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期河蟹养殖户如何保草、护草?


俗话说“蟹大小,看水草”。水草长势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本年度池塘中河蟹的产量与质量。特别是在6-8月份,进入全年的高温期,同时南方及华东沿海地区出现梅雨季节,更加为保草护草增加了困难。高温期保草有哪些要点呢?
一、伊乐藻是是属于低温和中性温度水体的藻类,在高温季节不易生长,会出现根部发黄腐烂的,不长白根并且腐烂的症状。在六月份的时候,最好使用草肥和碳肥对水草进行补充营养促进水草扎根。
二、草叶面附着泥垢,并且有如砂砾一样的东西,用手指搓揉才会除掉,对于这种情况可以使用液体的氨基酸和营养素,碳源一起化水泼洒,连续泼两次,就可以除掉水草上面的泥垢。
三、对于水清的池塘,伊乐藻和水韭菜比较好,但出现伊乐藻草头缠绕丝藻和刚毛藻的情况,建议将刚毛藻尽快除掉,保守管理可以使用腐殖酸钠类产品。如果效果不明显,可以使用青苔药进行处理,一定要保持水草干净。
四、对叶面粗糙、无滑腻感的伊乐藻,要看清楚是不是有虫,并分清什么虫引起的叶面粗糙,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杀虫处理。
五、割草后如何处理。对于已经出水面的伊乐藻可以进行割掉草头,因为植物有顶端效应,有草头的情况下,伊乐藻是朝着上面生长的,根部会比较细,割草头后,会促进根部生长,根部粗壮并且会生长新根。最好,割草后使用固草肥,进行促扎根。
六、水韭菜生长不好,并且被螃蟹夹草严重的池塘,可以使用碳源配合微量元素一起泼洒,连续泼两次,夹水韭菜的现象就会明显减少。

相关阅读

河蟹养殖户如何轻松迎战高温?



高温来临,水温由凉转烫,底部温度也由29℃上升至32℃左右,晚上螃蟹上岸越来越频繁。螃蟹正式进入发病高峰期,池塘伤亡已经由一天几个上升到一天一亩1-5个多。
众所周知螃蟹伤亡是由内外环境恶化引起。往年外环境恶化引起的大面积伤亡较常见,今年情况有所不同,养殖户吃了去年草烂死蟹的亏,对上浮伊乐藻的重视性高于一切,早早的就把上浮烂根发黄发红的草清除。再加上近几年养殖户对底质改良的重视,今年高温外环境恶化引起的大面积上岸死亡情况不多见。
然而前中期气候太适宜螃蟹生长,前两壳弱苗基本没淘汰,加上近几年苗种整体的退化以及对螃蟹内环境的忽视,导致今年出现新的淘汰方式--进笼不出笼,空肠空胃,抓脚零星死蟹。虽然今年气候到目前为止还是很适宜螃蟹生长的,但同样也适宜病菌的生长,有害菌在底部水中大量繁殖,直接影响螃蟹正常蜕壳生长,螃蟹出现伤亡。
螃蟹伤亡严重
轻松渡过高温,以下几点一定要注意:
1、每天在凌晨(表层水温降低后)开始加水,视池塘情况,确定加水时间。
2、收起地笼,减小螃蟹损伤。
3、缺草的池塘,要补水花生、水葫芦及金鱼藻等,建议草窝要大些,能遮挡太阳光降低水温的同时也能提供栖息地。
4、改善池塘池塘环境,使用仕菌皇或者蛭菌110控制病原菌,再用底立安或底福康改底;改底后使用藻澎湃或水金膏调节藻相,养护促进水草抗高温能力;建议10-15天使用一次。
5、喂料可以改为2-3次,傍晚一次,晚上9-10次(为主)使用甘舒康+丁克+仕菌皇/蛭菌110内服调理内环境,每次5-7天。

