籽鹅

籽鹅(公)

籽鹅(母)

【品种名称】 籽鹅
【来源】 地方
【信息来源】 黑龙江省家畜家禽品种志
【中心产区】 黑龙江肇东、肇源、肇州等县
【主要分布区】 黑龙江省农村均有饲养,主要分布为绥化和松花江地区  
【生态适应性】 适应性强
【抗病能力】 其产蛋量之多,为国内外鹅种所罕见。
【填报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濒危依据及说明】 籽鹅体型小、紧凑。略呈场院形,颈细长,头长鹅包较小,多数头顶有缨。眼虹彩为灰色。喙胫和蹼皆为橙黄色,颌下垂皮较小,腹部不下垂。白色羽毛。
【体貌概述】 籽鹅体型小、紧凑。略呈场院形,颈细长,腹部不下垂。
【体型】 白色羽毛。
【头型】 头长鹅包较小,多数头顶有缨。眼虹彩为灰色。喙为橙黄色,颌下垂皮较小
【胫趾爪蹼特征】 胫和蹼皆为橙黄色
【体斜长(公)(cm)】 27.5
【胸宽(公)(cm)】 6.9
【胸深(公)(cm)】 9.8
【胫长(公)(cm)】 10.1
【半潜水长(公)(cm)】 55.7
【体重(公)(g)】 4230.00
【体斜长(母)(cm)】 24.9
【胸宽(母)(cm)】 6.3
【胸深(母)(cm)】 8.9
【胫长(母)(cm)】 9.2  
【半潜水长(母)(cm)】 49.5
【体重(母)(g)】 3410.00  
【就巢性】 无就巢性
【种蛋受精率(%)】 90.0  
【日龄60体重(公)(g)】 2630.0
【日龄60体重(母)(g)】 2630.0  
【半净膛率(公)(%)】 80.6
【全净膛率(公)(%)】 74.8  
【半净膛率(母)(%)】 83.8
【全净膛率(母)(%)】 70.3  
【平均年产蛋数(个)】 100
【平均蛋重(g)】 131.0  
【补饲状况】 冬季补夜食
【品种评价及开发利用】 生长发育速度较快,能在寒冷的气候和粗劣饲料条件下保持高产,其产蛋量之多,为国内外鹅种所罕见

相关推荐

籽鹅的提纯复壮的技术方法


籽鹅是黑龙江省的优良地方鹅种,以产蛋量高而闻名于世,据记载产蛋高可达180个/年,是不可多得的优良地方品种资源。近年来,黑龙江省养鹅数量迅猛发展,地方鹅雏供不应求,每年需从南方引进大量的浙东、皖系、四川、豁眼等雏鹅和种鹅,又先后从国外引进一定数量的莱茵和朗德种鹅,使引进的种鹅均与本地籽鹅盲目杂交,加之对籽鹅保种选育工作不完善,使籽鹅的优良特性逐渐丧失。为解决这些问题,通过闭锁群小家系育种方法,对黑龙江省籽鹅进行提纯复壮,充分发挥籽鹅遗传资源的优势,提高种鹅的繁殖能力,加速籽鹅的开发与利用进程,满足市场需求,使籽鹅的优良性能在畜牧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闭锁群家系育种技术是利用家系良种形成优良家系,然后将鹅群封闭起来,不引进外血,也不搞近交,而通过家系选育法,逐步提高品系的纯合性。采用家系等量留种随机交配法,使保护群在特定的条件下,保持原有的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相对稳定,群体内的基因频率不发生漂变,从而建立起具有高繁殖性能的籽鹅育种核心群。本研究针对籽鹅的提纯复壮主要采用此技术方法。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1.1.1实验素材

采集由黑龙江省畜牧研究科研基地种鹅场自繁籽鹅和部分前期外购籽鹅共计2000余只组建原始基础群。

1.1.2试验环境

采用旱地饲养模式,建造试验测定围栏,每个小家系围栏占地面积3—4mz,围栏统一使用矩形铁质框架(规格:2m长×0.8m高)相连,共组建围栏100余个,2014年籽鹅家系选育组建家系80个,2015年籽鹅家系选育组建家系90个。

1.1.3试验方法

闭锁群家系育种技术。利用家系良种,形成优良家系,然后将鹅群封闭起来,不引进外血,也不搞近交,而通过家系选育法,逐步提高品系的纯合性。采用家系等量留种随机交配法进行。使保护群在特定的条件下,原有的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保持相对稳定,群体内的基因频率不发生漂变。从而建立起具有高繁殖性能的籽鹅育种核心群。

