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黑蜂

欧洲黑蜂(ApismelliferamelliferaL.)原产阿尔卑斯山以西和以北的欧洲地区,是西方蜜蜂的指名亚种。伊比利亚半岛的蜜蜂和它十分相近。

欧洲黑蜂体大,腹部宽,舌短(5.7~6.4mm);几丁质深黑色而且一致,少数在第2和第3腹节背板上有黄色小斑,但不具黄色环带;覆毛长,绒毛带窄而疏。雄蜂的腹部绒毛棕黑色,有时黑色。肘脉指数小,平均为1.5~1.7。

它比较怕光,提脾检查时,常在脾上骚动,且常处于激怒状态。春季发展略慢,可达中等群势,仲夏才成强群。分蜂性弱,采集勤奋。在严峻的气候条件下能很好地越冬。易感染幼虫病和遭受蜡螟为害。抗孢子虫病和抗甘露蜜中毒的能力强于其它蜂种。蜜房封盖呈干型或中间型。

黑蜂是在西欧海洋性温和的气候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它的育虫能力不强,春季发展慢,产蜜量显得不如其它蜂种。因此,近代养蜂业一般不愿选用黑蜂。但在英国和挪威的石南草(Heather,又名越桔)流蜜期,它胜过任何其它蜂种。在蜜源较贫乏地区,其他蜂种常耗尽所有贮蜜,唯有勤俭的黑蜂,尚能经常提供一些余蜜。

在法国,黑蜂由于其育虫的节律和当地流蜜的季节性周期密切相关,因此至少具有3个不同的生态型。在巴黎地区,伴随着早季由果树、油菜和洋槐组成的流蜜期,存在着一种发展早、下坡早的生态型;在西南欧比斯开湾石南草地区,存在着一种发展缓慢,而夏季长期扩展的生态型;第三种生态型存在于南部利翁湾布罗温斯地区,其春季发展特早、秋季出现第二次育虫高峰。在不同蜜源植物的地区,互换具有一定生态型的蜂群,虽然环境已变化,但是它们却仍然保留着原有的育虫周期的趋向,因此变得不适应,常比当地蜜蜂产蜜量低。

黑蜂和其他蜂种杂交,其后代常表现出不寻常的生活力和产蜜量,但性情依然暴躁好螫。因此,在特定地区经精心选择后,黑蜂可否在未来的育种上发挥某种作用,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

黑蜂可用以进行蜂蜜生产,但在春季,产蜜量不如意大利蜂和卡尼鄂拉蜂。

欧洲黑蜂是在受海洋影响的西欧温和的气候环境里发展起来的,它有很多生态型,如英国蜂、德国蜂、阿尔卑斯蜂、法国棕蜂、中俄罗斯蜂等。17世纪,欧洲黑蜂被引入北美洲;19世纪被引入南美洲、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亚洲的西伯利亚地区。在近代养蜂业的发展中,欧洲黑蜂曾起过重要作用,但由于其性情凶暴,不便于企业化生产管理,除少数例外,已普遍不受人们欢迎。在大部分地区,它们已和意大利蜂、卡尼鄂拉蜂、高加索蜂等杂交,或是完全被这些蜂种取代。杂交后代常表现出很强的生活力和产卵力。在法国、西班牙、波兰和前苏联境内某些地区尚保留有地方性纯种欧洲黑蜂。在瑞士、奥地利的阿尔卑斯山区、英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国家,有些养蜂家开展了选育欧洲黑蜂品系。在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上,设有欧洲黑蜂保护区,黑蜂已在该岛繁衍了170多年,其形态特征和生物学与原产地的欧洲黑蜂相同。中国新疆伊犁地区饲养的黑蜂,据初步观察研究是1925年自哈萨克斯坦引入的中俄罗斯黑蜂

相关阅读

东北黑蜂


分布在我国黑龙江省。原是由西伯利亚引进的前苏联远东黑蜂。它是一个已为长期生产实践所证明了的适应当地气候、蜜源特点的蜜蜂优良品种。它不仅已经成为黑龙江省的当家品种,而且也是我国的一个宝贵蜂种资源。

