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养肉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散养土鸡的养殖经验

传统肉鸡养殖多为笼养,肉鸡的体质较差,易患病,并且生产出来的鸡肉品质较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鸡肉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养殖者需要转变养殖方式,可通过将肉鸡散养,来提高肉的品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散养肉鸡的饲养管理技术散养土鸡的养殖经验。

1、选择优良的品种

品种优良的肉鸡是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的基础,因此在选择肉鸡品种时要选择优良的肉鸡品种,并且要求所选择的品种要与当地的气候条件、自然资源、市场情况与人们对鸡肉产品的喜好等相适合,以选择出优质且适宜的品种。在引种时不可贪图便宜,要从正规养殖场引种,并且在引种时要保证所购买的鸡苗品种纯正、体质健康、生长发育良好、产肉性能高等,只有这样的鸡苗才可以为养殖优质肉鸡提供良好的基础。

2、加强环境的管理

传统的普通肉鸡养殖多为圈养或者笼养,对饲养条件和一些设施的要求不高,并且易于管理,但是鸡群在这种模式下体质较差,易患病,且肉的品质也较差,因此为了提高升鸡肉的品质,需要转变养殖方式,可以对其进行散养,即选择在草场或者林地、果园养殖肉鸡。利用这种方式养殖肉鸡可以增加肉鸡的运动量,让肉鸡接受自然光的照射,对于增强肉鸡的体质、提高肉鸡的抵抗力都很有帮助。另外,肉鸡养殖散养模式下,可觅食自然界中的一些饲料或者虫类,既可以节约饲料资源,还可以增强免疫力,鸡粪还可以给土壤增添肥力,促进青草、树木或者果树的生长。散养殖模式对养殖环境和设施的要求要比普通养殖高,要在周围修建上防护栏,在散养区域内还要设有躲雨棚、隔离室等,为肉鸡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通过这种方式养殖出来的肉鸡的品质较好,在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易被消费者接受,可显著的提高肉鸡养殖经济效益。

3、加强饲养管理

肉鸡散养的时期要根据养殖地的资源以及鸡的日龄来确定。在放养前要先进行育雏,对其进行脱温后再放入散养地饲养。放养的最佳时期一般为3月中旬到10月底,这段时间内的天然牧草、虫、蚁、果实等食物种类较为丰富,并且温度逐渐的变暖,适宜肉鸡的生长发育与增重。在其他季节,天气温度较低,天然的食物较少的情况下则要以舍饲为主。一般30日龄以上的雏鸡可在上午9点到下午5点放牧,冬季则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适度的放牧,并进行补饲,在放牧时要注意上午不宜喂的过饱,否则会影响到肉鸡在放牧时采食天然的食物。在放养前要根据放养地的面积、放养环境饲料资源的高低来选择最适宜的放养密度,如果密度过大,则肉鸡没有充足的活动空间,失去散养的意义,另外还会造成饲料的紧张,影响鸡的品质;如果密度过小则会造空间和饲料资源的浪费,也会降低养殖经济效益。通常最佳放养密度为每667m2养殖150~200只为宜。要注意即使是放养模式下养殖肉鸡也要根据肉鸡的日龄进行适宜的补饲工作,具体的补饲量要根据实际的日龄大小和天然食物的多少来确定。

在放养过程中要进行精心的管理,加强日常的观察工作,在每天放鸡前要观察好鸡群的动态,在正常的情况下,每天早晨放养鸡时健康的鸡总是争先恐后的向外飞跑,而较弱的鸡落在后边,病鸡则不愿走动,通过这项观察可及时的发现病鸡,并将其隔离治疗。每天在将鸡放养后都要对鸡舍进行清扫和清粪的工作,在清粪时要观察好粪便的情况,观察鸡群的排泄情况是否正常,如果发现异常则可根据粪便的颜色和性状对鸡进行诊断,便于对症用药治疗。另外,在补料时要还观察鸡群的采食情况和精神状态,如果发现有采食量下降,精神状态不佳的鸡则要及时的挑出,隔离饲养,并进行科学的诊断,以判断发病原因。还要做好肉鸡呼吸的观察工作,可在夜晚熄灯鸡群休息后通过观察鸡的呼吸量是否正常,如果有咳嗽、啰音则说明鸡群患有呼吸道疾病。

