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河蟹塘管理重点—“水质清爽、水体稳定”


俗语有云:“热在三伏,冷在三九”。
三伏天是在小暑和处暑之间,一年中温度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今天是7月12日,也是今年初伏的第一天,按中国的古历来算,是真正热天的开始。
今年的“三伏”长达40天,那么池塘的管理重点有哪些?
【蟹工观点】:维持池塘水体稳定、水质清爽是目前最为重要的河蟹养殖管理工作。(蟹工本人特别崇尚“高温清水养蟹、低温肥水养蟹”)
本图片毛吉总店长提供
一个池塘的水质清爽、水体稳定足以证明与反馈:这个池塘目前的底部环境、水草长势与活力的良好情况以及该池塘养殖老板对池塘前几个月综合管理的能力。
而且一个池塘的水质清爽、水体稳定也足以证明:这个池塘的溶氧、pH值以及其他理化指标的稳定与安全,也是较为适宜螃蟹摄食、蜕壳、生长的环境,也是容易出相对大规格螃蟹的环境。
反之:则水中悬浮物、有机质较多、水体浑浊、透明度低,水草挂脏、腐烂、恶化水质与底质,最终影响螃蟹的生长、蜕壳、规格,甚至会导致病害与死亡。
【具体做法】:
1、加强维持水体有益菌群的优势,7~10天定期补充真正的活菌制剂:“生力菌”或“好润菌”。(蟹工认为:水质清爽的塘口,相对有害菌非常少,加强有益菌的补充,能够非常有效的抑制有害菌的数量以及病害的控制,不必经常使用刺激性较大的消毒剂,相反刺激性较大的消毒剂对水体稳定性的破坏是非常大的)
2、加强水草茎干的韧性与根系的发达、促进水草净水活力,定期补充高温阶段水草必须的钾源、碳源
3、加强改善池塘底部,比较适合高温阶段使用的底改——“超能粒”:降解型除磷增氧底改,每一粒都用心打造。
【蟹工特别提醒】:
1、水养草,养水即为养草,高温阶段,特别是伊乐藻方面的养护。
2、增加有益菌的补充、减少刺激性消毒剂的使用,不仅有助于水体的稳定,更有助于抑制病菌是生长及减少病害的发生。

相关阅读

三伏天高温期罗非鱼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高温期罗非鱼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做好底改消毒预防。

2、减少投喂。当链球菌病暴发时,减少饵料的投喂或停餐,并换水降低池水肥度,可以降低病鱼的死亡率,原因可能是减少鱼体的进食量可以减少健康鱼的感染机会。

3、降低饲养密度。当疾病发生、刚出现死亡时,应该降低饲养密度,减少应激因素和疾病传播的机会,有助于降低鱼群的死亡,减少损失。

4、提高鱼体抗病力。提前一个月做好内服预防。(如三黄散+板黄散+多维)

5、充分供氧。开机增氧,使鱼群得到充足的氧,降低氨氮、亚硝酸盐,减缓鱼群的死亡。

6、重视调控水质。提高水位,稳定水温;换掉部分池塘底层水;及时适量加水;检测水质;注意调节、保持水质肥、活、嫩、爽,呈微碱性。
7、降低水温。高水温是造成鱼群应激和细菌繁殖的条件。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降低水温有助于控制链球菌病的发生。
小的鱼池可以在上面建遮阳棚,或者在夜间开足(增氧)搅水机,可以适当降低水温。

今年高温天气死的鱼都是二两重左右的较多!如下图
养鱼重在预防,三天检测一次水质,一个月用中草药拌料预防(一至两次)每次三至五天!一个月停四天料,(养它就好好爱它)不要等到大量死鱼了才来预防!已经迟了!
目前没有针对罗非鱼链球菌的特效药,大多数养殖户面对链球菌只能无奈地选择抗生素大剂量内服,其实这种做法适得其反,抗生素短期内可以起到压制继发细菌病症的作用,但是抗生素的使用又给病体本来就病变的肝胆雪上加霜,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一停药马上又死,进入不能停药的恶性循环。

所以建议养殖户换个思路,以中草药内服提高机体免疫力、恢复机体机能、排毒预防为主,辅以少量许可使用的抗生素治标,切忌大量使用抗生素。只有病体免疫力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特别要注意使用抗生素时,一定要遵循有关用药法规,否则,将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到时候链球菌病好转了,但鱼又因药残问题被加工厂拒收,那麻烦就更大了。

