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鱼塘鱼病防治技术

大水面鱼塘山于水体面积较大,防治鱼病有一定难度。大水面鱼塘施药,既不经济,又容易造成水体污染。采用以下七种方法可有效防止病害的发生。

一、鱼种消毒法

大水面伍塘养鱼必须在投放鱼种季节选择体格健壮的大规格鱼种,经过药物消毒后方可投放。常用的药物有漂白粉、鱼用敌百虫、食盐、亚甲基蓝等,这些药物对鱼类体表和鳃部的细菌、寄生虫都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二、饵料消毒法

病原体往往随饵料被带入鱼体,所以投喂的饵料必须清洁、新鲜,最好能经过消毒处理。动物性饵料如螺、蚬等要用清水洗净,选取鲜活的个体投喂;植物性饵料如水草、陆草,则应放在6毫克/升的漂白粉溶液中浸泡20~30分钟后再投喂;施用有机肥料,应在1000千克粪肥中加漂白粉200克,搅拌均匀后再投入水中。

三、药物挂袋法

药物挂袋必须先设置好固定食台,使鱼养成定位吃食的习惯。如饲养的是草食性鱼类可用竹竿做成三角形或多边形框架,搭成漂浮性的水面食台。要定期用药物挂袋(一般每隔20~30天1个疗程),漂白粉挂袋每袋100克,每天换1次,连续3天;硫酸铜、硫酸亚铁挂袋,每袋硫酸铜100克、硫酸亚铁40克,每天换1次,连续3天。药袋应挂在食台周围,每个食台可挂3~6个袋。

四、投喂药饵法

大水面鱼塘生长的草鱼、青鱼容易患肠炎病,在发病季节(每年5~10月)用二氟杀星进行预防,第1天第1次按吃食鱼体重每10千克用二氟杀星药粉1克计算,以后每天投量减半,用次面粉等做成黏合剂制成药饵投喂鱼类。另外,用大蒜拌草或食盐浸草喂草鱼预防传染性疾病的效果较好。

五、中草药防治法

中草药可就地采集,来源广,成本低,效果好,无毒副作用。如马尾松叶可防治草鱼的肠炎病和烂鳃病;乌桕叶、大黄根茎可防治鱼类的烂鳃病、白头白嘴病;地锦草、铁苋菜可防治草鱼、青鱼的肠炎病和烂鳃病;楝树根茎叶可防治鱼类寄生虫病;土荆芥、贯众可防治鱼类的毛细线虫病,另外中草药的根、茎、叶腐烂后又可肥水。

六、控制施肥法

大水面鱼塘养鱼必须控制人工施肥的数量,为了保证水域生态平衡,一般不提倡过量施用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过量施用人畜粪,鱼类容易感染寄生虫病;过量施用化肥,浮游生物会突然大量繁殖,高温期间容易导致暴发性鱼病的发生。

七、分类防冶法

细菌性鱼病草鱼、青鱼的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这些病是由细菌引起的,治疗这三病,可在发病初期按每50公斤鱼用灭菌灵鱼用药1小包,鱼病即可得到有效控制。鲢鱼、鳙鱼的细菌性烂鳃病、白头白嘴病:对细菌性烂鳃病,可亩用生石灰15~20公斤化水后全池泼洒。白头白嘴病主要危害夏花鱼种和鱼苗,可按每50公斤鱼用呋喃唑酮5~10克投喂,效果理想。

病毒性鱼病由病毒引起的鱼病,对草鱼危害最严重,主要采用接种疫苗法进行防治。

水质性鱼病水质性鱼病是因不良水质引起的鱼病,其主要症状为鱼泛塘。治疗方法:及时灌注清水,开动增氧机,泼洒化学增氧剂鱼浮灵或过氧化钙。

防治注意事项:

在正确诊断出鱼病之后,确定用药时,还要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以便取得最佳疗效。一、药物在混合使用时要谨慎。如漂白粉、硫酸铜、敌百虫均不能与生石灰同时施用。二、对症下药。不要胡乱用药。三、药物要充分溶解之后才能施用,并选用合适的容器贮藏和溶解药物。四、轮换用药,综合预防,避免单一用药。五、注意药物质量,变质失效药物不能施用。用药时,注意药物的安全浓度。

