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大蜜蜂:黑蜂

黑大蜜蜂(ApislaboriosaSmith,1871)是蜜蜂属中体黑且大的一种,而且是最大的一种(图)。由于主产区在喜马拉雅周围的雪山下,岩栖,故俗名又称为喜马蜜蜂、雪山蜜蜂及岩蜂等。

分布: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地区和怒江、澜沧江流域,包括中国西藏南部、云南西部和南部,以及尼泊尔、不丹、印度东北部等地。

工蜂体长17~18mm,体黑色;腹部第2~5节背板基部各有一条明显的银白色绒毛带;胸部、小盾片及第一腹节披黄褐色毛。前翅烟褐色。

黑大蜜蜂常栖息在海拔1,000~3,500m的悬崖下,具有随季节迁徙的习性,冬天迁至低海拔温暖地带,夏天迁至高山凉爽地带。单一巢脾附于悬岩下,离地十数米以上,敌害难以接近。常数群乃至十数群以上相邻结巢构成群落。这样,声势浩大,敌害不敢靠近。巢脾长0.8~1.5m,宽0.5~0.95m。新脾纯白,旧脾黄褐发亮,基部为蜜粉区,厚可达100mm,中、下部为繁殖区,厚为35mm。纯蜜区偏于基部上头,呈倒三角形。匡邦郁、和绍禹、李绍文报道,云南怒江峡谷傈僳族岩蜂村的山岩间有由20群黑大蜜蜂组成的群落;澜沧县竹塘区茨竹河乡拉祜族李扎米老汉几十年来拥有一处蜂岩,岩为石灰质,海拔2,000m,常年有20余群黑大蜜蜂营巢其间,都极为壮观。

日本坂上昭一博士认为,黑大蜜蜂在高山地区显示出很强的适应能力,在大约海拔4100m处的花朵上可采集到,这样的高度只有熊蜂才常被发现。它们大概不可能在极高海拔的地方营巢,但可以在营巢地点上下不同海拔高度的地方采集。黑大蜜蜂能在不适合其他蜜蜂飞行的气温下飞行。

每年秋末冬初,每群可猎取蜂蜜20~40kg及一批蜂蜡,是一种经济价值较大的野生蜜蜂资源。

相关推荐

黑大蜜蜂


黑大蜜蜂(BlackGiantBee)为蜜蜂属的一个种,学名ApislaboriosaSmith,别名岩蜂、喜马拉雅排蜂、雪山蜜蜂。黑大蜜蜂在中国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南麓、西藏南部及云南横断山脉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红河流域;国外分布于尼泊尔、不丹、印度北部、缅甸北部及越南北部。

一、特征和性能

(一)形态特征

黑大蜜蜂个体较大。工蜂体长17~20mm,呈黑色,体细长,触角窝间被一撮白毛;颊、颅顶密被黄色毛;中胸背板、胸侧、腹部第一节背板缘及第二节背板基缘毛密且短,呈深褐色;足被褐黄色毛,中足基跗节腹面毛最密,腹部呈黑褐色,第1~5节背板基部被极密的白色毛带,第六节背板被黑色毛。腹部全为黑褐色;前翅为浅褐色。平均喙长6.6mm,前翅长13.3mm,肘脉指数15.8。

雄蜂体长16~17mm;复眼大,顶端相接,呈褐色;胸部及腹部均为黑色,足呈黑色;体毛呈黄褐色;复眼密被短黄毛;唇基及单眼周围均被黑毛;颊、前足腿节外侧、胸侧及腹侧第一背板、腹部背板均被黄褐色长毛。

(二)生物学特性

黑大蜜蜂常栖息在海拔1000~4000m的悬崖岩石上,常数群乃至20余群形成群落,在云南的怒江峡谷、澜沧江等地可见20群以上的黑大蜜蜂群落。

有随季节迁飞的习性,冬季迁至河谷海拔较低的温暖地带,夏季迁往高山凉爽地带。

营巢于悬崖的岩隙中或突出的岩石下,离地面20~40m。巢脾单一,长0.8~1.5m、宽0.5~0.95m、厚10cm左右。新脾呈纯白色,旧脾呈黄褐色。

黑大蜜蜂进攻性极强,爱螫人。

二、经济价值和利用情况

黑大蜜蜂是喜马拉雅昆虫区系的代表物种之一,对高山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当气温在12℃以上时,便可见其在花上采蜜。据观察,黑大蜜蜂采访植物达52种,主要采集杜鹃科植物,还采集忍冬科、蔷薇科、菊科、豆科、唇形科及大戟科等植物。

