业户越来越多,如何饲养好种鹅,使之产生更高的效益,是每个养殖者关心的问题。在种鹅各饲养阶段中,休产期往往为广大养殖者所忽视,其实休产期的饲养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种鹅进入休产期前有一些明显的表征,如公鹅配种能力差,种蛋受精率低时;母鹅产蛋逐渐减少,蛋变小,畸形蛋增多,大部分母鹅的羽毛干枯。出现上述情况,种鹅就即将进入了休产期。结合实际,应做好如下一些基本工作。

1调整鹅群

种鹅的利用年限一般为4~5年。选留的基本原则是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的种鹅。首先,将鹅群中老、弱、病、残鹅,低产鹅和停产鹅及时予以淘汰。每年按比例补充新的后备种鹅;其次,一般母鹅群有合理的年龄结构:1岁鹅占30%,2岁鹅占25%,3岁鹅占20%,4岁鹅占15%,5岁鹅占10%,每年的淘汰率为5%;最后,鹅群应按年龄及公母性别配比分群饲养。

2强制换羽

自然条件下,母鹅从开始脱羽到新羽长齐需要较长的时间,换羽有早有迟,其后产蛋有先有后,为缩短换羽的时间,使换羽后开产日龄较整齐,可采用人工强制换羽。同时休产期可拔羽2~3次,增加经济收入。通常,大约放牧饲养1个月之后,就可进行人工拔羽。公鹅需比母鹅早20~30d拔羽,目的是使公鹅在母鹅产蛋前,羽毛能全部换完,这样,在繁殖季节公鹅有充沛的精力进行交配。实践证明,拔羽的母鹅可比自然换羽的母鹅提早20~30d产蛋。如开展强制换羽工作,需做好如下工作。

2.1拔羽对象

首先应该明确哪些鹅不适合人工强制换羽。如体弱多病的鹅,营养不良,拔出的毛常会带有肌肉,影响羽绒质量,加之其适应性差,抵抗力弱,拔毛的刺激会加重病情,容易引起感染,甚至造成死亡;另外,整只出口的肉鹅需要完整的胴体外观,因拔毛可能损伤皮肤,在屠体上留下斑痕,影响外观品质,所以不宜进行活拔羽绒;最后,饲养5年以上的鹅,新陈代谢能力差,毛绒再生能力差,毛绒量少,不适于活拔。

2.2场地和设备

拔毛场地必须选择在地面平坦、无灰尘、无杂物和门、窗关闭的干净的室内进行。非水泥地面的,应在地上平铺一层干净的塑料薄膜。室内设置好足量的存放羽毛用的干净、光滑的木桶、木箱。还应准备好镊子、红药水或紫药水、脱脂药棉,以防万一拔破鹅皮肤时消毒。

2.3具体操作

2.3.1拔毛的部位鹅胸部、腹部、体侧和尾根等均是拔毛的主要部位,其次是颈下和背部。翼羽和尾羽不宜拔掉。

2.3.2鹅的固定拔毛者坐在凳子上,把鹅体翻转过来,将鹅腹部朝上、鹅头朝人平放在拔毛者的双腿上,用腿将鹅头和两翅夹住,注意不能夹得太紧。

2.3.3拔毛方法一种是毛片和绒朵一起拔;另一种是先拔毛片后拔绒朵。应先拔黑头或灰头等有色毛绒,后拔白色毛绒,毛片和绒朵应分开存放。

拔毛的基本要领是:腹朝上、拔胸腹;指捏根、用力均;可顺逆、忌垂直;少而快、要耐心;按顺序、拔干净。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羽绒,一排挨一排,一小撮一小撮往下拔。拔毛时手指应紧贴毛根,每次拔毛切忌贪多,一般为2~4根。

拔毛的顺序:先从颈下开始,依次是胸部、腹部、体侧、腿侧、肩部和背部,除头部、双翅和尾部以外,其他部位都可拔取。拔下的毛片、绒朵应分开放,放时动作要轻,以防飘飞。装袋时要保持绒朵的自然弹性,不可揉搓,放满后及时扎口。

