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北区肉羊产业存在的问题及针对问题提出的对策建议

洮北区以促进农民增收、牧业增效为目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肉羊养殖是洮北区农民的传统产业,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洮北区肉羊养殖得到迅猛发展,成为农民致富的一项朝阳产业。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洮北区肉羊产业存在的问题及针对问题提出的对策建议。

1、洮北区肉羊产业基本情况

洮北区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吉、黑、蒙“两省一区”的交界处,白城市区所在地,全区幅员面积2568.8平方公里,总人口50.9万,辖10个街道、11个乡镇和镇南种羊场,总人口50.9万。洮北区是国家商品粮生产重要基地,依托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畜牧业得到快速发展,据区牧业部门2014年三季度数据显示,全区羊饲养量62.81万只,存栏数41.7万只,出栏21.11万只。肉羊改良主推品种为小尾寒羊、萨福克、乌珠穆沁、夏洛莱、杜伯羊,对本地绵羊改良,提高肉羊品质和生产性能,羊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洮北区有肉羊交易市场1个,养羊合作社15个。肉羊交易市场位于洮北区镇南境内,该市场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羊舍面积0.6万平方米,设计年交易量20万只,完备的市场功能,搭建了养殖户与客商之间的产销平台,成为养殖户及时掌握市场行情信息,搞活畜产流通的重要渠道,肉羊销往多个省份,洮北区现有肉羊产品加工省级龙头企业1个,集肉羊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于一体化经营,建设完成了年屠宰能力20万只肉羊产品加工生产线。洮北区肉羊养殖模式趋于专门化,肉羊生产呈现出繁殖型和育肥型两种养殖模式,繁殖型养殖模式多为小型散养户,以饲养母羊繁殖为主出售羔羊和淘汰羊,占养羊户数的大多数,育肥型养殖模式是以收购羊只进行专门化育肥生产的场(户),散养户为育肥羊场提供了羊源,育肥羊场也为散养户拓展了销售市场,形成了肉羊产业化生产格局。

2、当前肉羊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些乡村对促进畜牧业发展相关政策和《畜牧法》中“畜禽规模养殖场(区)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的规定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发展规模化养殖缺乏总体规划,规模化养殖占地难的现象十分突出,制约了规模化养殖场发展。

很多地方养殖场(小区)存在着生产设备、生产技术及生产条件落后,场区布局缺乏科学规划,生活区、养殖区、饲料储备加工区、粪污处理区不分离,净、污道不分,圈舍建设标准低,防疫消毒和污水处理设施不健全,很难为畜禽健康生长营造适宜环境,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养殖污染现象。

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农村各类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发展不足,作用发挥有限,畜禽养殖存在着无序性,受市场影响因素较大,市场行情好时养殖量剧增,行情低时陡减,时常出现产品的“短缺”和“过剩”现象,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需要。M.yz023.COm

畜禽规模化养殖生产需要较大的投入,长期以来,一些养殖户由于财力有限,小额农贷额度偏低,难以对发展规模养殖提供支持,再生产性投入不多,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3、针对问题提出的对策建议

在养殖场户集中的村屯积极培育农村养殖专业经济合作社,提高畜牧业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合作社在技术推广、行业自律、维权保障、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作用,引领养殖户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壮大整体实力,增强规避市场风险能力。

养殖场(小区)要科学规划,场区合理布局,建立规范的科学管理、标准化生产经营和疫病防控制度,完善畜禽养殖档案,详实记录养殖档案中规定的各种内容,规范畜禽养殖行为。

牧业龙头企业是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是推进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要着力培育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扶持畜产品加工企业改善生产和技术条件,提高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推行“公司十基地十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密切龙头企业和养殖场(小区)的利益关系,建立龙头企业与养殖基地、农户紧密连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型合作关系,带动养殖场(户)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

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环境,制定鼓励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政策,切实解决制约畜牧业发展的资金、用地、融资、风险等突出问题,引导畜禽散养户退户人园,促进畜牧产业化发展。

洮北区肉羊产业蓬勃发展
肉羊养殖数量增加。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激发了一大批农户投身肉羊养殖业,全区肉羊养殖数量大幅飙升,据区牧业部门三季度数据显示,全区羊饲养量62.81万只,存栏数41.7万只,出栏21.11万只。
肉羊养殖规模增大。肉羊产业发展形势向好,吸引了有经济实力的养殖户融入资金扩大生产规模,做大做强产业,全区现有备案在册规模化养羊场58家,其中存栏在500至1000只的养羊户有38家,存栏量5万只,养殖规模超千只场(户)15家,存栏量2万只。洮北区现有肉羊产品集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省级龙头企业1家。
肉羊养殖科技含量提高。一是品种改良实现良种化。洮北区大力实施畜禽良种化工程,肉羊改良主推品种为小尾寒羊、萨福克、乌珠穆沁、夏洛莱、杜伯羊,对本地绵羊改良,提高肉羊品质和生产性能,羊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二是动物防疫程序化。群众对养殖防病意识明显增强,积极主动开展圈舍消毒和羊只疫苗接种免疫,有效防控疫病发生;三是育肥羊养殖舍饲化。通过畜牧部门的广泛宣传、示范引导,肉羊舍饲养殖在洮北区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圈舍结构布局逐渐走向规范化,为肉羊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四是饲料配比科学化。牧业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使传统粗放饲养方式逐渐转变成精心喂饲,按照羊不同生理阶段进行合理的日粮配合,羊增重快,饲养周期短,商品率高。
肉羊养殖模式趋于专门化。洮北区肉羊生产呈现出繁殖型和育肥型两种养殖模式,繁殖型养殖模式多为小型散养户,以饲养母羊繁殖为主出售羔羊和淘汰羊,占养羊户数的大多数,育肥型养殖模式是以收购羊只进行专门化育肥生产的场(户),
散养户为育肥羊场提供了羊源,育肥羊场也为散养户拓展了销售市场,形成了肉羊产业化生产格局。
肉羊养殖组织化经营意识显现。伴随着肉羊产业化发展,各乡镇涌现出各类农村养殖协会、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对提高广大农民组织化程度,引领养殖户发展生产,增强闯市场整体实力发挥重要作用。
肉羊养殖产销兴旺。位于洮北区镇南境内的羊交易市场2014年初挂牌运营,该市场占地面积10公顷,设计年交易量30万只。完备的市场功能,搭建了养殖户与客商之间的产销平台,成为养殖户及时掌握市场行情信息,搞活畜产流通的重要渠道,肉羊远销多个省份,红火的市场交易,拉动肉羊产业繁荣兴旺。
肉羊养殖设备简单,饲料来源广泛,投资少,见效快,羊肉市场需求旺盛给肉羊养殖带来了无限生机,国家实施的强农惠牧政策,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群众发展肉羊养殖热情,强劲的肉羊产业发展正成为加速洮北区畜牧业扩能升级,促进农民增收的潜在动力。

