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防疫免疫程序

养猪场养鸭 养猪

2020-06-27

一、养猪场防疫程序

1、后备母猪的防疫

①猪瘟组织苗4头份/头,1次;猪伪狂犬双基因缺失疫苗2头份/头,间隔半月加强免疫1次;猪细小病毒疫苗1头份/头;间隔半月加强免疫1次;猪口蹄疫疫苗O型、I型各1头份/头,1次;蚊虫季节留做后备母猪的,乙脑疫苗免疫2次,间隔半月加强免疫1次。注:不同疫苗免疫间隔一般为1周;最后一种疫苗接种2周后允许配种。

2、基础公母猪的免疫

每4个月免疫1次猪伪狂犬双基因缺失疫苗;每4个月免疫1次猪口蹄疫疫苗O型、I型各1头份/头;头胎母猪产后20-30天免疫猪细小病毒疫苗1头份/头;每年3月底、4月初,免疫乙脑疫苗1次;每半年免疫猪瘟疫苗1次。注:有条件的猪场应定期给后备公母猪、基础公母猪抽血检测,检测出猪瘟、伪狂犬野毒的予以淘汰。

3、仔猪的免疫

21日龄,猪瘟细胞苗4头份/头;28日龄,仔猪副伤寒口服2头份/头;35日龄,猪O型口蹄疫苗1头份/头;49日龄,猪瘟组织苗4头份/头;56日龄,猪I型口蹄疫苗1头份/头;63日龄,猪伪狂犬双基因缺失疫苗2头份/头;70日龄,猪O型口蹄疫苗1头份/头;77日龄,猪伪狂犬双基因缺失疫苗2头份/头;84日龄,猪I型口蹄疫苗1头份/头;出栏前15-30天,猪口蹄疫O/I型疫苗1头份/头。

二、寄生虫控制程序:常见在蛔虫,螨虫等

(一)选择高效、安全、广谱的寄生虫药、伊维菌素和爱比菌素的各种制剂为首选,或用胖可求(4%芬苯哒唑)280─140克/1000公斤料,喂7─14天。

(二)蠕虫和外寄生虫的控制程序:

1、全场驱虫、胖可求拌料;

2、仔猪65─75天驱虫一次,以后在转群时再驱虫;

3、后备母猪在配种前用药一次;

4、对怀孕母猪于产前1─4周内用药一次;

5、种公猪每年至少用药两次,但对外寄生虫感染严重的场,每季度用药一次。

6、新购进的猪,必须驱虫一次。

三、有计划地进行有效微生物剂及药物预防。

猪场可能发生的疫病种类很多,目前对有些病已研制出有效疫苗,但还有不少疾病尚无疫苗可以利用。因此,防治这些病需用有效微生物制剂及药物防治,适当使用非营养性添加剂。可以选用者有:

(一)长期喂饲有效微生物剂及免疫刺激剂:益康P、赐百健、EM、促菌生、益生素等。PR─500(葡聚糖低聚糖)控菌糖类。

(二)非营养性药物添加剂:杆菌肽锌、硫酸粘杆菌素、黄霉素、金霉素、阿散、泰乐菌素、洛克沙生、盐霉素、维吉尼亚霉素等(按国家对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药使用准则喂养)。

四、猪仔保健及预防仔猪下痢综合措施:

(一)母猪配种前注射猪瘟疫苗,每只4头份,预防早期感染,猪瘟而引起的下痢;

(二)母猪分娩前30天注射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疫苗,及多价大肠杆菌苗;

(三)母猪分娩后8小时内注射拜有得(或恩诺沙星)5毫升,或产后用达力郎塞子宫;

(四)初生猪口服庆大霉素溶液,或灌服免易痢1─2克,防止早发性大肠杆菌;

(五)母猪分娩完毕后,用达力郎塞子宫,防止子宫炎,rǔ房要清洗消毒;

(六)出生第1─3天内,注射铁剂200毫克(牲血素等),并且每窝(10头)仔猪加拜有利或得米先1毫升一起注射;

