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鸡的饲养密度和光照影响

种鸡的饲养密度:

提供适宜的生活空间和饮饲具是满足鸡个体生长发育的最基本的和必需的条件,否则将影响鸡体的生长发育和种鸡育成期间的整齐度以及鸡群生产性能的发挥。目前种鸡以笼养为主,但根据当地条件也可进行平养。平养种鸡每年比笼养鸡多产约12个蛋,为此对平养的兴趣又重新上升。

平养肉用种鸡,其适宜的生活空间和饮饲具见下表:

类别材料或器具育雏期
(1-4周)育成期
(5-22周)产蛋期
(23-64周)地面全垫草10-11只/每平
方米3.6-5.4只/每平方米3.0-3.6只/每平方米1/3垫草
2/3垫草4.8-6.1只/每平方米4.3-5.4只/每平方米饲具饲槽5厘米/只15厘米/只15厘米/只饲料盘个/100只(1-10日)直径30-35
厘米吊桶3个/100只7个/100只7个/100只引水器水槽2.5厘米/只2.5厘米/只2.5厘米/只圆形引水器2个/100只2个/100只2个/100只产蛋箱1个/100只母鸡

光照对种鸡生长的影响:

光照可以调节种鸡性成熟的快慢。在产蛋期正确使用光照可提高产蛋量。因此,实施光照控制,严格执行光照制度是保证肉用种鸡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光照从两个方面对鸡发生影响。一是光照强度,二是光照时间。

光照强度是光照作用质的方面。光照过强不仅对种鸡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而且会引发啄肛、啄羽、啄趾等恶癖;过低的光照则达不到刺激性成熟、增加产蛋量的目的。一般来说,在2.7勒克司光照强度下鸡能找到食槽并吃食,5~10勒克司能刺激脑垂体分泌,增加产蛋量。白天的光照强度一般为3000勒。人工补充光照强度应在白天光照强度的1%以上即30勒克司以上为宜。

光照时间是光照作用量的方面。产蛋母鸡在一天中对光照刺激的时间有一个临界值,一般为11~12小时。光照时间达到11小时以上即能激活鸡的脑垂体分泌激素,所以在育成期的光照必须少于11~12小时,而产蛋鸡连续光照时间应在14~16小时之间。人工补充光照最好在早晚进行。产蛋期间的光照不能忽明忽暗,补补停停,更不能减少时间,时间的变化应以每周逐步延长20~40分钟为宜,突然变化会引发产蛋母鸡脱肛等疾病。

相关推荐

土元养殖对温度、湿度、密度、光照的环境要求


1.品种

以中华土元、冀土元、苏土元、金边土元的复杂一代杂交种为宜。

2.温度

温度是决定土元生长速度的关键。一般情况下,土元在15~35℃温度下都可以成活,最适宜的生长发育温度为25~35℃,生长最快的温度为28~33℃。在适温条件下,每13~18天蜕一次皮,蜕皮时间随温度的降低而延长,温度在10℃以下时进入休眠状态,0℃以下和38℃以上则为死亡临界温度。

3.湿度

土元对湿度的要求不像温度那样严格,但饲养期间应保持土壤湿润疏松。一般幼虫期土壤湿度应掌握在15%左右,中龄虫20%,产卵虫30%(即手握成团,落地散开)。当表层土约占2/3,显干时,可在上午用喷雾器喷水进行改善,但应注意做到量少勤喷。如果养殖土过湿则易得大肚病,过干则不利蜕皮。池土厚度一般以8~15cm为宜,1~4龄的饲养土,土厚一般不超过7cm;5龄以上若虫及成虫土厚度10cm足够,空间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5%左右。

4.密度

饲养密度可随虫龄增长进行调整,每平方米极限可养9kg。土元有吃卵的习性,故种虫密度不能过高。群体饲养土元,发育进程会有1~4龄之差,因此,待饲养密度接近一定数量时进行分档。1~6龄若虫可养在一起,密度大时可分群;7~8龄若虫养在一起时可结合去雄;9~10龄雌若虫养在一起。密度过大时,将相互残杀,噬食卵鞘。//致富经//

