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措施助河蟹顺利度过五次蜕壳难关


蜕壳是河蟹等甲壳类动物特殊的生长方式,河蟹的养殖从扣蟹放苗到成熟上市一般经历5次蜕壳过程,同一地区大多池塘放苗规格、放苗量相差无几,为什么到河蟹上市时产量、规格会出现那么大的差距?每一次蜕壳对于河蟹都是一次生死难关,蜕壳期间河蟹的吸水膨胀率是决定河蟹每一次蜕壳后河蟹大小的根本,蜕壳期间的成活率影响最终的产量。影响河蟹蜕壳的因素有很多,我们只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就能保证河蟹顺利蜕壳。
一、补充营养
河蟹蜕壳消耗大量的体力,营养的积累是河蟹蜕壳的基本保证,每一次蜕壳后河蟹摄食量明显增加,此时河蟹只有吸收足够的营养,才能迅速恢复体质、硬壳,为下一次蜕壳积累体力。1、蜕壳前、后一周尽量投喂高蛋白配合饲料或者冰鲜鱼等高蛋白饵料,并内服“营养套餐”(“利多精”+“营养快线”+“LY-生命素”)诱食、保肝、防肠炎、全面为河蟹补充营养。2、蜕壳高峰期使用全溶于水的复合有机钙“活力钙”。钙是河蟹甲壳的主要成分之一,充足的钙质能加快软壳蟹的硬壳速度,能帮助河蟹蜕壳。
因营养不足导致河蟹蜕壳不遂死亡
二、保证充足的溶解氧
河蟹蜕壳时对水环境的溶解氧的要求提高,蜕壳高峰期尽量减少池塘中人为的耗氧(杀藻、杀青苔、高耗氧菌种等),有条件的适当开增氧机,多使用“底居安”、“底加氧”等刺激性小的增氧型底改,减少蟹塘底层耗氧。
充足的溶氧蜕壳膨胀率大
三、解除水体中的毒素
河蟹蜕壳时靠吸水膨胀来增加规格,水中毒素较多会导致河蟹吸收毒素直接软壳死亡,毒素较小也会影响河蟹膨胀率,蜕壳期慎用杀青苔、杀虫等毒性强的产品,刺激性大的常规消毒剂也慎用,发现蜕壳及时用大分子多元有机酸“碧水安”解毒。
河蟹蜕壳期吸收毒素造成“掉爪”
四、防止细菌感染
蜕壳后的软壳蟹更容易感染细菌,蜕壳时软壳蟹是河蟹体质最差、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时候,若此时蟹塘中气单胞菌等致病菌含量较高,河蟹会感染细菌导致溃疡、黑鳃等。蜕壳期使用无刺激、不耗氧、生态消毒剂“优肽”能有效降低软壳蟹细菌感染概率。
河蟹细菌性黑鳃
蜕壳的软壳蟹细菌感染引起溃疡
五、控制温度
河蟹的每一次蜕壳必需达到一定的积温,适当深水位、合理的水草密度可适当降温(特别是高温期),能有效减缓河蟹蜕壳,让河蟹积累更多的营养,提升蜕壳膨胀率。
做好以上五个方面是河蟹蜕壳成功率高、膨胀率大的有效保证。除此之外,蜕壳期尽量减少人为的不当操作、刺激性大、有毒的药物的使用,以免影响河蟹蜕壳,增加看不见的损失。