血统分析

1956年,前苏联的舍尔宾纳(ЩерьинаЛС)所著《养蜂学》中提到:远东蜜蜂原是被运到沿海边区去的乌克兰蜂。该蜂遍布乌克兰,喙长,温和,色比中部俄罗斯黑蜂鲜明。

1975年,德国的鲁特涅(RuttnerF)在《蜂箱与蜜蜂》中提到:类似卡尼鄂拉蜂(A.m.carnica)的苏联南部乌克兰草原蜜蜂(A.m.acervorum)显然是过渡到黑蜂(A.m.mellifera)的中间类型。

1982年,刘宗唐在《黑龙江养蜂资料选编》中提到:据资料记载,苏联的远东在100年前曾是欧洲黑蜂与卡尼鄂拉蜂的混居地带。苏联西伯利亚的喀尔巴阡蜂(Carpathianbee)和远东蜂都是卡蜂的品种。欧洲黑蜂在十七世纪以后,人们将它越过乌拉尔山带到西伯利亚。这充分证明西伯利亚不仅曾经饲养卡蜂,也饲养过欧洲黑蜂。根据遗传学的观点分析,东北黑蜂具有稳定的遗传性,并具有其特殊的形态指标和生物学特性,它应该成为一个品种。东北黑蜂来源于欧洲黑蜂和卡蜂的混居地带。它在某些方面和欧洲黑蜂相似,另在某些方面又和卡蜂相似,这就充分说明欧洲黑蜂和卡蜂皆是东北黑蜂的亲代,同时可以断定,东北黑蜂是由欧洲黑蜂与卡蜂自然杂交后,经长期自然选择结合人工选择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品种。

1982年,虎林县的杨玉华、饶河县的金垣在上述同一选编中分别都认为东北黑蜂源于前苏联远东黑蜂,现已成为适应当地气候、蜜源条件的地方生态型。

1993年,刘先蜀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养蜂卷》关于西方蜜蜂条目中提到:在前苏联养蜂业中具有一定位置的远东黑蜂,是乌克兰蜂和中俄罗斯蜂(欧洲黑蜂的一个生态型)长期杂交形成的,并在一定程度上混有高加索蜂和意大利蜂的血统。

综上所述,东北黑蜂乃源于苏联远东黑蜂,而远东黑蜂是乌克兰蜂与欧洲黑蜂的一个生态型─中俄罗斯蜂长期杂交形成的,而乌克兰蜂接近于卡尼鄂拉蜂。由此,可得出一个结论:东北黑蜂的主要血统应是卡蜂和黑蜂。

笔者曾分别于1950年、1957年、1959年,先后引进纯种卡蜂、东北黑蜂、远东黑蜂种王来福州试养。1987年8月在波兰接触过欧洲黑蜂。1990年夏考察了东北黑蜂保护区。1992年夏又有机会考察了新疆黑蜂保护区。这样,综合中外有关各方面的资料、形态指标、生物学特性以及个人直接感触比较,东北黑蜂性情温顺、管理方便;而欧洲黑蜂或伊犁黑蜂凶暴异常,近之如临大敌。因此,按主次而论,至少从饲养角度上可以认为东北黑蜂这一品种,血统基本上乃属于卡蜂(Carnica)的,其中杂有欧洲黑蜂(Mellifera)的相当成分。至于今日其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某些高蜂(Caucasica)以及南来意蜂(Ligustica)的性状,则多半是本世纪30年代以至50年代以后所受到的影响。

饲养简史:

19世纪中叶,即1857年中俄爱辉条约签署之后,随着沙俄势力的深入扩张和大量移民入境,并将远东蜜蜂带入黑龙江省。

1878年,地处完达山东侧,濒临乌苏里江西岸,交通十分闭塞的饶河县,一位名叫邹兆云的少年15岁就到对岸为俄国雇主饲养黑蜂,由于潜心斯业,深谙蜂性,成绩斐然。1918年迁归故里,在同行王德臣的资助下,首批从江东用马驮回15桶蜜蜂,前后计3批共40余群,并自行设计了方脾18框箱,在苇子沟定地饲养。几年时间,蜂群繁殖很快,逐年扩散,成为当今饶河东北黑蜂之源。