4、疾病与兽害的防控

做好肉鸡的疾病防治与兽害的防控工作。要对放养鸡群进行定期的免疫,在免疫接种时要根据本场的免疫程序科学接种,选择合适的疫苗,严格的按照剂量接种。因肉鸡在散养状态下易患寄生虫病,因此要做好预防性的投药、驱虫和消毒的工作。另外,还可以通过食用微生态制剂来改善胃肠的功能,抑制有害菌的活动。

在放养模式下,肉鸡易受到天敌的侵害,如老鼠、蛇、黄鼠狼、鹰等。在放养前要对场地进行一次彻底的灭鼠和消毒工作。在使用药物时要注意防止鸡群误食,还可以在放养地的周围种植万年青等植物来预防蛇的进入。

在果园放养时要注意防止鸡群发生农药中毒。为使种植与养殖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对果园进行喷药防治病虫害时宜选择绿色、无毒害的生物制剂,并且在用药时注意在当天以及半个月内要把鸡群隔离在没有喷洒农药的地方,在喷药后也不能采集饲料来喂鸡。Yz023.com

散养土鸡的养殖经验
土鸡以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鸡蛋也以色泽好、口感好颇有市场。以散养为主的土鸡,自由采食天然的青草、昆虫、蝇蛆、蚯蚓、草籽等资源优势,辅以精料,节约了生产成本,又因其大多隔离条件好、疾病发生少、成活率高,用药量小,是较为安全的畜产品之一。笔者在基层工作多年,现将散养土鸡的养殖经验与大家共享。
1、场地选择
散养对场地的选择要求不高,因地制宜,各种林地、灌木草场、草山草坡、山坡果园、茶园等都可作为放牧地,可以保障鸡群充分觅食,有足够的采食场所,要求场地地势高燥,排水通畅,电力保障正常,附近有清洁的水源,同时应在场地周围辅以坚固栅栏,防止鸡只的丢失和免受其他动物的侵扰。
2、鸡舍建造
要因地制宜,根据经济状况和需要,建永久式、简易式均可,鸡舍以高出地面30~50cm为宜,但要坚固耐用,特别是在冬季,大雪易造成鸡舍不堪负荷。目前广大养殖户可以土法上马建平养或层养鸡舍,科学管理,以小投资获大效益,如塑膜暖棚鸡舍经济实用,鸡舍要求坐北朝南,利于采光和保温,同时兼顾照明、通风等。成年鸡每平方米养鸡8~10只为宜,否则易引起鸡只的踩踏,舍内空气的清洁度不达标等,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由于鸡舍是用来休息、产蛋、避风避雨的场所,加之疫病防控的需要,宜采用“全进全出”。
3、肓雏前准备
做好育雏舍的卫生、消毒、饮水、照明等调试工作。进雏前1d,饲养人员再次检查育雏所用物品是否齐全,如消毒器械、消毒药、营养药品,提前调试雏舍温度、湿度、通风换气,观察能否达到要求。
4、雏鸡培育
雏鸡的饲养很关键,影响着后期的各项生产指标。雏鸡购入后先在育雏鸡舍内常规饲养。育雏室温度:第1周31~35℃,20~30只,m2,第4天起每周降2~3℃,温度不可忽高忽低,饮水温度达到20℃左右,30日龄后当室温达到20℃左右时即可脱温;相对湿度:第1周为65%~70%,以后保持在60%,地面洒水或喷雾消毒提高鸡舍湿度,过高过低都易造成负面问题;用60W白炽灯或13w节能灯照明,保证光照均匀,灯泡不离鸡体太近,否则容易引起啄肛,光照对雏鸡的运动、健康、饮食等有直接影响。开始3~4d,舍内昼夜光照时间为22~23h,也可采用24h光照,1w以后逐渐减少光照时间和亮度;舍内以“保温为主,通风为辅”,注意通风换气,适当加大通风口面积,有风机的每天可排风3~5次,每次5~10min,保证空气的新鲜;雏舍内,温度高、湿度大,饲料应坚持“少喂勤添”的原则,以防饲料发霉变质。
5、青年鸡放养与管理
5.1雏鸡放养
出生后1个月左右、体质量达0.25~0.3虹、在天气温暖时可将雏鸡按体质强弱分批移至山上放养。放牧地点要由近到远,放牧时间逐渐延长。放牧的最初几天,可在补饲料或饮水中加入适量V。或复合维生素以防应激。此时的雏鸡很胆小,易受惊吓,一定注意狗、鹰、黄鼠狼及其他动物的侵袭,造成不必要的应激。
5.2合理调教
调教时用饲料辅以哨子诱导,使鸡逐渐对哨声形成条件反射,养成有哨可食的习惯。
5.3补饲和饮水
散养鸡的饲料必须保证充足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2014年5月平桥区某养殖户的散养鸡,发生大面积的羽毛脱落及啄肛现象,经调查发现该场饲养过度粗放,长期补饲廉价饲料,营养元素不平衡或不足,发现问题后饲料中添加了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饮水中添加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钾,数天后情况得到好转。所以日常注意观察鸡群非常重要,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同时根据不同季节和鸡的觅食情况确定补饲次数,一般每天补1~2次,饮水2~3次。遇到恶劣天气或冬季不能外出觅食时,要进行舍饲。
5.4预防兽害
注意防范野兽、黄鼠狼和蛇的侵袭,可在散养鸡中饲养一部分鹅,家禽中鹅的警惕性非常高,习性机警,听觉器官非常敏锐,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发出叫声,有很好的报警功效。
5.5注意天气预报
天气条件较差时,注意保持警惕,恶劣天气时应及时将鸡诱回舍内,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6、疫病防控
防病措施以预防为主,做到每天观察鸡群吃料、饮水情况。发现病鸡要立即隔离,清粪工作每周1次,雨雪天气严禁放牧,以免打湿鸡羽,使鸡受凉感冒。放牧场地应事先检查,发现死动物立即远弃,以防鸡群中毒。
散养鸡没有统一的免疫程序,需结合当地地实际情况进行,一般采用以下办法:1日龄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鸡痘疫苗,7~10日龄时进行新城疫滴鼻免疫,8~20日龄接种鸡新城疫传支二联、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26~30日龄接种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疫苗;30日龄进行第2次新城疫免疫;30~40日龄接种新城疫l系疫苗+禽流感疫苗,在60日龄肌注新城疫Ⅱ系疫苗。