相关阅读

兽医公共卫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兽医公共卫生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防控人畜共患病和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近年来,许多人畜共患病在多个国家暴发流行,重大动物性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影响到公共卫生安全、养殖业发展和动物产品出口贸易,并威胁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人类健康,涉及农业、卫生、食品、环境、林业等行业以及社会、经济和政治等方面,同时,也引起各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及专家对兽医公共卫生安全的高度关注。
1兽医公共卫生面临的问题
因动物染疫、动物性食品污染而造成人畜共患病、食源性疾病不断发生与流行,规模化养殖污染严重等问题频频出现,使兽医公共卫生面临着威胁和挑战。
1.1人畜共患病疫情严峻
全世界已证实的人畜共患病有两百多种,其中在公共卫生方面对人类危害严重的约90种,在多个国家流行的有五十余种。许多人畜共患病可经动物或其产品传播给人,还会因病害动物及产品、废弃物处理不当而造成动物疫病传播与流行。近年来,新(新发现或病原体宿主谱改变)、旧(已有)人畜共患病在世界各地暴发流行,严重威胁到人类与动物健康及公共卫生安全。
1.2动物性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据WHO报道,全球每年约有一百五十多万人死于食物源性致病因子所致的腹泻性疾病,其中很多致病因子源自动物性食品。目前,动物性食品尚存在微生物及寄生虫污染、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滥用及其他有害物质污染、掺假等安全隐患,有的甚至引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1.3动物养殖污染严重
动物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特别是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废弃物对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引发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疫病传播等问题,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也有负面影响。
1.4生物安全和生物恐怖面临新的挑战
在生物的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中,有可能会对人类健康、生存环境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存在生物安全隐患时造成的危害很大,如2003年控制SARS流行后又发现了第一例SARS病例,即系微生物实验室感染。转基因技术在农业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也带来了生物安全问题。
生物恐怖是现今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2001年911事件后,生物武器炭疽热事件接连不断在美国发生,这说明当今仍然存在生物恐怖的威胁。随着微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新的病原微生物不断被发现,生物武器的种类也随之增加。基因重组技术的应用,也有可能产生新的致病力更强的生物武器。
2兽医公共卫生问题出现的原因
在科技、经济高度发展和公共卫生管理体系日益完善的今天,()兽医公共卫生面临的形式仍然十分严峻,其原因是多种多方面的,具体概括如下:
2.1兽医公共卫生监管体系不完善
兽医公共卫生法规体系和管理体制不健全,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不够,法规执行不到位,监控、检测和预警体系整体实力弱,监管人员和科技人员总量不足,设备及资金短缺。
2.2养殖业和相关产业链发展及延长
养殖业快速发展,但污染治理投资和设施投入不足,排放的大量废弃物未能得到及时无害化处理和合理利用,造成养殖污染;养殖中注重生产效益,忽略滥用兽药造成的危害,导致兽药残留;养殖业及动物产品加工业(如屠宰、皮毛加工)迅速发展,新技术和新资源(如转基因食品和新型包装材料)在动物性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农业和食品工业的一体化、产业链延长,动物及动物产品(包括饲料)贸易的全球化,这些都增加了人畜共患病传播和动物性食品污染的风险。
2.3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的破坏
环境污染严重,环境污染物经食物链、呼吸和饮水进入动物体内富集,在动物性食品中引起残留。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气候变暖导致某些传染病媒介的种群、数量及分布改变,导致一些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和传播媒介侵袭人群和动物。
2.4病原变异或泄露
病原微生物发生变异与进化,耐药菌株产生,使其致病性增强;缺乏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使病原微生物或毒素无意中暴露或意外释放。
2.5人口增加和流动
世界人口增加、生活都市化、居住环境缺少排污和垃圾处理设施,以及流动人口剧增、人们国际间交往增加等,均使人类接触病原体或食源性危害的机会增多。
2.6其他原因
宠物饲养量增加,未检疫的肉、未消毒的生鲜乳流入市场,捕食野生动物的现象屡禁不止,不法生产者、经营者在动物性食品中添加违禁物质,动物性食品消费量增加,不良饮食习惯(食用生的或半生的肉、水产品)等原因,使人类有可能接触人畜共患病病原体或不安全的动物性食品。另外,也与动物生产管理水平低,缺乏信息交流,公众对兽医公共卫生和人畜共患病认识不足等有关。
3对策与建议
兽医是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力量,为防止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应采取综合性的、系统的、持久的对策,完善兽医公共卫生监管体系,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实施可追溯管理,采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控制体系,加大养殖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兽医公共卫生职业教育,开展合作交流与宣传教育。

关于河蟹池塘种植水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河蟹池塘种植水草的技术已经不容质疑,水草可以给河蟹提供安全的栖息场所,提供溶氧、提供绿色饵料等等,种好水草成为养殖生态河蟹的关键技术之一。“蟹大小、看水草”成为行业共识。目前河蟹养池塘中,种植的水草以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金鱼藻等为主,但是目前长江中下游的养蟹塘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给河蟹养殖带来不利影响。本文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做了探讨,期望河蟹养殖户能及时采取措施,顺利安排以后的生产。
1.存在的问题
1.1池水透明度低问题
每年的4~6月份,养蟹塘因水质混浊(呈现白色浑浊、泥沙浑浊),或水质过浓造成透明度下降等。由于水中透明度下降,水草光合作用得不到阳光,逐渐萎缩、枯黄、死亡。该问题对于种植轮叶黑藻草的养蟹塘影响尤为严重。因为4~5月份,正是轮叶黑藻生长的季节。而种植伊乐藻、苦草为主的地区相对受影响较小。
1.2虫害问题
在大规模种植水草养殖河蟹的模式推广后,水草的虫害也逐年越发严重。池塘食草虫类以蜻蜓幼虫为主。这些幼虫暴发时,能把水草的嫩芽吃完,影响水草生长,甚至把草叶吃光,就剩下草茎,这就给水草带来毁灭性的灾害。
1.3连绵阴雨问题
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对水草的生长也是非常不利。今年湖北地区进入4月份以来,有一半以上为阴雨天,影响了水草的光合作用。同时阴雨天过多也更加导致水混,对水草生长更为不利。
1.4青苔问题
青苔在进入四月份后开始大量生长,其生长速度比任何一种水草生长速度都要快,一旦其形成优势,水草将难以与其竞争。前期可通过适当的肥水来控制青苔,为水草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
2、解决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重新恢复水草生长。
2.1多种水草混养
养殖河蟹一定要多种水草搭配种植,利用各种水草的特点,发挥各自的优点,做到扬长避短。过年前种植伊乐藻,使伊乐藻首先长起来,作为前期净化水质的基础水草,提供河蟹前期水草的利用。3~5月份种植轮叶黑藻,当高温期伊乐藻不生长时轮叶黑藻可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如果是前期不种植伊乐藻,受水质混浊和虫害的影响就更为严重,导致轮叶黑藻种植的成功率不高。
2.2投放活螺蛳
螺蛳可滤食水中藻类和有机质,具有很强的净水作用。应在清明以前每亩投放200~250公斤螺蛳,到6月时再每亩投放150~200公斤螺蛳,以提高水体透明度。
2.3培养枝角类
枝角类可滤食水中藻类和有机碎屑。因此在春季养蟹塘内可施适量生物肥料,以大量培养水体的枝角类。一旦水体中枝角类大量繁殖,水质就会清下来,可明显提高水中透明度。但此时应加大水体的增氧措施,以免造成缺氧。
2.4控制虫害
河蟹池塘中适当套养小型肉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以摄食水草上的各种水生昆虫幼体。具体每亩可套养10尾沙塘鳢鱼或黄颡鱼、10尾鲫鱼,可以控制水草上的各种水生昆虫。如果暴发了虫害,也可选用安全高效的生物杀虫剂快速灭虫。
2.5适当降低水位
在阴雨天,对透明度低的养蟹塘,应及时调低水位,这就相对提高了池水的透明度,有利于水草的光合作用产氧。一般情况下5~6月份池塘水深保持80~90公分左右,但在连绵阴雨天,水质混浊时可以把水位降低10~20公分。
2.6使用高效絮凝剂
对于水质混浊难以处理的池塘,可选用高效的絮凝剂使水中有机质、大型藻类吸附絮凝沉降,提高水体的透明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絮凝剂的使用根据池塘情况适当加减量。
2.7推广“围蟹种草”技术
养蟹先进地区,在12月成蟹池整塘、清塘放水后,均先用网片在池塘一端设置一个小网围,并在小网围内种植伊乐藻,面积占全池20~30%。待2月底、3月初小网围内的伊乐藻长至30~50厘米,此时将蟹种放入小网围内暂养。与此同时,在小网围外种植轮叶黑藻,面积占40~50%。到5月底,待轮叶黑藻长至30~40厘米高后,拆除小网围,将蟹种放出。此法将蟹种和轮叶黑藻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中分开培育,就防止蟹种将刚种植的轮叶黑藻幼体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养蟹、种草两不误。
2.8补种水草
在众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很多养蟹塘的水草到6月份时就没有了,这种情况下必须采取以下补救措施:引进水花生、水蕹菜种植、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等。
2.9.适量追肥
水草根据其生长的状态要做到及时追肥,尤其是扁担草,轮叶黑藻,在其种植之后,小的植株很容易被螃蟹或者虫害导致其死亡,所以必须及时追肥,让其迅速生长起来。扁担草在出白芽之前可以使用磷酸二铵等肥料3斤/亩追肥。轮叶黑藻在水温超过20度,其开始生长时使用3斤/亩的复合肥或者专业的草肥让其快速生长,形成优势种群。
2.10.去除草上泥质,纤毛虫
水草在生长过程中一旦遭遇水混,容易出现水草脏、附着泥质、纤毛虫等,影响水草生长,可使用腐殖酸钠类的产品来去除泥质,并配合芽孢杆菌调水。
明显水草种太少的河蟹池塘
水草太少的蟹塘,水质一般都不会太好
水草太少会造成水清光照穿透力太强,青苔很难抑制住

