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池塘处理水质浑浊一例


问题描述:
南京市溧水区洪蓝镇毛老板有两口蟹塘约60亩,年前投虾苗约10斤/亩,蟹苗约1000只/亩。7月4号付老板反映水质不太好,7月5号,在实地观察并进行水质检测发现:水体较浑,透明度约20公分,pH值、亚盐较高,其余各项水质理化指标正常,河蟹活力很差,有上草现象。
原因分析:
河蟹养殖中后期喂料多,残饵粪便等有机物较多,加上梅雨季节较长,付老板改底较少池塘底质恶化,有益菌群变少,水色呈现较浓情况。
解决方案:
7月6号上午用“爽底安”+“底生氧”(5亩/组)混合干撒,隔3天再用一次;7月10号回访付老板询问得知,水色转好,河蟹活力变好,水色透明度增加,河蟹上草现象减轻。
效果分析:
对于池塘底部恶化严重的情况,“爽底安”这种强氧化性底改效果比较显著,可以快速氧化底部有毒物质,有效改善底部环境;“底生氧”为增氧类改底,为底部有机物氧化过程提供氧气,在梅雨季节用底生氧改底可以预防缺氧,防止河蟹上岸、上草。
养殖建议:
中后期要管好池塘底部,建议养殖户定期改底、调水,在高温期,生物改底和化学改底交替使用效果较好。

相关阅读

河蟹塘浑浊水处理一例



20xx4月12日,早上7点左右,王老板来到店里,向我叙述,他塘里原来有虫子,水也很浑。而现在已经杀完虫三天了,也解过毒了,怎么塘里水还是很浑浊,水草也还很脏,问我为什么?有什么办法解决水混草脏?
为了更详细了解塘口情况,我马上驱车与王老板一同到了他的塘口。他共有两口塘,一口有12亩,一口8亩。12亩的塘,水黄混,而8亩的塘水白混。
我问王老板,今年前面都施用过什么产品?
王老板回答说,今年放完苗后,肥过两次水,用的是肥水膏和粉肥,其他的就没用什么了。后来有了虫子,又碰上了河蟹开始脱一壳,就什么都不敢再用了(担心用药对河蟹伤害)。
看着这两口各自浑浊的池塘,我先问王老板那口十二亩的泥浑塘口。
这口塘的泥浑是不是早上严重,中午减轻,傍晚又浑了?
王老板肯定了我的判断,并且说脱壳之后就一直这样,有人说料不够吃,我也加料了,但还是剩下很多,应该不是缺料了。
我向王老板解答:这口池塘是泥浑水,而且从它浑浊的时间规律来判断,可以肯定是螃蟹活动引起的,而缺料只是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很多情况能引起螃蟹活动量大,比如底部环境差,使得水环境也很差,螃蟹在底部躁动不安,吃料肯定受影响,所以你加了料,效果也不明显,而且残饵又会在底部腐败,加剧底部环境恶化。
可是我这口八亩的小塘都是一样的操作,为什么这边是白浑呐?王老板不解的问。
我继续解答:你这口八亩的小塘的虫子肯定比大塘多吧?
你怎么知道的?王老板不解的问。
而且你杀虫时是满塘杀的!我语气非常肯定。
你怎么又知道了?王老板更疑惑了。
我一看你池塘现在的情况就推测出来了,切记一点,池塘虫子多时切勿满塘杀虫。而之所以你这口八亩池塘会出现白浑的情况,很多虫子多的池塘,满塘杀虫后都会出现这种情况,不是单单解个毒就万事大吉的。整体操作应是解毒,降浊,底部改良和培藻一套操作。
那这一套下来成本有些大呀!王老板有些为难的说。
我只能就事论事,跟他讲为什么要做一整套工作。
首先,看你塘里的情况,我推断你的杀虫药的使用剂量应该不小,否则池塘也不会是这种状况,如果不彻底解毒,培藻有困难。
其次,塘里这么多虫子死在底部,底质改良是必须的,否则这种情况持续时间长了,塘里的亚硝酸盐会不断升高,而且臭底,螃蟹应激会更强烈。
再次,必须降浊,否则培藻产品没办法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好!那就听你的试试吧!王老板下了决心。
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1、杀完虫后第三天,上午解毒用绿能NC-P3亩/瓶,化水全塘泼洒。下午,用浑浊清2亩/包,化水泼洒。之后立即再用白金底改10亩/袋,全塘干撒。
2、第四天,水比前面清爽一些。上午,用活性乌金(促肥,降浊)2亩/袋,化水泼洒。下午将氨基活绿爽10亩/瓶+乳酸菌乐多6亩/瓶+水清可绿4亩/包三合一,一起浸泡2小时后,全塘泼洒。
第五天,王老板电话联系我,说水一天比一天清爽了。
到第七天回访察看,水清爽,水草也干干净净,老板很满意。

