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马蹄变形的原因 牛、马蹄变形的症状与诊疗方法

蹄变形是在各种不良因素的作用下,致使蹄角质异常生长,蹄外形发生改变。该病可发生于牛和马属动物。引起蹄变形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饲养管理不当。现将蹄变形分为过长蹄和变形蹄两大类。药物治疗蹄变形不能收到满意效果,只能防止病情的恶化。目前最为实用的方法是修蹄疗法,即根据变形蹄特征采取相应修正。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牛、马蹄变形的原因牛、马蹄变形的症状与诊疗方法。

1、病因

日粮中蛋白质、矿物质饲料不足或比例不当,致使钙磷代谢紊乱。蹄角质脆弱、生长不良。饲养运动及栓系场地不洁、地面不平整、蹄部长期受粪尿浸渍、蹄部干湿急变或受外伤等。肢势不正,体重过大,蹄部受力不均。装修蹄不科学,没有定期装修蹄或装修蹄技术欠佳,修整不到位或削蹄过深,对蹄不做定期护理等。与遗传有关,变形蹄具有遗传倾向,特别是后肢外侧趾呈翻卷状的蹄形。

2、分类与症状

临床上,变形蹄的形状各异,其分类不尽相同,将其分为过长蹄和变形蹄两类。

过长蹄。①延蹄:蹄角质明显延长,是单纯延伸的过长蹄。蹄角度低,指轴后方波折,前后的蹄势良好,蹄不卷、不翻。②长嘴蹄:蹄尖伸长向上翻,也称嘴状蹄,严重者蹄尖交叉。如蹄尖显著交叉时,也稍剪状蹄或交叉蹄。如蹄尖向后方上翻严重者,可称为角笛蹄。③长刀蹄:蹄纵径长,蹄前壁凹弯,尖端上翻,由于枯角质蓄积、使蹄底膨隆,外形呈长刀状。蹄角度小,蹄轴后方波折明显,蹄踵负重大,过度磨灭。前后肢都可发生。此也称橇蹄、马刀蹄。④拖鞋蹄:蹄前壁向反轴侧壁倾斜显著,缓缓地不正形扩张,为横径大的过长蹄。蹄底浅而广,呈广蹄和平蹄形状,蹄角度小,指轴后方波折明显,常诱发白线裂和白线腐烂。面后蹄都可发生,呈前踏肢势。蹄低而广的称开蹄。

变形蹄。①低蹄:蹄前壁角度小于45°,指轴后方波折明显,蹄尖和蹄踵的蹄壁高度比为(3-4):10。②高蹄:蹄前壁角度大于55°,指轴前方波折明显,蹄尖和蹄踵的蹄壁高度比为5:4。③平蹄:蹄前壁向反轴侧壁先天性倾斜,蹄底无穹隆度,与负面同高。④丰蹄:由平蹄发展而来。蹄底膨隆突出于负面。蹄壁上的蹄轮明显,蹄冠下的蹄壁在凹陷带、蹄质较脆,易发生白线裂。⑤狭窄蹄:分蹄冠、蹄底和蹄踵狭窄。蹄角质发育不良,全身性营养障碍、地面干燥可引起狭窄蹄的发生。⑥山羊蹄:伴有短系的小型蹄。蹄尖与蹄踵的蹄壁同长。蹄骨、关节和腱先天性异常,或继发后天性异常,山地牛多发生。⑦竹马蹄:也称高跷蹄,桶状蹄。蹄踵的蹄壁比蹄尖高,发生原因同山羊蹄。⑧弯蹄:内、外指(趾)发育失去平衡,与肢势不良有直接关系。重度广踏,外向肢势易发生。外蹄负重少,磨灭也少。蹄大,反轴侧蹄壁凹弯。蹄可见发育不良,蹄轮细,蹄角度多低。外侧指轴内方波折。⑨倾蹄:也称卷边蹄。内指或外指有一个较小,蹄底狭窄,反轴侧蹄壁从外侧向蹄底延伸。负重轻的蹄尖上翻,广踏或0状肢势及前蹄的内蹄多发,严重者称螺旋蹄。⑩芜蹄:为慢性蹄叶炎的后遗症。蹄踵负重,蹄尖负面不着地,角度生长过度,蹄轮间隔不规则并明显增宽。⑥猪蹄:蹄发育及蹄质不良,蹄壁光滑,蹄轮细。蹄纵径长、狭深,蹄底狭而深。蹄踵负重,先天性卧系前踏,后肢多发生。⑥蟹蹄:蹄纵径短,高蹄,趾间壁互为弯曲,中央部离开,蹄尖接近,呈后踏肢势,前肢多发。⑩大小不同蹄:内、外指(趾)大小不等,相差悬殊,发生于先天性蹄形成不全。

