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中期养殖遇到白浊水应该怎么处理


入夏后,气温升高,到了河蟹生长的关键时期,此时,做好蟹池的水质管理是养殖环节的重中之重。当前,在养殖中最常见的水质问题就是白浊水现象,遇到白浊水情况该怎么办?
首先,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白浊水,又称米汤水,其产生的原因归纳有五个:一是可能水体中原生态虫类繁殖过多、过密;二是可能投饵不足,不能满足鱼、虾、蟹的需求;三是有可能野杂鱼过多;四是水位过浅;五是天气影响,雨过天晴常会出现。
其次是针对其产生的原因,设定不同的解决方案:
针对原因一,第一天日出前杀虫,可使用伊维菌素,杀虫后2小时用绿水解毒宝解毒清水,第二天肥水,可以使用肥水王、速溶肥料或肥水膏等;
由原因二引起的,就是加大投饵量;
由原因三引起的,就先杀除野杂鱼,再解毒活水;
如是水位过浅,就要及时加注新水;
最后,是密切关注天气,是雨后浊水,可以采用解毒活水素,清水。

相关知识

养殖池塘河蟹和水草死亡应该怎么处理



湖北一13.6亩河蟹池塘,近期进入高温期,白天气温一般在33~37℃,夜晚温度在30℃左右。进入七月中旬,河蟹从每天捞起几头的死蟹逐渐上升为近期的30~40几头(臭蟹),所以未照照片。观察池塘情况,如图所示:
池塘水色很浓,说明藻类很丰富,可能以微囊藻或颤藻占优势,水草有上浮的,说明水草一定有烂掉池底的,草烂导致蓝藻的产生。使水色变浓,而同时底部由于草烂发酵,产生有害物质,同时大量好氧,在厌氧条件下,菌相中有害菌(致病菌)占优势大量繁殖,使河蟹感染细菌病死亡。建议:针对死亡病蟹的症状内服+外用。同时加强解毒(碧水安)+改底(底居安),补菌抑制蓝藻的大量繁殖,提高水体透明度,使上浮的水草能够白天上浮晚上下沉。
藻类和水草之间存在一定的制约关系,藻类生长说明水草功能减退,水草开始大量消耗氧气,导致藻类也无法正常生长。建议大量清除死草,同时使用底居安+底加氧改底,氧速保恢复水体氧气供给!水面油膜多时,使用碧水安减小水面张力,清除油膜!

河蟹塘浑浊水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案



近几年,蟹塘每年都会有出现水发浑(泥浆浑)的现象,而且这种情况的比例还在增加。很多养殖户都只以为是投喂量过小,螃蟹活动量过大引起的,但是加大投喂量后,大部分塘口水仍不见清,反而越来越浑了。
其实除了投喂不足外,其他原因还包括
1.枝角类,挠足类等原生动物大量生长繁殖,水体单细胞藻类被消耗殆尽,其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分泌物及池水中有机碎屑多,易引起水色白浊。
处理方案:清晨太阳出来之前,使用蟹塘专用杀虫产品“蛛虫速灭”3亩*1米╱瓶,沿着池塘水边和水草周边泼洒,杀灭部分虫子。第二天用“净水解毒灵”或“解毒净水威”1.5亩╱包进行净水,解毒。两个小时后用1桶“氨基酸肥水膏”+1包“硅藻壮”╱10亩进行肥水,稳定水体。
2.连续阴雨天气导致池塘水中藻类及微生物大量死亡,雨水流入池塘时带入大量泥浆,加上大量外源性水进入池塘河蟹产生应激反应,活动加剧,导致塘水浑浊。
处理方案:在下雨前全池泼洒葡萄糖酸钙一包十亩或钙镁精1包5亩稳定藻菌项,降低河蟹应激反应。雨停后,先全池泼洒“净水007”一包用两亩净水解毒,再用臭氧底粒康”一桶六十亩改底,分解底部有毒有害物质,最后水变清后使用“净水芽孢乳”1桶+“氨基酸肥水素”1桶用五亩(可少量加入腐植酸钠),用来补肥补菌,稳定水体,防止反弹。
3.河蟹感染纤毛虫或病菌后处于不健康状态,在池里到处爬动,从而引起水浑浊。
处理方案:如果河蟹感染纤毛虫,先用“纤虫净”一包一亩一米水深全池泼洒,杀灭寄生虫,隔一天用“净水解毒灵”或“解毒净水威”1.5亩╱包进行净水,解毒。如果感染细菌,可先用“净水007”全池泼洒一包用两亩,把水调清,再用“二代蟹毒清”全池泼洒杀菌治病,防止复发。
4.前期肥水效果不理想,缺肥缺菌,导致水体不稳定,自我调节净化能力较差,加上早期昼夜温差较大,水体对流明显引起水浑。
处理方案:先用“净水007”或“净水解毒灵”一包两亩,用来吸附沉降水体悬浮颗粒,两个小时后用“EM调水王”1桶+“益菌多”+“氨基酸肥水素”1包用五亩用来稳定水体,补肥补菌。如出现河蟹应激反应,建议泼洒“碧水爽”缓解应激反应,并起到解毒增加水体通透性,稳定水体。