一群黑大蜜蜂一年可猎取蜂蜜20~40kg和一批蜂蜡。中国尚未对其进行驯养。

新疆黑蜂


新疆黑蜂(XinjiangBlackbee)为西方蜜蜂的一个地方品种。它是20世纪初由俄国传人中国新疆的黑色蜜蜂,经过长期自然杂交和人工选育后,逐渐形成的一个蜂蜜高产型蜂种。

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新疆黑蜂中心产区在阿尔泰山和天山山脉及伊犁河谷地区。主要分布于伊犁地区和阿勒泰地区。分布区西部与哈萨克斯坦接壤,北部与俄罗斯相邻。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新疆黑蜂产区位于北纬42o~50o、东经80o~89o,山脉、河谷交错,河流湖泊众多,阿尔泰山海拔2000~3000m,天山山脉海拔3000~5000m。冰川雪水丰富,河谷山地土质肥沃,森林、牧草生长茂盛,植被丰富。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4~9℃,其中1月平均气温-15~20℃,7月平均气温22~26℃;全年无霜期120~180天。年降水量150~600mm。冬季多雪,春秋多大风,春季低温常导致春旱。

产区内蜜源植物丰富,既有野生牧草,又有人工种植的农作物、中药材等。主要蜜源植物有向日葵(图1)、芝麻、果树、瓜类、草木樨、苜蓿、香薷、百里香、大蓟(图2)、柳兰、益母草、薄荷等。花期集中在4-9月份,为新疆黑蜂的繁殖和采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1900年俄国人把黑色蜜蜂带入新疆伊犁和阿勒泰两地饲养。1919年俄国人经哈萨克斯坦将黑蜂带人新疆的布尔津县。19251926年俄国人再次经哈萨克斯坦将黑蜂带人新疆伊宁,后发展到整个伊犁地区。另据新源县哈萨克族养蜂老人奴尔旦自克回忆,20世纪3040年代天山地区有很多野生黑蜂,俄国侨民常到山里来收捕这些野生黑蜂带回家饲养。

可见,新疆黑蜂是20世纪初由俄国传人中国新疆伊犁、阿勒泰等地的黑色蜜蜂,经过长期混养、自然杂交和人工选育后,逐渐形成的一个西方蜜蜂地方品种,它们对中国新疆地区的气候、蜜源等生态条件产生了很强的适应性。

(二)群体规模和变化情况

20世纪3040年代,天山已有很多野生的新疆黑蜂。20世纪7080年代,家养的新疆黑蜂发展到2万~3万群。

为了保护新疆黑蜂,有关部门在伊犁的尼勒克、特克斯等县建立了多个黑蜂种蜂场,其中尼勒克种蜂场饲养的黑蜂80年代中期已发展到2500多群。198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保护伊犁黑蜂文件,建立了新疆黑蜂保护区。后因大量引进、饲养意大利蜂,新疆黑蜂被普遍杂交。至2000年约有新疆黑蜂杂交种1万群。新疆黑蜂已处于濒危状态。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形态特征

新疆黑蜂为黑色蜂种。蜂王个体较大,黑色,有些蜂王腹节有棕红色环带(图3)。雄蜂个体粗大,色黑,体毛密集(图4)。工蜂个体比卡尼鄂拉蜂稍大,色黑(图5)。

新疆黑蜂与意大利蜂杂交后,蜂王、雄蜂和工蜂的体色由黑到黄,变化较大。其他主要形态特征见表1。

(二)生物学特性

新疆黑蜂蜂王产卵力较强,产卵整齐,子脾面积大、密实度90%以上(图6),子脾数可达7~10框,群势达10~14框时也不发生分蜂热。育虫节律陡,对外界气候、蜜粉源条件反应敏感,蜜源丰富时,蜂王产卵旺盛,工蜂哺育积极;在新疆本地自然条件下,蜂王于越冬末期产卵,蜂群开始繁殖,秋季外界蜜源结束后,蜂王停止产卵,繁殖期结束,年有效繁殖期5~7个月。采集力强,善于利用零星蜜粉源,节约饲料。抗病力强,抗巢虫。耐寒,越冬性能强,越冬群势下降率为15%~20%,低于意大利蜂和高加索蜂。性情凶暴,怕光,开箱检查时易骚动,爱螫人。定向力弱,易偏集。不爱作盗,但防盗能力差。抗逆性强于其他西方蜜蜂品种,在恶劣的地理、气候条件下能够生存,是中国唯一能够在野外生存的西方蜜蜂品种。

