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养殖河蟹,这些检测你做了吗


进入6月份开始,水温逐渐升高,池塘中的水草也由于不耐高温,活力逐渐减弱,进而引发各种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呢?全面、准确的认识池塘状况是关键,做到心中有数、运筹帷幄。这就需要依托科学的检测手段,加强池塘中水质、水草以及河蟹等各方面的检测,帮助大家精准把握池塘动向,做到科学管理,成功养殖!
检测一:常规水质指标(氨氮、亚硝酸盐、pH值)检测
水草是池塘的“净水机”,水草活力下降,池塘中氮循环代谢速度减慢,容易导致氨氮、亚硝酸盐代谢不畅,大量积累便会影响河蟹正常生长,而且池塘中pH值的变化也受水草生长的影响,所以建议大家定期到药店检测各项常规水质指标。
药店检测试验台
检测二:水中藻类和杂质检测
水草活力减弱,营养竞争等能力也随之减弱,容易加快藻类生长。藻类过多则容易导致水质偏浓,影响河蟹健康,所以应定期检查水中藻类数量和种类,尤其注意检查蓝藻等有害藻类,防止其随温度升高而大量暴发。
当水草活力减弱时,其净化水质的能力减弱,水中杂质则容易增多。杂质粘附在水草上后,又会影响水草的活力,形成恶性循坏,影响水质环境。所以应重视水体中杂质数量的检测,定期调水、改底、保草,科学控制水中杂质的数量。
用于检测藻类、杂质的显微镜
检测三:池塘溶氧检测
充足溶氧(5-8mg/l):吃料好、体质好、生长迅速。
轻度缺氧(2-4mg/l):虽不致死,但河蟹生长变慢,饲料系数提高,生产成本加大。如果长时间处于低氧状态,河蟹体质差,易发病。
重度缺氧(0-2mg/l):河蟹浮头上岸或上草,不吃食,对河蟹的生长、蜕壳、变态等起抑制作用,且高温容易暴塘,导致大量死蟹。
所以加强池塘溶氧检测非常重要,密切关注池塘溶氧变化,溶氧不足时及时做出应对措施,确保河蟹正常生长。
药店溶氧检测设备
检测四:病原检测手段
河蟹不正常,是生病了吗?有感染细菌、病毒吗?我们可以做细菌分离、病毒检测。
病到什么程度了?我们可以做病理组织切片检测。
用什么药有效果?我们可以做药敏试验检测。
这些有效的检测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河蟹疾病,避免我们胡乱猜测、盲目跟风,酿成大错。
细菌分离培养
药敏试验检测
病理组织切片(水瘪子河蟹肝脏)
检测五:池塘现场检测
随着水温的升高,投料也逐渐增加,我们更应该加强对水草、河蟹和喂料等的管理。每一位药店员工都会定期到池塘做现场检测,包括水草观察,河蟹体重、规格检测(电子秤、标尺),剩料检测(料兜)等,帮助大家科学、合理的管理池塘。
查料使用的料兜
通过利洋水产药店这些科学的检测手段,能够准确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并为养殖朋友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池塘管理,从中总结成功经验,为大家的成功养殖提供帮助。

相关知识

你河蟹塘的水肥好了吗?



河蟹养殖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环,那就是肥水的工作。
做好肥水的工作能够提高河蟹的成活率,增强河蟹体质促进摄食保证溶氧等方面的好处,做好工作就是为你全年的养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反之则会在你养殖中埋下隐患。
那如何肥好一池水呢?顾名思义肥水肥的是藻类,那什么样的藻类才是好藻类才是我们塘口现阶段最需要的藻类呢?由于藻类种类巨多就不给大家一一讲解,笔者在这先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常见的主要藻类。
主要藻类分为:绿藻、硅藻、蓝藻、裸藻、隐藻、甲藻、金藻、黄藻等
青苔,也是绿藻门中的一种大型藻类!!!
那我们在养殖需要什么样的藻类呢?笔者在这为大家推荐的藻类是以硅藻为主要藻像的水体!
为什么给大家推荐硅藻呢?
1、硅藻是适宜在低温生长的藻类,
2、硅藻是属于小型藻类能够被养殖动物直接吸收
3、硅藻的营养价值是我们水体常见藻类中较高的一种藻类
那我们如何做好一塘以硅藻为主要藻像的水体呢?推荐大家使用绿爽+纳米黑金,一塘好水不是梦!!!

河蟹一壳,你准备好了吗?



