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小规模肉牛养殖场存在的问题 促进库区小规模肉牛养殖的建议

三峡水库的修建,给库区草食性家畜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随着国家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节粮型的草食性家畜养殖得到了库区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因此广大库区的肉牛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除很少几家较大规模的养殖企业外,其余绝大多数都是30-150头左右的小规模养殖场(户)。饲养方式主要为有舍饲饲养和放牧与舍饲饲养相结合两种形式。经营方式为独家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两种形式。这些养殖场由于养殖规模小而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养殖的随意性较大,市场竞争能力弱,极大的影响了库区肉牛养殖业的正常发展。笔者在做了大量调查基础上,对库区小规模肉牛养殖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希望对促进库区的肉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有所帮助。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三峡库区小规模肉牛养殖场存在的问题促进库区小规模肉牛养殖的建议。

1、库区小规模肉牛养殖场存在的问题

1.1没有相对稳定的牛源,且牛源的质量差异较大

目前,几乎所有的肉牛养殖场全靠买牛养殖,牛源可分为两大来源地。一是就近的川渝地区,其牛源特点是:牛源数量少且分散、绝大多数都是耕牛型且水牛比例较大、但价格相对较低,就近购牛造成牛场里牛种类型不一、牛的大小不一,牛源的质量差异较大,造成产品质量也较差,很难适应市场化生产的需求;二是华北、东北及西北地区,其牛源特点是:牛源数量多且集中、品种单一但一致性较大,便于生产和管理,也能较好适应市场化生产的需求,但缺点是在购入时,运输成本较高,同时长途运输造成的应激反应可能带来更大的损失,因此目前从这个途径购牛的比例不是很大,但从发展趋势看可能会逐渐加大。

1.2缺乏科学的肉牛养殖技术

1.2.1缺乏对肉牛的科学饲养技术

肉牛的饲养技术不科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日粮供给上缺乏科学性,饲喂单一饲料,甚至有的养殖户把猪饲料当作肉牛饲料饲喂;二是饲喂技术不科学,饲喂方式不对,对肉牛饮水不够重视,造成肉牛饮水量不足;三是对添加剂的使用不科学,乱用添加剂和认为不能使用添加剂。

1.2.2缺乏对粗饲料加工利用的技术

对粗饲料的加工利用技术缺乏,对秸秆的青贮与碱(氨)化处理,不但能提高粗饲料利用率,还能进行不同季节的饲料调剂,但除少数养殖场有一定数量的青贮处理外,大多数养殖场的粗饲料只是简单的切短处理,而青贮与碱(氨)化处理还是空白。

1.2.3缺乏有效的疫病防控技术

疫病防控技术缺乏有效的措施,其主要原因是:一是养殖场选址、建设不够规范,选址、牛舍设计不合理等;二是缺乏疫病防控观念,没有进行引种防疫、注射防疫、生产过程防疫等概念;三是缺乏疫病诊治技术,没有对常见病的简单诊治处理技术等。

1.3缺乏种草养牛的观念

大多养殖户缺乏种草养牛的观念,完全靠天然野杂草和收购农作物秸秆作粗饲料供应,其结果:一是粗饲料质量差;二是造成季节性粗饲料缺乏;三是养殖规模难以扩大,从而对肉牛养殖产生不利影响。

1.4牛场建设大多不符合要求,畜舍小环境控制条件差

肉牛养殖场建设的不合理性主要表在三个方面:一是牛场选址不合理;二是牛舍设计不合理,牛舍形式、牛床、饲槽、粪沟、通道不符合生产要求等;三是大多无必要的一些附属设施,饲料的贮备及加工处理设施、防疫隔离设施、粪尿处理设施等缺乏或不符合生产要求。

1.5牛场粪尿等废弃物处理不合理,易造成环境污染

肉牛养殖场粪尿等废弃物处理不合理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粪尿未经处理直接用作农家肥;二是大量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三是废料、废渣等废弃物随意倾倒。

2、对促进库区小规模肉牛养殖的建议

2..1加大肉牛养殖的政策扶持力度

在库区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业,符合库区生态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地方各级、各部门应从实际出发,从政策、技术和资金等各方面进行大力的支持。

2..2注重牛源质量,大力提倡杂种牛育肥

牛源质量显著影响肉牛养殖的效果,实践证明,我国黄牛与良种肉牛杂交,其杂种牛普遍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强、生长快的特点,初生重、日增重、肉质、屠宰率等都有显著提高。大力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养殖场或农户养殖繁殖母牛,并开展杂交繁殖,尽可能在本地生产大量的杂种犊牛,为小规模肉牛养殖场提供足够多的优质牛源。

2..3搞好科技宣传和培训工作,实现科学养殖

通过多种形式对从事肉牛养殖的各类人员进行科学养牛培训,让其掌握必要的科学养牛知识,真正实现科学养殖,提高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2..3.1实现对肉牛的科学饲养

要做到对肉牛的科学饲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注重日粮供给的科学性,按营养供给标准饲喂,科学的进行精粗饲料搭配;二是做到饲喂技术的科学性,适宜的补饲量、正确的补饲方法,适宜的饲喂次数,充足的清洁饮水。实践证明,肉牛一般采用日喂2次(早晚各1次),确保牛有充足的休息、反刍时间,提高胃肠消化机能,减少牛的运动次数。水对肉牛养殖至关重要,每天的饮水量为采食干物质(草和料)的5倍,要做到上槽下槽都饮水,中间加点水;三是合理使用添加剂,使用肉牛专用添加剂,注意用药安全期、不使用违规添加剂等。试验证明,在精料中加入1%-2%的碳酸氢钠可增加采食量,提高饲料消化率,并能促进胃肠蠕动;在以粗饲料为主的肉牛饲料中加入150-200mg瘤胃素,日增重提高13.5%-15%,每千克增重减少饲料消耗7.5%。