(三)生产性能

1.蜂产品产量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黑蜂更加适应当地的气候和蜜源,由过去单一产蜜型向兼顾蜂蜜、花粉、蜂胶生产发展,产胶性能好。抗逆性强。在正常年份,新疆黑蜂年均群产量见表2。

2.蜂产品质量新疆黑蜂生产的蜂蜜大多为天然成熟蜜,含水量一般在23%以下,最低可达18%,品质优良。以野生牧草和药用蜜源植物生产的特种天然成熟蜜,色泽浅白,结晶细腻,具有独特的芳香气味,当地俗称黑蜂蜜。

四、饲养管理

新疆黑蜂可采用定地结合小转地方式饲养,饲养规模不宜超过100群,年采大宗蜜源1~2个。

现有的新疆黑蜂60%使用郎式标准箱(图7),40%采用俄式蜂箱饲养(图8)。约70%的蜂群在室内越冬,30%左右的蜂群在室外越冬。

饲养要点:应根据新疆黑蜂抗寒不耐热的特性,加强夏季通风遮阳,防止偏集,控制分蜂热。应注意防治大蜂螨。

五、品种保护与研究利用

目前,新疆黑蜂的饲养范围已大大缩小,群数急剧下降,纯种饲养区几乎无处可寻,只有在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才有可能找到新疆黑蜂纯种。

2002年农业部委托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的专家赴新疆,在阿勒泰和伊犁找到一些家养的和野生的新疆黑蜂,带回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经保种扩繁后,已回供新疆。

2006年农业部将新疆黑蜂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新疆黑蜂已处于严重濒危状态,建议加强保护和繁育,列入国家蜜蜂基因库和保种场,加以重点保护。

六、品种评价

新疆黑蜂自20世纪初传人中国新疆伊犁、阿勒泰等地区以来,经过近百年的饲养、自然杂交和人工选育,对新疆的气候、蜜源等生态环境已产生了很强的适应性,具有生产利用价值和品种选育前景,建议加强保护和繁育。

东北黑蜂


分布在我国黑龙江省。原是由西伯利亚引进的前苏联远东黑蜂。它是一个已为长期生产实践所证明了的适应当地气候、蜜源特点的蜜蜂优良品种。它不仅已经成为黑龙江省的当家品种,而且也是我国的一个宝贵蜂种资源。

血统分析

1956年,前苏联的舍尔宾纳(ЩерьинаЛС)所著《养蜂学》中提到:远东蜜蜂原是被运到沿海边区去的乌克兰蜂。该蜂遍布乌克兰,喙长,温和,色比中部俄罗斯黑蜂鲜明。

1975年,德国的鲁特涅(RuttnerF)在《蜂箱与蜜蜂》中提到:类似卡尼鄂拉蜂(A.m.carnica)的苏联南部乌克兰草原蜜蜂(A.m.acervorum)显然是过渡到黑蜂(A.m.mellifera)的中间类型。

1982年,刘宗唐在《黑龙江养蜂资料选编》中提到:据资料记载,苏联的远东在100年前曾是欧洲黑蜂与卡尼鄂拉蜂的混居地带。苏联西伯利亚的喀尔巴阡蜂(Carpathianbee)和远东蜂都是卡蜂的品种。欧洲黑蜂在十七世纪以后,人们将它越过乌拉尔山带到西伯利亚。这充分证明西伯利亚不仅曾经饲养卡蜂,也饲养过欧洲黑蜂。根据遗传学的观点分析,东北黑蜂具有稳定的遗传性,并具有其特殊的形态指标和生物学特性,它应该成为一个品种。东北黑蜂来源于欧洲黑蜂和卡蜂的混居地带。它在某些方面和欧洲黑蜂相似,另在某些方面又和卡蜂相似,这就充分说明欧洲黑蜂和卡蜂皆是东北黑蜂的亲代,同时可以断定,东北黑蜂是由欧洲黑蜂与卡蜂自然杂交后,经长期自然选择结合人工选择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品种。