相关推荐

养猪场引种五大攻略


攻略一:选择健康的种猪。种猪健康作为各猪场判断是否引进的第一标准,未来的种猪是要持证上岗的,健康种猪决定猪场未来三年生产是否平稳。建议引种前检测猪瘟、蓝耳抗体情况,伪狂犬病原情况,(检测标准:猪瘟阻断率在60%以上,蓝耳sp值在2以下或阴性,伪狂犬野毒阴性)。根据检测情况判断是否与自身猪群情况相吻合,是否适合自己猪场饲养。
攻略二:选择性能好的种猪。种猪的内在性能比外观更为重要,繁殖性能、饲料报酬高是有效降低饲养成本的重要因素,但也不要过度追求种猪的产仔数,建议引进产仔数在12.5头以上、30~100千克的饲料转化率在2.4以下的种猪,并且最好到有资质的,正规的选育种猪场引进,因为他们的数据比较真实可靠。
攻略三:选择外形母性好的种猪。挑选种猪时(),建议选择四肢比较大,前后肢的膝部富有弹性,且前后肢的两脚之间拥有足够的宽度,躯体较长,背部平直,肌肉丰满度适宜,乳头分布均匀,阴户大小合适、位置恰当。
攻略四:合理安排引进品种及数量。确定好引种的目标之后,如何确定自己的引种数量?建议参照自身养殖场的规模来设定,如果存栏二元母猪达500头以上的,建议在引入二元种猪的基础上引进50~80头的原种猪,可自行进行种猪的替换,减少引种的次数。而对于500头以内的猪场来说,考虑到成本因素以及选育繁杂等程度,建议引二元种猪为主,按30%~40%的淘汰比例确定引种数量,尽量减少引种次数。
攻略五:重视引种后的管理工作。引种后的工作也很重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引进种猪性能是否发挥,在种猪引进后应在隔离舍内进行6~8周的驯化,使其拥有足够的免疫力,直至排毒结束。而在引进后的1~2周内,需在饲料中加入抗应激药物进行保健。驯化的方式采取逐步驯化,可用场内的胎衣、死胎及木乃伊等,也可将淘汰母猪放入隔离舍共同饲养,一栏一头淘汰母猪的即可。在后备猪达到6个半月龄时,应进行诱情工作,有利于后备猪的发情。

种猪的饲养管理五大误区


误区一:二元杂母猪没有档案买纯种猪的时候很多养殖户都会向猪场要档案,但是买二元杂母猪的养殖户几乎没有提出要档案,笔者认为,种猪管理的第一步是数据管理,虽然很多猪场都说重视数据,但真正能做到的很少。买回去的种猪没有档案,就不知道多少日龄、什么时候适合配种,配种完全靠猜测,导致配种过早、发情率低。后备种猪一般160日龄开始调教和诱情,如果调教不力,有可能导致后备母猪的初情期超过260天,使其终生繁殖性能低,并且第一、二胎次淘汰率高,使用寿命短。对于210日龄仍不出现初情期的后备母猪,建议采取中药+激素方法诱情,一般用药7天后会有发情症状,第一次发情不配种,发情完7天后开始催情补饲和公猪调教,第二次发情才配种。

误区二:后备母猪喂仔猪料有些猪场为了生长快给后备母猪喂仔猪料,所以后备母猪发情非常困难后备母猪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如果不控制采食量和生长率,这些后备母猪生长过快,体脂肪过早沉积导致肥胖,会产生各种发情障碍。催情补饲的关键是做好饲料营养管理。从引种到体重90千克阶段,应该给母猪喂专用的后备母猪前期料,让其自由采食充分发育。根据一万头种猪的统计结果,使后备母猪到体重达到125~145千克,背膘厚17~20毫米为怀孕最佳状态。

误区三:怀孕母猪喂食突然减少出于控制体型考虑,通常需降低怀孕母猪饲料能量水平。母猪一配种,很多猪场就马上将饲料降低到1.5千克/天,然后在30天内不超过2千克。猪由于原来吃得多,一下子吃得太少,所以肠胃蠕动非常弱,内容物在肠胃里停留太长,水分吸收多导致便秘。怀孕母猪免疫力下降和繁殖疾病,多数是便秘所致。如果母猪没有饱感,就会躁动不安,恶劣的精神状况会降低产仔数。可通过增加粗纤维降低能量,()提升饱感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误区四:断奶后没有短期优饲据资料统计,国内有30%母猪断奶后超过6天才发情并配种,而在美国断奶后7~10天(包含第7天和第10天)才发情的母猪不配种,这是因为相对于其他配种时间(断奶后6天内、断奶后11天后),这个时间段配种的母猪产仔数和分娩率最低,所以最好让母猪在断奶后6天内发情。做好断奶母猪的短期优饲,可以解决母猪延迟发情问题。断奶后母猪喂能量高的哺乳母猪料,喂料量视母猪收奶情况而定,收奶情况好的母猪,可马上增加饲喂量至5千克/天;收奶情况不好的母猪喂1千克/天或只喂青饲料。当收奶情况改善后,可马上增加饲喂量至5千克/天。同时,饲料中可添加一些维生素E和抗生素等。如果猪断奶后母猪的饲料投喂量3千克以下,猪每天吸取9000千卡能量,25天左右才发情;如果每天饲喂5千克,每天获取能量15000千卡,5天左右发情。