根据《24节气养蟹法》,河蟹即将进入一壳,今年前期温度较低,蜕壳时间会有有延迟,预计在清明过后,,建议广大养殖户关注以下几点要素:
关注天气-多云阴天为主
以兴化地区为例,至清明这段时间,以多云及阴雨气候为主,池塘特点是:光照弱溶氧低,有机物转化受阻(产生亚盐、氨氮等毒素),应激重,河蟹吃食量少,长期趴低不活动。
建议:阴雨天适当减料,停喂鱼;出现缺氧爬边上岸现象,用水泵打水(蜕壳期不打水);亚盐、氨氮高的换水后直接环沟干撒卫底(或黑臭菌毒清)。泼洒金维安(或金维安优硒)增强体质、缓解应激。
关注营养-钙、能量双补
河蟹顺利蜕壳,需要从饵料及水体中摄入足够的钙及能量物质。因此蜕壳前要让河蟹吃饱、吃好,储备营养能量。
建议:在饵料中添加丁克+金维安+甘舒康(每组80-100斤料);脂能量+金维安优硒+甘舒康(每组100斤料)增强食欲、促进营养吸收(连喂两个星期),月底前外泼金维安+离子钙(或金维安优硒+离子钙全效),蜕壳后视情况(有软壳、有损伤)可再用一次。
关注水质-肥度适宜
蜕壳期间,水体要有一定肥度,保证溶氧,防止温差过大。但也不要过肥,遇阴雨天易倒藻,同时也影响水草生长及河蟹蜕壳(需要一定光照)。
建议:水质较瘦-提前使用藻乐肥+水金膏(每组4-5亩),或者藻博士+藻澎湃(每组5-6亩)肥水;若水质过肥-先换水,然后晴天中午使用靓水+蛭菌110,或者仕菌皇+丰水多效,用量根据池塘情况,咨询当地技术代表。
关注消毒-蜕壳后出现损伤
河蟹蜕壳期间是其体质最脆弱的时候,易感染病菌导致蜕壳后出现损伤。
建议:蜕壳前后3天,晴天中午使用秀碘(每瓶3-4亩);也可以使用蛭菌110(每瓶2亩),或仕菌皇(每瓶3亩)全池消毒。
关注肝脏-防控水瘪子
部分扣蟹在越冬前没进行营养强化,导致越冬期肝脏消耗过大,出现病变。通常在一壳时就会出现损伤,勉强蜕完壳也会后续死亡。
建议:水瘪子防控要从一壳开始,全程使用丁克+甘舒康(每组80斤料),或者脂能量+甘舒康(每组100斤料)拌料,饵料以配合饲料为主,同时注重水体消毒,保持水质清新稳定。
正确看待蜕壳期损伤
河蟹一壳是个优胜劣汰过程,淘汰体质差的,留下活力好的。因此出现少量损伤情况不必过于紧张,及时将损蟹捞出。若出现大量伤亡,就要从苗种、毒害、药残、水瘪子等方面去考虑,一般表现为从放苗开始就有陆续、零星死亡,到蜕壳时达到高峰,一旦出现,及时过水、降药残、补苗。

河蟹苗泡苗工作,你真的做好了吗?



很多河蟹养殖朋友对河蟹的养殖管理越来越精细化,在每一个养殖环节都力求做的更好。早期在河蟹的养殖过程中养殖户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选择好的苗种。河蟹苗子好坏直接关系到河蟹的产量和养成规格。选好了苗种我们在放苗过程都会给河蟹苗种进行泡苗。泡苗的主要作用有哪些呢?以及我们在河蟹泡苗过程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泡苗的的主要作用:杀灭蟹苗身上的原苗塘的有毒有害病菌,病毒。减少在成蟹塘的发病几率。苗种浸泡过程中通过吐水将鳃中的污渍,泥质等透洗干净,有助于河蟹下塘后的成活率。
在泡苗的时候要注意的是水体的多少,蟹苗的数量,以及泡多长时间?这里核心的思想在于在泡苗过程不能缺氧为首要。毕竟苗子是高价买来的。怎么来科学的规划河蟹的泡苗的过程。这里举100头/斤的一万只苗为例。养殖动物的体重和耗氧量是正相关的关系。
耗氧量=0.2962W0.9082(哲罗鱼的耗氧量和体重的公式,冷水鱼水温和现在的季节水温相似减少温度对耗氧量的影响)。计算1只河蟹苗的耗氧量=0.2962(50.9082)=1.277mg/h.只。由此可以计算出10000只苗的一个小时的耗氧量为1277g。在早期河蟹池塘按照20mg/L计算,维持10000只苗一个小时的水的重量为638.5L水及1277斤水。常规的河蟹塘小船的满载水量400-600斤水。也就是说这点水河蟹苗种只够10000只苗30分钟呼吸。
由此可以得出在兴化常见的河蟹的池塘的在泡苗的过程中建议:3万苗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水体≧600斤;2万苗的不得超过15分钟,水体≧500斤;1万苗不得超过20分钟,水体≧400斤。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在河蟹泡苗过程必须注意浸泡时间,浸泡数量,以及水体多少三者的关系。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少量多次(每次2万只),水要多(大于600斤)泡过一次后下次泡时要换水,浸泡时间为理论数据的50%-60%(5-10分钟)。
在实际泡苗中泡苗时间有长有短,水体溶氧多少不一,可以检测水体的溶氧情况,以及泡苗的水体,泡苗的数量三者计算而来。不可意气用事。合理的泡苗才能将泡苗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不科学的泡苗很可能会导致河蟹苗在浸泡过程缺氧的体质下降,严重的导致河蟹苗的死亡,影响河蟹苗的成活率。
河蟹养殖过程的一些细节工作我们要做好、作对,免得弄巧成拙。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123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