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河蟹的体质调控能够避免病害的发生


在河蟹养殖中各种病害频繁发生,影响河蟹的成活率,造成河蟹养殖产量低,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各种病害的发生都与河蟹体质状况有关,做好河蟹的体质调控能够避免病害的发生,是河蟹养殖中的重要工作。
一、体质调控的意义
河蟹是非常低等的动物,它的功能器官非常简单、脆弱。在养殖过程中,易受环境及养殖条件的影响,养殖条件的变化会使河蟹付出大量的能量、营养物质来适应这些变化,以保证自身器官功能的正常。体质调控就是通过人工干预的手段来改善河蟹的体质、免疫力,通过内循环、代谢的调控,保证肝肠等器官功能正常化,增强河蟹的抗病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二、体质调控的方法
在养殖过程中可以通过饵料、营养中添加提高免疫力的物质;改善肝肠消化防御机能;有效去除有毒物质在体内的蓄积这三个方面对河蟹进行体质调控。
免疫力就是防止病原对机体造成损伤的壁垒。在河蟹养殖中,能够提高免疫力的物质一般使用多糖类,尤其是黄芪多糖。但并不是所有的黄芪多糖都能够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的作用。北京生泰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芪黄素是富含真正活性的分子量为8-16万道尔顿的黄芪多糖。饲料中添加芪黄素能够提高河蟹体质,增强河蟹的免疫力。肝胰腺、肠道不仅是消化器官同时也是免疫器官。通过对河蟹肝肠的调控,提升其防御机能。同时肝肠等免疫器官如果受到有毒、有害物质的侵害,肝肠的免疫功能会受损,造成免疫缺失,形成免疫障碍。因此,需要在养殖过程中定期进行肝肠的排毒工作,以保障肝肠的免疫防御作用。北京生泰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专利产品果根素能够排出河蟹体内的各种毒素,保护肝胰腺、肠道的免疫功能。在养殖过程中河蟹经常发生的藻毒素(倒藻引起)、氨氮、亚硝酸盐中毒,尤其是河蟹塘杀虫剂(敌百虫等)使用后造成的中毒,导致肝胰腺病变,影响河蟹各期蜕壳,严重造成死亡,这些情况都可以应用果根素进行肝胰腺的排毒及修复。
三、体质调控的方案
日常预防:
内服:芪黄素0.5克/公斤+果根素2毫升/公斤
3-4天/周
外泼:芪黄素6亩/袋+果根素3亩/瓶
四、总结
养殖过程中定期应用芪黄素、果根素能够有效提高河蟹(尤其是河蟹苗)的体质、免疫力;肝肠功能强,摄食率高,生长快;河蟹的抗病力强,发病几率小,降低了养殖风险。通过几年的应用,芪黄素、果根素在提高河蟹体质、免疫力方面的应用效果非常好,是比较成熟的河蟹体质调控的应用方案。

相关知识

甲鱼养殖病害发生的原因分析



鳖是用肺呼吸的爬行动物,它们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在自然条件下,多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山塘和山涧溪流等水域的僻静处;它们特别喜欢水质清洁、干净的湿润泥沙环境。客观地说,人们一般很少看到自然界的野生鳖生病。
在各种养殖条件下,尤其是人工控温养鳖时,鳖的生活环境不同于自然界,人工养殖的鳖容易受水温、水质,养殖水体的底质条件,以及人为因素如惊扰,饲养管理不当,乱用药物等的影响,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当然,养殖者主观上总是设法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以适合于鳖的栖息和生长需要,但限于养殖技术水平还不够完善和人工养殖环境中的物质基础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或因养殖密度过大等等原因,使鳖的生活环境条件不能满足其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因而又形成了鳖病发生的另一重要原因。
在一般情况下,鳖对其生活环境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忍耐性,但如果其变化超越鳖的适应范围和忍耐程度,引起鳖的生理机能失常,其应激能力减退,且不良生活环境继续维持,将会导致鳖病的发生甚至死亡。
可以认为,鳖病发生是鳖机体、生态环境和病原体三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生态环境和病原体是外因,是鳖病发生的条件;鳖机体的机能状态是内因,是鳖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不良的生态条件下,病原体的大量孽生,一旦致鳖机体失去抵抗能力,鳖病就会随之发生。
懂得这些原因,对如何预防鳖病的发生,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泥鳅养殖过程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病原、鳅体、池塘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