1982年,虎林县的杨玉华、饶河县的金垣在上述同一选编中分别都认为东北黑蜂源于前苏联远东黑蜂,现已成为适应当地气候、蜜源条件的地方生态型。

1993年,刘先蜀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养蜂卷》关于西方蜜蜂条目中提到:在前苏联养蜂业中具有一定位置的远东黑蜂,是乌克兰蜂和中俄罗斯蜂(欧洲黑蜂的一个生态型)长期杂交形成的,并在一定程度上混有高加索蜂和意大利蜂的血统。

综上所述,东北黑蜂乃源于苏联远东黑蜂,而远东黑蜂是乌克兰蜂与欧洲黑蜂的一个生态型─中俄罗斯蜂长期杂交形成的,而乌克兰蜂接近于卡尼鄂拉蜂。由此,可得出一个结论:东北黑蜂的主要血统应是卡蜂和黑蜂。

笔者曾分别于1950年、1957年、1959年,先后引进纯种卡蜂、东北黑蜂、远东黑蜂种王来福州试养。1987年8月在波兰接触过欧洲黑蜂。1990年夏考察了东北黑蜂保护区。1992年夏又有机会考察了新疆黑蜂保护区。这样,综合中外有关各方面的资料、形态指标、生物学特性以及个人直接感触比较,东北黑蜂性情温顺、管理方便;而欧洲黑蜂或伊犁黑蜂凶暴异常,近之如临大敌。因此,按主次而论,至少从饲养角度上可以认为东北黑蜂这一品种,血统基本上乃属于卡蜂(Carnica)的,其中杂有欧洲黑蜂(Mellifera)的相当成分。至于今日其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某些高蜂(Caucasica)以及南来意蜂(Ligustica)的性状,则多半是本世纪30年代以至50年代以后所受到的影响。

饲养简史:

19世纪中叶,即1857年中俄爱辉条约签署之后,随着沙俄势力的深入扩张和大量移民入境,并将远东蜜蜂带入黑龙江省。

1878年,地处完达山东侧,濒临乌苏里江西岸,交通十分闭塞的饶河县,一位名叫邹兆云的少年15岁就到对岸为俄国雇主饲养黑蜂,由于潜心斯业,深谙蜂性,成绩斐然。1918年迁归故里,在同行王德臣的资助下,首批从江东用马驮回15桶蜜蜂,前后计3批共40余群,并自行设计了方脾18框箱,在苇子沟定地饲养。几年时间,蜂群繁殖很快,逐年扩散,成为当今饶河东北黑蜂之源。

1947年,饶河全县养蜂者达70余户,蜂群1,850箱,年产蜜40余吨。1955年全县养蜂2,600余群,产蜜超百吨。

1959年饶河895农场马忠杰、刘良德带东北黑蜂96箱入关,转地河北、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由于该蜂具有独特性状和优越的生产表现,沿途甚受各地同行的称赞,并被争购一空。1979年饶河建立了东北黑蜂原种场,蜂业进一步发展。

70年代以后,公路交通改善,异种蜂群相继入境,蜂种杂交,严重威胁东北黑蜂的存在。为保住这一优良的蜜蜂品种,经养蜂专家马德风、戴日镳、杨俊伍、韩行舟等努力呼吁并得到省地县主管部门的重视,1980年5月8日黑龙江省政府签发85号文件,将饶河、虎林、宝清三县划为东北黑蜂保护区,并立即建立监查站,常年巡回检查。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对养蜂生产、蜂种提纯进行了技术指导。1989年饶河全县有蜂场159个,养蜂4,652群,年产蜜290t,群平均产蜜62.34kg。

形态标准东北黑蜂是自然形成的一个地方品种,由于蜂王是在空中交尾且是一雌多雄,这就决定了蜜蜂遗传的杂合性,所谓纯种也是相对的。因此,它的性状实际上是在一定范围内所表现的混杂性状。

那么,东北黑蜂的纯种形态标准是什么样子呢?这个问题只能根据所掌握的数据来进行鉴定和回答。如果掌握的东北黑蜂其形态特点都比较相对地稳定,也就是说,它的形态指标变化幅度不大,通过生物统计计算其标准差或变异系数都比较小,且体色一致,这就说明所掌握的东北黑蜂即为纯种。根据有关人员多年的观察、测定,认为它的形态特征应具有如下的标准:

蜂王:有2种类型。一是全部为黑色;另一种是腹部1~5节背板有褐色的环纹。在腹部背板正中线上,从第一腹节至末节都有倒三角形的黑斑。两种类型蜂王的绒毛皆呈黄褐色。

工蜂:有2种类型。一种是几丁质全部呈黑色;另一种是第2、3两腹节背板两侧有较小的黄斑,胸部背板上的绒毛为黄褐色。两种类型的工蜂,每一腹节都有较宽的黄褐色毛带,毛带比高加索蜂稍窄些,腹部的第1、2、3节腹片的下缘均为黄色,第4、5、6节全部呈黑色。

