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

名称河蟹

分类 动物部水生类
异名 毛蟹、稻蟹(《医林纂要》)、【土、並】钳(《陆川本草》)、螃蟹(《活兽慈舟》)、方海、田蟹、水蟹(《兽医本草》)
来源品为蟹科动物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Milne-EdWards]等的全体。

形态特征
背面一般星墨绿色,腹面灰白色。头部和胸部愈合在一起,组成头胸部。背面盖着圆方形的背甲,就是头胸甲,长约5.5厘米,宽约6.1厘米,后半部宽于前半部。前缘正中是其额部,有4个齿突。前侧缘也各有4个锐齿,最后者小。前面一对为螯足,雄比雌较大,掌节与指节基部的内外密生绒毛,步足以最后3对较为扁平,腕节与前节的背缘各有刚毛。腹部弯入头胸部下面,称为脐部,雌性呈圆形,雄性呈三角形。

生态环境常穴居江河、湖塘泥岸。昼伏夜出,以动物尸体及谷物为食。每年秋季常洄游到近海繁殖,母体所带的卵在第二年3~5月间孵化,幼体经多次变态,发育成幼蟹,再逆江河水流而上,在淡水中继续成长。

营养价值 河蟹又称螃蟹、大闸蟹、清水蟹、毛蟹等。河蟹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营养成分。河蟹肌肉中含十余种游离氨基酸,其中谷氨酸、甘氨酸、精氨酸、胱氨酸、丙氨酸、脯氨酸、组氨酸量较多。此外,铁的含量比一般鱼类高出5~10倍以上,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食疗与保健
河蟹具有益阴补髓、清热散淤,通经络、解漆毒、续筋接骨、催产下胎和抗结核等功能,可用于跌打损伤、伤筋断骨、淤血肿疼、漆中毒、胎死腹中、胎盘残留、临产阵缩无力、胎儿迟迟不下等症。

注意:食蟹中毒者,可服用紫苏、冬瓜、芦根、蒜汁,皆可解之。蟹肉性极寒,不宜多食。

采制夏秋季用网捕捉。捕捉后鲜用,或用开水烫死,晒干备用。

性能
味咸,性寒。活血散瘀,滋养通乳。

《师皇安骥集》:蟹:味咸,寒也。退热气,马中漆毒时用之良。续骨节折,治口眼歪邪。顺血用之。竹木伤身时,配制膏药用。

《元亨疗马集》:胎娠忌服。

《兽医本草》:家畜闪伤腰痛,跌打损伤,肾黄尿淋,母畜不孕,母畜缺乳,闹羊花中毒,皮肤疮毒。

附方
1. 治牛马闪伤腰痛方:①螃蟹1只(捣极细烂),黄酒为引,开水调服(河北《中兽医验方》)。②螃蟹2只,乳香、没药、血竭、红花各15~30克。共为细来,黄酒为引服(《吉林省中兽医验方选集》)。

2. 治牛马跌伤,扭伤方:①螃蟹3个(捣极细烂),黄酒、童便为引。混合喂服,其渣敷其伤处(河南朱盘铭《五十年疗畜积方》)。②田蟹、米醋,捣烂调服(汕头《中兽医方剂汇编》)。

3. 治母畜不孕症方:①河蟹500克(捣烂),黄酒250毫升,红糖120克。煎汤喂服(浙江省余姚县农业局舒启松经验)。②田蟹250克(捣烂),茜草30克。煎水喂服(《浙江民间兽医草药集》)。

4. 治母畜缺乳方:①水蟹5只,通草30克。米酒为引,煎水喂服(汕头《中兽医方剂汇编》)。②大螃蟹1000克,红糖120克。煎水喂服(山东《兽医中草药验方选编》)。

5. 治马骡肾经痛,前腿瘸方:①螃蟹20只(捣烂),土元(土鳖虫)、茴香各120克。共为细末,童便调服(《河南中兽医经验集》)。②螃蟹、蝼蛄各7个,焙干研末,黄酒调服(《辽宁省中兽医经验集》)。

