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塘放苗前的管理工作

临近放苗前期,做好蟹苗放养前的准备工作,也是在螃蟹养殖前期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做好这些前期工作,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苗种的成活率,而且也为来年拥有一个良好的经济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在放苗前期应该把握住哪几个关键点呢?
一、解毒工作必不可少
不管是新开挖的池塘还是养殖年限较久的老塘,养殖户每年都会根据自身塘口情况使用一些清塘药物,如生石灰、漂白粉、甲氰菊酯、有机磷等,这些清塘药物使用过后都会有药物残留现象,大部分会被吸附在土壤中,而池塘经过开垦、泡塘等工作后,其土壤中的毒性也会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大量释放出来,所以做好这些解毒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建议一般在池塘上水过后,可使用解毒灵或者是水博士进行泡塘,把池塘中的毒素泡出,三天后可放水排净,若池塘中的毒素较重,可多次使用解毒灵直至毒素全部解除。避免后期因池塘毒素残留过重而影响蟹苗的成活率。
二、放苗工作须仔细
1、如何挑苗
一般挑选体色一致,体表干净,无斑点,无残肢、磨爪,活力较强的蟹苗。可打开甲壳观察肝脏颜色和肠道食线,以及饱满度,无黒鳃、烂鳃等情况则为好苗。
2、运输
运输前做好在清水中吐水工作,如蟹苗鳃部挂脏则会影响其呼吸从而导致死亡,运输时间不宜过长,可根据运输时间的长短。来调节蟹苗的干湿程度,可在运输车底部放入湿布或者是湿润的水草,来保持蟹苗的水分。
3、试水
放苗前可挑选少量无病无伤的花白鲢鱼苗进行试水,若48小时内没有死亡,则可放苗。
4、抗应激
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放苗,下塘前可进行吐水工作,可将苗袋放入水中静置1-2分钟,然后提出重复2-3次,最后在静置水中5-10分钟。下塘后可使用黄精多糖+抗激灵+应激硬壳灵全池泼洒,以减少应激反应补充营养增强体质,提高存活率。
三、肥水工作尤为重要
放苗前期,由于温度较低天气变化较大,较容易影响蟹苗的吃食情况以及成活率,严重时可导致蟹苗死亡。那么在放苗前期进行肥水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肥水不仅能,带来良好的水色而且也能在池塘中培育出丰富的藻相,这写丰富的藻类不仅能给池塘水体带来充足的溶氧,而且也能为蟹苗提供天然的饵料。同时肥水也能维持池塘内的水体环境平衡,减少因天气变化带来的应激反应,从而提高蟹苗的成活率,增强其体质。
四、投食
蟹苗适应环境后,当水温超过4℃可以开始进行少量的开口投喂,这样都对蟹苗体能的恢复以及成活率有着很好的帮助。

相关推荐

河蟹放苗前后养殖管理工作及注意事项



一,放苗前解毒
新塘,通过几年的养殖情况来看,农田的农药残留很重,开垦为池塘以后即使经过长时间的泡塘,土壤中的药残在放苗以后也会存在隐患。最安全的做法就是放苗前解毒,超能解霸(3-4亩/瓶)或者降解专家(3-4亩/袋)
二,选苗试水泡苗放苗
1,选苗,选苗看色泽,淡黄色或者青灰色:看活力:看规格:看体质,底板无黑锈底板。
2,泡苗,蟹苗经过一段时间的脱水运输,活力会明显下降,虾蟹卫士泡苗可以杀灭苗体携带病菌。维能泡苗能有效增强蟹苗体质。增强抗病力,提高蟹苗成活率。
3,试水,检测水质指标是否超标,蟹苗试水24小时观察蟹苗活力,成活率。
三,放苗前肥水
1,肥水的好处,为蟹苗提供天然的开口饵料,增加水体溶氧,有效抑制青苔生长。
2,肥水组方:沃肥膏+藻倍加一组十亩浸泡20分钟
2瓶富藻ATP+1桶丰水源一组8亩分上下午使用
丰水源+藻倍加一组八亩浸泡二十分钟
3,养殖技巧要点肥水要在晴天上午
肥水5-7天后,藻类生长达到峰值,此时要适当追肥,否则水易落清。轮虫,枝角类的繁殖也是蟹苗喜食的开口饵料,放苗初期避免使用杀虫剂,定期肥水即可!
肥水避免使用鸡粪,猪粪等有机肥或者无机化肥。有机肥高温易发酵,会形成老绿水,无机肥会造成水体氨氮,亚硝酸盐升高。氮磷比失调会引发高温蓝藻。
用茶籽饼清过的塘要经常使用菌种调水,否则水质易浓。
四,投放螺蛳,三月中下旬投放一次,整个养殖期分三次投放,一次量不宜过大,200斤/亩
五,常见问题
螃蟹撑爪,上岸不下水,趴草头都是中毒反应,首先检查水质指标,指标正常则为药物残留。外泼解毒的同时要使用维能化水泼洒(5亩/袋)先解螃蟹体内毒素,再解水体毒素。

黄鳝苗下箱后的技术管理工作



黄鳝苗下箱的成活率和开口率一直困扰着养殖户,怎样提高成活率和开口率,是现今黄鳝产业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成活率和开口率与水质、气候、下箱时间、苗种质量、暂养、运输、分级、网箱内水草、水体维护、鳝体维护、驯食观念、驯食、查箱和清理食台都有很大的关系。以下介绍鳝苗下箱后的管理工作。