泥鳅是生活在水中的水生动物,泥鳅的摄食、呼吸、排泄、生长等生命活动都是在水中进行,因此水环境对泥鳅生存和生长的影响超过任何陆生动物。水中存在的病原体数量较陆地环境要多,水中的各种理化因子(如溶氧、温度;ph值、无机三氮等)直接或间接影响泥鳅的存活、生长和疾病的发生。体质健康的泥鳅对环境适应能力很强,对疾病也有较强的抵御能力。但在养殖池塘中,由于放养密度的提高(较自然水域增大几倍甚至几十倍),人工投饵量的增大,泥鳅的排泄量对水体的污染程度增大,使得环境极易恶化,同时疾病的传染机会增大。当环境的恶化,病原体的侵害超过了泥鳅体内内在免疫能力时,就导致了鳅病的发生。

二、鳅病发生的环境因素

(一)理化因素
1.物理因素主要为温度和透明度。一般随着温度升高,透明度降低,病原体的繁殖速度加快,鳅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但个别喜低温种类的病原体除外,如水霉菌等。
2.化学因素水化学指标是水质好坏的主要标志,也是导致泥鳅病害发生的最主要因素。在养殖池塘中主要为溶氧量、ph值和氨态氮含量,在溶氧量充足(每升4毫克以上)、ph值适宜(7.5~8.5)、氨态氮含量较低(每升0.2毫克以下)时,泥鳅病害的发生率较低,反之鳅病的发生率高。如在缺氧时鱼体极易感染烂鳃病,这点对泥鳅来说要好于其它鱼类,但也不可不防,ph值低于7时极易感染各种细菌病,氨态氮高时极易发生暴发性出血病。

(二)生物因素
与泥鳅病害发生率关系较大的为浮游生物和病原体生物。常将浮游植物含量过多或种类不好(如蓝藻、裸藻过多)作为水质老化的标志。这种水体泥鳅病害的发生率较高。病原体生物含量较高时,泥鳅病的感染机会增加。同时中间寄主生物的数量高低,也直接影响相应疾病传播速度。

(三)人为因素
在精养池塘,人为因素的加入大大加速了泥鳅病害的发生,如放养密度太大、超量投喂人工饲料、机械性操作等,都使泥鳅病害的发生率大幅度提高,所以精养池塘的泥鳅病发生率高,防病、治病工作也更为重要。

(四)池塘条件
主要指池塘大小和底质。一般较小的池塘温度和水质变化都较大,泥鳅最好是池塘宽度不在太宽,面积控制在2~亩为宜,底质为草炭质的池塘ph值一般较低,有利于病原体的繁殖,泥鳅病的发生率较高。底泥厚的池塘,病原体含量高,有毒有害的化学指标一般也较高,因而也容易发生泥鳅病害。

三、发病泥鳅的体质因素

泥鳅体质是鳅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是鳅病发生的根本原因,主要为品种和体质。一般杂交的品种较纯种抗病力强,当地品种较引进品种抗病力强。体质好的泥鳅各种器官机能良好对疾病的免疫力、抵抗力都很强,鳅病的发生率较低。泥鳅体质也与饲料的营养密切相关,所以在选择泥鳅专用饲料时就显得相当重要,当泥鳅的饲料充足,营养平衡时,体质健壮,较少得病,反之泥鳅的体质较差,免疫力降低,对各种病原体的抵御能力下降,极易感染而发病。同时在营养不均衡时,又可直接导致各种营养性疾病的发生,如瘦脊病、烂鳃病、脂肪肝等。