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浑浊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在河蟹的实际养殖生产过程中时常会发生水体浑浊现象。为此,很有必要作系统地分析和探究,以便于积极而科学地应对。
1.直接的物理因素

蟹池水体悬浮物质过多的原因颇为复杂,其中由直接物理因素作用产生的主要有:
①强暴雨冲涮地表沿岸(池梗)带入大流量泥浆产生的严重混浊(主要为黏土颗粒)。
②较大风浪冲刷下风岸、尤其是浅水条件下风力导致水的运动引起水层混合作用。
③在具备上层水超过4℃、且气候昼夜温差较大而同时水位较浅的条件下,白天水体受热处于“正分层”,夜里上层水向外辐射强烈而降温较快、密度增大,整个水层发生从水面到水底的垂直混合流转(全同温),带起了部分沉积物(一定数量表层淤泥的泛起产生的水体的混浊)。

这恰恰通常在处于春季中后期(4-6月)、多为浅水的蟹池中,极易经常性出现,因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的长期作用形成了叠加效应,导致混浊出现的时间相对较长、混浊度相对较高。夏季高温闷热天遇暴雨强风之后也会发生水体垂直混合流转而出现混浊现象。蟹池水位春季普遍较浅,实际平均水深大多为0.7-0.8米,这是长期以来出自于期盼“增强光照、提高水温,加快促进河蟹、水草进入生长期”而形成的一种共性缪识或误区,也可以说是“通病”。

在此浅水条件下,实际多少存有“揠苗助长”之嫌,既不利于河蟹蜕壳生长(加重了时常所发生“倒春寒”的负面作用程度,水温变化加快,且温差变幅较为悬殊,影响河蟹当年第一次蜕壳的成活率)、又有悖于水草合理生长期的形成(增强了春季水体光强,使水温较快地上升,水草出现疯长),同时也极易导致水体垂直混合流转,并较长时期地反复作用产生严重混浊。因此,春季水位不宜过浅,保持0.9-1.0米的平均水深是十分必要的

2.间接的生物因素

一般多发生于上半年,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①过度繁殖产生的大量泥鳅或河蟹因饵料严重不足引起强烈觅食活动,使水变得混浊,并且水体混浊度在一定程度上与水草种群覆盖率成负相关。一般连续阴雨天暂停投饲后就极易出现。只要清淤(保留10厘米左右)、消毒、晒塘到位,泥鳅就不会因此成害,这类塘口清塘时采用茶柏全池泼洒,清除效果尤佳。另外应注意合理的投饲量以保障河蟹摄食所需。

②叶足类的大量繁殖,较易发生在进行过为期不长的干池塘口,即所谓间隙性水体。蟹池常见的多为蚌壳虫等,通常发生在5-6月,蚌壳虫大量出现在水池底,挖掘泥土使水体变成泥汤水,对水草的危害极最大,且多为毁灭性的。蚌壳虫是黄颡鱼、花鲢等天然饵料之一,放种时可考虑套养如黄颡鱼30-50尾/亩(体长约8厘米)、花白鲢20尾左右/亩(规格0.5-0.75千克/尾),以及花骨鱼20-30尾/亩(体长约15厘米),青虾10-15千克/亩(体长约2-3厘米)等,既能增加养殖效益,又有利于食物链结构合理,较好的发挥生态调节作用,其中也包括对蚌壳虫的控制。必要时可通过放入小规格的鲫鱼对蚌壳虫加以吃食清除,不建议使用杀虫剂杀虫,因为杀虫导致河蟹长期应激导致水浑,而且枝角类是杀不光的,这批死了下批又长,掌握规律,虫子虽多,但看草有没有脏!除非虫子导致了泥浆浑,万不得己情况请不要使用杀虫药杀虫。