关于河蟹塘种植水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周锡勋王武
河蟹池塘种植水草的技术已经不容质疑,水草可以给河蟹提供安全的栖息场所,提供溶氧、提供绿色饵料等等,种好水草成为养殖生态河蟹的关键技术之一。“蟹大小、看水草”成为行业共识。目前河蟹养池塘中,种植的水草以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金鱼藻等为主,但是目前长江中下游的养蟹塘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给河蟹养殖带来不利影响。本文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做了探讨,期望河蟹养殖户能及时采取措施,顺利安排以后的生产。
1.存在的问题
1.1池水透明度低问题
每年的4~6月份,养蟹塘因水质混浊(呈现白色浑浊、泥沙浑浊),或水质过浓造成透明度下降等。由于水中透明度下降,水草光合作用得不到阳光,逐渐萎缩、枯黄、死亡。该问题对于种植轮叶黑藻草的养蟹塘影响尤为严重。因为4~5月份,正是轮叶黑藻生长的季节。而种植伊乐藻、苦草为主的地区相对受影响较小。
1.2虫害问题
在大规模种植水草养殖河蟹的模式推广后,水草的虫害也逐年越发严重。池塘食草虫类以蜻蜓幼虫为主。这些幼虫暴发时,能把水草的嫩芽吃完,影响水草生长,甚至把草叶吃光,就剩下草茎,这就给水草带来毁灭性的灾害。
1.3连绵阴雨问题
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对水草的生长也是非常不利。今年湖北地区进入4月份以来,有一半以上为阴雨天,影响了水草的光合作用。同时阴雨天过多也更加导致水混,对水草生长更为不利。
1.4青苔问题
青苔在进入四月份后开始大量生长,其生长速度比任何一种水草生长速度都要快,一旦其形成优势,水草将难以与其竞争。前期可通过适当的肥水来控制青苔,为水草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
2、解决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重新恢复水草生长。
2.1多种水草混养
养殖河蟹一定要多种水草搭配种植,利用各种水草的特点,发挥各自的优点,做到扬长避短。过年前种植伊乐藻,使伊乐藻首先长起来,作为前期净化水质的基础水草,提供河蟹前期水草的利用。3~5月份种植轮叶黑藻,当高温期伊乐藻不生长时轮叶黑藻可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如果是前期不种植伊乐藻,受水质混浊和虫害的影响就更为严重,导致轮叶黑藻种植的成功率不高。
2.2投放活螺蛳
螺蛳可滤食水中藻类和有机质,具有很强的净水作用。应在清明以前每亩投放200~250公斤螺蛳,到6月时再每亩投放150~200公斤螺蛳,以提高水体透明度。
2.3培养枝角类
枝角类可滤食水中藻类和有机碎屑。因此在春季养蟹塘内可施适量生物肥料,以大量培养水体的枝角类。一旦水体中枝角类大量繁殖,水质就会清下来,可明显提高水中透明度。但此时应加大水体的增氧措施,以免造成缺氧。
2.4控制虫害
河蟹池塘中适当套养小型肉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以摄食水草上的各种水生昆虫幼体。具体每亩可套养10尾沙塘鳢鱼或黄颡鱼、10尾鲫鱼,可以控制水草上的各种水生昆虫。如果暴发了虫害,也可选用安全高效的生物杀虫剂快速灭虫。
2.5适当降低水位
在阴雨天,对透明度低的养蟹塘,应及时调低水位,这就相对提高了池水的透明度,有利于水草的光合作用产氧。一般情况下5~6月份池塘水深保持80~90公分左右,但在连绵阴雨天,水质混浊时可以把水位降低10~20公分。
2.6使用高效絮凝剂
对于水质混浊难以处理的池塘,可选用高效的絮凝剂使水中有机质、大型藻类吸附絮凝沉降,提高水体的透明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絮凝剂的使用根据池塘情况适当加减量。
2.7推广“围蟹种草”技术
养蟹先进地区,在12月成蟹池整塘、清塘放水后,均先用网片在池塘一端设置一个小网围,并在小网围内种植伊乐藻,面积占全池20~30%。待2月底、3月初小网围内的伊乐藻长至30~50厘米,此时将蟹种放入小网围内暂养。与此同时,在小网围外种植轮叶黑藻,面积占40~50%。到5月底,待轮叶黑藻长至30~40厘米高后,拆除小网围,将蟹种放出。此法将蟹种和轮叶黑藻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中分开培育,就防止蟹种将刚种植的轮叶黑藻幼体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养蟹、种草两不误。
2.8补种水草
在众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很多养蟹塘的水草到6月份时就没有了,这种情况下必须采取以下补救措施:引进水花生、水蕹菜种植、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等。
2.9.适量追肥
水草根据其生长的状态要做到及时追肥,尤其是扁担草,轮叶黑藻,在其种植之后,小的植株很容易被螃蟹或者虫害导致其死亡,所以必须及时追肥,让其迅速生长起来。扁担草在出白芽之前可以使用磷酸二铵等肥料3斤/亩追肥。轮叶黑藻在水温超过20度,其开始生长时使用3斤/亩的复合肥或者专业的草肥让其快速生长,形成优势种群。
2.10.去除草上泥质,纤毛虫
水草在生长过程中一旦遭遇水混,容易出现水草脏、附着泥质、纤毛虫等,影响水草生长,可使用腐殖酸钠类的产品来去除泥质,并配合芽孢杆菌调水。

生猪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市场经济也在不断的发展,人们对于生猪市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另一方面生猪养殖也会存在一定的疫病风险,对于已经存在的疫病还没有完全的解决,又会出现新的疫病,在一定程度上给生猪养殖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因此,如何解决生猪疫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是当前人们最关注的项目。本文通过对于生猪疫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使生猪疫病得到有效的控制,促进生猪市场稳定快速的发展。