2.3.4注意事项首先应防止将毛拔断,另外注意保护鹅的体表。若拔破皮肤,要立即用红药水或紫药水涂擦伤处,以防病菌感染;对于少量血管毛要避开不拔。在拔毛片时有些鹅会出现部分毛根带有肉质,发现这种情况,应放慢拔毛的速度;若大部分带有肉质,则表明营养不良,应暂停拔毛。对于拔完毛的鹅与未拔毛的鹅要分开饲养。

2.4拔羽后的饲养管理

鹅在第1次、第2次拔绒后常会出现暂时不食或少食、走路提腿或者摇摇晃晃、爱站不伏、不睡不动的现象,一般2~3d后该现象自然消失。这是鹅正常的生理反应,可以在每次拔毛后3~5d内不让鹅下水、淋雨、曝晒,也不要将其放养在潮湿的地方,以防感染和感冒(即出现摆头、鼻孔甩水、不想进食,甚至连水都不愿喝等症状),此外,应把鹅养在预先准备好的圈舍内。圈舍要求背风保暖,光线较弱,地面干燥清洁,铺有干净柔软的垫草。若发现拔绒后的鹅有病态,要及时对症治疗。在饲料营养方面,鹅拔绒3d后的食欲增加10%~20%,此时要将其喂饱,并补饲精料3~5d。每天除供应充足的优质青绿饲料和饮水外,每只鹅还要补喂配合饲料150~180g,增加含硫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供应,促进鹅恢复健康和羽毛的生长。

3防寒保温

冬季天气寒冷,种鹅棚要注意保温,舍内要干净、干燥,通风良好,防止种鹅受冷,影响春季的产蛋。除采用供暖设施外,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基本防寒保温方法。

堵塞鹅舍、墙壁上的孔洞,更换坏瓦,以防贼风侵袭;修好门窗,夜晚严寒天气在门窗上覆盖草帘或双层塑料布保温:在屋顶下加一个保温夹层或装天花板顶棚,阻隔冷空气进入舍内;在舍内地(架)面上厚垫干软垫草,确保鹅腹部不受寒,加大单位面积饲养密度,3~4只/平方米为宜,以利鹅只之间相互取暖。

4饲料调制

将产蛋料改为育成料,使种鹅得到优质的粗料,适当补充精料即可,主要目的是消耗母鹅体内的脂肪,加速鹅的换羽,另外,可提高鹅群耐粗饲的能力,降低饲养成本。

俗语说:四只鹅一头猪。一般在产蛋前4周开始改用种鹅日粮,饲料粗蛋白质水平为16%~17%。停产的鹅,冬季也很能吃。每天每只鹅要保证50g以上的玉米面,每天喂2~3次让鹅吃饱,尽量减少体质消耗。为降低成本,秋季可搞些青贮窖,冬季可保证鹅不断青。

在配料时,食盐和矿物质不能缺乏,在不喂青料情况下,维生素应适当添加一些,这样使母鹅保持体质健壮,来年春天才能按时开产或提前开产。通常,至开产前一个月,将饲料逐渐调整到产蛋期料,使种鹅逐渐恢复体况,贮备能量,为下个产蛋期做好准备。

5补充光照

光照可以促使母鹅的卵泡发育,但是光照时间盯长短和强度对种鹅产蛋性能的发挥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对种鹅适合的光照应该有基本的了解。种鹅产蛋期每天大约需16h的光照,而休产期采用自然光照。到开产前2周,逐渐恢复光照制度。如自然光照时间不足,必要时可人工补充光照,保证到产蛋高峰来临时光照时数充足。合理调节光照强度,切忌高强度光照/,会使鹅产蛋性能受到破坏。可在鹅舍内每15~20平方米安装一盏40~60W的灯泡,灯泡距鹅背1.8m高,并装上灯罩,使光线集中照射在鹅体上,光照要均匀。每天早晚2次开灯补光。如遇大雪、浓雾等阴暗天气,晚上要适当提前开灯,早上延长关灯时间,必要时可全天照明。