试验应用了闭锁群小家系选育技术。通过自繁和外购籽鹅组建基础群,再进一步闭锁群体,挑选体形外貌符合《中国家禽品种志》所描述籽鹅外貌特征的个体,以每个家系1公5母配比等量组建小家系30个,通过佩戴脚号和翅号来测定和记录每个家系生产性能和家系后代生长性能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家系均值顺序选择,结合个体选择来逐步提纯籽鹅群体,进而实现籽鹅群体的提纯复壮。

2、结果与分析

2..1籽鹅外貌特征的选择

依据《中国家禽品种志》中描述的籽鹅品种特征。选择标准:全身羽毛白色;体形适中,紧凑,略呈长圆形,颈细长,颌下垂皮较小,头上有小肉瘤,多数头顶有缨(本实验选育籽鹅体貌全部带缨);喙、胫和蹼为橙黄色,额下垂皮较小,腹部不下垂(见图1)。通过对籽鹅外貌特征的选择,初步建立选育基础群,并依据上一年度生产性状优劣,从基础群中挑选优良籽鹅组建小家系育种核心群。本实验选择出的籽鹅外貌特征基本符合《中国家禽品种志》中籽鹅品种描述。

2..2籽鹅繁殖性能的选择

籽鹅通过自繁和外购构建籽鹅原始基础群体,通过体形外貌的初步筛选组建基础群500只,基础群挑选公鹅体重达4.okg、母鹅体重达3.5kg,外貌标准,种鹅生殖器官发育正常的群体组成,要求群体整齐度好。

闭锁群小家系提纯选育:从基础群中选择种鹅等比等量组建小家系30个,每家系6只鹅,公母配比1:5。各家系内个体要避免全同胞半同胞,尽量做到保持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

提纯复壮选择要求:经提纯选择家系母鹅产蛋量要高于年度群体均值以上。

通过对各家系饲养观察试验,测定产蛋量、种蛋平均重量、受精率和孵化率等指标,并记录和统计数据,详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应用闭锁群小家系提纯选育方法对籽鹅进行提纯复壮后,籽鹅繁殖性能得到恢复,产蛋量提高,繁殖性能稳定。

图2为籽鹅繁殖性能的提纯选育情况比较图,可更为直观的看到籽鹅经提纯复壮后的繁殖性能变化,说明应用闭锁群小家系育种恢复性能效果较好,从图2可以看出产蛋数和孵化率提高较为明显。

2..3籽鹅生长性能的选择

选育群体各家系后代留种均为等量留种,每个家系留种数量为公雏5只、母雏25只,并给每一只留种雏鹅佩戴翅号标志,对雏鹅个体测量初生重,并记录,以后每周测量1次体重至56日龄,之后120日龄测定1次。对后备种鹅挑选时采用个体选择结合家系选择的原则。

个体顺序选择:根据留种后备鹅个体体重高低选留后备种鹅,要求选留生长发育正常,体重在群体均值范围内,符合品种志标准体重的个体种鹅。

家系选择:根据家系繁殖性能均值比较选留后备种鹅。

提纯复壮选择要求:后代留种籽鹅个体均为家系繁殖性能均值高于群体均值以上,且体重在群体均值范围内的个体。

通过测定各家系后代种鹅各周龄体重,监测籽鹅经提纯复壮后的生长性能,籽鹅各周龄体重测量详见表2。

2..4成年籽鹅体重和体尺性能测定

对经过两年提纯复壮300日龄籽鹅的体重和体尺性状进行了测量,监测品种体况情况(见表3)。

3、讨论

3.1籽鹅外貌特征的提纯选育

籽鹅形成的历史悠久,在1980年黑龙江省内组织专家进行了区域性调研,并提出了选育意见,后期把籽鹅定位为黑龙江省地方品种收录到《黑龙江畜禽品种志》中,近年来,籽鹅又收录到《中国家禽品种志》中。文中试验研究中,对籽鹅的选择标准严格按照《中国家禽品种志》中籽鹅外貌描述要求进行选育。为方便试验选育在外貌上倾向于选择头部带缨的籽鹅。