③有些蟹池水色有时会呈灰白色,表现水体中前期繁殖形成的大量浮游生物大量死亡,悬浮有机质较多。通过淤泥层、基肥的合理控制,套养花白鲢等措施,确保水草良好生长,并注意慎用浮游动植物颇为敏感的药物,通常就能得到较好的避免。

④水草生物性脱钙作用产生钙化物沉淀。水草长势情况,施加追肥2-3次,如每隔15天左右一次,如“旺旺单胞藻”2-3亩/袋,同时注意对水草根部的养护,15天左右施用“粒粒草根壮”5-8亩/袋。“超级硅藻王”的用法是选择晴天的9:00前兑水全池均匀泼洒,“粒粒草根壮”的用法是直接堆肥至水草四周。
下雨后水浑解决方案:第一天,“碧水灵”解毒,激活酶源稳定藻相,第二天“活力源”+“超浓氨基EM”以菌养藻,稳定藻相。

一例河蟹池塘水暗水浓的处理方法分享



一、基本情况
南京高淳区砖墙镇河蟹养殖户李老板,池塘面积34亩,7月22日早上跑塘,发现池塘水浓、水色发暗(图1),伊乐草较少且挂脏,长势不好,没有上浮,捞取伊乐草观察,根有些已发黑、腐烂。
图1水色发暗
二、检测
1.水质指标(7.22日上午9:00)
pH8.0;氨氮0.2mg/L;亚硝酸盐0.03mg/L.,池塘环沟内几乎没有水草。
2.问诊
经询问,该塘口今年伊乐草长势不好,水草挂脏严重,最近有烂根现象。李老板目前一个星期解毒一次,但改底不定期,螃蟹暂无伤亡,没有上岸。
3.镜检
镜检水体藻相较差,多以隐藻等鞭毛藻类为主。
三、处理方案
1.调水
上午:“活力源-净霸”(4亩/包)+“神力碳”(3亩/包),化水全塘泼洒。
2.改善底部环境
傍晚喂料后使用“超能粒”(3亩/包)改底,隔天再来一次
三、处理方案
7.23日开始用药,24日上午10:00去王老板塘口观察,水色变淡。据王老板反映,用药当天傍晚水体透明度升高,水开始有亮色,效果很明显(图2)由于7.23—7.25日,天气以多云为主,水色恢复较晴天缓慢,7.26天气转晴后,又追加使用了“好润菌”,水色恢复迅速且伊乐草白根增多(图3)。
四、处理效果
图2用药第二天,水色逐渐恢复
图3伊乐草白根增多
四、分析
1.养殖中后期,池塘底部有机质沉积过多,极易引起鞭毛藻类、蓝藻等的过度繁殖。
2.7月中上旬阴雨天气居多,池底耗氧较为严重,溶氧含量相对较低,极易导致伊乐草烂根。
3.”活力源—净霸“可快速分解水体大分子有机质,抑制鞭毛藻类过度繁殖,提升水体透明度。“神力碳”可为水体补充碳源,平衡水体藻相、增加水体稳定性。“超能粒”强力分解底层有机耗氧物质,改善水草根部的溶氧环境,促进白根生长。“好润菌”不但可以平衡藻相、调节水质,增加水体有益菌群,同时还可以为水草补充营养。
 指导老师 李志国
地址:南京市高淳区东湖(楼下)新村