1、鳝苗下箱后水体维护

关于鳝苗下箱水体维护,建议两套方案,可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任选一套。

方案一:鳝苗下箱前七天,用大北农公司生产的含有效成份30%的溴氯海因全池泼洒,剂量为每亩用1袋,即500克。施药的第四天全池泼洒亿菌水圣,剂量为5亩用1瓶,即5公斤;同时施用成都芳草藻种。第七天下苗,第十一天再次施用亿菌水圣。此方案建议在没养过黄鳝的池塘使用。

方案二:苗种下箱前七天,用大北农公司生产的溴氯海因粉全池泼洒,剂量为每亩用1袋,即500克。在下箱前一天使用聚维酮碘全池泼洒,剂量为4亩用1瓶,即1000毫升。苗种下箱后前三天连续用聚维酮碘泼箱,剂量为6亩用1瓶,即1000毫升。三天后改用新灭灵泼箱,剂量为2亩1瓶,即500克。连用四天。此方案可在养鳝老塘使用。陈年老塘强烈建议使用S高聚碘泼箱,剂量为2亩1瓶,即500毫升。苗种下箱第十天用亿菌水圣泼箱,让有益菌占据水体,降解有毒物质,减少鳝病的发生;时同全池泼洒成都芳草的藻种,使水体迅速恢复产氧能力。

2、驯食观念

驯食要保持逐循序渐进的态度,切切不要操之过急,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切莫加大用药剂量。确保开口率达到95%。

3、鳝体维护与驯食

野生黄鳝从营洞生活到网箱生活,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改变,网箱水温的变化较鳝洞要巨烈得多,加上捕捞、运输、暂养、分级等一系列的操作,极易产生应激反应,诱发各种病害,所以鳝苗下箱后,消炎、抗应激和及时投饵极其重要。具体操作如下,鳝苗下箱第二天将鲜蚯蚓切段,混合免疫王2008、维C和肠鳃宁,放置20分钟,让药渗透到蚯蚓里,用药剂量参照产品说明书,连用五天。五天后蚯蚓打浆加鱼浆混合免疫王2008、维C、鳝用活力素和天意EM原露(水产专用型)连用七天。逐渐减少蚯蚓增加鱼浆比例。到第七天完全不用蚯蚓。十二天后逐渐添加黄鳝饲料,并且坚持使用活力素。使鳝苗下箱20天鲜料和饲料的比例达到1:1。如果只能用冰蚯蚓的,可将冰蚯蚓打浆混合面粉,稠度以下水不散为度,连用五天,基本操作同上。投喂量以第二天早晨稍剩为度。

4、查箱和清理食台

每天早上必须清理食台,舀净残饵,确保食台无异味,如果有异味,可用“底改霸王”洒食台消除。在非消毒时期,也可用亿菌水圣泼食台,消除异味。坚特晚上查箱,及时夹除上草病鳝,切不可让死鳝在网箱里腐败。如果网箱里有死鳝,黄鳝一定会出现厌食甚到拒食,给提高开口率带来障碍。


蟹苗放塘后的前期管理要做好两方面工作



春分后,蟹塘的放苗工作就基本结束,进入了商品蟹养殖的关键一年,成败与否就在细节管理。每一个时节,每一个阶段对于河蟹的养成都至关重要。目前蟹塘管理的重点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池塘水质的调控和水草的合理栽培
今年由于外源水富营养化,大量的氨氮积存,导致池塘纳水后水质指标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普遍偏高。加之年前结冰期较长,滞留于土壤中的清塘药残难挥发,造成蟹苗入塘后转塘和上岸比较多,让养殖户担忧。据分析,富营养化的外源水进入池塘后,土壤出现第二次厌氧发酵,形成亚硝酸盐和少量氨氮。
对此建议:先解毒后肥水。按每瓶4亩用解毒超爽或净水王全池泼洒解毒,2小时后用提前一天浸泡好的黑靓+粉剂活菌王+藻健康与六抗培藻膏混合泼洒4亩,进行培藻育菌,建立一个藻相菌相平衡的优质环境。随着光合作用的增强,亚硝酸盐会慢慢降解。同时,在环沟两侧种植伊乐藻,保持水质嫩爽,在水面上能清楚地看到水草。种植和养护伊乐藻时,抛撒草根壮,健草养草。
二.增强蟹苗的适应能力,防止“病从口入”
蟹苗放进池塘后,由于新环境的理化指标、水位与苗塘相差较大,造成蟹苗入塘后难适应,纷纷转塘,隐藏或打洞,当水环境超出蟹苗的适应能力,尤其是药物残留渗出时,蟹苗就会离水上岸。所以建议:放苗后全池按1~2亩泼洒1包超C解毒强体抗应激,降解亚硝酸盐。
在蟹苗对新环境适应后,必须管控好吃料。蟹苗入塘后会应激性隐居和穴居,加上所投饵料与苗期饵料不尽相同,造成开口晚,吃料少,严重影响蟹苗体能的恢复和第一壳的成活率。所以加大诱食和强化营养是河蟹前期养殖的关键,可用颗粒料或颗粒料掺少量鱼(鲜鱼煮熟防鱼卵),按每公斤拌保肝促长灵、活性蒜宝、活力素各5克投喂,诱食开胃,保肝防肠炎。在蜕一壳前进行水体消毒,抑制细菌大量繁殖,确保河蟹的第一壳顺利健康。可按2亩用1瓶百安威或1包新菌克+1包藻健康混合浸泡3小时后全池泼洒,做到养护为主,以防代治。