6. 治牛马肾黄,尿淋方:①螃蟹、当归、白果、生姜。共研细末,浸米酒服,早晚各1次(编者经验)。②螃蟹、白蒺藜,野冬苋菜。共研细末,开水冲服,每天2次(《藏兽医经验选编》)。

7. 治牛羊闹羊花中毒方:大毛蟹4只(清水捣烂),黄金土250克(清水搅混)。取汁喂服(浙江省余姚县金松桂经验)。

8. 家畜皮肤烂疮方:蟹壳、龟壳各1个。焙焦研末,桐油调搽(《安徽省中兽医经验集》)。

疗效
1. 治马蹄叶炎疗效。解放军兽医大学余国元介绍:取方海(螃蟹)60克,地龙、当归、红花、生地,赤芍、牡丹皮、连召、漏芦、木瓜各15~30克。前肢加桂枝,后肢加牛膝,煎水喂服。共试治马骡蹄叶炎10多例,全部治愈(解放军兽医大学《兽医参考资料》1977年第1期,第20页)。

2. 治家畜外伤,疮毒疗效。湖南省邵阳县兽医站周诚立介绍:用螃蟹壳、土别虫(土鳖虫)、生南星、马前子(炒)、当归、川芎、白芷、升麻、茁蒲、羌活、红花、乳香、没药、血竭、朱砂各适量。共研细末,鸡蛋清、麦面调敷。共试治家畜外伤出血和皮肤疮毒100多例,疗效在95%以上(兰州《兽医科技资料》1979年第3期,第43页)。

文献记载
①《活兽慈舟》中有治马鼻窍衄血法:螺蛳、螃蟹。捣碎,入醋浸啖的记载。

②《疗马集》中有治马腰气痛方:肉苁蓉、破故纸、公螃蟹、小茴香、巴戟天,熟附子、当归、红花、厚朴、肉桂、木香、乳香、没药、知母、贝母、豆蔻、陈皮、土鳖虫。共研细末,猪腰子(捣烂),黄酒送下的记载。

③同书尚有治马骨折接骨方:螃蟹、蝎子、木通。共研细末,猪腰一对(捣烂),黄酒为引送下的记载。

④《牛医金鉴》中也有治牛闪伤后胯又方:用螃蟹汁、嫩桑枝、地鳖虫。引用红酒、童便和服的记载。

⑤《万病验方大全》中有治象生疮方:象满身如马生齿疮之状,石蟹捣烂敷之等记载,可供参考。

相关阅读

河蟹养殖方法


在水草丰富,水质清澈且阳光充足的地方建设池塘,面积3-8亩即可,水深1.2m左右,有好的排灌系统和防逃设施。投放前用一定比例的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挑选生长健康无伤病的优质种苗投放,密度控制在2000只/亩左右,按照河蟹不同的生长阶段调整投喂的饲料,平时做好水质监管工作,定期换水、消毒。

1、养殖池塘建设

养殖河蟹的池塘应选择水草丰富、水质清澈无污染且光照充足的地方,面积一般在3-8亩左右即可,水深控制在1.2m左右,要具有较好的进出水系统,最好选择硬性黏土池塘,将池底的淤泥清除干净,池塘四周做好防止河蟹逃跑的设施。

投放蟹苗前半个月时,按照75kg/亩的比例往池内泼洒生石灰进行消毒,增加水中的钙离子,改善池底环境,还可降低河蟹在养殖过程中的患病几率。

2、挑选投放种苗

引进蟹种时要挑选优质品种的蟹,要求肢体健全,没有伤病,个头一致,生长发育好的蟹种,避免选择杂蟹和有伤病、肢体残缺的蟹种。投放蟹种之前,在养殖池塘内设置一个占池塘面积1/5的暂养区对引进回来的蟹种进行暂养,待蟹种适应后再投放。一般投放时间为立春前后,投放密度最好控制在2000只/亩左右,以确保河蟹能够正常的生长发育。

