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养殖的投喂与管理技术


河蟹食性广,爱吃动物性饵料,但仍以容易获得的植物饵料为主。在沉水草料如菹草、聚草不足时,可加喂绿色的陆地上鲜草料(嫩草为上品),如青草(鱼吃的草),还可加喂红薯、南瓜、谷物,更可喂屠宰厂留下的下水,螺、蛙、蚌、黄鳝的下脚料。
水温为3~5℃时,蟹活动少,摄食也少,隔日或数日少喂。
水温为5~10℃以下时,蟹活动量加大,要增加喂量,可隔日1次。
水温在10℃以上可1日1次。
水温在28℃左右,是摄食旺季,加大投喂量且加多次数。
投喂方法。傍晚喂于食台上。根据食台上残饵的多少,确定第二天投喂量的增加与否。
饵料台的设置。饵料台应架设在接近水位线以上的池坡上。蟹有趋光性,在饵台边安装一日光灯,诱蟹吃食。
河蟹喜欢溶氧充足水质清新的水体,水中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时,摄食量大,生长迅速;低于2毫克/升时,造成缺氧死亡。因此,要想方设法增加水中溶氧含量,以保证蟹苗生长迅速。
水中增加溶氧的重要方法是让水体震动。水平静如镜时,空中氧气进不了水中,因此将死水改为流水、活水是增氧的好方法。在大湖里围网养蟹,一般不会缺氧,在小面积的养殖时,容易缺氧。因此,可用抽水泵就池抽中层水,平冲池面流动增氧。加强巡塘,及时解决问题。
养殖季节要勤喂,
按需增量莫浪费;
增加溶氧长势旺,
错过佳期要后悔。

相关阅读

红鱼的饲料与投喂


红鱼鱼种的最佳饲料配方尚未确定。到目前为止的室外试验结果是含蛋白35%的浮性颗粒饲料饲养效 果良好。饲料中应含12%以上的鱼粉料,添加一些虾头粉可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其他饲料成分还包括黄 豆粉、黄玉米粉、维生素预混料及矿物质。

在鱼体规格达到0.5千克前, 日投饵量约为鱼体重的3%~5%;鱼体规格大于0.5千克后, 日投饵 量可降到鱼体重的2%左右。较好的投饵量的确定是以浮性颗粒饲料投喂后15分钟内吃完为度;每天的 投饵量最少分2次投喂,直到鱼体长到20厘米以上。当鱼体规格达到20厘米以后,可改为每天投饵一次。在最佳条件下,鱼体规格可每30~60天增重1倍,但最初的鱼种规格会有所差异。因此, 日投饵量 应每天或至少每周调整一次,并且每天都应对鱼的摄食情况进行观察,以确定最适的投饵量。投饵时应 注意:雨天因鱼不摄食而不必投饵;水温超过32度时,投饵量可减少1/2;连续阴天4天以上应停止投 饵,除非适当增氧,否则应待晴天后再开始投饵;高温和低气压期间应调整投饵量,因此时水体溶氧较少,鱼类行动迟缓;早晨是投饵的最佳时间,分早晚两次投饵可得到最大生长率;应在水深小于1.2米 的水域内投饵,若投饵的水域太深,因水体溶氧太低,饵料不能被鱼摄食掉;投饵区应固定,其面积占 池塘面积的10%,最好是占25%;水温低于15度时红鱼摄食不佳,天气较冷时,应待下午日照使水体升 温后再投饵;若鱼停止摄食,应立即查明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待鱼能正常摄食后再投饵;夏季捕 鱼前24小时停止投饵。