总之,鱼生活在水中,各种活动不便及时发现,所以,对鱼病的防治应做到以防为主。在放养前清塘、清淤、鱼种消毒,养成期间要搞好食场消毒,注意水质变化和鱼的生长发育情况,科学投饵等,使鱼能安全度夏,健康速长。

相关阅读

夏季山羊烂肺病防治方法等


山羊烂肺病又称传染性胸膜肺炎,它是山羊支原体引起的山羊特有的接触性传染病,以高热、咳嗽、纤维蛋白渗出性肺炎和胸膜炎为特征,常在夏季发生。本病在自然条件下,只发生于山羊,3岁以下的山羊最易感染。常因羊只抵抗力降低而大批发病,且传播迅速,死亡率较高。
1症状。急性病例发展迅速,病初体温升高达41~42℃,精神沉郁站立不动,不食,湿性短咳,初流浆液性鼻漏,后变为脓性。病情继续发展时,则呼吸困难,按压胸部有疼痛感,听诊可听到胸膜摩擦音和湿性罗音;有的部位肺泡呼吸音消失叩诊呈浊音。孕羊常发生流产,有的病羊发生眼睑肿胀,有黏液脓性眼眵。幸免于死的病羊转为慢性,症状不明显,仅表现瘦弱,被毛粗乱以及长期咳嗽或间有腹泻等。
2预防。新引进和迁入的病羊是传播本病的疫源,因此新引进羊只时必须隔离观察1个月以后,经过检查证明健康时方可混群饲养。羊群中发现本病时,应进行封锁,及时对羊群进行检查;对病羊、可疑病羊和假定健康羊分群隔离和治疗。因为本病常有转为慢性的,所以在疫病停止发生或病羊治愈后,必须再经过2个月左右的隔离观察,如不再出现病羊,才可解除封锁。对于本病流行的地区及其周围地带,每年应进行预防注射1次疫苗。目前我国使用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氯氧化铝疫苗,无论皮下或肌肉注射,至少可获得14个月的保护力。这种疫苗大羊注射5毫升,6个月以下的羔羊注射3毫升,注射3周后可产生满意的免疫效果。
3治疗。①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硫酸链霉素10~15毫克,每天2次,连用5天。②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长效土霉素5~10毫克配合地塞米松4~12毫克,每3天1次,连用3次,效果良好。③用磺胺噻唑钠,每千克体重用0.01~0.015克,()配成4%水溶液,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用5天。
预防仔猪下痢三措施汪孟超
1加强饲养管理,防止发生应激。必须使用全价日粮饲喂母猪,母猪哺乳期禁止突然改变饲料,饲料品质要好,能量不能太高,玉米等能量饲料在60%以下,粗蛋白的含量应不低于18%。母猪产前7天开始减料,产后逐渐加料。
加强仔猪的保暖工作,防止各种应激因素。仔猪生后3~5日龄补水时,可以在水中加入口服补液盐;开料期,一定要注意供足清洁饮水。7日龄起,就应该给仔猪补料,以便于及早锻炼胃肠功能,促进身体发育,完善免疫能力。
2搞好卫生消毒,配合药物预防。临产前2~3天要将产圈打扫干净,临产当天把母猪乳房和胸、腹部清洗干净,用0.2%复合醛或0.01%高锰酸钾溶液涂抹消毒,以后每10~15天用消毒药进行1次消毒。
仔猪出生后,可以用50%北里霉素涂抹母猪乳头,每天2次,此法能有效预防仔猪黄痢。对于断奶仔猪,可以在每吨饲料中加入加康400克+新利安1000克或新霉素,连续7天,可预防下痢。
3使用生物制剂,调整肠道菌群。为预防大肠杆菌性下痢,可以使用活菌制剂调整仔猪肠道内的菌群。可使用乳康生或促菌生,仔猪出生后每天早晚各口服1次,每头仔猪每次1片(0.5克),连服2天,以后每隔1周服用1次,可服用6周。也可使用调痢生,拌为稀糊状,用注射器筒注入仔猪口内,每千克体重用500毫升。