高温期河蟹养殖户如何维持水草的健康生长



进入5月后,河蟹池塘伊乐草生长旺盛,而随着6月的临近气温不断升高,伊乐草长势逐渐下降,主要原因是水草吸收营养能力下降,水草极易挂脏,影响水草活力,水草根部也易死亡,严重的引起水草腐烂,败坏水质,直接引起河蟹生长环境的变化,给河蟹养殖带来不小的影响。笔者近来处理不少水草问题,特整理其中一例,作为参考,望给养殖朋友带来帮助。
一、基本情况
泗洪县临淮镇蒋岗村李老板蟹塘8亩,水位40公分;透明度30公分。
5月20xx,据描述每年进入6月份水草基本都开始萎缩,水草很难维持到8月份,今年水草长势这么好,李老板很开心,对今年收成很有信心。
好润讲堂:
1.五月,大部分伊乐草开花后活力开始下降。水草缺乏生长所需营养,活力更差。进入高温期生长受抑制,水质不好更会加速水草腐败。
2.草得力含有水生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碳、氮、磷、钾、硼、硒、钙、镁、铁、锌、锰等多种营养元素。尤其富含水生植物根系生长所需的长根、壮茎等生长因子,促进白根、嫩根生长:加速黄根、黑根的新陈代谢,促进水草生白根、嫩根。
3.陈老师认为:高密度(亩放苗3000左右)养蟹,种草必然要以伊乐草为主。
伊乐草的特性是耐低温不耐高温,五六月份,气温可达到30℃,水温能达到25℃。水温25℃,伊乐草基本就很难生长。其根本机理是其自身的营养物质、生长因子在开花后基本用尽,温度高抑制了水草生长因子合成,水草得不到生长因子刺激无法在根、茎、叶上表现出明显长势。
常规的外源性补肥,补充的是氨基酸肥、磷肥、碳肥,这些肥固然是水草生长的骨架性营养,但打开水草吸收利用这些肥的钥匙却是“生长因子、矿物盐等微量元素”。所以保草要补肥,补肥要全面。

高温期河蟹养殖户如何科学有效增氧,防缺氧!



近日多数塘口出现蟹爬边上草的现象,有的伴有蟹的夹草增多现象。主要是由于上下水温温差过大,水体分层带来的缺氧。
近期夏日高温白日早,在早晨10点左右已酷热难耐,水温烫人,而下面底层水温却尚是冰凉,这种现像在越水深处越明显。热水轻向上上浮近水面溶氧高,冷水下沉水深处蟹多耗氧重,上下水体出现隔层水体交换少,上层的高溶氧难以下去提高底层溶氧,下层的冷水上不来不能降低池塘表层水温,随高温时间延长水位居高不下,这种上层水体溶氧高水质好,底部原有氧气逐渐消耗,新氧补充不足,底层缺氧日益严重(根据每个塘口的水草情况,前面水质有所不同),蟹难以忍受底层缺氧状态便开始向中上层和两边扩散迁移。
从而出现夜间不同的爬边上草现象,高温不退水位不下无大风落雨,那底部的环境也在逐渐恶化,蟹在沟里呆不下自然上田面增多,加重田面的负担,水草的保护难做,喂食吃食也因此受到影响(蟹在那边多,沟里田面还是斜坡依乐草里)。
由此延伸出重点在于解决因为温越层出现上下水体交换少带的缺氧和延缓底层的恶化,改善沟里环境。即重在增氧,促进上下水的交换氧气扩散。
一、有翻水式增氧机的可以白日短暂开启打破隔层,有微孔增氧的塘口开机时间要加长,晚上不停机。
二、通过表面活性剂类(底加氧,速解安)增氧药品,帮助上层溶氧向下扩散,沟里高温多次使用。利用全塘的上层水溶氧去改善底层环境增,而不是单单的药品和水反应产生的氧气(于此条件可能杯水车薪,无法满足需求)
三、增氧片式药品可以多用于伴食短时增氧急救。
四、沟里依乐草适时的调整(夜间也是耗氧,溶氧高可以减缓腐烂老化),根据塘里情况谨慎调整。
以此做到短期周期不断的改良池塘的整体环境,与高温同步调减缓高温天气面对突发变天时的影响。
五、关于急性大缺氧急救,“速解安”+“高力氧”,增氧速度快!