在生产实际中,将变形蹄分为长蹄、宽蹄和翻卷蹄三种。①长蹄:也称延蹄。指蹄两侧支超过了正常蹄支的长度,蹄角质向前过度伸延,外观呈长形。②宽蹄:指蹄的两侧支长度和宽度都超过了正常蹄支范围,外观大而宽,故称为“大脚板”。此类蹄角质部较薄,蹄踵部较低,站立和运步时,蹄的前缘负重不实,向上稍翻,返回不易。③翻卷蹄:多见于后蹄的外侧支。以正面看,翻卷蹄支变窄小,呈翻卷状,蹄足部细长而向上翻卷;从蹄底面看,蹄磨灭不正,翻卷侧的蹄支的蹄背部弯曲变成蹄底,靠蹄间沟处的角度增厚,蹄底负重不均,由于变形蹄形的影响,往往见后肢关节以下向外侧倾斜,肢势呈X状。严重者,两后肢向后方伸展,病牛弓背,运步呈拖拽式。

3、防治

鉴于蹄变形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一旦变形出现又无法使其形态恢复正常,因此平时预防是关键,应采取以下综合性防治措施:制定合理的日粮结构,满足动物营养需要,使蹄角质能正常生长。加强圈舍卫生,改善环境条件,防止蹄被粪、尿、污物浸渍;保持蹄干净、干燥,坚持每天清刷蹄部。保持蹄形正常,定期修蹄,建立定期修蹄制度。凡变形者,一律修正;每年修蹄1-2次。为防止蹄部感染,修蹄不宜在雨季进行。现在有的牛场修蹄安排在产后30天和妊娠3个月前进行;也有的在出产房时修蹄。加强选育,调整配种方案,对有遗传变形蹄的公畜禁止留作种用。

相关推荐

牛“布病”的诊疗与防治思路


布鲁氏菌并急性或者慢性人畜共同患病,简称布病。容易受到感染的动物种类有很多种,当中以牛、猪以及羊最为容易感染。其通常对动物生殖系统进行侵害,导致流产、不育、胎膜发炎以及睾丸炎等的。本文笔者就根据这种疾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临床表现以及病变等,提出诊疗以及防治措施,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导致的一种人畜共同患有传染病,人类感染这种疾病以后,病程较长,反复发作,长期不愈。然而家畜感染以后会出现不育以及流产等,公牛会出现关节炎以及睾丸炎,使配种能力明显下降,对畜牧业生产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母牛流产是这种疾病的主要症状,其大部分出现在怀孕5-8个月。本文笔者就根据牛布病的相关症状,采取相对应的诊疗方法,以及防治措施。

一、症状和病理变化

这种疾病的潜伏期通常在14天-6个月。大部分患畜为隐性感染。妊娠母牛感染这种疾病的主要症状为流产,流产可以出现在妊娠的任何阶段,一般出现在妊娠以后的6-8个月。流产胎儿大部分为死胎,有的时候也会产下弱小牛犊。感染这种疾病的妊娠母牛在流产之前会有分娩征兆,乳房和阴唇肿胀明显,阴道黏膜当中出现红色结节,阴道当中有灰色或者灰白色黏液。流产以后通常出现子宫内膜炎以及胎衣滞留,会在7-14天当中从阴门当中排出红褐色分泌物。有的母牛由于子宫积脓长时间不愈进而造成不孕。公牛感染这种疾病以后会出现睾丸炎以及附睾炎。除了上述主要症状以外,有的时候出现轻度乳房炎,个别公牛会出现关节炎。剖检可以发现胎衣加厚,同时伴有出血点,呈现黄色胶样浸润,表面有脓液以及纤维蛋白。公牛在患病的时候,会出现化脓性坏死性睾丸炎以及附睾炎。

二、临床诊断

1.初步诊断

根据当代流行病学调查,妊娠母牛出现流产,尤其是第一胎流产的比较多,同时出现胎衣滞留、不孕以及子宫内膜炎。公牛会出现附睾炎、睾丸炎以及不育,同时还要胎衣以及胎儿病理变化等可以初步诊断为这种疾病。