2..3.2大力推广粗饲料加工利用技术

对粗饲料的加工有多种方法,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青贮、碱(氨)化处理,实践证明此两种方法技术操作简单易行,且处理效果明显。据报道,秸秆经碱化处理后,有机物质的消化率由原来的42.4%提高到62.8%,粗纤维消化率由原来的53.5%提高到76.4%,无氮浸出物消化率由原来的36.3%提高到55.O%。

2..3.3加强养殖场疫病防控、治疗措施

在规模化养殖中,对于疫病的防控显得很重要,应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具体应该做到:一是做好引种防疫,即在牛源购入时防止带入病源;二是生产过程防疫,搞好牛场防疫设施、严格执行牛场生产管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预防注射等;三是对病牛及时进行治疗处理。

2..4大力推广种草养牛

种草养牛是促进肉牛发展的重要措施。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种植牧草营养价值高,从经济上讲单产效益也较高;二是种植牧草是满足饲料调剂,克服季节性草料缺乏最好方法。种草养牛的方式应得到大力推广。

2..5科学建场合,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

良好的牛场条件,能够创造适宜的环境,是提高肉牛养殖效益的重要条件。场舍的建设应做到:一是便于防疫;二是便于饲养管理;三是有利于舍内环境控制;四是应有必要的附属设施。

2..6合理处理养牛场粪尿及废弃物,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生产

对牛场来说,所产粪尿及废弃物的数量是很大的,正确的处理粪尿及废弃物,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就显得非常重要。正确处理养牛场粪尿及废弃物的方法是:一是不能随处倾倒和排放粪尿及废弃物;二是粪尿及废弃物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作为肥料施用。

相关推荐

小规模养殖兔子大概需要多少成本


小规模养殖兔子的成本若按照养殖12只来计算,第一年成本大概需要4500元左右。其中包含种兔购入费1200元、笼舍费960元左右、种兔饲料费547元左右、商品兔饲料费1575元左右、防疫费200元左右。而种兔利用期有2.5年,笼舍费使用年限大概在8年左右,所以第二年的成本会有所减少。

一、小规模养殖兔子成本分析

1、种兔费:一般购买2.5千克的良种兔,每只需要100元左右,12只则需要1200元左右,种兔的利用期大概为2.5年,平均每年需摊销480元左右。

2、饲料费:每只种兔每日需进食平均125克混合饲料,其它营养成分不足的部分,可用青草与作物秸秆补充,每年每只需进食45.6千克饲料,12只则进食547千克,平均每千克饲料成本按照1元计算,饲料费在547元左右。

幼兔1月龄开始断奶,90日龄可出栏,每只需进食约5千克饲料,每只母兔每年需提供约35只商品兔,10只母兔则每年提供约350只商品兔,共进食1750千克饲料,而饲料费为1575元左右。

3、防疫费:每只种兔每年防疫费为2元,每只商品兔为0.5元,共计为199元。

4、笼舍费:笼舍搭建可利用家里的石块、土坯、水泥、白灰、旧砖瓦等,当然也可以将铁棍焊成框架,或者将铁丝编制成笼具等,每个笼具成本大概为30元左右,然后12个种兔笼加上20个育肥笼,需要费用为960元左右,笼具使用年限按照8年计算,年折旧费在120元左右。

成本合计:1200元+547元+1575元+200元+120元=3642元。

二、小规模养殖兔子利润分析

1、出售商品兔:平均每年出栏350只商品兔,每只重约2.5千克,合计为875千克,按照国内正常年份的商品兔来计算,平均收购价格为每千克12元,合计利润为10500元。

2、种兔处理费:种兔养殖期过后需作为商品兔进行淘汰,每只平均为4.5千克,按照12元每千克来计算,每只为54元,12只则为648元,分摊到养殖2.5年内,每年平均为259.2元。

3、兔粪:12只种兔和350只商品兔,每年可产兔粪约2.5吨左右,每吨按照50元来计算,利润为125元左右。

利润合计:10500元+259.2元+125元=10884.2元。

家庭饲养蜈蚣的小规模饲养方法


其他饲养方法是适合家庭饲养蜈蚣的小规模的饲养方法。如箱养法、缸养法、盆架养法、房养法和小型半地下式生态饲养几种。

1.蜈蚣箱养法

适合家庭室内小规模饲养用。箱体可用木板或塑料板制作。为方便搬动,大小以宽40厘米、长60厘米、高30厘米为宜。箱的内壁同样要用玻璃贴衬15厘米宽的防逃带或用1层无毒的塑料薄膜贴衬,箱口上面配置1个铁纱窗盖。

饲养的选材与制作必须注意防逃以及避免木箱受潮变形,所以可从塑料厂定做一些这样规格的塑料箱。塑料箱内壁若做光滑,蜈蚣不能爬出时,可以不贴衬玻璃或塑料薄膜防逃层。

饲养箱制成后,箱底可以放1层10厘米厚的饲养土,饲养土上叠放瓦片,瓦片的两边缘用水泥、沙做成1.5厘米高的小垫角,以5片为一叠,这样在瓦片堆叠时就有1.5厘米的空隙。瓦片放人前要用水洗干净,再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然后再用净水冲去表层的高锰酸钾溶液。这样可以给蜈蚣创造一个潮湿的环境。

