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水草管理上出现的问题

m.YZ023.Com
最近几天在下塘口的过程中发现了几个水草问题比较严重的塘口,情况如下:
一:水草的叶子上挂脏比较重并且处理过几次并没有打掉,之前这个塘水草长势还不错,但现在水草已经慢慢的失去了活力,草叶摸上去有很厚的沙粒感,草根大部分已经由白根转变成黄根,而且昨天又出现了刚毛藻。
二:这个塘口因为前期并没有很好的处理好青苔的问题,在池塘中反复出现,导致绝大部分的水草已经没用了,所以他把水草基本都捞掉了又重新栽种了一批,可到现在为止水草还是没有长上来,并且水草看上去一点活力都没有,根部已经出现黑根,白根寥寥无几,草叶有一部分已经发黄。
三:塘口之前倒藻后处理不及时,导致一些长势不好,活力差的水草基本烂掉,近几天刚刚补上一批,但现在塘里的自净能力明显不足,水还是一直混着,调清后不几天又会混起来。
情况分析:以上三个塘口都存在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五月中下旬几乎是下了一个星期的雨,雨后又连续的阴天,而他们都没有做好迎接连续阴雨的准备,雨后也没有及时的去调节池塘中的水环境。水草没有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导致水草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一再下降,一些刚补种的水草不肯长,一些还不错的水草慢慢老化。
针对这些情况,建议养殖户先用解毒博士解草毒,缓解水草的应激反应,塘口中如果有水草已经烂掉隔一天就要使用FS底改菌对底部进行处理,如果水草挂脏比较严重的话第三天使用黑博士+靓水净水的同时打掉水草上的脏东西,第四天使用绿源博士+藻肽进行培藻调水同时使用众草乐(建议四到五天后再用一次)让水草重新生长出白根慢慢生长起来。
遇到这种情况建议养殖户不要心急,水草不是一天变坏的,更不可能一下子就能补救回来。同时还要多注意观察天气预报,在连续阴雨之前建议使用绿源博士+藻肽保持藻类和水草的活力,防止倒藻!!!

相关推荐

近期泥鳅出现大量死亡处理方案分享



受冷空气影响,泥鳅塘水质发生明显变化,塘底、水体病菌滋生快,导致泥鳅出现大量死亡,多则达100多斤一天,主要症状为红嘴、红鳍、红点、烂身、烂尾(如图);从开花泥鳅到成本鱼均有发生,处理方法与去年有所不同,汇海水产药店技术员经过跟踪处理,现将有效处理方案分享如下,以供参考。

处理方案:

1、首先检测泥鳅是否带虫,亚硝酸盐是否超标;如有虫先有针对性杀虫,如亚硝酸盐超标可以适量换水,再用“万能亚硝灵”降解;

2、如果水质变差(变黑、变浓),适当换水;换水后立即用“解毒改水宝”调节;

3、出现大量死亡(超过100条),并且死亡症状为烂身烂尾烂鳃;选用“灭孢烂腐灵+止血烂鳃康”处理,死亡量减少后,隔一天再用“高碘腐皮康”(如果水质偏浓可以搭配硫酸铜使用),根据情况连用一次;

4、出现大量死亡(超过100条),并且死亡症状为红嘴红点红鳍,选用“病毒灵+出血止”,根据死亡情况连用;

