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地笼养仔猪养猪新法

养鸭离地 养猪

2020-06-03

离地笼养仔猪是国外的一项先进养猪技术,具有不少优点:

①可用加温和通风的方法调节温湿度,做到笼舍内冬暖夏凉,有利于子猪的生长发育。

②可获得较好的饲料报酬,采用自动饮水器、自动食箱,让子猪自由采食。尿粪漏到地面,使之不污染或者少污染饲料,以保持笼舍和饲料的清洁卫生。

③便于观察和管理。yz023.COm

④有利于防治疾病。

⑤能提高栏舍的利用率并节约劳动力。每个面积为5平方米的子猪笼,可养子猪8头~10头,1个饲养员可管理400头~500头子猪。

离地笼养子猪笼的设计:每间子猪舍的有效面积为60平方米,安装两排笼,每排3个。每个子猪笼的面积为5.2平方米,内装250瓦红外线保温灯泡1个,鸭嘴式饮水器2个,饮水器距笼底高度为20厘米1个,30厘米1个。自动食箱用23角钢和镀锌铁皮做成,入料口宽,前高后低易倒料,设有活动摆,当子猪吃食时,碰到活动摆,饲料即随之外流。

据试验,离地笼养仔猪养猪新法平均每增重1千克仅消耗饲料2.1千克。由于笼的面积较小,猪没有运动场地,子猪在笼内饲养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80日龄~90日龄,或体重超过50千克时就应落地饲养,否则四肢会出现畸形。

广州市良种猪场曾对40日龄的杜洛克仔猪公母各20头饲养30天进行离地笼养的试验,平均每增重1千克只消耗饲料2.1千克。

相关阅读

笼养蛋鸡的高产养殖技术 笼养蛋鸡的日常的饲养管理


笼养蛋鸡的优点较多,节约面积和饲料,提高工作效率,便于日常的管理和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减少疫病的传播等,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投资较高、产蛋量相对较少,并且易发生产蛋疲劳症。为了实现笼养蛋鸡的高产的目的要加强饲养管理技术。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笼养蛋鸡的高产养殖技术笼养蛋鸡的日常的饲养管理。

1、笼养蛋鸡的优缺点

优点。笼养蛋鸡模式要比平养蛋鸡的饲养数量多3~5倍,充分的利用的场地面积,提高了饲养密度和工作效率,笼养蛋鸡运用多层鸡笼技术,可充分的利用空间,并可便于管理,采用此种方法养殖数量较少的情况下可不必设专门的饲养人员,可在上下班前将饲料添足即可,其他时间则可用于拣蛋、清粪等工作。使用此种方法可以节约饲料,减少饲料的浪费,因蛋鸡在笼内采食、运动和休息,在喂料时采用较为合理的添料和喂水的方法,不易造成饲料抛撒浪费的现象,每只的耗料量要比散养蛋鸡少25g左右,可节约饲料20%左右,对于规模化的蛋鸡养殖来说可显著的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便于疾病的防控工作,笼养蛋鸡在笼内生活,粪便通过缝隙落入地面,避免了蛋鸡与粪便直接接触,从而减少了疾病的发生。另外,由于蛋鸡的位置固定,当个别蛋鸡发病时,便于准确定位,将病鸡挑出隔离饲养和治疗,同时可以减少其他健康鸡感染的机会,可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笼养蛋鸡的产蛋率较为稳定,因其受外界自然条件的变化影响较小。在舍内饲养,养殖环境较为稳定,减少了不良环境的干扰,从而使产蛋率较为稳定,并且所产的蛋的表面清洁,粪污较少。

缺点。虽然笼养蛋鸡存在较多的优点,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在这种养殖模式下的产蛋量比平养蛋鸡相对要少一些。因养殖需要大量的鸡笼,增加了养殖成本,生产投资较大。笼养条件下,蛋鸡的运动受阻,运动量不足等其地因素,蛋鸡的外观和骨骼的发育较差,还会影响到蛋的质量,种蛋的合理率偏低,并且笼养蛋鸡全年产蛋易发生产蛋疲劳症而影响蛋鸡的成活率和生产性能。

2、笼养蛋鸡的高产养殖技术

科学饲喂。饲喂时要根据实际的养殖情况科学合理的配制日粮。笼养蛋鸡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以及产蛋的各个阶段对营养的需求量不同,因此所提供的饲料的营养成分和配比也不同。在供料时要注意既要满足笼养鸡的生长发育,也要满足产蛋的需求。在饲喂时要注意不可饲喂过量造成营养过剩,引起饲料浪费,也不可营养不足影响蛋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在配制饲料时要注意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量和比例。另外,在饲料的性状上应选择饲喂颗粒饲料,饲喂时要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在饲喂过程中要控制好笼养蛋鸡的体重,调整鸡群的均匀度,因此在育成期要实行限制饲喂,使蛋鸡的生长发育速度、体重和跖骨长度符合该品种的标准。因鸡没有牙齿,需要采食坚硬的食物代替牙齿磨碎食物,而笼养蛋鸡无法采食到砂粒,因此需要人工提供适量的砂粒以助消化,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还可以补充矿物质,饲喂时可每2周喂1次,喂量为日粮的1%~2%。

3、加强日常的管理

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给雏鸡进行正确断喙,防止发生啄羽、啄肛等恶癖,还可以减少饲料的浪费,对鸡群的生长发育,提高整齐度和成活率都有帮助。断喙工作一般选择在夜间进行,可有效的减少应激。