冬季养殖河蟹预防病害需做好六件事



清除池底淤泥

淤泥的主要成分是大量残饵、有机物、死亡的动物尸体和生物排泄物。过多的淤泥在夏季容易导致水质恶化,还会产生大量的有机酸、硫化氢、氨等,抑制和危害河蟹的生长和生存,特别是病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存在于淤泥中,一旦条件适宜,各种病原体即泛滥成灾。因此,利用冬季蟹池空闲时机,抽干池水,用机械或人工,将池底淤泥全部清除。
冰冻照晒池底
蟹池清理后,理顺水沟,用机械定期抽水,尽量使池底经过严寒冰冻和阳光照射1个月左右,以改善池底的土质状况,让一些病原体经冰冻和日光的照射被杀死,为日后蟹的生长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建好进排水系
除了考虑水流充足、水的理化因子符合蟹的生长,不受污染和不受病原体外,还要注意进排水用同一水渠而导致的相互传染和重复感染,所以要求每个养蟹池都能单独地将池水排出去。
进行药物消毒
蟹苗放养前20天,用生石灰、漂白粉等严格消毒,生石灰消毒每亩用75~100公斤,将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漂白粉消毒每亩用15~20公斤。
做好蟹体消毒
蟹苗下池前,用合适的药物消毒。常用每升15~20毫克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30分钟,或用每升10毫克浓度的漂白粉溶液浸泡10~15分钟。
移栽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可以为河蟹提供栖息、蜕壳环境,还可为其提供新鲜可口的植物性饲料并降低水中的氨氮含量,增氧,改善水质。水产品种当中的沉水植物有苦草、小茨藻等,浮游植物有水花生、浮萍等,这些植物要在冬春季播种、移栽或移植,使得蟹池覆盖率在60%以上。

常见的南美白对虾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南美白对虾在我国被广泛的养殖,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由于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养殖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本篇文章主要对白斑综合征病毒病、桃拉综合征和红腿病病毒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根据养殖场的经验,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一、白斑综合征病毒病

1.病原

白斑综合症病毒病的病原是一种具有囊膜的无色液体即亚群杆状病毒,也就是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这种病毒危害很大,一旦虾体感染,死亡率可达到90%。在虾的肠道里存在着有益和有害的微生物,有益的自然是对虾的健康有好处的,但是一旦有害的微生物多了,那么虾体健康出现问题,其免疫力就会降低,从而使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有机可乘。从而虾的生命和健康受到威胁。

2.症状

通常病虾的表现症状为反应迟钝,空胃,不吃食,弹跳无力即活动能力下降。虾群可能会出现游动异常,行动迟缓。。头胸甲上有明显的针眼大小不规则的白色斑点,显微镜检查一般为花骨朵状的,肝胰脏肿大糜烂或发红或体表发红,几天内就会有大量死亡。这种情况下的虾群会在几个小时内再次出现这种问题,如果发现这种问题就说明虾感染了白斑综合征病毒,受到威胁的对虾死亡后尸体会漂浮在水面上,那么其他对虾则会选择吃掉同伴,病从口入,其他健康的虾也会因为吃了不健康的对虾而导致死亡。因此可导致一周内全塘的对虾死亡,危害之大,影响之深,于此可见。

3.流行情况

该病为水平传播,病虾排泄物夹杂着病毒从而污染水体,健康的虾呆在污染的水体内通过吞食病虾也随之感染到病毒。

二、桃拉综合征病毒病

1.病原

该病毒病原是直径32纳米左右的桃拉病毒(TSV),这种病毒式一种单链的RNA,外形呈现球的形状。南美白对虾成为其寄宿的主要目标,因此此病的发病率很高,并且死亡率也很高。

2.症状

主要表现为不吞食饲料,不好动;游泳无力、反应迟钝;虾体的壳变软,虾的身体体呈现红色,尤其是尾扇变红,所以桃拉综合征病毒病病又称为红尾病。一般0.5-5克的幼虾一旦发病,就会造成很严重的结果,其死亡率高达80%。即使免于死亡的对虾,他们的外壳也会呈现黑色的不规则的斑块。

3.流行情况

当天气骤变持续1-2天,特别是水温上升到28摄氏度的时候,就会引起对虾发病。发病的对虾水池透明度低,ph值高于9.0,氨氮的含量在0.5g/ml以上。这种病影响很大,许多地方都有感染这种病的案例,我国许多南方地区也在所难免。

三、红腿病

1.病原

由很多种类的弧菌对虾体造成感染,严重的患病对虾会在短时间内死亡,并且危害其他健康的对虾。

2.症状

发病的对虾行动迟钝,在池水中打转,严重的有伏倒在池边。此时,病虾的附体变红(游泳足呈现血红色)。一般情况下,一到两个小时后发病的对虾就会死亡,速度非常之快,危害极大,据估计,死亡率高达90%。