注:发生以上病症须减料,同时内服泥鳅套餐,并选择在晚餐拌喂。
烂身
烂尾
红鳍
烂尾
红点
红嘴

河蟹肝胰脏在作用及引起肝胰脏出现问题的因素



螃蟹肝胰脏(即胰腺与肝脏愈合在一起,兼有两者的功能),橘黄色,分支状,在其中肠(胃之后,后肠之前的消化管,很短)的两侧,由肝管通入中肠。随着这几年螃蟹的大面积扩张,螃蟹的价格也一直有下降趋势,也导致养殖户一味的追求产量,高规格,也导致高蛋白饲料成了养殖户使用的螃蟹的最爱,高蛋白饲料对于螃蟹肝脏负担也日趋严重,所以肝胰脏在整个螃蟹养殖过程中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为脆弱的一部分。
病变过程
图片一初期
图片二中期
图片三后期
检测结果
肝胰脏作用:
1.分泌消化酶和吸收、贮存营养物质。
2.对机体自身的解毒和机体毒素的排除
3.甲壳动物的免疫系统的重要器官
引起肝胰脏出现问题的因素
1.毒素
水质毒素(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干扰肝脏消化吸收的酶类,导致水产动物摄食受到影响,严重时导致肝胰脏发生病变。
重金属毒素:直接导致肝细胞坏死,引发病变,严重的直接导致螃蟹死亡。
藻毒素草毒素等,都属于酚类,主要作用于肝脏,诱发肝脏发生病变,死亡。
2.病理性
细菌、病毒感染,由于管理不当导致螃蟹体质下降,有害菌乘机入侵,导致肝脏病变,以副溶血弧菌为主。
发病流行时期:1.螃蟹两壳以后,由于投喂量的增加,还有部分客户投喂小鱼,导致螃蟹肝脏负担越来越大,极易诱发病变。2.藻毒素外源水毒素(草毒素重金等)长时间对于肝脏的侵袭。
防治措施:
1.投喂方面做到螃蟹投喂的“四定原则”螃蟹二壳脱完后,定期使用营养套餐一包80斤/包。
2.注重池塘的解毒(一方面外源水一方面池塘自身藻类死亡老化),做到全程解毒。
3.投喂高分期注重底质保护定期使用全效底改片5亩每袋,营造一个良好的底部环境切断病原菌的温床。
4.每隔半月使用一次弧菌天敌3亩每瓶,控制病原菌。

近期河蟹塘水体浓浑问题分析



四壳已然接近尾声,20xx河蟹养殖的成败就看五壳翻倍的大小了,众所周知的是要想螃蟹养的好水和草肯定少不了,“蟹大小看水草,蟹多少看水草”“清水养大蟹”关于水草这里不多说,这里主要说一下7月以来蟹塘水体浓浑问题。主要表现在蟹塘水体呈黄绿色,在近期很多养殖户老板们问我为啥水体发浓发厚?我们该如何处理这类问题?在此笔者简单分析一下并提供自己的一点意见仅供参考。
首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黄绿水?
黄绿色的水是硅藻和绿藻共生的水色,其水色稳定且营养丰富。而就目前塘口状况来看黄绿色水中除了硅藻和绿藻外还含有大量杂质及蓝藻。就其原因主要为①进入7月以后持续高温天气环沟伊乐草活力渐弱出现磅草、草根发黑糜烂、水韭菜大量漂浮蟹塘水草较少失去了对水体的净化能力。②高温天气太阳光强烈藻类光合作用增强开始大量繁殖。③部分蟹塘螺蛳投放量相对较小而养殖过程中多螺蛳的消耗量较大螺蛳清水作用被大幅度降低。
就目前情况来看浓黄绿色水对河蟹养殖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影响:
①黄绿色水水色较浓厚,水体透明度较低,阳光照射不到底部,容易导致水体底部缺氧。
②在目前水草活力不好尤其是大雨过后水草趴底的情况下,水体透明度过低极易导致水草在池底糜烂从而败坏水质。
③水体底部缺氧条件下大量细菌滋生,提高了河蟹的发病率及蜕壳死亡率。
④水体透明度较低而目前天气闷热的条件下,水体底部温度得不到释放而导致底部温度升高影响河蟹蜕壳后的生长。
那么如何处理呢,笔者提供以下几点处理意见:
①水草多且活力尚好的塘口建议早晨先少量换注外源水,过水后用“水博士”1瓶3亩地解毒、调水。下午“全效底改片”一袋5亩降解水中杂质、增加底部溶氧、改善底部环境。第二天晴天用黄金益菌素发酵液一亩地五斤+优加益生菌1袋3亩地调节水质抑制蓝藻生长。
②缺水草的塘口可每天早上少量换注外源水持续2-3天,亦可补栽水花生为河蟹提供遮阴物且能净化水质。然后用“水博士”一瓶2亩地解毒,下午用“全效底改片”一袋5亩降解水中杂质、增加底部溶氧、改善底部环境。最后用黄金益菌素发酵液一亩地五斤+优加益生菌1袋3亩地调节水质抑制蓝藻生长。
③河蟹养殖塘全年螺蛳投放量大概为500—600斤,水体浓浑的塘口可根据自身塘口状况适度投放螺丝(避开大缺氧的环境)虑食蟹塘过多藻类达到净水的目的。

蛋鸡养殖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在蛋鸡养殖小,养鸡户多重视饲料配合、环境温度湿度的控制、定期防疫、季节管理和光照管理等,对以下问题却常常忽视:

1、及时断喙

主要是为了防止鸡群发生啄羽、啄肛等恶癖。断喙通常在6~12日龄,断喙前两天应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k,防止断喙时出血过多和鸡体产生应急,断喙时应将鸡头略向刀片方向倾斜,使上喙切除1/2,下喙切除1/3。断喙后3~5d应在饲料或饮水中加抗应急添加剂,并保证食槽、水槽充足,避免鸡断喙后因采食、饮水困难而影响生长。而农村养鸡户常常在30~60日龄才断喙,这时喙基本长成,血管和神经丰富,会使断喙难度大,对鸡体的应急大,严重影响鸡的生长发育,是养鸡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2、限制饲喂

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鸡休过肥,抑制性成熟,从而多产蛋,并节约饲料。限制饲喂一般从6~8周龄开始,16~20周龄结束,限饲可以减少日饲喂量,也可降低饲料中粗蛋白含量。

限饲时应注意:

1)限饲时间应根据鸡群平均体重确定。

2)限饲前应剔出病、弱、残鸡。

3)保证足够的食槽和水槽。

4)注意鸡群健康,一旦发生疫病流行立即停止限饲。

3、淘汰低产鸡

在实际养殖中,养鸡户一般舍不得淘汰低产鸡,认为它多少能产几个蛋。殊不知低产鸡产蛋少而吃料并不少。为了节约饲料,提高经济效益,及时淘汰低产鸡十分必要。

低产鸡的判断标准是:

1)喙黄、冠小、苍白、主翼羽脱落。

2)腹腔小,耻骨间距小,泄殖腔小而干燥。

4、强制换羽

蛋鸡饲养11~12个月后,如果鸡群产蛋率仍较高,市场鸡蛋价也较高,为节省培育新母鸡的时间和费用,可通过对老母鸡进行强制换羽措施以延长蛋鸡的产蛋时间。

具休方法:

1)开始10~12d停止给料,停止辅助光照,只供水;

2)13~19d饲喂育成料,第一天30g/只,以后每两天增加20g;

3)20d开始自由采食。25d开始延长光照时间,每大增加1/2h直至16h,待鸡换羽后饲喂蛋鸡料。

5、定期驱虫

定期驱虫,能有效预防鸡的各种肠道寄生虫病,减少饲料浪费,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成本。驱虫一般分两次进行,第1次2月龄,第2次在鸡开产前,常用左旋咪唑25~30mg/kg拌料。

6、鼠害防治

在农村,鼠害防治是经常忽视的问题,即使有养鸡户重视,也常常因无有效方法既杀灭老鼠又不影响鸡群养殖,而不了了之。老鼠不仅偷吃饲料,咬坏物品,惊忧鸡群,还传播疾病。因此及时杀灭老鼠,是减少饲料浪费,减少疾病传染,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具体做法:

1)保持卫生,及时清除饲料残渣;用水泥封堵建筑物的小洞。

2)饲料仓库利用养猫灭鼠,鸡舍利用药物火鼠和器械灭鼠,一般以器械灭鼠为主为好。注意药物灭鼠期间不仅要清除料槽小的饲料,还要关好鸡笼,防止鸡逃出后,会误食鼠药而中毒。

养殖竹鼠经常出现的问题


竹鼠在前一段时间非常火,非常多的竹鼠表情包也让人知道了竹鼠养殖这个行业。萌萌的外表,美味的肉使很多人想要着手养殖,但是养殖竹鼠是要有一定技巧的,竹鼠的胆子非常小,受不了一点惊吓。所以在竹鼠养殖中还是会出现许多问题,那么一些常见问题有哪些呢?如何解决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1、感冒

发生原因:现在的气温已经逐渐下降了,养殖竹鼠的朋友们就要注意了,因为由于气温的改变,竹鼠很有可能会因为无法及时适应气温改变而出现感冒的现象。养殖场地没有做好遮风防雨的措施,导致竹鼠吹风受寒。竹鼠呼吸急促,不停的流鼻涕,食欲下降,这些都是感冒的症状。

解决办法:随时关注天气变化,在气温下降之前做好竹鼠的保暖措施,加固养殖场,增强养殖场的防风防雨能力。避免竹鼠受到雨淋,寒风吹等,如果发现已经感冒,可以使用复方氨基比林对竹鼠进行肌肉注射,进行治疗。

2、外伤

发生原因:大家都知道竹鼠的抵抗能力比较强,不易发生疾病,不过人工养殖的时候是进行群体养殖。所以在养殖过程中会出现打架的现象,竹鼠大家可能是由于抢夺食物或者抢窝等。竹鼠之间撕咬导致外表出现各种伤口,伤口感染后极易引发败血症。

