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河蟹养殖注意事项


进入8月,河蟹逐渐进入最后一次蜕壳期,从而进入绿蟹期。此后河蟹的甲壳不再增大,但是甲壳内的肌肉与内脏器官继续发育增长。养殖生产上,即进入河蟹育肥阶段。同时,此阶段为季节交换时期,天气变化较大,水环境波动频繁,容易导致水体中各种微生物大量滋生,严重破坏养殖水环境,造成河蟹致病。因此,在这关键时期需维护好水质,保证河蟹安全蜕壳。建议河蟹养殖塘口注意以下几点:
1、维持池水深度在1米以上,保持水草覆盖率在50-60%左右,以防太阳直射等灼伤蟹体,影响生长。
2、定期改水净水,保证水质清洁。
(1)经常巡塘,关注水质变化,根据水质状况确定换水量,并及时捞除残食和污物,以促进微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和平衡,保持和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2)定期使用底改素或多效底改颗粒(加强型)等改善底质,防止因底质腐败而导致水质恶化。并注意定期使用解毒活水灵配合超浓缩PSB或菌肽宝等微生态制剂加快水体中有机物的分解,转化吸收池底有机物分解释放的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抑制有害细菌的滋生与繁殖,从而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
(3)合理搭配使用抗生素药物,以降低病菌的抗药性,尽量选择使用半衰期短的药物,以减少其在水体和动物体内的残留。
(4)保证水体水草生长旺势。施用“水草专用肥”,预防青苔发生同时,并能有效改善水草腐烂问题。
3、做好防病工作。该季节主要疾病有颤抖病、黑鳃综合症、固着类纤毛虫病等,另外也常会出现河蟹爬坡上草,缺氧等现象,因此要坚持以生态防病为主,药物防病为辅。平时注意用生石灰或“汉宝蓝”进行消毒,或定期使用“解毒活水灵”或“解毒活水灵(加强型)”配合“解毒应激灵”解毒改底防应激。最后再用“底改素”通过生物、物理、化学三重作用有效凝集水体胶体、悬浮物质,分解水体中残饵,改善水体溶氧,消除池底恶臭,起到全面水体净化作用。
4、加强饲料投喂。保证优良的水体环境外,河蟹蜕壳时还需大量能量,因此此阶段要加强饲料投喂管理工作,尤其河蟹生长进入“绿蟹期”时,其本身对营养需求较高,尤其是脂类、蛋白质。但投饵量切勿过大,以免过量饵料污染水质,影响河蟹生长。

相关推荐

高温季节河蟹养殖注意事项



1、高温季节池塘水温较高,蒸发较多,应注意保持池塘水深,水深宜控制在1.8-2.0左右。
2、如养殖池塘需补水,应检查外源水,外源水质量良好方可加水,加水时间宜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每次加水量应控制在20公分左右。
3、有增氧设施的池塘,应注意池塘溶解氧的变化,养殖池塘溶解氧不应低于4-5毫克/升,勤开增氧机,有条件的地方应增加中午开增氧机2个小时。
4、高温季节应加强河蟹吃食情况的检查,建议将投喂改为每天二次,早晚投喂,并适当减量。正常情况下,河蟹在晚上10点左右摄食能力最强。
5、当池塘水温高于32度时,河蟹会停止吃食,活动能力下降。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在池塘表层布一些漂浮植物,可使底层水温较表层水温低1-2度。
6、高温季节应特别注意投喂食物的新鲜度,忌投变质食物,尤其是投喂冰鱼的养殖模式。
7、持续高温应注意池塘水草的维护,特别是蟹池伊乐藻因水温较高活力下降,应注意检查伊乐藻的生长,池塘伊乐藻应控制草头向上,草头离水面宜控制在10-20公分左右。
8、高温季节应避免大量使用外源人工合成制剂,可适当应用生态制剂,注意各种生态制剂的使用条件。
(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顾问周刚教授提供)

