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河蟹塘的水肥好了吗?


河蟹养殖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环,那就是肥水的工作。
做好肥水的工作能够提高河蟹的成活率,增强河蟹体质促进摄食保证溶氧等方面的好处,做好工作就是为你全年的养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反之则会在你养殖中埋下隐患。
那如何肥好一池水呢?顾名思义肥水肥的是藻类,那什么样的藻类才是好藻类才是我们塘口现阶段最需要的藻类呢?由于藻类种类巨多就不给大家一一讲解,笔者在这先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常见的主要藻类。
主要藻类分为:绿藻、硅藻、蓝藻、裸藻、隐藻、甲藻、金藻、黄藻等
青苔,也是绿藻门中的一种大型藻类!!!
那我们在养殖需要什么样的藻类呢?笔者在这为大家推荐的藻类是以硅藻为主要藻像的水体!
为什么给大家推荐硅藻呢?
1、硅藻是适宜在低温生长的藻类,
2、硅藻是属于小型藻类能够被养殖动物直接吸收
3、硅藻的营养价值是我们水体常见藻类中较高的一种藻类
那我们如何做好一塘以硅藻为主要藻像的水体呢?推荐大家使用绿爽+纳米黑金,一塘好水不是梦!!!M.yZ023.Com>

相关推荐

河蟹一壳,你准备好了吗?



根据《24节气养蟹法》,河蟹即将进入一壳,今年前期温度较低,蜕壳时间会有有延迟,预计在清明过后,,建议广大养殖户关注以下几点要素:
关注天气-多云阴天为主
以兴化地区为例,至清明这段时间,以多云及阴雨气候为主,池塘特点是:光照弱溶氧低,有机物转化受阻(产生亚盐、氨氮等毒素),应激重,河蟹吃食量少,长期趴低不活动。
建议:阴雨天适当减料,停喂鱼;出现缺氧爬边上岸现象,用水泵打水(蜕壳期不打水);亚盐、氨氮高的换水后直接环沟干撒卫底(或黑臭菌毒清)。泼洒金维安(或金维安优硒)增强体质、缓解应激。
关注营养-钙、能量双补
河蟹顺利蜕壳,需要从饵料及水体中摄入足够的钙及能量物质。因此蜕壳前要让河蟹吃饱、吃好,储备营养能量。
建议:在饵料中添加丁克+金维安+甘舒康(每组80-100斤料);脂能量+金维安优硒+甘舒康(每组100斤料)增强食欲、促进营养吸收(连喂两个星期),月底前外泼金维安+离子钙(或金维安优硒+离子钙全效),蜕壳后视情况(有软壳、有损伤)可再用一次。
关注水质-肥度适宜
蜕壳期间,水体要有一定肥度,保证溶氧,防止温差过大。但也不要过肥,遇阴雨天易倒藻,同时也影响水草生长及河蟹蜕壳(需要一定光照)。
建议:水质较瘦-提前使用藻乐肥+水金膏(每组4-5亩),或者藻博士+藻澎湃(每组5-6亩)肥水;若水质过肥-先换水,然后晴天中午使用靓水+蛭菌110,或者仕菌皇+丰水多效,用量根据池塘情况,咨询当地技术代表。
关注消毒-蜕壳后出现损伤
河蟹蜕壳期间是其体质最脆弱的时候,易感染病菌导致蜕壳后出现损伤。
建议:蜕壳前后3天,晴天中午使用秀碘(每瓶3-4亩);也可以使用蛭菌110(每瓶2亩),或仕菌皇(每瓶3亩)全池消毒。
关注肝脏-防控水瘪子
部分扣蟹在越冬前没进行营养强化,导致越冬期肝脏消耗过大,出现病变。通常在一壳时就会出现损伤,勉强蜕完壳也会后续死亡。
建议:水瘪子防控要从一壳开始,全程使用丁克+甘舒康(每组80斤料),或者脂能量+甘舒康(每组100斤料)拌料,饵料以配合饲料为主,同时注重水体消毒,保持水质清新稳定。
正确看待蜕壳期损伤
河蟹一壳是个优胜劣汰过程,淘汰体质差的,留下活力好的。因此出现少量损伤情况不必过于紧张,及时将损蟹捞出。若出现大量伤亡,就要从苗种、毒害、药残、水瘪子等方面去考虑,一般表现为从放苗开始就有陆续、零星死亡,到蜕壳时达到高峰,一旦出现,及时过水、降药残、补苗。