2.实验室诊断

2.1病原学检查

采集流产胎儿阴道分泌物、胎衣以及乳汁等相关涂片,并给予柯氏染色。其方法为:把涂片在火焰之上固定,加入沙黄液(0.5%),同时加热一直到有气泡出现,2-3分钟左右,用水清洗以后,再加入孔雀绿液(0.5%),复染40-50秒,水洗、晾干以及镜检。实验室检查结果为布氏杆菌呈现红色,其他相关细菌和细胞呈现绿色。布氏杆菌大多数在细胞当中,集结成团,少部分在细胞以外。

2.2分离培养

布鲁氏菌属于需氧菌的一种,对于营养需求非常严格,初代分离培养的时候,必须要在包含血清和肝汤等相关营养丰富的培养基当中才可以生长。可以选用基础的培养基,例如,血琼脂基础当中加入牛血清(2%-5%),或加入甘油葡萄糖琼脂以及清葡萄糖琼脂等。这种细菌生长较为缓慢,通常需要一周或者更长时间才可以生长出肉眼能够看见的菌落。这种细菌分解糖类的能力由于种类不同而不同。通常可以对葡萄糖进行分解,进而形成少量酸,不能对甘露糖进行分解,不能形成靛基质,不能将明胶给予液化。VP试验以及MR试验全部呈现阴性。部分菌型可以将尿素进行分解以及形成硫化氢。

2.3血清学试验

其主要方法为:采取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以及试管凝集试验,后者判定凝集效价1:50为可疑;1:100以上可以判定阳性。

三、治疗措施

由于流产以后继发子宫内膜炎首先采取呋喃西林溶液(0.02%)对子宫以及阴道进行彻底冲洗,每日两次,一共连续使用五天,当阴道没有分泌物流出以后改用高锰酸钾(1%)对子宫以及阴道进行彻底冲洗。每日两次,一共连续使用四天,进而对子宫以及阴道分泌物的排出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2)多加以饮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及采取口服补充液盐,进而使病牛体质明显增强;(3)160万青霉素六支,100万链霉素四支,采取肌注方式,每日两次,进而对继发感染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4)中药治疗方法:当归、川芎、白芍、白术、党参、艾叶、阿胶、熟地、砂仁、枳壳、黄芪、香附、芥穗以及甘草,它们依次为32g、32g、32g、30g、30g、30g、32g、32g、16g、16g、33g、33g、33g、17g。将以上药物研制成为粉末,采用鲜生姜35g为药引,以开水进行冲烫,候温1次灌服,每日一副药剂,连续服用五天;(5)对患牛的流产物、分泌物、胎衣等采取氢氧化钠(3%)给予全面消毒,同时进行无公害处理。对污染的牛圈、地面、排泄物以及用具等相关物品采取百毒杀按照1:250的浓度给予全面消毒,每日消毒两次,连续消毒三天,将传染源彻底杀灭。

四、防治思路构建

1.定期检疫

在没有这种疾病流行的地区,每年最少采取一次检疫,引进牛的时候需要隔离观察两个月,在这个期间采取两次血清学检查,全部呈现阴性才可以进入到牛群当中,阳性牛要马上淘汰。疫区每年春天和秋天两个季节对牛只分别给予一次检疫,接种过疫苗的牛在免疫以后1-3年当中进行检疫,呈现阳性牛,应该立即淘汰或者采取无公害化处理。

2.定期接种疫苗

选取牛19号布鲁氏菌苗给予免疫接种。

3.培育健康畜群

牛场可以采取健康公牛的精液进行人工受精,牛犊出生以后食用母乳3-5天以后送入到隔离舍,喂养健康乳或者消毒乳,六个月以后做间隔为5-6周的两次检疫,呈现阴性的牛可以送入到假定健康牛群,呈现阳性的牛送入到病牛群当中,进而才可以起到净化以及更新牛场的效果。假定健康牛群在12月当中要采取四次以上的检疫,没有阳性的牛才可以认定为健康牛群。

4.加强消毒措施

采取严格管理,经常消毒。对污染的牛群,采取试管凝集或者平板凝集反应给予检疫,出现阳性以及疑似反应的都要立即进行隔离。严禁和假定健康牛群相接触,对患牛污染的圈舍以及环境采取氢氧化钠(0.2%)、消毒灵(1%)以及石灰乳(10%)等消毒药品进行消毒。

五、总结

牛布病属于一种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和家畜密切接触的饲养人员、兽医以及屠宰人员经常受到这种病菌的威胁。所以,在预防接种以及对患牛进行处理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同时做好相对应的防护工作,进而使养殖用户的经济效益得到保障。