(七)仔猪在7日龄开始诱食饲料,选用优质膨化颗粒rǔ猪料,如7天前发生水泻下痢,用宝康素喷灌1─2次;

(八)仔猪20─21日龄,第二次注射补铁剂;

(九)仔猪断奶前后3─4天饲料内拌入抗应激营养剂(如断rǔ安等),并采用断奶过渡饲料喂二周;

(十)哺rǔ、保育全期注意环境卫生和干燥保温工作。

五、猪呼吸道综合症防治措施

近几年来,猪群的下痢已普遍引起饲养户的重视,而且在评价商品rǔ猪料的优劣时,也以能否控制下痢为目标。但是仔猪下痢不是单一的原因,可由病毒、细菌、环境(寒冷、潮湿)、饲料等多种因素引起。在前面已提供一个保健计划,以达减少或控制下痢之目的,但对慢性呼吸道疾病,饲养者没有引起重视,呼吸道疾病除发生死亡外,更多的是长期咳嗽、喘气,影响采食和生长,延长饲养出栏期,多耗料等经济损失亦非常可观。引起呼吸道症状的病很多,病原各有不同,但其共同的症状是咳嗽、呼吸困难、肺部病变。主要疾病有:猪支原体肺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繁殖及呼吸综合症(PRRS)、急性猪流感、猪伪狂犬病、猪付嗜血杆菌病、猪霍乱沙门氏菌、巴氐杆菌病、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蛔虫病。其中最常见的是支原体肺炎(喘气病)及传染性胸膜肺炎。呼吸道疾病发生于猪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哺rǔ仔猪大多从母猪感染病原,发病死亡率高,即使不死也成为弱小猪或僵猪;中猪和育肥猪发病后常转为慢性。因此,要控制呼吸道疾病,应从妊娠母猪开始。防治措施如下:

(一)患有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炎的猪场,应按免疫计划注射疫苗。

(二)在饲料中添加药物:1、母猪饲料:(1)怀孕85天─100天,添加CSP~250复合抗生素制剂

(2)怀孕101天─分娩后7天或至断奶:①林可霉素44─55ppm;②泰乐菌素11─44ppm;③长期添加益生素。2、生长猪饲料:已患呼吸道疾病猪群,采用定期添加药物办法(每个月添加药物5─7天):①添加金霉素440ppm+泰康200─300ppm+磺胺=甲嘧啶110ppm,连续5─7天或硫酸新霉素110─154ppm。②7天后,添加金霉素110ppm+泰康8.8、200ppm添加期20天以上。根据症状消失情况而定,亦可长期添加,可促进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③长期添加益生素,可减少或不使用抗生素。

(三)环境消毒:提倡应用气雾技术,用气雾发生器喷雾,将消毒液雾化后,形成微小雾粒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作用于附有病原微生物的尘埃、飞沫上,直接杀灭病原微生物。雾滴越小,滞空时间越长,作用越大。应用气雾技术消毒,可减少水量,降低猪舍湿度。

相关知识

猪场猪瘟防疫技术 养猪场防疫的方法


猪瘟是制约养猪业重要传染病之一,特别是对规模养猪场影响更大.猪瘟发病急、死亡率高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养殖场要制定严格的防疫方案,定期清圈消毒,在饲养密度、温度、湿度、光照和空气质量等方面采取措施,给猪创造一个干净卫生的生长环境,使猪健康生长.坚持自繁自养,最好不外购仔猪.如果需要外购仔猪,一定要对当地流行病进行调查,不从猪瘟高发区购猪,引进的仔猪要隔离饲养1周后方可混群,避免传染病的侵入.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猪场猪瘟防疫技术养猪场防疫的方法。