高温蓝藻,你的虾塘蟹塘中招了吗?



蓝藻是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其结构简单,没有典型的细胞核,故又称蓝细菌。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并释放出氧气,这是蓝藻同其他细菌重要区别。
蓝藻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喜欢较高的温度、强光,静水。夏秋时节大量繁殖,可形成水花,常见的蓝藻水华主要有:微囊藻、鱼腥藻、螺旋藻、项圈藻、颤藻、色球藻等
一、蓝藻的特点
1.分布广:蓝藻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是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喜欢生活在有机质丰富且pH值较高的水体中,喜高温,主要在淡水中生长,成为淡水中重要的浮游植物,在温暖的季节里常大量繁殖形成“水华”。
2.适应性强,可在极端不良的环境中出现。对温度、盐度升高,照度、养分、溶氧下降及硫化氢出现等不良环境有较强的耐性。
3.蓝藻类有些种类具有固氮能力,特别是具有异形胞的种类,能够利用空气中的氮气合成自身需要的氮肥,从而改变水体中的氮磷比,所以蓝藻的发生和水体的营养元素比例失衡有很大关系。
4.浮游种类喜高温、强光、高pH和含氮高、有机质丰富的静水水体。
二、蓝藻的危害
1.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例如微囊藻夏荤高温季节大量繁殖,在水体表层形成一层厚厚的类似于油漆样的物质。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虾类的死亡。蓝藻中有些种类(如微囊藻)还会产生毒素(简称MC),大约50%的绿潮中含有大量MC。MC除了直接对鱼虾类、人畜产生毒害之外,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
2.蓝藻繁殖过盛会抑制其它藻类生长,造成溶氧、pH值等昼夜变化剧烈。蓝藻大量生长后大量消耗水体中的微量元素,非常容易发生倒藻,转水的情况,池塘的溶氧甚至能跌到0毫克每升。
3.有的种类繁殖过盛(形成湖靛),死亡后发出一股难闻的腥臭味,消耗大量氧气,同时分解后产生毒素,败坏水质,引起鱼虾生病或大量死亡。
4.蓝藻的假空泡能够自由调节自生比重,白天上浮与有益藻类竞争光照,夜晚受重力影响下沉水底大量耗氧,水体溶氧分布不均衡,水体分层严重。
湖水中爆发颤藻
三、蓝藻发生的原因
1、多年没有清淤,池底严重恶化;养殖用水为污水,有机质丰富,水体呈富营养化状态;
2、另外由于水源不便,为了维持一定的水深,何时有水何时进,从而忽略了对水质指标的监控,一旦含有微囊藻等蓝藻的水进入塘口,便大量繁殖,很快形成优势种群。此时一般药物很难奏效。所以蓝藻的爆发和当地的养殖模式有很大关系。
3、投喂高蛋白的冰鲜鱼和利用率低的高蛋白饲料,水体含氮量增大,氮磷比例严重失调,特别是到了高温时期,经过较长时间的投喂,水质恶化加快,更加容易爆发蓝藻。
四、控制蓝藻的方法
1、减少池塘蓝藻密度
①沿下风口池边泼洒杀藻剂一般为含氯制剂或硫酸铜、络合铜等铜制剂,此法有一定的效果,但缺点是螃蟹对虾的刺激大,尤其是铜制剂会抑制养殖动物生长;另外一旦用量过大,容易造成转水,而且蓝藻大量死亡后分解产生的毒素进一步加剧了对螃蟹、对虾的危害,易引起事故发生。
②大量换水把含有大量蓝藻的水排出去打进新水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是绝大多数的塘口容易出现排水后没有水进或者进水需要较长的时间的情况。所以这种方法之限于一些进换水方便的塘。
③其他方法一些养殖户通过混养部分花白鲢的方法,利用花鲢控制枝角类的数量,利用白鲢吃掉部分蓝藻,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在具体操作时应注意放养密度,防止密度过大引起缺氧。
④用微生物制剂抑制蓝藻的繁殖。主要用一些芽孢菌和复合的一乳酸菌为主的微生态制剂;通过大量繁殖,和蓝藻争夺营养,抑制其光合作用,减缓蓝藻繁殖速度,同时稳定pH值;通过分泌胞外活性产物来抑制蓝藻的繁殖。
2、培养有益藻类
①控制控制轮虫、枝角类的数量,防止其吃掉小型有益藻类
②直接向塘里补充吸氮能力强的卵囊藻。实验表明活力旺盛的卵囊藻的吸氮能力是放线菌的1.7倍,大量补充能够很好的抑制蓝藻生长。
③加大肥水力度,首先就是平衡营养盐,向塘中补充以磷肥硅酸盐为主的肥料,将池塘氮量比例降到10:1以下,加快有益藻类的繁殖。
只要上述方法使用得当,可以很好地控制蓝藻生长。