第1批瓦片放入一定时间后,再更换一批预先准备好的瓦片,以保持湿度和清洁卫生。

可以钉制每格高50~60厘米的架子,每个架子制作3~4层,把饲养箱摆放在架子上,充分利用室内空间,加大饲养量。提高饲养经济效益。

2.蜈蚣缸养法

缸养法有2种,一种是用一般的陶瓷缸,另一种是玻璃缸。选择中型大小的陶瓷缸,缸底放10~20厘米厚的饲养土,再放一层碎石子或碎瓦片,上面再盖一层20厘米厚菜园土,然后在菜园土表层堆叠瓦片,最上层瓦片距口的高度必须有20~25厘米,缸口再盖上铁纱盖。

玻璃缸的制作规格为底面积40厘米X50厘米,高30~40厘米,过大则搬动不方便。为充分提高饲养室的利用率,可以做成三层的木架把玻璃缸摆放在木架上或将玻璃缸品字形摆放2层。玻璃缸上加盖铁纱网盖。缸内铺上松软细土,厚度可视季节而定,春、秋季一般10~15厘米,夏季5~10厘米,冬季15~20厘米。蜈蚣饲养土上同样放置L些碎瓦片或碎石块。

3.蜈蚣盆架饲养法

这是一种用小容器,进行小规模简易的饲养方法。盆体积小、重量轻、搬动方便,适合在室内饲养。

蜈蚣盆养法可以用的容器有浅缸、大盆等。容器里面铺垫1层沙石、饲养土并拍实,还要放置一些瓦片供蜈蚣藏身。盆垫好以后放人种蜈蚣,定时投放饲料昆虫、蚯蚓、地鳖虫若虫等,也可投喂一些人工配制的饲料。

为充分利用饲养室的空间,要制作宽40厘米,每格高30~40厘米的4层架子,将饲养盆整齐地摆放在架子上。为了防止蜈蚣逃跑或老鼠的侵害,还要在盆口上盖铁纱网盖。

在饲养蜈蚣过程中,如遇到天气长期干旱,盆内最容易干燥,应在饲养盆内喷洒一些清洁的水,增加饲养土和蜈蚣栖息环境的湿度,还要在饲养的地面洒水,使其蒸发后增加室内的湿度,从而降低饲养盆内水分的蒸发量。

4.蜈蚣房养法

这是一种室内的饲养法,在庭院内外选择一定大小的场地建简易的饲养房(图7)。即用土坯或旧砖等垒起一小平房,离地面30厘米左右的墙壁上留一些小孔洞,供昆虫进入,也便于室内空气流通及蜈蚣出入。室内用新砖堆砌成砖垛,砖上下留空隙1.5厘米,做蜈蚣栖居的窝。

蜈蚣房外面,距墙根30厘米以外修一条四周贯通的护房水沟,宽25厘米、深25厘米,放满清水,既可以为蜈蚣提供饮水,又可以利用蜈蚣怕水起防逃作用。

种蜈蚣投入后,可不必经常投喂食物,只用灯光引诱昆虫在这里产卵、孵化,为蜈蚣提供天然饲料。但建房初期,若没有很多昆虫在这里繁衍的情况下,先投一段时间的食物。随后根据情况补饲一些,待昆虫幼虫多的时候,可以不再投给饲料。

房养蜈蚣示意科1.房顶2.墙壁3.诱捕灯4.进昆虫孔5.砖垛6.防逃水沟7.室内走道

房养蜈蚣主要是加强对天敌的防范,即防止飞鸟、老鼠进圈入。所以应在饲养房四周、水沟以外,与饲养房同高,用尼龙网围起来,昆虫可以进去,而飞鸟和老鼠不能进去。另外,要把饲养房内温度维持在20~30℃,土壤湿度维持在10%~15%,空间湿度达到85%。

5.小型半地下式生态饲养

在庭院或村外选择地势较高、比较平坦的地方修造半地下式小型饲养池即生态饲养池(图8)。池宽不超过2米,长可以根据饲养规模而定,但要求每2~2.5米做一个单元。地下部分深度1米,前墙高50厘米,在离地面20厘米高处砖缝做成内外相通的,以便蜈蚣出入。蜈蚣出入的通缝高2~3厘米,长度可视饲养数量而定,饲养量大的,可以多留一些,饲养量小的可以少留一些。

后墙高1.3米,两侧墙为坡形。墙的厚度可以为12厘米,但必须以水泥沙浆来砌墙,这样比较牢固。顶部用双层塑料薄膜覆盖,两层薄膜间距为6厦米或12厘米。因双层塑料薄膜保温性能好。

图8生态饲养池示意图1.小温棚后墙2.小温棚前墙3.内层薄膜4.外层薄膜5.地平面6.土层7.蜈蚣出入口8.水沟9.防护网10.诱虫灯

地下部分垒成砖垛,砖垛与池壁间留1.5~2厘米的缝隙,使蜈蚣既能从砖垛中爬出,又能爬出饲养池。砖垛可以高出地平面,也可以与地平面平。上层砖与下层砖四角中间垫上1.5厘米的泥垫,使砖与砖上下、左右都有缝隙。砖垛每24厘米见方上下也留缝隙,使蜈蚣可以自由上下。

之所以称蜈蚣生态饲养池,是因为蜈蚣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因砖垛上层温度高、下层温度低,蜈蚣感到热的时候可以往砖垛的底层爬,栖居在砖垛的底层缝隙中;感到温度低的时候,可以往砖垛上层爬,栖居在上层缝隙中,比较舒适。