3、投喂饲料

除了让河蟹仔猪摄食池中的天然饵料外,还需要人工投喂饲料,以确保河蟹摄食到充足的养分,满足它们的生长需求,从而提高产量。

蟹种投放进池塘后,当水温在11℃以上时便想要增加投喂人工饲料,投喂时应当按照前期投喂精饲料,中期投喂粗饲料、后期投喂荤饲料的原则进行投喂,在春天时可以少量投喂一些糊状的饵料,夏天投喂植物性饲料,8月之后为促进河蟹性腺发育,使其体重增加,需要增加投喂动物性肉料的数量。

4、日常水质管理

河蟹的生长发育和存活状况与养殖水质息息相关,在养殖过程中要做好水质监管工作。蟹种投放前要对池水进行培肥,为确保水中的肥力,最好7天左右往池内加一次水,温度高时要加深池中的水位,盛夏季节池中水位至少要保持在1.5m左右,换水的频率也要做出调整,一般5-6月时15天左右换一次水,7-8月时7天猪油换一次水,每次只需换池水的30%左右即可,随着温度的降低,换水的频率可以适当减少。养殖过程中每半个月要向池内泼洒一定比例的生石灰进行消毒。

大棚养河蟹


选择水源充足且水质清澈的河边,或是较大的池塘边建造大棚温室。建造长为4-10m,宽为10-100m,水深1-1.2m左右的长方形池塘暂养河蟹,在池底铺上聚乙烯网片便于捕捞管理。挑选优质种蟹进行投放,投放前对池塘进行消毒,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调整饲料投喂方式,做好日常管理和疾病预防。

1、建造大棚温室

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澈无污染的地方,一般大棚温室是在河边、湖边或是大的池塘边上建造,在备有增氧设备的前提下,也可以使用井水。

暂养河蟹的池子要建成长为4-10米,宽为10-100米的长方形,池内水深控制在1-1.2米左右,将池内的坝和底部压实,预防漏水和塌边,如果是较大的池塘,要铺设好充气管道,在饲养时用气泵从室外往室内充气,可在池底铺上聚乙烯网片,便于日后的捕捞和管理。

用土、砖块、木桩、竹竿、铁丝或者是压膜条将农膜固定好,建成大棚。大棚可以建设成斜面朝南的斜坡型,也可也建成拱形,为便于日后投喂饵料和管理,需根据温室的形状和大小在大棚的两端和侧边留门。

池塘建设完之后,要在池内泼洒一定比例的生石灰、漂白粉、茶粕、巴豆等进行消毒,在池内种植一些可供螃蟹栖息的易存活且不会腐烂的水草,往池内放0.5-1m深的水,等池内的药性完全消失之后,就可以将引进的河蟹投放进池塘。

2、选择备养蟹

引进优质的备养蟹是温室养蟹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在引进时,挑选规格在50-100g左右的性腺未发育成熟的同一品种秋龄河蟹,要求没有病害残缺,身体健壮,如果挑选的河蟹性成熟比例达到30%以上的话,就没有暂养的价值了。

引进回来的河蟹先用一定比例的漂白粉、福尔马林或是高猛酸钾进行消毒,消毒之后按照2-5只/㎡的密度投放到温室内饲养。

3、饲料投喂

为保证河蟹能够正常生长,在冬季使用大棚温室养殖时,要将水温控制在18℃以上,当水温在18℃以下后,河蟹的进食量会减少,但大棚温室内可以确保河蟹安全的度过冬天,一般河蟹可在温室内培育3-5个月左右。

根据河蟹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不同,投喂饲料也有要有所改变。一般在室内喂养河蟹,前期是为了让它们保持生长,后期则是要促进它们的性腺发育,积累营养达到规格后上市售卖。