6疾病控制

鹅疾病的防治是养鹅业中重要的一环,休产期也应做好疫苗注射和常规消毒工作。实践证明,虽然鹅的抗病力很强,但疾病仍是极大的障碍,有时由于疾病的流行使鹅大批死亡,造成养鹅业重大损失。因此,必须贯彻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基本方针,开展综合性防治措施。减少鹅体内养分消耗,可使种鹅保持体质健壮,有利于粗放饲养。对本地区经常发生的疾病要进行疫苗或接种预防,尤其要强化日常鹅群的保健工作,如每年春、秋两季用碱水等消毒药,对繁殖场进行全方位的喷雾消毒,每隔半个月用百毒杀等对鹅舍及运动场进行一次,带鹅喷雾消毒,饲料中定期投放一些广谱抗菌药物。应该特别注意的是,绝不喂发霉饲料。每天要及时清除鹅粪,勤晒勤换垫草,保持舍内外清洁卫生。每周将圈舍、食槽、用具等消毒1次。

总之,对于种鹅休产期的饲养管理需要认真对待和分析,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获得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结合鹅的生物学特性,对种鹅进行合理的饲养和管理,可为下个生产季节生产性能的发挥奠定基础。

莱茵鹅雏的饲养管理技术 雏鹅的饲养管理技术


莱茵鹅原产于德国莱茵州,是世界上著名的优良鹅种。以蛋型大、生长快、饲料报酬高、食性广、羽绒产量高、质量好和繁殖力强而著称。引进后主要用其做父本来改良当地品种鹅,如豁眼鹅、黑龙江白鹅等,作为肉仔鹅生产具有良好的杂种优势。养莱茵鹅业成为广大养殖户看好的养殖业。要想养好莱茵鹅必须把好莱茵鹅雏的饲养管理关。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具体介绍一下:莱茵鹅雏的饲养管理技术雏鹅的饲养管理技术。

莱茵鹅肉的脂肪含量比较低,脂肪含量为II%左右,且多为有益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莱茵鹅肉胆固醇含量低。(瘦型羊的脂肪含量在l3%左右,瘦肉型猪的脂肪含量在28.8%左右),医书记载莱茵鹅肉还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疗功能,具有益气滋阴,缓解铅毒以及暖胃开津的功效。随着广大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食的营养价值要求不断提高,因此作为健康食品的莱茵鹅肉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1莱茵鹅雏的防潮保温关

防止潮湿:育雏室要注意通风透光,不要密闭育雏室的窗门,育雏室内要维持60%~650/的相对湿度。不要把潮湿的东西放在育雏室内,水槽里的水不要过满,地面要保持干燥。育雏舍内相对湿度前10天为60%-65%.后20天应保持在65%~70%,要勤换育雏舍内垫草防止湿度过高。

注意防寒保暖:鹅雏在出壳后要保温21天左右。不同日龄的莱茵鹅雏适宜的温度不同,1—5日龄时育雏舍温度要维持在27~28℃;6~10日龄时时育雏舍温度要维持在23-24℃;11~17日龄时育雏舍温度要维持在19-20℃;18-24日龄时育雏舍温度要维持在15~16℃。之后育雏舍的温度逐步下调,每周下调2.5℃直到降至18℃时即可保持育雏舍内温度不变。20日龄以后,莱茵鹅雏对寒冷的抵抗能力增强,这时就可以逐渐减少保温措施,但是夜晚还需要注意育雏舍的防寒保暖。温度计、湿度计一般要挂在育雏室墙壁上,离地面15~20cm处。

2.抓好雏鹅的开水开食关

要避免因饮水过量而导致鹅雏患病,因为雏鹅对水分有强烈的需求,在较长时间的转运过程中莱茵鹅雏消耗较多的水分,鹅雏开水的时间控制在5min左右为宜。饮水中要加少量葡萄糖来给鹅雏补充能量,同时避免应激反应的发生。