河蟹塘野杂鱼有哪些危害?养殖户应该怎么处理?



说起野杂鱼很多养河蟹的老板都比较头疼!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难题,我们今天来支支招!今年早春温度低温差大,河蟹蜕壳比往年来的稍晚一些,4月15日温度开始升高,很多塘口中的养殖动物开始活跃起来,尤其是小野杂鱼、在泥里的泥鳅,洞里的龙虾。直接导致水体泥浑、黄浑。很多水草开始挂脏,长势活力差;河蟹吃食少,翻倍率底,黑鳃黄鳃等问题。现在我们一起来探讨杂鱼的危害和怎样去处理。
一、蟹塘有杂鱼的原因剖析
1、清塘不彻底;很多塘口卖蟹迟,晒塘时间短,没有进行翻糖,冬季泥鳅在底泥中,清塘药物选择参差不齐,药效达不到预期效果。龙虾洞在蟹埂处,药塘时水位要上到8月份时的最高水位。
2、进水口未用网目过滤;春季放苗前进水时,进水口未用网目过滤,鱼卵直接进入蟹塘。
3、鳜鱼(桂花鱼)放苗后,很多塘口放一些大鲫鱼产卵,作为鳜鱼的饵料鱼,如果鳜鱼的成活率不好的情况下,塘口的野杂鱼多起来后又会把水搅浑。
4.其他情况;水草上携带一部分鱼卵,尤其水花生。龙虾、青虾较多也会把水体搅浑。
二、蟹塘杂鱼的危害剖析
1.水体出现黄浑、泥浑情况;这是杂鱼出现的最直观的现象,水体稳定性差,氨氮、亚硝酸盐高,河蟹摄食差,体质差,蜕壳晚,翻倍率低,严重情况会引起少量死亡。
2.水草挂脏,长势活力差,草抓在水上扎手;水草是河蟹栖息生长的重要场所,对河蟹的翻倍率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3.菌藻失衡;水体稳定性差,前期水体培藻难培,有机碎屑耗氧物多,水体保肥性、保温性差。后期河蟹养殖溶氧较低,直接影响河蟹的生长和蜕壳。底部细菌多,河蟹发病率较高。
4.杂鱼与河蟹抢食严重;河蟹在池塘底层,杂鱼在水体中层,饲料未到底部就被杂鱼吃掉了,间接增加养殖成本,河蟹规格较小。
5.龙虾和泥鳅携带细菌病毒,发病率不能可控。
三、如何处理蟹塘野杂鱼
1.把好清塘关,杂鱼去无踪。选择合适的清塘药,洒好塘,翻好塘。
2.进水口用网目过滤;60目的网两层绑在进水口水管上,鱼卵直接不会进入到蟹塘。有少量泥鳅可以下小地墩笼逮抓。
3.河蟹塘放鳜鱼一亩5-10条,不需要放饵料鱼,塘口自身可以满足鳜鱼的摄食与生长。放鳜鱼前,处理掉野杂鱼,去当地渔药店咨询。建议:巴豆一亩3斤;清塘2008拌麦麸泼洒,海抖一扫光(可选,慎用)。
4.河蟹塘水草以伊乐藻为主,水韭菜、轮叶黑藻和大头翁为辅,选择干净无鱼卵的水花生。
5.河蟹塘少放或不放青虾和龙虾,细菌和病毒难控制,发病率高,河蟹产量过低。
6.后期水草多后处理杂鱼的效果差,杂鱼多处理不及时,选择投喂冰鱼。
7.提高河蟹自身体质,前期蟹苗吃食时加一些保肝护胆,增强免疫力的内服。
处理野杂鱼的塘口
其实,少量的野杂鱼在塘口并不会形成多大的危害,只是要避免它繁殖增多,以造成危害,所以,现阶段发现杂鱼较多的塘口可适当的加以处理,将其危害降到最低。