1、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种公猪要在每年的春秋分别注射1次猪瘟疫苗,母猪在生产后25天左右就要注射猪瘟疫苗,注射5头份细胞苗或者1头/份的淋脾毒组织苗。注射过猪瘟疫苗的母猪乳汁中有母源抗体仔猪吮食乳汁后能获得抗体。3日龄左右的仔猪体内的母源抗体中和效价是1:64-1:128,此时仔猪对猪瘟的免疫力很强,20日龄左右的仔猪体内的母源抗体中和效价在高于1:32,这时的仔猪能达到75%左右保护率,这时候的仔猪能抵御猪瘟的侵袭,1月龄仔猪的母源抗体中和效价下降到1:16以下,此时对猪瘟病毒没有免疫力。所以仔猪猪瘟疫苗首免时间是25-30日龄,选用猪瘟淋脾毒组织苗1头/份或猪瘟细胞苗4头/份;65日龄左右二次免疫,选用猪瘟淋脾毒组织苗1头/份或猪瘟细胞苗4头/份;受威胁的猪场或养殖户或猪瘟高发区,仔猪可以在此免疫基础上超前免疫1次,使用淋脾毒组织苗1头/份或细胞苗2头/份。

2、增强猪体质提高免疫力

2..1严把饲料质量

只有健康的猪接种疫苗时才能够获得有效的免疫力,那些营养不良、体质瘦弱或者患有慢性疾病的猪接种疫苗也很难产生抗体。所以要保证饲料质量优良,每天供给全价的饲料,切忌饲喂霉变的饲料,发霉变质饲料中含有黄曲霉等多种毒素,侵害肝脏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以及淋巴结病变,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机体的免疫抑制,不能产生免疫力,所以要严把饲料的质量关。

2..2避免外购仔猪

养殖场要制定严格的防疫方案,定期清圈消毒,在饲养密度、温度、湿度、光照和空气质量等方面采取措施,给猪创造一个干净卫生的生长环境,使猪健康生长。坚持自繁自养,最好不外购仔猪。如果需要外购仔猪,一定要对当地流行病进行调查,不从猪瘟高发区购猪,引进的仔猪要隔离饲养1周后方可混群,避免传染病的侵入。

3、防疫时的注意事项

3.1规范使用药物

那些免疫抑制性的药物对菌苗有灭活抑制作用对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很大,因此免疫前后用药一定要注意。还有些药物象卡那霉素、氟苯尼考、磺胺类和病毒唑等会抑制机体B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对病毒性疫苗的免疫效果产生影响,猪群在注射猪瘟疫苗前使用上述的药物,就会导致机体的白细胞降低,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乃至导致猪瘟免疫失败,这就是猪注射疫苗却还是得了猪瘟的原因。

3.2配备抗过敏药物

出现过敏反应时,要立即皮下或肌内注射肾上腺素,每头注射o.2-1mL,如果是静脉注射则需要做10倍稀释。

3.3疫苗注射

注射疫苗前要对猪进行健康检查,病猪、弱猪暂时不能注射疫苗,等到恢复健康后再补针,哺乳期的仔猪(超前免疫除外)不能免疫,断奶后再补针,怀孕后期的母猪不能进行免疫接种。

注射疫苗时不要一个针头打到底,要一头猪换一次针头,避免人为地把处在潜伏期的猪体内的猪瘟病毒传染给健康的猪群。免疫前要对针头进行蒸汽消毒,注射时要禁止用消毒液消毒针头,用碘酊消毒注射部位后要用棉球擦干,以免造成疫苗失活或注射量无保证。严禁使用大号针头注射或者打飞针。

4、及时报告疫情

发现患有猪瘟或疑似猪瘟的猪,都要及时上报给当地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当地的疫情报告后要严格执行国家动物疫情报告管理的有关规定。一旦确诊发生了猪瘟,严格执行国家动物疫情管理的有关规定由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严格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并且及时上报同级人民政府封锁疫区,逐级上报到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及时报邻近地区。

