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昼夜温差大 安全养鸡需注意的几种易发疾病

秋季昼夜温差逐渐变大、气候干燥等特点,易造成鸡群发病,引起产蛋性能下降、死亡率增加,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为减少鸡群秋季疾病的发生,应该从疫病防控入手,尤其要高度重视以下几种易发疾病的控制,要按免疫程序防疫,做到免疫程序化、疫情检测制度化.一旦发病,要及时进行治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具体是哪几种易发疾病。

一、鸡新城疫

1.危害。几乎所有养殖户都知道新城疫是重点防范的疫病之一,但每年都有一部分养殖户在新城疫的防控上出现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时机把握不好、免疫剂量不准确、接种途径不对等问题,导致该病的非典型症状在一些养殖场中散在流行,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产蛋下降,蛋壳质量下降等。

2.病变。剖检病鸡病变主要集中在呼吸道及消化道上,表现为喉头出血、充血,病程长者喉头上有黄色干酪物附着或堵塞,直肠黏膜有条状或块状出血,小肠淋巴结出血、十二指肠黏膜出血。要求至少剖检5只病死鸡,检查直肠黏膜、盲肠扁桃体、小肠淋巴集结、十二指肠黏膜4个部位共计20个点,如有70%及以上的点出现出血就可初步诊断。

3.防治。针对该病的发病特点,在蛋鸡开产前做1次油苗免疫,以后产蛋阶段每隔6~8周做1次新城疫弱毒苗免疫,可用IV系进行2倍量气雾或饮水免疫。注意在免疫弱毒疫苗前后2天内,不要在鸡舍内进行消毒。如果已经发生非典型新城疫,应紧急用新城疫IV系疫苗4倍量气雾或饮水免疫;同时用病毒灵饮水,抑制病毒复制;可辅以“多维”饮水。

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1.诱因。各种年龄的鸡都易感此病,以2~4周龄的雏鸡多发。鸡舍卫生条件差、温差大、过分拥挤以及营养缺乏等是此病发生的主要诱因。

2.免疫。实践证明,30日龄前的雏鸡感染越早,日后的产蛋水平越低,所以在传支高危地区免疫时机越早越好,最好在进雏第1日龄进行。产蛋阶段保持警惕,在没有检测抗体水平手段的情况下,可每2~3个月气雾1次新支二联弱毒苗加强黏膜抗体,从第一道防线抵御病毒的侵袭。

3.防治。该病无特效治疗方法,发病后应及时淘汰病鸡,同时可使用一些广谱抗生素和抗病毒药,对防止继发感染有一定作用。

对于临床症状明显的病鸡,可肌注青霉素10万单位/只、链霉素10万国际单位/只,连用5天,疗效较好。

也可在饲料中拌0.1%的病毒灵,连喂5天。

或用贝母、板蓝根、连翘、甘草等,经开水浸泡30分钟,加500千克料混饲,连用7天。

三、呼吸道与大肠杆菌病

1.诱因。初秋时节,昼夜温差较大,尤其是夜间下雨时,若不调整风机和进风口,就会造成鸡群夜间着凉受寒,导致呼吸道病的发生,进而引发大肠杆菌病。

2.防治。每次强冷空气到来时,不仅要及时调整好风机和进风口,保持温度平稳过渡,昼夜温差控制在3~5℃,而且要在强冷空气到来的前1天和后2天在饮水或饲料中加入优质电解多维或投抗生素(四环素或喹诺酮类,按0.03%比例投放)。

四、鸡痘

鸡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疾病。防治此病时建议用刺种法在鸡的翅膀内侧无血管处皮下接种鸡痘弱毒疫苗。对于病鸡,可用维生素C、土霉素片(每片0.1克)同时内服,一般各喂1片,每天1~2次,连服5~7天即愈。

五、支气管堵塞的发病机制

当前雏鸡群的呼吸道黏膜受病毒侵害,尤其是温和型流感病毒侵袭全部呼吸道。

典型特征是出现卡他性、纤维蛋白性、黏脓性或纤维素性脓性的炎症,出现典型的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病变。其中气管黏膜充血水肿,继而出血。气管渗出物从浆液性变为干酪样,常发生通气闭塞,导致窒息。纤维素样炎症转化为纤维素性肺性炎症,则可能出现气囊炎,出现纤维素性及脓性炎症通常是由于伴随有细菌的继发感染。