3.2籽鹅繁殖性能的提纯选育

2006年,孙凤等对籽鹅进行闭锁选育,试验应用小群选育逐步提高籽鹅产蛋量,结果表明籽鹅经过选育提高了产蛋量,建立了体型外貌较为一致,产蛋量较高的核心群。本研究中应用闭锁群小家系育种技术,以每个家系1只公鹅5只母鹅等比例建立30个小家系,经过2年的提纯复壮,使籽鹅年产蛋量由原始群体的60.2个提高至83.4个,受精率稳定在93%-94%水平,孵化率由原始群的76.36%提高至86.27%,这就说明应用闭锁群小家系育种技术对籽鹅进行提纯复壮效果良好,可逐步稳定群体加大选育,提升籽鹅繁殖性能。本实验研究与孙凤等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然而使用小家系群体选育能够更好的选择高产籽鹅个体,加快籽鹅的提纯复壮进程以恢复籽鹅的高产优良特性。

3.3籽鹅生长及体尺性状的研究

2006年,陈清和李馨等分别展开了对籽鹅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为籽鹅的深入研究、保护利用以及鹅的新品种(品系)培育和鉴定工作提供理论依据。2008年,周瑞进等研究测定了籽鹅各项体尺指标,初步建立籽鹅的各项体尺指标的参考值和参考范围。本研究中针对籽鹅的提纯复壮两年中后备种鹅的0-56日龄和120日龄体重进行了测量,并对300日龄成年籽鹅体重体尺性状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籽鹅经提纯复壮后各周龄体重未见差异,然而300日龄成年籽鹅与周瑞进等研究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选用籽鹅基础群来自场区自繁和与籽鹅品种志中描述原产区地域外购,故与其他报道存在差异。

4、结论

籽鹅是黑龙江省特有的优良地方品种,但由于开发迟缓,生产上仍处于原始小农状态,商品化和产业化程度较低。本研究中籽鹅经过提纯复壮选育,能够恢复其原有高繁性能,运用闭锁群小家系育种技术可以提高籽鹅产蛋量和孵化率。由于家禽对繁殖性能与生长性能呈现负相关,故而在选择繁殖性能的同时要兼顾生长性能的选择,使品种产蛋量提高后对其体尺体况有较小的影响,这样就能在保证体貌和群体整齐度上更容易选育,加快建立籽鹅保种群,进而保护籽鹅这一优良的品种资源。还需要通过保种场和育种场的建立和开发,对籽鹅品种选育、品系选育和配套系杂交利用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推广,培育适应不同区域市场特色的专门化品种(系),并组成配套系,进行市场化。

黑龙江籽鹅的品种特性及保种技术


籽鹅原产地东北松辽平原,是我国优良的地方鹅品种之一,因其突出的产蛋性能而得名。黑龙江籽鹅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体型小、产蛋量高、早期产肉性能佳、抗寒能力强、性成熟早等优点,是在黑龙江省特有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独特的地方品种。通过对籽鹅品种资源的保护,可保持籽鹅较高的生产性能。现介绍了籽鹅的品种特性和保种技术。

1、黑龙江籽鹅的现状

黑龙江籽鹅是优良的地方蛋用鹅品种,因其较高的产蛋性能而得名,原产自黑龙江的绥化市和松花江地区,主产区为肇东、肇源、肇州。籽鹅在黑龙江省特有的自然环境下已形成了性能较为稳定的种源群体,具用很高的繁殖性能,是我国重要的鹅种之一。但是目前对于籽鹅的保种工作开展的较少,缺乏系统的选育和性能测定,使得籽鹅的生产性能降低。另外,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籽鹅长期无组织的选育,公鹅的饲养量少,而使母鹅与其他鹅种杂交,造成品种混杂,出现产蛋量下降,籽鹅的数量减少等情况,如果长期按此现状发展下去,会有品种覆灭的可能,因此对籽鹅的提纯复壮,进行品种的保护非常重要。同时要结合科学的饲养管理,提高籽鹅的生产性能。

2、黑龙江籽鹅的品种特性

籽鹅的体型小而紧凑,略呈长圆形,劲细长,头上肉瘤小,头顶有缨,颈细长,胸部丰满向前突出,全身羽毛为白色,尾部短平,尾羽上翘。虹彩为蓝灰色,皮肤为黄色,喙、胫、蹼为橙黄色。籽鹅适应性较强,具有抗寒能力和抗粗放的特点,饲料的利用率较高。籽鹅早期的生长速度快,产蛋量高,肉质好,因此其早期的产肉性能较好,仔鹅性成熟较早,一般在6月龄开产,每年产蛋量可高达80-100枚,平均蛋重为131g。在较为寒冷的季节仍然可保持较高的产蛋性能,有的在换羽期仍可产蛋。籽鹅无就巢性,靠人工孵化,公鹅的利用年限一般为3~4年、母鹅为4-5年。