河蟹五壳蜕壳期的管理工作



河蟹五壳个体净增重量最大,尤其在今年受高温的影响,如何使河蟹五壳翻倍大,如何在河蟹最后的养殖时间里获得最大养殖效益,必须要做好五壳蜕壳期的管理工作。
1、蜕壳前的准备工作。立秋以后蟹塘的水质特别容易滋生有害细菌,河蟹刚蜕完壳,体质比较差,特别脆弱,容易被细菌感染,造成损蟹。而底部的残饵粪便,腐烂水草,耗氧严重,以及河蟹营养的积累,消化吸收等问题都会影响蜕壳。建议:一是蜕壳前后各做一次消毒;二是定期全效底改,氧化底部淤泥、有机质,减少耗氧;三是投喂高蛋白饲料,增加河蟹的营养的积累;四是饲料中拌肝胆泰乐+高稳维西+生命元,提高螃蟹体质,减少肠炎、促进消化吸收、保护河蟹内脏。
2、蜕壳期的注意事项。
一是补钙,在河蟹刚刚开始蜕壳的时候用补钙素补充水体中的钙含量,然后在河蟹蜕壳高峰期,用应激硬壳灵起补钙、抗应激的作用。河蟹补钙时间的确定是一个关键步骤。一般科学的补钙方法:一次蜕壳两次补钙,河蟹刚刚蜕壳两三天开始补第一次钙,后期等过了7-10天再补钙一次;
二是蜕壳高峰期不能使用一些刺激性大的药物,如:戊二醛、二氧化氯、氯制剂、杀蓝藻药等;
三是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做好抗应激和缺氧的预防。多备一些抗应激药物,如增氧片,底改等。同时加大夜间巡塘力度。一旦有异常问题立即咨询相关专业技术员,及时做好防范工作;
四是定期(3-5天)使用底改,改善底部环境,为河蟹蜕壳营造一个良好的底部生态环境;
五是禁止在蜕壳期间大量的水位升降。升降幅度应该控制在250px。因为水位升高250px对河蟹的压力会增加,而刚刚蜕壳的河蟹身体比较软,不适应,可能导致河蟹死亡。

蛋鸡产蛋期的日常管理工作


对于蛋鸡产蛋期间的饲养管理,人们往往注重饲料、饮水、集蛋和光照等工作,却忽视鸡的日常观察.这是一项每天都要多次重复的、十分耗时但却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日常观察,可随时把握鸡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病、弱、残、死鸡,及早进行隔离检查、治疗和淘汰,提高养鸡的经济效益.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蛋鸡产蛋期的日常观察和管理工作。

1、做好日常的观察工作

做好蛋鸡日常的观察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蛋鸡的采食、饮水排泄、健康、活动等方面的情况,做到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对未来的状况进行预测,便于确定最适宜的饲养管理方法。

观察蛋鸡的活动情况。如果发现蛋鸡的活动迟缓,长时间的闭目或者呆立不动,由于缩颈、啄羽等异常现象,同时伴有鸡冠、肉髯颜色异常,精神不佳,羽毛蓬乱等现象时,很可能是患有某些疾病,此时要及时将这类鸡挑出来单独饲养,防止传染其他健康鸡群,同时要进行正确诊断,对症治疗。对于无治疗价值的蛋鸡要立即淘汰。

观察采食、饮水情况。养殖人员需要了解鸡群的采食量、饮水量,要观察采食量和饮水量是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果鸡群出现采食量和饮水量增大,则预示着产蛋量即将上升,产蛋高峰期即将到来;如果采食量和饮水量减少,则产蛋量可能下降。另外,采食量和饮水量发生变化也有可能与环境温度或者疾病有关,要做好判断。

观察排泄情况。这方面的观察主要包括粪便的颜色和性状。如果发现颜色与性状发生异常则很有可能患有疾病。一般以采食玉米和豆饼为主的蛋鸡的正常粪便多为黄褐色或者灰绿色,性状为软硬适中的堆状或者粗条状,上面有一层尿酸盐,如果颜色为绿色或者白色,性状变为蛋清样或者水样,甚至有时还出现血便,多表现为鸡群患病。观察鸡群粪便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早晨开灯时,此时鸡群的粪便较为集中,可观察到位。

观察健康情况。判断鸡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是观察蛋鸡的呼吸情况。可在夜晚关灯,鸡群休息后仔细的聆听鸡群的呼吸状态,看是否正常。如果发生打呼噜、咳嗽、打喷嚏等呼吸方面的症状时,可考虑鸡群可能患病。此时要及时的查明病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

2、减少应激的发生

因蛋鸡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表现的极为敏感,任何不适宜的因素都会导致蛋鸡发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如噪音过大、大声喊叫、转群、免疫、天气变化、换料、停水、断电、车辆鸣笛、放炮、其他动物入舍等都会引起惊群,导致鸡群发生恐慌而发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当蛋鸡发生应激反应后产蛋量会发生突然的变化,同时鸡蛋的质量也发生改变,严重时还会影响蛋鸡的健康,导致蛋鸡死亡。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蛋鸡发生应激反应。禁止在鸡舍附近大声喊叫和放炮,严禁外来人员进入鸡舍,尽量给蛋鸡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3、加强环境的管理

