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美肉羊

巴美肉羊是根据巴彦淖尔市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基础和市场发展需求,经过广大畜牧科技人员和农牧民40多年的不懈努力和精心培育而成的体型外貌一致、遗传性能稳定的肉羊新品种。本品种于2007年5月15日通过国家畜禽资源委员会审定验收,并正式命名,巴美肉羊是我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是国内第一个肉羊杂交育成品种。巴美肉羊新品种的培育为促进当地肉羊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肉羊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种源。

到2010年8月底全市现有各类符合巴美肉羊鉴定标准的各类羊达到5.2万只,年生产优质种公羊6000多只;为充分利用巴美肉羊杂交优势,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巴美肉羊经济杂交生产杂交羔羊,近几年累计生产优质肉杂羔羊300多万只。
巴美肉羊体型外貌一致,体格较大,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胸部宽而深,背部平直,臀部宽广,四肢结实,相对较长,肌肉丰满,肉用体型明显,具有早熟性,被毛白色。

生长发育速度较快,产肉性能高,成年公羊平均体重101.2千克,成年母羊体重71.2千克,育成母羊平均体重50.8千克,育成公羊71.2千克,羔羊初生重平均4.7-4.32千克。

巴美肉羊具有适合舍饲圈养、耐粗饲、采食能力强,范围广,适合农牧区舍饲半舍饲饲养。繁殖率较高,性成熟早等特点,经产羊达二年三胎;搞逆性强、适应性好、羔羊育肥快;是生产高档羊肉产品的优质羔羊,近年来以其肉质鲜嫩、无膻味、口感好而深受加工企业和消费者青睐。仅2010年19月份供上海世博会羊肉产品达1640多吨。

巴美肉羊的育成填补了自治区没有自己肉羊品种的空白,也为周边地区肉羊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种源,近年来为辽宁、山东、宁夏、新疆等8个省市及内蒙古自治区的兴安盟、通辽市、鄂尔多斯市等地累计提供巴美肉羊种公羊5300只,不仅提高了巴美肉羊的知名度而且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巴美肉羊新品种培育2009年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获内蒙古自治区丰收一等奖;胚胎移植技术在巴美肉羊培育过程中的应用获自治区2007年丰收一等奖;2008年获巴彦淖尔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巴彦淖尔种羊场、王文义、13947819887

相关知识

美鳐


中文名称 美鳐
拉丁名称 Raja pulchra
地方名称 Raja (Dipturus) pulchra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软骨鱼纲
拉丁纲名 Chondrichthyes
中文目名 鳐目
拉丁目名 Rajiformes
中文科名 鳐科
拉丁科名 Rajidae
中文属名 鳐属
拉丁属名 Raja
形态特征 体盘前部斜方形,后部圆形,前缘颇斜直或浅凹,在雄性成体呈波纹曲线,吻侧处凹入,在眼和喷水孔外侧处凸出,头后外侧处又凹入,后缘广圆;前角圆钝,后角广圆。吻延长而尖,在大者更显著;吻软骨后端分离部分比前端愈合部分大1.2-1.5倍。尾颇短,等于体长的5/6至10/13;侧褶发达。
体盘宽约比体盘长大1.4倍;体盘长比吻长约大2.6倍;吻长比眼径大5.3至6.2倍,比眼间隔大3.5至3.6倍;眼间隔比眼径大1.5至1.8倍;喷水孔宽约等于眼径1/2;口前吻长比口宽约大2.1至2.4倍;第五鳃孔间的距离比第三鳃孔大7倍余。前鼻瓣较狭,外侧未伸盖后鼻瓣边缘,后缘细裂,未伸达口隅;后鼻瓣前部的半环形突起不太显著。口中大,浅弧形。齿小,钝圆或稍尖,上颌齿每行42-44个。

眶前具小结刺2个,眶上没有结刺,眶后喷水孔上方具一小结刺。头后脊椎板上的结刺1个,基底颇宽大。尾上具粗大结刺1纵行,8至10个不等;背鳍间隔具结刺1-2个。在全长270mm的雌体和雄体中,背腹面都光滑;在全长428mm的雌体中,背面除头后喷水孔后方处具一群小刺外,到处都光滑,腹面的吻软骨上和吻侧以及胸鳍前部的外侧上有许多小刺;在相同大小而未成熟的雄体,除头后喷水孔后方处外,吻软骨上也有细刺。头后结刺前方两侧具半环形黏液孔2纵行,每行由8-10余个黏液孔组成。