一般情况下,每平方米的密度宜放养1龄若虫40万只左右;3龄若虫20万只;5龄若虫7万只;7龄虫3万只,成虫0.8万只。

5.光照

土元多生活在草根、草堆、腐烂杂物、枯枝落叶及石块瓦片底下,有怕光、怕热、怕冷等特性。但增加一定的光照,可使土元抗病力增强,杀死细菌,减少疾病。

光照对猪的影响及猪生长各个生理阶段的光照管理


环境因素是影响猪生长发育、繁殖以及生产的重要因素,其中光照因素是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可直接或间接影响猪的生产性能。不同生长阶段以及生理阶段的猪对光照的要求不同,现简单介绍光照对公猪、母猪、仔猪、生长育肥猪的影响以及管理措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光照对猪的影响及猪生长各个生理阶段的光照管理。

1、光照对公猪的影响

光照对公猪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公猪的性欲以及精液的品质上。在一定的范围内,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强公猪的性俗,而增加光照强度对于提高公猪的精液品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对20周龄的小公猪进行延长光照时间的处理,生长发育到26周龄时,其中73%的公猪即可采精,延长光照时间可促进公猪的性成熟。当对种公猪的光照时间延长到15h后,性欲可明显的增强,在光照时间为8~10h的条件下,光照强度从8~10Lx提高到100~150Lx,可使精液的数量和精子的浓度都有所提高。

2、光照对母猪的影响

对妊娠母猪的影响。合理的光照可以加快母猪的生长发育速度,使性成熟提前。在母猪配种前以及妊娠期适当的延长光照时间,可以使性激素的分泌量增加,同时可增强卵巢和子宫的机能,从而使配种受胎率提高,利于胚胎的附殖和发育,并且可以减少妊娠期胚胎死亡数,对于增加产仔数也有重要的作用。另外,光照强度对母猪的繁殖性能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如果母猪在光照强度较低或者黑暗的环境下饲养,卵巢的重量和机能都会下降,配种受胎率降低。增加光照强度可以显著的提高产仔数、仔猪的初生重以及断奶重。研究表明,当光照强度从6~8Lx增加到70~100Lx后,产仔数会增加4.5%~8.5%,初生窝重增加4.5%~16.7%,断奶窝重提高到5.1%~12.2%。自然光照的时间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呈现规律性的变化,通常夏至的日照时间最长,冬至的日照时间最短,从夏至到冬至日照的时间逐渐缩短,从冬至到夏至日照时间逐渐延长,这就是不同季节母猪的繁殖力不同的主要原因。有研究表明,冬至后,母猪配种受胎率会随着日照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直到6~8月份达到最低,在8月份后,随着日照的缩短,母猪的配种受胎率会逐渐升高,因此可以根据自然光照对母猪繁殖力的影响规律,进行合理的光照控制,可以有效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

对哺乳母猪的影响。光照对哺乳母猪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泌乳水平上。给哺乳母猪延长光照时间,同时增加光照强度,可以刺激哺乳母猪分泌催乳素,而催乳素是促进乳汁分泌的重要激素,催乳素分泌旺盛的直接结果就是导致母猪泌乳量的增加,这样就可以给仔猪提供充足乳汁,从而提高仔猪的断奶体重,增强仔猪的活力,提高仔猪成活率。

3、光照对仔猪的影响

光照对哺乳仔猪的影响。在适宜的光照强度以及光照时间下可使仔猪的断奶重有所提高,这不仅是因为合理的光照增加了哺乳母猪的泌乳量,还由于光照可直接对哺乳仔猪产生影响。通常在高照度下,仔数的断奶重要高于低照度环境下。另外,适当的延长光照时间还可以减少哺乳仔猪患肠胃炎的几率,可使死亡率下降,对于提高哺乳仔猪的日增重也有利。

光照对断奶仔猪的影响。光照强度会影响断奶仔猪采食饲料,在黑暗的环境下断奶仔猪不会进食。通过延长光照时间可以提高断奶仔数的采食量,从而提高日增重,还会提高饲料的转化率,进而提高断奶仔猪的健康度,增加了断奶仔猪的生长速度,减少仔数的患病几率,降低仔猪的死亡率。

4、光照对生长育肥猪的影响

虽然光照对于生长育肥猪的影响不大,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增加光照强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高育肥猪的生长速度、增强生长育肥猪抵抗力的作用。但是过高的光照强度反而对育肥效果不利,因为会影响猪的休息,而增加了活动量,从而使体能消耗增加。育肥猪的光照管理一般要求不影响猪的正常采食,并便于日常的饲养管理即可。研究表明,适当的光照强度可将饲料利用率提高3%,日增重提高4%。通常生长育肥猪最适宜的光照强度为40~50Lx。