发病后的对虾会出现活动能力下将,对外界反应能力也下降及行动迟钝。这种病的对虾许多部位会有白色斑点的出现。虾体的外壳也会变软。几天内发病的虾池内所有的对虾都会死亡,死亡率高达90%。

3.流行情况

该病通常在夏秋期间发生。最长的可维持10多月之久。当阴雨连连绵的时候就会造成水体的严重缺氧,或者水体富营养化都会引起发病。而一旦发病几天内虾池里的对虾则会全部死亡,死亡率高达90%以上。在我国许多地区的养虾池都有案例。

防治对策

3.1针对白斑综合征病毒病

3.1.1培养健康无毒的虾苗。因为如果带有病毒的亲虾产出来的卵或养育的幼体带有病毒的可能性很大,所以要格外注意亲虾的筛选。筛选入池的亲虾要先用100g/l的福尔马林冲浸3-5分钟。受精卵用5g/ml的碘伏浸洗30秒。

3.1.2保证水质的优良并且使用水要做到合理不浪费。许多地方发现换水次数越多虾死亡情况越严重,封闭半封闭的养殖方法都不合理。因此,我们采用蓄水的虾池进行培育的方法,对蓄水池进行消毒,然后再进行虾苗的放养。当发现水浑浊不堪的时候要做到及时换水保证虾的生活环境的优良。

3.2针对桃拉综合征病毒病

3.2.1水体消毒。用含氯消毒剂进行定期消毒。大概10天之后,就可将浊水排出之后最好要含氯消毒剂消毒。

3.2.2水质调节。池内水质把持在8.0-8.8之间,氨氮含量0.5g/ml以下,透明度维持在30-60cm最为健康。这种环境最适宜对虾的生长。

3.3针对红腿病

秋冬季要对虾池进行消毒,多用含氯消毒剂。夏秋季节可采用生石灰兑入清水,对每600平方米泼洒10kg左右。同时发现病情时,可在饲料中添加一种叫诺氟沙星的药物,含量就0.05%-0.1%即可。连续投喂大概5、6天即可,也有很多地方用大蒜捣烂成泥,饲料重量的1%-2%,并且与清水兑在一起,连续投喂3-5天即可。在口服药物的同时,也要对水体和虾体的表面上的病原体进行杀灭,用含氯消毒剂全池泼洒。

四、总结

我们讨论了病毒害的一些例子和常见的病毒种类以及防治它们的办法。防治防治预防是前提,如果预防工作做得好,那么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在这些疾病发病之前要做好预防措施。想要获得高产量高收益就要学会做好预防和治理的科学方法。例如在养殖过程中,疾病的暴发可能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所以要做到在养殖过程中定期检查及时发现病毒害,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同时,防范于未然更重要,若要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每项工作都要事无巨细的完成。

河蟹生态养殖水质调控措施



水是河蟹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河蟹的质量与规格。因此,保证河蟹生活环境的稳定、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是夺取高产、提高质量的基础。为了更好的改善水质,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技术措施;
1:栽种水草
“蟹大小、看水草”。水草是养蟹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本身是优质的河蟹饵料。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磷、能促进底生生物的繁殖,对蟹的脱壳隐藏有较大作用。其次能遮荫降温,有草的池塘和无草池塘其水温在夏季高温季节可差5度以上。还能有效的吸收水体的氨氮,防止水质过肥。另外还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增加透明度。一般种草面积占总面积2/3以上。
2:移殖螺蚬
螺蚬可做河蟹的鲜活饵料,又可清水、净水。放养螺蚬是养蟹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冬春季节,清塘以后每亩放250—300公斤鲜活螺蚬。活螺蚬既能松动底层泥土,使底泥的无机盐加快释放到水中,又能清除残饵等有机废物。实验证明,蟹在选食时,首先是螺蚬,其次是野杂鱼。并且螺肉含有丰富的钙磷,能促进河蟹的生长和蜕壳。没螺蚬或螺蚬少的池塘水很难调节。
所以,尽量在5—6月份多放螺蚬,放养螺蚬还需要注意两点;第一,不要在阴雨天放养螺蚬,会导致成活率低。第二,在放螺蚬前取样查看螺蚬,确保其成活率高。
3:勤换水
河蟹养殖不同于别的品种,它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因为池塘种植了大量的水草,水草又需要光合作用。所以说对水质的透明度的要求是很重要的。在实际生产中,保持定期注水,造成微流水来养殖河蟹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遇连阴天,蟹吃食异常,高温天气等情况,增大换水量,使水质、水温、溶氧都能保持在较好的水平,有利于河蟹的吃食和对饵料的利用。
4:利用生物制剂
EM类微生物制剂由乳酸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分别发酵后,复配酵母菌、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而成。在池塘中使用EM类微生物制剂后,可提高养殖池塘水质,使水质肥、活、嫩、爽。有效的防止了水质变味,促进了水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抑制了有害菌的发展,对病的防治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河蟹养殖水质调控技术要点



