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形拳蟹

中文名称 豆形拳蟹
拉丁名称 Philyra pisum
生物代码 610060260060110008
中文门名 节肢动物门
拉丁门名 Arthropoda
中文纲名 甲壳纲
拉丁纲名 Crustacea
中文科名 玉蟹科
拉丁科名 Leucosiidae
中文属名 拳蟹属
拉丁属名 Philyra
分布类型 海水
形态特征 体长2-3公分,青灰色至红褐色有白色斑纹,背部散布颗 ,呈拳头 .
可以直 前进.以有机碎屑为主食,亦捕食鱼虾,动作敏捷可迅速捕捉游经身旁的小鱼.
生活习性 栖息于海边的沙地或红树林中。

相关阅读

鲂形四须鲃


中文名称 鲂形四须鲃
拉丁名称 Barbodes huangchuchieni rhomboides Wu et Lin,subsp. Nov.
地方名称 草鲮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鲤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属名 四须鲃属
拉丁属名 Barbodes Bleeker,1859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4,8;胸鳍条1,14~15;腹鳍条1,8;臀鳍条3,5。鳃耙11~14。下咽齿3行,2.3.5一5.3.2。侧线鳞39[(7~8)/(3~4~V)43,背鳍前鳞15~18;围尾柄鳞16~18。
标准长为体高的2.7~3.5(xs=3.00.32)倍,为头长的3.9~4.9(4.30.36)倍,为尾柄长的4.3~4.9(4.60.21)倍,为尾柄高的7.7~9.0(8.30.41)倍。头长为吻长的2.8~3.3(3.00.14)倍,为眼径的3.2~4.6(3.90.42)倍,为眼间距的2.3~3.0(2.70.29)倍。

体较高而侧扁,背腹部轮廓线都成弧形,背鳍之前的背部狭窄,腹部圆平。头中等大,侧扁.吻钝,向前突出,吻长比眼后头长为短,吻皮止于上唇基部,在前眶骨前缘有一沟裂斜向口角.口亚下位,呈马蹄形.唇简单,上下唇在口角相连,并紧包着上下颌之外,上颌比下颌长.唇后沟向前直伸,至颐部中断,其间距约等于眼径的1/2。须发达,2对,吻须比颌须稍为细短,后伸到达眼中部或更后些,颌须后伸到达或超过前鳃盖骨后缘.眼位于头侧的前上方,眼间宽而稍隆起.鳃膜在前鳃盖骨后缘下方与鳃峡相连,其间距等于或小于眼径的1/3。鳃耙短而稀.下咽告侧扁,齿冠成斜面,顶端尖而弯,主行腹面第二和第三枚齿最大,第一枚齿最小.

背鳍外缘内凹,起点距尾鳍基约等于距眼的中点,其末根不分枝鳍条粗硬,后缘有锯齿,其长比头长为大(大鱼)或为小(小鱼).胸鳍末端尖,其长大于(大鱼)或小于(小鱼)头长,后伸不达腹鳍起点,其间距约为1~3个鳞片.腹鳍稍短于胸鳍,起点在背鳍起点垂直线之前,相距2~3个鳞片,后仰不达肛门.臀鳍外缘微凹,起点距尾鳍基约等于距腹鳍起点,后伸不达尾鳍基.尾鳍分叉,最长鳍条为最短鳍条的2倍强.

鳞中等大,胸部鳞较小,腹鳍基底有一长形腋鳞,臀鳍及背鳍基部有鳞鞘.侧线.完全,向后平直伸至尾鳍基中点.腹膜黑色.鳔2室,前室小,后室大,约为前室的1.4~1.7倍。肠长,约为标准长的3倍.

背侧有黑,腹侧较浅,尾鳍基中央有一黑斑,尾鳍外侧鳍条较黑。

蓝豆怎么养


蓝豆为多肉植物。植株叶片覆白粉,呈淡蓝色,在温差大、日照充足的环境下叶泛橙色或粉紫色。那么蓝豆怎么养呢?

一、土壤

蓝豆喜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也能适应贫瘠的土壤。如果盆土养殖建议用疏松肥沃、具有良好透气性的沙质土壤,可用腐叶土3份、河沙3份、园土1份、炉渣1份混合配制,并掺入少量的骨粉等钙质材料。可促进后期蓝豆的生长速度。

二、浇水

蓝豆浇水时要注意避免盆土积水,否则容易烂根。空气干燥时可向植株周围适量洒水,但叶面特别是叶丛中心不要积水,否则会烂心,特别要注意避免长期淋雨。

三、阳光

蓝豆耐高温和阳光,但光照过强叶片会老化,影响观赏效果,因此天气炎热时应把蓝豆放置在阳台或窗台上养殖较为合适。

四、施肥

蓝豆生长旺盛期时建议每2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低氮高磷钾的复合肥,施肥时要注意不要把肥水溅到叶片上。施肥一般选择天气晴朗的早上或傍晚进行,当天的傍晚或第二天早上浇一次透水,用来冲淡土壤中残留的肥液。