解决办法:合理的控制养殖密度,可以使用网格饲养的方法,给予每只竹鼠足够的活动空间与饲料。当发生打架后要立即检查是否产生伤口,如果出现伤口时要及时止血,防止伤口感染细菌。伤势较重的要将化脓挤出来,严重时将伤鼠分开饲养,防止再次出现打架的现象。

3、中暑

发生原因:中暑与感冒一样,都是由于温度不适而引起的问题,大多发生在夏季。因为夏季的温度较高,比较闷热,竹鼠与人一样会比较烦躁,并且没有及时给养殖舍进行通风。导致竹鼠呼吸困难,声音变大,坐立不安,如同喝醉酒一样走路不稳。中暑一段时间后会昏迷,出现了这些情况大概率是中暑了。

解决办法:夏季要适当的给养殖舍内降温,做好养殖舍的通风工作,加大喂水频率可有效的防止中暑。对已经中暑昏迷的竹鼠要及时将其埋到被水浸过的沙子中,只需露出头部呼吸,大约一刻钟的时间就会好转。

以上就是在养殖竹鼠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了,这些都是我们在养殖中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竹鼠很少发生病害,不过肠胃炎的现象比较常见,肠胃炎大多是因为饲料不正确,饮食喜光不当导致肠胃感染引发的。肠胃炎要及时治疗,否则严重时会导致竹鼠死亡,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土霉素进行喂养。

近期河蟹池管理不可掉以轻心



国庆节前后,正是河蟹陆续上市的季节,河蟹养殖的饲养、捕捞和贮运管理好坏,对提高品质和销售价位起作举足轻重的作用,养殖者必须从各环节严加防控,此期间管理尤为重要。
投饵。饲料投喂要满足蜕壳和积累蟹黄、蟹膏,提高肥满度对蛋白质的需求,动物性饲料应占饲料总量的60%以上,应以海、淡水小杂鱼,螺、蚌、蚬肉及动物内脏、猪血等为主;植物性饲料有豆饼、、麸皮和浸泡的大豆等;并适当投喂一定量的南瓜丝、土豆片等维生素含量高的饲料和浮萍、蔬菜叶等青绿饲料。投喂时间应在午夜为主和上午8~9时或下午3~4时,投喂量控制在池蟹体重的5%左右,防止过多残饵败坏水质,忌投喂霉变、腐烂的劣质饵料。
调水。水质要求清新、溶氧丰富。换水不必太勤,水位一般稳定在1.5m左右,为了调节水质、预防病害和增加钙质,促进黄壳蟹向青、绿壳蟹过渡,可泼洒一次生石灰液,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40g左右。蟹池中的一些水草已变老甚至枯死,可从其它水域中捞取一些清洁、新鲜的水花生、水葫芦等投入蟹池,使蜕壳蟹更多地生活在水草上,避免多在水底淤泥中爬动,使体色变得灰黑,同时水草也有调节水质的作用。

防病害。优质商品蟹除要求青壳、白肚、黄毛、金爪外,还要求甲壳光洁,螯足、附肢完整,鳃呈乳白色、半透明状,反应敏捷,游泳爬行自如。因此,在管理上要采取积极的病防措施,控制使用药物。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此时池中河蟹个体大,善上岸,腥味重,容易引来周围的老鼠、蛇、鸟类等敌害,因而要加强巡塘,用吓赶、器械、捕捉、药物等途径消除敌害的侵袭,防止其捕食河蟹或破坏蟹的肢壳完整。同时要保持防逃设备的完好。

捕捞。根据上市量大小等因素适时捕捞;防止造成超过捕捞季节“蟹过冬,影无踪”的事故;稻田养蟹的收获宜早不宜迟,可在收割水稻前10~15d捕蟹。捕捞可采取徒手捕捉,地笼、罾簖、抄网、丝网等工具张捕,也可采取排水集蟹法捕捉,无任采取何种捕蟹方法,都要特别小心,以免碰伤螯足和附肢。

暂养。捕起的河蟹可在蟹箱、笼或室内短期暂养,方法是将箱、笼放到预先选择好的水较深的河沟、湖泊中,用木、竹桩固定悬吊在水中,要求箱、笼底不靠泥,定期在笼或箱内投喂一些动物性饵料和青菜等;室内暂养每天用新鲜水喷洒1~2次即可。长时间暂养可在水泥池或土池中进行,暂养池事先必须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药物清塘消毒,暂养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1kg以内,要保持水质清新,温度高时每隔2~3d换一次水,水温低时加深水位至1.5m,暂养期间投喂适量的动植物性饵料。