养猪场防疫的方法

1、引种要严格检疫
猪传染病发生的原因很多,但引种不检疫是把外地疫病引到本省、本场的主要原因之一,甚至通过引种把国外一些猪的疫病也引到我国来,这种实例在生产中并不鲜见,不少养殖场或养殖户希望能得到质量好的猪,往往从多个猪场购进母猪,选购种猪时几乎不作严格的检疫,结果把多个猪场的猪病都带进自己的猪场,再加上抗猪病的免疫程序不完善,有的仅免疫猪瘟,有的只给猪免疫注射三联苗(猪瘟、猪肺炎、猪丹毒),这种免疫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猪传染病发生的实际情况和猪病发展的新动向。例如,在有的地区和猪场通过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猪细小病毒的感染率高达50-80%以上,有的猪群里的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阳性率也很高,其它若干病毒性传染病的情况也类似,这样,有的人就误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国内、国外情况也差不多,随波逐流,听之传之,只要购进的母猪不死就算成功,殊不知祸要已被埋下,迟早会发生问题。据此,建议从国外或从外地购进种猪时慎重,要严格检疫,更不能从多个猪场购进种猪。通过检疫搞清楚种猪的情况,即使检出呈阳性反应的猪只也不怕,也可以制定出相应的根除计划,以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
2、制定正确、合理的免疫程序
依据各场的实际情况,要制定相应的免疫计划,不能千篇一律,用三联苗对公、母猪一年进行2次免疫。防止母猪繁殖障碍性疫病,用伪狂犬病疫苗和细小病毒疫苗,对后备公、母猪于配种前30天免疫,头胎、2胎母猪于产后1周免疫,妊娠母猪于产前30天免疫。控制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可用猪萎鼻二联苗,孕猪产前30天免疫,乳猪于1周龄和4周龄各免疫注射1次,公、母猪1年2次。防止猪瘟最好用猪瘟弱毒疫苗,猪病三联苗不如单苗,因免疫期较短,乳猪在3周龄和6周龄用猪瘟弱毒苗各免疫1次,母猪1年2次,母猪在妊娠期间不宜注射猪瘟疫苗。4周龄仔猪注射链球菌疫苗,5周龄注射副伤寒疫苗,妊娠母猪于产前3周用黄白痢苗注射1次。总之,使用疫苗要按疫苗说明执行,不得随意改变剂量和使用方
3、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
在规模饲养条件下,兽医工作的重点是防病不是治病,要强调猪群的安全不是个体,所采取的一切措施要从群体出发,有益群体。如猪舍与猪舍之间空隙地的绿化,舍内的通风换气,冬季的保温、防湿,夏季的防暑,适宜的光照以及卫生消毒等都是为养猪创造良好的环境。但目前,由于环境控制不力,一些猪场和养殖户的养猪条件差,设施不完善,猪舍简陋,不规范,防疫卫生措施不到位或不健全等,造成一些疫病的持续存在,尤其是在高密度饲养情况下,存在着较多的应激因素,例如气候突变、高湿、酷暑、严寒、断水、断料、仔猪断奶、转群、换料、抓猪打针、投药、惊吓、沙尘、调换饲养人员等均可诱发“环境病”和其它多种疾病。因此,对猪群的健康状况要进行经常性的检查,通过良好的管理和满足全价、平衡的优质饲料,使猪具有很强的抗病力和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发挥出最大的生产潜力。通过环境和抗体水平的检测,也可了解环境卫生状况及免疫接种效果,从而为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和严格的防疫制度提供依据。据此,一定要创造安全、舒适的养猪环境,不断提高猪体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
4、有针对性地进行药物预防
有的疫病尚没有疫苗预防,特别是一些细菌性传染病,用药物预防有良好效果,但必须要针对性强,如许多猪场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猪气喘病,针对此病可用抗生素防治,对妊娠母猪分娩前2周—3周到分娩后3周—4周内,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来预防;猪弓形体病用磺胺类药物有防治作用;猪痢疾用抗生素或在饲料内添加一定量的痢菌净,效果十分明显;尤其在仔猪阶段或环境条件多变时,采用金霉素、土霉素和白地霉素等防病的效果很不错,虽然用抗生素能防治一些细菌性传染病,但会产生耐药性的菌株,这对人们的健康是一个威胁,因此,切切不可乱用抗生素。