笼养蛋鸡并不是全程都在笼中养殖,有一个从地面向笼上转变的过程,在转群上笼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机,如果过早,蛋鸡骨骼的发育还不完全,体质还不够强健,会影响到产蛋率;如果上笼时间过晚,则蛋鸡没有充足的时间来适应新的环境即开始产蛋,易发生应激反应,影响到产蛋率,还易导致蛋的破损率升高。因此要掌握适宜的上笼时间,一般以开产前3~4周上笼为佳。

光照时间和强度对蛋鸡的产蛋率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要合理的控制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一般在育成期每天要保持光照时间为8h,在开产初期光照时间保持在10~12h,产蛋高峰期则要保持在16~17h,可通过自然光照加上人工补光的方法进行,光照强度以2~3W/m2为宜。

给蛋鸡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笼养蛋鸡的特点是饲养密度大,而鸡的新陈代谢较为旺盛,体温也较高,呼吸量大,会导致相对湿度过高,有害气体的浓度过大,易引发蛋鸡发生多种疾病。因此,要加强日常的环境控制工作,及时的清理粪便,搞好舍内的环境卫生,加强通风换气的工作,以降低温度、相对湿度,同时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即使在冬季也不可忽略通风的重要性,但是要注意维持好通风与保温的关系。因我国北方地区的温差较大,要做好冬季的防寒和夏季的防暑工作,给蛋鸡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加强疾病的防控工作。做好环境卫生的清理工作和定期的消毒工作。根据本地制定的免疫程序严格的免疫接种。做好日常的观察工作,以便于及时的发现发病鸡群、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治疗无效或者失去治疗价值的蛋鸡则要及时的淘汰。

笼养蛋鸡的日常的饲养管理
目前,农户养鸡采用立体笼养的越来越多。笼养蛋鸡有很多好处,既扩大了空间利用率,又减少鸡患病。同时,便于使用自动捡蛋机,节约人力,减轻了劳动强度。
一、选购鸡笼
全阶梯式三层蛋鸡笼适宜农户采用,每笼可装3-4只鸡。这种三层笼,鸡粪可直接落地,不需再安装承粪板和接粪装置,很适合规模养鸡使用。鸡笼市场有售,购买回来后即可安装使用。
二、适时上笼
育成鸡应从17-18周龄时转入产蛋笼中饲养,使其在开产前有足够的时间熟悉新环境,尽快从迁移应激中恢复过来。育成鸡上笼前,应将病、弱和有啄癖、脱肛、跛脚鸡挑出,进行单笼饲养或淘汰。
三、饲养
笼养蛋鸡一般饲喂从市场上购买的全价配合饲料或浓缩料,以干粉料的形式供给,料中必须添加足够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开产前1-2周时,就应由育成鸡日粮改为产蛋鸡日粮,日粮供给方式为自由采食,一直维持到产蛋高峰。为了减少饲料的浪费,每次添料不要超过饲槽深度的1/3。另外,笼养蛋鸡应定期补喂砂砾,每100只鸡,每周补喂250-350克砂砾。砂砾必须是不溶性砂,以花岗岩碎砾为好,大小以能吃进为度。每次砂砾的喂量应在1天内喂完。若日粮中已添加颗粒状贝壳,砂砾可以不喂或少喂。不要无限量的喂砂砾,否则会引起硬嗉症。笼养蛋鸡要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

生态养猪的技术 生态养猪新模式――自然养猪法


对养猪业而言,生态养猪是保障畜产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态养猪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由于养殖中缺乏严格的控制,导致养殖环境和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受到严重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对生态养猪的模式与技术展开深入探讨,以保障养猪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下面就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生态养猪的技术生态养猪新模式――自然养猪法。