雄蜂:只有一种黑的体色。腹部1~5节背板的后缘皆有褐色光泽的边沿,最末节为黑色,其腹端毛很长,胸部背板的绒毛为黄褐色。

工蜂的经济器官吻长6.4mm(6.0~6.5mm)、右前翅长9.94mm(8.9~9.9mm)、宽3.22mm(3.0~3.5mm);第一对蜡镜长2.38mm(2.2~2.5mm);肘脉指数2.63(2.0~3.0);绒毛指数1.32(1.16~1.50);翅钩数22.75(20~28);后足胫节加第一跗节总长5.57mm(5.4~5.9mm);跗节指数1.99(1.71~2.16);细度指数1.80(1.70~1.89);第3、4腹节背板总长4.81mm(4.6~4.9mm)。

雄蜂肘脉指数1.49(1.4~2.0)。

生物学特性:

经有关人员多年考察、研究,东北黑蜂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如下:

性情温和、不怕光。受振动一般不激怒,在阳光下提脾检查,蜜蜂十分安静,照常工作,蜂王亦不慌不忙地照样产卵。耐寒力强。在黑龙江长达6个月的越冬期,两框蜂可安全越冬。蜂王产卵力强。在立春前后,蜂王就已产卵,且产卵整齐、集中,虫龄次序良好,一般皆从中间向外有次序地扩展。资料表明从5月27日至7月14日,蜂王平均日产卵976粒。春分至清明,出窖时只有1框蜂群势的蜂群,到椴树流蜜开始时,可以发展到10框。利用零星蜜源好。能很好地利用早春和晚秋的零星蜜源,但由于吻短,对长花管的蜜源植物利用较差。能维持大群。一般可维持10~14框蜂,8~10个子脾时才出现王台。爱造赘脾。在边脾外侧经常出现大张的自然脾。蜜房封盖为中间型。一般蜜盖一半呈深色(褐色),一半呈黄白色。定向力强,不迷巢。盗性较强。少采胶或不采胶。

生产表现:

东北黑蜂在饶河饲养史上曾多次表现出惊人的生产能力。1955年,关门大队的200余群蜂,在椴树流蜜期平均单产200kg,平均日单产12.5kg。1977年,小佳河公社永丰队蜂场,毛水苏流蜜期,27群蜂平均单产350kg。同年大佳河公社养蜂员翁殿喜的亲属,一群蜂单产超过500kg,震动了四方。当然,蜜蜂表现出来的生产能力与蜜源条件和饲养技术紧密相关,但绝不能忽视蜂种因素。

东北黑蜂具有稳定的遗传性状,较强的配合力,以及杂种一代适应性强,增产显著等特点。据刘先蜀、李盛东试验,在北京地区配制的东北黑蜂杂交种,增产30%以上。据江苏邳县宋涛的黑、意蜂杂交试验,其增产也达30%以上,并且泌浆不亚于意蜂。另据马德风在湖南试验,利用东北黑蜂培育出的杂交种,既抗高温,又抗干旱,夏季繁殖平稳,秋季繁殖良好,冬季采集柃蜜胜过其它杂交组合,单产达17kg。

上述实例证明,东北黑蜂具有良好的遗传性状,是一个难得的育种素材。东北黑蜂保护区的3,000原种群堪称我国养蜂业的一个宝贵基因库。

欧洲黑蜂


欧洲黑蜂(ApismelliferamelliferaL.)原产阿尔卑斯山以西和以北的欧洲地区,是西方蜜蜂的指名亚种。伊比利亚半岛的蜜蜂和它十分相近。

欧洲黑蜂体大,腹部宽,舌短(5.7~6.4mm);几丁质深黑色而且一致,少数在第2和第3腹节背板上有黄色小斑,但不具黄色环带;覆毛长,绒毛带窄而疏。雄蜂的腹部绒毛棕黑色,有时黑色。肘脉指数小,平均为1.5~1.7。

它比较怕光,提脾检查时,常在脾上骚动,且常处于激怒状态。春季发展略慢,可达中等群势,仲夏才成强群。分蜂性弱,采集勤奋。在严峻的气候条件下能很好地越冬。易感染幼虫病和遭受蜡螟为害。抗孢子虫病和抗甘露蜜中毒的能力强于其它蜂种。蜜房封盖呈干型或中间型。