罗非鱼链球病防治技术


夏秋两季气温高,雨量多,鱼类进入生长最旺季,鱼病病原体也大量繁殖。由于养殖密度增大、养殖环境恶化,罗非鱼的病害越来越严重。近几年来,已经有几种疾病在罗非鱼上发现,链球菌病是罗非鱼育成期的常见疾病,发病率高,危害严重,常常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一、病原

无乳链球菌是养殖罗非鱼的主要病原。其他链球菌也可以引起罗非鱼大量死亡,但危害程度不如无乳链球菌。

链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非酸性化、无运动、氧化酶阳性、过氧化氢酶阳性的球菌。

二、症状

不同种类的链球菌引起的特性无显著差别。由于链球菌可以侵害病鱼的中枢神经系统,病鱼表现为游泳异常、昏沉,常在塘边、水面无方向性地缓慢游动,有时身体屈曲。分散于水面、或头向上、尾向下、呈悬垂状,病鱼或间断性狂游,或腹部向上。鱼体色发黑,鳃贫血,肿大,突出,体表有一处或多处隆起,尤以尾部为多见,隆起部位出血溃疡,肛门红肿,肝脏肿大、出血,胃肠积水,肠壁发炎。病鱼常呈现眼部症状如眼巩膜白浊、眼球突出以及出血等。但不是所有病鱼都出现眼部症状。

皮肤出血:链球菌常引起罗非鱼身体表面出血,表现在口周围、鳍条基部的点状出血。有时在肛门或生殖孔周围呈现出血斑。

腹水:罗非鱼的急性链球菌病常见腹腔内有大量腹水,由于腹水的增多,引起肛门突出。

三、病变

胃肠道病变:由于病鱼很少摄取食料,所以胃和肠道空虚,无饲料残留物。但在池塘养殖的罗非鱼,其胃肠道中可能残存一些浮游饵料,特别是在急性链球菌病暴发的早期。病鱼内脏最明显的症状是胆囊肿大,有的比正常的体积大数倍。

败血症:在急性感染时,链球菌迅速到达血液并扩散至全身各组织器官,出现内脏的广泛出血和肝、脾、肾、心、脑、眼利肠道的大面积出血。脾和肾脏肿大。

腹膜炎:在严重感染时,病负表现严重的腹膜炎症状,所有内脏器官与周围体壁粘连,腹腔中有大量纤维性渗出。在一些病例还伴随其他一些细菌如气单胞菌或弧菌的继发感染。

四、传染情况

1.该病常常是因为鱼体应激而暴发,应激因素有水温过高、缺氧或养殖密度过大等。

2.链球菌病常以水平传播的方式相互感染,即经过食物或创伤在罗非鱼之间传播。也可以被环境中的病原感染。

3.链球菌病可以发生于各种大小的鱼,一般100克规格以上易惑。

4.疾病常呈急性,在高水温季节时,病鱼的死亡高峰期可持续2~3周。但在低水温季节,该病也可呈慢性发展,死亡率较低,但持续时间长。

五、现场诊断

1.观察上面阐述的症状将有助于现场诊断。但仅凭对一条鱼的观察和解剖很难作出判定:必须对5~10条病鱼进行仔细的现场检查才能作出初步诊断。

2.将内脏器官(脑、肝、胆、脾、肾)进行检查,在显微镜下检查革兰氏阳性球菌将可以确诊该病。

六、防治

1.预防①提高养殖池塘水位,减少表层高水温对池塘中下层水温的影响。②高温季节,适当减少对鱼池的投饵量,可少投30%~40%或不投饵料。③注意水质调节,常检测池水的pH、氨氮、亚硝酸盐等变化情况,及时处理。④中午开增氧机2~3小时,翻动底层水,保持上下池水平衡。⑤用二氧化氯、解水保护神、三氯异氰脲酸或底质改良剂消毒,半个月一次。⑥内服多维氨基酸、鱼肝宝,拌料连服6天。每月一疗程。⑦降低饲养密度,减少应激因素和疾病传播的机会,有助于降低鱼群的死亡,减少损失。