1947年,饶河全县养蜂者达70余户,蜂群1,850箱,年产蜜40余吨。1955年全县养蜂2,600余群,产蜜超百吨。

1959年饶河895农场马忠杰、刘良德带东北黑蜂96箱入关,转地河北、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由于该蜂具有独特性状和优越的生产表现,沿途甚受各地同行的称赞,并被争购一空。1979年饶河建立了东北黑蜂原种场,蜂业进一步发展。

70年代以后,公路交通改善,异种蜂群相继入境,蜂种杂交,严重威胁东北黑蜂的存在。为保住这一优良的蜜蜂品种,经养蜂专家马德风、戴日镳、杨俊伍、韩行舟等努力呼吁并得到省地县主管部门的重视,1980年5月8日黑龙江省政府签发85号文件,将饶河、虎林、宝清三县划为东北黑蜂保护区,并立即建立监查站,常年巡回检查。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对养蜂生产、蜂种提纯进行了技术指导。1989年饶河全县有蜂场159个,养蜂4,652群,年产蜜290t,群平均产蜜62.34kg。

形态标准东北黑蜂是自然形成的一个地方品种,由于蜂王是在空中交尾且是一雌多雄,这就决定了蜜蜂遗传的杂合性,所谓纯种也是相对的。因此,它的性状实际上是在一定范围内所表现的混杂性状。

那么,东北黑蜂的纯种形态标准是什么样子呢?这个问题只能根据所掌握的数据来进行鉴定和回答。如果掌握的东北黑蜂其形态特点都比较相对地稳定,也就是说,它的形态指标变化幅度不大,通过生物统计计算其标准差或变异系数都比较小,且体色一致,这就说明所掌握的东北黑蜂即为纯种。根据有关人员多年的观察、测定,认为它的形态特征应具有如下的标准:

蜂王:有2种类型。一是全部为黑色;另一种是腹部1~5节背板有褐色的环纹。在腹部背板正中线上,从第一腹节至末节都有倒三角形的黑斑。两种类型蜂王的绒毛皆呈黄褐色。

工蜂:有2种类型。一种是几丁质全部呈黑色;另一种是第2、3两腹节背板两侧有较小的黄斑,胸部背板上的绒毛为黄褐色。两种类型的工蜂,每一腹节都有较宽的黄褐色毛带,毛带比高加索蜂稍窄些,腹部的第1、2、3节腹片的下缘均为黄色,第4、5、6节全部呈黑色。

雄蜂:只有一种黑的体色。腹部1~5节背板的后缘皆有褐色光泽的边沿,最末节为黑色,其腹端毛很长,胸部背板的绒毛为黄褐色。

工蜂的经济器官吻长6.4mm(6.0~6.5mm)、右前翅长9.94mm(8.9~9.9mm)、宽3.22mm(3.0~3.5mm);第一对蜡镜长2.38mm(2.2~2.5mm);肘脉指数2.63(2.0~3.0);绒毛指数1.32(1.16~1.50);翅钩数22.75(20~28);后足胫节加第一跗节总长5.57mm(5.4~5.9mm);跗节指数1.99(1.71~2.16);细度指数1.80(1.70~1.89);第3、4腹节背板总长4.81mm(4.6~4.9mm)。

雄蜂肘脉指数1.49(1.4~2.0)。

生物学特性:

经有关人员多年考察、研究,东北黑蜂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如下:

性情温和、不怕光。受振动一般不激怒,在阳光下提脾检查,蜜蜂十分安静,照常工作,蜂王亦不慌不忙地照样产卵。耐寒力强。在黑龙江长达6个月的越冬期,两框蜂可安全越冬。蜂王产卵力强。在立春前后,蜂王就已产卵,且产卵整齐、集中,虫龄次序良好,一般皆从中间向外有次序地扩展。资料表明从5月27日至7月14日,蜂王平均日产卵976粒。春分至清明,出窖时只有1框蜂群势的蜂群,到椴树流蜜开始时,可以发展到10框。利用零星蜜源好。能很好地利用早春和晚秋的零星蜜源,但由于吻短,对长花管的蜜源植物利用较差。能维持大群。一般可维持10~14框蜂,8~10个子脾时才出现王台。爱造赘脾。在边脾外侧经常出现大张的自然脾。蜜房封盖为中间型。一般蜜盖一半呈深色(褐色),一半呈黄白色。定向力强,不迷巢。盗性较强。少采胶或不采胶。