高温天气,河蟹养殖户如何科学应对



自打进入七月份以来,河蟹的养殖面临的问题接踵而至,可以说很多养殖朋友在这个月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很多人以为挺过了蓝藻终于可以稍微松了口气,结果高温来临不仅煮了蟹也伤了人心。那么,这场高温到底有多恐怖,谁又能在这场煎熬的拉锯战里挺到最后?
图一表面水体温度已经很高
其实,高温并不可怕,可怕之处在于一个“久”。想必这些天各位朋友都能够感同身受——热得满地打滚。把手伸入水里,烧得滚烫,这个水温,洗澡都没问题,养殖动物又如何受得了。
持续高温,有蓝藻的塘口已呈摧枯拉朽之势,本来有些漂草的塘口也变本加厉,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螃蟹软壳和蜕壳不遂尤显得雪上加霜。而“爆塘”,在这些天已经是司空见惯事了。
图二大批河蟹因高温缺氧死亡
“持续高温”,难道仅仅只是温度带来的问题吗?所谓高温天气,那么温度带来的问题是一定的,尤其是水质清澈的塘口,阳光直射水底。正常情况下,水越深温度就会越低,这个时候,大多数螃蟹选择爬进环沟里“避暑”。既然这样,为什么还会有大量螃蟹上岸。这就是我们要说的剩下的两个问题:缺氧和烂底。夏季高温,天气闷热,这里有“热”也有“闷”,既然提到闷,就证明气压过低,水中气压低,溶氧量自然也就降低。同时,温度过高,水中的溶氧也会逸出。这两个过程是导致溶氧过低的关键。当然,水中温度过高,加剧了底质的发酸发臭,烂底就并不奇怪。
“持续高温”,难道仅仅只是温度带来的问题吗?所谓高温天气,那么温度带来的问题是一定的,尤其是水质清澈的塘口,阳光直射水底。正常情况下,水越深温度就会越低,这个时候,大多数螃蟹选择爬进环沟里“避暑”。既然这样,为什么还会有大量螃蟹上岸。这就是我们要说的剩下的两个问题:缺氧和烂底。夏季高温,天气闷热,这里有“热”也有“闷”,既然提到闷,就证明气压过低,水中气压低,溶氧量自然也就降低。同时,温度过高,水中的溶氧也会逸出。这两个过程是导致溶氧过低的关键。当然,水中温度过高,加剧了底质的发酸发臭,烂底就并不奇怪。
图三傍晚六点外河水溶氧严重不足
面对上述三种情况,本人的建议是:第一,对于水的温度过高的问题,水位要加高,可以将水位加到一米二(在塘口承受的范围之内);第二,螃蟹上岸的情况无法预测,一旦上岸就说明情况已经相当严重,所以缺氧这种情况要做好预先的判断,一旦螃蟹爬上草头,此时就应当增氧和改底,个人建议在这段时间原子氧不要停,勤泼洒,同时配合全效底改进行改底。(这里说明为何使用全效底改而不用强效底改和超强底净,因为全效底改也有增氧的效果呀)
我们既然在前面提到了蓝藻等几个问题,在这里我也稍微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对于蓝藻,这种天气不能处理蓝藻,杀蓝藻无异于“翻塘”,而缓解这种情况只能是边打水边放水,原子氧和全效底改可以适当的配合使用;漂草的塘口,烂掉的草要及时的捞出,这些草已经失去了作用,只会使池塘缺氧和烂底;相较于前两个问题,螃蟹的软壳和蜕壳不遂的问题在这几天较为常见(毕竟现在是螃蟹四壳退壳的关键时期)。所以,当发现此类问题,可以使用补钙素配合应激硬壳灵进行处理,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图四补钙素和应激硬壳灵
最后,在此祝愿每一位养殖朋友都能挺过难关,坚持到最后,收获喜悦和成功。