在饲养池前面修一小场区,场区外围修上水沟,灌满清洁的水,一方面可以供其饮用,另一方面可以防逃。在水沟外围到小场区上空用网眼2厘米2厘米的尼龙网或细铁丝网罩起来,这样既可以进入昆虫,又可以防止鸟害和鼠害。

防护网内吊上一只灯泡,傍晚开灯,引诱大量的昆虫,每到夜暮降临的时候,蜈蚣就可以从生态饲养池中爬出、吃食,这样的饲料既廉价,营养又全面,会大大提高饲养效益。

控制肉牛场养殖环境 肉牛养殖场的环境控制工作


要想提高肉牛的育肥效果,获得最佳的养殖经济效益,除了要选择好品种、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外,还要加强牛场环境的控制工作。环境的好坏与肉牛的生产性能、健康、养殖成本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介绍控制肉牛场养殖环境肉牛养殖场的环境控制工作。

1、搞好牛场的绿化

牛场要搞好绿化工作。可在牛场的周围种植一些树木,在场区的空地上种植一些青草或者蔬菜等,可以有效改变牛场的自然面貌,减少污染,调控牛场的小气候,还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改善和保持环境的作用。树木和植物可以吸附场区外的粉尘和病原微生物,可减少尘埃和空气中细菌的含量,净化空气,还可以吸收热辐射,在炎热的夏季可降低牛场的温度,还可以为牛提供乘凉的场所。另外,搞好牛场的绿化工作,还可以降低噪声,为牛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通常可在牛场的四周种植乔木或者灌木,以设置场办林带;在场区内种植乔木和灌木,可设置场区隔离林带;在场内的主干道两侧进行绿化,可营造运动场遮阳林;另外,在空地上种植蔬菜,不但可绿化环境,还可给场内职工提供食物来源。

2、防止牛场噪声污染

噪声是肉牛养殖易忽略的问题,可由场外环境引起的,如飞机、汽车、拖拉机等发出的鸣笛声;场内环境引起的,如料库的料机、风机、喂料机、除粪机等机械产生的;还有牛自身产生的,如哞叫、采食、争斗、走动等。噪声对牛的影响极大,可使牛的听觉器官发生特异性的病变,还可刺激牛的神经系统,使得食欲减退、惊慌、恐惧,从而影响生产。通常牛舍的噪声要求在白天不应超过90分贝,在夜间不应超过50分贝,否则会影响肉牛的生产和生活。如果肉牛长期生活在受噪声污染的环境下会导致生长发育受阻、增重速度减慢、繁殖性能下降,还可改变牛的行为,使孕牛易发生流产或早产等。

3、加强空气质量的调节

牛场的空气质量对肉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新鲜的空气可促进牛的新陈代谢,减少疾病的传播。牛舍内的一些活动,如喂料、打扫、牛采食、运动等难免会造成舍内的粉尘飞扬,如果舍内粉尘过大,易刺激牛的呼吸道,引发疾病,粉尘还是病原菌良好的传染媒介,因此在肉牛养殖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粉尘含量过大。另外,目前肉牛养殖多为舍饲育肥,牛舍环境相对封闭,如果设计不合理或者管理不当,如饲养密度过大、牛的呼吸作用、排泄物的腐败发酵作用等会导致舍内的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升高,而影响肉牛的生产力和健康,因此要做好牛舍空气质量的调节工作,加强牛舍的通风换气工作,保持合理饲养密度,这对于封闭式牛舍来说尤其重要。如果有必要可在舍内安装通风换气装置,以加强通风力度。另外,利用生物技术去除牛舍的有害气体已在国外的一些肉牛养殖场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其原理是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的活动将有味的气体转为无味的气体。我国肉牛养殖场可也以尝试使用。

4、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

牛舍内适宜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可促进肉牛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发挥,尤其是温度,对肉牛的影响更为明显。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对于肉牛养殖生产来说都非常不利,会使牛的生产力下降,养殖成本升高,严重时甚至还会引发死亡。如果温度过高,会导致牛的食欲减退,使生长和增重速度减慢,而温度过低,则会降低饲料的利用率,造成饲料的浪费,增加饲养成本,因此要合理调控好牛舍的温度。研究表明,牛舍内的环境温度在5-21℃之间,肉牛的增重速度最快。所以要做好各季节的温度调节工作,夏季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冬季则要做好保暖御寒的工作。湿度对牛的影响虽然不像温度那么明显,但是如果相对湿度过大,会使牛的抗病能力下降,发病率增加,还会促进舍内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繁殖,使牛易患多种疾病,而湿度过低则会导致舍内尘埃量增加,同样对牛不利。如果适宜的相对湿度再加上不适宜的温度,对牛的危害更大,如在高湿低温的环境下牛易患风湿、关节炎等疾病。肉牛舍的最适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5%-70%。

5、注意环境卫生的清洁

良好的环境卫生可提高肉牛的舒适度,并可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所以要保持牛场的环境卫生。粪便、污水要及时的清理,并使用专门的运输工具运到指定的地点堆放。每天都要清扫牛舍,并定期进行消毒。注意牛舍内料槽、水槽和其他清洁工作。另外,还要注意饲草饲料的卫生,在饲喂前要清除里面的尘土等杂物,饮水也要清洁、无异物、无异味。牛舍和运动场要保持清洁、干燥以及光照充足。