5、猪舍内光照的管理

根据不同类型的猪对光照的要求要制定合理的光照制度,在建立猪舍时要充分的了解当地的自然当照条件,科学的建立开放式的猪舍。在制定光照制度时,要根据猪舍内利用自然光的情况来进行早晚的补充光照,以使猪生长性能得以充分的发挥。为了达到理想的人工补光效果,在操作时要注意,安装灯泡时要使其分布均匀,灯光的瓦数不宜过高,以不超过60W为宜,灯泡离地面应保持有效距离为1.8~2m。光的颜色以白光或黄白光为宜。在安装时要确保安装稳定,避免在使用时会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生摇晃,保持光线健在均匀、稳定。在使用过程中做要好灯泡的检查和清洁工作,及时更换损坏的灯泡,以保持有效的光照强度。

肉种鸡饲养管理措施


上升速度慢,高峰产蛋率低,甚至没有产蛋高峰,且维持时间较短,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肉种鸡高产稳产,进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建立生物安全体系
通过科学设计鸡场、严格隔离生产区与生活区、做好环境控制、严格进行卫生消毒和药物预防等措施切断传播途径,消灭老鼠、蚊蝇和黑甲虫等病原宿主,防止病原微生物对鸡群造成伤害。
二、选用优质高效的饲料
应为父母代肉种鸡提供营养平衡的饲料,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保持合理的蛋能比,满足其各个阶段生长和生产的营养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肉种鸡的生产性能,提高雏鸡质量。
三、制定合理的光照程序
90%以上的鸡只耻骨间距达两指宽以上(约4厘米),且耻骨上有一定的脂肪沉积,如提前补充光照则肉种鸡产蛋持续性较差,容易造成脱肛、休产。适时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保持灯泡高度的一致性,一般距离地面2~2.5米;笼养鸡舍必须兼顾上、下层亮度,灯泡交错排布,高低错开,无光照死角;安装灯泡前,认真核对灯泡的瓦数与实际要求是否相符;灯泡定期擦拭,坏的要及时更换;每日检查校正光照定时钟1次,确保时间的恒定,减少人为误差。密闭鸡舍遮黑效果良好,有利于均匀度的控制和生产水平的提高。
四、加强生产过程的管理
1.重视育雏育成期的管理。重视体重和周增重两条曲线,4周末的体重应达标或略超标,10周末的体重不宜超标,10周后的周增重和增重率应达标。对于10周后超重的鸡群不能过急增减体重,保证体重增长曲线平缓。加强均匀度的管理,及时分群,合理调群,正确称重计算,培育骨架大小适宜、体重达标的种鸡群;重视10周后均匀度的维持,均匀度应达到85%以上。
2.关注产蛋期的管理。根据饲料营养水平、均匀度、喂料方法、饲养方式、舍温、产蛋率上升的快慢计算高峰料量,适时添加高峰料量,大中小鸡分栏添加,监测周增重、总增重、双黄蛋的比例、吃料时间、()产蛋率、平均蛋重、产蛋值、真实蛋重、死淘率等,综合评定加料量和加料速度。料量增长应先于产蛋率的增长。
3.确保累计营养达标。作为一般原则,在鸡舍环境温度20℃的条件下,25周时种母鸡应至少摄入145.46兆焦能量和1875克平衡蛋白质;种公鸡应摄入171.38兆焦能量和2300克平衡蛋白质。
4.加强饮用水管理。①保证水质安全。饮用水最好采用清洁无污染的深井水,如使用浅井水和浅表水应每月检测水质1次。饮水系统应定期清洁消毒,水箱应盖好盖,每周刷洗1次;水线经常冲洗,每次投药后立即冲洗;普拉松饮水器每天擦洗1次。②确保饮用水有效正常供应。饮用水管理在饲料消化吸收、体温调节和物质代谢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不同季节和饲料量,掌握总的饮水量,每天注意观察饮水情况和记录饮水量,发现饮水量不正常时首要复查水表读数是否正确,进一步查找其他原因,预防类似情况再次发生。供水主管应平直,定期检查饮水器高度、压力和布局是否合理,逐个检查水线乳头,保证水线乳头不漏水,及时修复漏水或不出水的乳头。关注乳头饮水器的平均流水量,育成期35~50毫升/分钟,产蛋期大于70毫升/分钟。育成期如使用静电器,使用期间水线乳头不能有静电。根据鸡龄合理调整水压高度,避免水压过高或过低;水压的变换不能过快,否则影响鸡群饮水。水线高度始终保持在鸡抬头可以饮水的位置,鸡从水线下通过时,鸡冠不能碰到水线乳头。③水位充足。在保证鸡只饮水充足的前提下,水位要求因设备和季节不同而有所不同,现场管理应留意观察。④重视水温。饮用水温度应为18~21℃,过高或过低都影响饮水量。⑤饮水检查。这在现场管理中极其重要,可通过鸡群饮水量的变化和关灯前鸡只嗉囊的软硬度等情况来综合分析。
五、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
保持鸡舍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根据季节和温度的变化适时调整饲料配方;保持鸡群合理的饲养密度和垫料的疏松和清洁卫生;依据鸡舍条件和当地气候以及鸡只体重选择合适的通风模式,降低舍内有害气体和粉尘的含量,为鸡群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以取得好的生产成绩。
六、减少应激
实际生产过程中会遇到或发生各种应激,如饲料类型和数量的变化、用药过量或不当、环境的改变、免疫、缺水、限饲、惊吓、粉尘、噪声等,都会不同程度地给鸡群带来伤害。因此,应把减少应激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
七、做好防疫
根据疾病流行情况,合理选用药物和科学制定免疫程序,确保鸡群健康和种鸡安全。
1.做好疾病的免疫。①禽流感的免疫。选择单价灭活禽流感疫苗,注意早期免疫(9~10日龄)和多次免疫(肉种鸡产蛋前至少免疫4次),保持较高抗体水平。接种前应核对疫苗的抗原亚型,记录生产批号和失效期,有包装破损、乳液分层、颜色改变等现象的疫苗不能使用。疫苗使用前置于室内(20~25℃)2小时左右,使用时应充分摇匀,保持匀质,疫苗启封后24小时内要用完。②鸡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免疫。重视局部和体液免疫的功效,选用活苗和油苗同时进行,定期进行抗体检测,根据抗体滴度的变化确定适宜的免疫时机。
2.正确合理用药。产蛋上升阶段尽量避免使用金霉素、红霉素、北里霉素、恩拉霉素、新霉素、盐霉素、莫能霉素、氨茶碱、磺胺类药物等,尤其是磺胺类药物能降低碳酸酐酶的活性,减少碳酸盐的形成,导致产蛋率下降,软壳蛋和破壳蛋增加。
(作者联系地址:江苏省海门市三厂镇京海集团销售部邮编:226121)