河蟹养殖户如何树立正确养殖理念,安全度过高温期



高温期是养殖风险最大的时候,直接决定产量与规格,而许多塘口到了高温期都会出现蓝藻爆发、伊乐藻腐烂、青苔发黄腐烂、螃蟹上草、倒藻、长期缺氧等。如果以上问题得不到一定的重视与解决,很容易对螃蟹的规格或产量有一定的影响。
1、蓝藻
当出现蓝藻时,不要经常去杀灭蓝藻。蓝藻的出现一般说明伊乐藻、轮叶黑藻出现衰败,特别是颤藻塘口,伊乐藻和轮叶黑藻可能直接萎缩掉。因此出现蓝藻后没有水草的塘口不要去杀灭蓝藻,有蓝藻塘口也要减少蓝藻杀灭次数,很有可能因为杀灭蓝藻造成缺氧大量伤亡。没草塘口适当栽种轮叶黑藻、水花生、水葫芦、浮萍草等。出现蓝藻可以通过定期换水,定期使用大水面浓缩芽孢,让水体保持一定透明度,防止水色过浓引起缺氧。塘口适当补肥,特别是碳肥如活肥,促进藻类代谢,防止因不良天气造成藻类大量死亡而引起缺氧。另外出现蓝藻塘口需要定期解毒,定期内服高稳维西,减少藻毒素危害增强螃蟹体质。
杀蓝藻造成缺氧伤亡
2、螃蟹围边上岸
出现围边上岸多时一定要重视,特别是下半夜和白天。上半夜出现爬边上岸主要是因为螃蟹体表或者鳃部有寄生虫,体表有泥状物,或者寻找食物。而下半夜或者白天出现围边上岸大多属于缺氧或中毒。因此如果塘口出现大量围边一定要及时的根据塘口的情况定期的解毒,改底,减少水草面积,增加水体流动性,增加水体溶氧。
倒藻缺氧螃蟹上网
3、伊乐藻上浮与腐烂
高温期伊乐藻不耐高温,水草会出现衰老,根部先出现腐烂、接着是叶子、最后是茎干。因此在进入高温期前及时把水透明度调大,捞出深水区的伊乐藻,疏松水草,浅水区的伊乐藻适当的打头,适当的使用蟹草肥和护草灵来保草。如果出现伊乐藻漂浮及时捞出,特别是水草多的塘口、水浑塘口、颤藻塘口。部分塘口少量水草漂浮适当的使用强效底净和水博士,也可以使用护草灵减缓水草的腐烂。
4、青苔发黄腐烂
高温期水温升高,草头上的青苔易被晒死,发黄腐烂,水开始变黑,青苔腐烂后毒素特别厉害,严重的会导致螃蟹大量伤亡,因此一定要引起重视。出现青苔腐烂一定要定期的换水,定期使用强效底净、水博士、大水面芽孢菌之类产品。
青苔腐烂
5、雨后倒藻
高温气天气不稳定易出现大雨,雨水温度低易与塘口水发生转换,导致水体变浑。因此漂草烂草的塘口,水色发暗塘口、水草少的塘口一定要引起重视,塘口很可能因为大雨而出现倒藻,虾蟹出现大量死亡。因此此类水体高温气也要适当的补充肥特别是碳肥和菌肥为主促进藻类生长。
6、缺氧
高温期由于水体分层,再加上高温池底残饵粪便分解、伊乐藻腐烂、青苔腐烂、以及部分水草多,或者藻类多水浓的塘口到了晚上会出现缺氧现象,在加上空气中湿度大,气压低,水体长期处于亚缺氧的状态。
因此高温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养殖理念,塘口出现蓝藻尽量少杀,把重心放在水草养护、补充肥、补充菌、解毒、改底上。水草,定期使用护草灵,减缓水草腐烂。定期的使用碳肥和菌提高水体透明度,减少倒藻次数,定期的改底解毒减轻缺氧和毒素危害。