养猪场的防疫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养猪业的迅速发展,猪群密度迅速提高提高,应激因素也相应增多,这些都为疫病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近年来,农村小规模养猪户迅速发展,然而,因为小规模养猪饲养条件较差、养猪户的防疫意识不强,再加上畜禽及其产品的频繁流通和交易,各种传染病仍是当前防治的重点。要提高农村小规模养猪户的生存竞争能力和综合生产效益,就必须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1猪场防疫存在的问题
1.1猪场的环境与设施问题
在养猪生产的发展过程中,养猪户往往会忽略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导致环境控制手段和环境工程设施落后而跟不上养猪生产的发展速度,主要表现在不注意场内环境的综合治理、不注意场区周围环境治理、猪舍内环境差等。还有的猪场因猪舍通风设计不合理而形成涡风区或短路,导致通风量不足等环境问题。
1.2猪场消毒存在的问题
消毒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其目的是消灭被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从而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
执行消毒工作过程中难免存在以下问题:盲目选择消毒药;配制消毒药的浓度不准确,消毒药的抗菌活性取决于其与病原体接触的浓度;在有效浓度水平以上的一定范围内,药物消毒不到位、不彻底、不同步;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负责人对工作人员监督、宣传、教育、指导不到位,造成不能彻底的贯彻和落实消毒程序和消毒制度,致使消毒效果大大降低,给猪场的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1.3疫苗免疫失误
疫苗免疫是保障猪场安全生产的基础,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疫苗免疫是预防和控制猪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近年来,各猪场都十分重视疫苗免疫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但是,在猪场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一些问题: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质量不过关;疫苗运输、贮藏、稀释不当;疫苗免疫操作不规范;没有及时进行免疫和疫情检测、监测;引种与隔离不当;病死猪处理不当;忽视猪群的保健;()疫病防治不及时,延误了最佳防治和治疗时机,造成疫情的扩散和蔓延,这些都给猪场造成了更大的经济损失。
2处理措施
2.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群抗病力
畜牧是根本,兽医是保障,要使猪只健康生长并取得好的防疫效果、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从饲养管理做起。
2.1.1坚持自繁自养,尽可能地采用全进全出模式
猪场的许多疫病往往是由于购入病猪、康复带毒猪或猪产品而引起发生和流行地,在饲养过程中坚持自繁自养可以有效防止从外面买猪时带来的传染病。同时,自养公猪和母猪有利于优良品种的繁殖,可提高育肥效果和降低养猪成本。有条件的猪场要实现养猪生产各阶段的全进全出制度,即种猪场应做到产房、保育舍和育成舍的全进全出;商品猪场至少也做到产房和保育2个阶段的全进全出;新建猪场最好采用点饲养方式,将种猪舍、产房、保育舍和育成舍分开。
2.1.2搞好环境卫生
猪场环境卫生好坏与疾病的发生有这密切的关系,环境污秽有利于病原体的孶生和疫病的传播。因此,猪场应做到:①合理绿化,改善舍外自然环境,以起到防暑降温、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和减少噪音的效果,定期清除杂草和填埋阴沟,消灭病原微生物的孳生地;②设法改善保温、通风、降温条件,为猪只提供适宜的生长温度和湿度;③猪舍、场地及用具等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清除圈舍、场地的粪便和污物,将粪便堆积发酵。
2.2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必须禁止非本场人员进入生产区;本场饲养人员进入生产区时必须更换工作衣和工作鞋,通过紫外线消毒后,再经过消毒池才能入内;本场兽医不得到场外就诊和防疫;场内外工具和车辆要严格分开并定期消毒,而外来工具和车辆一般不予进入。
大门必须设有消毒池,每周更换消毒液1次;要经常清扫和整理地面,及时排出污水,定期清除杂草和填埋阴沟。可选用2%~3%烧碱溶液、10%漂白粉乳剂或10%~20%石灰乳进行消毒,每季进行1次大消毒。泥泞区域可撒一层干石灰或草木灰。
水箱要定期清洗消毒,以防止大肠杆菌超标;猪舍内消毒必须用2种以上的消毒药交替使用;喷药时喷雾器的喷头应朝上,使消毒药形成雾化粒滴后均匀下落。
人员进入猪舍前消毒应带工作帽;猪舍内外每天的粪便要及时清理;将清扫舍内和舍外的扫帚分开,清扫过道和猪活动区域的扫帚也要分开,所有饲养用具应定期清洗和消毒。
2.3做好免疫预防工作
2.3.1要合理用药
猪场兽医用药要严格实行处方用药制度,定期采集一些病猪的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2.3.2要选择正规厂家的疫苗
要选择有商标和批准文号的药品。猪场应根据各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合理地安排各种疫苗的免疫间隔时间,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开展猪群免疫工作。