生产表现:

东北黑蜂在饶河饲养史上曾多次表现出惊人的生产能力。1955年,关门大队的200余群蜂,在椴树流蜜期平均单产200kg,平均日单产12.5kg。1977年,小佳河公社永丰队蜂场,毛水苏流蜜期,27群蜂平均单产350kg。同年大佳河公社养蜂员翁殿喜的亲属,一群蜂单产超过500kg,震动了四方。当然,蜜蜂表现出来的生产能力与蜜源条件和饲养技术紧密相关,但绝不能忽视蜂种因素。

东北黑蜂具有稳定的遗传性状,较强的配合力,以及杂种一代适应性强,增产显著等特点。据刘先蜀、李盛东试验,在北京地区配制的东北黑蜂杂交种,增产30%以上。据江苏邳县宋涛的黑、意蜂杂交试验,其增产也达30%以上,并且泌浆不亚于意蜂。另据马德风在湖南试验,利用东北黑蜂培育出的杂交种,既抗高温,又抗干旱,夏季繁殖平稳,秋季繁殖良好,冬季采集柃蜜胜过其它杂交组合,单产达17kg。

上述实例证明,东北黑蜂具有良好的遗传性状,是一个难得的育种素材。东北黑蜂保护区的3,000原种群堪称我国养蜂业的一个宝贵基因库。

黑大蜜蜂:黑蜂


黑大蜜蜂(ApislaboriosaSmith,1871)是蜜蜂属中体黑且大的一种,而且是最大的一种(图)。由于主产区在喜马拉雅周围的雪山下,岩栖,故俗名又称为喜马蜜蜂、雪山蜜蜂及岩蜂等。

分布: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地区和怒江、澜沧江流域,包括中国西藏南部、云南西部和南部,以及尼泊尔、不丹、印度东北部等地。

工蜂体长17~18mm,体黑色;腹部第2~5节背板基部各有一条明显的银白色绒毛带;胸部、小盾片及第一腹节披黄褐色毛。前翅烟褐色。

黑大蜜蜂常栖息在海拔1,000~3,500m的悬崖下,具有随季节迁徙的习性,冬天迁至低海拔温暖地带,夏天迁至高山凉爽地带。单一巢脾附于悬岩下,离地十数米以上,敌害难以接近。常数群乃至十数群以上相邻结巢构成群落。这样,声势浩大,敌害不敢靠近。巢脾长0.8~1.5m,宽0.5~0.95m。新脾纯白,旧脾黄褐发亮,基部为蜜粉区,厚可达100mm,中、下部为繁殖区,厚为35mm。纯蜜区偏于基部上头,呈倒三角形。匡邦郁、和绍禹、李绍文报道,云南怒江峡谷傈僳族岩蜂村的山岩间有由20群黑大蜜蜂组成的群落;澜沧县竹塘区茨竹河乡拉祜族李扎米老汉几十年来拥有一处蜂岩,岩为石灰质,海拔2,000m,常年有20余群黑大蜜蜂营巢其间,都极为壮观。

日本坂上昭一博士认为,黑大蜜蜂在高山地区显示出很强的适应能力,在大约海拔4100m处的花朵上可采集到,这样的高度只有熊蜂才常被发现。它们大概不可能在极高海拔的地方营巢,但可以在营巢地点上下不同海拔高度的地方采集。黑大蜜蜂能在不适合其他蜜蜂飞行的气温下飞行。

每年秋末冬初,每群可猎取蜂蜜20~40kg及一批蜂蜡,是一种经济价值较大的野生蜜蜂资源。

伊犁黑蜂


品种名称伊犁黑蜂

分类 蜜蜂
品种来源新疆黑蜂是20世纪初由俄国传入我国新疆西北部地区的中俄罗斯蜂的后代,基本属欧洲黑蜂。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伊犁黑蜂,是欧洲黑蜂的一个品系,1925~1926年,由俄罗斯人从哈萨克斯坦带入。目前,伊犁黑蜂是新疆养蜂生产的重要蜂种,分布于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新源、特克斯、尼勒克、昭苏、巩留、伊宁和布尔津等地。