奶牛蹄变形的病因分析 奶牛蹄变形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肢蹄是牛的重要支柱器官,具有支持牛体重的作用。在奶牛生产过程中,肢蹄病是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奶牛易发生的肢蹄病有蹄变形、蹄裂和肢蹄跛行病,一旦表现出症状,很难治愈,并严重影响生产性能及使用年限。只有了解肢蹄病发生的原因,才能从源头上防止肢蹄病的发生。奶牛蹄变形的病因分析奶牛蹄变形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1、病因分析

营养因素。奶牛日粮搭配不合理,营养成分不平衡,如矿物质,特别是钙、磷含量过低或者比例不合理等,都能够引起该病。通常来说,高产奶牛饲喂较多的精料,精料能够在体内代谢过程中生成较多的组织胺和内毒素,往往会引起血液循环出现紊乱,从而容易引起蹄变形。当蹄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尤其是真皮层毛细血管回流受到阻碍,引起血液微循环淤滞,会渗出大量的血浆成分,使其在角小叶和真皮小叶之间积聚,从而对布满神经末梢的真皮层产生压迫,造成蹄部持续出现严重疼痛。蹄尖壁发生真皮炎时,病牛为减轻疼痛,往往会以蹄踵着地进行负重,导致指、趾深层肌键过于紧张,造成蹄角质细胞代谢发生紊乱,蹄角质逐渐变软,最终发生蹄变形。

管理不当。奶牛通常采取舍饲,每天至少有8h左右的时间处于质地坚硬且狭窄的水泥牛床上,导致牛蹄持续受到地面的反冲力,再加上牛床往往呈前高后低的倾斜状,同时后躯存在巨大的乳房,使肢间距有所增大,进一步加重负担。奶牛每天要上槽3次,下槽后一般休息在面积较小的场地,运动不足,导致牛蹄无法得到正常磨灭或者磨损不均匀,使其过度延长,从而发生变形。如果槽位过低,奶牛在采食时会将头颈前伸,并叉开两前肢,此时就会导致前肢的内蹄承受全身的大部分重量,造成内蹄负重过大,造成远轴侧壁逐渐替代负面,甚至朝向轴侧上翘、翻卷。开始时只是出现偏歪、倾斜,可叫做倾蹄,但如果没有及时进行矫正,随着病程的延长就会逐渐变成卷蹄,最终引起螺旋蹄。黑龙江省冬季温度过低,且持续时间较长,而在春季化冻后,又没有及时清除粪尿,导致场内过于泥泞,奶牛四肢往往会长时间在粪尿浊水中浸泡,蹄部更容易发生变形、损伤甚至腐烂。

2、临床症状

该病呈慢性经过,在奶牛没有出现食欲障碍和跛行的情况下,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当奶牛发生严重的蹄变形,一般会由于肢势发生变化,导致走动困难,食欲不振,产奶量降低,但此时如果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修蹄,依旧能够生存多年。但如果蹄变形并发引起如腐蹄病等其他蹄病时,随着炎症的扩散,会导致球关节、冠关节发生肿大,皮肤有所增厚,并伴有化脓现象,食欲废绝,行走呈现“三脚跳”,甚至只能够卧地不起,且预后也往往导致生长不良。

3、防治措施

修蹄。蹄变形进行矫正的主要措施是采取修蹄,牛群通常每年集中在春秋各进行1次,发生严重变形的要先进行修整。修蹄时,要先使用蹄钳从蹄尖对前肢的外侧指或者后肢的内侧趾的蹄前壁进行修剪,剪到75mm,注意蹄钳的钳口要垂直于蹄底。接着用蹄刀对内侧趾或者外侧指的蹄底进行修整,将多余的角质除去,使蹄底厚度修整成7mm,且露出白线。以一侧修整好的指(趾)作为参照,对另一侧指(趾)的蹄前壁进行修整,直到长度适合为止,且蹄底修整为相同的厚度。将内、外侧指(趾)轴侧壁上多余的角质除去,确保指(趾)间隙平整光滑。蹄底不规则处也要进行适当修整,确保从远轴侧壁到轴侧壁形成倾斜角度为15。的面。另外,奶牛主要是靠远轴侧壁负缘及蹄球进行蹄负重,即后肢外侧趾相比于内侧趾的负重要大,因此修蹄时应人为使外侧趾蹄底的负重面尽可能增加,而对外侧趾蹄底适当少削,确保内侧趾蹄底存在较深的凹陷;对于前肢内、外侧指蹄底,要确保具有相同高度。如果奶牛发生严重蹄变形,要进行多次修整,禁止一次性过多修削,避免发生出血。修蹄时要选择相应的技术和方法,即不同类型要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在修整过程中,要尽可能使蹄形适合于肢势,多对蹄尖部进行修剪,并注意蹄底部,确保蹄部修整后处于自然的生理状态。