养猪场驱虫程序的具体步骤


猪场驱虫程序的具体步骤

寄生虫分为体内寄生虫(如蛔虫、结节虫、鞭虫等)和体外寄生虫(如疥螨、血虱等),猪群感染寄生虫后不仅使体重下降、饲料转化效率低,严重时可导致猪只死亡,引起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猪场必须驱除体内外寄生虫,一般的驱虫程序为:

1、后备猪:外引猪进场后第2周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配种前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2、成年公猪:每半年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3、成年母猪:在临产前2周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4、新购仔猪在进场后第2周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5、生长育成猪:9周龄和6月龄各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6、引进种猪:使用前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7、猪舍与猪群驱虫消毒:

(1)每月对种公母猪及后备猪喷雾驱体外寄生虫一次。

(2)产房进猪前空舍空栏驱虫一次,临产母猪上产床前驱体外寄生虫一次。

8、驱虫药物视猪群情况、药物性能、用药对象等灵活掌握。

9、同时驱体内外寄生虫时一般采用帝诺玢、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混饲连喂一周的方法;只驱体外寄生虫时一般采用杀螨灵、虱螨净、敌白虫等体外喷雾的方法。

10、采用一餐式混饲驱体内外寄生虫的方法,要隔7天再用一次。

11、商品猪驱虫前最好健胃。

鹅群防疫的方法 鹅群的免疫程序


未经小鹅瘟活苗免疫的种鹅的后代雏鹅,或经小鹅瘟活苗免疫100天之后的种鹅的后代雏鹅,在出壳后1—2天应用小鹅瘟雏鹅活苗皮下注射免疫。免疫后7天内需隔离饲养,防止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因野外强毒感染而引起发病;7天后雏鹅已产生免疫力,基本上可抵抗强毒的感染。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鹅群防疫的方法鹅群的免疫程序。

一、雏鹅群

1.小鹅瘟雏鹅活苗免疫。未经小鹅瘟活苗免疫种鹅后代的雏鹅,或经小鹅瘟活苗免疫100天之后的种鹅后代的雏鹅,在出壳后48小时内应用小鹅瘟雏鹅活苗皮下注射免疫。免疫后7天内应隔离饲养,防止其在产生免疫力之前因感染野外强毒而发病。7天后免疫的雏鹅已产生免疫力,基本上可抵抗强毒侵染而不发病。

2.小鹅瘟抗血清免疫。在无小鹅瘟流行的区域,易感雏鹅可在1~7日龄时用同源抗血清,琼扩抗体效价在1:16以上,每只雏鹅皮下注射0.5毫升。在有小鹅瘟流行的区域,易感雏鹅应在1~3月龄时用上述血清,每只注射0.7毫升。异源血清(其他动物制备)不能作为预防用,因注射后抗体有效期仅为5天。

3.鹅副黏病毒病灭活苗、鹅流感灭活苗或鹅副黏病毒病、鹅流感二联灭活苗免疫。对于种鹅未经单苗或二联苗免疫后代的雏鹅或免疫2个月以上种鹅后代的雏鹅,如当地无此两种疫病,可在其10~15日龄时进行Ⅰ号剂型单苗或Ⅰ号剂型二联苗皮下注射;如当地有此疫情,应在5~7日龄时用Ⅱ号剂型单苗或Ⅱ号剂型二联苗皮下注射。

经上述疫苗免疫2个月以内种鹅后代的雏鹅,可在10~15日龄进行Ⅰ号剂型单苗或Ⅰ号剂型二联苗免疫.