支气管肺栓塞很多时候的是由于环境造成的,下面分析下支气管肺栓塞的诱因:

1、鸡舍内高热低湿,发病率达(60%)。

2、舍内高热高湿,通风瞬间过大,鸡群着凉(10%)。

3、H9阴性感染:免新城疫苗后爆发(10%);饮新城疫核酸等生物制品后爆发(5%)。

4、霉菌引起肺坏死继发气囊炎诱发支气管栓塞(10%)。

5、舍内风速过快,负压偏高,鸡群缺氧诱发(5%)。

患上此病的鸡群突然发病,传播快,一般1~2天可迅速波及全群,死亡率高,从出现死亡开始每日翻倍增长,日死亡率高达10%左右。发病初期表现轻微的呼吸道症状,病鸡“吭吭”甩鼻,流清鼻液,眼睑变长,眼圈内有泡沫,之后出现呼噜,咳嗽,张口伸脖喘、“呴呴”怪叫的症状,鸡群采食量严重下降、羽毛蓬乱、缩头闭眼,个别鸡排黄绿色稀便,最后出现支气管栓塞并发肺栓塞,窒息而亡。本病典型病变是在气管、支气管内形成黄白色的栓塞物,严重的延伸到肺内细支气管,这也是造成鸡高死亡的主要原因。

支气管堵塞的危险

气管或支气管气道栓塞性堵塞是危急症之一,因为呼吸道也称气道,是生命通道,一旦完全堵塞,几分钟内就会危及生命。要抓紧治疗时机,否则会危及生命,导致鸡群高死亡率。

相关知识

鸡群感染疾病易复发的原因 冬季鸡群易发疾病的防治


随着市场以及各方面的需要,我国鸡只的饲养量比较大,但是因为饲养水平的不同,鸡群的饲养管理情况也都不同,现在鸡感染疾病之后出现复发的情况非常多,导致鸡场遭受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感染疾病的鸡群生产性能比较低,产品质量不佳,及时进行疫苗免疫之后也收不到比较理想的效果,所以在实际的临床生产工作中应该了解疾病复发的具体原因,并且根据原因展开针对性的用药治疗,减少损失。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鸡群感染疾病易复发的原因冬季鸡群易发疾病的防治。

1、原因分析

疾病控制的基础条件差:当前鸡的饲养者非常多而且饲养规模都不相同,饲养场中的实际管理水平和防疫技术具有非常大的差距,导致鸡群免疫水平的高低都不相同。在我国众多的饲养场中,中小的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占有比较大的比例,控制鸡群发生疾病能力都偏低,导致鸡群容易感染多种疫病并且在接受治疗之后很容易复发。

治疗水平偏低:大多的养殖从业人员的素质偏低,基层的养殖场都不具备相应的检验设备,再加上目前防疫体系仍然不太健全等问题的存在,这些都会导致临床生产中对于鸡群疾病诊断的水平不高。

疾病防治观念守旧:在我国大多的养鸡场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在鸡群疾病防治方面都非常的重视,但是大多的饲养者还不能够具备很专业的饲养知识,同时还没有比较先进的疾病防治观念,所以就很容易造成在实际生产中偏重鸡群的免疫接种和疾病防治措施,却往往忽视了环境条件对于鸡群抵抗力的提高和环境卫生、消毒的重要性。如果饲养者在临床生产过程中在免疫接种和药物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就会造成免疫失败、药物残留比较严重等其他情况,因此就要求饲养者必须在适当的时间采取正确并且有效的措施以控制疾病的发生与蔓延。

种鸡选育观念的滞后:目前有不少的养鸡场非常重视高产性能的选育,但是对于抗病性能的培育和筛选往往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鸡只抗病性减弱。结果导致不少经蛋进行传播的疾病在鸡场流行并且更大范围的加以传播,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损害鸡只饲养者的经济效益。

饲养环境条件偏差:实际的临床生产中如果鸡只饲养场的环境条件比较差,就算是选用饲养非常优良的鸡只品种配备全价的饲料供给,并且实施合理的免疫接种措施等,都不会保证鸡只发挥应有的生产水平,反而会导致鸡群中疾病的频发,造成相应的损失。