2.治疗①抗生素治疗:抗生素只有在链球菌病暴发的早期应用才能有效。但是,在多数情况下,口服抗生素的效果不佳,因为受感染鱼几乎不会吃料。有些养殖户反映,在投喂抗生素期间,可以在一定程度减少病鱼的死亡率,但一旦停喂抗生素,死亡率就再次增高。在这种情况下,养殖户常常延长喂药时间或者增加用药量。这样,不仅很容易诱导产生抗药性菌株,还可造成鱼肉中的药物残留。②一旦发生链球菌鱼病,可每25千克浮料拌多维氨基酸250克、三黄粉50克、青霉素400万单位20支连续内服两周。一般七天后死鱼明显减少。③外泼;解水保护神平均水深1米250克/亩、福地安150克/亩混匀全池泼洒1次,强氯精、碘制剂2次。

冬季池塘鱼种放养技术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模式也不断创新。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通过渔业科技入户惠民工程,积极引导养殖户将春放冬捕的传统模式改为冬放冬捕的新模式,即于当年冬季放养的鱼种养殖至翌年冬季将成鱼捕出,然后紧接着进行下一个周期的成鱼养殖。冬放鱼种具有早适应、早摄食、早生长和早受益等优点。笔者根据当地的养殖实践,现将相关技术介绍如下,供养殖者参考。
一、放苗前准备
1.池塘清整
成鱼捕捞结束后,排干池水,抓紧做好池塘清整工作,包括铲除池边杂草、清除池底淤泥、加高加固池埂和疏通进排水渠等。
2.池塘消毒
生产中可选用生石灰进行池塘消毒,用量为100千克/亩左右,方法是将生石灰打碎加水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以杀灭病原菌、野杂鱼等敌害生物。
3.施肥培饵
清塘消毒结束后,投施经发酵消毒好的畜禽粪肥,施肥量为200~300千克/亩。施肥的作用是培肥水质,加快浮游生物的繁殖,为日后入池的鱼种提供天然生物饵料。
二、鱼种放养
1.放养模式
为了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应根据水深、水质、肥料、饲料等情况,采用多品种高密度混养模式。鱼种混养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的重要措施。选择混养品种时既要考虑到利用不同的水层,又要避免相互争空间、争饲料现象的发生,最好以1~2个品种为主养鱼,适当混养其他鱼类。如当地草料丰富,可考虑以草鱼为主养鱼,鳊鱼次之,放养比例分别为40%和30%,混放20%的鲫鱼和10%的鲢、鳙鱼,养殖过程中以投喂水草和种植的青饲料为主,适量投喂部分配合料。如当地肥料来源较广,可考虑以鲢、鳙鱼为主养鱼,放养比例为60%(鳙鱼占10%),混放20%的鲫鱼、10%的草鱼和10%的鳊鱼,养殖过程中以施肥为主,适当投喂部分青饲料和配合饲料。对于高产鱼池而言,可考虑以鲫鱼为主养鱼,鳊鱼次之,放养比例分别为60%和25%,混放15%的草、鲢、鳙鱼,养殖过程中可全部投喂配合饲料。
2.鱼种质量
俗话说种好鱼满塘,这充分说明鱼种质量在鱼类养殖中的重要性。一般选择放养经专池培育或在成鱼池套养的本地鱼种。对同龄鱼种的质量要求是:规格整齐、膘肥体壮、体色鲜明、头小背宽、尾柄粗短、鳞片完整、鳍条无损、游动活泼、逆水性强,且无伤无病、无寄生虫。放养优质鱼种具有适应力强、()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出池规格大、养殖产量高和经济效益好的特点。
3.放养规格
放养鱼种规格宜大不宜小。放养大规格鱼种具有成活率高、病害少、生长快和上市早等优点。一龄鱼种的规格要求:草、鲢、鳙鱼种为4~6尾/千克,鲫、鳊鱼种为20尾/千克。
4.放养密度
鱼种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水源水质、饵料组成、增氧措施、规格品种、管理水平、资金投入、养殖产量和市场行情等因素综合考虑。在养殖生产中,要努力改善养殖环境,不断提高养殖技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选择合理的放养密度,以获取最高的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单个品种的放养密度可用估算法进行计算:放养尾数=产量出池平均重量放养成活率。一般高密度精养鱼池大规格鱼种的放养密度为2000~2300尾/亩(150千克左右)。下面将江苏省金湖县鱼种场某养殖户的鱼种放养实例介绍如下(见附表):