要给蛋鸡提供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以使产蛋性能得以充分的发挥。注意保持鸡舍内的环境卫生,每天都要清理舍内的粪便和污物,定期对鸡群、工具和设施进行消毒。养殖人员在进入鸡舍前要更换工作服,场区内的环境也要注意,做好场区内道路和鸡舍周围的消毒工作。加强鸡舍内的灭鼠、灭蝇和防鸟、兽等工作,防止带入细菌和引起鸡群发生应激反应。做好鸡舍内环境的控制工作,调整适宜的饲养密度,进行合理的通风换气工作,以排出鸡舍内的有害气体,保持鸡舍环境干燥,勤换垫料。对于处理的粪便和病死鸡要进行无害化的处理。在免疫接种和治疗后要将疫苗瓶和药瓶放在指定的地点进行处理,不可以随意乱扔。

4、科学饲喂

对蛋鸡要进行科学的饲喂,蛋鸡的不同生长阶段和生理阶段对营养的需求不同,在产蛋期蛋鸡对矿物质和蛋白质的需求量提高,因此蛋鸡日粮中钙的含量在产蛋期要有所提高,否则易导致鸡蛋的蛋壳质量较差,破损率升高,而影响养殖经济效益。在育成期对蛋鸡饲喂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鸡群的健康水平和整体的均匀度,以利于蛋鸡能够及时开产,并延长产蛋高峰期。在饲喂蛋鸡时要注意严格的按照饲喂程度进行,要做好定时、定量、定质。在蛋鸡从一个阶段向另一阶段进行过渡时需要更换饲料,在换料时要注意不可一次性的将饲料完全替换,要循序渐进的进行,给蛋鸡一个适应的过程,以免发生严重的换料应激,影响蛋鸡的健康和产蛋性能的发挥。

5、做好其他管理工作

除上以上的管理要点外,还要注意在蛋鸡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做好饲料的保存工作,防止饲料的浪费。因饲料成本占整个养殖成本中的比例较大,减少饲料的浪费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加强鸡群的疾病预防工作,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如果发现鸡群患病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做到科学用药。另外,在日常的饲养管理过程中要做好生产记录工作,包括产蛋、喂料、饮水、环境指标、免疫、消毒等方面的记录,为生产成绩的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夏季肉仔鸡的饲养管理工作重点


摘要:夏季高温对肉仔鸡的影响较大,易引发肉仔鸡出现热应激,从而使采食量下降、抵抗力降低、死亡率增加,严重影响了肉鸡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夏季要加强肉仔鸡的饲养管理工作,加强防暑降温,合理的调整饲料,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以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夏季天气炎热,温度过高,是肉鸡养殖较为困难的季节,特别是对于肉仔鸡来说,极易引起鸡群出现强烈的热应激,而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处在热应激下的肉仔鸡常表现出食欲不佳、采食量下降、抵抗力降低、死亡率上升的现象。因此,要加强夏季肉仔鸡饲养管理工作,不但可以有效的减少热应激的发生,还可以降低饲养成本。夏季肉仔鸡饲养管理工作的重点就是防暑降温,同时要合理的调整饲料配方,加强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以提高夏季肉鸡养殖的经济效益。

1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夏季饲养肉鸡的重点工作就是防暑降温,要避免舍内的温度过高,一般夏季室温最好保持在28℃以下,否则会导致肉仔鸡产生热应激,影响肉仔鸡的生长。要保持舍内良好的通风,当舍内的温度高于肉仔鸡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时,就将门窗敞开通风。舍内最好安装通风换气的装置,如排风扇等,这样可以增加舍内的空气流通,以降低舍内的温度。有条件的养鸡场还可以在进风口处设置湿帘系统,与通风系统相结合,可以起到良好的降温作用。

夏季高温引起的热应激对肉仔鸡的危害极大,可导致采食量下降,易患多种疾病,从而导致死亡率增加,因此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以避免或者降低高温引起热应激的发生。可以在肉仔鸡的饲料或者饮水中添加抗应激类药,降低肉鸡的产热量,对维持热平衡有利,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饲料的转化率以及肉仔鸡的增重速度。例如,在饲料中添加阿司匹林可以显著的减轻热应激,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添加柠檬酸可以缓冲肉鸡体内血液碱性造成的危害,从而提高肉鸡在热应激状态下的日增重;还可以在饲料或者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也可以有效缓解热应激的发生。此外,也可选用一些中草药,以起到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或者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2.合理搭配日粮,科学饲养

肉鸡舍内的温度在高于25℃时,每升高1℃,肉鸡的采食量就相应的降低1.6%,同时饲料的利用率也随之降低。所以在夏季高温环境下,不可再按照原来的饲料配方来饲喂肉仔鸡,而应该对夏季日粮中的营养成分以及组成进行适当的调整,使日粮中的营养物质保持在适宜的水平,以满足肉仔猪在夏季高温环境下的营养需求,弥补由于热应激引起的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为了在夏季使肉鸡达到理想的增重效果,应该适当的增加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可以用植物性蛋白来代替动物性蛋白的,以促进肉鸡的食欲,增加采食量。饲料形态的选择可以用颗粒料,注意饲料的适口性,以保证肉鸡的采食量,从而提高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夏季要保证饲料的新鲜度,高温季节饲料不易贮存,所以要注意饲料是否发生腐败、变质,不可以饲喂变质的饲料。在炎热的夏季,可以适当的多喂一些青绿多汁的饲料,不但可以增加食欲,还可以补充多种维生素,但是要注意不可饲喂过量,一般饲喂标准不超过喂料量的1/3。