河蟹养殖后期你加强管理了吗?调水了吗?杀菌了吗?



今几日有网友反映,自家的螃蟹环爪了,问怎么办?
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但我想问你一下,从8月底到现在己经有两个月了你的池塘管理了吗?也许有人会说,螃蟹后期还要管理什么?
说实在的,后期管理并不是光喂饱喂好就行的,池塘中的有害物质照样产生,只不过水温没夏天高了,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中毒现像没夏天明显了,病蟹不会像夏天一样早死晚浮了。
2个月时间,你消毒杀菌了吗,二十度左右的水温,病菌,病毒,真菌及纤毛虫,哪一个不是二十度左右繁殖最快的,养四大家鱼的都知道,十月小阳春,也是四大家鱼发病最高峰,螃蟹也一样的。
2个月时间,你给蟹池补过钙,洒过Vc,葡萄糖,补过微量元素了吗?螃蟹后期这些多东西还是需要补点的,微生态制剂及底改产品还应用点。
你欺骗了你的池塘,池塘也欺骗了你,水生动物不会像我们人一样有点不舒服就说的,他不会讲话,又在水中,我们不仔细观察是看不出的,螃蟹养殖三壳前傻子都会养,三壳后要比别人脱壳翻倍大哪才是本事,最后一壳后的产量,质量及底板干不干净哪就是后期的管理,你有本事养到大蟹,没本事保存到十一月中下旬卖是你的无能,环爪的问题在于后期管理,后期你都不去管它了,它不骗你骗谁呀?

千辛万苦把河蟹塘的水肥起来,你居然告诉我肥错了!