相关阅读

散养孔雀球虫病防治经验


由于孔雀的食性很杂,目前市场上尚没有全价的孔雀专用饲料,而且孔雀是垫料平养或散放的饲养模式,所以很容易感染球虫病,严重危害幼龄孔雀的生长发育,并且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导致免疫抑制或失败,诱发多种疾病,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一、临床症状临床上患群可见孔雀拉西红柿样的粪便,不爱活动,饮水增加,有的孔雀拉水样粪便,维持两天后出现血便,患病孔雀两翅下垂,浑身发抖,眼结膜苍白,迅速脱水消瘦,很快死亡。二、综合防控1.全价饲料亟待推广。由于区域内孔雀暂没有形成规模化饲养,无市售的全价饲料,经常饲喂一些青草和玉米面,致使孔雀营养不均衡,降低了对疾病的抵抗力,所以极易感染球虫病,故应提供可口且营养均衡的全价饲料。2.饲养模式亟待改进。散养模式造成粪便不能及时清理,地面潮湿污浊,适宜球虫繁殖,孔雀直接接触含有球虫卵囊的粪便,会导致反复感染,造成恶性循环。3.治疗上,一般投以控制球虫病(地克珠利或磺胺氯吡嗪钠等)的药物为主,辅助投一定的肠道消炎药(环丙沙星或诺氟沙星等)和止血药维生素K3。5~7天为一个疗程,重者可间隔3天后重复应用一个疗程。时下特种养殖的兴起,也给我们畜牧工作人员提出了挑战,但同时也提供了无限商机。为了能适应市场,愿我们所有同仁能携手当地的特种养殖户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共创辉煌。