附表金湖县某养殖户亩均鱼种放养情况
5.放养时间
一般选择在12月放养鱼种。此时水温较低,水质稳定,鱼体结实,鳞片紧密,在捕捞、运输、放养操作过程中不易受伤,放养成活率高。
6.鱼种消毒
鱼种放养前须用3%~5%食盐溶液(不含碘)浸洗消毒5~10分钟,以杀灭鱼体表细菌和寄生虫。
7.放养方法
鱼种应选择在温暖的中午放养,一定要避开风、雨、雪、冻等恶劣天气。放养时动作要轻快,并一次放足。
三、技术管理
1.水质管理
管理要抓好四点:一是保持高水位。冬季水温较低,应将池塘水位调至最高,一般保持在2米左右。若发现漏水,应及时采取堵漏措施。水位一旦下降20厘米以后,应及时补加新水,以保持水位、水温的相对稳定。二是定期换水。每隔20天左右换水1次,每次换水30%,实行先排后灌的去污调优法,保持水质洁爽。三是增钙补磷。每20~30天施用1次生石灰和过磷酸钙,用量分别为10~15千克/亩和3~4千克/亩,以提高池水中钙、磷的含量,增强鱼体抗寒力。四是增加溶氧。冬季仍须开机增氧,一般于晴天中午开机2小时左右,保持池水溶氧在4毫克/升以上。
2.投喂管理
传统养殖冬季不投饲,因鱼种体内营养消耗过大得不到及时补充,往往会造成部分鱼种死亡。近年来的养殖实践证明,冬季仍应坚持投喂,以保证鱼种生命活动的营养供给,确保鱼种都能顺利越冬。一般投喂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每3~5天投喂1次,日投饲量为池鱼体重的0.5%~1.0%。若遇连续晴好天气,水温上升到8℃以上,鱼种活动会逐渐增强,应适当增加投饲量。冰封后,可在冰洞口设点投喂饲料,以利于鱼种及时摄食。具体投饲次数和投饲量应根据天气、水温和鱼种的活动、摄食情况灵活掌握。
3.病害管理。坚持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鱼种越冬期间,最常见的是水霉病,主要因放养时鱼体受伤或水位过低冻伤而引起。因此,鱼种放养前应进行消毒处理,以防将病原菌和寄生虫带入池内。放养时操作应认真细致,动作要轻快,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并注意保持高水位,严防水位过低冻伤鱼种。当发生水霉病时,用水霉净(主要成分为水杨酸、杀菌剂、黏膜修复剂和稳定剂)进行治疗,每亩每米水深用量为50毫升,方法是加水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水霉净对鳃霉病也有一定疗效。鱼种在冬季还易患口丝虫病、车轮虫病、斜管虫病和竖鳞病等,发病时应及时诊断病因,科学选用高效、低毒、安全、价廉的渔药进行治疗,以免造成损失。在养殖过程中,严禁使用国家禁用渔药。
4.日常管理
池塘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坚持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注意观察鱼种的活动、摄食情况,定期检测能见度、酸碱度、温度、溶氧等水质指标。当气温降到3℃时,应将池水加到最大水位。池面结冰后,应设法破冰,清除浮冰或其他污物,尽量缩短冰封期,以增强透光性,加强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产氧力,确保鱼种安全度冬,为夺取成鱼养殖生产的全面丰收开好头、起好步。

鲟鱼肤霉病防治技术


肤霉病是水产动物的一种常见病,但对鲟危害极大。如果不及时防治,则会暴发大面积肤霉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在鲟养殖实践中,对肤霉病的防治进行了试验,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病因与症状