饲养管理水平低下:如果鸡场管理者给鸡群提供的饲养管理水平不高,就会对鸡群生产性能的发挥产生直接而明显的负面影响,同时对于鸡群的抵抗力和抗病力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造成鸡群中有流行性疫病的传播。鸡群的饲养管理方面应该重视免疫接种和药物使用两个方面。首先要选用合适的疫苗并且采取正确的接种方式和时间,避免造成疫苗免疫的失败。此外避免抗生素滥用、正确的使用药物、同时要采用恰当的方法给鸡群用药,还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以在最合适的范围内及时控制疫病的出现和流行,还要避免在鸡群发生中毒性疾病。

2、正确合理用药

按规定程序用药:目前在临床生产中使用的大多药物疗程是3-5天,而且必须保证给药量充足,以确保鸡只体内的药物可以达到有效的浓度。切忌在对病鸡的诊疗过程中使用一种药物1-2天,发现治疗的效果不理想就立即更换其他种药物的做法。

按标准剂量给药:如果鸡群中有疫病流行,在对其进行治疗的时候应该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要求适量给药。如果不能按照要求用药,自然药物也就发挥不出应有的效果。如果盲目加大药物的使用量,在用药的时候可能会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也会对机体造成比较大的危害,与此同时还会增加鸡群的用药成本。更会对鸡群造成比较严重的不良影响,生产中必须加以重视。

重视药物的预防作用:在鸡只的饲养过程中,养殖户应该树立疾病的预防意识,始终坚持“防重于治”管理理念,并且要根据自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预防用药程序。日常生产中重视疾病的预防,不仅能够缩短治疗期,还能够降低用药成本,能够减少鸡场的经济损失。

虑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患鸡进行治疗的时候,如果能够做到药物的合理搭配,就会发挥出药物间的协同作用。但是还要注意不同的药物之间也是会产生拮抗作用的,盲目的对药物进行搭配使用就会对鸡群造成危害,轻者会造成用药无效,严重的患鸡会发生中毒而出现死亡的情况。