散养土鸡“啄”开致富门


虞城县城郊乡殷楼村农民殷传超林下散养土鸡,不仅节约了饲料成本,而且市场接受度高,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小小土鸡“啄”开殷传超的增收致富门,圆了发家致富梦。

12月17日,记者走进殷传超的土鸡养殖场看到,10多亩的杨树林里,一群群可爱的土鸡活蹦乱跳。殷传超高兴地告诉记者,他养的土鸡名叫九斤黄,一年两茬,年出栏量1万余只,年收入10万多元。

说起当初养鸡的初衷,殷传超也是满腹心酸。他告诉记者,原来他一直从事蔬菜种植,由于农民信息不灵通,连年赔钱。2012年,通过考察,他决定放弃蔬菜种植开始养鸡。当时他考虑现在人们生活富裕了,吃也讲究了,喜欢绿色环保、无公害的食品。他瞄准了既经济又好吃的土鸡九斤黄。确定了养殖目标,爱琢磨的他又在养殖方法上动起了脑子。

殷传超决定在自家的林地里饲养林下鸡,他说,放归自然环境饲养散养土鸡,除了定时喂玉米、大豆、谷糠等粮食作物外,平时土鸡都是在林间捕捉虫子和啄食嫰草,接近农家饲养环境。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养殖的九斤黄毛红体壮,营养价值高,很快成了村民们餐桌上的佳肴及城里各大饭馆的“紧俏货”,不仅周边村民争相购买,还远销山东。

凭借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合理的饲养方式,殷传超的养鸡场效益逐渐显现,尝到甜头的他又租了一个几十亩的林场,扩大养殖规模。这一群群林下土鸡“啄”开了殷传超的致富门,生态养殖场也成了殷传超的“绿色银行”。

一人富不算富,在殷传超的带领下,殷楼村现已有10多家开始养鸡。殷传超最后说,他要带领乡亲一起规模化养殖土鸡,让乡亲们都过上富裕生活。

散养柴鸡养殖技术的几个关键问题


散养柴鸡注意补钙:

柴鸡在育成阶段不能喂给高钙日粮,日粮中钙含量应控制在0.8%~0.9%之间。只要发育正常,大部分散养柴鸡在145日龄~155日龄开始产蛋,因此,应从这一时期开始给柴鸡大量补钙。鸡对钙的利用率约为55%,产一枚蛋需要2.0克~2.3克的钙,所以鸡每产一个蛋,需要食入4克左右的钙。根据这一需要量,从开产至5%产蛋率阶段可将日粮中的钙提高至2%,然后再逐渐提高到3.2%~3.5%的最佳水平。如果环境温度高,鸡的采食量减少,补钙量可适当提高。

补钙时可将石粉、贝壳粉及骨粉作为钙的主要来源。选购时应注意这些原料中颗粒应较大,粉状物越少越好。因为颗粒状钙在消化道内停留时间长,在蛋壳形成阶段可均匀地供钙。另外,颗粒状钙在胃中可起到研磨作用,提高饲料消化率。

散养鸡同样需要饲喂优质全价料:

优良的品种必须通过科学的饲养和管理才能使其遗传特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无论是集中饲养还是散养,都必须保证鸡只充足的营养。许多养殖户固执地认为,生产真正的柴鸡蛋就不能喂全价饲料,只能喂原粮。结果导致产蛋率太低,效益低下。实践表明,在散养环境下,鸡只补充原粮与全价料,所产蛋的品质并无明显差异,但产蛋量和综合效益却有很大的差别。

野外散养柴鸡的七个注意事项:

一、细致观察,隔离弱鸡

每天早晚补饲时,观察柴鸡的脸部颜色、食欲、粪便、灵活性等,对精神萎靡、吃食少甚至不吃食者、粪便异常者应隔离喂养,发现病情及时治疗,鸡体恢复正常后再放归鸡群。

二、扩大场地,节约饲料

靠近农田围栏圈养的养殖户,在农作物收获后,可撤栏扩大放养场地,让鸡群采食农民未收净的农作物籽粒,减少饲料用量,降低养殖成本。

三、灯光诱虫,增加营养

晚上用高亮度灯光(最好是高压汞灯)吸引昆虫进入灯下的水盆中,或在灯下张袋收集昆虫,昆虫皆为动物蛋白,柴鸡食后生长快,羽毛丰满,抗病力强,产蛋多。

四、注意卫生,预防疾病

早秋仍天气闷热,高温高湿,尤其是遇秋雨连绵的天气,柴鸡野外放养要注意球虫病。对水糟、料糟每天冲洗,定期消毒,鸡舍做到通风、干燥、没有异味。以防止其它鸡病的发生。

五、环境安静,预防应激

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保证养殖场环境的安静,防止轰赶、惊吓、喧闹,禁止生人进入放牧场,防止黄鼠狼、猫、狗以及鹰类天敌的侵害,避免鸡群应激的发生。

六、增加光照,正常产蛋

随着秋季夜长昼短的变化,光照不足会影响产蛋率。对产蛋母鸡在归巢后要适时补充光照,自然光照加补充光照一天应16小时为宜。补光在天亮之前进行效果较好。

七、全进全出,及时补栏

一般情况下,每年中秋节之前,柴鸡、柴鸡蛋进入价格高峰期,应淘汰的产蛋母鸡和育肥公鸡应抓住秋高气爽、温度适宜的大好时机抓紧育肥,及时出售。对空鸡舍、设备、用具要进行彻底消毒,并对放牧场喷洒消毒,净场2周后及时补栏。秋季育雏成活率高。出售、补栏应实行全进全出,这样可有效防止疫病发生。

散养柴鸡需要严格实施防疫程序:

散养柴鸡虽然体质增强,减少了鸡群患病机会,但并不意味着就不得病了。由于散养鸡在野外与鸟、兽接触较多,通过鸟、兽传播的疾病也较多,因此,除实施科学的饲养管理外,同样应该重视防疫,严格防疫程序。

柴鸡散养期怎样防疫与驱虫:

按鸡疫病防疫程序,30日龄鸡新城疫Ⅰ系冻干苗滴鼻或点眼1.5头份,鸡痘皮下刺种双针;40日龄禽流感油苗颈背部皮下注射0.4毫升;50日龄喉气管炎冻干苗点眼1头份;60日龄新城疫Ⅰ系冻干苗肌注1头份;90日龄喉气管炎冻干苗点眼1头份;110日龄鸡痘冻干苗皮下刺双针,新城疫油苗肌注0.6毫升,新城疫Ⅳ系饮水4头份;120日龄禽流感油苗肌注0.6毫升。对于鸡的寄生虫病,一般用左旋咪唑或丙硫咪唑驱虫,同时,定期用球宝等药物防治球虫病。

革胡子鲶散养


养殖环境
鱼池修建:选择8个面积为3.5m40m的大棚,4个下挖50cm,土围四周筑墙,墙高70cm。建成1.2m深池,4个向下挖15cm,再用水泥袋装土挡住四周,这样的池子排水方便简单,升温快,池子建成以后,铺上塑料薄膜,压上少许土即可。


饲料配方
1.苗种放养:池子建好后,进水50cm,用生石灰2010-6消毒,l0天后即可放苗,今年由于准备不充分,于6月26日才放苗(应在5月底放苗)放水后用0.2l0-6漂白粉消毒后放苗。当时水温25.4℃,鱼体入池前,简单地用食盐210-6消毒3分钟。今年由于时间晚,池子没挖好,当时25400尾鱼苗分别放在三个池内,据后来观察得出:放苗最好一次到位,免得以后分塘影响鱼的生长,而且规格要一致。因为革胡子鲶鱼有大吃小的习性,分一次塘就出现一次死亡。放养密度10~15尾/m2为宜,密度不宜过大,今年有2个棚起初密度大,达到70尾/m2,到9月底还有许多小鱼,而且水质极易恶化,死亡率高,今年的养殖成活率大约在75%~90%。

2.饲料投喂:投饵做到定点、定时、定位、定量.根据色的实际生长情况,合理掌握,灵活调整。投喂方法,每天投喂三次,8时、15时、22时,用编织袋或布做成可升降的投饵台进行投饵,这样即方便、节省饵料、减少污染,又便于观察鱼的吃食情况。