一、生猪疫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1.病原体的增加与变异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生猪养殖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式病毒,给生猪防疫工作带来了很多的困难。这些新的病毒的产生不仅仅是以新的病原体的方式出现,更有一部分是由于病原体产生了新的变异而形成的新的较为复杂的病毒。在生猪疫病防控过程中极易出现变异状况的病毒主要就是流感病毒。如果发生这种状况就不能够使用原有的疫病防控治疗药物或者是手段来解决这一病毒,否则就会出现治疗效果不明显或者是根本没有效果,造成更多的经济损失,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

2.病菌抗药能力不断的增加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以及药物的研究在不断的发展,人们对于生猪疫病防控中的管理投入更多的资源,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病毒的耐药性,使新的药物发挥不了其重要的作用。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兽医以及生猪疫病治疗的相关人员没有按照规定进行药物治疗,大多数会出现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导致病原体抗药性不断增加;第二,由于生猪饲养场长期使用加入了抗菌药物的饲料,不仅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危害,还会增加了病菌的抗药性;第三,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在一定层度上会是生猪自身的免疫力下降,导致病原体在含有丰富抗菌药物的生猪体内不断的变异繁衍,造成更多的疫病传染。

3.人们对于生猪疫病防控意识不足

对于生猪疫病防控,很多饲养人员以及相关研究人士都没有足够的重视,对于生猪的疫病预防,认为只要做好接种或者是平时多注意一点就能够放心了,在饲养管理中没有定期对生猪饲养环境进行消毒灭菌,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当出现新的疫病时,工作人员就会感觉手足无措,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4.生猪购买以及销售环节中携带新的病毒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得到提升,因此,就会出现频繁的采购生猪猪苗以及进行相关的销售运输,在这一过程中就可能使生猪携带新的病原体,导致疾病突发率不断的增加。

二、生猪疫病防治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1.生猪疫病防治中要坚持预防为主

首先,要进行科学的预防。根据生猪饲养情况进行相关的疫病预防以及综合防控工作,按照相关规定的程序对其进行疫病的免疫工作,在发生疫情时也要按照相关人员的指挥冷静的处理问题。

其次,要进行相关的药物预防。药物预防在生猪饲养中是最基本的预防措施,不仅包括疫苗的注射,还需要定期在底料中添加一些预防药物,为生猪提高病毒抵抗力。

当然还要做好生猪饲养环境的消毒工作。在生猪饲养以及疫病预防中一个健康卫生的环境也是极为重要的,需要相关人员高度重视。在饲养员或者是兽医进行消毒、进入猪舍时要更换衣物进行消毒,还要定期为猪舍进行有效的灭菌,保障其生活环境的安全。

2.生猪疫病防治中要科学的进行治疗

首先,加强对于生猪的饲养管理工作。对已经患病的生猪一定要进行精心的护理,加强猪舍的通风以及消毒情况,保持猪舍的干燥,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及时为生猪提供清洁的饮用水,保障其正常的生活饮食。另外治疗要对症下药。饲养人员或者是兽医要针对生猪出现的不同症状来判断其生病的原因,并且及时有效的提供药方,将药物给生猪食用或者是加入到其食物、饮用水当中。还有使用抗病毒治疗。高效的抗菌药物也要按照规定挥着要求进行注射,不可随意增加或者减少剂量,尽可能的将其对于生猪的损害程度降到最低。

3.生猪疫病防治中要查清生猪猪苗的来源以及安全性

在生猪采购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把控其来源,在购买前一定要查看器检疫证明以及对其进行隔离观察,确定生猪没有其他危害之后再进行混群饲养。一定要避免为了贪图便宜购买来历不明或者没有建议证明的生猪,在进行混养时一定要对其生活环境进行消毒灭菌,保障环境的干净卫生,促进生猪健康生长。

4.生猪疫病防治中要规范处理死亡的生猪

在生猪疫病防治中对于死亡的生猪来说,我们一定要严格规范的处理,不能私自宰杀、食用、转运到他处、随便抛弃等,一定要及时对死猪进行深埋焚烧深度处理,防治病猪身上的病原体再度扩散。

结束语

就目前的市场调查来看,人们对于猪肉的需求一直在增加,对于生猪的养殖业在不断的发展。因此,生猪疫病的防控问题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这就要求相关研究人员针对生猪疫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根本原因进行根除,做到提前预防、科学治疗以及严格把控生猪来源,保证生猪的质量,稳定生猪市场的发展,促进市场经济的稳步进步。