肉牛养殖场科学管理环境卫生
规模化养牛场防控苍蝇的根本方法是环境防治。这要求保持环境卫生状况良好,使之不利于卵、幼虫及成虫生存或不再吸引雌蝇产卵,清除苍蝇孳生场所。良好的环境是搞好养殖的第一要素,在建设规模养殖场时不但要求畜舍能够防雨防湿,还应特别考虑具备防虫防病的功能。因此,要选择地势高燥向南的坡址,地面平坦稍有坡度,合理布局畜舍,全面考虑粪尿污水的处理和利用。
搞好卫生环境
首先,应搞好养殖场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其次,及时清除养殖舍内粪尿,做到日产日清,并特别注意死角中的粪便和污水。尽可能保持粪便干燥,做到及时拉走或堆积发酵处理。经常清洗食槽、水槽、填平积水和洼地,排水用暗沟,贮粪场远离居民区和养殖舍。畜舍内冲洗后,要将水扫净,加强通风,使舍内地面迅速干燥;及时铲除圈舍周围的杂草等,定期用石灰乳涂刷场舍内外墙壁,在墙四周边角撒上生石灰。搞好环境卫生可以减少苍蝇采食和排卵的机会,同时可有效降低虫卵孵化率,减少幼虫产生的数量,继而降低苍蝇密度。
粪便处理再利用
近年来,畜牧业取得了迅猛发展,而数量不断增加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所产生的粪污已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一头600公斤重成年牛,一昼夜排粪量约30公斤,占日采食量的70%左右,一昼夜排尿量约22公斤,占饮水量的30%左右,是家畜中排粪、排尿量最多的。彻底防控苍蝇的办法是从杀灭虫卵开始,具体是将每天产出的粪便定期用塑料布或土覆盖(必须盖严防止漏气),靠密封发酵产生的生物热杀死虫卵或幼虫,隔断苍蝇繁殖途径,把苍蝇灭杀在成蝇之前。严格控制粪便暴露时间和暴露面积,使苍蝇卵、幼虫、成虫没有充分的发育时间和场所,既可消灭苍蝇虫卵,又可腐熟粪便提高肥效,可谓一举两得,但采用此法一定要注意严禁蝇蛆逃出粪堆。现在我国许多高端肉牛规模化养殖场,在建场之初就充分考虑采用循环经济,建设沼气发酵灌(池),利用粪便发酵生产沼气、发电、生产绿色有机肥等,采取环境友好的策略,达到变废为宝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控制牛舍湿度
苍蝇卵在相对湿度35%以上才能孵化成幼虫,最佳孵化相对湿度为70%,所以,保持栏舍干燥是控制苍蝇繁殖最好的办法。使用饮水槽时,水槽的水位不要太高,保持有2.0厘米深的长流水水位即可,以防溢出;清洁饮水槽时要小心,以免溢水;饮水器漏水要立即更换,并把漏水处理干净;饮水槽出水口应用胶管套上,把流出的水引入水沟流到舍外。冲洗畜舍时要及时清扫积水,打开门窗,加强通风,使舍内地面迅速干燥。
绿化养殖场所
在牛舍周围大面积植树种花,种植有防蝇杀蝇作用的植物如石竹、夹竹桃、柿树及苦参、鱼藤、黄荆、辣蓼、曼陀罗等,可有效防控苍蝇。现今我国许多高端肉牛养殖场均采用这种绿色养殖方式,将牛舍建在树海花丛之中。
化学杀虫剂灵活运用
化学杀虫剂可以快速杀灭苍蝇,但不是控制苍蝇的标准方法。经常使用的杀成虫剂有多种:有机氯类,如三氯杀虫酯;有机磷类,如倍硫磷(乳剂、可湿性粉剂)、马拉硫磷(乳剂、可湿性粉剂);氨基甲酸酯类;拟菊酯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混合;拟菊酯类,如溴氰菊酯(可湿性粉剂)。杀成虫剂的施药方法有以下几种:1.在蝇类停留面施药。宜选择具残效、促杀作用的杀虫剂,喷刷在室内1米以上的墙、屋顶。一般吸水性强的表面使用低浓度大用量药剂,多次喷刷;吸水性差的表面则按高浓度低用量的原则进行施药。当苍蝇爬行或栖息在杀虫剂处理过的表面时,接触吸收杀虫剂中毒而死亡,如0.3%~0.5%的敌敌畏、5%高效氯氰菊酯等。2.空间喷洒。应用杀虫气雾剂,使苍蝇直接沾着药剂雾粒而中毒死亡,适用于快速杀灭蝇类。如5%杀虫净悬浮剂、6%灭得优杀虫油、5%卫害净悬浮剂、0.2%马拉硫磷乳剂、0.2%杀螟松乳剂、2.5%高效氟氯氰菊酯悬浮剂等。3.制作毒蝇绳(条索)。利用家蝇在室内喜欢停留在绳索悬挂物上的习性,将棉绳、麻绳等浸泡在有机磷或长效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中,待绳索吸饱药液后取出晾干,裁成1米~2米长度,悬挂在栏舍等处的屋顶或天花板上,距地面2米~2.5米,每10米放2条~3条。4.投毒饵。投放毒饵是简便、经济、速效、易行的蝇类防治方法,除混合食物性饵料的毒饵外,还有液体毒饵、粘胶毒饵、颗粒毒饵等,可用于不同的场合。5.添加在饲料中。环丙氨嗪(又称灭蝇胺)是一种高效昆虫生长调节剂,可添加在饲料中,对双翅目昆虫幼虫有杀灭作用,尤其对在粪便中繁殖的几种常见苍蝇幼虫有很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可在苍蝇成虫以前将其杀灭。对场舍外,定期使用高效农药,如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或10%高效氯氟氰菊酯可湿性粉剂按1∶200加水(15天处理1次),4.5%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按1∶100加水(10左右天处理1次),喷洒于圈舍外墙壁、排粪池、污水沟、水塘、杂物堆放处,使蝇、蛆、蚊虫无孳生地;在栏舍内外及其周围环境积水处放置杀虫药,如苏云金杆菌悬浮剂、氰戊菊酯溶液等,可杀灭绝大部分苍蝇幼虫,大大减少舍外苍蝇数量。应注意的是,在选用化学方法防治苍蝇时,要选用无毒或是毒性较小的药剂,既能有效杀灭苍蝇,又确保肉牛正常生长发育。