注重药品的有效成分:鸡场饲养者购买药品的时候应该仔细查看药品的有效成分、含量和有效期。不能一味的追求价格优惠而忽视了治疗效果,耽误病鸡的最佳治疗时间,严重时会导致其他疾病的趁虚而入。但是也并不是价格高的药品效果就一定好,还要看有效成分及含量。所以在选择药物的时候应该兼顾价格和效果,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冬季鸡群易发疾病的防治
1、禽流感
禽流感又称欧洲鸡瘟、真性鸡瘟或鸡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全身出血性败血症。主要特征为呼吸道症状,产蛋下降,头颈水肿和腹泻。高致病力毒株可引起禽的急性大量死亡,低毒力毒株只引起少量死亡或不死亡,表现为生长障碍和产蛋下降。
防治:要从无禽流感的养禽场引进种鸡或种蛋,加强卫生和检疫工作,定期检测鸡群。坚持全进全出制的饲养方式。根据当地疫情选用相应亚型禽流感疫苗进行免疫预防。冬季多发季节应加强免疫,蛋鸡开产前最少免疫两次,产蛋期每50~60天免疫一次。
高致病性禽流感(H5亚型)一旦爆发生,应划定疫区,扑杀并严格消毒防疫。低致病性禽流感(H9亚型)可采取隔离、消毒与治疗相结合的措施,一般可选用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的中药(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等)和抗病毒药物(病毒唑、金刚乙胺)对症治疗,同时辅以免疫增强药物(黄芪多糖、淫羊藿等)和促进生殖系统恢复物质(维生素E等)。此外,还要使用广谱抗生素以防止细菌继发感染。
2、新城疫
新城疫也叫亚洲鸡瘟,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各日龄鸡均可发生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蛋鸡产蛋下降、蛋壳颜色变浅。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杜绝传染源。定期消毒,加强检疫。根据本地、本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免疫程序,做好鸡群的免疫接种。建立必要的免疫检测制度。
常用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进行免疫预防。肉仔鸡:5~7日龄,活疫苗滴鼻、点眼,同时注射新城疫灭活疫苗;18~21日龄再次用活疫苗免疫。蛋鸡、种鸡:5~7日龄,活疫苗滴鼻、点眼,同时注射灭活疫苗;18~21日龄二次疫苗免疫;50~60日龄用活疫苗、灭活苗三免,开产前用活苗结合灭活疫苗进行四免,产蛋高峰过后,每2个月用活疫苗免疫一次。条件许可时应定期进行新城疫抗体测定,根据抗体水平进行免疫。
一旦发生疫情,应封锁疫区,隔离饲养。对周围鸡群进行紧急疫苗接种,必要时也可用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紧急注射,待病情稳定后再用疫苗接种。同时要对鸡舍、用具以及环境进行消毒,消灭传染源。对病死鸡及其排泄物要焚烧或深埋。对发病鸡群选用适宜的抗病毒药物和广谱抗菌素拌料或饮水,以防止并发或继发感染,提高抵抗力。
3、鸡传染性鼻炎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鸡的急性或亚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于育成鸡和产蛋鸡群,使产蛋鸡产蛋量下降,育成鸡生长受阻,肉鸡的肉质变劣,淘汰率增加,公鸡的睾丸萎缩、精质变坏、受精率降低。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鸡舍要注意防寒防湿,注意通风,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避免不同日龄的鸡群混养,不要从外场购入带菌鸡。一旦发现病鸡,应及时隔离治疗。免疫接种,应用副鸡嗜血杆菌菌苗预防该病有一定效果。由于副鸡嗜血杆菌各血清型之间不存在交叉免疫保护,同一血清型的不同亚型之间只有部分保护,故最好选用包含A、B、C三个血清型的疫苗效果会更好。治疗鸡传染性鼻炎的药物很多,其中磺胺类药物治疗鼻炎最为有效,可使用磺胺二甲氧嘧啶以0.05%比例溶于加有小苏打的饮水中,连饮7天。磺胺类药物副作用较大,用药时要搅拌均匀,防止中毒。另外,由于鼻炎易复发,应在间隔3~5天后,重复一个疗程,巩固治疗。其他抗生素氟苯尼考、先锋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新霉素、红霉素等,一般按每公斤体重5~20毫克溶于水中饮水,严重者可肌肉注射链霉素,每只每日3万~5万单位,连用5天。
4、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征是病鸡咳嗽、打喷嚏和气管发生罗音,产蛋鸡产蛋减少、蛋畸形、沙壳,质量变劣,气管、支气管卡它性炎症,肾脏肿大,有尿酸盐沉积。康复鸡经常出现大腹鸡。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严格防疫和免疫接种。预防接种的常用疫苗包括弱毒活疫苗及灭活疫苗,要根据当地疫情制定合适的呼吸型或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免疫程序,按疫苗说明书进行接种免疫。通常在雏鸡7~10日龄时用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弱毒株首免,1月龄左右时用毒力强的传染性支气管炎H52弱毒株进行二免,120~140日龄要再用H52弱毒株加强免疫。在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生严重的地域,选用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毒株制备的活疫苗或灭活疫苗疫进行接种可以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对于已发病的鸡场要将病鸡隔离,病死鸡及时无害化处理。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消毒,减少应激因素,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病毒和抗菌药物,增添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减少该病的死亡率。可选用复方口服补液盐、或含有柠檬酸盐或碳酸氢盐的复配制剂以消除肾脏炎症,用利尿药物促进尿酸盐的排出,使病鸡尽快恢复。
5、鸡慢性呼吸道病
鸡慢性呼吸道病是由鸡毒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染性慢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征是病程长,病理变化发展慢,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呼吸罗音、咳嗽、流鼻液及气囊炎等。
防治:做好引种检验工作,加强饲养管理,保证日粮营养均衡;禽群饲养密度适当,防止过度拥挤;保持禽舍卫生清洁,通风良好,空气清新;保持禽舍适度干燥,防止阴湿受冷;同时定期驱除寄生虫。疫苗接种:弱毒活疫苗:目前国际上和国内常使用的活疫苗是F株疫苗。灭活疫苗:基本都是油佐剂灭活疫苗,效果较好,能防止本病的发生并减少其他疾病的感染。链霉毒、土霉素、四环素、红霉素、泰乐菌素、壮观霉素、林可霉素、氟哌酸、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治疗本病都有一定疗效。链霉素的剂量在成年鸡为每只肌肉注射20万单位;5~6周龄幼鸡为5万~8万单位。土霉素和四环素一般为每公斤体重肌肉注射10万单位;大群治疗时,可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0.4%(每公斤饲料添加2~4克),连喂1个周;泰乐菌素每升水中500毫克,连用5天;恩诺沙星每升水中加入50毫克,连用3~5天。环丙沙星每升水中加入70毫克,连用3~5天。
6、一氧化碳中毒
冬季鸡舍及育雏舍烧煤取暖,若煤炉装置不当(如烟道漏气、堵塞、倒烟),舍内门窗紧闭、通风不良,当一氧化碳浓度达到0.1%~0.2%,即使吸入少量,就会发生中毒。雏鸡在含0.2%的一氧化碳环境中2~3小时可中毒死亡,而成鸡在0.3%以上的一氧化碳环境中可发生中毒死亡。
防治:经常检查育雏室及鸡舍的取暖设备,防止漏烟、倒烟。舍内要设有风机或通风孔及其它通风换气设备,并定期检查,确保室内通风换气良好。发现鸡群一氧化碳中毒时,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或将病鸡移入空气新鲜、温度适宜的鸡舍。饮水中可添加水溶性多维素和葡萄糖。可选用20%甘露醇、25%山梨醇或25%~30%高渗葡萄糖注射液,快速腹腔注射。也可采取对症治疗措施:用抗生素治疗继发感染,强心药物治疗心律失常,兴奋呼吸药物治疗呼吸麻痹,还可补充电解质等。
7、肉鸡腹水综合症
肉鸡腹水综合症是肉鸡生产中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发生于肉鸡20~28日龄快速生长的阶段,发病率一般为5%~10%,是冬季肉鸡最严重的疾病。主要症状是病鸡腹部膨大,头面部发紫,呼吸困难,生长缓慢,逐渐衰弱死亡。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条件,在保温的同时,每日定时对鸡舍进行通风换气;并且管理好热源,严防煤气泄漏,及时清理粪便,控制好鸡群密度和鸡舍的湿度,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以减少腹水的发生。适度限食饲养,以限制1~30日龄的肉鸡每日采食量的10%~20%为度,限食5~19天后恢复正常。