生猪防疫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动物防疫工作中一切不确定因素的发生,各种复杂环节带来的工作难度,每位兽医防疫人员都是亲身经历的见证者。为此,我们经常思考和探索,力求寻找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的突破点和切入点。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摸索,我们认为在生猪繁殖源头开展防疫活动是解决防疫难和经费紧张的关键举措。
1当前生猪防疫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1防疫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1)农户居住分散,自然条件差,道路崎岖,防疫面广,涉及战线太长;(2)防疫工作量大,防疫人员多,人工费用高,且工作效率低;(3)农户圈舍条件较差,注射难,挂标更难;(4)养殖户文化水平较低,对防疫的认识不一样,总有极少数农户不接受防疫;(5)防疫工作经费紧张,防疫员生活补助偏低,其调度难;(6)兽医站到村组联络协调防疫工作难;(7)防疫反应、死亡补偿等事故调解处理难。
1.2防疫工作中存在问题
(1)分散免疫中大猪较多,防疫反应和死亡较多,农户对防疫工作容易产生误解和抵触情绪,而且死亡补偿难以按市场标准兑付,开支压力相当大;(2)因经费紧张,兽医站与防疫员经常为报酬问题讨价还价;(3)防疫中除了防疫员工资、防疫反应和死亡补偿外,还有培训、药品、器械、消毒等费用,费用相当紧张,每年都有很大缺口,长此下去兽医站将难以生存;(4)分散免疫还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抗体检测达标难。
2应对措施
2.1生猪繁殖源头的概念与免疫对象
生猪繁殖源头,是指具有繁殖能力已投入生产使用的种公猪、种母猪,及由此种公母猪繁殖的已达到60日龄的仔猪。
2.2生猪繁殖源头抓免疫的佐证资料
根据相关资料和实际查证:常规免疫病种中,猪瘟免疫期为6~12个月,口蹄疫免疫期为6个月,蓝耳病免疫期为6个月;仔猪入栏至出栏只需3~5个月时间,这期间80%的生猪在出栏时仍在免疫期内,约20%的生猪超出5个月出栏,可定时补防,口蹄疫和蓝耳病的补防应激反应很少。
饲养种猪的农户疾病阅历多一些,对动物防疫的认知度比较高,防疫工作比较好开展,对猪瘟、蓝耳、水肿等疫病都能做到自主免疫。而其他养猪农户则不同,经见到的疾病少一些,再者中大猪防疫反应多一点,而且养猪不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久而久之,对防疫的认识就模糊了,不管村干部、兽医防疫员怎么开导、()动员都不为所动,因此其工作难度的根源就产生了。
2.3生猪繁殖源头开展免疫的具体步骤
(1)建立和完善动物防疫工作常态化运行管理机制,严明工作纪律,落实各级职责任务,执行动物防疫工作单项考核管理制度,做到指导常态化、培训常态化、督促常态化、检查常态化和考核常态化。
(2)兽医和防疫人员以种猪头数落实防疫责任,制定严格的奖罚措施,落实防疫任务,务必做到产仔信息准确、防疫信息灵通、防疫档案整洁清楚和完整无误。
(3)加强检疫监督,认真查处,避免生猪进入市场流通或异地交易。认真进行辖区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可疑疫情立即上报,并及时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
(4)建议当地政府把种猪户动物防疫纳入村干部年度工作考核,将国家政策补助、种猪保险、政府政策倾斜和扶持等优惠政策与动物防疫密切挂钩。
(5)重视相关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宣传,经常开展对去势人员、养殖户特别是种猪户的养殖、防疫、疫病防治等专业知识的培训,逐步落实养殖户自主免疫、去势人员协助防疫、兽医和防疫人员补防的新型防疫模式。
(6)因地制宜地制定免疫程序:①种公猪免疫程序;②种母猪免疫程序;③乳仔猪免疫程序(22~60d内完成免疫)。2.4生猪繁殖源头抓免疫实际效果
2009~2012年,试验户(阳官3组张霞、陈金华、周有富,阳官4组何世兴、刘忠华、刘忠贵)6户能繁母猪6头,母猪配种前均进行了猪瘟、蓝耳和口蹄疫免疫;种公猪(站职工李小强所喂养)1年2次进行3病预防;所产仔猪在24d时预防猪瘟,32d去势时接种蓝耳病疫苗,出售前57d接种口蹄疫疫苗,连续4年防疫操作程序相同,共计预防仔猪518头,因病死亡1头,其他原因死亡2头;在免疫期内(即130~160d)出栏478头,抽检血样96头,抗体检测合格91头,猪瘟、口蹄疫病弱抗3头,猪瘟弱抗、口蹄疫无抗2头,出栏数占存栏92.8%;161~251d出栏37头,抽血检测抗体,合格24头,不合格13头。
2.5生猪繁殖源头抓免疫的实际意义
(1)加强了种公猪、种母猪免疫,提高了仔猪免疫和免疫应激能力。
(2)解决了防疫中的困难:①集中、聚点防疫,节省了分散免疫所消耗的时间和费用;②仔猪易保定,注射、挂标难的问题迎刃而解;③防疫反应少,解决了春秋季防疫反应、死亡多、补偿费用处理难的问题;④防疫职责分明,解决了防疫工作层面协调难和防疫联络工作受阻的问题;⑤缓解了防疫经费压力,解决了防疫工作中防疫员难以调度的问题;⑥100%的免疫密度,解决了分散免疫漏防多和抗体难达标的问题;⑦避免了分散免疫中认识差的农户不接受动物防疫的问题。
(3)解决了防疫经费短缺的问题:①减少了防疫员生活补助开支;②解决了分散免疫反应、死亡多、补偿费用高的问题;③解决了分散免疫消毒药物、器械、补助费用等开支项目繁多的问题。3思考
秋季开展动物防疫的最大优点是气候适宜、动物疫情相对稳定。但分散免疫的最大缺陷是:防疫员经常走家串户,疲于奔波,防疫员往往为防疫1头猪而在农户家的猪舍里追着猪走几十圈,山区农户猪圈卫生条件较差,防疫员经常弄得面目全非;兽医站为了降低反应死亡,要求防疫员防疫时仔细检查,严防疫苗反应事故发生,并把疫苗反应死亡直接与防疫补助挂钩,防疫员因此在工作中畏首畏尾,不敢大胆开展工作,有的虽防疫密度达标但抗体检测不达标,有谎报防疫密度的可能;山区路途偏远,冷藏箱冰块融化,防疫员无法及时更换,导致冷藏箱内温度升高,引起疫苗效价降低,导致抗体难以达标。
在生猪繁殖源头抓免疫,就是把防疫工作重点放在种公猪、种母猪和60日龄仔猪段,超出免疫期限仍未出栏的生猪例行补防。这样一来可以大大减少生猪防疫工作的复杂环节,减少了疫苗浪费和反应死亡补偿费用,兽医站可以用少量人员开展防疫工作,大大节省了人工费用,防疫员也因此在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上得到改善,工作信心倍增,防疫工作时效明显提高。100%的免疫密度和规范科学的接种方式为我国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护屏障。
在生猪繁殖源头开展免疫避免了很多浪费,为国家节省了财力;减少了防疫人员,为兽医站减轻了工作负担和压力;集中、聚点防疫为防疫员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可谓一举多得,一得多利。

猪场免疫存在的问题以及处理方法对策


猪场免疫是给猪体注射疫苗,使猪群获得特异性抵抗力的技术常规措施,以达到增强猪体免疫力,抵抗疾病的目的。然而,猪场免疫受疫苗、猪群、病原、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免疫失败的原因导致猪群发病的事例经常发生。下面笔者就影响免疫效果的常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猪场免疫存在的问题以及处理方法对策。

1、免疫存在的问题

疫苗质量。比如,疫苗含毒量不符合要求,免疫效价低、佐剂不佳、疫苗纯度不高以及活苗中病毒丧失等,都能引起免疫失败。

运输、保存和使用疫苗的方法不正确。疫苗的化学成分大部分是蛋白质,若是长时间将疫苗暴露在强光和高温环境中,会导致其失去效力。使用疫苗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将疫苗稀释之后长时间不进行注射;有的没有用专用稀释剂对疫苗进行稀释;工作人员以及接种用具没有进行严格的消毒,而将其他病原微生物带入;免疫剂量和接种时间不准确等,都会导致免疫失败。

猪群体质状况包括母源抗体的干扰和猪群患免疫抑制性疾病两个方面。母源抗体,就是猪只从母体中获得的被动性免疫抗体,疫苗的免疫效果受其含量高低的直接影响,仔猪对疾病的抵抗力能够增强。但是首次免疫效果会受到母源抗体的干扰,特别是弱毒疫苗。体内没有消失的母源抗体中和了注射的疫苗,仔猪主动免疫的产生会受到影响。母源抗体具有一定的消长规律,当母源抗体水平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给猪只进行免疫接种,以期能够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免疫注射之后,猪群产生抗体之前,猪群处于某种疫病的潜伏期,机体对免疫应答的反应降低,未能产生足够的抗体对疫病加以防御,证明此次免疫失败。

免疫程序不合理。首先,在给猪群进行免疫之前,没有对疫情进行监测,选择的免疫时机不合适,没有发现病猪。其次,没有重视二次免疫,很多疫苗都要经过2次以上的重复接种,对于猪只的免疫力能够得到提高,同时达到加强免疫的效果。

环境应激因素包括高温、寒冷等环境变化产生的应激,对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抑制,抗原免疫应答的能力降低,降低疫苗免疫保护力。

2、处理方法

对疫苗质量加以认真的检查。猪场给猪只进行免疫接种的时候,要逐个对疫苗瓶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瓶体是否存在破损变质、破乳分层情况,封口的严密性和标签的完整性,以及有效日期、使用方法、头份登记是否进行清楚记录。

正确对疫苗进行运输、保存和使用。通常都采取冷冻真空干燥的方式对大部分的活疫苗进行冻干和保存,这样能够将疫苗的保存时间延长,使疫苗的效价得到保持。油佐剂灭活疫苗中的油佐剂,可以使疫苗中的抗原物质进行缓慢的释放,继而疫苗的作用时间得到延长。这类疫苗应该保存于2~8℃的环境中,要严格防止其发生冻结。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严格控制疫苗的使用剂量。采用专用的稀释剂或者是生理盐水对疫苗进行稀释,现用现配,通常要求在3h内用完。严格的对接种用具进行消毒,通常会用75%的酒精或2%~3%的碘酊进行消毒。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实际的临床生产中,规模较小的猪只饲养场通常会完全照搬其他饲养场制定的免疫程序,或者是在出现问题以后对免疫程序进行随意的调整,个别猪只饲养场甚至没有制定免疫程序,仅凭借饲养者的主观意识给猪群进行防疫,特别容易导致免疫失败。每个饲养场都应该在每个季度内对空怀或是超期未配的母猪进行一次口蹄疫和猪瘟疫苗的集中免疫注射。猪场如果制定了合理的免疫程序,就可以抵抗传染病的侵袭,保障生猪健康发展;可是如果猪场没有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生猪就得不到有效的免疫保护,有可能感染发病。虽然不同饲养场的免疫程序都不相同,但是如果确定了免疫程序,应该保持1~2年内的程序相对稳定,并且严格进行执行。不提倡给大型猪场进行季节性的免疫,而是应该按照生产流程,分猪群、分阶段、分批次的进行规律性的免疫。