1、生态养猪的模式
所谓生态养猪技术也被称为“自然养猪法”。当前,生态养猪技术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生态养猪模式的应用,首先,应该选择成长性较好的优良品种,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肉质口感风味较好的猪作为父母本,进行相互杂交培育遗传基因;其次,研究人员要重视生猪成长的过程,采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远程监控;再次,采用先进的喂养技术,合理配置养猪饲料,适度采用放养技术;最后,还需要综合利用沼气技术,将猪粪和猪尿通过专用管道排放到沼气池中,并通过发酵之后产生大量的沼气用于生活生产。同时,还需要将沼气渣和沼液作为灌溉果树和蔬菜的重要肥料,从根本上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2、生态养猪中的关键技术
(1)猪舍的设置。由于场地是生态养猪的一个关键因素,因而猪舍在生态养猪过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过去,猪舍地面多为水泥地,而现在则是以垫料为主。垫料主要为锯末、谷壳与采集或培养的土著微生物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此类垫料厚度在80厘米左右,发酵时间不超过1周。垫料可使猪舍的环境保持干净卫生且没有臭味,并将猪舍温度控制在合适范围内。秋冬季节,23℃的猪舍温度有助于仔猪的健康生长。
(2)发酵管理。沼气发酵是生态养猪过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其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能使大部分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目前,地下式与常温发酵是猪场里较为常用的两种发酵方式。一般来说,沼气发酵方式可分为温度和工艺两种。第一种又被细分为三种形式,即高温发酵、中温发酵和正常温度发酵。第二种又被细分为两种形式,即地上式与地下式。在生态养猪模式中,沼气发酵的关键技术是不能被忽略的,在建造沼气池时,一定要慎重选择材料与沼液输送管道,使沼气池的保温性能得到保证,促进整个沼气池发酵效率的提高,降低沼液里污染物的浓度。
(3)干清粪工艺技术。当前,我国一些规模化养猪场里主要采取水冲粪、水泡粪以及干清粪这三种清粪技术。这三种技术各有优势。水冲粪的优势在于清除粪便过程中可尽可能少地投入劳动力。水泡粪的优势在于可使水资源得到节约,但极易发出气味。现阶段,通过地方政府大力宣传,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重视环保问题,进而将干清粪工艺技术应用到养殖过程中。如果规模化的养猪场采用这一技术,把干粪当做肥料,通常可使粪便污染减少60%以上,也就意味着猪场的粪便池中大约可容积60%的能源。这样做以后,可使后续治理污染的压力大大减轻。
3、严格科学的饲养管理
(1)严格批次进出,实行分欄、分群饲养。在购买仔猪时应该尽量选择重量相近的仔猪,坚持自繁自养原则更好。最好做到全进全出,以避免仔猪的体重差异过大,进而对猪群的均衡生长造成破坏。同时,出售时最好避免多次出售,以一次性出售完为最佳。
(2)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案。在猪的饲养过程中,应该根据猪成长的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饲料配方。同时,在饲喂仔猪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定时定量,尽量先饲喂精料,再饲喂青料,为猪提供的水源一定要保证干净卫生。秋冬季节要将猪场的保暖措施做好,夏季则需要注意猪场的防晒和降温工作,切忌饲养密度过大。因此,在猪栏建设过程中,其比例应该根据饲养猪的数量而定,为猪创造一个更好的活动空间。
(3)加强兽医卫生管理。应做好猪舍内部的环境卫生工作,及时清除粪便,让猪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生长。同时加强对猪舍的消毒,定期杀灭老鼠、蟑螂和苍蝇。
4、疾病防治
(1)建立消毒机制。不管养猪场的条件怎样,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配备相应的消毒设备和消毒环节,如设置消毒池、紫外线灯和洗手液等,建立良好的消毒机制。
(2)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加强春季疫苗接种工作,提高猪体免疫力,确保仔猪的存活率。

生态养猪新模式――自然养猪法

“自然养猪法”是韩国自然农业协会会长赵汉硅首创推广的“自然农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主要理论是:顺应自然规律,挖掘生物潜能,降低养殖污染,保持生态平衡。核心技术是:回归传统农业方法,发挥微生物及酵素效能,就地取材自制生产资料,以替代化学产品投入。主要目标是: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产品质量,节约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现将其技术要点、示范成效介绍如下:
一、发酵床技术
“自然养猪法”的核心技术是发酵床技术,其要点是:以地下式发酵床为主要形式,在地面以下挖深90厘米,填满圈底有机垫料。这样,圈底就变成了饲料工厂,猪排泄出的粪尿被微生物发酵后变成其可口的食物,因此,猪舍不需要清除粪便,也无臭味,无蛆少蝇,而且发酵的圈底在冬季温度可自然升高,能达到35℃以上,特别温暖,有利于猪的成长发育。
发酵床技术的关键是HM垫料发酵基的使用。HM垫料发酵基的主要功能是:促进畜禽粪尿的发酵、分解,防止恶臭产生,改善养殖环境;抑制有害菌的产生,提高畜禽免疫力。其主要成分有: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放线菌、真菌等多种有益复合菌种,以及豆粕、麸皮、玉米面等有机载体。垫料选择:垫料要求具有保水性、透气性和一定的微生物营养源。垫料选择应因地制宜,适时择用,南方以稻壳、稻糠、竹锯末、珍珠岩为主,稻草、树叶杂草粉碎后也是很好的垫料;北方以玉米秸秆、花生壳粉、玉米芯粉、草粉、珍珠岩为主。
垫料厚度要求:一般猪舍中垫料的总厚度约为80厘米~100厘米,冬季垫料厚,夏季垫料相对薄一些。垫料厚度不低于45厘米,单个发酵床垫料体积不少于10立方米。
垫料发酵操作方法:①在冬季发酵垫料时,先将HM垫料发酵基在30℃~40℃的温水中浸泡8小时~10小时,目的是激活HM垫料发酵基。②其他季节发酵垫料时,将HM垫料发酵基与细碎的玉米面、菜粕和麦麸混合物拌均,目的是给微生物提供多种营养的同时加大HM垫料发酵基与发酵原料的接触面积。
混料发酵:①集中统一制作法:即在舍外按各猪舍的体积计算好各种垫料的用量,将各垫料按比例混均,在冬季发酵时,将第一种预处理过HM垫料发酵基分次加入水中,边搅拌垫料边加水,调水分至50%~60%(即手握时手心发湿,但指缝不滴水);其他季节发酵时,将第二种预处理过的HM垫料发酵基分次撒入垫料中,混合搅拌均匀,调水分至50%~60%,然后堆成高1米左右、宽1.5米~2米,长度不限的长方体,堆好后上半部用编织袋或长秸秆类物料覆盖,以减少水分的蒸发,然后将温度计插入物料30厘米处。混合堆积发酵,温度达55℃以上保持5天,然后翻堆,翻堆后温度达55度以上时再发酵5天,然后将堆高降低,待温度平稳下降至环境温度,即可将垫料填入猪舍。经过上述发酵,不仅对垫料进行了无害化处理,还保证了功能微生物菌种能够大量繁殖和定殖。②舍内直接制作法:将选好的垫料、HM垫料发酵基按比例在猪舍发酵池内充分搅拌均匀,再加水搅拌,调水分至50%~60%,然后进行堆积发酵。发酵方法同舍外方法,注意发酵池内要预留一定空间,便于垫料搅拌、翻堆等到操作。
铺设垫料:垫料经过无害化处理,温度下降平稳后,摊开垫料时有清爽的酸香味,没有异臭味,说明垫料已发酵成功,即可将垫料摊开(运送)到每一个栏舍,按要求铺设高度。
二、猪群管理要点
设置足够的饲槽和饮水器,保持每头猪都能正常自由采食和饮水。采用自然法养猪时,可适当减少饲喂量,但24小时不能断料。饥饿的猪会吃垫料,猪采食过多的垫料会导致胃溃疡,影响生猪健康生长。
应经常检查猪群生长情况,大小、强弱差异较大时须重新分群。分群原则:夜分昼不分。从断乳猪(约7千克)到长成大猪,随着猪体重增大,粪尿排泄量不断增加,饲养密度应作相应调整。密度太高,垫料表面会非常潮湿,可能会产生氨味。
适当减少饲喂量,为使生猪排泄的粪尿快速分解,饲料喂量应控制在正常量的80%左右,即喂八成饱。生猪一般有在固定地点排粪、撒尿习惯,管理人员待粪便成堆时挖坑填埋即可。
盛夏季节要完全打开通风窗,必要时开启强制通风系统,使舍内空气能够对流,降低舍内温湿度;另在饮水中加点绿豆水,可降低猪体内的燥热感。