夏季河蟹进入生长关键期,养殖水质的好坏在这期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质调控到位则可以有效减少疾病的感染。下面介绍河蟹养殖水质调控技术要点:
一、水位调控
进入夏季特别是高温期,河蟹的生长速度加快,存塘量进一步加大,这一阶段的水位应随气温的渐增而相应调高,控制在100-3000px,高温季节池塘水位应加至满塘水位。沟槽底部过深的塘口应经常用增氧剂和底质改良剂,增加池塘底部的溶养,降解池塘底部的氨氮和亚硝酸盐。 
二、池水透明度的控制
水的透明度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测试水体的透明度,通过换水、加水、药物调控等方法来调控,保持充足溶养,控制水草密度。
三、技术措施
适量使用生石灰,少量多次,定期选择性使用生物制剂,定期换水,小排小进,溶养保持在5mg/l以上,高温久旱会造成ph值升高,使用微生物制剂,禁用化学药物,避免应激反应。

做好大闸蟹池塘水质调控的三个关键措施



池塘养蟹水质是关键,水质管理是河蟹健康、高产、高效的重要基础,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河蟹养殖的规格、产量、病害以及养殖的经济效益,通过调节水质为河蟹创造良好的生长、生活环境,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现将水质调控技术环节总结如下:
一、水质要求
1、保持水质清新,蟹池水应经常保持清、爽、活,透明度在40厘米以上,PH值在7.5-8.5,池水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
2、保持蟹池水源充沛、水量充足、水质清洁,不带有病原体和有毒污染物质。
3、蟹池要经过清塘消毒,池塘经过一年的养殖,应冬季抽干池水,清除过多的淤泥,然后在使用生石灰彻底清塘。
二、水质管理
1、肥水下塘,在苗种放养前先对池塘进行肥水,每亩施用发酵的畜禽粪肥200公斤,增加水的肥度调节水质,为河蟹提供适口的天然饵料。
2、栽植水草,养蟹先养草,水草可以降低水温,增加水体溶氧量、改善水质,能为河蟹提供遮阴、避敌、栖息、蜕壳的良好场所,提高河蟹的品质,同时水草栽植的覆盖率要达到60%,水草品种搭配均衡,要有一定的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高温时注意水草的保护,水草少时要适当移栽,水草过量要及时捞除。
3、投放螺蛳可以净化水质,清明前后,每亩投放螺蛳200公斤,养殖中期根据螺蛳量的多少,可在8月份适量补投一次。
4、水位调控
按照春浅、夏深、秋活、冬稳的原则,做好水位调控,5—7月一般深水处以1—1.2米,浅水处0.4—0.7米为宜,8—10月池水平均深以1.3—1.5米为好,深水处可在1.6—1.8米,浅水处以0.9—1.2米为好,11月份,一般深水处以1—1.2米,浅水处0.4—0.7米为宜,冬天水深应保持在1.2米左右。
一、水质调控
1、泼洒生石灰调节水质,每亩1米水深用10—15公斤生石灰全池泼洒,10—15天泼洒一次,调节PH值,增加钙质,促进河蟹顺利蜕壳。
2、泼洒生物制剂改善水质,使用光合细菌、EM菌、有益菌等泼洒可改善水质,降低水中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含量,每15—20天泼洒一次调节水质。
3、适时换水,春秋两季每7—10天换水一次,夏季每3—5天换水一次,确保水质清新。