从当年的11月份到上市前一个半月时间内,投喂的饲料应该以植物性饵料为主,一般为浸泡或煮熟后的麦粒、大豆、蔬菜或是红薯等,每天投喂的量为蟹群总重的5%-8%,每天上、下午各投喂一次,上午投喂的饵料占当日数量的3%,剩下的7%下午投喂。

上市前一个半月时,要适当的增加投喂饵料中的动物蛋白质含量,一般可以投喂一些小杂鱼虾、蚕蛹、螺蚌肉和配合饲料,但想要节省成本,可以投喂植物性饲料,不会太影响河蟹生长。

4、日常管理

大棚温室养殖河蟹,除了挑选好备养的蟹中,养殖过程中还要保持好合适的水温和良好的水质。要把塑料布薄膜和池塘边的密封做好,以保证水温,同时不要长期或是频繁的将温室的门打开,如果农膜有破损要及时修补好。

大雪天气,要及时将大棚上的积雪扫除,还需根据天气的变化而改变水深,当日光较充足时可以见水深降低,以便于水温提升,如果连续低温或是阴雨天气时,要将池中的水加满。

由于养殖池塘空间较小,河蟹投放密度大,投喂的饵料量较多,水温也较高,池中河蟹吃剩的饵料和排泄物很容易腐烂,影响水质,造成病原生物大量繁殖,如不及时清理可能会引发蟹病,在养殖过程中要每天观察蟹的进食情况,并做出调整。为保证良好的水质,一般1-3天左右在温度较高的午后将池水更换1/5-1/3左右,换水时要保持进出水在池塘的相对角同时缓慢进行,以便于水体交换,不影响水温剧烈变化。

每周在饲料中掺拌适量磺胺酸和抗生素药类以预防疾病,也可以将饲料放在一定比例剂量中的药液中浸泡后连同少量的剩液投喂给河蟹,如果有蟹患病,要及时治疗,并将死蟹从水池中捞出来,以免感染其他蟹,同时还要防止老鼠、蛇等有害生物进到温室内对蟹造成伤害。

河蟹水霉病


疾病名称水霉病

为害对象 河蟹
病原 主要是由于老鼠、水獭、水蛇、青蛙、龙虾、水鸟等的侵袭,尤其是在脱壳时受其残杀或其他机械性损伤破坏蟹的体表,使水霉菌侵入感染所致。

症状 病蟹体表及附肢局部,尤其是伤口处出现白色棉毛状菌丝,病蟹行动迟缓,食欲减退,伤口不愈合,导致伤口部位组织溃烂并蔓延。严重者因身体瘦弱而无法蜕壳死亡。

防治方法(1)注意预防河蟹敌害;在捕捞、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勿使蟹体受伤。

(2)在蟹大批蜕壳期间增投动物性饵料。

(3)用3%-5%食盐水浸洗病蟹5分钟,并用5%碘酒溶液涂抹患处。

河蟹怎么越冬


河蟹在8℃以下减少摄食,在5℃以下进入冬眠。为了让河蟹安全越冬,可建造越冬池,降低池底的淤泥化程度,越冬期要在条件允许的水域中注水2-3次,避免水位因结冰而下降,由于冬季浮游植物的数量大大减少,所以需要提前种植一些适应低温的浮萍种类。

一、河蟹怎么越冬

1、水温在8℃以下的时候,河蟹就会蛰伏在池底或者池梗处,减少摄食。在5℃以下的时候,它就会利用腮部进行溶氧与二氧化碳的气体交换和简单的基础代谢,进入冬眠。当水温上升到8℃以上的时候,河蟹就会逐渐活跃,进行摄食。由于冬季比较漫长,能量消耗较大,而且河蟹的体质比较差,在天气寒冷干旱和水中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会容易死亡。

2、冬季的时候天气干旱,而且处于枯水期,水源不足。结冰之后,没有结冰的水位会根据土质而渗透流失变动,加上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冰的厚度,导致水位下降。为了保证一定的水位,越冬期时期在条件允许的水域中,应该要注水2-3次。