蛋鸡的光照时间


蛋鸡在出生的前两天需要整天有光照,18周前需要保持在15小时的光照。18周至20周的时候,每天13个小时的光照。20周至22周,光照时间可以在之前的基础上每一周延长一小时,然后增加饲料的喂养,这样可以促进性腺发育,有助于蛋鸡健康成长。

1、刚出生至18周

才出生的小鸡,前两天需要持续的光照,到了第三天开始,就可以减少了,每天差不多在15个小时就可以了,这个情况一直持续到十八周的样子。

2、18周至20周

到了十八周以后,光照的时间需要减少两小时,差不多在每天十三小时就可以了,如果没有达到体重的话,可以单独拿出来,延长光照时间。光照的时候,需要在一个固定的范围是最好的,这样会更利于它的生长。

3、20周至22周

这个时候的小鸡需要适当的延长一下补光的时间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它的性腺发育,每周以延长一小时的光照为宜。这个时期,除了补光之外,还需要适当的补充一些饲料,这样更加有利于它的生长。

蛋鸡光照的注意事项

1、原则

蛋鸡光照的时间会因不同的时间而有所不同,像产蛋期间的蛋鸡,光照一定要延长一些,差不多在16个小时左右。育成时期的蛋鸡,光照是不能延长的。

2、技巧

光照方面,需要结合当地的自然光照情况来做决定,当自然光照之后,剩余少了的光照时间,就需要用人工的方法将它补起来,这样会更好一些。在补光的时候,晚上补光是最好的效果了,不过晚上补光的时间也需要控制好,一定要留足八个小时的时间,来让鸡休息,以免出现体力透支的情况。补光的时候,还可以和补料一起来进行。

3、补光时间

在补光的时候,可以根据鸡的习性来选择具体的时间,因为有些鸡喜欢在晚上活动,有些鸡喜欢在早上活动。可以结合起来,早上各补光为最好。

4、遮黑法限制光照时间

遮黑法就是用一些帘子或者是布将鸡舍四周遮起来,让鸡舍看起来比较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能更好的控制光照,将光照的时间确定的更好。