误区五:7胎龄后的母猪不淘汰国内猪场7胎龄以上的母猪比比皆是,拉低了整个猪群的平均产仔数。根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平均一头母猪一年的产仔数10头左右,远低于国外的20多头,原因除了产仔数低,还有胎龄结构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母猪在3~6胎龄的繁殖性能最好,7胎龄以上的繁殖力很低,即使产仔数很好,但是仔猪性能不好,生长速度过慢。然而,目前国内生产性能旺盛的3~6胎母猪比例不足,生产性能低下、8胎龄以上的老母猪不舍得淘汰。将2~5胎龄母猪、7胎龄以上母猪所产后代做对比试验,以达到出栏体重110千克计,前者比后者出栏时间缩短7~14天。因此,胎龄对生产成绩影响很大。

浅谈黄鳝“上草”的五大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今年四、五月份阴雨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鳝鱼隔年鱼(秋苗子)分箱后出现“上草”现象,经过跑塘与养殖户的交流,本人总结出这段时间鳝鱼“上草”的五大原因以及防治措施,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原因1.分箱前后天气不好,连续阴雨天导致鳝鱼“感冒”,引起上草。症状:上草的鳝鱼脱藓很严重,在网箱内急躁不安,船靠近时鳝鱼像蛇一样乱窜。

防治措施:应选择天气好时分箱,分箱后按25~30口网箱用应激宁、高稳C各1包泼撒,第二天再按25~30口网箱用本草大康、活性蒜宝各1瓶泼水,连用三天,对预防黄鳝“感冒”上草,效果很好。

原因2.网箱中的水草太过厚密,由于阴雨时间长而腐败,导致氨氮、亚硝酸盐升高,加上鳝鱼分箱后体质较弱,免疫力下降,慢性中毒之后引起上草。

处理方法:用解毒超爽1瓶泼35口网箱,同时按300斤料用净水王1瓶进行内服。

原因3.分箱后喂食时,若吃多了鳝鱼会消化不良,导致肠胃受损而上草。

处理方法:停食两天,按40~50口网箱用健长灵1瓶+活性蒜宝2瓶,第二天按20口网箱泼1瓶保肝促长灵+1包酶解多糖。

原因4.连续的阴雨天,光照少,紫外线弱,加上适宜的水温,非常适应腐败菌的生长繁殖,而越冬鳝鱼体质弱,所以较易感染腐败菌引起腐皮、水霉、赤皮、出血等。症状:池塘里的鲫鱼、黄姑鱼开始死亡,鳝鱼身上腐皮、烂尾等。

防治措施:先用碘制剂杀菌,再用百安威(1瓶泼20口网箱)消毒。

原因5.分箱后有少许鳝鱼产子,体质弱,加上五月份的气候不好,有些鳝鱼难产而死在网箱草里,导致窝子旁边腐败发臭,鳝鱼闻到臭味就不吃食,然后上草。

防治措施:先赶箱再杀菌除臭,用百安威2瓶+纳米氧1瓶泼45口箱子,可消除臭味。

河蟹养殖管理过程中的五大明显误区



误区一:水体透明度越大越好
解释:一般池塘的透明度在20-1000px为宜,超过1000px就要适当施肥,低于500px水质过肥,要适当控制。
误区二:增氧机只在缺氧时开或只在晚上开
解释:增氧机除了增氧外还有搅水和曝气的作用。
误区三:苗种投放密度越大越好
解释:池塘水体容量有一定的范围,超出就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增加养殖的风险和成本。
误区四:消毒越勤越好
解释:定期消毒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措施,但频繁消毒就会造成池塘的微生态环境失衡,导致水体环境恶化。消毒过后补充诺碧清生物净水剂等有益微生物,可以使水体微生态环境得到修复。
误区五:饲料蛋白含量越高越好
解释:河蟹对饵料蛋白的需求有一定的标准,过高的蛋白含量河蟹代谢不了,便会向水体中排泄更多的有机废物,既增加了养殖成本,又造成了对水环境的破坏。