螃蟹塘调水护草实用案例



一、养殖户信息
姓名:杨老板
养殖品种:河蟹和青虾套养
养殖面积:40亩
养殖模式:伊乐草
塘口位置:溧阳市埭头镇
二、问题阐述
20xx6月5日下午,去塘口发现水体浑浊,透明度不到20cm,草老化严重,根部发黄,已无白根,高温天气即将来临,保草工作十分艰巨,若不及时处理,将给中后期的河蟹养殖带来巨大隐患。理化指标:pH值8.8氨氮0.3亚硝酸盐:0.1
三、问题诊断
1、池塘底部板结,水草扎根困难,前期水草生长缓慢,没拉,没割,水草自身得不到更新。
2、饵料投喂量增大,水中有机质增多,水色浑中带肥,影响了光照,水草生长受阻。
四、处理方案
6月6日用“底改超能片”5kg/包X5+“解毒护水宝”1kg/包X20混合全塘抛撒,澄清水色。
6月8日用“EM原液”1000ml/瓶x30+“草黄金”X20混合和水,全池泼浇,调水水质,促进长草。
五、处理结果
6月10日下午去塘口回访,水体透明度已经明显提高,有40cm左右,水草开始生长。
6月15日下午去塘口观察,发现水草已经长出很多白根且长出不少新的嫩头,换发出新的生机,杨老板对处理结果感到十分满意,对绿科产品的质量和使用效果给予高度认可。
六、小结
螃蟹养殖到了六月份的时候,天气是越来越热,伊乐草不耐高温的特性使其极易在水浑的情况下加剧老化、萎缩甚至死亡,足够的透明度是水草生长的关键因素,同时要给水草补充一定的营养,促其生长,给后期的养殖提供良好的环境。

河蟹养殖户使用蟹草肥B型控出“水下森林”



一、基础信息:
技术员:刘浩
地点:洪湖沙口
养殖户:朱思玉红旗湖渔场
填表时间:20xx6月29日
二、检测项及检测结果
(一)基本情况
面积:25亩
水深:环沟100cm,滩面40cm
主养品种:河蟹
水色:淡绿伊乐藻占40%,轮叶黑藻30%
吃食状况:好
死亡情况:无
近期用药情况:强效底净,应激硬壳灵,优加益生菌
(二)水质检测
1、pH值:8.82、氨氮:0
3、亚硝酸盐:0
三、问题分析
伊乐藻、轮叶黑藻出水,伊乐藻又长又细(50cm左右),这种情况在后期极易漂草、烂草。在往年,该池塘进入7月中下旬后就几乎没有水草了
处理前照片
割草头当天的照片(还未割完)
伊乐藻又细又长
四、处理方案
6月2号打头割草
6月4号打头割草处理(见第一张图片)
6月7号蟹草肥B型1袋(撒在上风处伊乐藻较多,第一次割草区域)
6月9号蟹草肥B型2袋(主要撒在草比较多的区域)
五、处理后跟踪结果
6月7号下控草肥,距离今天(6月29号)20xx,种植轮叶黑藻越来越多。在当地,今年轮叶黑藻成活情况不是特别好,加上小龙虾、虫害等原因,大部分池子轮叶黑藻都没有了,绝大部分池子还是伊乐藻作为唯一的水草。湖北地区夏日高温时间长(持续40多天32~38℃的气温),在这种气候下,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池子很难保住不耐高温的伊乐藻。
2、伊乐藻的管理:从前期开始控制好水位,保持浅水位;最好将草成团成簇的密种,覆盖率大,单株的草长得更快更易漂浮;根据水草情况适当施肥,如矿物肥等,使扎根深,茎叶粗壮;保持良好的水质,勤换水或改底调水。观察到由于前期水位浅,草出水反复开花,但由于茎不长,加上在良好的水环境下,没出现烂草,高温期之后草又重新发根。
3、蟹草肥B型作为专业的新一代控草肥,能有效地抑制水草的疯长,促进水草发白根。从目前跟踪的情况来看,水草长得又粗又壮,活力良好,呈水下森林状态,控草效果是非常理想的。