3、水体的表面封冰之后,水体的温度很低,如果受到天气和阳光的影响,将会出现垂直分层的现象,深层的水温保持在4℃左右,如采取了循环增加氧气的措施的话,底层的水温可以低至0.2℃。结冰后的水面,将会隔绝没有结冰的水层与大气层的气体交换,因此冰封时期和明水时期水中的气体组成部分有很大的区别。

4、封冰时期水中与河蟹生活密切相关的二氧化碳、硫化氢以及溶解氧的这几种气体,在水中的含量比例会出现周期性的变化,在冰封期间会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毒气体逐渐累积增加,氧气也会减少或者增多,由于水中的水溶解碳酸的增加,会导致水的PH值也会降低,由弱碱性降低为中性或者弱酸性。

5、不同的水体中气体的含量状况是不一样的。水体较深、淤泥和有机物少的水中气体状况会比较好,越冬的效果就会更好。水体较浅、淤泥和有机物多的水体气体情况就会较差,越冬的效果就会更差。越冬期水域的底质会对水中的化学成分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结冰之后,底质对水质的影响就更加明显。

6、对水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PH值和水中的气体情况上。底质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需要消耗氧气,从而释放出二氧化碳和硫化氢,改变了水中的气体组成,也降低了PH值。

水底的二氧化碳和淤泥的多少成正比增长,淤泥越多,二氧化碳就越多,水体的PH值下降的越快,河蟹越冬就更加危险,因此降低池底的淤泥化程度才能为河蟹创造出安全的越冬池。黄河以北的地区由于冬季比较寒冷,水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比较明显。

7、冰封时期,水中除了少部分的鱼类和河蟹之外,还有少量的水生昆虫。水中的芦苇或者蒲棒等挺水性植物大部分都已经枯死,浮游动物中只有桡足类比较常见到,而其他种类很少或者没有了,浮游植物比如蓝藻等喜欢在温暖环境中生长的植物也都死亡了,只有一些适应低温的种类暂且存在。

越冬池浮游植物的数量一般都会比夏季和秋季的要少,常见的浮游植物有绿藻,金藻,硅藻,隐藻等,这些藻类除隐藻外,其他的藻类在冰下的光合作用下生产氧气的能力都是比较强的。

二、室外越冬土池的准备工作

目前很多地区普遍采用的越冬方式是室外越冬池。室外土池的存储量大,成本低而且见效很快。而且必须在10月份中旬提前做好以下越冬池的处理工作:

1、越冬池的池塘面积应该以1-5亩最为合适,过大则不利于起捕;而且要离水源和电源较近,进排水需要方便,堤坝结实没有漏洞,池坝清洁没有杂草,池底有5-10厘米的淤泥,如果池底底部太硬则会容易引起河蟹出现掉爪的情况,从而降低越冬成活率,成蟹的品质也会受到影响。

2、池塘里要安装好防逃墙,防逃墙主要是用竹竿为骨,细聚乙烯绳进行缠绕,然后将防老化蟹模用订书钉钉上,将防逃墙底部埋入地下并踩实。因山地平原等地域不同,竹竿间距为0.7--1.0m不等。围好的防逃墙上的蟹膜没有漏洞,而且高度大概为0.5m右。

3、越冬池的电力设备配套要齐全,要配备相应的泵站及潜水泵,方便每个池塘用电,以便于及时处理池塘低氧情况和保证足够供应越冬水。

4、池塘进水需要经过严格的过滤处理之后才能进水,用150目的网袋即上水线主管和各池进水管各套一层网袋进行双层过滤,以防止桡足类、杂虾枝角类等浮游动物进入越冬池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一般情况水深1.3--1.8m,但是最适宜水深为1.5-1.6m。如果水太浅,将会导致封冰后冰下的水体较少,容易缺氧;如果水位太深,太阳光线不能充分的照射水体,将造成溶氧分层,容易导致底部缺氧。