秋季管理蛋鸭需注意的几个方面


秋天气候适宜,饲料丰盛,营养充足,是蛋鸭产蛋的大好季节。但是,上一年孵出的秋鸭,经过大半年的产蛋,身体已经疲劳,管理上稍有不慎,就会停产换毛。同时,早春孵出的蛋鸭大多于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开始产蛋,尤其是散放饲养的蛋鸭,因为晚秋所能寻觅的食物不多,常造成营养不足,产蛋减少。为使鸭子多产蛋,在秋季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日粮,合理饲喂。秋季应加喂适量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保证氨基酸尤其是蛋氨酸、赖氨酸等必需氨基酸的数量和平衡,加倍添加多种维生素,注意钙、磷比例和微量元素的添加。一般秋鸭日粮的营养水平为粗蛋白18%、蛋氨酸0.3%、赖氨酸0.7%、粗纤维8.0%、钙3.0%、磷0.6%。

2.补充光照。秋季自然光照时间逐渐缩短,不利于蛋鸭保持旺盛的繁殖机能,要补充人工光照,每天光照时间不能少于16小时,并稳定光照强度。一般20平方米鸭舍安装一盏40瓦的灯泡,灯泡上面加灯罩,且灯与灯的距离相等,悬挂高度为2米,保持灯泡干净。

3.控制长膘。秋天野外食物丰富,鸭子容易觅食,如果吃饱了不让它们适当活动,会导致鸭子因过肥而产蛋减少。因此,秋季应让蛋鸭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将体重控制在1.5~2.0千克,以促使其多产蛋、产大蛋。

4.防寒保暖。入秋后,温度的突然下降会导致产蛋率的大幅度下降,生产中应尽可能减小鸭舍小气候的变化幅度。因此,要做好深秋防寒保暖工作,最好使鸭舍温度保持在13~20℃。同时,要保持蛋鸭棚舍干燥。

5.淘劣留优。进入秋季,对留养2年以上的蛋鸭必须淘劣留优,选留那些头小、眼大有神、颈细长、嘴长且宽、背宽、胸阔及耻骨间距3~4指、耻骨与胸骨末端可容纳4.0~4.5指、腹部大而柔软、臀部丰满不下垂、羽毛零乱无光、走路摇摆的高产蛋鸭,淘汰低产鸭。