三、显著的试验示范效果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八戒国家生猪活体储备基地引进“自然养猪法”后,在山东省畜牧办公室、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指导下,通过对比试验,总结起来有以下主要成效:
1.真正解决了养猪业污染问题。走进“自然养猪法”的猪舍,没有异味感,空气清新;地面由于填满干净的圈底有机垫料,及时翻埋,没有污水、粪便;圈底有机垫料干净卫生,铲起来松软适度,放到鼻边轻嗅没有普通猪舍的过度臭味。
2.大幅度提高了劳动效率。采用自动饮水和自由采食,垫料可3?4年更换一次,省工节力。普通猪舍清除粪便占用了大量的劳动力,由于免除了猪圈的清理,主要工作就是添加饲料,一人就可饲养上千头生猪,提高劳动效率可达60%以上,有利于生猪饲养的规模化、工厂化发展。
3.增强了猪的抗逆性,加快了生长速度。温床式的生活环境,极大地降低了普通猪舍冬季水泥地面冰冻的应激。同时,由于微生物发酵,垫料下温度较高,杀灭或抑制了细菌、病毒的繁殖,有利于猪的健康生长。生猪处在自由逍遥的生存环境中,抵抗各种疫病的能力增强,兽药、疫苗使用数量下降,生长速度大大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一头猪可节省饲料10千克,增加体重3.5千克,生产效益大幅度提高。
4.出栏生猪肉质更加安全保健。生猪较少感染疫病,一般采用较为安全健康的中草药制剂进行健康保健,生猪体内没有药物及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经过微生物分解发酵的粪便及垫料,部分转化为猪喜爱采食的有益微生物,并且由于生长环境的改善,猪饲料转化率大大提高,生猪采食的饲料中各类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含量更加合理,生猪的免疫能力显著增强,猪肉品质更加营养健康。
5.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每头生猪可节约用料、用水、用电、用煤成本约50元,节约兽药、疫苗费用大约10元,节约劳动力成本大约20元,增加销售收入大约40元,增收节支总量可达110元,收益十分明显。如果一处猪舍面积为1000平方米,每批饲养700头,年出栏可达2000头,猪舍等固定资产投资大约为20万元,当年就可收回全部投资,并有盈余,具有社会推广应用的良好前景。

笼养蛋鸡疲劳症的病因 笼养蛋鸡疲劳症的防治措施


笼养蛋鸡疲劳症是由于笼养蛋鸡营养代谢障碍而引起的骨骼疾病。本病几乎在所有的笼养蛋鸡产蛋鸡群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病,尤其是夏季笼养高产蛋鸡非常容易发生,往往转群入茏经过几星期,进入产蛋高峰时发病.主要特征是骨质疏松、骨质结构低劣,会导致机体瘫痪,甚至出现死亡,导致鸡蛋破损率提高,产蛋量减少,严重损害经济效益。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笼养蛋鸡疲劳症的病因笼养蛋鸡疲劳症的防治措施。

1、发病原因

饲料因素。饲料中缺乏钙、磷和维生素D会导致鸡体内钙的含量不足而导致该病的发生。维生素D不足时会影响机体对钙的吸收,可促使该病发生。在更换饲料时没有使用过渡料,而是过早的使用蛋鸡料,从而导致钙的摄入量过高。另外,钙、磷的比例不适宜,如钙过高会导致甲状旁腺机能障碍,使机体不能正常的调节钙、磷的代谢,导致蛋鸡在开产后对钙的利用率降低,则需要动用骨骼中的钙,从而导致该病的发生。

饲养管理因素。笼养蛋鸡的活动空间小,运动量不足,导致蛋鸡的体质较弱,还易导致腿部肌肉和骨骼发育不良,从而产生疲劳症;当蛋鸡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应激反应,如高温、噪声、不合理的光照和突然的换料等会使生理机能发生障碍,从而引发该病;初产母鸡开产过早,性成熟和体成熟不同步会也是该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环境因素。饲养环境较差,温度过高、通风不良、有害气体浓度过高、缺氧等不良的环境因素会导致鸡群的抵抗力下降,加大了蛋鸡患该病的几率。