稚鳖培育的饵料与投喂技术介绍



1.饵料
出壳稚鳖在卵黄吸收完之后,即可摄食,对饵料要求较高。要求“精、细、软、嫩、鲜、易消化”,而且营养成分全面的优质饲料。尽量使稚鳖在当年有限的生长期内,达到早开食、吃好食、晚停食,以强化饲养,安全越冬。
稚鳖在饲养1个月内要强化投饲,宜投喂水蚤、蚯蚓、米虾等高蛋白动物性饵料,有条件的还可投喂些鸡蛋、鸭蛋、动物肝脏等营养价值高、且易消化的饵料,切忌投喂含脂量高的饵料。以后逐渐转为动物性饵料与植物性饵料,动、植物饵料之比为2:1。动物饵料可用绞肉机绞细投喂,植物性饵料可将麦麸、玉米面煮成粥状然后加入5%骨粉、1.5%酵母粉、0.4%盐、1.5%畜用生长素,调匀后投喂。
据报道:有人以“不同饲料对稚鳖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养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鲜鱼肉与人工配合饲料(其营养成分:粗蛋白质45.32%、粗脂肪4.87%、粗纤维9.21%、灰分13.14%、无氮浸物22.39%)混合投喂稚鳖,由于适口性好,增强了稚鳖的摄食强度,同时饵料中所含营养成分,尤其所含氨基酸较接近稚鳖的营养需要。因此,无论是促进稚鳖的生长、增重,还是饵料系数、蛋白质效率都是比较理想的稚鳖饵料。
2.投喂
喂料应做到定质、定时、定位、定量,以使稚鳖养成定时定点摄食的习性。每天上午9~10时、下午4~5时2次投喂,投喂时可将饵料直接投放于水池边的饵料台上,为避免争食相互撕咬,要多设几个投喂点。一般投喂量可控制在同池饲养稚鳖总体重的5%~10%。投喂量也可根据天气、水温、饲料质量和稚鳖的摄食状况而加以控制,一般掌握在次日上午能吃完为度,剩余的饵料要及时清理干净,以免沾污新饵料和污染水质。

罗非鱼健康高产养殖的饵料投喂技术



饲料使用准则规定,饲料中使用的促生长剂、维生素、氮基酸、脱壳素、矿物质、抗氧化剂或防腐剂等添加剂种类及用量应符合有关国家法规和标准规定;饲料中不添加国家禁止使用的药物(如乙烯雌酚、喹乙醇)作为预防疾病或促进生长的目的。其他药物的使用应符合水产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1-20xx)》的规定;不在饲料中添加未经农业部批准的饲料添加剂的兽药。

随着生物工程的发展,国内外生物科技的动态趋向于水产饲料中添加有机酸制剂、肉碱、甜菜碱、酵母培养物以及寡糖、多粮绿原酸、生物碱、多酚、黄酮等纯天然生物活性复合物。采取全程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方式,饲料蛋白质要求在25%~30%。确定准确的投喂量是提高生长速度的关键。因此,必须建立饵料台,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4%,每次投喂量由专人负责称量和记录,同时,在每次投喂后一小时检查饵料台的饵料机剩余情况,再结合水质、天气、鱼的食欲等情况灵活调整每次的投喂量。原则上3~5月鱼体重50~250克/尾时每天投喂2次,上午10:00和下午4:00。5~10月,250克/尾以上每天投喂3次,除了上、下午各投喂一次,晚上适当投喂。每月抽样检查鱼的生长速度,根据其生长情况确定投喂量和投喂次数。