养殖管理
水质调节:池内放养密度大,温度高,因此注意调节水质非常重要,一般保持水温在22~28℃,每7~10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0~20cm,每半月用110-6漂白粉泼洒毒。

疫病防治
革胡子鲶鱼的生长力旺盛,抗病性强,但由于大棚养殖密度大,精养程度高,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防病,做到放苗前消毒,养成过程中,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常见的鱼病有:

①肠炎病,主要症状:鱼体变黑,肠壁充血发炎,肠肉充满淡黄色粘液。防治方法:定时定量投喂,不能时多时少,饲料不能突然改变。每隔l0~20天全池均匀泼洒一次漂白粉110-6或生石灰2010-6。在该病流行期,在饲料中掺入土霉素。

②三代虫病,主要症状:鱼体消瘦,体色黑暗,触须卷曲。防治方法:用晶体敌鱼虫0.510-6全池泼洒。

散养户犊牛培育妙招 散养户犊牛科学培育方法


我国散养牛养殖比重相对较大,饲养管理相对简单,犊牛期体质弱,时而引起牛只发育不良,甚至死亡。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散养户犊牛培育妙招散养户犊牛科学培育方法。

一、犊牛的护理
1.刚出生时的护理
犊牛出生时,要注意保证犊牛呼吸顺畅,应立即用干抹布将口鼻黏液擦净,使小牛呼吸顺畅,然后再擦干其他部位,或让母牛舔干犊牛。对脐带进行消毒(避免发生脐带炎),犊牛的脐带会自然扯断,如果没有扯断,应在距腹部15厘米处剪断脐带,挤出脐带内的黏液,用消毒剂对脐带及周围消毒。
2.早进食初乳
(1)初乳的营养丰富。初乳的酸度较高,不利于有害菌的繁殖;初乳可促进真胃分泌大量消化酶,使胃肠机能尽早形成;它含有较多的镁盐,有轻泻作用,能促进胎便排出;初乳含有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能抑制和杀灭多种病菌。初乳特殊的生物学特性,是刚出生犊牛不可缺少的营养品:它能代替肠壁上黏膜的作用,可阻止细菌侵入血液中,提高犊牛对疾病的抵抗力。
(2)进食初乳要适量。开始时不能给予过多的初乳,以防犊牛消化紊乱。如果犊牛不能吃奶可人工喂乳,喂量可根据犊牛身体情况,一般按体重的10%~20%计算初乳的喂量,每天4次左右。奶温过低容易变质,大致在38℃左右。犊牛每次哺乳间隔一段时间饮温开水1次。
二、建立良好的养殖环境
1.选择好犊牛的畜舍
要创建温度、湿度适宜,夏季通风良好(无贼风)、冬季保温的畜舍,犊牛抵抗力较低,温度过低湿度过大,会引起犊牛消化不良、拉稀、肺炎等疾病。有些散养户错误地认为牛是大型草食性动物,饲养时没有对消暑保温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造成犊牛上呼吸道、胃肠道感染疾病增多,从而造成犊牛生长发育迟缓。
2.保持圈舍卫生环境
经常打扫圈舍,换垫草。饲料中不能含有铁丝、牛毛、粪便等杂物。用具用后一定要洗刷干凈,保持清洁,经常性做好消毒工作。

三、培育方式要科学
1.保证饮水充足
让犊牛充足饮水,可增强犊牛的食欲,避免暴饮甚至喝尿现象的出现,引起犊牛发育不良,理想的饮水方式是任其自由饮水。
2.细心护理,增加体质
做好定期消毒、经常刷拭牛体,可有效减少疾病传播,降低犊牛发病率;适时增加运动量,几周后进行人工驱赶增加犊牛的运动量,增强体质,促进牛体健康和皮肤发育。
3.适时断奶
过长的哺乳期,对犊牛的内脏器官,尤其是对犊牛的消化器官发育不利。应在5个半月时开始逐渐增加精料和粗料,减少牛奶喂量,适时进行断奶。