河蟹蜕壳期间注意事项



天气开始回暖,也接近河蟹蜕第一次壳,河蟹第一次蜕壳很重要,决定河蟹的回捕率,开始有少量河蟹蜕壳。蜕壳期间的几个注意事项:
1、发现蜕壳可以用应激硬壳灵和黄金多糖第一次补钙,蜕壳高峰期用补钙素第二次补钙。
2、蜕壳期间保持一定的水位,严禁大量打水。
3、蜕壳期间要实时根据水色来肥水,保持水体肥度,定期用乌金膏和纳米黑金肥水。
4、蜕壳期间可以拌料投喂高稳维西生命元应激硬壳灵,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5、打外源水的时候要注意水质指标,可以让技术员检测河水,指标正常可以打水
6、禁止杀虫、杀青苔等,在晚上用灯光诱捕虫子或用纳米黑金控制青苔。
7.水清虫子多的塘口,只要水质不混浊,可以用水博士和底改,不要着急肥水。
8、水有一点小浑,有虫子但不多,藻类偏少的塘口,用灯光诱捕控制虫子繁殖,适当加水,然后用乌金膏和绿爽肥水即可。
9、刚杀过青苔的塘口,先解毒、再肥水,脱壳期青苔只能控制不能杀,可以用纳米黑金和乌金膏肥水抑制青苔。

春季河蟹养殖管理的注意事项



目前水温、气温逐渐回升,河蟹已经开始摄食,着力做好春季河蟹养殖管理工作是全年河蟹取得高产的重要环节,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事项:
1、控制水位:为了促使河蟹早摄食、早生长,天气晴朗的时候应将池水控制在40-60厘米左右。在阳光的照射下,水温升高较快以利于河蟹摄食。如果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要适当加深水位,以防止池中水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对河蟹产生不利的影响。
2、适时投饵:水温达到10℃时河蟹开始摄食可适当投饵,投饵量一般控制在蟹体重的1%左右。饵料以精料为主,辅以15%的粗饲料。霉变的饲料一律不得投喂。
3、及时清除青苔:春季水温较低、水质清瘦,适应青苔生长,如果青苔大量繁殖将对河蟹极其不利。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清除:
①青苔少量出现时,可人工捞除或增加水深并用生物营养肥施用,降低水体透明度,达到抑制青苔生长的效果。
②如果青苔大量出现建议使用青苔净等药物杀灭,但要避开河蟹的脱壳期。杀灭后可用“三联解毒素或蟹乐爽”以减少毒素及药物残留对河蟹的负面影响。
4.、补充营养元素:
从4月初至4月底河蟹第一次脱壳结束,此时河蟹体质较弱,建议使用“钙能90”或“氨基酸钙磷C”直接泼洒水体。水体中的钙、磷等营养物质含量对河蟹的生长至关重要,如若不足,会导致河蟹甲壳不能正常硬化,形成软壳病或脱壳不遂,严重情况更会造成河蟹死亡。
5、投放螺蛳:可在清明前后进行第一次投放,投放量一般在300—350公斤/亩左右。

河蟹养殖中水草管理注意事项



南京溧水区河蟹养殖面积达5万多亩,养殖模式基本相近,其中种植水草以及水草的管护是养殖成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决定因子。种植水草种类主要为:轮叶黑藻、苦草以及伊乐藻,辅助有黄丝草、水花生等。近几年养殖调查表明而水草问题已经是困惑养殖户的核心问题,水草衰败、烂死、夹浮、泥附等问题让养殖户头疼,加上怕影响河蟹以及水草、藻相而不敢乱用药物,常常是出现水草问题后束手无策。
一、科学控制水草密度,及时割除多余水草
水草在池塘中生长过程就是一个吸收水体中有害物质的过程,然后作为载体的池塘对水草来说也有负荷限值。一旦水草数量超过这个负荷限值,水草白天化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无法满足夜间自生的氧气消耗,水草就会老化死亡。割草的原理就是割除老化水草,促进新生水草生长。总之保持池塘水草占比不超过30%,水草区域中间应该有水道,水道宽度保持2米左右。
二、不放养食草鱼类,不适用水草抑制药物
一些食草鱼类,确实可以消耗过多的水草,但往往水草长势和食草鱼类无法被养殖户控制,是一个不安全因素。绝大部分的养殖户已经不再放养食草鱼类,而水草抑制药物,通常对水体藻类也有干扰,容易坏水和缺氧。同时是在水草中蜕壳的河蟹和青虾也有毒性作用。
三、泥浆草是水体老化的体现
出现泥浆草一般都是水体老化,过多有机质附着水草上。处理起来也非常简单,首先使用腐植酸钠去除水草泥浆并能激活水草再次生长,然后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降低水体有机质,改善水体藻相,同时使用生物改底药物,分解泥质中的有机物,三管齐下。同时也要注意水草夹浮现场,夹浮过多表明投喂饵料不足或者不合口,结合水质检测分析对症下药。