二、仔鹅群

1.鹅副黏病毒病灭活苗、鹅流感灭活苗或鹅副黏病毒病、鹅流感二联灭活苗免疫。在上述第3项单苗或二联苗免疫后1.5~2.0个月,须进行第2次单苗或二联苗免疫,适当加大剂量,每只鹅肌肉注射0.7~1.0毫升。

2.小鹅瘟种鹅活苗免疫。后备种鹅3月龄左右用小鹅瘟种鹅活苗免疫1次,作为基础免疫,按常规量注射。

三、成年鹅群

1.产蛋前免疫。①鹅蛋子瘟灭活苗或鹅蛋子瘟、禽巴氏杆菌二联灭活苗免疫。鹅群在产蛋前15天肌肉注射单苗或二联灭活苗。②鹅副黏病毒病灭活苗、鹅流感灭活苗或二联苗免疫。鹅群在产蛋前10天左右,在另侧肌肉注射Ⅰ号剂型单苗或Ⅰ号剂型二联灭活苗,每只鹅注射1毫升。③小鹅瘟种鹅苗免疫。在产蛋前5天左右,如仔鹅群已免疫过,可用常规4~5羽剂进行第二次免疫,免疫期为4~5个月。如仔鹅群未免疫,可按常规量免疫,免疫期仅为100天。

2.产蛋中期免疫。①鹅副黏病毒病灭活苗、鹅流感灭活苗或二联灭活苗免疫。在产蛋前免疫2个月后再进行1次Ⅰ号剂型单苗或Ⅰ号剂型二联苗免疫。②小鹅瘟免疫。鹅群仅在产蛋前用小鹅瘟种鹅活苗免疫1次,在第1次免疫后,100~120天内用2~5只的剂量免疫,使其对雏鹅群的保护期再延长3个月。如果活疫苗与灭活苗同时注射免疫,则免疫期为4~5个月。