蓝豆在墨西哥多地都有分布,且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蓝豆观赏价值高,且容易养活,非常适合养殖新手。

索形双带蛤


[学名]: Semele cardiformis
[资源名称]: 索形双带蛤
[外文名]: Heart-shaped semele
[别名]: 中华双带蛤
 
[形态特征]:
 
壳近圆形,壳顶位于背缘中部,自壳顶至后腹缘具放射状的浅沟。壳表灰白色,生长线微凸起,放射肋低细,两者交叉成布纹状。壳内面杏黄色,铰合部窄,具主齿2枚,大的1枚末端分叉;前、后侧齿各1枚。前闭壳肌痕梨形,后闭壳肌痕马蹄形。
 
[原产地区]:福建、广东、广西、海南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中国、日本及东南亚国家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栖息于潮间带至浅海泥沙底,滤食浮游生物及有机碎屑等

 
[性别类型]: [品种特性]:优质,其它
[食性]:滤食性 [底质类型]:泥质
[栖息水层]:中层
[生活方式]:底栖
[资源类型]: [主要用途]:食用,研究教学,其它
[资源状况]:未评估

黄斑豆娘鱼


中文名称黄斑豆娘鱼

拉丁名称Abudefduf zonatus (Cuvier)

英文名称Damsel fis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隆头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Labroidei

中文科名雀鲷科

拉丁科名Pomacentridae

中文属名豆娘鱼属

拉丁属名Abudefduf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太平洋西部和中部热带海区。我国见于南海。

形态特征
牙侧扁,末端圆,上下颌各2列。体侧具1淡色斑。

生活习性
暖水性小型鱼类,生活在珊瑚礁附近。一般体长为52-79毫米。

海(洋)生。

猪蠕形螨病的临床症状 猪蠕形螨病的防治措施


蠕螨病是以一种慢性消耗的形式,悄无声息的消耗着猪的营养,从而影响猪的生长,降低了猪对饲料的利用率,降低了养猪的经济效益。但是这个过程往往被我们忽视,钱就这样从我们的指间悄悄溜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猪蠕形螨病的临床症状猪蠕形螨病的防治措施。

1病原特性及生活史

猪蠕形螨的虫体呈半透明状乳白色,且比较细长,通常长度为0.17~0.44mm,宽度为0.045-0.065mm。整个虫体分成3个部分,即颚体、足体以及末体。其中颚体也叫作假头,呈不规则四边形,包括1对螯肢(呈细针状),1对须肢(分3节),以及1个口下板(由延伸的膜状组成),刺吸式口器呈短喙状;足体也就是胸部,上面生长有4对足,呈短粗状,其中每个足基节同躯体腹壁间组合形成扁平状的基节片,无法活动,而其他节呈套筒状,能够自由伸缩,且跗节上存在l对义形爪,如同锚状;末体也就是腹部较长,表面存在明显的环形皮纹。雌虫的阴门位于腹面第4对足的后方,呈狭长的纵裂;雄虫的雄茎突出于足体的背面。

猪蠕形螨主要在皮脂腺和毛囊内寄生,且其整个发育过程都需要在宿主体内进行。寄生在毛囊内的雌虫会在该处产卵,产出无色透明状的虫卵,类似蘑菇状,长度在0.07-0.09mm左右。虫卵孵化后成为幼虫,此时具有3对足,接着再次蜕化成为若虫,此时具有4对足,再次蜕化后即成为成虫。大多数虫体先在病变皮肤毛囊的上部寄生,之后到达毛囊底部,而在皮脂腺内寄生的虫体数量相对较少。虫体脱离宿主后,如果环境比较潮湿阴暗,能够存活大约21天。

钻入病猪毛囊、皮脂腺内的蠕形螨,通过针状的口器来吸取宿主细胞内含物,导致虫体对机体产生机械性刺激,加之其所产生的排泄物会对组织产生化学刺激,从而引起炎性反应。当虫体在毛囊内大量繁殖后,就会导致毛囊和皮脂腺的袋状不断延伸和扩大,甚至出现增生肥大,导致被毛干枯,并发生脱落。另外,由于虫体频繁在皮肤上进出,会导致腺口不断扩大,从而容易感染化脓性细菌,进而继发引起毛脂腺炎、脓疱。