胸鳍前延,仅达吻侧中部,距吻端有一颇长距离;外角钝圆,里角广圆。腹鳍分裂很深,前部突出作足趾状。两背鳍的大小和形状几相同,背鳍间隔的距离比第一背鳍基底长稍小;第二背鳍几与尾鳍上叶相联。尾鳍下叶消失。

背面褐色,吻侧淡白色;肩区后方、对着胸鳍外角区域常具一卵圆形斑块;腹面灰褐色,鳃孔、下颌后部、泄殖腔四周淡白色。
生活习性 为底层小型鳐类,一般体长为300mm左右。栖息于浅海沙质底海域。常与孔鳐相混杂。

巴墨鹅


曾一度在北美洲大部分地区极为稀少且罕见的多种颜色鞍背型巴墨鹅,近年来已逐渐为人们普遍饲养了。它的羽毛色彩华丽,体躯强壮,是一种引人注日而且实用的鹅品种。由于体躯肥胖,故呈现出背宽胸深,腹部中央只悬垂一个褶叶。带有巴墨鹅血统的母鹅,往往有二个腹垂褶叶。巴墨鹅在德国为人们饲养的有白色、灰色及鞍背型等,而在北美洲鞍背型巴墨鹅是唯一经常被饲养的品种,所谓鞍背型巴墨鹅是指身仁以白羽为主,而头部、颈上部、肩部、背部及腹侧的羽毛为灰褐色。背部和腹侧的每一支有色羽毛儿乎都有白色的镶边。还有另一种浅黄色鞍背型巴墨鹅,亦有人饲养并常作广告宣传。所有巴墨鹅的喙均为粉红色,脚为桔红色,眼睛为蓝色。

标准种鹅体格矮胖,羽毛上斑纹非常明显,从身体后上方看,它背部及肩部的有色羽毛部位应该呈现标准的心形。头部羽毛颜色一致,但大多数个体在喙基周围均有白色羽毛。凡是喙基部有头瘤迹象的个体属于杂种。一般公母配比为1:3-4。

美鰕虎鱼


中文名称美鰕虎鱼

拉丁名称Callogobius sclateri (Steindachner)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鰕虎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Gobioidei

中文科名鰕虎鱼科

拉丁科名Gobiidae

中文属名美鰕虎鱼属

拉丁属名Callogobi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非洲沿岸至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延长,前部近圆筒形,后部侧扁,体前部被圆鳞,后部被栉鳞,或全部被圆鳞,纵列鳞22-75。头部平扁,宽大,被小圆鳞或裸露无鳞。前鼻孔具1长鼻管。口小,口裂斜,下颌突出,颌齿多行,外行齿扩大,无犬齿,舌端圆形或凹形,头部具横列和纵列嵴状粘液管。鳃孔不宽,峡部宽,第1背鳍6鳍棘,第2背鳍1鳍棘7-15鳍条,臀鳍1鳍棘6-13鳍条,尾鳍尖圆。头和体前部被小圆鳞,后部被栉鳞,眼间隔颇窄,约为眼径的1/3,纵列鳞30。

生活习性
海洋生。

美叶雪蛤


[学名]: Clausinella calophylla
[资源名称]: 美叶雪蛤
[外文名]: Wooden venus
[别名]: 美叶帘蛤
 
[形态特征]:
 
壳呈三角卵圆形,壳顶位于前方,约壳长的1/3处。小月面凹,心脏形。楯面光滑,中凹,披针形。韧带狭短,灰黄色。壳面呈灰白色,生长线极稀,呈薄片状高高翘起,前端有一凹陷。壳内面白色,内缘具小齿。铰合部弓形,具主齿3枚。前闭壳肌痕呈瓜子形,后闭壳肌痕呈马蹄形。
 
[原产地区]:我国的福建平潭以南沿海  
[气候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中国、印度-西太平洋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生活于潮间带低潮线到浅海90米深处泥砂质海底,其中以50米处最多。滤食浮游生物及有机碎屑

昭乌达肉羊


昭乌达肉羊产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右旗、翁牛特旗。昭乌达肉羊是应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的肉毛兼用品种,以上世纪50年代当地蒙古羊同苏联美利奴羊、萨里斯克羊、东德美利奴羊进行杂交选育形成的偏肉用杂交改良细毛羊为母本,组建育种群。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昭乌达肉羊。