2、临床症状

最急性病鸡往往突然发生死亡,当初开产的蛋鸡产蛋率达到40%~60%时死亡数最多,通常最急性病例在死亡前没有明显的发病症状,表现为鸡的健康状态及产蛋性能良好,但是在第二天早上可见笼内有死亡的蛋鸡,并且越高产的蛋鸡死亡率越高。病死鸡常出现泄殖腔突出这一典型症状。

急性病鸡表现为长期产蛋后无法站立,常侧卧于笼内,严重时会发生瘫痪与骨折。病鸡的产蛋量、蛋壳的质量和蛋的品质无变化。发病初期病鸡的精神状态良好,在后期则表现为精神沉郁,发生脱水,最后衰竭死亡。如及时加强饲养管理,大多数的病情会有所好转。

慢性型病鸡表现为采食量下降,饮水量增加,张口呼吸,腹泻,羽毛蓬乱,发热。鸡冠发些,皮肤发红。病鸡会瘫痪,无法站立。这一类型主要发生在产蛋日龄较长的蛋鸡,蛋壳的质量下降,变薄、粗糙、强度差、破损率增加,并且产蛋量会明显的下降,病鸡的反应变得迟钝,最后会因不能采食和饮水而逐渐消瘦衰竭死亡,死亡时会出现慢死亡的现象,死亡时尾部颤抖,两腿后伸,颈地、翅和腿软弱无力。如果及时的采取措施可以很快的恢复。

3、病理变化

对病死鸡进行剖检大多可见蛋鸡有憋蛋的表现,腺胃发生糜烂、溃疡,腺胃壁变薄,严重者会发生穿孔,腺胃的乳头会流出黄褐色的液体;肠道发生病变,肠道内出血,肠黏膜发生脱落,肠内容物为灰白色或者黑褐色;肝脏肿大、发黄、淤血,表现有出血斑;肺淤血,有时表面有出血点;心脏扩张;腹部的脂肪有出现点;卵泡充血、出血,输卵管充血、水肿,其中有未排出的硬壳蛋滞留在输卵管的泄殖腔前。

4、防治措施

预防。首先要合理的搭配日粮,对于初开产的母鸡要加强饲养,使得性成熟与体成熟达到同步,在育成青年母鸡快达到性成熟时,要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同时还不能忽略对钙、磷以及维生素D的补充,注意钙、磷的比例,在补充时要注意日粮中骨粉的质量和数量。通常,为了产蛋需求,在开产前的2~4周,钙的饲喂量应为2%~3%,在产蛋高峰期对钙的需求较高,应提高到3.5%,磷为0.9%,另外日粮中还要添加多种维生素以增强鸡体的抵抗力。在蛋鸡的产蛋率达到1%时,要及时的使用产蛋鸡饲料,但是要注意在更换产蛋料时不可一次性的完全更换,要逐渐进行,以免蛋鸡发生换料应激,同时也可以避免刚开产的母鸡钙的摄入量过高,影响吸收。加强饲养管理,合理的调控饲养密度,及时的分群饲养,并且上笼的时间不宜过早。做好蛋鸡夏季防暑降温的工作,给鸡饮用清凉的饮用,可在水中加入电解多维,以减少应激的发生。鸡舍内要加强通风换风,控制好舍内的温度,保证蛋鸡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在上笼产蛋前最好实行散养的方式,让其有充足的运动,以增强体质。在养殖过程中要避免蛋鸡发生应激反应,因此要排除一切引起应激的不良因素。

治疗。如果发现病鸡要及时将病鸡从笼内挑出,进行平地单独饲养,保证病鸡正常的饮水和采食,一般可在1周内自行康复。对于钙含量低的鸡群,要在饲料中再添加2%~3%的碳酸钙,每千克饲料中添加2000万IU的维生素D,2~3周可将鸡群的血钙调整到正常水平,可有效的减少发病率,但是见效后不可以立即停止治疗,要持续补充1个月。如果病鸡出现肠炎或者输卵管炎则要配合使用抗生素,可在每只鸡的饮水中使用青霉素和链霉素2万IU。

笼养蛋鸡疲劳综合征
概述
笼养蛋鸡疲劳综合症是青年母鸡的一种营养紊乱性骨骼疾病。随着饲料业提高了蛋鸡饲料中钙的水平,如今本病的发生率与30年前相比降低了许多,但本病所造成的蛋鸡死淘率在总死淘率中占的比例还很高。
发病特点
本病多在炎热的夏季发生,高产蛋鸡在产蛋上升期至高峰期(140~210日龄)发病,产蛋高峰过后不再出现,产蛋上升快的鸡群多发。
发病时鸡群表现正常,采食、饮水、产蛋、精神都无明显异常变化,在晚上关灯时也无病鸡,而在早晨喂料时发现有死鸡,或有病鸡瘫在笼子里,若发现早,将病鸡放在舍外,自行产出1枚蛋或人工助产后便恢复正常,也不再发病。
症状
病鸡表现颈、翅、腿软弱无力,任人摆布,站立困难。病初产软壳蛋、薄壳蛋,鸡蛋的破损率增加,蛋清水样。食欲、精神、羽毛均无明显异常。鸡易骨折,胸骨软、变形。死鸡的口内常有粘液,常伴有脱水、体重下降。
病理变化
肺脏充血、水肿。心肌松弛。腺胃黏膜糜烂、柔软、变薄,腺胃乳头平坦,几乎消失,腺胃乳头内可挤出红褐色液体,有时腺胃壁(多在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出现穿孔。卵泡有出血斑。输卵管黏膜干燥,常在子宫部有一硬壳蛋。肝脏有浅黄白色条纹,有小的出血点。肠内容物淡黄色,较稀,肠黏膜大量脱落。泄殖腔黏膜出血。
发病原因
各种原因造成的机体缺钙及体质发育不良是导致该病的直接原因。
钙的添加不及时。饲料中钙的添加太晚,已经开产的鸡体的钙不能满足产蛋的需要,导致机体缺钙而发病。