加强饲养管理。合理搭配饲料,尤其是对于高产奶牛,要根据实际产奶情况,及时调整饲料中蛋白质、矿物质比例,并适当补充。只要发现蹄形开始出现变化,可及时注射适量的维生素D3,并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的钙粉,一般钙、磷比例适宜控制在1.4:1。另外,还要定期在奶牛日粮中加入0.01%~0.02%的硫酸锌,每次连续使用1个月,每年共进行5次,能够有效避免肢蹄出现发病。对于初产的高产奶牛要加强管理,这是由于初产奶牛在产奶过多(达到6000kg以上)时比较容易出现发病,因此不能够采取偏食偏喂,一味追求高产。如果奶牛由于高产出现拉跨、弓背等现象,可适当提前停乳,不然就非常容易引起蹄变形。运动场要确保排水良好,可呈四周较低而中间略高的凸型,有利于排水和渗水。为避免奶牛蹄部浸于尿、粪、污物中,牛舍、牛床必须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并经常刷洗牛蹄,一般夏季采取湿刷,冬季采取干刷,同时及时清扫运动场。牛群每年要对蹄形进行普查,制定合理的修蹄制度。对种公牛加强选育,建立详细的系谱档案,避免形成遗传性蹄变形。

奶牛蹄病是奶牛生产中的常见病,轻则引起奶牛跛行,重则引起奶牛瘫痪,如不加以重视,则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

指蹄的形状发生改变。由于蹄变形发生后所呈现的形状不同,临床上可分为长蹄、宽蹄、翻卷蹄三种。
(1)病因
①日粮配合不平衡,矿物质饲料钙、磷供应不足或比例不当,导致奶牛机体磷钙代谢紊乱,钙磷比例失调,引起蹄变形。
②蹄变形病与乳牛的产奶量有一定关系,一般单产高的牛,发病率较高。主要是因为养殖户为了追求产奶量,在饲料中过量增加精饲料的喂量,粗饲料采食过少、品质太差,饲料精粗比例不当,使奶牛机体长期处于酸中毒状态,引起蹄叶发炎,导致蹄变形。
③饲养管理不当。牛舍阴暗、潮湿,运动场泥泞,粪尿清扫不及时,牛蹄长期在粪尿和泥水中浸渍,致使蹄角质变软、变形。生产中不重视牛蹄保护,不定期修剪,也易引起蹄变形。
④蹄变形与公牛的遗传性有关。如果公牛有先天蹄变形,则后代也极易罹患该病。
(2)症状
长蹄:即延蹄,指蹄的两侧支超过了正常蹄支的长度,蹄角质向前过度伸延,外观呈长形。
宽蹄:蹄的两侧支长度和宽度都超过高正常蹄支,外观大而宽,故又称为“大肢板”。此类蹄角质部较薄,蹄踵部较低,在站立时和运步时,蹄的前缘负重不实,向上稍翻,返回不宜。
翻卷蹄:蹄的内侧支或外侧支蹄底翻卷。从蹄底面看,外侧缘过度磨损,蹄背部翻卷已变为蹄底,靠蹄叉部角质增厚,磨灭不正,蹄底负重不均,往往见后肢跗关节以下向外侧倾斜,呈“X”状。严重的病牛两后肢向后方伸延,病牛弓背、运步困难,呈拖曳式,称之为“翻蹄亮掌、拉拉跨”。
(3)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即蹄的变形情况,即可确诊。
(4)防治
药物治疗不可能使变形蹄恢复正常,临床上常采用修蹄疗法,根据蹄变的程度不同采用相应办法给予修整。因此,防治该病的关键在于搞好预防。生产中应注意加强奶牛的饲养管理,充分重视蛋白质、矿物质的供应。根据乳牛的泌乳状况,合理配制日粮,特别是高产乳牛应根据其产奶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和补充。一旦蹄形开始变化可注射维生素D3,日粮中补加钙粉,以阻止其恶化。钙磷比例一般以1.4∶1可获得磷钙代谢的正平衡。
一般产头胎的母牛过度产奶(超过6000千克)时发病较多,故不宜偏食偏喂,单纯追求高产。如奶牛因高产而出现弓背、拉跨等现象,并且是初发病牛,应提前停乳,以促使肌体恢复。
同时,还应注意定期给奶牛修蹄。为防止蹄被粪、尿、污物浸渍,应使牛蹄经常保持干净(冬天干刷,夏天湿刷),运动场要及时清扫和保持干燥,每年应对全群牛普查蹄形,建立定期修蹄制度。凡变形蹄,一律进行修整,每年1~2次。为防止牛蹄感染,修蹄不宜在雨季进行。切实加强种公牛的选育工作,以考察凡乳牛蹄变形与公牛有关者,可考虑不再使用该公牛配种。