保证环境安静并且卫生,降低应激刺激。改善猪舍的饲养环境,确保猪舍的通风、换气,降低氨气浓度,以保证和改善猪舍的空气质量。无害化处理病猪的粪尿和病死猪,避免疫情流行。将猪群的饲养密度降低。冬季猪舍要注意保暖,夏季注意降温,猪舍保持安静,降低应激刺激。

一、免疫存在的问题

(一)疫苗本身质量问题比如,疫苗含毒量不符合要求,免疫效价低、佐剂不佳、疫苗纯度不高以及活苗中病毒发生失活等原因均可能导致免疫失败。

(二)疫苗在运输、保存和使用操作中方法不当疫苗化学成分多为蛋白质,如果长时间在强光和高温环境下,就会失效。在使用过程中,稀释后长时间不注射;一些疫苗没有使用专用稀释剂;由于接种人员及接种用具消毒不严带入其他病原微生物;免疫剂量和注射时间不准确等等都可能成为免疫失败的原因。

(三)猪群体质状况

1.母源抗体干扰。母源抗体是从母体中获得的被动性免疫抗体,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疫苗的免疫效果。这样可以增强仔猪对疾病的抵抗力。但是母源抗体可干扰首次免疫的效果,尤其是用弱毒疫苗。体内未消失的母源抗体与注射疫苗中和,影响了仔猪主动免疫的产生。母源抗体有一定的消长规律,需待母源抗体水平降到一定程度时,方可进行免疫接种,否则不能产生预期的免疫效果。

2.猪群患免疫抑制性疾病。免疫注射后,猪群产生抗体之前猪群处于某种疫病的潜伏期,其机体对免疫应答反应减弱,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来防御疫病,表现免疫失败。例如,猪群感染圆环病毒病、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伪狂犬病等病毒性疾病后,病毒主要攻击动物的淋巴系统,使免疫能力降低,注射疫苗后不产生免疫应答。

(四)免疫程序不科学猪场未根据当地猪病流行规律和本场实际,制定出合理的免疫程序,盲目免疫。一是免疫前,没有开展疫情监测,免疫时机选择不当,未能发现病猪。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病等,由于病毒主要攻击动物的淋巴系统,造成免疫应答降低,免疫接种后不能刺激猪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二是不重视二次免疫。许多疫苗需经过二次以上的重复接种,可提高免疫力达到加强免疫的目的。例如口蹄疫、伪狂犬病、乙型脑炎等疫苗需经过二次以上的免疫接种,才能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

(五)环境应激因素高温、寒冷、惊吓等环境变化产生的应急能抑制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对抗原免疫应答能力下降,从而导致疫苗免疫保护力下降。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认真检查疫苗质量在进行防疫接种时,应逐瓶检查有无破损变质、破乳分层、封口是否严密、标签是否完整,有效日期、使用方法、头份等记载是否清楚。

(二)正确运输、保存和使用疫苗按照我国《兽医生物制品规程》运输、保存要求,避免高温、强光和重金属的影响。大多数的活疫苗都采用冷冻真空干燥的方式冻干保存,可延长疫苗的保存时间,保持疫苗的效价。油佐剂灭活疫苗中的油佐剂能使疫苗中的抗原物质缓慢释放,从而延长疫苗的作用时间。这类疫苗2℃~8℃保存,严防冻结。剂量的使用应严格按说明书要求。稀释疫苗要使用专用稀释剂或者生理盐水,现用现配,一般在3小时内用完。严格消毒接种用具,一般消毒用75%的酒精或2%~3%的碘酊。

(三)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应充分考虑到本地区的疫病流行情况、畜禽种类、年龄、饲养管理水平、母源抗体水平、疫苗的特性、免疫途径等多方面的因素而制定,并加强监测,及时调整,实行“以监定免”。例如,猪瘟免疫时,要进行母源抗体水平监测,以确定首免时间。定期监测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细小病毒病等病的血清抗体,以确定猪群免疫力和野毒感染情况。在生产实际中,一些规模较小的养猪场往往盲目照搬它场的免疫程序,或发生问题后随意调整免疫程序,一些养殖场甚至没有免疫程序,完全凭生产者的主观意识去防疫,这些都很容易造成疫苗的免疫失败。

(四)保持环境安静、卫生,减少应激改善猪舍饲养环境,保持猪舍的干燥、清洁、卫生,做好猪舍的通风、换气,降低氨气浓度,以保证和改善猪舍的空气质量;做好病猪粪尿和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以避免疫情传播。减少猪群的饲养密度;注意冬季保暖、夏季降温,保持猪舍的安静,减少应激发生;用具和环境定期消毒。


冬季蛋鸡放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动物食品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而,绿色“肉”、“蛋”、“奶”颇受消费者青睐,生态养殖应运而生,并呈现快速发展势头。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冬季蛋鸡放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1、饲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产蛋率低而且不能保持稳定水平:目前我国大多的鸡场在进入冬季以后都没有比较理想的产蛋率,一般鸡场饲养蛋鸡的产蛋率约为30%,大多都是在20%-50%,这中间的数据起伏比较大,通常都呈现偏低而且不稳定的状态。

鸡蛋品质下降:目前在我国的实际养鸡生产过程中主要体现在鸡蛋蛋壳的厚度、坚固度、蛋壳表面的清洁度和蛋黄色泽等几个方面。有的鸡场饲养的蛋鸡产出的鸡蛋蛋壳厚度和坚固度都会有所降低。其中有不少鸡场中蛋鸡所产鸡蛋的蛋壳表面有比较差的清洁度,通常都会沾染一些粪便和污染物等杂物。然而大多鸡场中蛋鸡所产的鸡蛋蛋黄色度会有相应的比较大幅度降低的情况。

疾病频繁的出现:不少鸡场饲养的蛋鸡会出现相应的呼吸道疾病的流行,还有的鸡场鸡群中会有体内外寄生虫病的发生与流行,个别养鸡场中的蛋鸡群有时也会有内脏型马立克病的出现与传播。

2、原因分析

圈鸡过晚:产蛋鸡正常的温度要求在8-27℃,但是最适宜的温度是13-24℃。蛋鸡群生活的环境如果温度过低,会导致蛋鸡的产蛋率下降的同时采食量上升,造成蛋鸡体内的营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失。通常在环境的温度为5℃时,应该将放牧的鸡圈回舍内,同时还要在鸡舍的向阳面增加与鸡舍面积等同或大些的塑料棚作为蛋鸡平时的运动场。如果养鸡场始终坚持将蛋鸡群在室外进行放牧饲养,夜间舍内没有配备相应的保温设施就会导致蛋鸡的饲养状况出现问题,造成相应的损失。

光照时间短:根据许多相关的报道可知,我国目前仍然有不少鸡场鸡舍内给予蛋鸡的光照时间少于12h(其中包括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两种在内)。个别野外建造的鸡场缺少电源的设置,更没有补充光照的可能性。