1.体型外貌
昭乌达肉羊为肉毛兼用羊,体格较大,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胸部宽而深,背部平直,臀部宽广,四肢结实,后肢健壮,肌肉丰满,肉用体型明显,被毛白色、闭合良好,公母羊均无角,颈部无皱褶。头部至两眼联线、前肢至腕关节和后肢至飞节均覆盖有细毛;被毛密度适中,细度以64支纱为主,有明显的正常弯曲,油汗呈白色或乳白色,腹毛着生呈毛丛结构。
2.生产性能
昭乌达肉羊的肉用羊体型特征明显,成年种公羊平均体重95.7公斤、体高83.8厘米、体长93.1厘米、胸围121.2厘米。成年母羊平均体重55.7公斤、体高67.7厘米、体长73.5厘米、胸围96.8厘米。昭乌达肉羊产肉性能良好,6月龄公羔屠宰后平均胴体重18.9公斤,屠宰率46.4%,净肉率76.3%。昭乌达肉羊繁殖率较高。其性成熟公羊9月龄,母羊7月龄;初产母羊繁殖率为126.4%,经产母羊繁殖率为137.6%,经产母羊有17.5%可达到2年3胎。
3.产毛性能
昭乌达肉羊毛丛平均细度为22~23微米,成年母羊每次剪毛量为5.1公斤、毛长8.5厘米、净毛率42.6%。
4.羊肉品质
昭乌达肉羊没有脂尾,瘦肉较多,其羊肉具有“鲜而不腻、嫩而不膻、肥美多汁、爽滑绵软”的特点,是低脂肪、高蛋白质健康食品。昭乌达肉羊的肌肉脂肪含量为3%~4%,蛋白质含量高于20%。羊肉所含的各种必需氨基酸在理想蛋白质指标中均占50%以上,必需氨基酸总量为35.58%,达到理想蛋白质中相应的氨基酸含量标准。
5.适应性能
昭乌达肉羊是在牧区、半农半牧区生态条件下育成的,具有放牧性能强、耐粗饲、抗寒、抗风沙、抗病力强的特点。适宜于牧区、半农半牧区草原环境条件下夏秋季放牧,冬春季补饲饲养方式,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觅食能力强,采食范围广,成幼畜死亡率连续7年低于1%。

昭乌达肉羊是应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的肉毛兼用品种,以上世纪50年代当地蒙古羊同苏联美利奴羊、萨里斯克羊、东德美利奴羊进行杂交选育形成的偏肉用杂交改良细毛羊为母本,组建育种群,从1991年应用德国美利奴肉羊进行杂交,迅速克服原有群体不足,改进肉用和繁殖性能,主要提高肉用性能。1998年开始在杂交二代基础上,选择理想型个体组成昭乌达肉羊育种群,进行横交固定,到2010年理想型羊群体规模迅速扩大。
昭乌达肉羊适应性强。具有适于牧区半农半牧区草原环境条件下夏秋放牧,冬春补饲饲养方式特点,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觅食能力强,采食范围广,成幼畜死亡率连续7年统计低于1%。
肉用羊体型特征明显。体格较大,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胸部宽而深,背部平直,臀部宽广,肌肉丰满,公羊、母羊均无角,颈部无皱褶或有1个~2个不明显的皱褶,头部至两眼联线、前肢至腕关节和后肢至飞节均覆盖有细毛。
产肉性能良好。6月龄公羔屠宰后胴体重为18.9公斤,屠宰率为46.4%,净肉率为76.3%,12月龄羯羊屠宰后胴体重为35.6公斤,屠宰率为49.8%,净肉率为76.9%。
繁殖率较高。初产母羊繁殖率为126.4%,经产母羊繁殖率为137.6%。经产母羊有17.5%可达到两年3胎。
产毛性能及羊毛品质良好。在育种过程中还较好地保持和改进了母本改良型细毛羊的产毛性能,表现在毛丛结构闭合良好,细度均匀22米~23米,成年母羊剪毛量5.1公斤,毛长8.5厘米,净毛率42.6%。
昭乌达肉羊育种以现代遗传育种理论为基础,创新出“群选群育—集中连片—区域推进”的育种模式,成功地在改良型细毛羊基础上,经过利用德国肉用美利奴羊级进杂交、横交固定和选育提高3个阶段,最终培育成体型外貌一致、遗传性能稳定的草原型肉羊新品种。为今后新品育种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在育种技术推广工作中,应用了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科学进行选种选配选择培育、羊胚胎移植、羊鲜精液和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等家畜育种繁殖先进技术,对昭乌达肉羊在草原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环境下的生长发育繁殖规律、饲养管理方式、疫病防治技术立专项科研课题进行研究取得了具有推广意义的科研成果。
昭乌达肉羊适合我国北方牧区季节性放牧加补饲饲养方式饲养,具有肉毛兼用、肉用特征明显、胴体肉质好、生长发育快,其综合生产性能指标达到了国内同类品种领先水平,为我国北方牧区及半农半牧区肉羊业的发展提供了草原型肉羊主导品种。昭乌达肉羊产品符合广大消费者追求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174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