黑蜂是在西欧海洋性温和的气候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它的育虫能力不强,春季发展慢,产蜜量显得不如其它蜂种。因此,近代养蜂业一般不愿选用黑蜂。但在英国和挪威的石南草(Heather,又名越桔)流蜜期,它胜过任何其它蜂种。在蜜源较贫乏地区,其他蜂种常耗尽所有贮蜜,唯有勤俭的黑蜂,尚能经常提供一些余蜜。

在法国,黑蜂由于其育虫的节律和当地流蜜的季节性周期密切相关,因此至少具有3个不同的生态型。在巴黎地区,伴随着早季由果树、油菜和洋槐组成的流蜜期,存在着一种发展早、下坡早的生态型;在西南欧比斯开湾石南草地区,存在着一种发展缓慢,而夏季长期扩展的生态型;第三种生态型存在于南部利翁湾布罗温斯地区,其春季发展特早、秋季出现第二次育虫高峰。在不同蜜源植物的地区,互换具有一定生态型的蜂群,虽然环境已变化,但是它们却仍然保留着原有的育虫周期的趋向,因此变得不适应,常比当地蜜蜂产蜜量低。

黑蜂和其他蜂种杂交,其后代常表现出不寻常的生活力和产蜜量,但性情依然暴躁好螫。因此,在特定地区经精心选择后,黑蜂可否在未来的育种上发挥某种作用,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

黑蜂可用以进行蜂蜜生产,但在春季,产蜜量不如意大利蜂和卡尼鄂拉蜂。

欧洲黑蜂是在受海洋影响的西欧温和的气候环境里发展起来的,它有很多生态型,如英国蜂、德国蜂、阿尔卑斯蜂、法国棕蜂、中俄罗斯蜂等。17世纪,欧洲黑蜂被引入北美洲;19世纪被引入南美洲、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亚洲的西伯利亚地区。在近代养蜂业的发展中,欧洲黑蜂曾起过重要作用,但由于其性情凶暴,不便于企业化生产管理,除少数例外,已普遍不受人们欢迎。在大部分地区,它们已和意大利蜂、卡尼鄂拉蜂、高加索蜂等杂交,或是完全被这些蜂种取代。杂交后代常表现出很强的生活力和产卵力。在法国、西班牙、波兰和前苏联境内某些地区尚保留有地方性纯种欧洲黑蜂。在瑞士、奥地利的阿尔卑斯山区、英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国家,有些养蜂家开展了选育欧洲黑蜂品系。在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上,设有欧洲黑蜂保护区,黑蜂已在该岛繁衍了170多年,其形态特征和生物学与原产地的欧洲黑蜂相同。中国新疆伊犁地区饲养的黑蜂,据初步观察研究是1925年自哈萨克斯坦引入的中俄罗斯黑蜂

伊犁黑蜂


品种名称伊犁黑蜂

分类 蜜蜂
品种来源新疆黑蜂是20世纪初由俄国传入我国新疆西北部地区的中俄罗斯蜂的后代,基本属欧洲黑蜂。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伊犁黑蜂,是欧洲黑蜂的一个品系,1925~1926年,由俄罗斯人从哈萨克斯坦带入。目前,伊犁黑蜂是新疆养蜂生产的重要蜂种,分布于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新源、特克斯、尼勒克、昭苏、巩留、伊宁和布尔津等地。

外貌特征:蜂王有纯黑和棕黑两种。雄蜂黑色。原始群的工蜂,几丁质均为棕黑色,绒毛为棕灰色,有少数工蜂腹部的第二至第三腹节背板两侧有小黄斑。工蜂初生体重109~127mg,前翅长9.37~9.88mm,喙长6.03~6.44mm,肘脉指数1570.24;春季最长寿命为47d,采蜜季节最长为33d,越冬期最长能达204d。