五六月份河蟹塘水浑了,养殖户做好养水、保草才是关键



本地区河蟹养殖,每年5、6月份多数塘都会出现水浑的现象。
主要原因:缺料、缺氧。
为什么缺料能引起水浑?
这个时期处在春夏交替的季节,虽然气温忽高忽低,但水温在上升阶段,河蟹大多出爬,活动量明显加大,此时大部分塘二壳结束,吃食量成倍增加。如加料不及时,河蟹吃食不足,就表现为:一开始早上、下午喂食前后浑,中午不浑;高低不平的塘,水深地方浑,水浅不浑,因为河蟹大多在深水处;部分塘晚上在水边上出现大量河蟹找食吃;并有夹伊乐藻和大头纹的现象。长时间缺料整个塘全天浑,透明度很低。这种现象由螃蟹本身搅动引起,危害不大,确保充足投料。
但有一部分塘,加大投喂超过正常量后,水依然浑。还是缺料,这时要检查塘中可能有一些泥鳅、龙虾、鲫鱼,在塘里抢食,河蟹吃不到。每年都有几个塘,尤其新塘,感觉没杂货,怎么处理水还是浑,最后伊乐藻也没长起来,水韭菜也没保住,就是塘里有杂货。所以长期水浑的塘,首先排除杂货的影响,最好,杀一遍野杂鱼,确定没有,排除缺料的原因,就少走了很多弯路。杂货多,河蟹吃不到料引起水浑,影响大:长期水浑,伊乐藻生长不好;料不够吃,“水韭菜”很容易被河蟹夹掉;长期吃不到料,河蟹容易形成“水瘪子”。提醒大家不要因小失大。
这个时候的水浑,少数是缺料引起的,大部分根本原因还是缺氧引起的水浑。
为什么缺氧能引起水浑?
水体中氧气供应不上,池塘代谢速度慢,自身净化能力的下降,水就自然变浑。能引起氧气供应不上的,如产氧减少或耗氧增加都会引起水浑。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虫多,自然缺氧引起水浑
虫多,水体自身产氧不足,导致整个池塘水体代谢减弱,分解能力降低,有机质积累引起水浑。这种自然缺氧引起的水浑有两个明显的危害,一是直接危害螃蟹吃食和生长;二是缺氧引起的水浑是一种恶性循环,水浑导致水体更加缺氧,长时间水浑、缺氧,水草生长缓慢,上脏。
水体溶氧是池塘藻类、菌类、水草维持稳定的最重要因素,一旦溶氧跟不上,池塘藻类、菌类、水草净化水体能力减弱,有毒有害物质积累,导致螃蟹发病率升高。
处理方法:选择大风、晴天“驱虫素6号”减少池塘有机质的量,控制虫的量。干撒“粒粒氧”增加底层氧气,“氨基酸育藻素”或“复合芽孢+活力源”补充营养,促进水草生长和藻类繁殖,恢复水体的自身产氧能力。
二、杀青苔、杀虫,特别是使用敌百虫后引起的水浑
本来这部分塘,青苔净化能力强,水不缺氧,或有少量虫但水体也不缺氧,杀青苔和杀虫后反而缺氧,主要因为这些药物不仅杀害青苔和的虫子,有益藻类及大多数细菌也会被杀死,水体生态系统平衡被打破,导致产氧藻类减少,水体代谢速度减慢导致浑水。杀青苔和杀虫药物不仅影响螃蟹蜕壳和吃料,而且还影响水草和有益藻类的生长,弊端远远大于益处。
处理方法:
1、及时足量使用“碧水灵”解毒,减少杀青苔、杀虫对水体和环境的危害。
2、干撒“粒粒氧”增加底层氧气,“硅藻旺”或“复合芽孢+活力源”补充营养,促进水草生长和藻类繁殖,恢复水体的自身产氧能力。
三、伊乐藻多,营养供应不上引起水白浑
水体发浑发白,深水处白,浅水处清,多数是伊乐藻过密的池塘,营养供应不上,缺肥导致,伊乐藻上脏,耗氧加大,产氧减少。
处理方法:
1、拉掉过多的伊乐藻,留出5-8米距离一棵,把拉掉的伊乐藻移到沟边,和田面上,种植距离也是5-8米一棵。
2、把要出水,或已经出水面的伊乐藻,割掉一般,留下一半,根据沟具体深度,保持离水面30-50公分,如水透明度低,以看到伊乐藻头为准,长出来再割。因为,伊乐藻的特点,是通过底部茎叶和根来吸收氧气,如生长太高、太大,出水面后,7月份就很容易底部缺氧,烂掉,伊乐藻就没用了。
3、“氨基酸育藻素”或“复合芽孢+活力源”补充营养,促进水草生长和藻类繁殖,恢复水体的自身产氧能力。
特别提醒:这个时候水浑了,千万不能盲目一味追求清水而乱用一些吸附剂,有可能很快清水,但不是自身净化的结果,遇到刮风、下雨恶劣天气水会返底缺氧,此时水更浑,危害更大,不但水草生长受影响,河蟹本身也极易受到影响。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114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