缺少喂料量:如果蛋鸡群场对于鸡群从放养模式改为圈养方式就应该改变喂料量,如果鸡场继续沿用放牧期补料的数量和方法,加之没有保温设施的供给,就会导致蛋鸡摄入的营养远远不够蛋鸡生长需要,所以生产中必须加以重视。

营养供给不平衡:目前我国有的养鸡场存在供给鸡群的配料不符合标准而随意的饲喂;还有个别鸡场始终将蛋鸡饲料的标准配料按照笼养鸡的饲料标准进行配比;还有的养鸡场一味追求经济方面的利益而购买廉价的饲料原料,导致蛋鸡采食过后体内的营养出现比较严重的失衡状态。

舍内环境差:蛋鸡舍内如果缺少保温的设施供给,就会相应的造成舍内的温度偏低;有的蛋鸡舍密封不够严密,加上通风状况差,具有比较大的湿度,导致舍内的有害气体浓度升高,造成许多病原微生物滋生;如果蛋鸡场的管理方式不合理,导致鸡群受到的应激现象不断等,就会相应的降低蛋鸡的产蛋性能或者使产蛋的情况不稳定,同时也会造成许多疾病的频发,饲养者在生产中不容忽视。

3、解决措施

鸡舍环境的合理控制:冬季气温偏低,大多鸡场为追求保温而采取舍内平养、棚舍结合的饲养方式,可以在鸡舍的向阳面搭建一个临时的拱形塑料棚。目前大多的鸡场都存在保温、通风换气和除湿的矛盾,大多鸡群的饲养密度偏大,不能及时对蛋鸡产生的粪便进行清理,所以要及时的采取正确的方法将以上的问题解决,以保证冬季蛋鸡体机体健康、产蛋率维持在高而稳定状态。

科学管理:在许多的管理因素当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应激因素。冬季蛋鸡的饲养方式应该以圈养为主,然后适当的给蛋鸡进行室外运动的时间。放养鸡群的同时还要对鸡舍进行相应的清理和换气处理措施。如果天气状况差或者是气温骤降的情况都不能够进行放鸡。

营养调控:如果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对蛋鸡采取生态放养的模式,会发现鸡蛋的品质明显提高,主要是因为蛋鸡在野外放养的过程中采食不少生物活性物质,再加上鸡群的健康的机体和比较理想的生态环境。蛋鸡群如果采取以圈养为主的饲养模式进行养殖生产,首先就要调整饲料供给,以提高蛋鸡产出鸡蛋的品质。

疾病预防:野外生态放养的环境相对来说是比较优越的,相应的饲养密度偏低,而且环境中的空气相对比较新鲜,蛋鸡可以采食很多具有生物活性的饲料,这样可以保证蛋鸡的机体比较健康,并且还会具有相应的抗病力逐渐增强的优势。要根据鸡场的实际情况给鸡群注射相关疫苗,定期对蛋鸡体内的寄生虫加以驱除,同时还要改善鸡舍的环境,加强通风换气状况,还要降低湿度,这样是预防疾病的首要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产蛋率低而不稳
走访的十几个鸡场和电话咨询的多数鸡场,进入冬季以来,产蛋率均不理想。一般在30%左右,高者不足50%,有的甚至20%,而且起伏较大,低而不稳。
2.鸡蛋品质下降
鸡蛋品质主要表现在鸡蛋蛋壳的厚度、坚固度、蛋壳表面清洁度和蛋黄色泽等方面。一些鸡场鸡蛋的蛋壳厚度和坚固度降低,出现薄壳蛋、砂皮蛋和软壳蛋;一些鸡场蛋壳的清洁度普遍较差,沾满粪便和污染物;多数鸡场的蛋黄色度大幅度降低。由放牧期的9个以上罗氏单位降到8个以下。
3.疾病有所抬头
一些鸡场出现呼吸道疾病,一些鸡场出现体内外寄生虫病,个别鸡场偶尔发生马立克病(内脏型)。
二、原因
由于不同鸡场的具体情况不同,问题比较复杂。但共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圈鸡过晚
产蛋鸡要求温度范围是8~27℃,最适温度是13~24℃。如果环境温度过低,不仅降低产蛋率,而且还会导致采食量增加,营养的无谓损失。正常情况下,当环境温度最低降到5℃左右时,就应将在野外放牧的鸡圈回鸡舍,并在鸡舍的向阳面增加与鸡舍面积等同或大些的塑料(9645,110.00,1.15%)棚作为运动场。但是,有些鸡场至今仍然在室外放牧,夜间鸡舍没有任何保温设施。
2.光照时间短
调查发现,很多鸡场鸡舍的光照时间每天不足12小时(自然光照加人工光照)。有些在野外建造的鸡场没有电源,根本没有补充光照。
3.喂料量不足
一些鸡场沿用放牧期补料的数量和方法,每天补料在50~75克,少数达到100克。这对于没有保温设施,仍然处于野外放牧的产蛋鸡来说,其营养是远远不够的。
4.营养失调
一些鸡场配料随意,有啥喂啥;有的鸡场按照笼养鸡标准配料;也有的鸡场购买当地所谓的“柴鸡专用料”;还有的鸡场看到目前饲料价格较高而用廉价原料,营养严重失衡。主要表现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严重不足、蛋白能量失衡、矿物质比例失衡、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失衡等。
5.缺乏天然蛋黄增色物质
进入枯草期,尽管有时蛋鸡在野外放牧,但不能获得含有大量叶绿素的青绿饲料,影响蛋黄的色度。
6.鸡舍环境不佳
一些鸡舍没有保温设施,造成舍内温度低;有的密封严密,通风不良、湿度大,有害气体浓度增加,病原微生物孳生;有的管理粗放,应激现象不断等,都是造成产蛋性能低而不稳以及疾病增加的原因。

三、对策
1.增加光照
产蛋鸡对光照有较强的依赖性。由于冬季自然光照时间较短,人工补充光照是必不可缺的。应根据鸡的日龄和产蛋阶段,将光照逐渐调整到合适的时间,使产蛋高峰期光照时间维持在16小时。生产中可采取早晨补光或夜间补光,或两者结合。但无论哪种方式,应与补料相结合。
2.科学配料
生态放养的鸡种多数选择地方鸡,其适应性和抗病力较强,活动量大,但产蛋性能与现代鸡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其饲料营养水平应针对鸡的品种和生产特点而灵活掌握。根据笔者多年试验和实践经验,制定了河北柴鸡饲料营养推荐指标。
3.增加喂料量
根据气温、鸡的活动量、野外自由采食量和鸡的产蛋率,酌情补充饲料。一些鸡场看到鸡的产蛋率低,限制补料量,结果饲料投喂量越少,产蛋率越低。根据笔者经验,由于本饲养方式鸡的活动量较大,在冬季保温较好的情况下,河北柴鸡的日补料量应比笼养中型蛋鸡高10~15%。在保温不良的情况下,饲料的补充量还要增加。
4.鸡舍环境控制
为了保温,多数鸡场采取舍内平养,棚舍结合的饲养方式,即在鸡舍的向阳面临时搭建一个拱形塑料棚。据调查,多数存在保温与通风换气和除湿的矛盾,同时饲养密度偏大,粪便不能及时清理,为产蛋性能的提高和疾病的控制制造了麻烦。解决以上问题是保证冬季鸡体健康、产蛋率高而稳定的重要措施。
5.科学管理
管理包括的内容很多,涉及到鸡蛋生产的诸多环节。但最关键的问题应将防应激放在首要位置。蛋鸡由生态放养过渡到以圈养为主,圈养和放养相结合的饲养方式,由低密度的山场自由活动变为较高密度的人工控制环境活动。饲养管理方式的改变要有一个适应过程,管理程序的改变也需要一定的过渡阶段。要时刻清楚蛋鸡具有神经质的动物特性,避免应激因素的产生。
此外,冬季应以圈养为主,适当室外运动。晴朗天气的上午,当气温上升之后,约10点左右放鸡,下午4时左右归巢,即采取晚放鸡,早回巢的办法。在放鸡的同时进行鸡舍清理和换气。若遇到不良天气或气温骤降,不可放鸡。
6.鸡蛋品质的营养调控
蛋鸡在生态放养条件下,鸡蛋品质有了明显提高,主要是鸡在野外采食了大量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如昆虫、草叶等),加之健康的机体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实行以圈养为主,改变了原有的生活环境,必须在饲料方面做适当的调整,以提高鸡蛋品质。根据笔者试验,冬季在饲料中添加一定的富含叶绿素和纤维的物质,可使蛋黄颜色加深、胆固醇含量降低,磷脂含量增加。
7.疾病预防
野外生态放养,由于环境优越,饲养密度低,空气新鲜,采食很多具有生物活性的饲料,鸡体健康,抗病力增强。因此,普通病和传染性疾病均低于笼养鸡。但是,进入冬季之后实行圈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密度大,湿度大,通风差,自然饲料缺乏,相应的疾病接踵而至。比如,放养期间很少发生的呼吸道疾病在一些鸡场发生;肠道寄生虫病发生比较严重;内脏型马立克零星出现(放养方式该病很少发生,但冬季圈养后出现,其机理有待研究)。因此,除了注射有关的疫苗以外,要定期驱除体内寄生虫,并将改善鸡舍环境、加强通风换气和降低湿度作为管理的重要环节。