包装。河蟹可用网袋、蒲包、泡沫箱等作为包装容器,运前蟹的鳃要吸足水分,保持湿润,按规格、雌雄分开盛放。如用泡沫箱包装,一般箱的规格(50×40×30)cm,底部铺上一层无毒的新鲜水草或蒲包,蟹要逐只分层平放,每箱装20~25kg,上部放少量湿润的水草后用箱盖压紧,高温时箱内要放一些碎冰。包装材料和运输工具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不能对河蟹造成直接和间接污染。

运输。短途运输可用自行车、摩托车拖运,远途运输可用火车、汽车,最好用保温车运输。运输途中要防止互相挤压,防止爬动,做到透气,防风,防日晒雨淋,防高温。运到目的地后,应及时散放于水泥池、水族箱中,不时淋水保湿。

夏季蟹池水草管理的两个问题及处理方法



一、水草为什么漂浮在水面上?
原因:
①由于水草根系不发达,抓土不深,当水位上升时造成水草上浮现象。
②如果看到有大量苦草漂浮,其可能为螃蟹夹草现象。
处理方法:
①可以人为的将草根埋到塘底,同时在水草生长处泼洒水草生肽肥,每星期使用1次,可使水草浮而不烂,且能生长出新根。
②看到蟹大量夹草时,可增加饵料投喂量,投放小螺蛳,另外在饵料中加入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投喂,如维生素和VC+VE,减少蟹夹草现象。
二、水草为什么生虫,如何处理?
原因:到6-8月时,由于天气湿热,苦草生长迅速,此时会滋生一种黑色小虫,苦草会因此被破坏,导致吃剩的苦草大量漂浮在水面,破坏蟹的生长环境。
处理方法:
①可以杀虫,“阿维菌素”用喷雾器喷洒,注意,蟹若在蜕壳期间,不可用。
②在饵料中加入维生素或VC+VE等营养物质投喂,减少蟹夹草现象,同时泼洒水草生肽肥,暂时保护苦草,并使其能迅速生长。