莱茵鹅出壳后24h左右维持机体能量主要靠残余的卵黄来维持,因此莱茵鹅雏第一次喂食要在24~36h内完成,开食选用的饲粮可以选用开水浸泡过的小米或煮熟的米饭,刚开始饲喂的时候有的莱茵鹅雏可能不会自由采食,这就需要饲养员去诱导其采食,用手轻轻地触碰鹅雏的嘴,吸引其注意力,逐渐地向饲槽引导,还可以掰开鹅雏的嘴,直接将饲料塞进嘴里,帮助其吃料。开食的饲粮量要不宜过多,只要保证鹅雏七成饱就行。吃完精料后,可在食槽内加入少量切成丝状的青菜叶或蒲公英叶,任其自由采食。开食时间要在30min内完成,不能拖的时间过长,防止采食过饱,不利于消化。

3抓好雏鹅的饲料调整关

3日龄内的莱茵鹅雏食量较小,消化能力较弱,因此浸泡时间较长的碎米或较松的米饭做饲粮,青菜或青草要切成1~2mm宽;4—10日龄的莱茵鹅雏由于卵黄基本上完全被吸收利用了,所以其体重有所减轻,消化能力以及食欲随之增强,因此要逐步增加饲粮的投喂量。莱茵鹅雏4日龄起要在饲料中添加沙粒,来帮助鹅锥消化食物,沙粒大小要以能吃下去为好;7日龄开始每日的饲喂量是每1000只莱茵鹅青料38kg碎米15kg;10日龄开始每1000只鹅投喂青料78kg左右,碎米21kg,米饭可逐步增加硬度,但碎米要同以前一样浸泡透彻,青料或青菜的宽度可增加到2~3mm,饲喂次数要逐渐减少,夜间饲喂2~3次,每天共饲喂6~8次。这时候可以加一些含脂肪较少的植物性饲料或煮熟的蛋黄在饲料中。要保证雏鹅的进食量在8分饱。11~20日龄的鹅雏,精料可以逐渐由熟喂过渡为生喂,生喂的精逐步转化为少浸泡或不浸泡,青草或青菜宽度可以增加3~5mm,青菜的比重可以逐步增加至其比例达到80%-90%,晚上2次,每天共饲喂6次,在温暖的天气可以去放牧,放牧前不要喂青料。21~30日龄的莱茵鹅消化能力和适应性都已经增强,青料切碎的宽度可增加到5-10mm,青料的比例可提高到900/~92%,日粮中精料可由浸泡后的谷实逐渐替代碎米也可用配合精料;舍饲一般晚上喂1-2次,每天共喂5次,此时开始逐步延长放牧时间。

4注意防止鼠害,保持环境清洁

饲料配制合理,适时添加微量元素,增强鹅雏的体质,提高抗病力。保持环境干净卫生,及时清理粪便和更换垫草,粪便污物堆积发酵。定期驱虫灭鼠。饲槽水槽及育雏舍要定期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防止各种传染病的发生。

5小结和讨论

莱茵鹅是以青饲料为主要饲粮的大型的水禽。莱茵鹅的饲养周期短、见效快、利润高、投资少、疫病少,而且是简单易行的畜牧养殖项目,养莱茵鹅业成为广大养殖户看好的养殖业。莱茵鹅雏的饲养管理是提高莱茵鹅成活率增加饲养收益的关键,因此要做好莱茵鹅雏的饲养管理。