后期河蟹塘管理注意事项



20xx河蟹养殖活动基本告一段落,河蟹5壳蜕壳的跨度大,而且今年中秋节较往年提前了大概10天螃蟹上市时间提前。从8月底开始很多养殖户陆续取河蟹上市卖,这里面会出现一些如软壳蟹死亡,蜕壳不遂的情况增加,毕竟河蟹上笼受伤的影响。以后河蟹就只长重而不再有形体上的变化,河蟹的规格基本就在这一时期定型,所以这个时期是我们能提升规格以及品质的最后机会。河蟹规格的提升于价格有密切关系。河蟹塘每年后期发病的情况时有发生。根据我们多年的塘口经验,我们总结得出以下方法,希望能对广大养殖户朋友有所帮助。
一、底改
有些养殖户以为养殖后期就不用改底了,其实这是个误区。随着后期河蟹的育肥,很多冰鱼,高蛋白的育肥料,导致底部恶化的现象很常见因为这段时间在塘口转了一下今年螃蟹黑底板花底板较多导致卖相不好(尤其是挑膏蟹)。针对部分塘口有黑底板现象,建议先大量套底层水,然后用强效底净或是全效底改,2-3次,改善河蟹黑底板现象也能起到底部杀菌作用防止后期出现较大伤亡。
二、饲料的投喂
在这个阶段螃蟹退壳基本结束但螃蟹仍需大量的蛋白质及其他的营养元素来支撑日常消耗,由于今年螃蟹行情不太如人意,不建议使用高成本的小黄鱼或者高蛋白的育肥料加重成本投入,后期建议使用冰鲜鱼加玉米或者隔2天投喂冰鲜鱼加饲料适当控制养殖成本。
三、疾病的预防
通过近期蟹塘走访发现大多塘口出现死亡尤其是大规格公蟹,这个跟日常取蟹损伤,天气变化,塘口溶氧及河蟹自身体质有很大关系,建议适当底改杀灭底部细菌可以适当泼洒葡萄糖增强河蟹自身抗病能力。损蟹较多的建议用复合碘全池泼洒。
四、后期水位控制
后期水位的控制相信大多老板都知道,但就这段时间养殖户反应的情况来看当然只针对部分塘口,因为现在部分老板取不到蟹而田面水位还有40公分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把水降至环沟(排除草厚)但也得根据市场行情走,行情差不建议取太多的蟹。

河蟹饵料投喂注意事项



一、河蟹饵料的种类
河蟹的食性杂,它的饵料包含天然饵料和人工饲料两种。天然饵料主要有浮游生物、水生植物、底栖动物和陆生动植物等,浮游植物包括硅藻、金藻、甲藻、裸藻、绿藻等,是早期幼蟹的饵料;浮游动物包括轮虫、枝角类、挠足类等,是河蟹优良的饵料;水生植物包括苦草、轮叶黑藻、菹草、马来眼子菜、芜萍、浮萍、水浮莲、水花生、金丝草等,是河蟹的主体天然饵料;底栖动物包括水域中的螺、蚬、河蚌、水蚯蚓等,是河蟹的上佳饲料;陆生动植物包括黄粉虫、蚯蚓及黑麦草、狼尾草、聚合草等。人工饲料分为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主要包括黄豆、豆饼、菜饼、棉籽饼、麦类、米糠、豆渣、酒糟、酱渣、花生饼等。动物性饲料,主要有螺蛳、蚬子、河蚌、蚕蛹、黄粉虫、蚯蚓、小杂鱼、蝇蛆、畜禽内脏等。河蟹的饵料种类繁多,但不能用单一的饵料饲喂。
二、河蟹饵料投喂注意事项
1、坚持精、青、粗合理搭配的原则
-般每天每次投饲量为蟹体重的5%-8%。但蟹有贪食动物性饲料的习性,如果长期投放动物性饲料,要在短期内改变成植物性饲料比较困难。
成蟹喂养时,一年中总的饲料分配为动物性饲料占40%,粗料(糠、饼、麸等)占25%,青料(水、旱草)占35%。上半年是蟹长骨骼的时节,在饲料分配上,青饲料占50%,粗饲料占30%,精饲料占20xx是蟹肥育期,在饲料分配上,精饲料占60%,粗饲料占20%,青料占20%。
2、投喂方法上要做到“四定”
定时:蟹的摄食强度随季节、水温的变化而增加或减少。在夏秋两季随着水温上升到15℃以上时,蟹的摄食能力增强,这时每天投喂一次。当水温下降到15℃以下时,蟹的摄食能力下降,可隔日或数日投喂一次。投喂的时间以傍晚前后为宜,这是因为蟹是昼伏夜出的水生动物。
定位:水草可直接投放,其他饲料投喂在接近水位线以下的土坡上,或投在浅水处。以便观察蟹的摄食、活动等情况,随时增减饲料和调节水质。
定质:精、青、粗饲料要合理搭配,前期以粗饲料和草类饲料为主,要稍多投些,后期是蟹肥育的重要时期,精饲料要多些。
定量:每天每次投喂量为蟹体重的5%-8%,水温高时取上限,水温低时取下限。
不过,在幼蟹培育期,每天定时、定量、多点投喂鲜活饲料(如水蚯蚓、黄粉虫等)、鱼粉、麦粉、蚕蛹粉、花生饼、麦麸、嫩菜叶、人工配合饲料等。日投喂量不超过幼蟹体重的3%-5%,其中70%在傍晚投喂,30%在上午投喂。
3、饵料投喂时间及投喂量
3月底至4月初,平均水温未达到10℃时,可少投或不投。如果这时水温超过10℃时,可投喂少量糊状饲料。
4月中旬后,平均水温上升到10-15℃时,可投喂糊状饼类、豆渣、米糠、猪血、配合饲料等,数量不宜多。
5-6月份,可大量投喂水草。
7-10月份,增加动物性饲料的投喂。
11月份以后,酌情少量投喂。
投喂时间一般为傍晚或下午4-5时,日喂一次。蜕壳期间,可少量多投。具体投喂数量,3-4月份。为蟹体重的1%左右;5-7月份为5%-8%;8-10月份为10%以上。