6.强制换羽。晚秋以后,鸭子的产蛋量逐渐下降,蛋壳变薄,这时可采用人工强制换羽法帮助恢复产蛋。人工强制换羽即拔掉鸭子翅膀及尾部大毛,同时增喂精饲料和菜叶。一般7~8天后,鸭子双翅及尾部便长出新羽毛,同时胸部羽毛自然脱落,20天左右羽毛逐渐长齐,鸭子便可恢复产蛋。

7.保持环境安静。产蛋鸭的生活有一定规律,因此,要保持操作规程和饲养环境稳定和安静,不要打乱鸭的生活规律,使蛋鸭保持良好的产蛋性能。

8.驱虫防病。经过一个夏季,鸭消化道内难免有寄生虫存在。这些寄生虫不仅会争夺鸭的营养,而且会影响鸭的健康,因此,秋季需要驱虫1次。

池塘养鱼需注意九大事项


池塘养鱼前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养殖品种的选择,即根据当地的气候和自然环境、鱼类的生物学特点、自然饲料资源、水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养殖品种。
二是池塘选择及其改良,这里有新开塘和老塘的区别。一般成鱼养殖池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进排水分开且方便,水深在1.5-2米,面积在3-10亩,池底淤泥厚度在20厘米左右,通电且交通方便。对不符合要求的池塘有条件的则可进行一定的改造。
三是根据养殖的品种,确定所需的饲料种类和质量,投饵一般做到四定(即定时、定点、定质和定量),多数温水性鱼类在水温15℃以上开始投饵,在6-9月为生长和投饵的旺季。如混养滤食性或杂食性鱼类,则必须考虑施肥(基肥和追肥)培育饵料生物以供鱼类摄食。
池塘成鱼养殖需做好以下九点:
水:即池塘的环境条件和水质条件,()应符合要求。
种:即养殖的鱼种,包括齐全的规格、优良的质量和充足的数量。
饵:即养殖的饲料和肥料,要符合养殖品种的营养需求,配合饲料要根据鱼类不同的生长发展阶段配制不同的饲料投喂,施肥一方面可直接作为一些鱼的饲料,也可培育天然的饵料生物以供摄食。
混:即合理的混养,池塘成鱼养殖通过混养可充分利用水体和饲料以获得较大的收益,混养要充分考虑各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也要考虑到竞争的一面。
密:即一定的养殖密度,只有达到一定的密度,才能获得高产高效,养殖的密度可根据自然环境、饲料资源、技术、管理水平、鱼的规格等方面来确定。
轮:即轮捕轮放,在养殖过程中期,将达到上市规格的鱼捕出上市,既可减轻池塘压力加速存塘鱼的生长,又可回笼资金均衡上市。
防:即病害的防治,对于各种养殖病害应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要针对性用药。
管:即日常管理工作,这是养殖的最关键,三分养、七分管即体现这一点,日常管理包括:水质管理、饲料肥料管理、病害管理、机械管理、巡塘、捕获等。
机:即合理使用养殖机械,高产养殖必须配备养殖机械。
周和平

三种易发蟹病的治疗



烂鳃病
症状:病蟹鳃丝部分呈暗灰色或黑色,严重时全部变黑,行动缓慢,呼吸困难,死亡率高,发病季节在7月底至8月底。
防治措施:用水体消毒灵或二氧化氯等强力水体消毒剂化水全池泼洒2~3天,同时用环丙沙星或土霉素等拌饵料内服5~7天。
水肿病
症状:病蟹鳃丝肿胀成棒状,腹脐成透明状,且后缘有顶壳现象,发病高峰季节在每年7月底至8月底。
防治措施:用二溴海茵液或三代鱼虾安整池泼洒,连续泼洒2~3天,同时用环丙沙星或菌毒克星拌饵料内服3~5天。
肝脏代谢紊乱
症状:病蟹肝脏呈土黄色或灰白色或白黄相间,并腐烂坏死,该病主要发生在7~8月。
三病的综合防治方法:(1)用蟹安、纤毛虫净等杀虫药物全池泼洒,以杀灭纤毛虫。(2)用水体消毒剂连续泼洒2天,同时内服土霉素或菌毒克星5~7天。8~10天后,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生石灰3~3.5公斤化水全池泼洒,隔天再用1次。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059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