2.临床症状

病猪通常在眼周围、鼻吻突上方、颈部两侧以及腹部两侧出现隆起疱,呈针尖、黄豆至胡桃大小不等,尤其是左腹侧往往会形成一块较大的隆起疱,长度在14cm左右,宽度在10cm左右,并发生溃烂,同时流出干酪样物质,被毛粗糙,皮肤不断增厚并出现皱褶,上面覆盖有痂皮,特别是两后肢内侧往往会出现裂口。将隆起部位用手术刀切开,发现疱内含有大量的乳白色酪状物,并散发狐臭味。另外,脓疱底部存在红晕,并逐渐深入到达皮下组织

3实验室诊断

病猪使用鼻绳进行保定,接着在其耳部的丘疹处使用酒精棉球擦拭,能够看到丘疹呈红色,大小接近黄豆粒,且在皮肤表面明显隆起,边缘模糊,如果症状严重还会导致整个耳部都变得肥厚。对丘疹用力挤压,并直接在载玻片上涂抹挤出的乳白色干酪样物,然后滴加若干滴生理盐水,盖上盖玻片后放在视野稍暗的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就能够看到大量不断蠕动的虫体,且虫体上存在蹄铁状口器,胸部存在4对短且粗糙的肢,每肢又分成三节,腹部存在横纹且较长。整个虫体如同柳叶状,长度在0.25-0.3mm左右,宽度在0.05-0.06mm左右。

4防治措施

药物治疗。病猪按体重肌肉注射0.3mg/kg伊维菌素,同时配合在体表喷淋2%敌百虫溶液,连续使用3次,每次间隔6天。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病猪体表存在较厚的痂皮,可先用梳子梳掉痂皮,然后再喷淋药物;必须采取重复用药,并具有大约5~7天的间隔,这是由于药物无法将虫卯杀死,从而其经过8~14天就会发育变为成虫;喷淋药物时,要确保对耳内、四肢内侧皮肤都喷洒药物,且整个猪群同时用药,还要对地面、墙壁以及舍内各种用具喷淋药物。

加强饲养管理。猪场最好采取“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尽可能减少从外地引进种猪,如果必须引进时,则要在引进后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观察,确保一切正常后才能够混群饲养。猪进行转群前,要对运动场和空猪舍进行彻底杀虫消毒。每次杀虫消毒前,要先进行全面清扫,确保垫料、粪便以及各种杂物被清出;接着用水进行冲洗,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对顶棚、墙壁、地面以及栏架进行冲洗,直到完全干净;经过晾晒、干燥后,才能够进行1次喷洒消毒杀虫。

定期驱虫。根据不同猪群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驱虫计划。一般来说,妊娠母猪在上产床前要进行驱虫处理,防止后代仔猪发生感染;成年母猪在上产床前1~2星期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爱比菌素、多拉菌素或者伊维菌素,连续使用1星期;成年公猪在每个季度都用药进行1次驱虫,后备母猪在配种前用药进行1次驱虫,仔猪在转群时要用药进行1次驱虫;对于新引进的猪群,也必须用药驱虫后才能够采取混群饲养。

概述
本病是由猪蠕形螨寄生于猪的皮脂腺和毛囊内引起的皮肤寄生虫病,亦称脂螨病或毛囊虫病。发病先见于眼周、鼻部及耳基部,后向其他部位蔓延;可见患部出现针尖、米粒甚至核桃大小的白色结节,细菌感染时构成脓肿,有时病猪皮肤增厚、不洁、凹凸不平而覆以皮屑,并发生皱裂。
临床症状