春季快要结束,养蟹正值肥水,很多养蟹朋友问:什么样的水才是符合养殖要求的好水?
其实早期肥水,有三怕:
①怕肥不起②怕肥过头③怕肥成一塘水华
前两点的怕,只是肥水用料多少及塘口PH稳定性高低的问题,今天不作细说了。下面重的说说,水肥成水华的问题及其危害。
水华是水体中,各种良莠藻类大量生长或聚集并达到一定浓度的现象,是养殖塘口水体富营养化和特定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裸藻,隐藻所占比例超过75%,什么叫裸藻?它是古代原生动物眼虫的植物学名称,因为眼虫同时具有动物与植物两种特性,它是一种“原生动物”,但同时眼虫细胞又有含叶绿素的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所以植物学家认为它是一种“原生植物”。由于眼虫细胞没有细胞壁,植物学家给它起了另外一个名字——裸藻。
一般情况下,裸藻及隐藻水华多发生在静水、有机质丰富的养殖小水体,塘口及长期无法换水的养殖塘口。一般的河沟、江河流动水体较少见。在江浙皖等养殖区裸藻适宜生存的温度范围很广,水华形成的适宜温度为16℃-35℃,生长时间横跨春、夏、秋三个季节,尤以4,5月份为苏醒期,6、7、8、9月份生长最爆炸期。
养殖塘口中裸藻水华颜色呈绿色、蓝绿色,很多养殖朋友,看到了水华,常常误会为蓝藻中的铜绿藻。其实,裸藻,隐藻,甲藻这点跟蓝藻引起的水华很像,较难鉴别,可通过测量pH进行鉴定,裸藻绝大多数生长于pH值6.5-8.5之间的水体,蓝藻大量繁殖时,一般pH值多在8.5以上。另外,裸藻水华有时也会出现红褐色(俗称“铁锈水”)或者酱油色(这样的现象多发生在养殖塘口中后期和藻类老化塘口,隐藻,甲藻比例过高死亡形成倒藻现象)。
春,夏之交,气温,天气变化大,一般肥水过头或长期不换水的塘口,裸藻对温度突变很敏感,抵抗力差。当遇到恶劣天气或环境变化较大时,裸藻比蓝藻、绿藻等更容易突然集体死亡而发生倒藻现象。裸藻大量死亡后,水体中死藻分解会释放藻毒素,不仅败坏塘口水质,还会造成蟹虾泛塘上岸扒边、严重的会造成蜕壳期蟹虾死亡。
相关视频资料:
目前,水产药品不能用安全剂量针对塘口裸藻,隐藻等原虫藻类水华进行杀灭。实践证明,各种杀藻,及消毒药物在蟹虾安全浓度内,很难杀灭裸藻群体。另外,因为裸藻具备自主游动能力,其前端长有一根鞭毛,可通过摆动进行运动,用药物杀灭时,会迅速逃离高浓度药物区域,在药物浓度低的池塘中部或底部避难,待药性消失后,又可重新大量增殖,造成用药后效果不明显。是春夏季养殖塘口造成浑浊,水草少光合作用,挂脏,生长缓慢的各种诱因之一。
蟹塘裸甲藻爆发
笔者在苏北,盐城,淮安,苏南宜兴,常州,裸藻大量繁殖的养殖塘口连续三年春夏季跟踪发现,,在目前,各养殖区在养殖模式与养殖环境评估中,一但发现裸藻,隐藻等藻类比例过大。可以判断,水体属于比较清瘦的,早期肥水的肥力及营养,基本喂了它们。因为它们抑制了其他有益藻类的生长,使得水体清瘦。
那么,我们如何有效控制塘口裸甲藻滋生呢?
目前,养殖塘口裸藻水华的调控方法主要分三类:
①类是生态生物控制方法:追加塘口伊乐藻的植栽量适量水生植物;定期换水,引入新藻源培养其他藻类,让塘口藻相多样化;每亩提倡是混养鲢、鳙、(花白鲢)等滤食性鱼类,一般每亩放5尾半斤以上;还有就是多投放螺蛳。