三伏天网箱黄鳝饲养的四个关键技术



养殖户如何让网箱黄鳝顺利度过三伏关,是黄鳝养殖获得高产高效的重要环节之一。本阶段饲养技术要点如下。

1、控制水温
黄鳝养殖最佳适温24-28℃。三伏天池水温高达35℃以上,直接危害黄鳝生长。此时期应把水温控制在28℃以下,其方法如下:
遮阳池上方须搭物遮阳,面积占池面的2/3即可。池旁栽种葡萄、丝瓜、扁豆等经济作物。池内放入瓦片、树墩作人工洞穴,便于鳝鱼栖息避署。
加水一般1-2天加水1次,并保持水面离池壁最上端25-30cm,避免黄鳝爬壁逃逸。加新水应缓缓冲坑,经过一段时间,细流注入,温差不大于2℃。

2、调节水质
养鳝池水保持“肥、活、嫩、爽”,是加速鳝鱼生长、安度三伏天的必要条件之一。优良水质标准是:水色清爽,呈淡褐色或嫩蓝色,且经常有变化,透明度为30cm左右,池水肥而不老。如水色发黄或发白,应加注新水或用生石灰加塘泥全池泼洒,以改善水质。

3、科学饲喂
三伏天是黄鳝摄食旺期,应把好饲料质量关、数量关,保证鳝鱼快速生长。鳝饵以蚯蚓、蝇蛆、河蚌肉及动物内脏等新鲜饵料为主,同时辅喂适量的瓜果等植物性饵料。动物性饵料一般洗净后,以200mg/L的高锰酸钾浸泡3min,再用清水淋后投放在沉于水3cm左右的饵料台上。一般鲜饵占体重6%-8%,干饵为3%—4%,变质残饵要及时清理。

4、防逃
防逃雷雨天或水质恶化、有孔洞时最容易发生逃逸现象。因此,连续大雨天气应及时排水,防止漫池逃跑,排水口处应有可靠而坚实的拦鱼栅,经常检查排水口,以防鳝鱼从排水口逃逸。

河蟹塘水体浑浊的原因分析



蟹塘出现水浑的现象,而且有的长时间解决不了,用了很多的药物也不见效。根据日常工作经验,蟹塘水体浑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蟹在池塘的一角大量活动所致。建议养殖户要购买当地优质扣蟹,且一次放足。
2、池水过浅的塘浑浊度高。水位深的塘浑浊稍好过水浅的塘,原因是水浅的塘蟹活动空间较小,且水浅水温易上升造成河蟹提前觅食活动量增加导致,建议养殖户要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加注水。
3、前期水质过瘦,尤其是导致青苔滋生的塘,水体浑浊较为严重,而且较难治理。前期水肥的塘,没有青苔,水质清新、草长势好,不见水浑现象。养殖户要有这个理念:前期一定要水肥些。
4、营养不足,导致蟹非正常活动,觅食活动频繁所致。日常仔细观察蟹吃食情况,及时增加投喂量或增加投喂次数,多投喂些高蛋白饲料。
5、水体浑浊有假浑现象。由于地质以及降雨,会使水看起来有些浑浊,用白瓷碗打出水来发现并不是很混,此种水用吸附剂,如净水剂、护水解毒安类产品配合底改就可解决。
6、下雨导致水浑浊。下雨后泥浆水流入,河蟹会出现应激反应,活动量增强导致水浑,等天晴后,观察两天,若未能恢复,此时吸附剂或者粉剂底改使用两次即可。
7、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因为最近气温一直较低,有害微生物大量滋生,也会导致水体发白、显浑,此时消毒后投放EM菌或者光合细菌,配合肥水使用效果更佳!
8、鳃上有纤毛虫寄生。整个养殖至今没有杀虫,也导致水体浑浊,纤毛虫以及轮虫、枝角类过多导致藻类不能有效繁殖,藻类不能繁殖直接影响对有机碎屑的微小粒子吸附利用,从而导致水浑,此种水杀虫后,消毒,进点新水后重新肥水。
9、底质恶化导致蟹活动不正常。清塘时,要清除过多淤泥;早用微生物水质改良剂,不要过度投饵。
10.、缺乏矿物质,水温上升后水草大量生长导致矿物质不足。连续几次底改、吸附都没有成功的塘口,此时的原因可能是水体里有大量的悬浮物,此悬浮物的密度与水极为接近,而且粒径较大,吸附剂难以吸附,所以导致较难治理。
建议换掉三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的水,然后重新做水(包括肥水、投放微生物)。通过换水降低此种物质的含量来提高水体透明度。