雏鹅的饲养管理技术

鹅是一种体型较大的食草水禽,凡有水草的地方都可饲养。

鹅的生活习和性生理特点都需要水,成鹅每天要吃鲜草0.5公斤以上。鹅的交配在水中进行,才能产生受精卵。鹅是不能离开水草的家禽。在饲养过程中,雏鹅的管理十分重要,饲养时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1、选好雏鹅苗。雏鹅是指从出壳到一月龄的鹅苗。鹅苗应选自注射过鹅瘟疫苗的母鹅群体后代,选择体质健壮,体型较大,收腹好,无血脐、硬脐、口鼻干净,精神活泼、爱动的鹅苗,瘦弱,残次的宜尽旱淘汰或隔离饲养。运输要平稳、快捷,运输途中要注意保温,最好在雏鹅出壳后就运输,因出壳后24小时内雏鹅可以不饮水不喂食。最好在出壳后10小时最好进入育雏室。
2、育雏室的准备。育雏室要严格冲刷、清洗、消毒,地面墙壁消毒用10%的新鲜石灰水;用2%烧碱水洗刷用具。修理好门窗,做好保温工作。
3、防寒保暧。雏鹅对温度的要求十分严格,温度的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雏鹅发病死亡。因此在养雏鹅阶段,根据雏鹅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供温,1―5日龄为28一30℃,6一10日龄为26―28℃,ll―15日龄为22―24℃,16一20日龄为20―22℃,以后室温应保持在18℃以上。温度偏低时,雏鹅出现扎堆、蜷缩,鸣叫易造成死亡。超过35℃,雏鹅出现张口喘气,尖叫出汗,突遇凉风,鹅易感冒。鹅舍内垫草要勤换,经常保持清洁干燥。同时还要保持鹅舍内的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

4、饮水和开食。
雏鹅对水分要求很迫切,应先饮水后开食。雏鹅在出壳24小时内,应将0.02%高锰酸钾水盛入小盆和器具内,将雏鹅头压下调教几次,就会自由饮水。同时喂青绿饲料。把青饲料切碎成丝状,撒在鹅背上引导采食。喂给精料用水泡过的米饭或开水浸过的碎米加青料,撒在洗净的物件上让鹅自由采食,随吃随加,每天2―3小时喂一次,日喂6―8次,10日龄以后喂配合饲料;15日龄后,晴天待露水干后可以外出放牧,让其自由采食,以提高适口性,节省饲料。
5、分群饲养。出壳的雏鹅,应按其体质强弱分群饲养。在育雏过程中要精心饲喂和管理,以提高青雏期的成活率。
6、防御敌客。在育雏的初期,雏鹅无防御和逃避敌害的能力。鼠害是雏鹅最危险的敌害。因此对育雏室的墙角、门窗要仔细检查,堵塞鼠洞。在夜间要加强值班,提高警惕,并采取有效的防卫措施。

莱茵鹅的饲养管理方法 莱茵鹅饲养管理技术


莱茵鹅原产于德国莱茵河流域的莱茵州,经法国克里莫公司选育,成为世界著名肉毛兼用型品种,对各国养鹅业影响很大。下面我们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莱茵鹅的饲养管理方法莱茵鹅饲养管理技术。


1、场址选择

鹅舍要选择距草场近,靠近清洁水源,地势较高且坡度平缓的场地。鹅舍宽5~6m,高1.6~1.8m。养殖场最好分别建有育雏舍、育成舍或荫棚、育肥舍,以利于不同阶段鹅的饲养管理。鹅舍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冬暖夏凉,通风换气良好,充足光照,方便消毒。具体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可就地取材,既要因地制宜,还要节约成本。