河蟹养殖三大投喂注意事项


两头精、中间青,即春秋季节的投饵,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植物性饵料为辅,夏季饵料以植物性饵料为主;
3、根据河蟹生活习性投饵。河蟹有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饵料投喂应以晚间投饵为主,白天投饵为辅。其晚间投饵量占全天饵料量的70%;
4、饵料要大小适当。饵料颗粒大小要与河蟹个体大小相适宜,以提高饵料利用率;
5、浅水区投饵。饵料要均匀投放在有水草的浅水区,并坚持四定的投饵原则;
6、性成熟蟹注意投喂。河蟹性成熟后,体力消耗过大,因此要增加白天的投饵量。同时要防营养过剩死亡,特别是成熟的雌蟹,肝脏85%以上,转化为性腺,肝功能下降,应大量投喂植物性饵料,以防肝功能不适和雌雄蟹提前交配,引起死亡;
7、实施鱼蟹混养模式的,应先喂鱼后喂蟹。鱼料投入深水区,蟹料投入浅水区,以防争食,影响河蟹生长。
三、三种饵料不宜投喂
1、肉皮。采用肉皮投喂,不仅饲料转化率低,而且肉皮中脂肪含量高,大量投喂后易在水体表面形成一层油膜,容易造成水体缺氧,影响河蟹生长。
2、土豆。河蟹不喜食,投喂后多沉在池底腐烂变质,易引起水质恶化,诱发蟹病。
3、海水鱼。首先海水鱼经长时间冰冻,有大量病菌滋生,长期投喂易导致河蟹发病率、死亡率高;其次海水鱼含盐分高,河蟹摄食后性腺发育加快,性成熟提前,影响河蟹上市规格;最后海水鱼投喂时损失大,利用率低,养殖成本反而提高。

秋季河蟹养殖的五个注意事项



高温闷热的夏季过后,进入秋季,秋季是河蟹育肥的关键季节,也是河蟹养殖的最后阶段,为了提高河蟹的品质、产量和效益,此时需加强管理,搞好四定(定质、定时、定量、定位)、四消(养殖池消毒,苗种消毒,食物、饲料、工具消毒,水体消毒。)等基本工作,同时也要注意营养,预防脱壳不遂及软壳性疾病,减少各种不必要的损失。
1、水质调控。随着秋季的到来,水温随着气温的降低而逐渐降低,因此水温已不再是大多细菌生长、繁殖的最佳温度,疾病的发生率较上一季度的高温季节有明显的降低,但也会出现持续的高温、闷热天气,即所谓的“秋老虎”,再加之蟹塘内残饵、排泄物等有机物很多,水质易变坏,极易诱发各种疾病,所以应防患于未然。首先需要从水质入手,蟹池应保持水深1.2米,透明度在35—40厘米。当透明度小于25厘米时需要排出底部老水,注入新水,换水时要注意不能使塘内的水温有较大的波动,为了防止河蟹产生较大的应激反应,免疫力下降而生病,可适当泼洒活力VC,提高机体的抗应激力。注水后可施用微生物制剂或底质改良剂,如光合冻干粉、EM冻干粉、乐活、生物净水宝等,底质改良剂如多效底改颗粒、底改素等,同时适当泼洒汉宝淝,来改变水色、水质,使水质清亮、绿爽。一般每10天使用微生物制剂1次,至10月底结束。