肉种鸡饲养技术新要点


一、0~4周管理要点

管理目标为:公雏各周的体重达到或略超标准,控制母雏体重不超标;尽可能提高体重均匀度,以获得良好的骨架均匀度。

1.根据体重进行饲喂。无论公、母雏必须自由采食至体重达到标准。一般母雏自由采食1周就能达到标准体重,公雏可能需要自由采食3~4周体重才能达标。公雏采食较慢,应尽可能地提供高质量的颗粒破碎料并延长光照时间,使其体重尽快达标。

2.促进骨架发育。育雏期是骨架发育的最快阶段,要保证每周平稳增重以获得较好的骨架发育。胫骨发育与增重有很大的关系:1~12周龄时,每多增加100克体重,胫长多增加3.19毫米;12~22周龄时,每多增加100克体重,胫长多增加0.98毫米,而公雏的胫骨越长以后的受精率越高。通过适当提高温度,可刺激公雏采食,促进骨架发育。

3.提高均匀度。均匀度是反映育雏管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体重均匀度越高,骨架均匀度越好,将来体况均匀度也越好。育雏期的均匀度越高,下一阶段的管理也就越容易。一般要求4周龄前每周称重两次,以控制好体重。母鸡4周龄前必须分群,分成3~5个不同的栏,越早分群均匀度越好。

二、5~15周管理要点

1.选种与分群。公鸡4~5周龄时进行第一次选种,选留比例为15%~16%,且选种后必须分群饲养,均匀度最好在90%以上。公、母鸡分群后,大栏和小栏的鸡通过调整料量使其12周龄左右达到标准体重,中栏按目标体重增长。分群有利于公、母鸡饲喂和均匀度的提高,群体大小取决于饲喂系统,建议每个栏(小群)公鸡250~500只公鸡、母鸡1000~2000只。

2.分群后的饲喂。公鸡应放在鸡舍入口处,密度要低于3.5只/米2,以避免其过凶,影响受精率,母鸡密度应为4.5~6只/米2。限饲程序应取决于饲喂量、饲料分配和采食时间等。限饲时,日饲喂量不应超过将来的高峰料量。母鸡应与公鸡分开饲喂,每栏饲喂量要准确无误,并快速均匀地分配各栏饲料。5~15周龄是影响公鸡骨架发育与均匀度的关键阶段,每栏公鸡数量最好为250~300只,不要超过500只,这样饲料转化率高。人工喂料时应观察每天采食情况,确保饲料分配均匀、料位适宜、鸡群同时采食等。

3.分群后的体重控制。在10周龄前,体重小(大)的鸡群最多低(高)于标准100克,最好12周龄前体重达标。10周龄后体重超标的鸡群,应重绘体重曲线,按照标准曲线的趋势平滑增长;体重低于标准的鸡群,逐渐接近标准体重,最迟要在15周龄达标,然后沿标准曲线增长。

三、16~23周龄管理要点

1.经常评估鸡群体况。此阶段是鸡只性成熟发育的关键阶段,16周龄应加大饲喂量以达到要求的周增重和体况,促进胸肌发育和开始沉积足够的脂肪,饲喂过度或不足均会对鸡群的生产性能造成严重影响。此时还要经常评估鸡群体况以确定光照刺激时间,17周龄时母鸡耻间距应由一指加大到一指半,从17周龄后要经常触摸鸡群的耻骨开口和脂肪沉积情况。每周评估公鸡的胸肌发育,胸肌发育过大的攻击性强并会造成过度交配,胸肌发育不足的会影响睾丸发育。正常情况下,15周龄时公鸡睾丸重量小于0.5克,而23周龄睾丸重量会大于12克,由此可见,此阶段是决定公鸡体况和受精率的关键阶段。

2.选种和混群。在18~21周龄进行第二次选种。高质量种公鸡的特征是:眼睛明亮有神,冠、脸和肉髯红色,背部平直,胸肌丰满适宜,胫长而直,脚趾无弯曲,喙整齐等(/)。在20~23周龄进行混群,混群比例为9%~10%,可以分阶段混群以避免公鸡过凶和过度交配。混群时公鸡群应达到以下标准:全群健康,无畸形,体重接近标准,均匀度95%以上,个体瘦而结实。将体重接近的公鸡混到同一个鸡舍内,体重超标或小于标准的公鸡可以作为后备鸡。混群后训练公鸡使用公鸡喂料器。混群时公、母鸡性成熟要一致,否则,将发育较早的公鸡混群可能会造成较高的母鸡死淘率和较低的早期受精率。