河蟹塘常见水体对流情况分析


养蟹的朋友们都知道,水体是螃蟹的栖息地,一切能够影响水体,引起水体理化指标发生变化的因素,都值得我们密切关注。通常,我们关注得较多的是高温、雨水、浮游动植物、青苔、水草、残饵粪便等有机物等等,在这里,我想说一个大家容易忽略的点,就是水体的对流情况。它是怎么发生的?什么时候发生?对养殖生产又有什么影响呢?接下来,我就具体地和大家讲讲。
一般来说,水体的对流作用是由重力作用引起的,即表层水由于重力作用而下沉,底层水相对较轻而上浮,从而引发了上下水体的交换,相应的上下水体的物质也进行了交换、融合。
1、风力吹拂引起的对流混合
水面受到风力吹拂后,表面的水会顺着风的方向运动,在下风口聚集、堆积,使下风口水面增高,此时,在重力的作用下,下风处水体下沉,底层水体向上风处运动,从而形成风力环流。一般来说,在水面开阔、水体较浅的水体,风力作用明显。对于河蟹的养殖,春季蟹池水位低,多风,容易发生风力环流,水体的混合带来的是溶氧、营养盐等均匀分布。而在养殖的其它季节,由于水位加深,气温升高,风力带来的作用相对有限,对流作用也只是表层区域的。在这里,极强的大风我们就不做讨论了。
2、加水、过水引起的对流混合
螃蟹的养殖使用的是外源水,通常是从邻近的小河里面抽取,所以,就有了加水、过水的过程。和风力引起水体流动相似,加水、过水也是水体沿着一定的方向运动,但之后呈扇形分开。通常,在春季逐渐加深水位的时候,池塘中水体混合较为彻底。而在夏秋季节,由于水位高,加水、过水主要的作用表现在注入新鲜外源水、保持水体流动、增加水体溶氧等等,在对流混合方面效果并不明显,但是大规模的换水,则会引起大范围的水体运动,水体充分混合,换去死水、坏水、浓水、浊水,注入健康的水,这对养殖生产是极为有利的,但是要注意螃蟹的应激。
3、季节变化引起的水体对流
正常情况下,水的最大密度温度为4℃,根据河蟹的养殖周期,季节变化引起的水体对流主要是在夏季转秋季的时候。这个时候由于气温下降,表层水和岸边的水温度下降较快,导致水体上重下轻,发生密度环流。此时正值8、9月份,河蟹养殖接近尾声,由于气温下降快,密度环流导致底层物质泛起,蟹塘容易缺氧,河蟹会产生应激。所以,我们应当适当地降低水位,注意及时增氧,并做好河蟹的强体质、抗应激工作。
4、昼夜温差大引起的水体对流
昼夜温差大集中在春秋两季,低高温之间的转换剧烈,不同水层密度出现差异,引起密度环流,河蟹极易产生应激,同时还有河蟹缺氧上岸上草的风险、引发倒藻,这个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注意防范。
5、暴雨天气引发的水体对流
相比于其它情况,强降雨引发的对流显得不那么温柔。大量的雨水从天而降,由于雨水温度较低,相对较“重”,落入池塘中,引发水体的剧烈冲突,上下水体强烈对流,大量的底部有机质泛起,有害菌滋生,耗氧加剧,蟹池极易缺氧和倒藻,而因此带来的应激反应对河蟹的体质和免疫力也是打击巨大,河蟹容易发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做的是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在雨前适当地肥水,泼洒一些抗应激的产品,雨后增氧、消毒、肥水、增强免疫力等等。
6、增氧机工作引发的水体对流
在河蟹养殖中,使用得较多的增氧机主要是微孔、水车、涌浪,而这三种增氧机工作时均能够引起水体的对流。所以,增氧机的启停应当遵循“三开两不开”的原则,值得注意的三点是:首先,晴天中午溶氧过饱和,开启增氧机带来的水体对流混合能够减少底部的氧债,分解有机物。其次,阴雨天气本就容易缺氧,开启增氧机搅水只会加剧耗氧。最后,增氧机带来的水体对流只是一定范围的,增氧也是一定范围的。
总的来说,引起水体对流的因素不尽相同,但主要还是以水温的变化为主,这在特定的季节和换季的时候表现得尤为明显,也更值得我们去关注。所以,时刻注意季节变化、天气变化,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进行河蟹的健康养殖。