蛋鸡料用的太早。由于过高的钙影响甲状旁腺的机能,使其不能正常调节钙、磷代谢,导致鸡在开产后对钙的利用率降低,鸡群也会发病。而适时用过度料的鸡群发病少。

钙、磷比例不当。由于蛋鸡对钙、磷是按照一定比例来吸收的,当钙、磷比例失当,也不能充分吸收,影响钙往骨骼的沉积。

维生素D添加不足。产蛋鸡缺乏维生素D时,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减少,血液中钙、磷浓度下降,钙、磷不能在骨骼中沉积,使成骨作用发生障碍,造成钙盐再溶解而发生鸡瘫痪。饲料中缺乏维生素D,就是有充足的钙,鸡也不能充分吸收。

鸣群性成熟过早。由于鸡群开产过早,初产时鸡的生殖机能还没有发育完全,性成熟和体成熟同步。

缺乏运动。如育雏、育成期笼养或上笼早、笼内密度过大、鸡的运动不足等,导致鸡的体质较弱而易发该病。

光照不足和应激反应。由于缺乏光照,使鸡体内的维生素D含量减少,从而发生体内钙、磷代谢障碍;另外,高温、严寒、疾病、噪声、不合理的用药、光照和饲料突然改变等应激均能造成生理机能障碍,也常引起鸡群发病。炎热季节,蛋鸡采食量减少而饲料中钙水平未相应增加,也会导致发病。

还有某些寄生虫病、中毒病、管理的原因以及遗传因素也能导致发病。

预防措施加强管理
鸡的饲养密度不可过大,育雏、育成期及时分群,上笼不可过早,一般在100天左右上笼较宜。
在炎热的天气,给鸡饮用凉水,在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做好鸡舍内的通风降温工作。
每天早起观察鸡群,以便及时发现病鸡,及时采取措施。
按照鸡龄适时换料,一般在开产前两星期开始使用预产料。
加强营养

保证全价营养,使育成鸡性成熟时达到最佳的体重和体况。笼养高产蛋鸡饲料中钙的含量不要低于3.5%,并保证适宜的钙、磷比例,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维生素D32000国际单位以上。平时要做好血钙的监测,当发现产软壳蛋时就应做血钙的检验。
治疗措施发现病鸡,及时从笼中取出,放在地面单独饲养,补充骨粒或粗颗粒碳酸钙,让鸡自由采食,病鸡1星期内即可康复。对于血钙低的同群鸡,在饲料中再添加2%~3%的粗颗粒碳酸钙,每千克饲料中添加2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3,经过2~3星期,鸡群的血钙就可以上升到正常水平。而粗颗粒碳酸钙和维生素D3的补充需要持续1个月左右。如果病情发现较晚,一般20天左右才能康复,个别病情严重的瘫痪病鸡可能会死亡。

哺乳仔猪


主持人: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艳红,欢迎您收听致富早班车节目。近年来,我国养猪业持续稳定发展,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商品猪也就是生长旺育猪,商品猪育肥的好坏直接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那么在今天的节目时间里,我们请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张京和老师为听众朋友们介绍商品猪的饲养。现在张老师已经来到了演播室,张老师,您好!

专家:艳红你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1.主持人:张老师,今天我们请您来介绍商品猪的饲养,我们还是先从哺乳仔猪说起,哺乳仔猪是是指哪一阶段的仔猪呢?

专家:断奶前的仔猪叫哺乳仔猪。

哺乳仔猪生理机能和成年猪是不同的,首先要了解哺乳仔猪生理特点,根据哺乳仔猪的生理要求,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才能养好哺乳仔猪。

2.主持人:好,我们只有了解了哺乳仔猪生理特点,才能根据哺乳仔猪的生理要求和特点,进行相应的饲养管理,这样才能养好哺乳仔猪。张老师,下面就请您介绍一下哺乳仔猪都有哪些生理特点呢?

专家: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

第一、生长发育快。新生仔猪生长发育特别快,生后10天体重即可翻一番,一个月龄的体重为初生重的5~6倍。仔猪的快速生长是以旺盛的物质代谢为基础的。因此,仔猪对营养物质的质量要求较高,对营养不全反应敏感。所以供给仔猪的全价的饲料就显得非常重要。

第二、体温调节能力差,特别怕冷。初生仔猪神经发育还不健全,体温调节能力差,再加上初生仔猪皮薄毛稀,皮下脂肪少,因此特别怕冷,容易冻昏、冻僵或冻死。另外,初生仔猪反应迟钝,行动不灵敏,容易被踩死、压死。

第三、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机能不完善。初生仔猪消化道容积很小,胃的容积只有25~40毫升,重量4~5克;20日龄胃的重量才达到35克左右,每次吃奶容纳的乳汁不多,胃内食物排空的速度也快。因此,仔猪容易饱、容易饿。这就要求仔猪料容积要小、质量要高、少喂勤添,日喂次数较多。

第四、没有先天的免疫力,容易得病。由于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所以新生仔猪必须及时吃上足够的初乳。

(间奏乐1)

3.主持人:听众朋友,您现在收听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致富早班车节目。在今天的节目时间里,我们为听众朋友们介绍商品猪的饲养。做客我们节目的是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的张京和老师。张老师,刚才您介绍了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那么要想养好哺乳仔猪我们都应当抓好哪些环节呢?