预防措施
蹄病是奶牛最常发生的四大疾病之一,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发展奶牛业,达到牛群健康、高产、长寿的目的,必须对严重危害奶牛生产的蹄病进行综合防治。在蹄病的防治中,必须贯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方针,根据各场的具体情况,制订一整套的措施。
(1)饲养方面
平衡日粮:根据奶牛泌乳各个阶段的不同,进行分群饲养。根据营养配置各种符合奶牛需要的日粮,特别要注意的是精粗比例一定要得当,优质的粗料是奶牛必须的。必须保证饲料中常量元素钙、磷、镁、钾、钠和硫的量,特别是钙和磷的量和适当的钙磷比;保证微量元素铁、铜、锰、锌、钴、硒、碘的量;注意日粮中阴阳离子的平衡。必须保证奶牛维生素A、D、E和烟酸的供应,为了保证瘤胃牛pH值在6.2~6.5之间可以添加缓冲剂,以防止乳酸中毒和刺激采食量的提高。
(2)管理方面
搞好奶牛场环境卫生,保持运动场和牛舍的清洁干燥,可有效预防蹄病的发生。因为含氨量高可使蹄角质含水量增多,角质软化,降低牛蹄对各种损伤的抵抗力。每天应及时清除牛舍及运动场的牛粪、污水,及时清除运动场上的石子及硬物,防止蹄底挫伤;刚修过蹄的奶牛在最初两个星期内不应在水泥地上运动;水泥地上应有纹路,太光滑的水泥地容易引起奶牛打滑,损伤牛蹄。牛舍的设计必须合理。散放式牛舍85%的奶牛吃料后应睡在牛床上,牛床上应有足够多的干燥清洁垫料,奶牛的休息时间也应保持在4小时以上,因为干净干燥的牛床可以减少细菌繁殖和蹄病的发生率。为了有效的预防传染性蹄病和增加蹄角质的硬度,坚持每周2次给牛只喷蹄,选用刺激性小,没有异味的4%硫酸铜浴液,用塑料喷雾器直接将药液喷在奶牛蹄部。喷蹄时应将牛扫去牛粪、泥土垫料,使药液全部喷到蹄壳上。在有条件的地方在挤奶台的过道上和牛舍放牧场的过道上,建造长5米,宽3米,深10厘米的药浴池,让奶牛上台挤奶和放牧时走过,达到浸泡目的,但是药浴池必须经常更换药液,不要使其成为“牛粪尿池”。另外,定期修蹄是预防蹄病的重要措施。
3、蹄病的治疗
治疗蹄病所采取的任何措施都以确切的诊断为基础,应根据奶牛的临床症状,并通过问诊、望诊、触诊以及各种特殊检查等诊断程序确定蹄病的病情和病位。不论治疗何种陈病,首先应彻底清蹄,用清水和棕刷、蹄刀等去除蹄部的污物,然后对蹄病进行必要的修整,充分暴露病变部位,在实施治疗措施前要对患蹄彻底消毒。