近期河蟹塘水体浓浑问题分析



四壳已然接近尾声,20xx河蟹养殖的成败就看五壳翻倍的大小了,众所周知的是要想螃蟹养的好水和草肯定少不了,“蟹大小看水草,蟹多少看水草”“清水养大蟹”关于水草这里不多说,这里主要说一下7月以来蟹塘水体浓浑问题。主要表现在蟹塘水体呈黄绿色,在近期很多养殖户老板们问我为啥水体发浓发厚?我们该如何处理这类问题?在此笔者简单分析一下并提供自己的一点意见仅供参考。
首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黄绿水?
黄绿色的水是硅藻和绿藻共生的水色,其水色稳定且营养丰富。而就目前塘口状况来看黄绿色水中除了硅藻和绿藻外还含有大量杂质及蓝藻。就其原因主要为①进入7月以后持续高温天气环沟伊乐草活力渐弱出现磅草、草根发黑糜烂、水韭菜大量漂浮蟹塘水草较少失去了对水体的净化能力。②高温天气太阳光强烈藻类光合作用增强开始大量繁殖。③部分蟹塘螺蛳投放量相对较小而养殖过程中多螺蛳的消耗量较大螺蛳清水作用被大幅度降低。
就目前情况来看浓黄绿色水对河蟹养殖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影响:
①黄绿色水水色较浓厚,水体透明度较低,阳光照射不到底部,容易导致水体底部缺氧。
②在目前水草活力不好尤其是大雨过后水草趴底的情况下,水体透明度过低极易导致水草在池底糜烂从而败坏水质。
③水体底部缺氧条件下大量细菌滋生,提高了河蟹的发病率及蜕壳死亡率。
④水体透明度较低而目前天气闷热的条件下,水体底部温度得不到释放而导致底部温度升高影响河蟹蜕壳后的生长。
那么如何处理呢,笔者提供以下几点处理意见:
①水草多且活力尚好的塘口建议早晨先少量换注外源水,过水后用“水博士”1瓶3亩地解毒、调水。下午“全效底改片”一袋5亩降解水中杂质、增加底部溶氧、改善底部环境。第二天晴天用黄金益菌素发酵液一亩地五斤+优加益生菌1袋3亩地调节水质抑制蓝藻生长。
②缺水草的塘口可每天早上少量换注外源水持续2-3天,亦可补栽水花生为河蟹提供遮阴物且能净化水质。然后用“水博士”一瓶2亩地解毒,下午用“全效底改片”一袋5亩降解水中杂质、增加底部溶氧、改善底部环境。最后用黄金益菌素发酵液一亩地五斤+优加益生菌1袋3亩地调节水质抑制蓝藻生长。
③河蟹养殖塘全年螺蛳投放量大概为500—600斤,水体浓浑的塘口可根据自身塘口状况适度投放螺丝(避开大缺氧的环境)虑食蟹塘过多藻类达到净水的目的。