专家:养好哺乳仔猪就要抓好三个关键时期:即初生关、补料关和断奶关。

4.主持人:张老师,下面请您具体介绍一下,要想使哺乳仔猪顺利渡过初生关,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专家:加强初生仔猪的护理工作,防止冻死、压死、病死、甚至饿死的现象发生,是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的关键。

5.主持人:张老师,前面您在介绍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时提到,仔猪没有先天的免疫力,容易得病,所以新生仔猪必须及时吃上足够的初乳。那什么是初乳呢?

专家:母猪产后2~3天以内所分泌的乳汁叫初乳。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乳糖、乳脂,酸度较高,可满足仔猪生长发育的需要。是常乳无法取代的,如果仔猪吃不到初乳则很难成活。

仔猪有固定乳头的习性,一旦固定下来,一般到断奶都不更换。由于不同位次乳头的泌乳量是不一样的,位次在前面的乳头泌乳量一般较多,位次在后面的乳头泌乳量一般较少,为了保证全窝仔猪都能均匀发育,可利用人工固定乳头的方法,把初生重小、发育较差的仔猪固定在前面,初生重大的、发育较好的仔猪固定在后面的乳头,中间的乳头由剩余的仔猪自由选择。

6.主持人:张老师,刚才您介绍了新生仔猪喂初乳的问题。下面请您来谈谈怎样才能够防止初生仔猪被冻死、压死呢?

专家:冬、春季分娩的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冻死或被母猪压死。所以新生仔猪要防冻防压,加强护仔保温;仔猪生后1~3日龄的适宜温度是30~32℃,4~7日龄是28~30℃,15~30日龄是22~25℃,2~3月龄适宜温度是22℃。保温的措施很多,如避免寒冬季节产仔;北方如采取全年产仔方式,应设产房、产圈,有仔猪保温箱,利用红外线灯,电热板等设备供热。

由于初生仔猪反应迟钝,行动不灵敏,如母猪体大笨重,行动迟缓,产后疲倦,或母性较差等常易压死仔猪。防护措施有:保持舍内适宜温度,防止仔猪因为怕冷爱钻母猪肚皮底下被母猪压死;在产后一周内加强看管,特别是躺窝时要留心;保持环境安静,避免突然响动使母猪惊吓而踩压仔猪。

7.主持人:好,这是防止初生仔猪被冻死、压死的保温和防护措施。我们知道,铁是合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要注意给初生仔猪予以补充。而缺硒的仔猪容易发生皮下水肿、肝坏死、心脏衰竭、白肌病、幼猪突然死亡等。张老师,那下面请您来谈谈我们应当怎样给初生来仔猪补铁和补硒呢?

专家:新生仔猪体内贮存40~50毫克左右的铁,仔猪生后1周内母猪只能供给1~1.3毫克左右的铁;哺乳仔猪每天需要铁7~11毫克,如果不及时补铁,血红蛋白量就会很快下降,仔猪就会得贫血症。其表现为:生长缓慢,精神萎靡,被毛粗糙,皮肤皱起和黏膜苍白。因此,新生仔猪必须补铁。

现在生产上给仔猪补铁、补硒很方便,有很多兽药厂生产铁、硒合剂,如补铁王、牲血素等。使用方法是:在仔猪生后3天内肌肉注射1~2毫升,在10日龄时再注射1~2毫升。

在仔猪生后3日龄内,每头仔猪口服1~2滴0.5%的稀盐酸和胃蛋白酶,以避免仔猪贫血,增强仔猪的消化机能和防病能力,提高其断奶窝重。

8.主持人:张老师,在哺乳仔猪的出生关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防病。那么如何做好初生仔猪的防病工作?下面请您来谈谈这个问题。

专家:做好仔猪的防病工作,主要是预防仔猪下痢。造成仔猪下痢的原因很多,有红痢、黄痢、白痢、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等。

红痢和黄痢都严重地危害仔猪的生命和健康,为防止这两种疾病的发生,应定期给母猪注射红痢菌苗和黄痢菌苗。其方法是:在母猪妊娠第10周和第14周龄时,注射上述疫苗各一头份,可有效地预防这两种疫病的发生。

仔猪从3~5日龄起开始补水。由于母乳中脂肪含量高,仔猪常感到口渴,如不补水,仔猪就会喝脏水或尿液,引起下痢。补水的方法是:在补饲间水槽中放入清洁水或含0.8%的盐酸水让仔猪饮用,水要经常更换,保持新鲜;有条件的可以安装自动饮水器。

预防白痢。首先要做到圈舍卫生,干燥、温暖;其次是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严格按哺乳母猪的饲养标准和需要量饲喂母猪,防止母猪乳汁过浓或过稀。