体况评分在奶牛饲养管理上的应用


1评分的时间和方法
1.1评分的时间
奶牛体况评分应在生产的不同时期进行:①产犊时;②产后检查;③配种期;④妊娠检查;⑤泌乳后期(约为泌乳后的250d);⑥干乳期。
1.2评分方法
采用目前国际上通行的5分制标准,具体方法如下:
(1)1分:用手触摸可分清每一根短肋(腰椎肋横突),感觉其轮廓清晰明显凸出,呈锐角,几乎没有脂肪覆盖短肋的周围。腰角骨,尾根和胸部肋同眼观突起明显。
(2)2分:用手触摸可分清每一根短肋,但感觉其端部不如1分体况那样锐利,有一些脂肪覆盖于尾根周围,腰角骨和肋骨不明显。
(3)3分:只有用力下压时,才能触摸到短肋,尾根部两侧区域脂肪组织较多。
(4)4分:尽管用力下压也难以触摸到短肋,触摸尾根周围覆盖的脂肪柔软,略呈圆形,可见肋部更多的脂肪沉积,牛的整体脂肪量较多.
(5)5分:眼观牛体的骨架结构和棱角不明显,躯休呈短粗的圆筒状。短肋被较多的脂肪包围,尾根和腰角同几乎完全埋在脂肪里,肋同部明显沉积大量脂肪,牛体因过度肥胖而影响正常运动。
在具体操作中,某一动物的体况分娄可能介于两个级别之间的上下半分之差,如被测奶牛的体况是介于2分与3分之间,则可评为2.5分。由于在被毛丰满时,会从视觉上掩盖较差的体况,所以体况评分除眼观外,主要应根据手的触觉,对被测动物的体表某些特定部信的脂肪覆盖程度进行衡量而确定评分。
2泌乳期体况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牛群中80%的奶牛从产犊开始到泌乳30~40d内,体况分数要降低0.5~0.75分,典型的奶牛在第二个泌乳期或年龄更大一些的奶牛泌乳50~60d后,每周将增重1.8~2.3kg。由于每1分体况约相当于55kg或成年奶牛的体重,泌乳早期降低的体况分数,大约需要6个月时间才能逐渐恢复,对初产小母牛来说,因为正处于生长期,所以需要增加约73kg体重才能恢复到适当的体况分数。如果泌乳早期降低体况赵过1分或降低不到0.5分,都说明在维持正常产奶量和健康的前提下,没能体质最适宜的体况而发生了体脂肪沉积过少或过多的情况,从而证明,在此期间采用的饲养管理方案是不适当的。
3体况分数与能量平衡和产奶量的关系
高产奶牛在泌乳期的60~90d内,由于不能采食和产奶量增长相适应的足够的饲料或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增长相适应的足够的饲料或干物质采食量的增加滞后于产奶量的增加。致使奶牛能量代谢为负平衡,因此,必须动员体脂来维持高产奶量,而使体重降低。能量负平衡的最大值常出现在产犊泌乳后的2~3周,直到8~9周后才出现能量的正平衡。()奶牛饲养都的目的是适当控制奶牛体况,最大限度地缩短能量负平衡的持续时间,如果饲养方法得当,即使是高产牛也不会使体重降低过多。
4体况分数与营养的关系
一些研究证明,产犊时较肥胖的奶牛(体况分数4.5~5.0),其产奶高峰和采食高峰的间隔延长,能量负平衡持续时间长,而产犊时体况分数为3.0的中等膘时间短,趋向地吻合,所以前者在产犊泌乳后体况明显降低,而后者则降低较少。这说明体脂沉积过多会抑制采食,肥胖牛在产犊后一段时间,随着体脂的消耗和体况分数的降低才会达到采食的高峰。从饲养管理方面来说,在泌乳早期,每头奶牛都应有各自的目标体况,通过使用合理设计的配合日粮饲养,就可以达到适宜的体况,高产奶牛理想的体况应该是稍低一些,这样才能达到产奶量相适应的输较大采食量。
5泌乳期维持适宜体况的饲养方法
在查找奶牛体况较羝的原因时,首先要考虑是否患有肢蹄病,再研究牛群的整体疫病防治、健康状况和饲养管理方案。任何健康方面的问题都使用者限制奶牛的上槽采食,从而影响采用食量,也影响正常体况和产奶量。从饲养管理方面调整和控制体况主要包括:①最大限度增加采食量;②调整饮料的能量浓度;③调整饲料粗蛋白过瘤胃蛋的水平;④饲料中提供足够的粗纤维,以防止食欲不良或慢性消化不良;⑤适时检测饲料中的无机盐(Ca、P、Mg、K)水平和饮水量。
饲养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在泌乳早期尽量增加采食量,只有当采食量达到高峰时,才能有效地避免能量代谢的负平衡,同理,繁殖性能和适量的粗纤维有助于增加和稳定采食量,维持适宜体况,保证产奶量。
6不同泌乳阶段的理想体况
产犊后4周:奶牛在产犊时的体况最好为3.0~3.5,泌乳四周后降低到3.0~2.5,而高产奶牛甚至降低到2.0,如此期间体况降过快,除考虑健康原因外,还需检查日粮的能量、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及采食量和饲喂方法。
泌乳1-4个月:这时期的适当体况为2.5~3.0,最好维持3.0左右,如果牛群中的大多数非高产牛的体况降低到2.0,应该检查采食量和饲喂方法,因为在采食量较大的情况下,可在保证高产的情况下维持较好的体况。如果奶牛体况保持在3.0~3.5,但产奶量并不高,应蛋白质、常量元素的采食量和饮水量是否正常。
泌乳中期4-8个月:适宜的体况为3.0,此时的营养供给目标是满足或稍过量供给能量,以增加体脂肪沉积、改善体况。对此时体况为3.5~4.0的肥胖奶牛则需降低饲料的能量浓度,检查蛋白质的供给水平,如饲料和饲养管理正常,可考虑淘汰那些身体过肥,产奶量过低的奶牛。体况低于2.0~2.5且产奶量正常的奶牛,可能是由于日粮中的能量较低,尤其是在泌乳早期的能量供给不足,体况会在此时明显降低。
泌乳后期8月~干乳:随着产奶量的降低,此时的脂肪沉积增多,正常的体况约为3.5,营养供给的目标是改善体况,在避免过肥的前提下,为下一个泌乳期贮存充足的能量。如果牛群中许多体况达到4.0或低于3.0,都需要合理调整能量供给,同时应检查泌乳早期和中期的饲料能量,因为问题的根源多发生在此阶段。
7体况分数和干乳期饲养
干乳期是奶牛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意义在于恢复体质、促进乳腺组织的恢复与机能的恢复和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此时的饲养目标是继续改善和维持膘情,使奶牛在产犊时达到3.0~3.5的适宜情况。另外,在产犊前不断提高采食量和泌乳期的高精料日粮,保证产犊后具有与产奶量逐渐增加相适应的采食量。有研究表明,延长干乳期或干乳期饲喂大量的谷类精料或玉米青贮将会使体况升至4.0~5.0,而干乳期体况迅速降低超过20%,将会导致下一下泌乳期的乳脂率降低,此期内还应有效地防止各种疫发生。
实践证明,应用体况评分方法,监测饲养管理方案和奶牛生产性能简便、易行而有效的。理想的饲养管理方案能保证安全、经济地控制奶牛体况的提高或降低,防止牛体过肥或过瘦。实际上,提高体况级别要比在适宜体况下补充部分能量消耗要增加更多的开支和生产成本。通常的饲养管理策略是在夏季饲料来源广,价格便宜时提高牛的何况;反之,在冬季金饲料价格高时,适当降低体况,这样便可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奶牛泌乳期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奶牛养殖的目的是追求最大限度的产奶量,只有提高牛奶的产量和质量才是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关键,因此奶牛泌乳阶段的饲养管理对于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牛奶的质量都非常重要。泌乳水平也不同,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易出现一系列问题,而严重影响了奶牛的产奶性能,还易导致奶牛患病。因此,在奶牛的养殖过程中要从奶牛自身实际出发,制定相适应的措施,分阶段的科学管理,合理饲喂,加强奶牛泌乳期的饲养管理,使其充分发挥生产潜能,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牛奶的质量,避免因饲养管理不当而出现一系列问题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下面一起来看看奶牛泌乳期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1、奶牛泌乳期易出现的问题