1、病因引起肤霉病的水霉共有10多种,但危害鲟主要是水霉和绵霉2个属的种。凡是受伤的鱼体均可被感染,且在鲟尸体上繁殖极快,对鲟是一种继发性感染。

2、症状发病早期,用肉眼看不出什么异状。当肉眼能看出时,菌丝不仅已在伤口侵入,且已向外长出菌丝,似灰白色的棉毛状,故俗称“生毛”或白毛病。菌丝常着生于各鳍(以胸、尾鳍为多)、吻端及口的周围,鳃上同时沾满淤泥污物,有的鳃上开始着生少量菌丝。随着病情发展,鱼体消瘦,食欲减退,游动迟缓,甚至卧于池底不动。当水霉寄生于鳃上并且大量繁殖时,堵塞全部呼吸器官,导致死亡。

二、预防措施

1、尽量避免鱼体受伤。放养前或倒池后,要用3%~5%的食盐水将鱼体消毒3~4次。

2、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抵抗力。

3、保持池内清洁,及时清除池内污物,减少发病率。

三、治疗方法

1、将病鱼隔离,用5~6×10-6的孔雀石绿浸泡10~20分钟(以水霉变绿为宜),每天浸泡一次,3~4次即可。

2.用食盐、小苏打合剂(1:1)800×10-6全池泼洒3~4天。

3.提高池水温度在25℃以上,28~30℃为佳。幼鱼的升温梯度不大于5℃,鱼苗的升温梯度不大于2℃。

四、体会

1.肤霉病应注意“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一旦暴发便难以控制,即使采用治疗措施,成功率也只有50%~60%。因此,抓好预防是防止大面积肤霉病暴发的重要一环。

2.孔雀石绿虽对肤霉病有疗效,但一般不用孔雀石绿全池泼洒,以防止药残引起大批死亡。比用孔雀石绿浸浴情况来看,成活率仅40%。

3.加强观察,对症下药。若伴有烂鳍、烂尾、烂鳃闰症,要先用5×10-6痢特灵全池连续泼洒3~4天,避免交叉感染。

4.由于鲟骨板尖硬,互相磨擦易受伤,运输途中虽未出现死亡,但到养殖场后会因鱼体受伤严重,引起大面积肤霉病发生。因此,为确保养殖成活率,运输水温应在15℃以下,装运密度不能过大,且在起运前停食2天。

养猪技术及疫病防治


中国是猪肉消费大国,养猪是我国广大农民的传统产业。由于养猪所用的场地、猪舍的设计、饲料的选择、养猪过程中的疾病防控等都是养殖户面临的重要问题,成为是否能够养好猪、扩大规模的重要因素。以下是对刚刚投入养殖生产的养殖户关注问题的一些借鉴。
1场地的选择
首先,一定要选择空气流通较好,地面位置较高的地方,还要注意风向,不要因为气味影响周围的人生活。
其次,要选择交通便利,水电到位、无工业污染源、地域开阔的地方。
2猪舍的设计
猪舍一般都采用全封闭结构,墙体中都有保温材料。有的现代大型养猪场猪舍内部有地热,水泥地面中埋设循环水管。墙面设有通风口、热风机和水暖空调(表1)。
表1各种猪舍取暖设备的设计比较一览表
表2饲料的成分选择要求
3饲料的选择
为了提高肉猪的出栏率和商品率,提高养猪的生产水平,()增加经济效益,除了做好场地和猪舍的前期准备工作外,饲养中饲料的选择也格外重要(表2)。
4疫病防治
在防疫以上疫病的同时,还要做好其他疫病的免疫工作,防止猪细小病毒、猪圆环病毒Ⅱ型、猪伪狂犬病等病毒性疾病及猪支原体肺炎、猪气喘病、猪链球菌病等细菌性疾病的混合感染,定期对猪群进行血清学监测,及时掌握猪群免疫状况及健康水平(表3)。
表3疫病的免疫程序和注意事项
总之,我国政府重视养猪业。如:给养猪户补贴、猪肉收贮等一系列措施都是政府对养猪业的支持力度和重视的表现。最后,希望养殖户凭借勤劳致富、科学饲养的原则,提高自身的生产水平,为我国人民提供高品质的猪肉产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池塘鱼—蛙养殖技术