外貌特征:蜂王有纯黑和棕黑两种。雄蜂黑色。原始群的工蜂,几丁质均为棕黑色,绒毛为棕灰色,有少数工蜂腹部的第二至第三腹节背板两侧有小黄斑。工蜂初生体重109~127mg,前翅长9.37~9.88mm,喙长6.03~6.44mm,肘脉指数1570.24;春季最长寿命为47d,采蜜季节最长为33d,越冬期最长能达204d。

品种性能:伊犁黑蜂怕光,提巢脾检查时蜜蜂不安静,性情凶暴,爱螫人。蜂王产卵力较强,每昼夜产卵平均1181粒,最高曾达2680粒,产卵集中成片,虫龄整齐,蛹房密实度高。育虫节律波动大,春季育虫早,夏季群势达13~15框蜂,6框子时便开始筑造6~8个王台准备分蜂。采集力强,勤奋,善于采集零星蜜源,出巢早,收工晚,主要蜜源大流蜜期,在天下小雨、气温较低而同场意蜂已停止采集的情况下,伊犁黑蜂仍可出巢采集。泌蜡力强,造脾快,喜造赘脾。泌浆能力一般,蜜房封盖为中间型。采集利用蜂胶比意蜂多。耐寒性强,越冬性好。据报道,在伊犁高寒地区,冬季温度-40℃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群势的蜂群仍可在室外安全越冬;一群重1kg蜜蜂的群势能在越冬室中正常越冬,且节省饲料,比卡蜂更耐寒和节省饲料。伊犁黑蜂在早春冰雪还未完全融化,室外气温8℃左右时,就可采集雪莲花的花粉归巢。伊犁黑蜂抗病力和抗大蜂螨能力强,在新疆的气候条件下,伊犁黑蜂蜂群内还未发现有小蜂螨和蜡螟寄生。

伊犁黑蜂是适应新疆气候和蜜源特点的一个优良黑蜂品系,我国的一个宝贵的蜂种资源。正常年景,群平均产蜜量为80~100kg,最高产量超过250kg。

黑小蜜蜂:黑蜂


黑小蜜蜂(ApisandreniformisSmith,1858)是蜜蜂属体黑且小的一种(图)。分布于南亚及东南亚,在中国已发现于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州的景洪、勐腊及临沧地区的沧原、耿马等北回归线以南的北热带地区。

体长,工蜂7~8mm;蜂王12~14mm;雄蜂10~11mm。

工蜂,体栗黑色,间或第1腹节背板端缘及第2腹节背板基部红褐色;蜂王,体黑色,间或腹部第一节背板端缘及第2~3节基部红褐色;雄蜂,体黑色。

黑小蜜蜂一般在海拔1,000m以下的次生稀树草坡的小乔木上营单一巢脾的蜂巢,一般离地2.5~3.5m。巢脾固定在树枝上,近圆形,上部形成一厚的巢顶,将枝干包裹其内,下部尖突,总面积近177~334cm2,情况与小蜜蜂相似。

黑小蜜蜂对温度十分敏感,当气温上升到15℃时,开始活动;20℃以上时,出勤积极。每日出勤高峰期在11~17时。

黑小蜜蜂工蜂护脾能力很强,即使在繁忙的采集之时,也从不让巢脾裸露。当暴风雨或烈日照射时,工蜂相互攀缘,层层重叠,围护巢脾。性机警凶猛,当人们接近时,巢脾下方的守卫蜂呈警戒状态,若触动其巢,则纷飞出击远达30~40m。

取蜜时用烟驱蜂,连脾割下,每群每次约产蜜0.5kg,每年视蜜源季节,可采收2~3次。黑小蜜蜂体小灵活,为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传粉昆虫。

欧洲鳗鲡黑仔鳗的培育


(一)清池、清毒
在黑仔鳗放养前,要做好培育池的清池、消毒准备工作。水泥池的消毒准备工作可参照白仔鳗培育池的方法进行。对砂石底或三合土底的池子,首先要将池排干,尽量去掉池中沉积的淤泥(新池可省去)。让池底充分曝晒,使池底中的腐殖质充分分解。同时要仔细检查池壁、注排水设施,包括拦鱼栅、食场等,如有损坏或渗漏,要及时进行修补。