泌乳初期奶牛的产奶量下降。泌乳初期为奶牛产后的10天左右,在这一阶段奶牛的食欲较差,消化系统也尚未恢复完全,体质较为虚弱,采食量少,另外乳房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生理性水肿,乳腺也还没有完全的恢复正常,同时这一阶段也是恶露从生殖道大量排出的阶段。奶牛妊娠后期胎儿的生长发育快速,并且此时奶牛进入干奶期,产奶量开始急剧的下降直到停止泌乳。如果在奶牛的泌乳初期没有使产奶量达到一定的标准,必然会影响到泌乳盛期的产奶量和牛奶的质量,从而影响到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奶牛在分娩后易患多种疾病,如代谢性疾病,有产后瘫痪、酮病等,生殖系统疾病,如乳房炎、胎衣不下、子宫炎等,这些都会导致奶牛在泌乳初期的产奶量下降。因此,要加强奶牛的饲养管理,以减少以上疾病的发生,才会提高奶牛养殖经济效益。

泌乳中期营养供应不平衡。奶牛进入泌乳中期后,消化系统已基本恢复正常,食欲增强,对干物质的采食量逐渐增加,并达到最高值,奶牛进入泌乳盛期,并且可持续2~3个月,这一阶段的产奶量高,是提高产量的关键时期。但是奶牛的采食量在达到最高峰后就会发生明显的下降,同时产奶量在经过泌乳盛期后也开始下降,但是产奶量下降的幅度要远远大于采食量下降的幅度,这样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营养的供应不平衡,从而使奶牛获得的营养不能维持产奶的需求,而使泌乳中期奶牛的产奶量不断下降,这不但不利于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还会影响到奶牛的健康,因此要根据奶牛实际的产奶量和体况制定相适宜的饲养计划,提供适宜的营养,使奶牛保持适宜的体况,并在泌乳盛期过后,使产奶量缓慢下降。

泌乳后期奶牛体重损失严重。奶牛在泌乳中期过后进入泌乳后期,体重会出现大幅度的下降,这是由于奶牛在进入干奶期以前的这一段时间奶牛处于妊娠期,食欲较差,采食量较少,加上如果此阶段的奶牛饲喂不合理,使用的饲料或者饲料添加剂不合理,会导致奶牛的体况下降严重,从而影响健康和生产性能。