大马蹄螺


中文名称 大马蹄螺
拉丁名称 Trochus niloticus
中文门名 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 Mollusca
中文纲名 腹足纲
拉丁纲名 Gastropda
中文目名 原始腹足目
拉丁目名 Archaeogastropoda
中文科名 马蹄螺科
拉丁科名 Trochidae
中文属名 马蹄螺属
拉丁属名 Trochus
分布类型 海水
形态特征 壳体大型,正圆锥形,壳高100mm,壳宽100mm,壳质十分坚厚,体螺层壳周稍膨胀。壳面乳白、浅粉红或黄褐色,具明显暗红、粉红或褐紫色条斑,条斑呈放射状,纵向分布,愈向下愈粗,一直延伸到底面。螺层8、9层,螺面有细环肋与右斜螺纹交叉。螺旋部上方缝合线处生有一些短粗中空的棘状突起,但不很显著;在小个体,中空粗棘明显突出,并遍布于整个螺旋部缝合线处,同时,小个体螺层与螺层间螺肋较粗,多由颗粒肋组成。底面较平,同心环肋光滑,有细螺纹交叉,大个体肋细不显,小个体胁粗突出。内唇和轴唇甚厚实,两者微隆,中间凹入,内外缘珍珠质层厚,虹彩光泽强;外唇较薄,平滑,内壁光滑有亮泽,内侧平滑。脐部滑层发达,覆盖大半脐部,上部漏斗状,形成假脐。厣(口盖)圆形,薄而轻,黄褐色,为多旋型,核居中央。
分布 中国海南南部、台湾西南部(恒春半岛、小琉球、澎湖岛);菲律宾群岛,新几内亚岛,大堡礁,新喀里多尼亚岛,斐济群岛,所罗门群岛,贝劳群岛,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海域。
生活习性 暖水性强,生活于热带珊珊礁海域,栖息于高温、高盐、水质澄清和海藻茂密的岩礁周围,从潮间带至潮下带均有采获,底质以沙泥最佳。栖息水深约3-30米,以7-10m左右最多,个体随水深增加而增大。喜群居,在岩礁底或岩礁间营匍匍爬行生活,以海藻为主食。据Amirthalingam(1932)、Sastri(1934)、Gasdner(1948)报告,大马蹄螺2-3年性成熟,其时壳高约为70-100mm,繁殖季节约在1月至3月和7月至9月间。大马蹄螺的最大壳高可达150mm,个体寿命可达10年。

斑马蹄螺


[学名]: Trochus maculates Linnaeus
[资源名称]: 斑马蹄螺
[外文名]: Maculated top
[形态特征]:
 
壳坚厚,中等大小,圆锥形,螺旋部高。螺层约10层,每层6、7条螺肋,肋上有颗粒状突起。壳基部平,具紫褐色波状花纹。壳口斜,内唇扭曲具4枚齿。脐深,呈漏斗状。
 
 
[原产地区]:广东、海南、台湾等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 [地理分布]:中国、日本、菲律宾等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生活于潮间带下区附近的岩石或珊瑚礁质海底。

刺马蹄螺


中文名称刺马蹄螺

拉丁名称Trochus histrio Reeve

中文门名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Mollusca

中文纲名腹足纲

拉丁纲名Gastroroda

中文亚纲名前鳃亚纲

拉丁亚纲名Prosobranchia

中文目名原始腹足目

拉丁目名Archaeogastropoda

中文科名马蹄螺科

拉丁科名Trochidae

中文属名马蹄螺属

拉丁属名Troch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见于我国西沙群岛、广西、菲律宾、日本,太平洋群岛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壳圆锥形,壳高23.8毫米,壳宽274毫米。螺层约9层。螺肋由颗粒状突起连成,每隔3-4条肋间,具一列中空短棘。壳表具紫红色条纹,壳底布由颗粒状突起连成的环肋及紫红色条纹。外唇薄,内唇具4-5个齿突,有脐孔。

生活习性
生活于潮下带的岩礁质海底。产于海南岛万宁沿海。海(水)生。

塔形马蹄螺


中文名称塔形马蹄螺


拉丁名称Trochus pyramis Born

中文门名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Mollusca

中文纲名腹足纲

拉丁纲名Gastroroda

中文亚纲名前鳃亚纲

拉丁亚纲名Prosobranchia

中文目名原始腹足目

拉丁目名Archaeogastropoda

中文科名马蹄螺科

拉丁科名Trochidae

中文属名马蹄螺属

拉丁属名Troch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见于我国南海西沙、南沙群岛、分布于日本半岛以南的印度洋-太平洋海域。肉可食用。

形态特征
贝壳尖锥状,壳高63.2毫米,壳高61.4毫米。壳顶尖,螺旋部高,缝合线浅,螺层约12层。每层具粒状突起组成的螺肋四条,缝合线上方的一条突起发达而颗粒较少。壳面青灰色或黄灰色,有紫色或绿色斑纹。壳底平,灰白色,密布以壳轴为中心的螺旋纹,外唇薄,内唇厚,厣角质。

生活习性
生活于潮下带至10米水深的岩礁海底。产于海南岛文昌、琼海、陵水、三亚、临高沿海。

海(洋)生。

鱼鲩内变形虫病的症状和防冶方法


变形虫病是由鲩内变形虫寄生于草鱼直肠内引起的一种原虫病。

病原:

本虫的生活史分为营养体期和胞囊期。营养体淡灰色,运动活泼,胞质分内外两层,内质比较浓密,具细小空泡,外质透明,能不断伸出叶状伪足,使虫体向前推进。细胞核透明、圆形。当环境不良时,伪足消失,体积变小,不活动也不摄食,分泌一层薄膜把身体包围,形成胞囊,随寄主粪便排出体外,被鱼吞食而感染。