放养前20天左右,池中注入少量水,使池底浸湿为止,用20~30毫克/升漂白粉或用200毫克/升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除去池中有害生物。把漂白粉或生石灰事先溶化在少量水中,然后均匀泼洒在池壁和池水中。

放养前2~3天打复水,把清塘后池中的积水排出,注入新鲜水。注水时,为防止大型浮游生物或小鱼虾等进入培育池,可用密尼龙筛绢网过滤。注水后如发现池中有大型水蚤、锚头鳋幼体等有害生物,可采用0.5毫克/升晶体敌百虫消毒池水,待毒性消失后方可放鱼。

(二)鳗种放养
1.黑仔鳗消毒 黑仔鳗经过捕捞、筛选、搬动等操作,体表粘液部分脱落,皮肤擦伤容易引起细菌感染,故在放养后的当天傍晚,耍立即进行药浴。一般采用盐水或呋喃类药物消毒,切忌使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消毒。消毒后需大量换水,保持水质良好,以增进鳗种的食欲。

2.放养密度 白仔鳗经筛选后,可按不同规格分别投放入黑仔鳗培育池内培育。刚刚选别出来的黑仔鳗最好继续在水泥池内培育,再经过一段时间培育后,规格大些再进行分养于砂石底或三合土底的池子。有的是将黑仔鳗直接放入砂石底或三合土底池子培育,由于土池自净能力强,加之水质、水温变化相对稳定,培育效果较好,尤其是新建的场,不妨直接使用砂石底或三合土底的池子进行黑仔鳗的培育。水泥池的放养密度要比砂石底或三合土底的池子要低些。具体投苗密度见表4-5。

(三)投饲管理
筛选后的小规格黑仔鳗(500~800尾/千克),仍投喂白仔鳗饲料,大规格黑仔鳗(一般规格达500尾/千克)可通过饲料转换的方法改喂特制黑仔鳗(俗称特黑),饲料中需添加一定比例的水和油,加水量一般为饲料量的1.3~1.5倍,鱼油添加量一般控制在3%以内。黑仔鳗阶段,由于鱼体仍较小,饲料加工时一定要搅拌制成柔软而膨胀、黏性强、不易溃散的团状后方可投喂。每天投喂2次,即:上午5~6时,下午5~6时。上午投喂量一般占总投喂量的40%,下午占60%。每天投喂量以半小时内吃完为适量,日投饲量的增减一般根据池塘存鳗量、每天吃食状况及鳗鱼活动状况和天气情况而及时调整。

4月底至5月初后分选出来的黑仔鳗,由于正值春夏交接,气候变化大,日温差波动大,故停炉的时间应适当推迟,否则由于早晚水温不稳定,黑仔鳗吃食将出现不正常,尤其水泥池更为明显,养殖管理难度明显加大。

欧洲鳗鲡有过饱食的摄食习惯,故在高温期,要控制好日投喂量,切忌过量投喂。具体做法如下:
(1)在水源充足、水质条件好、水温可控制在28℃以下时,可适当提高投饵率,一般在3%以上,鱼油添加量可控制在3%左右。尽量让其吃饱,以达到快速生长的目的。

(2)在水量充沛、但池水水温无法控制的情况下,一般要采取适度控制日投喂量,日投饵率一般控制在3%以下。同时鱼油添加量控制在1%~2%。如池水水温超过28℃时,摄食状况及消化功能明显下降,要注意防止贪吃的欧洲鳗须过分饱食而产生消化不良导致疾病频发。

(3)在水源供应紧张、水交换量有限、水质管理较差的情况下,日投喂量要严格控制,一般日投饵率控制在1.5%以下,鱼油添加量一般为1%或不添加。此时要密切注视吃食状况,如发现吃食状况差,应及时捞出剩饵。切忌摄食时间长而导致水质恶化的后果。

(4)改进投喂方法,在食台上尽量把饲料铺开或分成两大片,以便有更大的接触空间让欧洲鳗鲡容易摄食,从而缩短摄食时间,减轻对水质的污染(表个6),保证摄食均匀,减少三类苗的比例。