仔猪断奶方法?仔猪如何断奶


仔猪断奶的日龄主要根据猪的品种、母猪体况、泌rǔ量、仔猪的用途,特别是饲料饲养水平确定。

在农村养猪采用45-60天断奶,集约化养猪场实行4周龄或5周龄断奶。在国内采用18日龄和21日龄断奶,称早期断奶;在国外,采用7日至14日断奶,称早期隔离断奶。

农村养猪科技水平较低,以土杂种为主,饲料和饲养水平较差,一般仔猪断奶日龄多在45~60天;农村专业养猪户由于选用配合饲料,掌握养猪的基本技术,多在仔猪1个月至45天内断奶;集约化和工厂化养猪由于技术水平较高,采用配合饲料,兽医保健力量较强,多实行4周龄(28天)断龄;个别技术力量、设备、饲料条件很好的单位采用3周龄断奶。断奶日龄越早,仔猪断奶后出现的问题越多,但是断奶成功后效益提高,可以提早10~30天出栏。

如何判断仔猪的断奶日龄:

(1)从猪场的性质和任务来看,种猪场或留作种猪用的个体,断奶时间宜晚不宜早。外来瘦肉型品种在35日龄比较适宜,国内品种宜在60日龄为好。这样种苗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发育会更好,也比较好选择种苗。

(2)对商品场或用于育肥的个体,断奶日龄宜早不宜迟,才能产生最好的经济效益。

(3)从设备条件上看,凡能提供温暖、干燥、通风良好的产房和保育舍条件的,以及可以满足仔猪生长发育且有配合rǔ猪料饲喂的,都可以早期断奶,否则会造成损失。

总之,对瘦肉型品种断奶(商品猪苗)体重在5.0~6.0千克,种猪场或用作种苗的个体,体重在6.5~7.5千克断奶。对于特殊用途如送交种猪测定站测定性能的个体,宜在体重达11~13千克以上断奶。

仔猪断奶分一次断奶、分批断奶和逐步断奶等方法。

(1)逐渐断奶法。是逐渐减少哺rǔ次数,最后停止哺rǔ的方法。一般是到4周龄时,白天将母猪调走,不让母猪哺rǔ,夜间再让母猪给仔猪喂奶。经4~6天后逐渐不让母猪哺rǔ。这种方法好处在于逐渐提高仔猪独立生活、采食饲料的能力,减少断奶腹泻的问题。缺点是每天白天赶去母猪,费工费时。

(2)分批断奶法。此法按仔猪体重大小分成2~3批断奶,首先把体重大的3头小猪断奶调走,隔2~3再调走体重中等的3~4头仔猪,再隔3~4天调走最后一批仔猪。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保证仔猪生长发育,不致引起腹泻死亡,缺点是断奶时间拖得较长,不易管理。

(3)一次断奶法。是指到一定日龄,一次全部断奶,母仔相隔开。这种断奶法又分去母留仔和去仔留母2种方法。去母留仔是把母猪调到其他圈舍,仍保留仔猪在原来的圈中;另一种是把仔猪全部调走,母猪留在圈中,去母留仔是使仔猪对环境改变不致太突然,否则引起神经紧张,影响增重和健康。去仔留母的断奶方法是在仔猪断奶日龄较大时(一般5~6周)采用。仔猪因日龄较大,适应性较强。

饲料逐渐改变。由断奶前3-5天饲喂仔猪代rǔ料,逐渐过渡为粒料,断奶时仔猪完全适应固体料。通常断奶当天仔猪减料,经2-3天后转为正常,开始时防止仔猪消化不良,只喂7成饱,经3-4天后让仔猪自由采食。

高产笼养绿壳蛋鸡


笼养绿壳蛋鸡首先要控制好温度,冬季增温,夏季降温。然后就是通风,冬季要避免开下面的窗口通风,最好是开上面的窗口。再次就是喂食、饮水,一定要保证食材的新鲜、干净,可选择青菜叶喂养。最后一定要定时定点的进行清扫、消毒,来保证鸡的健康。

1、温度

笼养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温度的控制,毕竟它不像散养一样,可以自己出去活动,夏季的话,要做好降温的工作,在冬季的话,需要增加室内的温度。

2、通风

通风除了能给室内降温之外,还能排除室内的污浊气,将一些有害的气体排除出去。夏季通风的要求并不是很多,主要就是冬季的通风要做好,因为冬季的气温比较低,在做通风的时候,不要直接开下面的窗口通风,以免让鸡受冻,可以选择打开上面的窗口。

3、喂食、饮水

喂食的话可以采用自采的方式来喂养,食物的选择上可以用一些新鲜的青菜叶或者是青草来喂养都是不错的选择,在喂养的时候,还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蛋白质比较高的食物进去搭配。饮水的话,一定要保证水质的干净,脏水不能喂给它喝。

4、定时的清扫

笼养也是需要定时的清理它的鸡粪的,不然的话,极有可能会引起一些疾病的感染。每个星期最好是定期的消毒两次,来保证环境的干净。

笼养绿壳蛋鸡常见的疾病及防治

1、产蛋下降综合症

这个疾病在绿壳蛋鸡中是比较常见的,一旦感染了这个疾病,就有可能会让它的蛋的品质出现下降的可能。染病的时候,会拉绿色的分辨,它的鸡冠会变成青紫色。防治的方法可以用0.2%的呋喃唑酮来防治,还可以在饲料里面加一些壮优也是很好的。

2、脂肪肝综合症

这个也是笼养绿壳蛋鸡的时候容易出现的一种疾病。一般的时候不会容易被发现,但是发病了之后,会让它的肝脏出现出血的症状,影响健康。防治的方法可以用壮优来防治,一般连续用20天就可以了。

3、产蛋下降综合症

这个病也是比较常见的,发病的时候,绿壳蛋鸡会不容易站立,出现反应迟钝的情况。防治的方法可以让染病的鸡放出来,自由活动,增加它的维生素即可。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6841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