3、黑龙江籽鹅的保种技术措施

种鹅的选择。在籽鹅的中心产区选择多个血缘,要符合籽鹅的外貌和体型标准,羽毛和体形都要具备该品种的特征。种鹅必须发育正常,且健康无病。在选择公鹅时要重点选择体格健壮,雄性特征强的个体公鹅,以提高品种的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产肉性能、种蛋的授精率以及孵化率。在选择母鹅时要重点选择骨盆和腹部较宽的个体,以提高品种繁殖性能。无论是选择公鹅还是母鹅都要选择精神状态良好,姿态平稳,羽毛光亮,无病无残,性征明显的个体。保种工作要采取家系保种,要按记录记载进行选择,留为种用的籽鹅要有详细的个体和家系记录,并且要根据记录选择优良的个体。在选种时要分阶段进行,因籽鹅的不同阶段其外貌和记录体重不同,要按照外貌和记录进行综合的的选择。

做好选配工作。实施家系配种,保种场对核心群进行饲养、繁殖和选育,将繁殖的仔鹅作为生产群体,每年都要从生产群体中选择后备种鹅,以更新核心群。各家系都要留种,以保证籽鹅的血缘不被缩小,每年每个核心群要选留30个家系后代,达到保种家系数目不变。还要建立合格的选配制度,降低近交率,可使用各家系间公母鹅轮回配种的方法。

人工孵化。因籽鹅无就巢性,完全依靠人工孵化,将收集的种蛋在孵化器内进行分区孵化和落盘,将同一母鹅所产的种蛋放在同一区域内,以便于出雏后及时的配上个体翅号,以明确血缘。在孵化前要做好种蛋的选择工作,种蛋在收集后要进行1次初选,将破壳蛋、沙壳蛋、畸形蛋挑出。选择好的种蛋要进行熏蒸消毒后才可入库存放。在入孵前再进行1次选择,可用照蛋器检查,以剔除不合格的种蛋。然后放入孵化机进行孵化。在孵化时要控制好孵化的温度、湿度,做好通风换气工作。在孵化的过程中要适时的翻蛋。

仔鹅培育。将配带有翅号的雏鹅按要求放在保种区内进行放牧饲养,以防止籽鹅固有的耐粗放性和抗逆性因在保种场优越的饲养环境下而发生退化。待饲养到一定阶段后再进行回收饲养。

种鹅的饲养。留种时仍要以家系选择的方法为主,并从亲本家系中产蛋量高的群体中选留下一代的种鹅。下一代的后备种鹅在选种时也是在外貌和体型要符合标准的前提下留种。为了加快选育的进度,应该从仔鹅中选择下一世代的后备种鹅,因后备种鹅无产蛋成绩,因此,在早期选种时要依据亲本的生产成绩来估算育种值。

做好疫病的防治工作。种鹅要按照免疫程度进行科学的免疫接种,同时还要实施科学的消毒制度,严格的进行消毒。要建立封闭、隔离的场来进行育种和保种的工作,工作人员进出时均要消毒,严禁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在饲养种鹅和商品鹅时都要严格的执行无公害的养殖规程,建立各项生产记录,为科学保种提供依据。

籽鹅的品种特性
一、外貌特征
籽鹅体型较小,紧凑,略呈长圆形,头上额包较小,颌下垂皮(烟袋)较小,颈细长,背平直,胸部丰满略向前突出,腹部一般不下垂。羽毛白色,多数头顶有缨状头髻,颈羽平滑而不卷曲,尾部短而平,尾羽上翘。眼虹彩为灰色,喙、胫及蹼皆为橙黄色。
二、生长发育
籽鹅出生公雏重70.53±6.89g,母雏重70.83±7.13g。4周龄公鹅重949.53±221.04g,母鹅重864.92±193.32g。12周龄公鹅重2859.64±502.11g,母鹅重2658.17±466.26g。16周龄公鹅重3775.40±374.77g,母鹅重3081.50±442.48g。300日龄龄公鹅重4.31±0.43kg,母鹅重3.48±0.59kg。籽鹅羽毛生长较快,出生后20日龄左右长出尾羽,60日龄左右全身羽毛长全。
三、繁殖性能
籽鹅成熟早,无就巢性。公、母配种比例1∶5~7。春季受精率高,夏季下降。种蛋受精率85%~90%,受精蛋孵化率78%~83%。
四、产蛋性能
开产日龄是180天。年平均产蛋量为100枚左右,多者可达180枚。蛋重在94.8~154.4g之间,平均蛋重(123.3±9.5)g;蛋形指数在1.63~1.24之间,平均蛋形指数1.45±0.05。蛋壳为白色,蛋壳厚度0.574±5.13mm。蛋黄色泽7.5±0.67,哈氏单位74.55±8.68,蛋黄比率33.425%。
五、产肉性能
13周龄公鹅半净膛率75.89%,母鹅76.95%;公鹅全净膛率67.68%,母鹅66.09%。300日龄公鹅半净膛率79.0%,母鹅79.1%;公鹅全净膛率70.9%,母鹅70.8%。
六、产绒性能
16周龄公鹅产绒50.69±11.16g,产绒率35.89%;母鹅产绒41.64±6.58g,产绒率36.39%。