(四)水质管理
在黑仔鳗培育阶段,由于正处于盛夏高温期,所以水质管理尤为重要。具体要求如下:
1.设置栖息台 根据欧洲鳗鲡的生活习性,喜欢在池底群聚静卧,所以在池水的流水处设置一定面积的栖息台让其悬挂于台上栖息,避免鳗鱼钻入砂底长期处于不良环境中栖息,避开池底水质状况差的生态环境,生活在水质较好的环境中,从而减少病害发生机率。栖息台一般采用竹制或钢筋做框架,然后用聚乙烯绳编织的各种规格的网做成上、下数层的栖息网,置于池塘中投饵台两侧流水处。栖息台的面积及大小一般根据池塘大小设备,面积300平方米以上的池子,可设置2~3个;150~300平方米池子,可设置1~2个。每个栖息台的面积一般为3~4平方米,分为4~5层。

2.搭盖遮阳同、膜 在饲养过程中,为了降低水温,保持适宜的生活水温及避开强光刺激,保持池水水温、水质的相对稳定,一般采取在池子的中间走道及投饵台上方搭盖黑色塑料薄膜,在池子的其他部分搭盖这光率达80%的遮阳网,以营造,个幽暗的栖息环境。春冬时,则拆除遮阳网,让阳光照射,以利于池水水温的升高。

3.捞取利饵 每次投饲后要及时捞取剩饵,一般在投饲后的10~15分钟,如发现摄食状况差应立即捞除,以免饵料长时间漂于水中散失污染水质,同时饵料框要及时洗刷干净、晾干。

4.排污 每天早晚投饵后2小时要彻底排污,同时每间隔2~4小时应排污一次,如排污不畅,要用虹吸管吸污,坚持做到每日刷洗池子,定期彻底刷洗池底及池壁。

5.加注新水 要求每天换水量达到100%~120%以上,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换水后加满水保持微流水。

6.调节水温 高温期要适当提高水位,以利调节水温,避免水温有较大波动。

7.注意水色变化 经常注意鳗池水色变化,要求土池水色淡绿,水泥池水色清澈见底,透明度要求在40厘米以上。遇暴雨季节,水源水浑浊,水质pH骤降,水温波动大,可适当控制换水量及控制投饵量,同时采用5~10毫克/升生石灰进行调节。雨季过后要彻底洗刷池子,加强药浴防病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打地下水进行水温调节或雨季备用,也可采取将水源水引入土池沉淀过滤后再使用,此时可采用沙滤法或化学方法。化学方法为,当水源pH偏高时使用明矾,当pH较低时可使用碱式氯化铝,或先施石灰1.0~1.5毫克/升,再使用明矾。

8.定期测定水质理化因子 可采用水质快速测试盒进行水质监测,养殖的池水一般要求水温最好在24~26℃,高温最好不超过28℃,pH6.5~7.5,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NH+4一N1.0毫克/升,NO-2一N0.1毫克/升,硫化氢0.02毫克/升,水透明度40厘米。

(五)病害防治
黑仔鳗培育阶段由于正处于春夏季节,气候变化大,雨水多,同时水温偏高,由于欧洲鳗鲡不耐高温,适应力下降,所以病害发生的机率明显上升。此阶段主要的病害为细菌性烂鳃病、赤鳍病、赤点滴、拟指环虫病、车轮虫病、烂尾病等,其中尤以烂鳃病、烂尾病、拟指环虫病的发病机率较高。采用水泥池饲养,水温控制及水质管理方面较容易,但往往在气候突变时,如暴雨季节、寒潮突袭时,池水水温波动大,水质易引起突变而诱发疾病的发生。故要坚持做到定期进行全地泼洒药物消毒及内服抗生素等药物进行预防。一般每隔5~7天,要采用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或其他药物交替进行全池泼洒消毒,同时每隔10天,可采取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抗生素,如土霉素、氟哌酸等和助消化的物质,如利胆片、酵母粉、多维等,对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极为有利。采用砂石底或三合土底池子培育黑仔鳗,由于排污工作难以彻底,故养殖时间过长或旧池老化,一般在养殖25天后即明显出现摄食量下降,发病机率上升。要及时进行药物预防。同时定期泼洒10~20毫克/升生石灰或水质改良剂、光合细菌等进行水质调控,减轻水质环境不利因子的影响,减少疾病的发生。拟指环虫病害的发生往往与雨季期间水源水浑浊、水质、水温突变紧密相关,故暴雨过后一定要加强预防药浴工作。如无显微镜等检测手段,可采用定期(10~15天)泼洒2~2.5毫克/升高锰酸钾药浴20~24小时,或每个月泼洒0.8~1.2毫克/升复方甲苯咪唑,药浴30小时进行预防。