河蟹塘水质浑浊的处理案例



客户基本信息
湖北监利县桥市镇陈老板豆蟹养殖
养殖面积:60亩
暂养围网:20xx2月15日放养豆苗45斤,去年存塘龙虾未知,麻鲢20xx5月10日下雨,5月14日水开始泥浆浑浊。
图一、现场拍摄水浑照片
处理方法
1、现场检测水质指标,指标如下:
pH:8.9mg/L
氨氮:0mg/L
亚硝酸盐:0.01mg/L
图二、现场水质检测
2、第一天上午先用护底宝改底(1包/5亩)抛撒+腐植酸钠(2斤/亩)兑水泼洒,下午用净水1号(1包/3亩)化水泼洒。
3、第三天水清后,优益菌(1瓶/5亩)稳水。
处理结果
3天后,水质清爽,客户很满意!使用底改净水+活菌调水产品5天后水清澈见底,并呈现茶褐色水质(茶褐色水质为好水的指标)。
图三、处理后水清照片
案例分析
此案例水浑是由于天气下雨气温突变导致上下水对流,加上长期未改底调水池底烂草、粪便、残饵过多池塘菌藻不平衡水体环境最容易变浑浊、发黑、发红变臭等症状。
总结
养蟹先养水,养水先养草、泥好草才好,
改底调水、菌藻平衡底好、草好、水更好!

池塘缺氧导致螃蟹爬坡、上草处理一例



基本情况:
大沙五场余老板;30亩水体;20xx1月放螃蟹苗800斤,120头/斤;白鲢1500尾,8尾/斤,死去了300尾;花鲢600尾;鳊鱼1500尾寸片;鲫鱼1万尾,10斤;30斤其他杂鱼。到6月17日共投喂饲料约3吨,冰鱼千把斤。
现象询问:6月16日凌晨巡塘,池塘四周约55%都发现螃蟹上坡、上草现象,之前七天内用过改底、增氧粉、肥水产品,效果不太理想,螃蟹上坡现象有所加重。
现场检测:水草主要是灯笼泡和吃不败,水草占整个水面面积的60%左右;氨氮、亚硝酸盐都正常;水体透明度较大,清澈见底,水草清晰可见,水深平扯约1米。
处理方法:
6月16日上午使用红片一号17包。
6月17日上午使用培藻膏3桶+速补钙加磷10包。
效果跟踪:
6月17日凌晨只有10%的螃蟹出现上坡现象,说明红片一号解决螃蟹上坡问题效果较为理想。
6月18日池塘水质较好,透明度30-40厘米,有大风,在下风口只有靠近池埂的地方水有些浑浊,其他地方都有一定的肥度。
分析:
根据放养数量以及投喂饲料、冰鱼来算,池塘里边的螃蟹密度较高,加上池塘清澈见底、水草清晰可见(水不肥),产氧不足,到了晚上螃蟹就容易因为池塘溶氧较低而上坡、上草。红片一号直接干撒,在水中可生成活性氧,在氧化池塘底部耗氧物质的同时,也可少量释放氧气,增加水体溶氧,从而达到缓解螃蟹上坡、上草的目的。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肥水,通过使用培藻膏和速补钙加磷,可以快速促进水体中有益藻类的生长繁殖。水体中溶氧80~85%都是来自于藻类,藻类繁殖起来后,便可以解决水体溶氧不足的问题,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螃蟹上坡、上草的问题。
红片一号可以快速改善水体环境、减少水体中的耗氧物质,从而缓解螃蟹上坡、上草现象,是为治标;
培藻膏和速补钙加磷可以促进藻类的生长繁殖,藻类繁殖起来后可以大大的增加水体中的溶氧,从根本上解决螃蟹上坡、上草的问题,是为治本。
在以后处理类似问题时,可以使用本方案,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第一天上午使用解毒宁1瓶+红片一号1包,一套三亩,情况严重的可加量使用;第二天上午使用培藻膏1桶+速补钙加磷3包,一套8~10亩。
(本案例由洪湖区域经理卞会振提供)