症状:

鲩内变形虫寄生在肠内,常聚集在离肛门6-9厘米的直肠附近。肠粘膜组织遭到破坏,充血发炎,出现rǔ黄色粘液,最后形成溃疡。因此与细菌性肠炎病有些相似,但无细菌性肠炎的其他症状。本病原常与六鞭毛虫、肠袋虫同时存在,或与细菌性肠炎形成并发症。

流行情况

鲩内变形虫主要寄生在2龄以上草鱼的后肠,长江中下游和西江流域各养鱼地区都有分布,但以两广地区流行最普遍,6-9月为流行季节,且常与细菌性肠炎病同时暴发。

诊断

取后肠粘液在镜下观察发现大量变形虫为确诊依据。

防治方法:

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

(1)可采用生石灰清塘等措施,以杀灭落在水中的胞囊。

(2)加强鱼池的卫生管理,防止有病原体的水流或其他媒介物把病原体带入池中。

瘤结马蹄螺


中文名称瘤结马蹄螺


拉丁名称Trochus noduliferus Lamarck

中文门名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Mollusca

中文纲名腹足纲

拉丁纲名Gastroroda

中文亚纲名前鳃亚纲

拉丁亚纲名Prosobranchia

中文目名原始腹足目

拉丁目名Archaeogastropoda

中文科名马蹄螺科

拉丁科名Trochidae

中文属名马蹄螺属

拉丁属名Troch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见于我国西沙群岛,菲律宾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贝壳锥形,壳高24.0毫米,壳宽28.8毫米。螺层约9层。壳面具有瘤结,螺层沟具4-5列近方形的小粒,壳底具有颗粒状环肋并具有棕色条斑。壳口外唇厚,内缘具3-4个齿突,内唇厚,具4-5个齿突,假脐。

生活习性
生活于潮下区岩礁间。产于海南岛琼海、万宁沿海。海(水)生。

变形直口鲮


中文名称变形直口鲮

拉丁名称Rectoris mutabilis (Lin)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直口鲮属

拉丁属名Rectoris Lin,1935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贵州(乌江水系)和云南(元江水系)。

形态特征
背鳍条3,8;胸鳍条1,16;腹鳍条1,8;臀鳍条3,5。侧线鳞42[6.5/(4.5-5-V)]41;背鳍前鳞21-23;围尾柄鳞16。

标准长为体高的4.9-5.0倍,为头长的4.8倍,为尾柄长的6.1-6.2倍,为尾柄高的11倍。头长为吻长的1.9-2.0倍,为眼径的4.5-5.7倍,为眼间距的2.1-2.3倍。

躯干部几成圆筒形,头尾侧扁,腹部平直,而背部呈弧形。吻圆钝,向前突出,有侧沟,从吻端侧斜向口角。吻皮下垂向腹面包围,盖在上下颌之外形成口前室,近边缘部分的外表也布满小乳突,并且有垂直裂纹,吻皮在口角处连于下唇,而下唇向前伸出一系带和上颌的末端相连。口下位,藏在口前室的底面,上颌弧形,下颌平直有薄锋,上颌与吻皮分离,下颌也有沟与下唇分离,下唇外面布满小乳突,而且扩展到颐部成一三角形区域。须2对,约等长,约与眼径相等。颌须着生于吻皮和下唇相接处。藏于唇后沟内。眼小,在头的侧面中点,接近背轮廓线,眼后头长较吻为短。鳃膜连于鳃峡。

背鳍无硬刺,外缘内四,起点距吻端比距尾鳍基稍近。胸鳍长比头长稍短,向后仰不达腹鳍基,间距有6-8个侧线鳞。腹鳍起点在背鳍起点垂直线之后,距臀鳍起点比距胸鳍基为近,后伸达到肛门,后者距臀鳍起点有2-3个鳞片的间隔。臀鳍外缘内四,其起点距腹鳍起点比距尾鳍基为近。尾鳍叉形,最长鳍条为中央最短鳍条的2倍以上。尾柄入后最低,其高约为长的1/2。

鳞中等大小,胸部鳞变得更小,而且埋于皮下,背鳍、臀鳍无鳞鞘,腹鳍有狭小的腋鳞。侧线平直,径行于尾柄中轴。腹膜黑。鳔2室,前室较粗,呈椭圆形,后室细长,后端较前端为粗,其长为前室的3倍。

背部微黑,腹部灰白,腹鳍后部和尾柄在侧线之上有微黑色直条。

生活习性
淡水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6815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