5、在投放河蟹之前5天,要对越冬池里的水体进行消毒,每亩用25千克的漂白粉彻底消毒。

6、合理的控制放养密度,每亩可放500-800斤的性成熟河蟹,为了防止河蟹在岸边长时间的爬行,导致体力过度消耗和遭到日晒而死亡,因此可以直接把河蟹放入水中。

7、为了帮助入池早而导致体质较弱的河蟹顺利越冬,需要暂养育肥,水温在8℃以上时,应按照每天池内河蟹重量的2%适量投喂小鱼虾或者煮熟的玉米小麦等高能的饵料,并且要投放到水岸线的地方,避免气温骤降导致河蟹吃不了饵料而使水体腐败缺氧,8℃以下的时候要停止投喂。

避免越冬池有花盖、溃烂、残缺河蟹和弹簧腿等病蟹进入。

8、封冰后应定期监测越冬池的水深、监测频率为15天一次,主要检查水的透明度以及氨氮含量、PH值和池底溶解氧等,也需要检查浮游动植物的组成情况。1月份进入寒冬期,这时候监测的周期应调整为每10天监测一次。

9、越冬期需要控制的水质理化和生物指标。水中溶解氧应该要大于4mg/L,小于20mg/L。氨氮含量要小于1mg/L,ph值控制在7.0-8.5之间,盐度含量低于5,水深1.2--2.0m左右,水中桡足类和枝角类微生物的总量要小于50个/L。

河蟹雨后管理



1.外部雨成酸性和亚硝酸盐高,对河蟹有一定刺激,雨水过后,要解毒,建议各位老板可以用解毒灵解毒。
2.雨水会把田面上清塘残留的药物带到池塘中,造成河蟹上岸,撑爪等现象,建议各位老板可以用解毒灵解毒,然后用应激宁增强体质。
3.温度降低,河蟹活动和摄食减少,最近几天投喂可以适当减少,或者隔天投喂。
4.下雨过后,很多池塘会突然变清,或者水质混浊,是由于池塘藻类少,建议各位在水质变清或者轻微混浊的时候用氨基酸肥水膏和黑土精肥水。
5.下雨过后,各位老板要及时巡塘,观察料台,查看河蟹吃料情况,看有无剩料,做好饲料增减。
6.下雨过后,晚上做好巡塘工作,看看河蟹有无上岸,游塘,撑爪的现象,河蟹出现上述现象的时候做好解毒增强体质工作。
河蟹池塘中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不是小事,及时发现,及时总结。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收获就多一点点

河蟹养殖周期


人工养殖河蟹周期不到1年半,专业的养殖技术和合理科学的饲料投喂,可使它们的生长速度加快。养殖环境的水质、含氧量、温度、放养密度、投喂饲料的营养成分和组成等都直接影响着河蟹的蜕壳生长,且养殖地区不同,其生长速度也有所区别,长江水系的蟹苗和蟹种生长速度都较快,且产量和收益较高。

一般人工养殖的河蟹,养殖周期不到1年半。当年4月投放蟹苗,养殖到12月即可扣蟹,来年放到大池进行养殖,生长最快的,中秋节前10天就可以上市售卖。

河蟹的生长特征

1、不同发育阶段生长特征

河蟹需要经历蜕壳才能完成生长,因此它们的生长速度与蜕壳的次数和每次蜕壳时体长与体重的增长程度有关,幼体期的河蟹每蜕壳一次,规格可以增加1/2,之后随着不断地生长,个体的增大,它们每蜕壳一次壳头胸甲长可以增加1/6-1/4左右。

2、放养密度对生长的影响

在一样的饲养条件下,苗种投放密度过高会减慢它们的生长速度,虽然可以提高总产量,但是每只河蟹的规格会变小,为了更好的提高产量和商品蟹的规格,在不浪费养殖水体的情况下,要适当的控制河蟹的投放密度,还可以将河蟹与鳜鱼、青虾等优质鱼虾混合饲养。