如何提高散养奶羊效益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也需要多样化的奶品。羊奶因其营养丰富,易于被人体吸收,深受消费者喜爱。随着人们对羊奶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农户养殖奶羊的积极性大幅提高。奶羊适应性强,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养殖效益高,适合农户养殖,是农户致富的一个亮点。
1.做好选种工作。品种是提高养殖奶羊经济效益的首要条件,品种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奶羊的产奶性能和饲料消耗量,选择价格适宜的优良地方山羊改良品种,不仅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而且产奶量高。选择奶羊时,无论公羊,还是母羊,均要健康、体躯要大、胸要宽而深、体要长、脖子要粗大、背腰宽平、四肢端正、粗短,蹄质坚韧。公羊腹大而不垂,角间距宽,眼大明亮,鼻梁隆起,嘴粗大且富有弹性,睾丸对称、不垂不吊、大而有弹性,性欲旺盛;母羊头清秀,槽口宽深,口裂长,双乳头,乳房对称、大而柔软,无明显繁殖疾病。
2.因地制宜。农户养殖奶羊应以半放牧半舍饲为宜。
①坚持放牧5~6小时/天,在青草季节,奶羊不仅采食了各种有营养的青饲料,而且锻炼了体质,增进了食欲,提高了产奶量。放牧期,除饮用淡盐水外,可以不补料,以降低饲料成本。
②充分利用庭院闲地搭建能防风避雨隔热保温的简易圈舍,减少基础设施的投入。圈舍在阴雨季节、春冬季节发挥作用,不仅可以按时加草补料,还可以使奶羊的生活有规律,保持奶羊身体健康,产奶稳定。
③农村麦秸、豆秸、红薯秧、玉米秆等粗饲料资源十分丰富,夏秋两季将家里的各种农作物秸秆制作成青贮饲料或氨化饲料,既充分利用了本地的饲草资源,提高饲料利用率,又在春冬饲草缺乏季节充分发挥作用,降低饲料成本。
④利用自己承包的土地种植青绿饲草、苜蓿、墨西哥玉米、黑麦草等,除夏天秋天奶羊饲用外,秋天收割后还可以晾晒干草或制作青贮饲料以备奶羊冬天饲用。
3.疫病防控措施。奶羊喜干燥、厌潮湿,夏季要避雨隔热,冬季要防风保温,圈舍要保持卫生干净,每天打扫,经常用石灰水、来苏尔、高锰酸钾等对圈舍及常用设施、用具进行消毒和杀菌;按时对奶羊进行布氏杆菌病、结核病、口蹄疫、羊痘等疫苗注射,积极预防传染病,发现病情,及时治疗;()每年春秋两季用阿维菌素片或丙硫咪唑片各驱虫1次,保持奶羊身体健康,延长产奶高峰期,提高产奶量。
4.科学饲养。①供水充足。水是奶羊分泌乳汁的重要成分,必须供给充足的水,每天要多给奶羊饮几次水,最好让奶羊喝刚煮过饭的面汤,再加适量盐,增加产奶量。
②饲喂黄豆。大豆用粉碎机粉碎后,用温水泡半小时,用泡过的豆水来和其他饲料后饲喂,提高产奶量。
③科学挤奶。挤奶2次/天,给奶山羊按摩乳房2~3次/天,5~10分钟/次,既可提高产奶量,又可活血化瘀,预防乳腺炎。
④按季节调配饲料。夏秋季节多喂青绿多汁饲料,青草含汁多,营养丰富,具有清热解毒的功能,是奶羊最适口的饲草,并适当延长放牧时间,以增加采食量。春冬季节将放牧和补饲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家里秸秆制成的青贮饲料或氨化饲料,利用麸皮、豆腐渣、红薯渣、玉米皮、玉米面等,适当加些酵母粉、氯化钠、多种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亚硒酸钠E粉等,预防营养不良。
5.成立专业合作社。农村散养奶羊户,应联合成立养羊专业合作杜。
①种公羊。专业合作社中抽出3~5户养殖品性好的种公羊,为其他农户成员提供有偿服务。合作社也可与附近奶羊场建立关系,除学习养殖奶羊技术外,合作杜成员的奶羊发情时,可到羊场接受人工授精,避免每一户都养公羊而造成浪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②疫病防治。农户散养奶羊,也应注重疫病防治,一般农户散养奶羊觉得羊只少,不值得免疫,加上疫苗一经开启用不完得扔掉造成浪费,而专业合作社可统一购进质量好的疫苗,统一注射防疫,统一购买驱虫药,统一注射,这样既降低消耗,又保证奶羊健康成长。
③合作社管理。养羊专业合作社在购药、出售羊奶、学习成功的养殖经验等方面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也可获得政府支持,充分发挥养羊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从而提高农户养殖奶羊的经济效益。