农户养猪饲料调制的五大误区


误区一:催肥阶段大量喂豆饼或花生饼。很多养猪户存在一个不科学的饲喂观念,即在猪催肥阶段大量喂豆饼或花生饼,他们认为这样喂猪才能长得快、肉才结实,其实这是错误的。催肥阶段猪生长重点是长脂肪,而不是长肌肉,因此,不需要大量的蛋白质饲料(如豆饼或花生饼)。如果催肥阶段大量喂蛋白质饲料,猪在胃肠道内必须把蛋白质含氮部分脱去,其他不含氮的部分才能转化为脂肪,但脱氮要多耗能量。另外,豆饼或花生饼内含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多喂后,能使猪的脂肪变软且发黄,根本不会使肉结实,反而降低了肉的品质。饼类饲料的市场售价比其他饲料高,多用会增加饲料成本,这本身就是一种浪费。
误区二:采用熟饲料喂猪。生饲料喂猪技术早已普及,但不少农村养猪户至今仍采用熟饲料喂猪的饲养模式,他们认为猪吃熟食易长油,其实不然。饲料煮熟后,维生素几乎全部被破坏,饲料中的蛋白质老化变性。据统计,饲料在煮熟的过程中有20%的营养成分损失掉,青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损失更大,如果在焖煮时久放锅内,饲喂时还会出现亚硝酸盐中毒现象,造成猪死亡。喂生食能大大降低能耗和人工费用,还能将饲养期缩短,所以农民朋友要转变观念,相信科学,改熟饲为生饲。
误区三:稀汤灌大肚。有的养猪户以水料喂猪,料水比为1:(8-10),甚至更稀,另外还给猪供水,这种喂法对猪的育肥十分不利。水料喂猪的害处是:增加了猪体内水代谢所需的能量,增加了肾的负担;冲淡了消化液的浓度,不利于消化液分泌;加快了饲料通过消化道的速度,从而降低了饲料的消化率。为了增加猪的采食量,()让猪吃得多、长得快,一般提倡喂稠粥料,料水比为1:2,也可喂生湿拌料,料水比为1:1。另外,应供给充足的饮水。
误区四:泔水喂猪最经济。目前仍有少数养猪户用泔水喂猪,与饭店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不用花多少成本,饭店也省了处理垃圾,可谓互利互惠。养殖户把泔水运到家后放于建好的池中贮存,以供使用。其实泔水是一个祸害,其中含多种病原微生物,影响猪的生长发展,有些甚至是致命的,存活猪的猪肉也是不安全的,另外,泔水贮存时大量病原微生物繁衍,通过苍蝇等传播,可能给养殖户带来灭顶之灾,养猪户要杜绝喂泔水。
误区五:饲料中随意添加抗生素。有的疫病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可预防,特别是一些细菌性传染病,用药物预防有良好效果。有许多养殖户为了控制疾病的发生,促进猪生长,在没有弄清抗生素作用机制的情况下,就多品种胡乱添加,产生耐药菌株,对食品安全及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广大养殖户要树立安全生产观念,有针对性地、适量、适时添加抗生素,推广应用生物饲料、生物兽药等。
271500山东省东平县畜牧刘明菊

河蟹蜕壳期间的五个注意事项



河蟹只有蜕壳才能长大,河蟹也只有在适宜的环境中才能正常顺利蜕壳,它们要求浅水、弱光、安静、水质清新的环境和营养全面的优质适口饵料。如果不能满足上述生态要求,河蟹就不易蜕壳或造成蜕壳不遂而死亡。河蟹在蜕壳期间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看河蟹体色及吃食情况:蜕壳前河蟹体色深,呈黄褐色或黑褐色,步足硬,腹甲水锈(黄褐色)多。而蜕壳后,河蟹体色变淡,腹甲白色,无水锈,步足软,河蟹在蜕壳前不吃食,如果发现这几天投饵后剩饵大量增加,且在池边浅水处发现有空壳,则表明河蟹已开始大批量蜕壳了。
二、为使蜕壳尽量同步,每次大批量蜕壳来临前,不仅要投喂含有蜕壳素的优质配合饲料,而且必须增加动物性饵料的数量,使动物性饵料比例占投饵总量的50%以上,要保持饵料的适口和充足,以避免残食软壳蟹。
三、增加水中钙离子含量:发现河蟹开始蜕壳,可直接用生石灰(高温季节慎用)加水化浆后全池泼洒,每亩用生石灰15斤~20斤,既可消毒杀菌,又可增加水体钙离子,帮助蜕壳。另外,也可泼洒磷酸二氢钙,每亩泼洒1.5斤~2斤。
四、保持水位稳定:河蟹蜕壳前,可进行冲水或换水,刺激蜕壳,进入大量蜕壳期,需保持水位稳定,一般不需换水。
五、加强日常管理:及时清除漂浮、腐烂水草,蜕壳期间投饵量应酌情减少,并且严禁在蜕壳密集区投饵。在巡塘时如发现软壳蟹,要加强保护,可捡起放入水桶中暂养2-3小时,待能自由爬动后再放回原地。