2、不同阶段的饲养管理

雏鹅(1~4周龄)初期要进行舍饲,逐步过渡到放牧。雏鹅出壳后大约16~18h可站立走动,并出现张嘴、伸颈和啄食欲望时给予饮水,1~2h后开食,开食最好在36h内进行。前3天的饮水中应添加适量的葡萄糖或红糖、维生素、电解质,水温适宜,经过几次调教后则可自由饮水。3d后改为饮用清洁的凉水即可,保证饮水充足。开食料应是营养丰富、易消化的优质饲料,可用全价小颗粒饲料或浸泡、稍蒸煮过的碎米、小米等拌入少量的青菜,在塑料布上撒匀,引诱和训练雏鹅进行采食,七八分饱后则可收起塑料布,2~3d后逐渐改用饲槽饲喂。饲料必须清洁、新鲜,饲喂要定时定量,做到少给勤添,现喂现拌。青绿饲料的喂量不宜过多,否则会影响雏鹅增重。雏鹅体质弱,绒毛稀少,调节体温能力尚未健全,要保证舍内温度、湿度均衡适度,通风良好。育雏期所需温度可根据雏鹅的日龄、体质状况进行相应调整。通常第一周的温度为27~29℃,第二周为25~27℃,第三周为22~25℃,第四周为19~22℃。0~10日龄适宜的相对湿度是60%~65%,11~21日龄是65%~70%。育雏第一天进行24h光照,以后每两天减少1h光照,3~4周龄后采用自然光照。饲养过程中要根据雏鹅的体质强弱及时进行分栏饲养,并随日龄的增加不断调整饲养密度,防止密度过大。雏鹅不能过早放水,约3周龄以后,软羽毛长齐,大羽毛也长出,才可以开始放水。初次游水应在晴朗暖和的天气进行,下午1~4时之间下水10~15min,然后赶出水面休息,逐渐延长放水时间,逐步过渡到自由嬉水。放水时间的长短要根据天气情况而定,水温以25℃为宜。晚放牧归来后,应补喂精、青饲料,以利长膘。

中鹅(5周龄至出栏)阶段是鹅骨骼、肌肉和羽毛生长最快的时期,且觅食能力增强,消化道容积增大,采食量日益增加,可采用放牧、全舍饲和放牧结合补饲的饲养方式。目前大多采用以放牧为主、补饲为辅的饲养方式,以促进鹅的快速生长,使其适时达到上市体重。放牧结合补饲饲养要求,放牧场地有丰富、优质的青绿饲料,并要及时了解附近的农田是否使用过化肥、农药,若使用过化肥、农药,一般要经过1星期才可在附近放牧。牧地附近要有湖泊、小河或池塘,保证有充足的清洁饮水和洗浴水源。放牧时,一般100~200只鹅为一群,若利用田边、沟渠及林间小块草地进行放牧,则以30~50只为一群较为适宜。一般每天放牧9h,早晨6时将鹅赶出,中午11时赶回休息,下午4时再赶出放牧,晚上8时赶回鹅舍。收牧时要清点鹅只,进舍前下水清洗污泥,毛干后赶入舍内。补饲的次数和补饲量应根据鹅的日龄、采食量、生长速度和牧草质量进行调整,饲料以青粗饲料为主,适量补饲精饲料,精青料比在1∶5左右,白天补饲2~3次,晚上收牧后补饲1次。

3、卫生防疫

鹅场应订立各种规章制度,并有专门机构及专人管理。鹅场周围不能饲养其他家畜、家禽,防止各种潜在的传播疾病媒介。鹅舍要经常消毒,用10%~20%生石灰水,也可用30%新鲜草木灰的澄清液消毒。鹅舍用具要每天清洗1次,7天消毒1次。清扫鹅舍和运动场,将鹅粪堆放在远离鹅舍的地方进行发酵。鹅场门口设有消毒池,并定期更换消毒液。饮水或饲料中添加一些安全可靠的药物,

防止细菌性传染病的发生。

根据我省鹅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按照免疫程序严格进行免疫接种,增强鹅只的特异性免疫力。预防接种是控制和消灭某些急性传染病较好的方法。1日龄肌肉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或多价兔血清,4~8日龄肌肉或皮下注射大肠杆菌苗,7~10日龄肌肉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或多价兔血清以及皮下注射禽流感、副粘病毒和病毒性肠炎灭活油乳苗,20~30日龄肌肉注射鹅的鸭瘟病毒苗和皮下注射禽出败灭活苗。

莱茵鹅适宜大群饲养,引入我国后进行了系统的纯种选育、改良和推广工作,作为父本与国内鹅种杂交生产肉用杂交仔鹅,杂交仔鹅8周龄体重可达3-3.5千克,是理想的肉用杂交父本。

利用莱茵鹅与本地白鹅、豁鹅进行杂交改良生产的改良雏鹅,其生长速度和抗病力明显优于本地雏鹅,改良雏鹅两个月即可出栏,体重可达3.6-4.0千克,3月龄平均体重达5千克以上。