(六)适时淘汰三类苗
个体大小分化显著,是欧洲鳗鲡生长的特性之一,尤其投苗期越迟,其三类苗的比例越高,同时驯食管理的好坏,也直接造成三类苗比例的上升。三类苗可通过改变养殖环境,减少放养密度,同时采用专用特制饲料强化饲养及再投喂水蚯蚓来逐渐降低其比例。但经过2~3次选别的尾苗,长期处于摄食状况不佳、营养状况差的条件下,其体质虚弱,极易诱发病害,从养殖经营管理角度及成本核算上看,应采取果断措施,及时将其淘汰,以减少其交叉感染的机会,从而确保一、二类苗的正常生长。淘汰的时间可根据养殖规模、池子配套情况、水源紧张程度、供热状况等来确定,一般在第三次选别后即可开始淘汰三类苗。

(七)分养
欧洲鳗鲡个体生长速度快慢不齐,大小分化现象较为突出,故养殖一段时间要及时进行选别。一般饲养35~40天选别一次。分养的目的是使个体成长均匀,同时结合清池,彻底清除池底腐殖质和鳗鱼排泄物,以保持池子的整洁,使鳗鱼正常生长。由于欧洲鳗鲡不耐高温,在高温条件下,其对水质变坏的抵抗力相对较弱,故应尽可能实施分养。分养的次数要多,此为养殖欧洲鳗鲡成功的关键条件之一。同时由于欧洲鳗鲡的皮肤比较薄,如时常清池易受伤死亡,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至关重要。黑仔鳗阶段由于正处于盛夏高温期,故其选别的时间应利用雨天或清晨太阳尚未出来之前分选。选别时一定要做到带水操作,选别地和分养池的水质、水温条件,尽可能一致。此阶段,如鳗种规格已达到150尾/千克以上,除采用竹制的鱼筛操作外,也可采用日本鳗鲡选别器进行选别,选别时要采取微流水喷洒,以保持选别时鳗体体表湿润,避免操作损伤。

欧洲鲽


中文名称 欧洲鲽
拉丁名称 Pleuronectes platessa Linnaeus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鲽形目
拉丁目名 Pleuronectiformes
中文科名 鲽科
拉丁科名 Pleuronectidae
中文属名 鲽属
拉丁属名 Pleuronecte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卵圆形,侧扁。两眼位于头部右侧。两眼间隔呈嵴状,裸露或被鳞,上眼磷近头背缘,吻和眼球不被鳞。口中大,头长为上颌骨长3倍以上。无眼侧颌齿较发达,齿钝锥形,矛尖形或具截形尖端,1行。背鳍起点在无眼侧后鼻孔的后方和上眼的背上方,全部鳍条不分支,第1脉间棘突出于臀鳍前方,有眼侧的胸鳍较长,中部鳍条分支。腹鳍基底短,略对称。体被小鳞,栉鳞或圆鳞,鳞棘短而数少,侧线在胸鳍上方有1弓状弯曲部,无颞上支或仅具1短的颞上支,椎骨39~44。眼后方至侧线始部之间有1列4~7个骨质突起,颌齿侧扁,呈门齿状,形成一切缘;体被小圆鳞或弱栉鳞,多少埋入皮内,下咽骨窄或稍宽,其长为宽的2.7~5.0倍,具3~4行钝尖或臼状齿,侧线在胸鳍上方具1低平的弧形,有1短的颞上支。吻大于眼径,下咽骨宽,长为宽的2.7~3.5倍,具3列较平的大臼状齿;体大多被圆鳞,雄鱼鳞片时常具小刺,雌鱼偶有具小刺的鳞片,侧线鳞88~115背鳍65~84,臀鳍48~61。
生活习性 不作长距离洄游,而在其分布区内都有定居的地方性鱼群。以无脊椎动物为其食物,其中小形软体类、蠕虫类和甲壳类占多数,鱼类占次要地位。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6345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