河蟹蜕壳期间应该注意的五个问题



1、如何判断河蟹脱壳高峰期的到来
(1)检查河蟹体色蜕壳前河蟹体色深,呈黄褐色或黑褐色,步足硬,腹甲水锈(黄褐色)多。而蜕壳后,河蟹体色变淡,腹甲白色,无水锈,步足软。
(2)看河蟹规格大小(以放养相同规格的蟹种为前提)。蜕壳后壳长比蜕壳前增大20%,而体重比蜕壳前增长了近一倍。在生长检查时,捕出的群体中,如发现了体大、体色淡的河蟹,则表明河蟹已开始蜕壳了。
(3)看池塘蜕壳区和浅滩处是否有蜕壳后的空蟹壳,如发现有空壳,即表明河蟹已开始蜕壳了。
(4)检查河蟹吃食情况。河蟹在蜕壳前不吃食。如发现这几天投饵后,饵料的剩余量大大增加,如未检查出蟹苗问题,则表明河蟹即将蜕壳。
2、蜕壳期间应注意的问题
(1)每次蜕壳来临前,不仅要投含有蜕壳素的配合饲料,力求同步蜕壳,而且必须增加动物性饵料的数量,保持饵料的喜食和充足,以避免残食软壳蟹。
(2)发现个别河蟹已蜕壳,要补充矿物质以及营养盐,特别是河蟹第一、第二壳的时候,前期水温低,投喂饲料少,天气多变,河蟹体质较差,脱壳无力,普通的生石灰和磷酸二氢钙等粉剂补钙产品在水温低的情况下不易吸收,要保证成活率必须加大营养和钙质的补充,特别是维生素和离子钙的补充。
(3)蜕壳期间,需保持水位稳定,一般不需换水。
(4)投饵区和蜕壳区必须严格分化,严禁在蜕壳区投放饵料,蜕壳区如水生植物少,应增投水生植物,并保持安静。
(5)清晨巡塘时,发现软壳蟹,可捡起放入水桶中暂养1-2小时,待河蟹吸水涨足,能自由爬动后,才放回原池。