饮水对于肉仔鸡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饮水不足会导致肉仔鸡生长发育受阻,因此,要做好饮水的供应工作,特别是在夏季,充足且清凉的饮水可以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在舍内要设置充足的水槽,并且要合理设置水槽的高度以及分布,以保证每只肉仔鸡都能喝到充足的饮水。夏季可给肉仔猪饮用凉水,每天都要刷洗和消毒饮水器具,同时要保证饮用水的清洁卫生,还要保持水的供应不间断。

肉仔鸡在一天中的温度较高的时段食欲较差,采食量较少,因此,可以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改变饲喂时间,在夏季天气炎热时,可以选择在夜间喂料,因为晚上10点到早上6点这一时段,肉鸡的食欲较好,可提高采食量。白天则让肉鸡充分的休息。在中午温度较高的时段,可以给肉鸡多喂些西瓜皮、青菜类的多汁饲料,不但可以解渴,还有利于生长发育。

3调整饲养密度,做好通风换气工作

夏季由于舍温内温度较高,再加上鸡群的呼吸作用以及排泄,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易超标,另外,在夏季肉仔鸡的饲养密度过大也会导致鸡舍内的热量散发困难,而使舍内温度过高、湿度过大、空气质量变差,这样对于肉仔鸡的生长发育极其不利,因此,在夏季可适当的降低饲养密度,并且鸡群也不宜过大,以每群300只左右为最佳。做好日常的通风换气工作,使舍内有害气体以及湿气排出。

4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

夏季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非常重要,在夏季蚊蝇较多,蚊蝇是疾病传播的主要媒介,因此,要加强环境的卫生的清理,做好蚊蝇的杀灭工作。及时清理舍内的粪污,定期将鸡舍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消毒。另外,料槽和水槽也要经常的刷洗,并定期的消毒。为了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要避免舍内湿度过高,否则会影响肉鸡的代谢,并且易滋生病菌,引发疾病。肉鸡养殖场应该制定严格的卫生、消毒和防疫制度,并认真执行。在消毒药剂的选择上要注意选用对肉鸡刺激较小的药剂。做好鸡群的观察工作,以便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月份如何做好养殖虾蟹塘口管理工作?


每年的3月份,是蟹种放养后的第一次蜕壳期,又是小龙虾开始投放苗种的时期。俗话说:“三月天,孩子脸”,说变就变。3月份气候特点是雨水渐多、乍寒乍暖,春旱、沙尘、倒春寒、低温阴雨天气较为常见。这种天气对虾蟹养殖是个挑战,尤其是在蜕壳期,如果恰好遭遇了倒春寒,极有可能发生蜕壳不遂等症状。结合三月份的气候特点,建议养殖户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养殖塘口要早上水
养殖塘口早上水,特别是田板早上水,有利于减缓倒春寒天气条件下的水温变幅,保持池塘水温总体稳定。具体要求:环沟型虾蟹塘应尽早将水位加深至田板30厘米左右,平底型虾蟹塘水位保持在48厘米左右。通过适当加深水位,增加水量,可以减缓养殖水体的温差变幅,使虾蟹有个适应过程。
养殖塘口早上水,特别是田板早上水,有利于风浪增氧,保持池塘溶氧供应充足。目前大部分塘口溶氧不足,虾蟹过于集中在占池塘总面积不超过1/4的环形沟内,加上前期水温偏低,硅藻等优质藻类处于休眠状态,肥水不当加重了养殖水体的负担,导致氨氮、亚硝酸盐超标现象突出。同时,环形沟内的伊乐藻刚刚开始生长,光合作用供氧能力不足,难以满足高密度条件下的虾蟹生长需要。如果虾蟹长期处于缺氧环境,体质就会下降,食欲不强,饲料利用率低。加上氨氮、亚硝酸盐超标引起的中毒,使虾蟹体质更加脆弱,对蜕壳极为不利。
二、加强投喂管理,做好夜间巡塘工作
3月份,随着气温的上升,应逐渐加强投喂管理,选择优质配合饲料进行投喂,日投喂量基本掌握在虾蟹体重的1%-1.5%之间,具体日投喂量应该根据天气和夜间巡塘观察情况灵活掌握。一般在夜间10:00钟左右到塘口观察,如果投喂的饲料摄食量超过90%,第二天一早观察没有剩食,说明投喂量刚刚好;如果投喂的饲料摄食量剩余超过10%,第二天一早观察还有剩食,说明投喂量过多,应减少投喂量或停喂1-2天;如果投喂的饲料摄食量没有剩余,第二天一早观察水质较浑浊,说明投喂量不足,应加大喂食量。
三、适时肥水、调水
对于“瘦水”塘口,根据天气情况,在3月10日-3月15日之间进行一次肥水,同时补充一次磷酸二氢钙等钙、磷微量元素,为虾蟹下塘后第一次蜕壳做好充分准备,促进虾蟹顺利蜕壳。
四、加强病害防控
河蟹烂肢、黑鳃可以用聚维酮碘或二氧化氯处理,严重的可连用两次,用量用法参照说明书或遵从医嘱。虾蟹应激反应,应找准原因,对症处理。水温剧变,可通过加水保温缓解;氨氮、亚硝酸盐超标,可通过换水、增氧、解毒等方式处理;新塘口农药残留,主要侧重于使用硫代硫酸钠解毒。泼洒高稳VC或葡萄糖有利于缓解应激症状。蟹塘“沙虫”主要有大型枝角类、桡足类浮游动物构成,大量繁殖可引起水色“白浊”,藻类缺乏,光照不足,溶氧不足,对水草和虾蟹生长十分不利。
在必须要杀虫的情况下,可用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处理,采用点杀、局部杀的方式处理,不提倡全塘杀灭,防止用药不当造成损失。使用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杀虫,必须要晴天溶氧充足的条件下进行,避开虾蟹退壳高峰期,阴雨天气、缺氧天气禁用。青苔可结合腐植酸钠、底改、肥水同步进行。