秋季河蟹池塘水质调控措施



水质的好坏对池塘河蟹养殖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影响河蟹成活率的高低和生长速度的快慢,而且还影响成蟹的规格大小、饱满程度、背甲颜色等,以至直接影响到河蟹的养殖效益。秋季是河蟹的生长旺季,河蟹的摄食量大、池中残饵、排泄物较多,水质极易变坏,科学、合理调控好水质,营造良好的水体环境,是促进河蟹后期健康生长的关键。
一、调节透明度
蟹池的水位以平台(浅水区)处为基准,一般保持水深为80厘米左右,蟹池四周环沟(浅水区)水深为1.5米左右。经过长时间的养殖,蟹池水质逐渐变老、变肥,不利于河蟹的健康生长,因此,每10~15天应加水1次,每次加入新水20~30厘米;每20~30天换水1次,每次换掉30%的底层老水,使池水水色呈黄褐色或淡褐色,调节透明度为35~40厘米,以促进河蟹的摄食和生长。
二、稳定pH值
稳定池水的pH值在7.0~8.5之间,使池水呈偏碱性,有利于河蟹的健康生长。当池水的pH值低于7.0时,全池泼洒生石灰,亩用量为10~15公斤,控制酸碱度在7.0以上;当池水的pH值高于8.5时,全池泼洒降碱素,亩用量为300~500克,控制pH值在8.5以下。
三、增加溶氧
溶氧是影响河蟹生活和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溶氧低,极易造成饵料系数上升、厌氧菌大量繁殖、氨氮和亚硝酸盐升高等,因此,必须适时增加池水溶氧,主要措施是使用增氧机(以微孔增氧为佳)、抛洒粒粒氧或增氧灵等。秋季池水较肥、闷热天气应多开机增氧。最适开机时间和时长,应根据天气、河蟹的活动、生长等情况灵活掌握,一般应保持池水溶氧在每升5毫克以上。在增氧机因故无法正常运转时,可启动抛洒粒粒氧或增氧灵的应急预案。
四、水草养护与补充
秋季水草生长由快转缓,侮半月左右全池泼洒1次水草激活素,亩用量为60~100克,以促进水草生根壮根,健壮生长,杜绝枯草、死草、腐烂现象。若发现水草不足,可用青萍、水花生、水葫芦作补充。青萍是河蟹喜食的植物性饵料,水花生和水葫芦具有较强的吸污能力,可快速净化水质。
五、改良水质和底质
每7~10天全池泼洒1净爽水博士,亩用量为250克,以迅速澄清水色,降解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物质毒性,改良水质。每15~20天全池泼洒1次改底宝,亩用量为500克,以降解底泥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抑制其变黑、发臭,修复和改善底质,消除潜在隐患。

河蟹养殖常见疾病发生的环境因素



河蟹疾病发生的环境因素:导致河蟹发病的环境因素有水质因素(水温、pH、溶氧、盐度、透明度等)、池塘的空间和底质因素以及机械损伤等。
水温:河蟹属变温动物,其生长适宜水温通常为18~28℃,超过这个范围或短时间水温发生剧变,往往会影响到其生长,从而导致抗病力降低,甚至会造成大量死亡。
溶氧:河蟹耐低氧能力较差,一般要求溶氧在4~5毫克/升以上,低于3毫克/升时,就会严重影响摄食与生长,体质下降,抗病力降低。
pH:河蟹的生长对池水的pH也有一定要求,通常在pH7~8的中性或弱碱性水体较适宜河蟹的生长,当pH低于6或高于9时,会使病原体大量繁殖或使河蟹幼体活动受到抑制,影响蟹的正常生长。
盐度:河蟹属咸淡水洄游性水生动物,盐度对其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它正常产卵受精需要在8‰~33‰的咸水中进行;胚胎发育与盐度密切相关,在新月透明期前盐度的剧变会引起胚胎的大量死亡;在育苗期,蟹苗的最适盐度为5‰~8‰,低于2‰时,因蟹苗需消耗大量的能量调节渗透压,导致体质下降而不能顺利蜕皮变态,对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强;幼蟹则要求在淡水中生活,盐度过高,也会抑制生长,造成疾病或死亡。
透明度:河蟹生长期要求水质清新、池水透明度较高,当水质严重恶化、透明度降低时,表明水质过肥,有机质含量升高,氨氮、亚硝酸氮含量超过正常指标,水质恶化往往极易引起蟹的疾病而导致死亡。
空间:空间因素包括水体面积的大小及水的深度。河蟹有“占地盘”穴居及自相残杀的习性,水体大,相对密度大,自相残杀机会就小,另外饵料也相对丰富,水体自我调节能力较好,受外界环境影响小,蟹生长快,其疾病发生的可能性也就小;相反,水体小,养殖密度高时,则生长速度减慢,疾病相对较多。幼蟹的蜕壳与水位深浅相关,太深会影响蜕壳及生长,甚至引起死亡;太浅时,水温水质易变,也影响到生存。
水生植物:水生植物能为仔蟹提供栖息、蜕壳的环境,也可为其提供新鲜可口的植物性饵料,还可降低水中的氨氮,增加溶氧,改善水质。水草是否丰富,对提高仔蟹的成活率极为重要。
底质:池塘底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河蟹的健康。池底淤泥太多,水质易恶化,细菌及其他病原体大量孳生;池底太硬,则幼蟹活动时腹部易受伤。
机械损伤:由于苗种长途运输或平时的扦捕操作不仔细,易使机体受到机械损伤,为细菌、真菌及其他病原体的入侵感染提供了条件。