1. 鱼类放养技术

池塘鱼类的放养与管理依照常规池塘养鱼高产技术进行,根据池塘条件确定养殖鱼类品种,实行多品种(主要有鲤鱼、鲢鱼、鲫鱼、草鱼、鲻鱼等)合理密养,轮捕轮放,科学投喂,定期注换新水和进行药物消毒。塘内适当栽植水草如水花牛、水浮莲、轮叶黑藻等,水草面积约占池塘面积20%~30%。池塘周围宜种些绿色蔓藤作物如南瓜、丝瓜、扁豆等,以起到遮阳降温作用。2. 蛙类养殖技术(1) 网箱结构与设置养蛙网箱为敞开式,用无节聚乙烯网片加工而成。育苗网箱规格为6米3米1.4米和12米4米1.4米,成蛙网箱规格为8米3米1.4米、6米3米1.4米及12米4米1.4米。选择交通方便、水质肥沃、浮游生物丰富、水体透明度在30~50厘米的水域设置网箱,网箱为固定式,用木条或竹竿扎成长方形框架。箱体入水深度60~70厘米,露出水面70~80厘米(孵化网箱入水深度为50厘米片右)。一般每8~10个网箱用粗尼龙绳连成一排,两端用石块或铁锚固定。箱距5~10米,排距20~30米。网箱长边垂直于水流方向,这样有利于水体交换。育苗箱在蝌蚪变态期间以及成蛙网箱内应设置栖息台(兼作饲料台),在网箱上方距水面1.5米处应搭设遮阳网。(2) 网箱培育蝌蚪网箱放养蝌蚪前用1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洗,并仔细检查是否破损。池塘网箱养蛙的牛态条件明显优于土池养蛙,溶解氧和浮游牛物较为丰富,放养密度可以适当增加,一般每平方米放养蝌蚪150~200只,且一次放足,并要求蝌蚪规格整齐、健康无外伤。蝌蚪入箱后第二天丌始投喂,饲料品种与水池养殖的相同,每日投喂2次,并根据池塘水质、气候、水温等情况灵活掌握投喂量。蝌蚪牛长的前期、中期采用全箱泼洒的方式投喂,蝌蚪变态期逐渐改为定点投喂和饲料台上投喂的方式。蝌蚪变态期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葡萄糖、免疫多糖等,以预防营养缺乏性烂皮病的发生。(3) 网箱成蛙养殖以养殖草鱼为主的池塘,设置网箱的面积应控制在池塘总面积的5%左右;以养殖罗非鱼、胡子鲶的池塘,设置网箱的面积为池塘总面积的10%左右。当幼蛙体重达到3克以上便可转入成蛙网箱养殖,并用0.05%食盐溶液对幼蛙进行消毒,放养密度为60~80只/米2。投喂坚持四定原则,重点掌握合理的投饵量,日投喂量为蛙体重的30%左右,一般以1~2小时内吃完为宜。每天投喂2次。3. 日常管理养殖期间要加强管理,勤巡视,观察天气和牛蛙摄食的变化情况;勤清洗网箱,由于杂藻附牛、有机物附着易造成网目的堵塞,影响水体交换,不利于箱内污物排除和天然饵料的补给。也可在网箱中混养鲤、鲫、鲻等杂食鱼类,以起到清污作用(育苗网箱不能放鱼)。同时,经常检查网箱是否牢固、有无破损等,避免逃蛙事故发生。大风、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来临前,应对网箱进行检查,确保牢固。水位变动剧烈时要随时调整网箱抛锚绳索,以免发牛拔桩、逃箱事故。鱼塘进排水用40~80目筛绢过滤,以防敌害牛物入塘。平时要清除水蛇、泥鳅、黄鳝、水老鼠等敌害,对大型鸟类也要严加防范,以免鱼蛙遭殃。4. 成蛙捕捞池塘网箱养殖牛蛙,一般经3~4个月的养殖,个体重达300克以上时,即可捕捞上市,个体较小的可继续留箱养殖。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0179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