②类是干涉物理处理法:塘口要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新;每周中午,气温高时开2小时左右水泵机1-2次,增加水体交换;水源无法及时更换的塘口,要使用絮凝,吸附型底改进行定期清洁塘口水体中富营养化成份,使用后注意调节PH;
在天气变化大时,在塘口下风口,也可进行人工捞取,或用二氧化氯泡腾片化水扑杀。但是劳动强度较大。
③类是化学药品抑制法:目前,抑制裸藻在塘口滋生,首先要调节水体pH值,利用裸藻对pH值敏感的特性,抑制裸藻生长;另外调节塘口盐度,裸藻大部分生长在淡水中,对盐度敏感,可在裸藻集中的下风口区域,早晨5点或晚上7点,泼洒粗盐(5-8斤/亩)进行抑杀,前提是必须使用阳离子絮凝剂进行絮凝;也可使用二氧化氯泡腾片消毒剂或灭藻剂在裸藻集中区域泼洒杀灭,但是蟹虾脱壳期禁用。目前,化学抑制方法虽然快速,但千万不可以在雨后,降温等裸藻衰败期使用,以免造成人为倒藻现象发生。
裸甲藻,玩命生长
什么叫塘口倒藻现象?
倒藻就是大规模藻类集中死亡。
塘口内生态失衡,引发裸藻水华倒藻后,我们根据程度死藻程度不同可分为三期,处置方法也各有差异。
①期表现是:塘口水色变化不大,只是在下风处有绿色或褐色藻沫,是少量裸藻死亡的结果,水质指标无变化,基本正常,蟹虾摄食、生长正常。
处置方法是:补充有益藻类,补偿碳酸源,调整藻类比例,补施有利于绿藻生长的专用肥微肥及氨基酸,加大换水时间。
②期表现是:塘口水色变化仍不大,只是颜色发暗,下风处藻沫很多,氨氮、亚硝态氮略有升高,水质混浊,悬浮有机质多,微镜观裸藻活力差,有死体,蟹虾出现摄食量差,拒食现象晚间开始出现蟹苗上岸,扒边现象。
处置方法:可适当停止投喂二,三天,对塘口投放吸附型底改调节水体,使用有效解毒针对剂硫代硫酸钠对底泥进行中和,待蟹虾摄食好转,投施一次消毒剂,控制塘口底泥细菌数量,之后3天,可重新培水,调整塘口生态系统。
③期表现是:水色变化很大,由蓝绿色或红褐色变为灰绿色或灰褐色,水体分层,发暗下风处藻沫很多,面积很大,腥臭味很浓,悬浮的有机质很多,水质混浊似稀粥状,蟹虾基本不吃料,多在水面,草头,或开始上岸,鱼呈浮头状,死亡增多。
有效处置方法:到了三期已经处于晚期阶段,无法进行直接用药,最好的办法是大泵换水。
最后,笔者对于出现春夏季裸藻水华的大闸蟹,小龙虾塘口,总结了几点有效处理方法:轻微症状,水发白浑,提前在池塘下风口三分之一的区域,定期泼洒灭藻剂(含二氯成份)进行杀灭,如,视情况使用1-2次,如果是塘口情况重可改用XXX+粗盐进行泼洒。用药后有条件的进行换水,没有条件的注意增氧,保证溶氧充足。等水质平稳,水体温度20℃以上时,可隔5-10天后使用芽孢杆菌调水一次,对于老塘口淤泥多,无法晒底的塘口,隔15-20天再进行积极肥水,促进水体自净。
裸甲藻爆发如何处理?
结束语:
养殖塘口水华的控制,关键在于平时的调控,注意定期调水消毒,一般1个月要进行一次消毒(碘剂及戊二醛类),肥水,上半月消毒,下半月则要使用肥水营养。对于经常起水华,老化过肥的池塘,无法过水的塘口,在消毒时建议使用二氧化氯而不要使用碘制剂,因为水肥,浓度大的塘口,使用碘制剂消毒,不能兼顾抑制藻类生长,对塘口水体透明度效果不好。
最后,希望我们的建议及养殖基础知识仍给大家一点有益的参考。谢谢大家!