高温养殖要警惕河蟹抖抖病的发生


河蟹“抖抖病”始见于1994年的池塘养殖,很少量的成蟹出现此病症。1995年以后病情迅速蔓延,导致河蟹养殖成活率逐年下降,许多塘口甚至绝产绝收,尤其是夏季高温季节,爆发尤为严重。
病症:
病蟹体瘦、壳软,活力差,腹部及附肢指节、掌节有红色水锈、不能正常蜕壳或蜕壳后不久便死;临死前活动呆滞,附肢僵硬并不停地痉挛(这是“抖抖病”这一俗称的由来),易并发黑鳃病和聚缩虫病。解剖病蟹可见肠道水肿、肌肉萎缩、肝脏糜烂等症状。
病因:
初步研究表明:“颤抖病”的病原为病毒或气单胞菌。发病时间及特征:7、8、9三个月是“抖抖病”的发病高峰期,高温季节该病表现为亚急性型,引发成批死亡,死亡率可达100%;在秋冬低温季节,有较长的潜伏期,带病蟹种可以正常越冬,到翌年5月以后才开始陆续死亡。发病原因除与蟹种带病这一内在因素有关以外,与养蟹塘口生态条件的恶化有直接的关系。河沟、湖泊围网养蟹发病明显轻于池塘养蟹;水草多、底质干净的新塘口发病轻于水草、淤泥厚的老塘口;健康的蟹种在有丰富优质水草的的环境下养殖不发病,反之则病害严重,甚至绝收。缺乏优质水草、底质不良是“颤抖病”暴发的主要外部因素。
预防“抖抖病”应从清除病源,营造良好的养殖生态条件着手,主要措施有:
1、清整池塘:利用秋冬空闲季节进行蟹池清淤,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消毒,用量分别为每亩200kg和15kg。消毒后抽干池水,晒池1-2个月,以求消灭病原。
2、挑选蟹种:放种时选择硬壳体健、活力好的蟹种,不放附肢僵直、中空、软壳、活力差的带病蟹种。蟹种下塘时最好逐只检查,剔除病蟹。
3、保护、种植水草:在保护好现有优质水草的同时,清除聚草、轮生杂草等低植水草,回地制宜种植轮叶黑藻、苦草等优质水草,并采取蟹种中间培育、推迟放种时间、降低放养密度等措施,创造水草快速生长、繁殖的良好条件。
4、移植螺狮:螺狮能净化蟹池底质,防止病原滋生,还是河蟹喜食的活饵料,只重4克以上的河蟹即能觅食中等规格的活螺狮。目前,养蟹池普遍缺乏螺狮,必须人工移植。螺狮的投放分2次,清明前后一次(300斤左右),6月份一次(400斤左右),保持螺蛳存塘量。
5、加强饲养管理:需做好水质调控和饲料投喂等工作,做到勤换水、多换水,保持水质清新。饲料投喂要改一天一次为早、晚各一次,不喂腐烂变质饲料,准确把握投饲量,以吃饱吃尽为原则。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0180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