一例河蟹顶壳及脱壳不遂的处理方案



1.1池塘基本情况
地点:高淳砖墙镇;
时间:5月23日~5月25日;
塘口:42亩河蟹池,水深60公分。
当时气温:普遍在19~31度之间
症状:塘里水质较混、河蟹普遍出现顶壳,严重的脱壳不遂死亡,亩死亡约7只/天,亚硝酸和PH过高,肝出黄水。
1.2分析原因
1、苗种问题,苗种活力较差,2、气候原因,这段时间有近2个月未下雨,水位下降大,无水源加入,气温落差较大,导致河蟹产生较大的应激反应,3、当天上午9点测定水质pH在9.5左右,氨氮基本正常,亚硝酸0.2左右,透明度约15左右,
1.3处理方案
针对这种情况采用以下应对步骤1、针对PH值过高、亚硝酸高和水混的情况,水体全池泼洒其他公司的PH速降和亚硝速净,和我公司的精博神液(1瓶/2亩)+红糖(2斤/亩)2、随后再泼洒软壳红体泼洒灵主要针对河蟹顶壳(2亩/包),3、隔天全池泼洒葡萄糖酸钙全面提高河蟹抗应激能力和补充河蟹脱壳所需营养(7~8亩/包)。4、内服抗病毒免疫促长素+健肝宝(1包/20公斤料)连喂5天,建议以后平时每隔10天全池泼洒葡萄糖酸钙一次10亩/袋.
效果:用下去隔天水混明显减轻,上午9点测定水质指标,PH高9.3、亚硝酸正常、透明度约25左右。3天后河蟹脱壳不遂顶壳现象有减少,河蟹肝出黄水的较少,河蟹死亡有减少,每天2~3只/天。

夏季河蟹养殖池塘水质调控措施



在炎热盛夏季节,蟹池表层水温有时可达30℃,对河蟹生长不利,水温20~25℃适宜河蟹生长。水温太高,水质易恶化,造成水体溶氧不足,河蟹纷纷离开水体,爬到池坡,摄食量明显下降,影响生长。因此,在平时管理中,要注重水质的调节。
1、加深水位。夏季高温季节应该加深池水,降低池水温度,适宜的最高水位可保持在1.2一1.5米之间,气温特别炎热的时候,水位还应加深,最好在2米左右。
2、勤换水。高温期间,养蟹池应常更换新水,保证水质良好。更换水源要清洁卫生,无污无毒,换水时间不能在烈日下换水,以防热水灼伤蟹体,傍晚尽可能也不要换水。清晨太阳升起时是最适换水时间。换水时水草(伊乐藻)不可以脱水,如脱水时间较长容易死亡(伊乐藻),污染水质,正确的换水应边排边进,保持水位。一般5~7天换水1次。水温30℃以上,2~3天就要换水1次。每次换水或加水量不可太大,每次换去池水的1/4一l/3为宜,太大容易使水草漂浮。
3、勤捞水草。水草对水质的调节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水草的生长,吸收了水体中大量的营养元素,起到抑制水体富营养化和净化水质的作用;二是水草的生长可有效地抑制有害藻的生长繁殖,减轻有害藻类死亡时释放的毒素。
(1)种草的池塘应保持合理的密度,控制水草覆盖面积占水体面积的60%左右,6-7月份当水草覆盖率超过80%时,应在水草丛中间隔8米开辟一条宽1-2米左右的通道。水草生长过旺时可割除距水面20-625px的草头。对腐烂的水草应立即捞除,以免败坏水质,滋生病菌。
(2)靠外河捞取新鲜水草投放的池塘,高温期间,捞取的水草时间长会腐烂,应坚持少放勤捞原则,发现水草不新鲜,草叶发黄,茎干变软,应及时除去,防止腐烂、破坏水质。
4、定期改良水质。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EM菌等,每隔15一20天施用一次,可有效地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甲烷、硫化氢的含量,促进菌相和藻相的平衡。定期泼洒生石灰,每隔15一20天每次每亩池塘可用生石灰10一15kg,加水后全池泼洒,每隔20天左右进行一次。也可定期使用底质改良剂和水质改良剂,改良水质和底质。
5、增氧措施。蟹池增加溶氧的主要措施是微孔增氧,撒增氧剂,尤其是7月中旬至8月中旬,高温天气,蟹池溶氧量较低,应特别注意增氧。何时开机和开机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天气、河蟹的活动情况以及增氧机械负荷等灵活掌握。无增氧设备或增氧设备发生故障时,可采用撒洒粒粒氧的方法增加蟹池溶氧。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100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