品种性能:伊犁黑蜂怕光,提巢脾检查时蜜蜂不安静,性情凶暴,爱螫人。蜂王产卵力较强,每昼夜产卵平均1181粒,最高曾达2680粒,产卵集中成片,虫龄整齐,蛹房密实度高。育虫节律波动大,春季育虫早,夏季群势达13~15框蜂,6框子时便开始筑造6~8个王台准备分蜂。采集力强,勤奋,善于采集零星蜜源,出巢早,收工晚,主要蜜源大流蜜期,在天下小雨、气温较低而同场意蜂已停止采集的情况下,伊犁黑蜂仍可出巢采集。泌蜡力强,造脾快,喜造赘脾。泌浆能力一般,蜜房封盖为中间型。采集利用蜂胶比意蜂多。耐寒性强,越冬性好。据报道,在伊犁高寒地区,冬季温度-40℃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群势的蜂群仍可在室外安全越冬;一群重1kg蜜蜂的群势能在越冬室中正常越冬,且节省饲料,比卡蜂更耐寒和节省饲料。伊犁黑蜂在早春冰雪还未完全融化,室外气温8℃左右时,就可采集雪莲花的花粉归巢。伊犁黑蜂抗病力和抗大蜂螨能力强,在新疆的气候条件下,伊犁黑蜂蜂群内还未发现有小蜂螨和蜡螟寄生。

伊犁黑蜂是适应新疆气候和蜜源特点的一个优良黑蜂品系,我国的一个宝贵的蜂种资源。正常年景,群平均产蜜量为80~100kg,最高产量超过250kg。

黑小蜜蜂


黑小蜜蜂(BlackLittleBee)为蜜蜂属的一个种,学名ApisandreniformisSmith,别名小排蜂。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勐腊及临沧地区的沧源、耿马;国外分布于南亚及东南亚等地。

一、特征和性能

(一)形态特征

黑小蜜蜂个体小,体长工蜂7~8mm,蜂王12~14mm,雄蜂10~11mm。

蜂王体呈黑色,个别腹部第1节背板前缘及第2~3节背板基部呈红褐色;中胸背板呈黑色;体毛稀而短;颜面、触角窝间密被白色短毛。唇基及颅顶均被褐黄色毛。足为黑色,被黑褐色毛。翅脉及翅中部呈暗褐色。

工蜂体呈栗黑色,个别第1腹节背板端缘及第2节腹节背板基部呈红褐色。触角及中胸背板呈黑色,小盾片端缘圆,呈红褐色。体毛稀少,颜面、触角窝密被白色短毛,唇基及颅顶均被褐黄色毛,胸腹节被白色短毛,腹部第3~6节背板基部被白色毛带。足呈黑色,后足胫节及跗节背面两侧被黑毛,前足基跗节毛密且长。喙长2.4mm,前翅长6.1mm,肘脉指数5.6。

雄蜂体呈黑色,颚眼距长,最窄处等于触角的第三鞭节长。触角第3~11节呈黄褐色,腹部第4~5节背板点刻深且密。后足胫节内侧的叶状突起较短,约为胫节长的一半。

(二)生物学特性

黑小蜜蜂生活在海拔1000m以下的热带地区,多在稀疏的草坡小乔木上露天筑巢,巢脾单一,离地面2.5~3.5m,近圆形,固定在树枝上。巢脾上部肥厚,将树枝包裹其中,为贮蜜区;中部为贮粉区;下部为繁殖区,供蜂王产卵繁育后代。三型蜂巢房分化明显。

黑小蜜蜂护脾性强,工蜂常互相攀缘重叠、结成蜂团,保护巢脾。性凶猛,爱螫人。对温度很敏感,气温升至15℃时开始活动,20℃以上时出勤积极,出勤高峰期在11~17时。

二、经济价值和利用情况

黑小蜜蜂体小、灵活,是砂仁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传粉昆虫。在野外,每群蜂每次可猎取蜂蜜0.5~1kg,每年可采收2~3次。国内尚未对其进行人工驯养。

莆田黑鸭


莆田黑鸭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属蛋用型品种。我国惟一的蛋用型黑色羽品种。因主产于福建省莆田而得名。分布于平潭、福清、长乐、连江、福州郊区、惠安、晋江、泉州等市、县及闽江口的琅岐、亭江、浦口等地。该品种是在海滩放牧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蛋用型鸭,既适应软质滩涂放牧,又适应硬质滩涂放牧,且有较强的耐热性和耐盐性,尤其适合于亚热带地区硬质滩涂饲养。在持续35℃以上高温的情况下,鸭群最高产蛋率仍保持在90%以上。尤其是在海滩放牧可以获得丰富的优质蛋白质饲料,是莆田黑鸭高产蛋量的重要因素。