五大因素导致螃蟹脱壳不遂的原因



脱壳不遂发病原因
脱壳不遂:又称顶壳、拉脚、带帽,是影响螃蟹每年成活率的罪魁祸首之一,由于影响因素较多,所以出现脱壳不遂时,一定要找明原因,不要随意下药,因为此时螃蟹正处于大量脱壳,诊断不准确乱用药,往往会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
从4月中旬开始,河蟹第二次蜕壳陆续开始。河蟹蜕壳情况并不理想,拉脚现象多发,有的池塘并伴有顶壳现象。第二次蜕壳绝大多数池塘池边看不到壳,多数河蟹在伊乐藻内蜕壳,因此许多河蟹拉脚现象不容易被发现,许多养殖老板在拉草时才发现有拉脚现象。
原因分析
一、pH急剧升高或大幅波动
由于4月份天气多变,容易出现pH急剧升高或大幅波动。一方面pH过高,可能导致水体营养物质大部分被水草或青苔吸收,藻类缺乏,可供河蟹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少,同时水草过密易导致下半夜缺氧,时间久了河蟹体质会变弱;另一方面,pH过高,会影响河蟹吃料变差,上半夜上边、上草、上岸,严重的还会出现撑爪、环爪等症状,脱壳期出现顶壳、拉脚等症状,降低河蟹的脱壳成功率。
二、底质恶化及亚盐超标
可能由于早期用肥过量,尤其是在坂田上使用过大量农家肥、复合肥的,雨水冲刷可能使坂田上大量肥料被雨水带入环沟内,引发亚硝酸超标。亚硝酸盐严重超标的话,极易引发河蟹下半夜缺氧上岸、上边、上草等现象,处于蜕壳期的河蟹就会因为亚硝酸盐过高,水体溶氧缺乏而出现拉脚等蜕壳不遂现象。
底质恶化,引起底部厌氧菌大量繁殖,底部发热,容易造成底部缺氧,进而引起底部还原性物质如亚盐、氨氮等升高;导致河蟹上半夜上岸、上草,影响河蟹吃料及营养积累。
三、气候多变
4月份阴雨天气较多,昼夜温差变化剧烈,早晚温差一般在5-7℃,最大温差甚至在14℃。由于气候不稳定,导致螃蟹应激反应,造成螃蟹体质严重下降,导致脱壳困难。
四、营养元素缺乏
由于连续阴雨,气温偏低,河蟹吃料状况较差,河蟹营养积累相对来说不充足,河蟹体质往往偏弱,蜕壳期就会因为能量供应不足而出现顶壳、拉脚的情况。且河蟹一二壳间隔时间较短,一壳蜕壳过程中消耗大量能量,河蟹体质尚未得到恢复,二壳就已经开始了,因此就会出现二壳刚开始就有拉脚的情况。
五、病敌害的侵袭:带病带伤的螃蟹,及易发生脱壳不遂。
解决方案:
1、注意螃蟹脱壳的时间,在预计脱壳前一天泼洒补钙产品。
2、注意脱壳期间的天气情况,早晚温差变化,天气突变,下雨、暴雨之类的天气,这个是对螃蟹是致命的伤。
3、溶氧,夜间容氧问题,很多人对溶氧没有个概念,你可以试想一下你没有氧气能活多久,螃蟹在脱壳的时候是最脆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4、水草,水草是螃蟹的栖息之地,要做好管理,螃蟹在脱壳的时候,是螃蟹的避风场所。躲避天敌之处。

河蟹“前三壳傻子都会养”,养殖户如何顺利度过“四壳五壳”鬼门关



河蟹养殖为养殖者带来财富,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养殖者进入这个行业,行业竞争激烈,其养殖产量也是越来越重要,随着养殖进入末期,其塘口情况也是复杂多变。在河蟹养殖圈子里有一句话“前三壳傻子都会养”,这句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是不可否定,河蟹养殖最关键的在四壳特别是第五壳。
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河蟹养殖过程中关键的一个月在八月份,这个也是河蟹最容易出现疾病的时候。在养殖初期的人看气温,养殖老者看节气,八月不得不说一节气,就是立秋。
立秋在农业上面确实是丰收之意,正所谓:“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但是作为河蟹养殖者对其关注的更多,立秋经过中国年复一年的研究,其按时间分为冷秋和热秋,今年在8月7号下午立秋,预示今年属于热秋,就是说在高温过后来的高温更厉害,正所谓:“秋后一伏热死人”不可不防。
防秋主要防温差,气候变化决定气温低,水温高(水温升也慢,降也慢),容易形成水体对流,把池底脏东西打上来,增加水体短时间的水呼吸耗氧严重,其次沉积在底部的有机神经毒素泛起,造成河蟹中毒,预防温差不是拼命的降低水温,而是降低水体毒素,改良底质,提高底部氧化还原电位。对于水体的毒素,特别是蓝藻的毒素使用各种解毒剂的有效性高低不一,目前最经济有效的方式通过活性炭(解毒灵)去吸附,使用后不能意味着毒素去除,紧跟着使用氧化性改底(目前应用最多,最好的是过硫酸氢钾复合盐)连续两次,减弱反底现象。
其次防缺氧这个时候缺氧一方面和气候有很大关系,还有就是水草。水草经过高温期的腐败,已经在塘口出现大量的有机物,如果水质调节跟不上就会出现蓝藻水和甲藻水等情况。对于水草腐烂不仅要增加底改频率,而且视天气和塘口情况使用黄金益菌素加少量的活肥来培养池塘有益藻类,转化有机物,减少水呼吸。
接着保营养经过前期高温,许多塘口河蟹连续出现白天下水,晚上上岸的情况。;连续性的应激导致河蟹体质很差,加上河蟹自身只能通过肠道微生物去合成维生素A等维生素,在应激情况下体内大量的维生素和免疫多糖被消耗,这个时候外源补充以及减少消耗是至关重要,对有水草腐烂的塘口使用解毒灵+抗激灵和黄金多糖。
最后是防疾病,疾病的防控很重要,特别是抖抖病和弧菌病,在疾病上面有一个关键的就是溶氧,溶氧决定河蟹发生疾病的种类和严重程度,而在这个时候往往出现的伊乐藻大量腐烂,形成底质恶化,对于死亡后水草的处理更棘手,特别是在死亡量不多的时候,这个时候非常像企业的改革,如果改革是找死,不改革就是等死,处理水草也是的,对于腐烂的水草不捞死亡量控制不住,捞的情况下,死亡量更大,许多养殖户都拿不住主意。在这里笔者建议针对性的对待,有高温时:选择大面积换水以及分块去捞去,在工作时尽量不要把整个水体搅起来,防止形成大量的水呼吸,造成隐藏的泥里的河蟹死亡,工作过后紧跟着使用原子氧加全效底改片做一个临时处理。
(水草腐烂)
溶氧解决容易了,在这个时间短最容易出现的就是有害病菌的大量滋生,经过前期的有机质积累塘口底部成了有害菌大量繁殖的温床。消毒这个时候特别重要,如何消毒?怎么处理是关键,视塘口情况首先选择一款普杀性的杀菌剂(例如金碘),使用后相隔五个小时使用以乳酸菌为主的复合菌(重要是说三遍一定要使用),隔天全池泼洒弧菌天敌进行消毒预防。
在河蟹养殖过程中预防的理念很重要,出现问题在去处理要有周期,特别是在外环境方面往往需要半月的时间,如果出现死亡两周的周期会使养殖出现很大的损失,在八月死亡少的是产量,养殖者在这里特别注意。