河蟹养殖户如何做好蟹塘放苗工作



蟹塘经过整塘清塘工作后,有个别的塘口选择年前放苗,多数塘口选择年后加水放苗,塘口在经过长时间闲置之后,塘底氧化、残毒释放后,此时放苗要进行哪些工作:
一、肥水
放苗前进行肥水工作,给下塘的蟹苗提供天然饵料生物,丰富的藻相使水中有充足的溶氧,也能起到很好控制青苔效果,给蟹苗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提高脱壳成活率以及脱壳膨胀系数。
具体操作:“解毒护水宝”5亩.米/瓶,第二天使用“氨基酸肽肥”10亩.米/桶+“水优美”5亩.米/袋,过后可以根据天气以及水质肥瘦度进行少量多次补充,切不可一次超量使用,前期水温低,藻类代谢速度慢,加上水中的藻种丰度小,下去的肥料得不到及时转化吸收利用,长期积累容易滋生浮游动物,致后期控虫带来麻烦。管理中不要轻信一些不负责任的技术人员盲目的夸大肥料的功效,要知道,没有光照温度,藻类的代谢从何谈起。
二、放苗
1、抗应激
放苗前塘水泼洒“抗应激灵”5亩.米/包,减少桶水泡苗麻烦以及损伤,也能使苗有充分的吸收有效成分,提高苗下塘的抗应激能力,提高苗的成活率。
2、选苗
苗种无论是本地苗(优先)还是外地苗,都要选择活力强的,个头均匀(60-120头),蟹体青灰色,有光泽,无杂质,腹部白皙,肠线粗黑,附肢甲壳完整,无溃疡斑点以及磨爪现象。打开甲壳,鳃丝光洁,无黑鳃,无烂鳃等,肝胰脏饱满,色泽鲜亮,橘黄色,一丝丝分界线明显,有白斑、糜坏的个体尽量剔除。
3、试苗
为安全起见,苗下塘前可以用青虾下网箱试水24小时,看青虾的成活率来决定是否适合放苗,青虾成活无损伤则可以放苗,有损失则要检测水质等情况延迟放苗。
4、放苗
一切就绪,进行放苗,放苗尽量选择晴天早上,外地苗到塘要进行吐水程序,苗袋下水1-2分钟,提起放置5-10分钟,重复2-3次即可,将蟹苗均匀放在池塘四周池边上,让其慢慢爬入水中,勿直接成堆倒入池中,健康的蟹苗爬入水中,体质差的在岸上可以剔除,补足数量。当天夜里以及第二天进行巡塘观察蟹苗适应情况。有意外上岸情况,可以泼洒“解毒护水宝”+“抗应激灵”。
5、投喂
苗下塘2天左右就可以选择营养全面的河蟹饲料投喂,促进早脱壳。

牧场母牛群的繁殖管理工作技术要点


人们饲养肉用种母牛,期望母牛的受胎率高,泌乳性能高,哺育犊牛的能力强,产犊后返情早:期望产生的犊牛质量好,初生重、产奶量大,断奶成活率高。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牧场母牛群的繁殖管理工作技术要点。

1、发情鉴定

母牛繁殖活动的主要生理现象体现在发情和排卵。第一,要安排专人观察母牛的发情,及时做好发情鉴定工作,并认真记录发情鉴定结果,进而及时进行人工授精。第二,对异常发情母牛要查明原因,有针对性治疗,对不发情母牛应及时进行分析和生殖检查。繁殖人员对14月龄以上的后备母牛不见发情症状,要进行饲养管理的检查,对母牛生殖器官进行检查,确定有无异常;对于产后超过2个月未见发情的母牛,要先检查有无漏情,在通过直检确定母牛子宫是否正常。现在利用计步器鉴定母牛发情,准确率高,减少了漏情概率。对不发情的母牛,要从改善饲养管理和应用生殖激素着手,使其恢复性周期。第三,在配种后,观察母牛是否发情,统计30天、60天、90天和120天不返情率(不发情母牛数占配种母牛数的百分数)来估计母牛群的受胎情况。

2、人工配种

母牛配种工作基本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工作主要有母牛的饲养管理、种公牛精液的选购及配种,在最佳配种时间配种,在母牛配种后期工作也不要松懈,做好保胎工作,具体的配种管理工作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固定配种员,不要随便更换。第二,做好后备母牛的配种管理。乳用后备母牛在15~16个月体重达到375kg,体高在1.27m时可以配种;在一般情况下,地方黄牛的配种年龄为20~22月龄,改良杂交黄牛为18~20月龄配种。第三,配种员要根据母牛发情阶段,确定配种时间。第四,每次输精后必须及时填写配种记录登记表,做好配种档案的留存。

