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池水体浑浊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一、虫体过多
水体中枝角类、桡足类过多,使水体浑浊,水色呈乳白色。
解决方法:①利用虫体的趋弱光性,在夜晚用灯光在池塘一角照射,等大量虫体聚集在水体表面时,用抄网捞除。
②晴好天气的清晨在下风处虫体多的水面定点杀虫,中午开增氧机并对水体解毒,隔2-3小时后施用含有益藻种的生物肥。
注意:如果水底水蚯蚓过多,要先进行改底再杀虫、解毒、肥水。
二、天气剧变
连续晴天,突然降温降雨,使池水上下对流或池边泥水流入池中;或水位过浅,河蟹活动量增大引发的池水浑浊,水色呈泥浆水。
解决方法:晴天全池泼洒净水剂或生物絮凝剂。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尽量保持水体稳定。
三、水质老化
由于不合理地使用无机肥料或没有及时追肥,导致水体藻相不均衡且藻类老化死亡,水中悬浮物增多造成水体浑浊。
解决方法:先抽掉部分底层水,换入部分新鲜水,再进行改底,用微生物制剂和含藻源的生物肥肥水和调水,多开增氧机,保持水体含氧丰富。
四、其它原因:
1、饵料不足
河蟹因觅食而增加活动量,使水底泥水泛起造成水质浑浊。
解决方法:根据摄食情况逐步增加投饵量。
2、水草过少
池中水草过少,水体的自净能力差,易引起水浑。
解决方法:适当补种水草,改良底质后施长根肥料,使水草保持一定的覆盖率。
3、原虫寄生
由于河蟹鳃上寄生纤毛虫后频繁活动,导致水体浑浊。
解决方法:先杀灭纤毛虫,再消毒、解毒,添加部分新水后重新肥水。

相关推荐

扣蟹池水体过肥的解决方法



在扣蟹养殖过程中,由于蟹池大量投喂,残剩饲料以及河蟹的排泄物经过分解,加上池底土壤原有肥力对池水的缓慢释放,使池水过肥。有些河蟹养殖户见蟹池水质变肥,就急忙换水,以防不测,常出现一些应激反应,启东市王鲍镇示范户杨卫东养殖扣蟹10多亩,全年不换水,但扣蟹产量高、不发病。
目前许多扣蟹养殖户在生产上普遍采用进排水的方法来调节蟹池的肥度,这不是最佳办法,因为过多的进排水,一是浪费电力,增加成本;二是流失水体中的有效成分,使池中肥力不足,降低池塘中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量,影响河蟹的生长;三是水位不定,河蟹洞穴变化频繁,部分河蟹迁移水面以上不吃食、不蜕壳,形成“懒蟹”;四是进排水稍有疏忽易造成扣蟹逃逸,从而影响扣蟹的产量。
但是水质过肥后采取怎样的方法来调节控制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1)栽植水生植物,如水花生。投放漂浮性水生植物,如大、小叶浮萍,可吸收水体中的肥力,控制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同时可为扣蟹提供栖息、蜕壳、隐蔽的场所,又可提供植物性饲料,促进扣蟹生长,减少养殖成本。水生植物面积占池塘总面积的80%左右。(2)使用生物菌改良水质,使用生物菌可增加水体溶解氧,一般每隔7~10天使用1次,用量0.5公斤/亩。

河蟹塘水体浑浊的原因分析



蟹塘出现水浑的现象,而且有的长时间解决不了,用了很多的药物也不见效。根据日常工作经验,蟹塘水体浑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蟹在池塘的一角大量活动所致。建议养殖户要购买当地优质扣蟹,且一次放足。
2、池水过浅的塘浑浊度高。水位深的塘浑浊稍好过水浅的塘,原因是水浅的塘蟹活动空间较小,且水浅水温易上升造成河蟹提前觅食活动量增加导致,建议养殖户要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加注水。
3、前期水质过瘦,尤其是导致青苔滋生的塘,水体浑浊较为严重,而且较难治理。前期水肥的塘,没有青苔,水质清新、草长势好,不见水浑现象。养殖户要有这个理念:前期一定要水肥些。
4、营养不足,导致蟹非正常活动,觅食活动频繁所致。日常仔细观察蟹吃食情况,及时增加投喂量或增加投喂次数,多投喂些高蛋白饲料。
5、水体浑浊有假浑现象。由于地质以及降雨,会使水看起来有些浑浊,用白瓷碗打出水来发现并不是很混,此种水用吸附剂,如净水剂、护水解毒安类产品配合底改就可解决。
6、下雨导致水浑浊。下雨后泥浆水流入,河蟹会出现应激反应,活动量增强导致水浑,等天晴后,观察两天,若未能恢复,此时吸附剂或者粉剂底改使用两次即可。
7、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因为最近气温一直较低,有害微生物大量滋生,也会导致水体发白、显浑,此时消毒后投放EM菌或者光合细菌,配合肥水使用效果更佳!
8、鳃上有纤毛虫寄生。整个养殖至今没有杀虫,也导致水体浑浊,纤毛虫以及轮虫、枝角类过多导致藻类不能有效繁殖,藻类不能繁殖直接影响对有机碎屑的微小粒子吸附利用,从而导致水浑,此种水杀虫后,消毒,进点新水后重新肥水。
9、底质恶化导致蟹活动不正常。清塘时,要清除过多淤泥;早用微生物水质改良剂,不要过度投饵。
10.、缺乏矿物质,水温上升后水草大量生长导致矿物质不足。连续几次底改、吸附都没有成功的塘口,此时的原因可能是水体里有大量的悬浮物,此悬浮物的密度与水极为接近,而且粒径较大,吸附剂难以吸附,所以导致较难治理。
建议换掉三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的水,然后重新做水(包括肥水、投放微生物)。通过换水降低此种物质的含量来提高水体透明度。

河蟹池塘水体浑浊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



经常听到养殖户反映蟹塘水体发生浑浊不清的情况,不仅影响池塘水质,而且影响河蟹的正常摄食生长,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控制,调节好水质,创造良好的水质环境,有利于河蟹的健康生长。其主要原因和对策有以下几个方面:
1、杀虫不到位如果出现河蟹在晚上8点多钟上岸的情况,一般来说是杀虫不到位造成的,而不是缺氧造成的,出现这种情况容易浑水,只要及时杀虫,杀虫后,水会渐渐变清的。
2、饵料投喂不到位有的养殖户增加了苗种投放数量,有的养殖户对蟹、虾、鱼存塘量估计不足,按老文章投喂,没有及时增加饵料投喂量,使饵料投喂不足,河蟹因活动觅食而造成水体浑浊,出现这种情况,要及时增加饵料投喂量,在目前投喂上要增加植物性饲料。
3、螺蛳投放不到位有的养殖户降低养殖成本,减少螺蛳投放量,殊不知投放螺蛳不仅为河蟹提供天然的体质饵料,更重要的是对净化池塘水质有特殊的作用。如果池塘螺蛳不足,应及时补放优质仔螺蛳,亩投放量不少于300斤。
4、肥水不到位由于肥水不到位,池塘有益藻类少,藻相、水相不协调,水质清瘦,达不到河蟹健康生长对水质的要求,要及时肥水。在目前气温较高的情况下,要用生物肥肥水,而不可用有机肥肥水,防止败坏水质。
另外,池塘中小杂鱼过多也会引起水体浑浊,可用药物进行杀灭即可。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2309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