黄鳝泥鳅高产套养五大技术要点介绍



黄鳝、泥鳅都是名贵淡水鱼中的佳品。发展黄鳝、泥鳅的人工养殖,前景十分可观。用配合饲料投喂黄鳝、泥鳅生长快,在黄鳝养殖池套养泥鳅,效益高,人工养鳝,无论是池塘养殖还是网箱养殖,放养鳝苗时,搭配一定比例的泥鳅是很有益处的,这是因为:

1.黄鳝与泥鳅的食性不同,二者可充分利用水域中的不同饵料资源,混养的泥鳅还可摄食黄鳝剩下的残饵,减少饲料损失和浪费,既可起到防止水质变坏的作用,还可收获一定数量的泥鳅,增加经济收入。

2.泥鳅比黄鳝活跃,经常上窜下跳,其好动的习性可防止黄鳝因密度过大所引起的相互缠绕,从而保持黄鳝体表正常的粘液,减少鳝病的发生;而且泥鳅上下游动,还吃掉水体里的杂物,能起到净化水质和增氧的作用,给黄鳝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其高产养殖技术如下:

一、建好养殖池套养黄鳝、泥鳅的池子

要选择在避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方便的地方,采用水泥池或土池均可,也可在水库、堰塘、小水沟、小河中网箱套养,面积一般为25~150平方米。若用水泥池养黄鳝、泥鳅,放苗前一定要进行脱碱处理;若用土池养殖,要求土质坚硬并将池底夯实。池深0.8~1.5米,无论是水泥池还是土池,都要在池底填入30厘米肥泥层,含有机质较多的肥泥最好,这样有利于黄鳝和泥鳅挖洞穴居。建池时还要设置进出水口,水深保持在15~20厘米。进出水口要用拦鱼网扎好,以防黄鳝和泥鳅外逃。

放苗前10天左右用生石灰对养殖池彻底消毒,并在放苗前3—4天排干池水,再注入新水。

选择网眼密的聚乙烯网片制作网箱。网目大小以不跑鳝、鳅且利于网箱内外水体交换为原则。单箱面积不超过20平方米,规格一般为长5米~7米,宽2米~3米,高1.5米~2米。网箱沿池边用竹竿固定,箱口高出水面0.5米~0.6米,箱与箱之间相距1.5米,网箱总面积不超过池塘面积的10%。放养苗种前7天~10天,将新网箱放在水中浸泡,让网衣表面附着一层藻类生物膜,以免擦伤鳝体。将经曝晒或消毒处理的泥土投入网箱,厚约0.2米,以便鳝、鳅冬季潜入泥土中越冬。在箱内移栽水花生,覆盖面占网箱面积的70%~80%。