杂交莱茵鹅体形中等,全身羽毛为白色,初生雏绒毛为黄褐色,随着生长周龄的增加而逐渐变白,至6周龄时变为白色羽毛。颈粗短而直,头无额包,颌下无皮褶,喙、蹼皆为橘黄色,额扁平无肉瘤,前躯与地面呈水平状态,腿略高,成年母鹅腹部下垂。

成年母鹅产蛋量为45-58枚,蛋重125-160克。母鹅的开产日龄为200-230天,公母比为1:3-4,种蛋受精率为78%,受精蛋孵化率为78-83%,莱茵鹅能在陆上配种,也能在水中配种。

杂交莱茵鹅仔鹅9周龄体重可达3.8-4.5千克,肉料比为1:2.6,活体重为5.29千克,胴体重为4.05千克。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本地鹅雏体重达到3-4千克需5个月以上。

经试验测得,杂交莱茵鹅含绒率量比本地鹅高,达27-30%,且绒朵大,羽绒轻柔,质量好,保暖性强,是制作高档衣被的良好原料。本地鹅的含绒率量仅为20%左右。杂交莱茵鹅在抗寒性、耐粗饲和肉品质等方面均比本地品种有显著的提高。

杂交莱茵鹅生产鹅肥肝的性能较好,在填饲情况下,肥肝可达330-490克,鹅肉鲜嫩,营养丰富,可加工成风味各异的五香鹅、烤鹅和酱鹅等产品。


种鸭的饲养管理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消费能力不断增强,也直接促进了畜禽产品的大量消费,畜禽产业因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养鸭产业作为养禽业的重要分支,是很多地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青州地区自然条件良好,适合养鸭业的开展,养鸭规模较大,为青州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了重要的途径。但是,很多养殖户缺乏必要的饲养管理技术,导致养鸭产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种鸭与产蛋鸭的饲养管理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养种鸭不仅要获得较高的产蛋量,而且还要保证蛋的质量。本文对种鸭养殖过程中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了总结,希望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一定的参考。

1 种公鸭的饲养管理

种公鸭的质量会对整个鸭群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要注意精准的选留。种公鸭的选留需按种公鸭的标准经过育雏、育成和性成熟初期3 个阶段的选择。在育成期公母鸭分群饲养,公鸭以放牧为主,让其多运动,多锻炼。配种前20d 放入母鸭群中。为了提高种蛋的受精率,种公鸭应早于母鸭1 ~ 2 个月饲养,以便在母鸭产蛋前达到性成熟。种鸭交配活动都在水上进行,早晚交配次数最多。

2 公母比例

适当的公母比例是保证鸭蛋正常受精的重要保障。以公鸭数量满足需要即可,过多的种公鸭数量反而会增加成本,降低效益。我国麻鸭类型的蛋鸭品种,在早春和冬季,公母配偶比例为1:20,夏、秋季公母配偶比例可提高到1:30,这样的公母配偶比例受精率可达90% 以上。在配种季节,应观察公鸭配种表现,发现伤残的公鸭要立即淘汰,及时补充新公鸭。

3 加强运动和洗浴

经常参加运动可以保证种鸭有着良好的体质,对于种公鸭来说可以增强其精子活力,对于种母鸭来说可以增加蛋重,降低蛋重不均情况的发生几率。种鸭每天饲喂后将其赶下水洗浴,冬春季每天放水1 ~ 2 次,夏季2 ~ 4 次,每次放水时间为20 ~ 60min,冬短夏长。冬天可在每天10:00、14:00 ~ 15:00 各放水1 次;放鸭前先打开门窗通风,驱赶鸭运动几分钟,同时让舍内外温度平衡一致,此时放鸭可防感冒。洗浴后,冬季让鸭晒太阳、夏季让鸭在阴凉处休息。

4 及时收集种蛋

种蛋温度的变化是影响种蛋质量的重要因素。刚产下时蛋温与体温一致,如不及时拣蛋,将会影响种蛋的质量。另外,蛋产出30min 后,细菌可通过气室进入蛋内,造成污染,因此,必须勤拣蛋,做到不使种蛋受潮、暴晒、受粪便、细菌污染。每日早晨及时收集种蛋,尽快进行消毒并存入蛋库。