3、妊娠管理

妊娠管理的工作主要是妊娠诊断和保胎,并做好分娩前的准备工作,而早期妊娠诊断对母牛生产管理、减少空怀率、提高牛群繁殖率、提高牛群质量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第一,母牛配种后,是否怀孕受胎,要进行妊娠诊断。进行了人工输精后的母牛一般要进行3次妊娠检查,可准确鉴定其是否妊娠。第1次是在母牛输精后2~3个月通过直检法进行鉴定;第2次在人工输精后4~5个月通过直检法进行鉴定;第3次在产前2个月进行,采用的方法是腹壁触诊法。第二,通过妊娠诊断,可确定已输精的母牛是否妊娠。对妊娠母牛,为保证母体与胎儿健康和正常发育,需改善饲养管理,及时采取保胎护胎措施,防止流产;对未妊娠的母牛则要查明原因,采取防止漏配措施,从而减少空怀,缩短产犊间距,发现有产科病要采取及时治疗,促使其再发情、再输精;对屡配不孕牛也应及时淘汰。第三,母牛妊娠后期,为做好分娩前的准备工作,准确推算母牛的产犊期。根据预产期注意观察,减少饮水和运动,加强管理,做好分娩前各种用具和人员的准备。第四,用大型肉用牛品种与本地黄牛杂交时,一般难产率较多,尤以初产牛较多,临产前要注意观察,及时做好助产工作。注意清洁卫生和疫病防治,搞好妊娠母牛的乳房护理。不论初产母牛还是经产母牛妊娠后期都要清洗乳房并进行乳房按摩,对于增加产后泌乳量,培育强壮犊牛,提高养牛生产效益极为重要。

4、分娩管理

分娩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犊牛的正常分娩、母牛分娩后的健康及产后生产性能的发挥和繁殖表现。管理重点是加强对临产的重胎牛和母牛产后的监护,采取合适的饲养管理措施,尽快恢复母牛体质,保证其健康,维持其旺盛的繁殖能力。具体管理措施有以下几项:第一,搞好母牛分娩产犊工作。产前5~10天,先将母牛牵出舍外,进行空圈打扫和消毒(10%~20%的新鲜石灰水喷洒消毒);临产前着重针对母牛的腹部、乳房和阴户用2%~5%的来苏儿液消毒。第二,及时查阅繁殖记录,确定哪些母牛即将分娩,以便做好接产准备。母牛分娩时,尽可能让其自然分娩,但对初产牛、胎畜过大、倒生等情况时,可辅以适当人工助产措施,使之顺利生产;助产失败者,需考虑碎胎术或剖腹产术。第三,母牛产犊后及时做好初生犊牛护理工作,如掏出犊牛鼻中黏液,扯去胎膜。对于无呼吸的假死犊牛,不要轻易放弃,可采用倒提两后肢、拍打胸部和酒精刺鼻等方法急救。犊牛出生时,分娩舍的温度应保持在26~32℃。若产房温度不够,要做好犊牛的保温工作。第四,做好奶牛分娩检查记录。第五,做好分娩后的监护工作。

(一)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妊娠后,不仅本身生长发育需要营养,而且还要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和为产后泌乳进行营养蓄积。因此,要加强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使其能够正常的产犊和哺乳。
1、加强妊娠母牛的饲养母牛在妊娠初期,一般按空怀母牛进行饲养,到妊娠最后的2~3个月,要加强营养,这期间的母牛营养直接影响着胎儿生长和本身营养蓄积。舍饲妊娠母牛,要依妊娠月份的增加调整日粮配方,增加营养物质给量。对于放牧饲养的妊娠母牛,多采取选择优质草场,延长放牧时间,牧后每天补饲1~2千克精饲料。同时,又要注意防止妊娠母牛过肥,尤其是头胎青年母牛,更应防止过度饲养,以免发生难产。
2、做好妊娠母牛的保胎工作在母牛妊娠期间,应注意防止流产、早产,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将妊娠后期的母牛同其他牛群分别组群,单独放牧在附近的草场。
(2)为防止母牛之间互相挤撞,放牧时不要鞭打驱赶以防惊群。
(3)雨天不要放牧和进行驱赶运动,防止滑倒。
(4)不要在有露水的草场上放牧,也不要让牛采食大量易产气的幼嫩豆科牧草,不采食霉变饲料,不饮带冰碴水。
对舍饲妊娠母牛应每日运动2小时左右,以免过肥或运动不足。要注意对临产母牛的观察,及时做好分娩助产的准备工作。
(二)哺乳母牛的饲养管理
哺乳母牛就是产犊后用其乳汁哺育犊牛的母牛。近年来,随着黄牛选育改良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阿荣旗黄牛逐渐朝肉、乳方向发展,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加强哺乳母牛的饲养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舍饲哺乳母牛的饲养管理母牛产犊10天内,尚处于体恢复阶段,对于产犊后体况过肥或过瘦的母牛必须进行适度饲养。对体弱母牛,产后3天内只喂优质干草,4天后可喂给适量的精饲料和多汁饲料,并根据乳房及消化系统的恢复状况,逐渐增加给料量,但每天增加精料量不得超过1千克,当乳水肿完全消失时,饲料可增至正常。若母牛产后乳房没有水肿,体质健康、粪便正常,在产犊后的第一天就可饲喂多汁料和精料,到6~7天即可增至正常喂量。
头胎母牛产后由于饲料中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精料不足,而蛋白质给量过高易出现酮病,可使血糖降低、血和尿中酮体增加。实践中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在饲养肉用哺乳母牛时,一般以日喂3次为宜。
2、哺乳母牛的放牧管理由于青绿饲料中含有丰富的粗蛋白质,含有各种必需氨基酸、维生素、酶和微量元素,放牧期间的充足运动和阳光浴及牧草中所含的丰富营养,可促进牛体的新陈代谢,改善繁殖机能,提高泌乳量,增强母牛和犊牛的健康,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放牧饲养前应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
(1)放牧场设备的准备:在放牧季节到来之前,要检修房舍、棚圈及篱笆;确定水源和饮水后临时休息点;整修道路。
(2)牛群的准备:包括修蹄;去角;驱除体内外寄虫;检查牛号;母牛的称重及组群等。
(3)从舍饲到放牧的过渡:当母牛被赶到草地放牧前,要用粗饲料、半干贮及青贮饲料预饲,日粮中要有足量的纤维素以维持正常的瘤胃消化。夏季过渡期为7—8天,冬季日粮中多汁饲料很少,过渡期应10—14天。在过渡期,为了预防青草抽搐症,每天放牧2~3小时,逐渐过渡到末尾的每天12小时。
(4)由于牧草中含钾多钠少,因此要特别注意食盐的补给,以维持牛体内的钠钾平衡。补盐方法:可配合在母牛的精料中喂给,也可在母牛饮水的地方设置盐槽,供其自由舔食。