规模养殖猪场防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省规模猪场防疫存在的问题,对策,以及它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河南规模猪场养殖的优势,接着从六个方面展现防疫上存在的问题,再指出防疫对经济发展,公共卫生的重要性,最后从政府,市场,猪场三个角度找到相应的对策。

一、河南规模猪场养殖的地理区位优势

河南省距离北方环渤海经济圈较近。比如北京,天津等地,这些地区人口密集,消费能力强,猪肉需求大。随着近几年高速公路,高铁的快速发展,我省到达到北京,天津的时间大幅缩短。所以交通运输的便利有利于我省的猪场规模养殖。从中央到地方财政都出台多项措施,保证市场猪肉供应不断档,不脱销。我省劳动力丰富。我省养殖由来已久,养殖技术发达。但是我省在规模猪场防疫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我省的竞争力。

二、河南规模猪场防疫存在的不足

1.养殖思维落后

我省养殖业历史悠久,但设备更新慢,使用周期长,养猪场的规划布局不科学产生了人畜同在屋檐下的现象,这样很容易导致人畜之间的疾病传播。

2.规模养猪场的疫苗接种混乱,规格不统一

不同的猪种需要不同的疫苗,而且注射疫苗的时间也不会统一。部分猪场将已经受疫的猪种却没有标记免疫标识的猪卖给散养农户。散养农户很有可能会注射第二次。这样不仅造成了疫苗的浪费,而且会使得猪体内的有效免疫抗体滴度降低,导致免疫的失败。再有,每个猪场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所以他们也会在不一样的时间引进不一样的猪种。养殖户容易忽视其猪场的独特性而按普遍规律注射疫苗。引进后备猪种和自留后辈猪种也会因为猪种的不同需要接受不一样的疫苗。注射疫苗的针头长度也是按照猪的品种和大小有着不同的标准。

3.疫苗市场的混乱

养殖场有多种渠道来购买疫苗。有的是从有质量保证的动物防疫部门购买,有的是从都买饲料,猪种的地方购买,更有甚者自行配置。近年来,多起与之相关的恶性事件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之所以养殖场会购买了不合格的疫苗导致生猪大量死亡,追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养殖场忽视疫苗的重要性;二,养殖场因为压低成本而选择购买劣质疫苗。

4.养殖场滥用抗生素

任何商家都想尽可能赚更多的钱。为了使自家的猪快速增长,快速增肥,许多养殖场会选择给猪注射大量的抗生素。这种做法往往适得其反,影响疫苗的效果,并且降低猪肉的品质。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猪种的大量死亡。而养殖场又有可能将死去的病猪猪肉进行再加工让它成为百姓的口中的美食。这种行为严重不利于消费者的健康。

5.养殖人员的道德素质和职业技能不高

饲养员专业养殖技术的不足,其养殖思维还停留在传统模式上,这也是对猪场养殖不利的。

6.养殖环境不达标

猪场养殖环境脏乱差得不到及时的处理,或者打扫不彻底,导致细菌繁衍,疫情爆发。

三、解决这些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

猪场需要规模发展,提高效益的首要前提就是做好防疫工作。养殖场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做好防疫工作,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需要做好防疫工作,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需要做好防疫工作。一旦疫情爆发,不但养殖场受到冲击,而且还不利于到整个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规模猪场防疫工作的有效实施不仅仅为了保护动物健康,促进规模养殖发展,也是为了保护人体健康。许多动物体内含有的病毒也可以传染给人,使人患病。规模猪场养殖户从经济利益出发,重视猪的饲料和体重,忽视了防疫方向的重要性。一旦疫情爆发,生猪会死亡,饲养员甚至也感染上病毒。还有,养殖户引进带有病毒的猪种,传染整群,造成全场生猪大量死亡,为养殖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制定完善相关的防疫制度,预防,控制和扑灭疫情,对保护人体健康具有重大作用。健全的疫病防控体系,对养殖业发展,产品安全,农户增收以及公共卫生安全等均有重大意义。

四、规模猪场防疫的对策

1.政府

动物防疫局应建立完善防疫制度,向猪场无偿的提供相应的技术和补贴,制定有关部门防疫卫生责任制,指挥传染病,普通病的预防工作,有效地控制和消灭。工商部门执法必严,坚决打击不合格疫苗的销售渠道。畜牧局加大对饲养场户的监督力度,引导养殖场户科学养殖,加强管理,抓好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生猪重大疫病基础免疫,加强疫情监测预警,强化流通环节检疫监管,强化应急准备,果断处理突发疫情,积极推进种猪场垂直传播疾病监测净化工作。

2.市场

市场经济体制本身也存在不足。一些黑心企业为紧压成本,以劣质材料当作高端产品。商家将过期的,破损的,不达标的疫苗卖与养殖户以追求最大利益。所以企业应遵守相关部门所颁布的法规,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良好的形象,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自身竞争力,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3.养猪场