5 保持环境干燥卫生

种鸭舍应清洁、干燥和安静,冬暖夏凉,通风透气。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冬季防止冷湿和贼风。母鸭大都在3:00 ~ 5: 00 时产蛋,早上放鸭后拣蛋,然后清扫粪便,铺上垫草。料槽、水槽和陆上运动场每天清扫,舍内舍外要经常消毒。

6 人工强制换羽

一般到了秋季,鸭群就会自然换羽。种鸭自然换羽持续时间可长达3 ~ 4 个月。为了缩短休产时间,生产中常进行人工强制换羽,使种鸭尽快换羽(45 ~ 60d),以提高种蛋数量和蛋的品质。

6.1 换羽时间的选择

种鸭经过一个产蛋期后尤其是秋末冬初,种鸭开始缓慢自然换羽。当发现种鸭停产并来回啄羽时,即可对停产鸭进行人工强制换羽,缩短换羽休产期,从而为次年春季孵化提供优质种蛋。

6.2 换羽前的准备
清点欲换羽的种鸭数量,将体重过大、过小及弱残种鸭挑出,把体重合适且健康的种鸭转移到干净、已消毒的鸭舍。

6.3 强制换羽方法

6.3.1 给予强烈的应激

种鸭进入新舍后,立即驱赶鸭群在舍内转圈跑动,令其受到惊恐不安的强烈刺激,同时用物品遮挡鸭舍门窗,使其黑暗。

6.3.2 停水、停料
在停止光照的同时,立即给鸭群停水、停料,只喂青料。

6.3.3 拔羽
强制换羽第10 天时,可试拔种鸭的主翼羽,若拔时顺利,羽髓干白不带血,说明已到拔羽适当时间。可先拔主翼羽,后拔覆翼羽,最后拔尾羽。

6.4 恢复期的饲养管理

拔羽后5d 内避免烈日暴晒,保护毛囊组织,以利新羽长出;逐步提高日粮营养水平,增加饲喂量,促使体力恢复。强制换羽期中,公母鸭分开饲养,同时拔羽。这样可避免未拔羽的公鸭损伤已拔羽的母鸭或拔羽母鸭已恢复产蛋时,公鸭还处于自然换羽期,而不愿与母鸭交配,影响种蛋受精率。

6.5 强制换羽的注意事项

每年的2 ~ 8 月份是全年孵化的旺季,又是种鸭的产蛋盛期,一般不采取强制换羽,以免影响种蛋的供应。

实行人工强制换羽时,老弱病残者应及时淘汰,以免在应激时死亡。

换羽期要将栏舍彻底打扫干净,以免种鸭因饥饿吞食异物而造成死亡。

在人工拔羽时,天气炎热的季节,胸、腹、背部的羽毛可一并拔去,天气寒冷时可不拔,让其自然脱落换羽,以达到保温防寒的目的。

拔羽后5d 内,应注意防寒保暖,避免阳光曝晒。

当鸭新长成的主翼羽达1 ~ 2cm 长时,可逐渐下水洗浴,以增强体质。

恢复喂料时,应安排足够的饲槽并逐渐增加喂料量,以免发生食滞。

种蛋孵化旺季及产蛋盛期,一般不实行强制换羽,以免影响种蛋供应。

后备种鸭不足时,可用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延长种鸭的使用期限。

7 结束语

种鸭的饲养管理技术与肉鸭基本原理相差不大,但是特别需要注意对种鸭体质的改善和种蛋的收集工作。前者可以有效的增强种鸭的身体素质,提高种公鸭的精子质量,有助于鸭群质量的稳步提升;后者则是关系到孵化率的大问题。因此,可以说种鸭生产是养鸭产业的基础,广大养殖户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努力搜集种鸭的饲养管理技术和技巧,尽可能的让种鸭质量得到更好的提升。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3562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