3.适时进行光照刺激。光照刺激时间取决于母鸡的发育状况。只有当母鸡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时才可以实施加光刺激:①日龄。154日龄之后。②体重达标。母鸡体重最低为2.3千克。③适当的丰满度。鸡只胸肌丰满度呈半U形。④耻骨开口。90%的母鸡耻骨开口到两指宽。⑤换羽情况。主翼羽还剩2支左右未换。⑥耻骨脂肪沉积。耻骨有一定的脂肪沉积,触摸时像摸到人手虎口一样较软。⑦较高的均匀度。体重均匀度在80%以上。

4.制定合理的光照程序。如果鸡群体重不达标、均匀度差、胸肌丰满度不够等,必须推迟光照刺激。光照每推迟1周,开产时间推迟3天。对没有达到体况要求的鸡群加光会造成很多问题,如出现脱肛、腹膜炎、双黄蛋多、产蛋维持性差等。第一次加光3~4小时,即由8小时增加到11或12小时,1~2周后增加1小时,以后每周增加1小时,建议最长增加到14小时。光照强度从3~5勒克斯增加到30~60勒克斯。

5.开产前适当降低饲料增幅。减缓饲料增加速度,可避免过度刺激母鸡,造成双黄蛋比例增加、死淘率上升等。21~24周母鸡输卵管由线状发育成管状,开产前12天卵泡迅速长大,这期间应尽量减少应激并供给充足的营养。正常情况下,21周龄母鸡第一个卵泡开始发育,23周龄产蛋。如果由于应激或营养不足卵泡停止发育,等卵泡被吸收后下一个卵泡才发育,这些鸡只会出现超重的情况。

四、24~35周龄管理要点

1.产蛋高峰前增加料量。此阶段增加料量能减少应激和避免卵泡停止发育。产蛋率5%~10%时根据基础料量的高低增加日喂量,产蛋率70%~75%时加到高峰料量,饲喂量太高或增加太快都会造成脂肪沉积太多,但是饲喂不足会影响高峰产蛋率。正常情况下,产蛋率从5%到75%需要17~21天。

2.控制好公鸡体重。30周龄后每2~4周增加1克料量,产蛋期公鸡体重应保持逐渐增加的趋势,必须有很好的公母分饲系统且加强饲喂器的管理。每只公鸡要求有18~20厘米的料位,每周淘汰公鸡后应减去相应的公鸡料位,同时确保公鸡喂料器的高度适宜、饲料分配均匀,防止母鸡偷吃和大公鸡变凶或小公鸡变差。3.检查公鸡群体况。所有大群内的公鸡都应体况良好。当公鸡超重、胸肌发育过大或公母比例太高时,会出现以下情况:公鸡伤害母鸡增加死淘率,公鸡之间相互打斗致伤,公母鸡羽毛破损,母鸡躲避到棚架上。此时应及时减少一些公鸡,先将混群后由于采食不足体况下降或发育不好的公鸡淘汰掉,然后再挑体况可以的公鸡,直至鸡群和平共处,不再出现公鸡过凶和过度交配的情况。试验证明,胸肌大小适宜的公鸡睾丸重量最大(43克),胸肌过大和过小的公鸡睾丸发育都较差。

4.检查公鸡丰满度。触摸胸肌同时检查龙骨大小、皮肤是否松弛,及时加减料量。每周选15只公鸡,将胸肌发育分5个等级。公鸡丰满度评分标准如下:1级为太瘦、衰弱、状态差,胸肌呈窄V形;2级为瘦,但健康,胸肌呈V形;3级为完美的理想状态,部分龙骨露出,胸肌呈U形;4级为轻微过肥、胸肌稍大呈宽U形;5级为圆胸过肥,胸肌太大呈W形。

五、36~65周龄管理重点

1.母鸡应根据产蛋率和体重进行饲喂。最大产蛋重一般出现在产蛋高峰后两周并持续几周,所以高峰料量应持续一段时间,达到最大产蛋重后才开始考虑减料,减料一定要缓慢,每周减料不要超过2克,以0.5~1克为宜,保证母鸡平均周增重15~20克。冬季或50周龄后减料应更加小心。

2.羽毛覆盖。母鸡羽毛覆盖差会增加饲喂需要量,且影响产蛋率和受精率。另外,羽毛覆盖差的母鸡还容易受伤,应激也大,躲避交配。所以,在日常生产中应加强管理、重视营养等,避免羽毛受到影响和破坏。