科学养殖河蟹,这些检测你做了吗



进入6月份开始,水温逐渐升高,池塘中的水草也由于不耐高温,活力逐渐减弱,进而引发各种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呢?全面、准确的认识池塘状况是关键,做到心中有数、运筹帷幄。这就需要依托科学的检测手段,加强池塘中水质、水草以及河蟹等各方面的检测,帮助大家精准把握池塘动向,做到科学管理,成功养殖!
检测一:常规水质指标(氨氮、亚硝酸盐、pH值)检测
水草是池塘的“净水机”,水草活力下降,池塘中氮循环代谢速度减慢,容易导致氨氮、亚硝酸盐代谢不畅,大量积累便会影响河蟹正常生长,而且池塘中pH值的变化也受水草生长的影响,所以建议大家定期到药店检测各项常规水质指标。
药店检测试验台
检测二:水中藻类和杂质检测
水草活力减弱,营养竞争等能力也随之减弱,容易加快藻类生长。藻类过多则容易导致水质偏浓,影响河蟹健康,所以应定期检查水中藻类数量和种类,尤其注意检查蓝藻等有害藻类,防止其随温度升高而大量暴发。
当水草活力减弱时,其净化水质的能力减弱,水中杂质则容易增多。杂质粘附在水草上后,又会影响水草的活力,形成恶性循坏,影响水质环境。所以应重视水体中杂质数量的检测,定期调水、改底、保草,科学控制水中杂质的数量。
用于检测藻类、杂质的显微镜
检测三:池塘溶氧检测
充足溶氧(5-8mg/l):吃料好、体质好、生长迅速。
轻度缺氧(2-4mg/l):虽不致死,但河蟹生长变慢,饲料系数提高,生产成本加大。如果长时间处于低氧状态,河蟹体质差,易发病。
重度缺氧(0-2mg/l):河蟹浮头上岸或上草,不吃食,对河蟹的生长、蜕壳、变态等起抑制作用,且高温容易暴塘,导致大量死蟹。
所以加强池塘溶氧检测非常重要,密切关注池塘溶氧变化,溶氧不足时及时做出应对措施,确保河蟹正常生长。
药店溶氧检测设备
检测四:病原检测手段
河蟹不正常,是生病了吗?有感染细菌、病毒吗?我们可以做细菌分离、病毒检测。
病到什么程度了?我们可以做病理组织切片检测。
用什么药有效果?我们可以做药敏试验检测。
这些有效的检测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河蟹疾病,避免我们胡乱猜测、盲目跟风,酿成大错。
细菌分离培养
药敏试验检测
病理组织切片(水瘪子河蟹肝脏)
检测五:池塘现场检测
随着水温的升高,投料也逐渐增加,我们更应该加强对水草、河蟹和喂料等的管理。每一位药店员工都会定期到池塘做现场检测,包括水草观察,河蟹体重、规格检测(电子秤、标尺),剩料检测(料兜)等,帮助大家科学、合理的管理池塘。
查料使用的料兜
通过利洋水产药店这些科学的检测手段,能够准确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并为养殖朋友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池塘管理,从中总结成功经验,为大家的成功养殖提供帮助。

河蟹塘新开塘口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特种水产也渐渐走进了大众的餐桌,尤其是很火爆的河蟹。在常州河蟹套青虾最高亩效益可达两万多,在兴化河蟹精养亩效益最高可达一万左右。同时办随着养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养殖河蟹效益的提高,河蟹价格持续上涨。许多朋友也发现了一条发家致富的途径——开塘养螃蟹,那么新开塘口要注意什么呢?
1、塘口的土质的选择
河蟹是底栖生活,运动方式是爬行动物,所以土壤的土质非常重要,一般选择沙壤土。黏土保肥能力好不易漏水,但透气性差,土壤与水体之间营养物质交换慢,如果后期底质不好,河蟹底板会变黑且细菌细菌易滋生。沙土底质不易滋生细菌,但保肥能力差水中颗粒物少,水体元素与元素之间相互交换慢。壤土适中,是比较良好的土质。
2、塘口池坡的设计
池塘池泼比约1:2~3,池塘面积在20xx,苏州蟹农张云荣养殖大闸蟹已经8年了,一共承包了78亩的养殖水域,因为高温天持续,大闸蟹的生长受阻。“最高温的时候,35度水温肯定有的,螃蟹就烫死了啊。”原本受天气影响,张云荣会有不小的损失,但今年苏州推出大闸蟹高温指数保险,保险费用由蟹农出资30%、政府出资70%。张云荣花8000元投保了70亩养殖水域,根据保险合同,获得了7.7万多元的理赔金。创新保险扶贫参与形式,从而增强养蟹户抵御风险的能力,让保险助力养蟹户走上致富路。

河蟹塘长了蓝藻,你该这样做 !