养殖场作为直接的受益人,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养殖场管理人员应科学合理地规划产业布局,将日常生活区与工作区区别开来。猪场设立严格的管理系统,闲车勿进。饲养员应遵守相关卫生制度,定期打扫卫生和做大扫除,及时更换消毒药液和处理粪便,做到消毒彻底。工作人员在进入生产车间都要消毒,以免携带病菌入场。饲养员应遵守生产流程规章制度,勿偷懒忽视某些程序。养殖场负责人须通过正规的渠道购买猪种,确保猪种的健康与优良。养殖场应积极学习科学的防疫技术,掌握相应的系统理论知识,吸引人才,合理规划养殖场格局,引进良种,优化饲料搭配,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做到人畜分离,自觉遵守防疫制度,为爆发疫情做好充足的准备。

小规模养猪对常见猪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小规模养猪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养猪可以为农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收益,而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存在养殖不当的现象,导致了猪在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稍不注意将会给农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作为养殖者应该掌握常见疾病的防治对策,以便于发生疾病之后能够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尽量使农户减少经济损失。本文主要就小规模养猪过程中常见的几种疾病进行论述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希望本次研究对养殖户防治猪疾病有一定的帮助。

一、常见猪疾病的病因分析

猪在养殖过程中,尤其是在夏季和秋季交替时,由于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很容易发生应激反应,这样就会导致猪体内的菌群发生相应的变化,当病原微生物处于一个适宜繁殖的环境之时,相应的猪疾病就会产生,当病菌达到一定的数量之后,猪疾病就会表现出一定的传染性。小规模猪场的位置一般都比较偏远,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科学养殖的意识淡薄,在养殖过程中又不及时采取消毒措施,因此,由于这种防范不到位的现象导致猪疾病暴发的现象十分明显。同时,还有一些农户在养殖过程中,为了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在猪饲料中添加大量的重金属和抗生素,其本意是在猪生长过程中,保证猪健康的生产繁育,但是由于猪在长期的生长过程中,采食这些饲料,过多的重金属和抗生素就会堆积在猪的体内,对猪的肝肾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使猪的抵抗能力降低。在饲养过程中,农户的科学知识欠缺,一些发霉的饲料没有经过消毒处理就投喂,这些霉菌对猪的肝肾同样也会造成伤害,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猪的免疫功能。目前,在农村地区,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对于接种疫苗的意识比较淡薄。对于疫苗注射可有可无,认为只要猪健康就不需要接种疫苗。但是一旦养猪场出现高致病性的流行疾病,多数的猪由于没有免疫导致迅速的感染该种疾病,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对常见猪疾病的预防措施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要给猪投喂配比合理的饲料,减少猪对霉菌素的摄取,同时还应该注意圈舍的通风换气和防寒保暖工作。加强对养殖场的消毒处理工作,养殖场要设置多重的消毒防线,将消毒工作执行到位。在养殖过程中,除了常规的消毒工作,还需在出现温度变化,大风以及雨雪天气之后及时的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对猪舍的消毒。猪养殖过程中,还要结合当地疾病流行的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保证免疫到位。要切实做好猪瘟疫苗、细小病毒疫苗、伪狂犬疫苗以及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的接种工作,对于生产超过两胎的母猪可以停止细小病毒的免疫工作。但是母猪在生产第一胎之后应该及时的进行免疫。任何疫苗的免疫率都不能达到100%,所以,在免疫接种之后要做好猪群的药物防治工作。

还需要注意的是,猪群在没有传染病时要禁止使用抗生素预防。当猪群存在传染病时应该及时的对其进行隔离治疗,并对猪群进行药物防治,但不可以长期大量的使用抗生素,以免产生抗药性。

对猪群定时进行驱虫,每三个月驱虫一次,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避免因为寄生虫引起的猪抗病能力降低。在防治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药物对疾病进行预防,但是要注意用药的量和拮抗反应等因素对猪产生的影响,合理的使用药物,切实达到疾病防治的效果。

三、常见猪疾病的治疗原则

1.提高猪的免疫力

在猪常见疾病的预防过程中,为了切实提高猪的免疫力,可以使用可溶性的黄芪多糖、口服补液盐、电解多维以及维生素E等药物。这样可以显著提升猪的免疫力。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应激反应,对于发病猪可以注射猪免疫球蛋白,每天注射一次。使用20%的磺胺间甲氧嘧啶注射液按照每千克使用0.3毫升,黄芪多糖注射液每天注射两次,按照病情的发展连续使用一周左右。对于猪呼吸道症状明显增加的病例,随着病情逐渐加剧,往往会发展出现咳嗽和腹式呼吸,病猪的鼻镜干燥、采食量降低,这时可以使用左旋氧氟沙星2.0g,阿莫西林1.0g,并结合10%板蓝根注射液10毫升进行肌肉注射。当病猪的消化道系统出现严重的紊乱现象时,可以使用10%的板蓝根注射液10ml,10%的氟苯尼考注射液10ml进行肌肉注射,这样能够有效的缓解猪的病情。

2.常见猪疾病的防治

2.1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治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PVC)引起的猪的一种多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以新生仔猪先天震颤和断奶仔猪多系统衰弱综合症为主要症状。这种病毒为二十面体对称、无囊膜、单股环状DNA病毒。病毒粒子直径为17nm,是迄今为止最小的一种动物病毒,现已知PVC有两个血清型,即PCV1和PCV2。PCV1为非致病性的病毒,PCV2为致病性的病毒。圆环病毒在病猪鼻黏膜、支气管、肺脏、扁桃体、肾脏、脾脏和小肠中有PCV粒子存在。主要防治措施如下:

(1)、认真对待引种工作,引种不慎往往是暴发疫情的主要原因。引进的后备母猪应进行严格的检疫,所购买的种公猪、精液必须无II型圆环病毒感染。

(2)、改进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合理配制日粮。注意通风与保暖,保持猪舍干燥,改善猪舍的空气质量,降低氨气浓度。去势和注射须遵循良好的卫生和消毒习惯。

2.2猪喘气病的防治

气喘症状多在患病中期出现,患病猪呼吸次数明显增加,呈明显的腹式呼吸,体温一般无明显变化;食欲正常或稍有变化,但随病情发展,气喘严重,病猪食欲下降或不食,后期病猪常张口气喘,不愿走动。防治治疗本病可用土霉素和卡那霉素注射液20~40毫克,千克体重,每日注射1次,共注射5次;20%土霉素油剂隔两日注射1次,共注射5次。洁霉素药渣干粉,按2%~4%的比例混入饲料中喂饲,对本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对提高日增重和饲料报酬均有明显效果。另外,发病初期可对患病猪注射抗猪瘟血清。预防此病最重要的措施是注射猪瘟冻卡苗。

蛋鸭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设计


1. 科学的鸭场场址选择

(1) 地势、地形和土质① 地势与地形鸭场选址应最好选择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沙质场地上。在靠近河流、湖泊地区建场,为防水淹,所选场址应比当地历年水文资料中最高水位高出1~2米,以确保安全。高燥的地势可减少鸭体内外寄生虫和蚊虻生存聚集。对采用水陆结合饲养的鸭场陆上运动场与水上运动场等地应有坡度,但不能有陡坡,以免鸭群入水时有压死现象。背风向阳的鸭场可保持场内小气候状况能够相对稳定,减少冬春季节风雪的侵袭,充足的阳光照射可杀死较多的病原微生物,减少鸭患病的机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地,可防止场区内潮湿、泥泞,保持鸭舍内外干燥。鸭场的地形要开阔整齐,既要使鸭场有充足的发展空间,又要有利于鸭场防护设施的建设。鸭场内要有充足的阳光,在饲养生产中,充足的阳光可以杀死更多的病原菌,有利于整个场区的自净。鸭舍四周在不影响光照和通风的情况下,可以种植一些阔叶乔木,这对整个鸭场的环境的控制是有利的。另外,鸭场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的地形、地貌,如河流等作为场区的天然屏障,既防止被周围环境污染,又可以防止鸭场污染周围环境。② 土质土壤可分为沙土、壤土和沙壤土。沙土的透气透水性好,易干燥,抗压性强,适宜建筑,但昼夜温差大;壤土的透气透水性差,不易于燥,抗压性差,建筑成本高;沙壤土介于沙土和壤土之间,既有一定的透气透水性,易干燥,又有一定的抗压性,昼夜温度稳定,所以适宜作为鸭场场地。如果没有这样的土壤,也可以通过建筑处理来弥补土壤的不足。实际生产中,无论鸭场采用何种饲养方式,鸭场内的土壤都是以沙壤土最为理想,特别是一些比较贫瘠的沙性土地。因为沙壤土的土质疏松,透水性和透气性良好,能保证场地干燥,不会因雨后场地积水过久而造成泥泞;沙壤土的另一优点是排水良好,导热性小,病原微生物、寄生虫、蚊、蝇等不易滋生和繁殖。同时这种土壤有自净能力,不会致使有机物发酵产生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污染空气。鸭场要避开可耕地,以保护我国有限的耕地面积。鸭场的土壤要求必须是洁净未被污染的。被污染的场地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易引起鸭群发病。(2) 水源鸭是水禽,对水的要求较高,因此,鸭场的用水量较大。鸭场的用水一般可分为3部分:一是养殖人员及畜禽日常生活饮用水;二是其他用水,包括清洁用水,运动场用水等;三是降水,包括雨、雪等降水。养鸭场的水源应当充足,水质良好。一般可供鸭场选择的水源以地表水和地下水为主。① 水源选择水源的水量充足,能满足鸭场人员和鸭群的正常生活、生产、消防、灌溉及今后发展用水的需要;水源要求水质良好,取用方便,水源周围环境条件好,以便于进行卫生防护。a. 地表水包括江、河、湖、塘及水库等,主要由降水或地下泉水汇集而成。地表水来源广,水量足,其本身又有较好的自净能力,所以是养鸭最广泛使用的水源。但因为地表水受自然环境影响机会较多,易受污染,特别是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污染,常常引起疾病流行或慢性中毒。使用此类水源应经常进行水质化验。一般而言,活水比死水自净力强。最好选择水源大且流动的地表水作为水源,供饮用的地表水一般应进行人工净化和消毒处理。b. 地下水这种水为封闭的水源,受污染的机会较少,故较洁净。地下水距离地面越远,受污染的程度越低,也越洁净。但地下水往往受地质化学成分的影响而含有某些矿物性成分,硬度较大。有时会因某些矿物性毒物而引起地方性疾病。所以,选用地下水时,应进行检验,以防止有害矿物质超标。这类水源作为饮用水尚可,但作为生产用水成本太高。c. 降水雨、雪等降落在地面而形成。由于大气中经常含有某些杂质和可溶性气体,使降水受到污染。降水不易收集,且无法保证水质,贮存困难,除水源特别困难的小型鸭场外,一般不宜采用降水直接作为水源,如要使用则需对降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作为鸭场水源的水质,无论是地表水、地下水还是降水,首先,水量都要充足,不因旱季而干涸。既要能满足鸭场内生活、生产用水,也要满足鸭场的其他生产。其次,水质要求良好,饮用水的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卫生标准要求( NY 50272008)。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3674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