钢鹅(铁甲鹅、建昌鹅)


钢鹅(Ganggoose)又名铁甲鹅、建昌鹅。

一、一般情况

(一)原产地、中心产区及分布

钢鹅原产地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中心产区为安宁河流域的西昌、德昌、冕宁、会理、宁南、越西及攀枝花市的米易等县,在高寒的昭觉也有饲养。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西昌市位于北纬27o32~28o10、东经101o47~102o23,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脉区的安宁河谷,海拔1150~4182m,年平均气温17.1℃,最高气温36℃,最低气温-3.6℃;无霜期273天,年降水量1024.6mm,年平均日照时数2000~2500h,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甘薯、马铃薯等。产区水源丰富,土壤肥沃,草地面积广阔,为钢鹅的饲养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西昌古名建昌,据县志记述唐朝懿宗时(859--872)建建昌府,故西昌钢鹅又名建昌鹅。安宁河流域多为丘陵,水草丰盛、雨量充沛、年温差较小,是养鹅的理想环境。有大量的农副产品和青绿饲料供给是形成本品种的物质基础。历史上,该地区交通闭塞,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无外地鹅种流人;同时,产地回族人多,户户有养鹅的习惯,除肉用外,还取其腹脂作为食用油的来源。长期以来群众注意选择体型大的鹅作种用,这对钢鹅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二)群体数量及变化情况

钢鹅存栏量1986年为2.9万只,1995年为3.3万只,2005年为4.9万只。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钢鹅体型较大,头颈高昂,颈长而弓,胸背宽广,背平直。成年鹅从头顶部起,沿颈的背部直到基部,有一条由宽逐渐变窄的深褐色鬃状羽带,颈两侧及腹部、小腿羽毛呈白色略带浅棕色。背羽、翼羽、尾羽为棕色或白色镶边的灰黑色,似铠甲,故又名铁甲鹅。腿外侧羽毛为灰黑色,有浅灰色镶边。喙呈灰黑色,虹彩呈灰色,皮肤呈黄色或淡黄色,胫、蹼呈橘红色,爪呈黑色。

公鹅前额肉瘤比较发达,呈黑色,质地较坚硬。母鹅肉瘤扁平,腹部圆大,腹褶不明显。雏鹅绒毛呈黄色,10~20日龄胎毛逐渐转为灰色,俗称翻白毛或换胎毛。

2.体重和体尺钢鹅成年鹅体重和体尺见表1。

(二)生产性能

1.肉用性能钢鹅生长期不同阶段体重见表2,屠宰性能见表3。

2.蛋品质2005年12月西昌市畜牧局在西昌市安宁镇随机抽测360日龄鹅所产蛋50个,平均蛋重177.9g,蛋形指数1.53,蛋壳白色。

3.繁殖性能据对西昌市西郊乡、裕隆乡等养鹅户的调查,钢鹅180~200日龄开产,年产蛋数38个,平均蛋重178g。种蛋受精率83.7%,受精蛋孵化率85%~98%。90%的母鹅有就巢性。

四、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一)保种方式

尚未建立钢鹅保护区和保种场,处于农户自繁自养状态。

(二)选育利用

长期以来自繁自养,尚未进行钢鹅的系统选育和开发利用。

五、品种评价

钢鹅属中型鹅种,耐粗饲、易肥、肉嫩味鲜、适应性强;由于当地农户习惯利用钢鹅强制填饲生产鹅肥肝,具有较高的产肉性能和肥肝性能。在加强钢鹅保种选育的同时,可以产蛋量高的鹅品种为母本,以钢鹅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杂交利用。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071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鹅结核病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