3、饲料投喂对生长的影响

饲料投喂关系着河蟹的生长,给河蟹投喂饲料的种类、次数和投喂量都直接影响着河蟹的生长速度和蜕壳次数。在养殖扣蟹时,为更好的控制扣蟹的规格,一般在6-9月适宜河蟹生长时,适当减少动物性饲料的投喂,这样可以控制幼蟹蜕壳生长,延长它们的蜕壳周期,同时还可以一定程度上的保持幼蟹的成活率。

养殖成蟹时,主要投喂动物性饲料,为满足河蟹生长所需的营养,在成蟹养殖过程中,要一直投喂充足且新鲜的小杂鱼或螺规等,促使河蟹蜕壳,达到商品蟹规格。

4、养殖环境对生长的影响

外界环境因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河蟹的生长,水质、含氧量、温度、放养密度、投喂饲料的营养成分和组成等都直接影响着河蟹的蜕壳生长。

当生长环境较差时,长江种群和辽河种群的生长差异不是很明显,但是当环境良好时,长江蟹的生长就比辽河蟹的生长要好。当幼蟹养到年底时,幼蟹河蟹的规格很小,它们的头胸甲宽只有1-1.5cm,体重只有1g左右,这种蟹一般在洞穴内生活,不愿意出来活动觅食,它们的体色呈深黑色,甲壳较硬,生长速度缓慢,被称为懒蟹或是僵蟹,形成懒蟹的主要是因为养殖环境不好,例如池中没有可供螃蟹攀附栖息的水生植物,水中含氧量不足,水质受到污染,水位变动很大及饵料投喂不均匀等。

在我国沿海地区,由于水中的盐度比内地要高很多,一般沿海地区养殖的成蟹规格会比内地淡水中养殖的要小很多,小绿蟹在沿海地区较多。

5、不同水系种苗生长特征

长江水系的蟹苗和蟹种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经济收益好;辽河蟹、贩江蟹都属于中华绒鳌蟹,由于它们的生长环境不同所以形成了品种有所区别的地方品种,辽河水系的河蟹因为受到北方气候与饵料的影响,其成熟期较迟,一般要到第三年的秋天才能达到性成熟。

如果将辽河水系的蟹苗、蟹种运送到长江流域饲养的话,受到长江流域温暖的气候影响,加上丰富的饵料,会导致它们的蜕壳次数减少,生长速度变快,一般到第二年秋天就会成熟,但是它们的规格较小,仅在75-100g左右。贩江水系的蟹种比长江水系的河蟹性腺发育要快,成熟时间也早,但它们的生殖蜕壳期早,导致规格较小。

河蟹怎么繁殖?


河蟹的学名是中华绒螯蟹,生活在江、河、湖沼的泥岸中,它的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很多人都喜欢吃。那么,河蟹怎么繁殖?

一、河蟹怎么繁殖?

河蟹是卵生繁殖,一般两年达到性成熟。每年秋天开始生殖洄游,在咸淡水处交配产卵、孵化发育。它的寿命为2-3年,要经历蚤状幼体、大眼幼体、幼蟹、黄蟹、绿蟹这几个生长阶段。每个阶段都要经历好几次蜕壳,总共需要蜕壳数十次。它一生只有一个生殖周期,繁殖结束生命也就终止了。

二、河蟹吃什么?

河蟹的食性很杂,在自然条件下以食水草、腐殖质为主,嗜食动物尸体,也喜食螺、蚌子、蠕虫、昆虫,偶尔也捕食小鱼、虾。食物匮乏时也会同类相残,甚至吞食自己所抱之卵,有时也会因一条死鱼而招致同类争食。

三、蒸河蟹需要多长时间?

河蟹可以蒸着吃,体积小的河蟹一般蒸8分钟左右,体积稍大的河蟹一般蒸10-15分钟左右。如果要想将河蟹体内的细菌和寄生虫全部杀死,至少要蒸25-30分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3978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锈斑蟳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