2、对策

泌乳初期控制奶牛的挤奶量。奶牛在产后1周内要注意控制好奶牛的挤奶量,不可操之过急,过度挤奶。因奶牛在泌乳初期,体内与血液中的钙成分会随着乳汁排出体外,如果此时挤奶过度,会导致奶牛钙流失过量而易出现产后瘫痪,这一现象在高产奶牛身上尤其明显。另外,奶牛在泌乳初期乳房还处于不同程度的水肿状态,过度挤奶会加重水肿,易导致奶牛发生乳房炎。奶牛在产后需要尽快的恢复体况,在泌乳初期控制好挤奶量有助于奶牛体质的恢复,还可为泌乳高峰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泌乳初期要保证奶牛营养的供给,主要以饲喂优质青干草为主,随着奶牛食欲和消化功能的恢复,乳房水肿的消退,可逐渐增加多汁饲料或青贮料,待奶牛的体质完全恢复,乳房完全消肿后可恢复到正常饲料和饲喂量。但是要注意此阶段营养的供给要求低能、低蛋白、低钙磷。

加强泌乳中期的饲养。奶牛进入泌乳中期后逐渐进入泌乳盛期,并且泌乳盛期维持的时间较长,通常为2~3个月,这一阶段是提高产奶量的关键,因此养殖奶牛时要注意做好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以充分发挥奶牛的产奶性能,尽量维持较长时间的泌乳高峰期,以达到高产的目的。因泌乳高峰期的产奶量高,可占整个泌乳期的1/2,因此,此时的日粮应以高能、高蛋白为主,为了保证奶牛这一阶段获得最大的采食量,不可提供过多的多汁饲料,否则会引起奶牛干物质的采食量下降,从而使产奶量下降。

泌乳后期要注意营养的供给。为了使奶牛尽快的恢复体况,要注意在泌乳后期适当的增加饲料营养的供给,但是要注意不可饲喂过度,否则会引起奶牛体况过肥,易发生难产。研究表明,在奶牛的泌乳后期补充营养要比在进入干奶期时再补充营养的饲料利用率高,效果好。并且在泌乳后期加强营养,还有助于使奶牛在进入干奶期后保持良好的体况。因此,在奶牛进入泌乳期后日粮仍以优质粗饲料为主,可根据奶牛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搭配饲喂精料,以保证这一阶段奶牛的营养需求。

近期蟹塘管理要点分析



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新开塘口就其原因主要是新塘水质及其土质都不大稳定加上未清塘导致塘里鳅鱼等野杂鱼过多引起水体泥浑;②养殖水体白浑:这种现象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水体枝角类过多形成的虫浑,而另一种则是由于五月随着温度的上升水草生长过旺吸收了水体大量微量元素养殖水体矿物质缺乏导致水体呈现雾状浑。针对第一种情况建议先用絮凝剂降解水中悬浮物待水体净下来过后用全效底改片分解底部有机质,第二天用纳米黑金+肥水旺一组十亩地培肥水质,第三天用黄金益菌素发酵液一亩地十斤调节水体。而针对第二种情况建议虫多的塘口在早上六点以前延边一米的地方喷杀虫药,但不建议全塘杀虫。在第二天及时解毒毕竟涉及到三壳望各位老板慎重用药。雾状浑的塘口建议先用纳米黑金+肥水旺培肥水质增加水体微量元素再用黄金益菌素发酵液调节水质。
2蜕壳前的消毒工作
河蟹养殖已然到了五月份但由于养殖前期对底改工作的乎视底部残饵粪便大量堆积加之五月温度逐渐升高蟹塘养殖水体浑浊的情况下池塘底部细菌大量滋生严重影响了河蟹蜕壳存活率及其翻倍率。建议蜕壳前使用超碘对蟹塘进行消毒处理保障三壳顺利进行。
3.蟹塘青苔问题
五月蟹塘水位升高现在田面水位基本在30-40公分,田面水位尚浅阳光直射田面导致田面青苔疯长严重阻碍了田面水韭菜的生长。建议使用青苔净+纳米黑金杀青苔的同时抑制青苔生长并在两天后使用水博士解毒。
4.防蓝藻
近期塘口出现水白,水浓等不正常现象,这样水体会出碳氮磷比例的失调,容易爆发蓝藻!建议广大老板及时使用黄金益菌素+活肥平衡藻相菌相,减少蓝藻发生!
5.田面草腐烂导致水体发红
温度升高,田板水草开始发烂,建议及时使用全效底改片底改,分解烂草,导致烂草发烂引起大缺氧坏水!
6.补钙
河蟹属于甲壳动物其甲壳主要是由钙和磷组成,在养殖前期养殖水体中的钙含量大概在80-100.而在近期塘口服务中所测得的水体钙含量在50-60由此可见养殖水体中钙含量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以您所看不见的方式逐渐减少的。建议及时补钙增加河蟹翻倍率的同时减少河蟹硬壳时间增加其翻倍存活率。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2149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