外貌特征:全身羽毛黑色,紧贴身躯,毛密厚重,加之尾脂腺发达,海水不易浸湿内部绒毛。羽色有深有浅,多为浅黑色。头椭圆。喙黑色,略长(公鸭嘴黑绿色)。眼突出而有神。颈细长(公鸭较粗短)。骨细而硬。体态轻盈、活泼,行动迅速。脚、爪、蹼黑色(公鸭脚黑绿色)。公鸭前躯比后躯发达;颈部羽毛黑色而有光泽,尾部有4根向上卷曲的性羽,雄性明显。母鸭骨盆宽大,后躯发达,呈圆形。

品种性能:

①生长速度 平均体重:初生40克;56日龄891克;成年公鸭1340克,母鸭1630克。

②产蛋性能与繁殖性能 母鸭平均开产日龄120天。平均年产蛋265枚,平均蛋重的克。蛋壳白色,少数青绿色。料蛋比3.84:1。公鸭180日龄性成熟,公母鸭配种比例1:25。平均种蛋受精率95%。公鸭利用年限2年,母鸭3年。

中蜂 - 中华蜜蜂


来源或产地:

中华蜜蜂属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原产于我国,饲养已有3千多年历史。分布在大江南北,全国各地及印度、朝鲜、日本等周边国家。

形态特征:

中蜂工蜂体长10~12毫米;腹节背板黑色,有明显或不明显的褐黄环。在高纬度、高山区中蜂的腹部色泽偏黑;处于低纬度、平原区的色泽偏黄。全身被灰色短绒毛。喙长4.5~5.6毫米。雄蜂体长11~14毫米,体色黑或黑棕色,全身被灰色绒毛,蜂王体长l4~19毫米,体色有黑色和棕红色两种,全身被覆黑色和深黄色绒毛。

生物学特点:

工蜂嗅觉灵敏,发现蜜源快,善于利用零星蜜源,飞行敏捷,采集积极,不采树胶,蜡质不含树胶。善于逃避胡蜂和其他敌害的捕杀;比较耐寒,在气温9℃时仍能安全采集,能较好地利用各季蜜源。抗蜂螨力强,蜜源缺乏或病虫害侵袭时易飞逃。适应定地饲养;抗巢虫力弱,爱咬毁旧巢脾;盗性强,分蜂性强,易感染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病。蜂王产卵力弱,每日产卵量很少超过1000粒,但根据蜜粉源条件的变化,调整产卵量快。蜂群丧失蜂王易出现工蜂产卵。

中蜂节省饲料,这一可贵的优良特性能为人类提供更多的产品蜂蜜。自然界中的各种动物都有其特有的越冬方式,蜜蜂是半蛰居营群体生活的昆虫。中蜂结团紧密,越冬期内往往叩掉巢脾下部大片巢房,结团在蜂巢下面的局部范围,蜂团集中而紧密。消耗少量饲料,少量运动产生微热,保持低限的生命活动,保持群体所需要的生存温度,这也是中蜂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形成的有利于种族生命延续的生活习性。

中蜂泌蜡能力强,经常毁弃自己苦心营造的巢脾,而不厌其烦地重新泌蜡造脾。这种喜新厌旧的生活习性,能随时应付在环境突变、天敌入侵时,迁居后及时营造新居,只有具备这种特性,才能保持在万变的自然环境中保存自己。客观上也起到精理蜂巢、减少细菌、病害在巢房滋生和污染,清除害虫的虫卵,保持群体的正常生活以及后代的健康发育。能使蜂王始终在新巢房产卵,卵虫在宽大的巢房里发育成长,培育出健壮的新个体,具有优生优育的客观效应。

中蜂个体小,吻较短,采集力虽然较低,但中蜂采集工作勤奋,抗寒能力较强,早出晚归,在9℃时就能正常采集活动,弥补了吻短、采集力低的不足。

中蜂分蜂性强,维持的群势比西蜂小,群体增长数量多,在生存斗争过程中生存机率大,这也是与生存斗争的另一种表现。

中蜂定向力较差,容易迷巢,这种习性是和长期在广阔的野外生活、群体间距大、接触机会少有关。这一习性对人为管理是不利的。中蜂群失王后,工蜂快速产卵现象,虽然是生存斗争中一种特殊现象,但必然`无法使该群体生命得到延续。

生产应用:

中蜂因为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对各地的气候和蜜源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稳产和适于定地饲养,特别在南方山区,具有其他蜂种不可取代的地位。在四川养蜂生产中,应用中蜂(含阿坝中华黑蜂)约占30%。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5216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