3.控制好公鸡体况。过度饲喂或饲喂不足时,公鸡都会有比较明显的反应,高峰后往往会出现公鸡超重和胸肌过大的情况,这些公鸡虽然睾丸也不小,但是交配成功率较低。公鸡体重应该有一个平稳的增长趋势,以2~3周的平均体重来进行评估,每2~4周要增加一定的料量。每周检查公鸡增重情况,控制公鸡体重和体况,保持有效的公母比例,及时淘汰状态较差的公鸡,如果有必要在45周龄时替换一些新公鸡。

4.保持良好的公母分饲系统。公鸡饲料转化率很好,偷吃饲料的情况会对其体况造成很大的影响;公鸡采食时间应比母鸡长,应防止母鸡偷吃公鸡料,大群中只有10%的公鸡,饲料总量也较少,即使只有少部分母鸡偷吃公鸡料,也会严重影响公鸡的采食量。

总之,肉种鸡养殖过程中,应促进早期体重增长和骨架发育,尽可能提高早期均匀度,及时分栏饲喂以提高育成期体重均匀度;根据鸡群体况进行光刺激并要求公母鸡性成熟同步;经常检测鸡群体重与胸肌大小,及时增减料量,搞好公母分饲,保持有效的公母比例,保证鸡群产蛋率和受精率的稳定。

(作者联系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红旗大街216号开元大厦8层邮编:050091)

箱养鳙的放养密度和日常管理


鳙属滤食性鱼类,主要依靠水域中的浮游动物为饵料,不用再投喂商品饵料。在一般营养型水域,每立方米放养13-15 cm规格鱼种20尾左右。

日常管理

(1)防逃逃鱼是造成重大损失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在日常管理中应经常检查箱体有无破损等,一旦发现要及时修补、加固。

(2)网箱迁移由于其属滤食性鱼类,主要依靠水域中的天然生物饵料,为使鳙获得充足而优质的饵料,要根据水域中饵料生物在不同区域变动的情况,及时将网箱移到饵料丰富的区域,以保证鳙的快速生长。在移箱过程中,要慢慢拖行,防止拉破网箱,造成逃鱼带来损失。

(3)投饵及施肥由于其为被动性摄食,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效果较差,一般不用投喂。在静水水域或交换量不大的水域内,可通过施肥肥水,繁殖水中生物,用天然饵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施肥方法:将化肥先在容器中用水溶化开,在网箱周围均匀泼洒。每次每亩3-5 kg,水温在20-25度时,每10^-15天施1次;水温在25-30度时,每7-10天施1次。要注意掌握水质氮磷的比例,一般为6:7.1。

(4)网箱的清洗为保证网箱水体的充分交换,为其提供充足的饵料和溶氧水平,防止杂藻堵塞网眼,影响水体交换,故要经常清洗网衣。

清洗网衣有3种方法:一是在水中用刷子刷洗;二是在船上将网箱一面吊起,用高压水枪冲洗;三是定期更换箱体。

仔猪断奶时间和影响


仔猪的适宜断奶时间,应根据各养猪场(户)的具体情况而定。以前,一般的种猪场是56-60日龄断奶,商品猪场45-50日龄断奶。随着养猪设备、营养和饲料科学的发展,目前,许多有条件的猪场(户)已普遍采用28-35日龄早期断奶的方法,也有在21日龄甚至更早断奶的。早期断奶缩短了哺rǔ期,而且断奶时母猪体况尚好,断奶后可迅速发情配种,因而可以提高母猪的年生产能力。

一般来说,生产中最好不要早于21-28日龄断奶,否则会给仔猪的人工培育带来许多困难,影响仔猪的成活率。因此,各猪场(户)仔猪断奶时间,应根据其生产设备,饲料条件,管理水平来决定。条件好的,可适当提前,条件差的,则应适当推迟。

在母猪实行成批同时断奶时,可将每窝中个别极瘦弱的仔猪挑出并集中起来,挑选一头泌rǔ性能较好的断奶母猪,再让其哺rǔ一周,这样可以减少这部分仔猪断奶后的死亡。

断奶日龄

对母猪群生产性能的影响:

子宫复旧的需要在泌rǔ期,母猪不会发情,这是因为:仔猪的哺rǔ会抑制母猪的排卵与垂体激素分泌;哺rǔ行为会刺激催rǔ素的分泌。断奶或哺rǔ行为减少之后,母猪血液中催rǔ素的水平降低,同时促黄体素(LH)和雌二醇的水平升高,从而刺激母猪发情。