近些年来,河蟹养殖到了中后期,池塘都会暴发蓝藻,并且每年呈上升趋势,市场上随之出现一些杀蓝藻的“特效药”受到大部分养殖户青睐,但是用完以后,发现效果并没有那么理想,这样反反复复的杀蓝藻,最后导致高温期还没过,池塘已经没有了水草,同时诱发其他问题,比如河蟹大量伤亡、缺氧、水变等,严重可导致泛塘,给河蟹养殖带来灾难性的损失。经过多年实践总结,池塘暴发蓝藻不一定要杀,只要处理控制方法得当,就不会对养殖造成危害。现将方法总结如下:
一、蓝藻暴发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不合理施肥
每年7、8月份气温较高,投喂量也较多,残饵、粪便增多,水生生物代谢加快,会造成水体中氨氮含量超标。当磷肥施用过多的时候,水体中氮、磷都比较多,蓝藻容易暴发。
2、外源水带入
外源水中有大量蓝藻,养殖户通过打水、换水,把蓝藻带入池塘,再加上长期低氧、水草活力差、底部污染严重的环境,导致蓝藻暴发。
3、水位浅
蓝藻在高温,强光下的生长速度会比其他藻类生长速度快,在7-8月份,水位浅的池塘光照强度大,水温升高快,这时其他藻类生长受到抑制,而蓝藻能继续生长。
4、池塘环境差
蓝藻暴发是判断水质污染的一个重要指标,蓝藻易老化死亡,形成水华,水质恶化,溶氧降低,恶劣的环境造成其他藻类无法正常生存,而蓝藻成为最后的优势种群导致暴发。
5、水体流动性差
蓝藻喜欢高pH值、静水水体,大部分河蟹养殖池塘没有增氧设备,增氧能力不足,水体流动性差,营养素不易扩散,水体容易分层,导致其他藻类难以生长,蓝藻仍能继续繁殖。
二、处理、控制蓝藻的方法
1、加大增氧力度
蓝藻喜欢相对静止的水体,通过安装增氧设备搅动水体,阻止水体分层,达到水体流动、同时增氧的目的,增氧能促进水体有机质分解,缓解藻毒素,使其他藻类繁殖。
2、合理投喂,勤改底
养殖中后期,高密度养殖环境下随着投饵量增加会导致池塘底部产生大量残饵、粪便,造成池塘底部污染,使池塘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暴发,建议使用“底居安”加强型5-7天改底一次,降低池塘底部污染。
3、补菌调水,补碳保草
当蓝藻暴发时,可配合使用“利生多”、“利菌多”等有益菌调节水质,有益菌在水体中与蓝藻形成生物竞争,达到以菌抑藻的目的。
水草在养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水草可以吸收水体中残饵、粪便等代谢产物降低池塘污染,同时也能达到遮荫、调节水温、增氧的作用。水草长势良好直接关系到池塘水环境的好坏,“活力碳”可有效为水草提供生长所必需的碳源,促进水草生长和藻类繁殖,和蓝藻形成竞争。
4、定期解毒
蓝藻死亡后,释放大量藻毒素,这些物质积累到一定量时,会引起河蟹慢性中毒,同时也会影响其他藻类生长,因此定期使用有机酸“碧水安”解毒,可有效降低藻毒性,缓解河蟹等生物中毒现象。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2348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