安徽省鹅肥肝产业存在的问题


随着鹅肥肝产业的迅猛发展,在产业链诸多环节呈现一些问题和隐患。

鹅肝专用品种选育滞后

优良的肥肝鹅品种是生产优质肥肝的基础。目前,我省用于生产肥肝的鹅品种主要是朗德鹅,一方面直接用于填饲生产肥肝,一方面作为父本品种与当地品种杂交,以提高后代生长速度。但是这些品种都没有经过肥肝性能的专项选育,因此填饲的难度较大,所产肥肝等级不高且料肝比低,经济效益差。另外,大多数肥肝生产单位都不注重品种选育,种用鹅和商品鹅不分,引进的朗德鹅大多数是商品代鹅,商品代留作种用已是一个普遍现象。由于多年来引进较少,自繁自养现象较普遍,近交现象严重,导致繁殖力和产肝性能下降,其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是无法与真正的朗德鹅配套系相提并论的,严重制约了我省乃至中国鹅肥肝产业化的发展。

品种是影响肥肝生产的重要因素,不同鹅的品种肥肝性能差异很大,大型鹅产肝性能差异很大,大型鹅产肝性能好,繁殖力较低。繁殖力高的,体型较小,产肝性能欠佳。

种鹅繁殖力较低与季节性制约了产业全年均衡发展

鹅的肥肝性能与繁殖性能呈负相关,肥肝性能好的鹅繁殖性能差,大多数肥肝鹅年产蛋只有几十个,孵化供种量有限。一只种鹅一年只能为市场提供20多只鹅苗。目前,我省鹅肥肝生产中所利用的品种大多是朗德鹅、狮头鹅或其与地方品种的杂交后代,普遍存在繁殖力不高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我省鹅肥肝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其次,自然条件下,鹅的产蛋具有季节性,当环境温度达到30度以上时,鹅将停产换羽。朗德鹅属长日照繁殖类型,一般每年的10-11月份进入繁殖产蛋期,至次年的4-6月份进入休产期,导致7-10月份雏鹅市场严重短缺。另外,冬季1-2月份雏鹅上市高峰期与中国传统的农村春节休闲时节重叠,农户养鹅积极性下降使雏鹅供过于求造成价格大跌。同时,冬季育雏成活率低,大大增加了冬季养鹅的成本。这种季节性繁殖现象造成了雏鹅生产的季节性非常明显,难以满足规模化养殖的均衡生产。

肥肝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不足

肥肝生产的标准与鸡、猪、牛羊相比明显不足,缺乏相应的国家标准。目前,我省鹅肥肝生产企业填料的调制方法基本是将玉米用水煮熟沥干后加1%食盐、1-2%油脂和0.5%禽用多维素拌匀,散热后备用。所用玉米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国产小粒种陈年黄玉米,生产出的鹅肥肝色泽呈黄色;另一种是白玉米,生产出的鹅肥肝色泽呈粉红色。肥肝鹅的代谢负担重,其日粮配制技术和标准与正常饲养方式存在很大区别,而肥肝生产技术发达的国家又对其日粮配方施行严格的保密措施,国内外有关品种推荐的标准差异也很大;日粮结构和填饲方案等技术缺乏理论依据作为支撑。

肥肝鹅的填饲过程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饲养过程,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填饲技术和填饲工人技能的高低对肥肝生产影响很大。我省鹅肥肝生产企业一般采用国产(上海产仿法式、无锡产9DJ-82-A型,北农大9TFL-100型)填饲机。填饲者将充分撑开的鹅嘴朝向填饲管口,缓慢向上套至食道膨大部,脚踩开关填入玉米,边填边退至距咽喉4-5厘米处,用手指将食道上端的玉米往下反复捋2-3次,轻轻将鹅放回。刚填时填饲量宜少,第3天起增加,以后尽可能多填,填足。每天填饲4-5次,平均填饲量小型鹅500-650克,大中型鹅750-1000克,全期用料平均每羽20-30公斤,填饲期约3-4 周。在品种、鹅龄、日粮和机器相同条件下,不同填饲员之间的平均肥肝重量差可达到170g。目前,我省缺乏专业的填饲人员,填饲人员流动大,专业知识匮乏或技术不够熟练,严重影响了我省鹅肥肝的规模化生产。

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问题

安徽省肥肝鹅饲养方式主要采用放牧和舍饲相结合的方式,种鹅主要采用半开放式圈养的方式。现有的鹅肥肝企业年产量达到50吨的不超过5家,产量在10-50吨的不过80家,大多数为产量在10吨以下的小作坊式工厂,既缺乏必要的设施,也没有严格的卫生标准。有一些企业甚至在废弃的猪圈或塑料大棚里填饲、屠宰,在露天的污水池中预冷,还有的企业用化工原料漂白,至于进行鹅肥肝深加工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以上因素导致我省生产的鹅肥肝及其深加工产品达标率低,认证难度大,在国际市场没有立足之地。

再加上近年来亚洲禽流感不断发生,更是严重制约了安徽省禽类产品的出口。若安徽省生产的鹅肥肝出口受限,而国内肥肝市场有限,就会导致贵族食品贱卖。肥肝购买者对肝的大小、质量要求愈来愈高,最后转嫁到生产企业身上,降低经济效益,提高鹅肥肝行业风险。

另外,肥肝生产引起的环境污染及环境破坏比较严重。粪污、散落玉米,特别是宰杀过程的污染问题,循环经济开发不足,都严重影响安徽省肥鹅肝循环经济的发展。减少生态环境的污染,提高产品品质迫在眉睫。

产品深加工比例小,产业链短

在国外,肥肝的深加工比例约为60%,产品有数十种,花样繁多。但我国只有百分之十,我省更低只有1%,现在的肥肝销售产品仅为冻肝和保鲜肝,个别企业刚刚涉足肥肝的深加工,但因产品质量、风味缺乏创新和特色等原因还未能打开市场。产品附加值低。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5801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