免疫种鹅在免疫100天内所产:后代的雏鹅有母源抗体。不要用活苗免疫,因母源抗体能中和活苗中的病毒,使活苗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力而免疫失败。
小鹅瘟抗血清免疫。在无小鹅瘟流行的区域,易感雏鹅可在1-7日龄时用同源(鹅制)抗血清,每雏鹅皮下注射0.5毫升。在有小鹅瘟流行的区域,易感雏鹅应在1-3日龄时用上述血清,每雏鹅0.7毫升。异源血清(其他动物制备)不能作为预防用,因其注射后有效期仅为5天,5天后抗体很快消失。
鹅副粘病毒灭活苗、鹅流感灭活苗或鹅副粘病毒病、鹅流感二联灭活苗免疫。种鹅未经单苗或二联苗免疫的后代雏鹅或免疫2个月以上种鹅后代的雏鹅,如当地无鹅副粘病毒病、鹅流感2种病的疫情,可在10-15日龄时进行I号剂型单苗或I号剂型二联苗皮下注射;如当地有此2种病的疫情,应在5—7日龄时进行Ⅱ号剂型单苗或Ⅱ号剂型二联苗皮下注射。经上述疫苗免疫2个月以内种鹅后代的雏鹅,可在10-15日龄时进行I号剂型单苗或I号剂型二联苗免疫。
1.2仔鹅群
鹅副粘病毒灭活苗、鹅流感灭活苗免疫或鹅副粘病毒病、鹅流感二联灭活苗免疫在单苗或二联苗免疫后1.5-2.0个月,须进行第2次单苗或二联苗免疫,适当加大剂量,每鹅肌肉注射0.7—1.0毫升。
后备种鹅3月龄左右用小鹅瘟种鹅活苗免疫1次,作为基础免疫,按常规量注射。
1.3成年鹅群
产蛋前期免疫。鹅蛋子瘟灭活苗或鹅蛋子瘟、禽巴氏杆菌二联灭活苗免疫:鹅群在产蛋前15天肌肉注射单苗或二联灭活苗。鹅副粘病毒灭活苗、鹅流感灭活苗或二联苗免疫:鹅群在产蛋前10天左右,在另侧肌肉注射I号剂型单苗或I号剂型二联灭活苗,每鹅注射1.0毫升。小鹅瘟种鹅苗免疫:在产蛋前5天左右,如仔鹅均已免疫过,可用常规4-5倍羽剂量进行第2次免疫,免疫期可达4-5个月。如仔鹅群没免疫过,按常规量免疫,免疫期仅为100天。
产蛋中期免疫。鹅副粘病毒灭活苗、鹅流感灭活苗或二联灭活苗免疫:在2个月后再进行1次I号剂型单苗或I号剂型二联苗免疫。小鹅瘟免疫:鹅群仅在产蛋前用小鹅瘟种鹅活苗免疫1次,在第1次免疫后100-120天内用2-5羽份剂量免疫,使雏鹅群较高的保护率延长3个月。如果活疫苗与灭活苗同时注射免疫,免疫期可达4-5个月。
2病鹅群紧急防治
小鹅瘟紧急防治。雏鹅群一旦发生小鹅瘟时,立即将未出现症状的雏鹅隔离出饲养场地,放在清洁无污染的场地饲养,每雏鹅皮下注射高效价抗血清0.5-0.8毫升,或1.0-1.6毫升卵黄抗体,在血清或卵黄抗体中可适当加入广谱抗菌素。每只病雏鹅皮下注射高效价1毫升抗血清或2毫升卵黄抗体。患病仔鹅每500克体重注射1毫升抗血清或2毫升卵黄抗体。
健康鹅群免疫程序
雏鹅群
小鹅瘟雏鹅活苗免疫。未经小鹅瘟活苗免疫的种鹅的后代雏鹅,或经小鹅瘟活苗免疫100天之后的种鹅的后代雏鹅,在出壳后1—2天应用小鹅瘟雏鹅活苗皮下注射免疫。免疫后7天内需隔离饲养,防止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因野外强毒感染而引起发病;7天后雏鹅已产生免疫力,基本上可抵抗强毒的感染。
鹅副粘病毒病紧急防治。鹅群一旦发生鹅副粘病毒病时,首先应确诊。在确诊后,立即将未出现症状的鹅隔离出饲养场地,放在清洁无污染的场地饲养。除了淘汰、无害处理病死鹅,彻底消毒饲养场地及用具外,要立即采取以下措施:仔鹅、青年鹅、成年鹅,每鹅肌肉或皮下注射Ⅱ号剂型灭活苗1毫升,通常在注射疫苗后5-7天可控制发病和死亡。在注射疫苗时应勤换针头,防止针头交叉感染而引起发病。在注射Ⅱ号剂型灭活苗后1个月左右再用I号剂型灭活苗免疫。雏鹅群应注射抗血清或卵黄抗体,抗体注射6-7天后应注射I号剂型灭活苗。在应用疫苗或抗体免疫时可适量用广谱抗菌素和抗病毒药物。
鹅流感紧急防治。鹅群一旦发病,应首先上报及确诊,并立即封锁,将病死鹅作无害处理,彻底消毒场地及用具。将未出现症状的鹅隔离出饲养场地,放在清洁无污染的场地饲养。除了雏鹅外,其他鹅群免疫方法与其防治鹅副粘性病毒病时的方法一致。鹅群应用抗体作紧急注射有一定效果,但6—7天后应注射I号剂型灭活苗。在用灭活苗或抗体免疫时可适量用广谱抗菌素和抗病毒药物。患病的雏鹅应用灭活苗或抗体均难达到预防效果。
剑带绦虫病紧急防治。鹅群放牧下水容易被剑带绦虫感染引发剑带绦虫病。该病主要危害数周龄至5月龄的鹅,必须科学地用药物驱虫。商品鹅群应在1.0-1.5月龄时驱虫1次,留种种鹅群除了1.0-1.5月龄时驱虫1次外,在4-5月龄时应再驱虫1次。驱虫药物有硫双二氯酚,150-200毫克/千克,1次喂服;吡奎酮10毫克/千克,1次喂服;氯硝柳胺,50-60毫克/千克,1次喂服。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107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