冬季肉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冬天是肉鸡饲养最难的季节,因为冬季通风和保温矛盾,由于饲养密度大,过于封闭保温,导致舍内二氧化碳过多,新鲜空气缺少,使鸡舍内的气候环境很差,从而诱发多种疾病,如大肠杆菌病、呼吸道病、腹水症等。因此冬季饲养肉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
1.降低饲养密度。在密闭的鸡舍内,由于鸡群的呼吸致使舍内氧气含量下降,二氧化碳增高。在采取取暖措施的鸡舍内,湿度大,温度高,鸡体免疫力下降,患病率增加。由于饲养密集,病原通过空气传染的机会增大,鸡患传染性鼻炎、传染性喉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病、禽霍乱等病的机会就会增加。若降低饲养密度,鸡只减少,需氧量减少,呼出的二氧化碳减少,使空气的污染指数降低,从而减少发病率。
2.加强鸡舍通风。饲养员进入鸡舍感到刺鼻、刺眼或有轻度呼吸困难时,必须升高舍温,并缓慢通风,避免通风量过大,导致鸡舍温度局部或整个鸡舍降温太快;应避免冷风直接吹向鸡体,防止鸡患感冒。外界大气温度太低时,鸡舍通风可通过一个温暖的空房间预温后,再通入鸡舍或者将加热的空气通过风管或长布袋通向鸡舍。一般情况下,应在晴天、无风的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开窗换气,这样通风不易使温度下降太大,又有利于节约燃料。但任何时候,有刺鼻、刺眼气体或呼吸感到困难时就必须通风,保持舍内空气清新,减少鸡疾病的发生。
3.控制鸡舍温度。温度是肉仔鸡正常生长发育的首要条件,与肉鸡的体温调节、活动、采食、饮水、饲料的消化吸收、抗病能力等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生长阶段最适温度不同,正常情况下,育雏温度为33~35℃,以后每周气温变化可下降2~3℃,直至18~21℃为止。育雏时一定要掌握好温度标准,不可过高过低;要均衡平稳,生长前期高后期低,逐渐降低,绝不可忽高忽低,变化太大。供温控制的基本原则前期比后期高,夜间比白天稍高,弱雏比强雏要高,()大风降温、雨雪天比正常晴天高,冬春育雏比夏秋育雏要高,免疫前后及鸡雏有病期间比平常要高等等。
4.控制鸡舍湿度。肉鸡舍最适宜的湿度为60%~70%,舍内湿度太低,肉鸡表现呆滞、羽毛凌乱、皮肤干燥、喙和爪色泽暗淡,且易造成鸡体脱水,引起鸡群呼吸道疾病。如果舍内湿度过高,会使鸡体散发的热量增加,使鸡更加寒冷,生产中可采取在热源上坐水盆,增加湿度,也可用加湿器加湿;采取加强通风和在室内放生石灰块等办法降低舍内湿度。在33℃干表温度下,湿表温度应为28~29℃,即干湿表温度差4~5℃,这样可保证鸡舍65%~70%的相对湿度。
5.做好卫生消毒。鸡舍内要每天打扫,及时清除粪便和垫料,防止粪尿在舍内储存过久产生大量氨气,造成氨中毒。肉鸡出栏后要对鸡舍彻底消毒,进鸡前空舍10天。鸡舍周围环境每周消毒1次,舍内每周1~2次带鸡喷雾消毒,定期对料槽饮水器等用具消毒。
总之,合理安排鸡的日常生活,加强饲养管理,坚决不使用霉变饲料,提高鸡体的抵抗力;在保证鸡舍温度的同时,利用阳光充足的时间适当通风,增加舍内新鲜空气;注意环境卫生,做好消毒工作,减小饲养密度,对保证鸡体健康大有好处。
鲁新颖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154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