河蟹塘水体发黑塘口微缺氧怎么办



现阶段很多朋友在问到“我家蟹塘水黑缺氧怎么处理?”,笔者就自己的观点简述一下,如有不对请多多谅解。
(图1)
(图2)
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现阶段蟹塘水黑的主要原因
一、现阶段水黑的原因
1、水草的大量腐烂
2、青苔的大量腐烂
二、针对这三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处理呢
1、水草大量腐烂的塘口
这个是现阶段水黑缺氧的主要原因对于这种塘口我们怎么处理呢?
(1)把能用到的井都打开,一边进水,一边排水,让水体尽可能地流动起来
(2)看塘里螃蟹缺氧是否严重。如果严重在进水后,有增氧机的塘马上开增氧机(有增氧机的塘口这一步应该放在第一步之前),如果没有增氧机,就马上使用快速增氧药物,同时我们可以在塘里安装简单的增氧设施(看图3);如果不严重那么就不使用。
(图3)
(3)去塘里的各个地方去找草,找正在腐烂发黑的草。因为这个时候塘里水体发黑并且缺氧肯定是水草腐烂引起的。当我们找到腐烂发黑的水草时,接下来也就是最累人的环节捞草。这个时候我们自己捞草肯定是来不及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请人捞草,人多力量大这个时候就充分的体现出来了。当我们把腐烂的水草捞除后,切记还没有完事,这个时候我们还得去把水草密集部分的水草也捞出来,我们可以在水草密集的地方捞几个大洞,让水草有更多透气空间。说白了就是减少局部密集水草耗氧,防止没有腐烂的水草因为此时水体的低溶氧而腐烂,加剧水体缺氧,从而引起螃蟹的大量死亡,这叫缺氧后水草腐烂的连锁反应,恶性循环。如果不及时捞除,螃蟹肯定会严重缺氧,上草、上网、上岸,从而造成螃蟹的大量死亡。如果大家现阶段遇见塘里水草腐烂造成缺氧的,一定要这个环节下苦功夫,不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图4)
(4)当以上工作都做了后,大家就可以开始做解毒改底工作了。解毒是因为水草腐烂后会产生大量的氨氮、亚盐、硫化氢等毒素;改底是为了分解池塘底部残留的烂草小碎屑,同时分解池底的耗氧有机物。
2、青苔大量腐烂的塘口
青苔大量腐烂的塘口分两种处理情况
(1)只是水体发黑塘口微缺氧或者不缺氧的塘口
这种情况我们首先大量换水(当然有增氧机的我们首先开增氧机),然后及时捞除能捞除的青苔(特别是飘在水体表面的青苔,让水体能更容易起浪,同时减小耗氧),最后做好解毒改底工作,这样处理后基本上就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2)青苔腐烂引起水草也腐烂的塘口
这种塘口参考上面水草大量腐烂的塘口的处理方案,思路是一样的。

河蟹塘水体发粘如何处理



姓名:杨老板4月15号
地区:马鞍山当涂
养殖品种:河蟹
养殖规格:20亩
水质指标:pH8.3亚盐0.15mg/L氨氮无DO18.2mg/L
池塘情况:
池塘表面水层有少量泥皮,且水体发粘,有机质含量过多,下风口有油膜,水草长势差。亚硝酸盐偏高,河蟹食欲不振,吃食量减少。
用药史:用生物肥肥过水,肥水前一天使用解毒应激精华液解毒。
情况分析:由于螃蟹在蜕壳期间投喂的冰鱼有剩余,在水中腐烂产生过多的有机质,导致水体流动性差,水草长势不好,螃蟹的摄食量减少。
处理办法:针对泥皮,先用整底干撒有泥皮的地方,然后使用底立安(5亩/包)干洒。最后用全能(3亩/包)+靓水(5亩/包)全池泼洒。
回访:
一周后回访发现,水体透明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且水草的活力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亚硝酸盐控制在了安全范围内,河蟹恢复摄食,晚上不再有缺氧上岸的现象。
总结:由于4月份温度升高,螃蟹进食量增加,饵料量增大,大量投喂冰鱼和豆粕等饵料,水体中菌类缺乏,分解能力不足,导致水体中有机物没办法被分解让藻类吸收,从而漂浮在水面上,透明度变低,空气中的溶氧没办法进入到水中,光照不足,导致水草长势一般。及时补充水体中芽孢杆菌的数量,加快水体中有机质的分解,也有助于培藻、调水。经常使用一些强氧化型的底改,进行增加底部的溶氧,来降低亚硝酸盐和氨氮等指标。