四月份河蟹吊网是怎么回事?养殖户应该怎么处理?



“喂”
“小王,我的螃蟹现在出现吊网是什么情况?”
“叔,我真好在附件看塘口,我过去看一下。”
笔者过去一看,还真有螃蟹在网子上面。着实惊讶。
前期水质优良不可能突然出现这种情况,我猜测是缺乏饵料,该河蟹在围网上面寻食漂浮的枯草嫩芽以及一些轮叶黑藻的芽孢头子。后来靠近看果然是河蟹在吞食枯草嫩芽。虽是虚惊一场,但是笔者在宿迁骆马湖地区走访下来发现,许多养殖户的塘口出现水体浑浊大多是饵料不足引起的。
经过了解发现有几个主要原因导致骆马湖地区投料不足:
1.天气苗种误导。
前期倒春寒严重,加上去年高温天气苗种减产,许多养殖户都选择价格低廉的小苗,其中差苗占比高,许多塘口喂料出现少吃,或者不吃的现象,导致养殖户认为河蟹吃食量小。
2.食台误导。
本地养殖户有放食台的习惯,而河蟹不像对虾,河蟹对食台上面的食物很有恐惧感,太平坦缺乏隐蔽性,还有放入水体时间不长与环境不相容,最后总是鱼吃完或者鱼也剩了一小部分,导致养殖户认为吃料不大,喂料量上不去。加上温度升温虫子大量繁殖,许多养殖户都把水体浑浊归为虫子的原因。
3.集体误导。
养殖户在喂料或者使用一些方法喜欢和别的养殖户沟通,最后形成大局面的喂料不足,许多养殖户发现塘口夹草依然不敢使劲加料认为,其他人塘口喂料几斤,我已经喂料十几斤很多了。最后想其他方面的原因。
笔者在一塘口发现许多河蟹白天在下风口寻找食物。
笔者建议喂料:投苗总重量×2×成活率(0.8—0.9)×3%=参考喂料量。
我以塘口放苗五百斤为例:在骆马湖地区现在喂料在20斤到35斤之间。
有养殖户说:河蟹半个月不吃料都没事,这个在饱腹情况下确实是的,但是刚经历一壳,许多河蟹肠道基本都是半空肠状态。而且前期天气差,开口料吃的不是很理想,现在又经历一次脱壳,河蟹急需能量补充,加上这几天骆马湖地区连续升温,河蟹吃食量猛增顾建议加料翻倍。
笔者建议塘口喂料根据自己塘口实际情况去喂料,切不可看其他塘口来判判断自己的喂料情况,首先根据苗体中以百分之四投喂,然后在塘口根据面积大小设立五到十个饲料点来判断吃料情况。
养殖小提醒:1、饲料打点选择没有泥皮和食台的地方进行地面打点,在岸边做好标记。以便隔天看吃食情况。打点随着天气变化而出现水位变化。
2、鱼在实践中三斤鱼等价一斤料来进行换算。
3、有青虾的塘口,喂料参杂着豆粕不计入饲料总量。
4、在天气降温的时候,喂料地点可以往深水区,减料投喂。
5、喂料每天勤观察,多总结,灵活喂料。提高养殖效益。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139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