二、选好黄鳝、泥鳅种苗,合理放养

养殖黄鳝和泥鳅成功与否,种苗是关键。黄鳝种苗最好用人工培育驯化的深黄大斑鳝或金黄小斑鳝,不能用杂色鳝苗和没有通过驯化的鳝苗。黄鳝苗大小以每千克50-80尾为宜,太小摄食差,成活率也低。放养密度一般以每平方米鳝苗1-1.5千克为宜,黄鳝放养20天后再按1:10的比例投放泥鳅苗。泥鳅最好用人工培育的成活率高。

池塘在放养鳝、鳅苗前按常规养殖要求放养苗种。鳝、鳅苗4—11月均可放养,鳝种规格为20克/尾左右,同一网箱的黄鳝尽量规格整齐,以免互相残食。尽量提早放养,以利于提高出箱规格。每平方米网箱放养规格为25克的黄鳝2千克、泥鳅0.5千克;或者放养规格为50克的黄鳝3~4千克、泥鳅1千克。放养苗种前3—5天,水花生及水体用漂白粉水溶液消毒。鳝、鳅苗种消毒可用10ppm的亚甲基蓝水溶液浸泡10—15或用20ppm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5—10分钟,也可以用3%~4%的食盐水溶液浸泡3—5分钟。

三、投喂配合饲料

先安装饲料台,饲料台用木板或塑料板都行,面积按池子大小自定,低于水面5㎝。投放黄鳝种苗后的最初3天不要投喂,让黄鳝适应环境,从第四天开始投喂饲料。每天下午7点左右投喂饲料最佳,此时黄鳝采食量最高。人工饲养黄鳝以配合饲料为主,适当投喂一些小鱼、小虾、蚯蚓、蝇蛆、河螺、黄粉虫、蚕蛹、猪血以及动物内脏等鲜活饲料。人工驯化的黄鳝,配合饲料和蚯蚓是其最喜欢吃的饲料。采用人工培育的深黄大斑鳝种苗,用配合饲料投喂,日投喂量按黄鳝体重的3﹪~5﹪,每天投喂1~2次(依天气和水温而定),采用定时、定量的原则,饲养20g的黄鳝苗一年可长到200~300g。泥鳅在池塘里主要以黄鳝排出的粪便和吃不完的黄鳝饲料为食,也可通过培肥水质解决一部分,泥鳅自然繁殖快,池塘泥鳅比例大于1:10时,每天投喂一次麸皮即可。开始投喂量要少,以后逐步增加。

但现在人工养鳝大都采用配合饲料,因而需要驯食,在驯食时混养泥鳅是不利的:

1.因为泥鳅与黄鳝的食性不同,对配合饲料的接受能力不同。泥鳅几乎不需经过驯食就可适应,而黄鳝则需要经过一段带强制性的驯食才能适应,驯食时,常常,是黄鳝还没开口取食,泥鳅已将其一扫而光,从而影响黄鳝的驯食时间,甚至使驯食失败。

2.泥鳅好动,取食时上下窜游,使水波动较大,以致部分饲料散失到水中,污染水质,影响配合饲料的利用率,从而延长驯食时间。

因此,人工养殖黄鳝时,最好是在驯食工作结束后再投放一定比例的泥鳅,达到黄鳝、泥鳅互利共生,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四、饲养管理

黄鳝、泥鳅的生长季节为4—11月,其中旺季5—9月,在这期间的管理要做到“勤”和“细”,即勤巡池,勤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坚持早晚检查箱体,防逃、防鼠、防盗、防汛,及时除去箱内生长过旺的水花生,防止其长出箱外致使鳝、鳅逃逸。11月以后,箱中没有设泥土层的,可以将水花生加厚到0.3米,然后用重物压沉,让鳝、鳅潜伏其中越冬。

细心观察池塘里黄鳝和泥鳅的生长状态,以便及时采用相应措施。黄鳝、泥鳅的习性是昼伏夜出。保持池水水质清新,PH值6.5—7.5之间,水位适宜。

五、鳝病以预防为主

黄鳝一旦发病,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必须无病先防、有病早防、防重于治。不能轻信“黄鳝不得病”的说法。要经常用1—2ppm漂白粉全池泼洒,定期用硫酸铜药物预防疾病。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3540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