为了使产后母猪能够恢复理想的繁殖效果,母猪的子宫必须经过复旧。在泌rǔ期前两三周内,母猪子宫的长度迅速缩短,重量迅速减少,并且这个变化过程断奶之后仍会持续。在这个过程中子宫能够得到修复,以便为下一次妊娠做准备。泌rǔ天数如果少于19天,就会对子宫复旧率、断奶至发情时间间隔以及后面的胚胎存活率产生影响。

如果产后24小时之内断奶,还会造成卵泡囊肿,因为此时促黄体素(LH)和促卵泡素(FSH)这两种激素均未受到抑制。至少需要2至3天的泌rǔ过程才能抑制LH和FSH的水平。患卵泡囊肿的母猪会出现返情推迟且难以预料,长期发情,间情期延长,以及发情不规律等。

对母猪断奶至发情天数间隔的影响:

仔猪断奶日龄越大,断奶至发情天数越短。泌rǔ期如果短于10天,那么断奶至发情间隔大大延长。泌rǔ期在3到4周之间的母猪断奶至发情间隔最短。泌rǔ期20天以上的母猪断奶后7天之内发情的比例高于泌rǔ期14天~15天的母猪。与经产母猪相比,初产母猪在泌rǔ期短于21天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断奶至发情间隔延长的现象。因此,泌rǔ期短的母猪其发情持续也会缩短。对于经产母猪,若能保证泌rǔ期日采食量在5.7公斤以上。那么即使在10日龄~19日龄之间断奶,其断奶至发情间隔也可以控制在令人接受的范围之内。泌rǔ期当中一定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的采食量,以便维持母猪的体况。

对母猪受孕率、分娩率及下一胎窝产仔数的影响:

下一情期排卵率与泌rǔ期天数一般没有关系。然而,受胎率却通常会随泌rǔ期缩短而降低。随泌rǔ期缩短,胚胎存活率呈下降趋势。低于21日龄断奶的母猪胚胎存活率会下降,是因为子宫内膜恢复不完全。

分娩率同样会随断奶日龄降低而下降。与23至25日龄断奶的母猪相比,11至19日龄断奶的母猪分娩率显著降低。

低于18日龄:

断奶的母猪下一胎窝产仔数通常会降低,影响母猪下一胎窝产仔数的因素有、子宫复旧的时间、排卵率、卵子受精率、胚胎存活率。

小结总之,为了实现最大的生产量,断奶日龄不应对母猪繁殖性能产生显著影响。对于多数猪群,断奶日龄在3周~4周之间为最佳,如果断奶日龄低于17天就会显著影响繁殖性能。如果母猪还要用来繁殖下一胎,那么至少需要3天的泌rǔ期才能抑制促黄体素的分泌,避免卵泡囊肿或长期不发情的情况出现。如在泌rǔ期使母猪采食超过5.4kg/天,达到最大的采食量,这样可以将早期断奶的影响降到最低。然而,对于不同的猪群来说,断奶日龄对繁殖性能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即便是猪种、营养条件、设施以及操作规范都一样的猪场,采用早期断奶的效果也有很大差别。因此,猪场在决定改变断奶日龄之前,应根据自己猪群中断奶日龄对繁殖性能和生产量的影响。

草鱼苗的生长、放养密度和出塘


1.生长

在良好的育苗池中,草鱼苗生长十分迅速,放养后第4天生长的最快,经过18天的培育,草鱼苗增重65. 7倍。

2.放养密度

鱼苗的放养密度,要根据鱼池的条件和培育的方法确定。在采 用单养方式培育草鱼苗时,每亩放养15^16万尾较为合适。

3.出塘

鱼苗长到2-3 cm后,食量明显的增大,原塘的活动空间变小,饵料更显不足。如继续饲养下去,会抑制鱼苗的生长,所以,在饲养20天后,鱼体达到3 cm左右时要及时分塘饲养,转入下阶段的鱼种养殖。

在分塘过程中,为了减少鱼苗的伤亡,在分塘前,要进行鱼体的锻炼,以增强鱼的体质,提高出塘和运输的成活率。草鱼一般经过一次拉网锻炼即可分塘。

拉网需要注意的是:

①拉网前要清除池水中的水草和青苔,以免妨碍拉网或损伤鱼体。

②在鱼浮头、患病期间、天气闷热、刚喂过食等情况下都不易拉网。

③动作要缓慢,操作要细心

④污泥多,水浅的池塘,拉网前要注新水。如草鱼苗需要远运时,除要经过两次拉网锻炼外,还得把待运的鱼苗箱放在水质清新的池塘过一夜后方可起运。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5802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