5月份河蟹塘水草和水质管理措施



一、水草管理
总的要求是保持水草鲜嫩,草头控制在水面750px以下,根部粗壮呈白色,覆盖率在40%-50%,围网种草面积不超过池塘总面积的1/3。板田水草采用条块式东西向布局,设有草带和无草带,有草带带宽3-4m,无草带带宽2-3m。具体保草护草措施:
1、伊乐藻
伊乐藻出水面容易开花老化,因此要勤割草头,尽量不让它露出水面。割草后,要用果酸类解毒剂对水草伤口处进行修复。根部发黄发黑,草茎细弱,说明水草活力严重不足,要分清情况及时处理。
因水草郁闭度高、光照不足引起的,要勤用耙子对水草密集处进行稀疏,增加光照的通透性,并通过改底改善水草根部生长环境;因肥力不足引起的,要补充磷钾肥和水草专用肥;水草草茎有黑斑,可能是害虫咬伤继发霉菌引起,要进行消毒杀菌处理;水草上附着钢丝藻,要进行杀藻处理;水草上挂脏,要先用果酸类解毒剂解毒,再用微生物制剂结合液态氨基酸处理。
2、苦草
5月份的苦草正处于萌芽生长阶段,极易遭到破坏。主要是虫害和河蟹、青虾的摄食与爬动造成的伤害。虫害要进行杀虫处理;河蟹、青虾的摄食、爬动造成的伤害,建议围网保护。苦草数量不足的,可以分期分批补种。
3、轮叶黑藻
5月份的轮叶黑藻分支很少,同样极易遭到破坏,应围网保护,尽量不让河蟹进入围网区。要根据水草的长势,适当补充磷钾肥和水草专用肥。
二、水质管理
总体要求是水体清澈,有光泽,透明度1000px左右,富含单细胞优质藻类,水面无浮膜。水体pH值7.5-8.5,氨氮≤0.2、亚硝酸盐≤0.05、溶氧≥5mg/l。具体措施:
1、适当肥水调水
5月份水体透明度在1000px左右即可,因此在肥水的过程中应以轻肥为主,少量多次,在肥料上以氨基酸液态肥为主,结合微生物制剂使用,也可适当补充钙、磷、镁、铁、硼等微量元素,维持池塘良好藻相。
2、稳定池塘各项理化指标
保持池塘水环境的总体稳定,避免各项理化指标的大起大落,防止出现应激反应。
(1)氨氮超标:在外源水较好的情况下,以换水为主;外水源较差,先解毒,降PH值,增氧,配套使用微生物制剂处理。
(2)亚硝酸盐超标:增氧,泼洒微生物制剂。
(3)pH超标:pH值低于7.5,用生石灰进行调节;pH值高于9.0,先割去多余的水草,每亩泼洒红糖1.0-1.5kg,结合微生物制剂稳定水质。

河蟹塘水质浑浊的处理案例



客户基本信息
湖北监利县桥市镇陈老板豆蟹养殖
养殖面积:60亩
暂养围网:20xx2月15日放养豆苗45斤,去年存塘龙虾未知,麻鲢20xx5月10日下雨,5月14日水开始泥浆浑浊。
图一、现场拍摄水浑照片
处理方法
1、现场检测水质指标,指标如下:
pH:8.9mg/L
氨氮:0mg/L
亚硝酸盐:0.01mg/L
图二、现场水质检测
2、第一天上午先用护底宝改底(1包/5亩)抛撒+腐植酸钠(2斤/亩)兑水泼洒,下午用净水1号(1包/3亩)化水泼洒。
3、第三天水清后,优益菌(1瓶/5亩)稳水。
处理结果
3天后,水质清爽,客户很满意!使用底改净水+活菌调水产品5天后水清澈见底,并呈现茶褐色水质(茶褐色水质为好水的指标)。
图三、处理后水清照片
案例分析
此案例水浑是由于天气下雨气温突变导致上下水对流,加上长期未改底调水池底烂草、粪便、残饵过多池塘菌藻不平衡水体环境最容易变浑浊、发黑、发红变臭等症状。
总结
养蟹先养水,养水先养草、泥好草才好,
改底调水、菌藻平衡底好、草好、水更好!

河蟹生态养殖水质管理技巧



河蟹整个饲养期间,始终保持水质清新,容氧丰富。坚持“前浅、中深、后稳”的原则,即前期保持浅水位,以提高水温促进蜕壳,中期特别是炎热的夏秋季保持深水位,始终保持水质清新容氧充足。
养殖初期(3~5月)保持水位在0.5~0.8m,6月份后逐步加深水位,7月上旬前保持水位0.8~1.0m,7月上旬后至8月底保持水位1.2~1.5m,9月份后保持水位1.0~1.2m。
一般春、秋季每1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10~20厘米,6~9月每5~10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10~20厘米,方法采用先排塘内老水后灌注新水。高温季节每天加注新水500px左右,以降低水温,保持河蟹良好生长的水环境。
当蟹塘水质不良时,应及时采取换水或其它的措施来改善水质。5~9月每10~15天施用一次微生物制剂,再根据水质的情况辅以适当施肥。这样做可有效改善蟹塘水质,分解水中的有机物,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的含量,保持良好的水质,特别是在换水不便或高温季节效果更加明显。另外,每15~20天施用生石灰一次,用量为10~15公斤/亩,化浆后全池均匀泼洒。这样,一来调节水质,使池水呈微碱性,二来增加水中钙离子含量,促进河蟹正常蜕壳生长。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099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