河蟹养殖户应强化后期管理工作



河蟹养殖后期的饲养、捕捞和贮运管理好坏,对提高品质和销售价位起作举足轻重的作用,养殖者必须从各环节严加防控,后期管理尤为重要。
投饵
河蟹饲养后期,将要经过一生中的最后一次蜕壳,壳长和体重增加幅度较大,饲料投喂要满足蜕壳和积累蟹黄、蟹膏,提高肥满度对蛋白质的需求,动物性饲料应占饲料总量的60%以上,后期应以海、淡水小杂鱼,螺、蚌、蚬肉及动物内脏、猪血等为主;植物性饲料有豆饼、、麸皮和浸泡的大豆等;并适当投喂一定量的南瓜丝、土豆片等维生素含量高的饲料和浮萍、蔬菜叶等青绿饲料。投喂时间应在午夜为主和上午8~9时或下午3~4时,投喂量控制在池蟹体重的5%左右,防止过多残饵败坏水质,忌投喂霉变、腐烂的劣质饵料。投喂配合饲料必须符合NY5072标准。
调水
水质要求清新、溶氧丰富,符合NY5051标准。后期换水不必太勤,水位一般稳定在1.5m左右,为了调节水质、预防病害和增加钙质,促进黄壳蟹向青、绿壳蟹过渡,可泼洒一次生石灰液,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40g左右。后期蟹池中的一些水草已变老甚至枯死,可从其它水域中捞取一些清洁、新鲜的水花生、水葫芦等投入蟹池,使蜕壳蟹更多地生活在水草上,避免多在水底淤泥中爬动,使体色变得灰黑,同时水草也有调节水质的作用。
防病害
优质商品蟹除要求青壳、白肚、黄毛、金爪外,还要求甲壳光洁,螯足、附肢完整,鳃呈乳白色、半透明状,反应敏捷,游泳爬行自如。因此,在管理上要采取积极的病防措施,控制使用药物。必须用药时要符合NY5071标准,并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后期池中河蟹个体大,善上岸,腥味重,容易引来周围的老鼠、蛇、鸟类等敌害,因而要加强巡塘,用吓赶、器械、捕捉、药物等途径消除敌害的侵袭,防止其捕食河蟹或破坏蟹的肢壳完整。同时要保持防逃设备的完好。
捕捞
池塘成蟹一般在“重阳”节后,根据上市量大小等因素适时捕捞;网围养蟹一般从十月份开始捕捞,防止造成超过捕捞季节“蟹过冬,影无踪”的事故;稻田养蟹的收获宜早不宜迟,可在收割水稻前10~15d捕蟹。捕捞可采取徒手捕捉,地笼、罾簖、抄网、丝网等工具张捕,也可采取排水集蟹法捕捉,无任采取何种捕蟹方法,都要特别小心,以免碰伤螯足和附肢。
暂养
捕起的河蟹可在蟹箱、笼或室内短期暂养,方法是将箱、笼放到预先选择好的水较深的河沟、湖泊中,用木、竹桩固定悬吊在水中,要求箱、笼底不靠泥,定期在笼或箱内投喂一些动物性饵料和青菜等;室内暂养每天用新鲜水喷洒1~2次即可。长时间暂养可在水泥池或土池中进行,暂养池事先必须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药物清塘消毒,暂养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1kg以内,要保持水质清新,温度高时每隔2~3d换一次水,水温低时加深水位至1.5m,暂养期间投喂适量的动植物性饵料。
包装
河蟹可用网袋、蒲包、泡沫箱等作为包装容器,运前蟹的鳃要吸足水分,保持湿润,按规格、雌雄分开盛放。如用泡沫箱包装,一般箱的规格(50×40×30)cm,底部铺上一层无毒的新鲜水草或蒲包,蟹要逐只分层平放,每箱装20~25kg,上部放少量湿润的水草后用箱盖压紧,高温时箱内要放一些碎冰。包装材料和运输工具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不能对河蟹造成直接和间接污染。
运输
短途运输可用自行车、摩托车拖运,远途运输可用火车、汽车,最好用保温车运输。运输途中要防止互相挤压,防止爬动,做到透气,防风,防日晒雨淋,防高温。运到目的地后,应及时散放于水泥池、水族箱中,不时淋水保湿。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2288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