猪蠕形螨病一般先发生于眼周围、鼻部和耳基部,而后逐渐向其他部位蔓延。痛痒轻微,或没有痛痒,仅在病变部位出现针尖、米粒甚至核桃大的白色的囊。囊内含有很多蠕形螨、表皮碎屑及脓细胞,细菌感染严重时,成为单个的小脓肿,最后连成片。有的患猪皮肤增厚、不洁,凹凸不平而盖以皮屑,并发生皱裂。
原虫形态
虫体细长呈蠕虫样,半透明乳白色,一般体长0.17毫米~0.44毫米,宽约0.045毫米~0.065毫米。全体分为颚体、足体和末体三个部分,颚体(假头)呈不规则四边形,由一对细针状的螯肢,一对分三节的须肢及一个延伸为膜状构造的口下板组成,为短喙状的刺吸式口器。足体(胸)有4对短粗的足,各足基节与躯体腹壁愈合成扁平的基节片,不能活动,其他各节呈套筒状,能活动,伸缩,跗节上有一对锚状义形爪。末体(腹)长,表面具有明显的环形皮纹。雄虫的雄茎自足体的背面突出,雌虫的阴门为一狭长的纵裂,位于腹面第4对足的后方。
蠕形螨钻入毛囊皮脂腺内,以针状的口器吸取宿主细胞内含物,由于虫体的机械刺激和排泄物的化学刺激使组织出现炎性反应,虫体在毛囊中不断繁殖,逐渐引起毛囊和皮脂腺的袋状扩大和延伸,甚至增生肥大,引起毛干脱落。此外由于腺口扩大,虫体进出活动,易使化脓性细菌侵入而继发毛脂腺炎、脓包。有的学者根据受虫体侵袭的组织中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显著增加,认为引起毛囊破坏和化脓是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
临床症状
猪蠕形螨病一般先发生于眼周围、鼻部和耳基部,而后逐渐向其他部位蔓延。痛痒轻微,或没有痛痒,仅在病变部位出现针尖、米粒甚至核桃大的白色的囊。囊内含有很多蠕形螨、表皮碎屑及脓细胞,细菌感染严重时,成为单个的小脓肿,最后连成片。有的患猪皮肤增厚、不洁,凹凸不平而盖以皮屑,并发生皱裂。
诊断:本病的早期诊断较困难,可疑的情况下,可切破皮肤上的结节或脓包,取其内容物作涂片镜检,以发现病原体。猪蠕形螨感染时应与疥螨感染相区别,本病毛根处皮肤肿起,皮表不红肿,皮下组织不增厚,脱毛不严重,银白色皮屑具黏性,搔痒不严重。疥螨病时,毛根处皮肤不肿起,脱毛严重,皮表红而有疹状突起,但皮下组织不增厚,无白鳞皮屑,但有小黄痂,奇痒。
流行特点
为接触传染性的,先发生于猪的头部颜面、鼻部和耳基部颈侧等处的毛囊和皮脂腺,而后逐渐向其他部位蔓延。
临诊特征
本病痛痒轻微或没有痛痒,脱皮也不严重,不同于疥螨。但是,病变部皮肤无光泽、粗糙,毛跟部有针尖、米粒以至胡桃大小的白色囊,或发生脓肿和浓疱。有的病猪皮肤增厚、凹凸不平而盖以皮屑,并发生皱裂。
镜检
切开皮肤上的白色囊或浓疱,作成涂片,镜检可发现虫体,此呈狭长蠕虫样,半透明乳白色,一般体长0.25--0.3毫米,宽约0.04毫米;其头部为不规则四边形,胸部有四对很短的足,腹部长,表面有明显的横纹。
预防治疗
(1)隔离治疗病猪,消毒污染场地和用具。
(2)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0.3毫升/公斤体重,一次皮下注射,隔7--10天后重复一次。

鸡豆疹贝


中文名称 鸡豆疹贝
拉丁名称 Pustularia cicercula
生物代码 580050020380130002
中文门名 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 Mollusca
中文纲名 腹足纲
拉丁纲名 Gastroroda
中文目名 中腹足目
拉丁目名 Mesogastropoda
中文科名 宝贝科
拉丁科名 Cypraeidae
中文属名 疹贝属
拉丁属名 Pustularia
分布类型 海水
形态特征 贝壳小,卵圆形,背部隆起,两端凹出呈鸟嘴状。壳桔黄色,具有大小不等的粒状突起,有背线。壳口狭长,内白色。唇齿细长,向外延伸。内唇齿约25枚。外唇齿约28枚。贝壳长22.5mm,壳高12.4
mm,壳宽14.1mm。

生活习性 栖息于低潮线附近的岩礁间。

桶形芋螺


[学名]: Conus betulinus
[资源名称]: 桶形芋螺
[外文名]: Beech Cone
[形态特征]:
 
壳呈陀螺形,坚厚。螺旋部低矮,缝合线明显。体螺层肩部圆钝,上部膨大向下迅速收窄,基部有细螺肋。壳面淡黄色,饰有排列成行的褐色斑点。壳口狭长,内面瓷白色。外唇薄;内唇基部稍扭曲。
 
[原产地区]:我国的南海  
[气候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中国、日本、菲律宾、斯里兰卡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匍匐生活于低潮线附近至数米水深的砂质海底。

多棱山黧豆螺


[学名]: Latirus polygonus
[资源名称]: 多棱山黧豆螺
[形态特征]:
 
壳呈纺锤形,螺层约8层。螺旋部高,各螺层中部膨胀成肩角,粗而钝的纵肋在各螺层的育角处形成小突起。螺肋粗细不均。壳口长卵圆形,内面有排列整齐的肋纹,前沟稍斜。外唇厚。
 
[原产地区]:我国的广东、海南、台湾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
[地理分布]:中国、日本、印度-西太平洋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葡匐生活于潮间带的岩礁中。

 
[性别类型]: [品种特性]:其它
[食性]:肉食性 [底质类型]:岩礁
[栖息水层]:底层
[生活方式]:自由[资源类型]: [主要用途]:药用与保健
[资源状况]: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3979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无齿相手蟹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