2、科学投喂。秋季正是增加河蟹肥满度和绝对重量的最佳时期。因此饲料中应增加精饲料所占比例,蛋白质含量需增加到32%左右,且要求饲料营养全面。为降低成本,也可以自制配合饲料,但一定要注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添加,以及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平衡,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高稳易还原水产专用VC+VE、汉宝多维、汉宝速长,这些制剂能满足河蟹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从而提高河蟹免疫力及抗病力。每天的投饲量要根据天气及河蟹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以刚好能够吃完为宜,切不可多投喂而败坏水质。
3、水草护养。保持水草覆盖率60%左右。水草过密,覆盖率超过60%,在过密的水草中打条水道,水草宽5米,水道宽2米。对于水草过稀的池塘,可移植水花生,空心菜、浮萍等,使河蟹有一个良好的生长栖息场所,也可使用水草专用肥,促进水草根系发达,防止水草叶片疯长,保持叶片适宜长度,增加水体溶氧,保持养殖池塘藻相稳定,还可预防青苔生长及蓝藻发生,保证水体“肥、活、嫩、爽”的状态,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上市规格。
4、病害预防。病害防治要以防为主,可采用内服与外用药物相结合的预防方法,同时每月在饲料中添加汉堡大蒜粒等拌饲投喂,连喂3—5天,使河蟹健康生长。另外,由于水质、营养等多种原因,河蟹极易发生甲壳松软症或脱壳不遂而导致死亡。预防此病可在饲料中添加快佳钙补充钙质,快速硬壳,促进脱壳。
5、做好防逃工作。成熟河蟹极易逃跑,因此要经常检查防逃设施,观察有无逃走的痕迹,检查是否有洞与外界河沟稻田相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出水口的拦护设备,也要注意更换、防患于未然。

秋季河蟹养殖的三大注意事项



1、注意防止水温剧变。白露前后昼夜温差变化大,此时蟹池应保持一定的水位,一般在80厘米左右,防止水温剧变;此外,在加注新水时应注意温差不超过3℃,以防河蟹发生“感冒”死亡。
2、及时出售性成熟蟹。每年霜降前后,河蟹性腺成熟后常表现出生理反应,此时的河蟹体内渗透压升高,常因不能适应低渗透压的淡水环境而死亡。因此,对这些河蟹应及时捕捉暂养或上市出售。
3、注意增强河蟹体质。秋季水温和气候的变化易影响河蟹食欲,引起消化不良和应激反应而导致死亡,此时应及时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改善水质,定期用生物制剂调控水质,保障养殖水体适合河蟹生长的要求。
(2)多喂含高蛋白的动物性饵料,适量投喂植物性饲料,在食物中添加免疫多糖,以增强河蟹的体质。
(3)密切关注河蟹吃食情况,投饵时严格按“四定”要求进行,投饵量随水温变化而及时调整。

河蟹蜕壳期间有哪些注意事项



河蟹开始陆陆续续蜕壳,部分塘口开始发现大量蜕壳,蜕壳期间河蟹如何补钙和增营养,蜕壳期间有哪些注意事项
1.发现蜕壳可以用葡萄糖离子钙第一次补钙,蜕壳高峰期高钙第二次补钙。
2.蜕壳期间保持一定的水位,严禁大量打水。
3.蜕壳期间要实时根据水色来肥水,保持水体肥度,定期用黑土精和氨基酸肥水膏肥水。
4.蜕壳期间可以拌料投喂肝胆康和高钙,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5.打外源水的时候要注意水质指标,可以让技术员检测河水,指标正常可以打水
6.禁止杀虫、杀青苔等,在晚上用灯光诱捕虫子或用黑土精控制青苔。
7.水清虫子多的塘口,只要水质不混浊,可以用解毒碧水安和超强底改,不要着急肥水。
8.水有一点小浑,有虫子但不多,藻类偏少的塘口,用灯光诱捕控制虫子繁殖,适当加水,然后用氨基酸肥水膏和黑精灵肥水即可。
9.刚杀过青苔的塘口,先解毒、再肥水,脱壳期青苔只能控制不能杀,可以用黑土精和氨基酸肥水膏肥水抑制青苔。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2149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