每年的5~11月是养殖罗非鱼的黄金季节,应加强水质和喂食管理。


稻田养蟹的蟹种放养与饵料投喂技术



1.蟹种放养:经长途运输的蟹种,为了防止直接下田吸水过多,影响成活率,放养前应先在水中浸泡1~2分钟,然后取出再搁置10~15分钟。如此反复2~3次,而后将蟹倒入盆中,放进稻田,让其自行爬行,将伤蟹、死蟹随时捞出,以免下池后影响水质。
蟹种放养时间应根据稻田插秧前进行农药封闭灭草时间而定,如不用农药封闭灭草,可以在早春放养。每公顷稻田可放养规格为100只/千克的蟹种75~150千克,也可放养规格为150只/千克的蟹种60~120千克。
2.饵料投喂:饲料是养蟹的物质基础。河蟹在整个饲养过程中,除利用稻田中生长繁殖的水草和底栖生物外,主要靠投喂人工饲料。
①饲料的种类:河蟹可利用的饲料种类很多,其中动物性饲料有小鱼、小虾、蚕蛹、蚯蚓、螺肉、蚌肉、鱼粉、血粉、屠宰场下脚料和昆虫等。植物性饲料有水草、浮萍、藻类、瓜类、饼类、豆渣、麸皮和米糠等。此外,还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②饲料投喂方法:放养初期可投喂小鱼、猪血、蚕蛹、螺和蚌肉等肉食性饲料;中期要以萍类、南瓜、小麦、豆饼等植物性饲料为主;后期食物要以动物性饲料为主,使蟹体积累营养,增加个体重。日投饲量为5%~10%,并根据天气、水温、河蟹摄食情况有所增减,水温低时取下限,水温高时取上限。傍晚投喂的饲料,次日早上检查吃完为宜。
饵料的投喂应坚持定时、定点、定质、定量。饵料投放在蟹沟的水草上,并要看季节、天气、水质、河蟹摄食状况来投喂。饵料要求新鲜、适口、营养全面,使河蟹吃饱吃好。
投喂时间以每天下午4~5时1次即可,因为河蟹有晚上摄食的习性,安排在下午4~5时投喂,更有利于河蟹夜间摄食。投喂地点要设在水沟周围。

泥鳅的养殖技术 泥鳅饵料的投喂技巧


“长嘴就要吃”,泥鳅也不例外,泥鳅为杂食性小型鱼类,饲料来源很广,水蚤、蚯蚓、蝇蛆等是泥鳅天然的饵料生物,,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投喂米糠、豆饼、豆渣、血粉、麦麸等。但是如何吃出最佳成效,这是饵料的投喂技巧。为了使泥鳅吃饱吃好,快速生长,降低饲料系数,在泥鳅的投喂过程中一定要牢记“四定四看”的原则。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泥鳅的养殖技术泥鳅饵料的投喂技巧。

一、“四定”投喂技巧
池塘饲养泥鳅,鳅苗在下塘后两天内不投饲料,等鳅苗适应池塘环境后再投饲料。
1.定时
待池塘中的泥鳅集群到食台上摄食后,在天气正常的情况下,每天投喂饲料的时间应相对固定,从而使泥鳅养成按时来摄食的习惯。一般日投喂两次,上午8—9时投喂一次,下午14—15时投喂一次。在泥鳅生长的高峰季节,晚上19—20时还应投喂一次。
2.定量
每天投喂的饲料量一定要做到均衡适量,防止过多或过少,以免饱饥失常,影响消化和生长,要按水温的高低以及池塘中泥鳅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当池塘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要相应减少日投饲量或停止投饲;在生长的高峰季节,要结合每天检查食台的情况,科学地确定每天的投喂量,其中晚上的投喂量应占到全天投饲量的50%~60%。定量投喂,可减少饲料浪费,提高饲料消化率,减少对水质的污染、减轻鳅病和促进泥鳅正常生长。
3.定质
投喂的饲料要求新鲜、安全卫生、适口、水中稳定性好,各种营养成分含量合理,不能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发霉、腐败变质的饲料不仅营养成分流失,失去投喂的意义,当池塘中泥鳅摄食后,还会引发疾病及其他不良影响。要依据不同水温,投喂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含量合理的配合饲料,促进泥鳅快速生长。
4.定位
在泥鳅苗种刚入池的几天里,开始投喂饲料时,先是将粉状饲料沿池塘四周定时均匀投撒,逐渐将投喂的地点固定在食台周围,然后将投饲点固定在食台上,使泥鳅形成定时到食台上摄食的习惯。一般每亩池塘设1~2平方米的食台4~6个。要将饲料投喂到搭设好的食台上,不能随意投放。定位投喂的好处一是将饲料均匀投撒在食台上,便于泥鳅集群摄食;二是投放的饲料不会到处漂散,避免造成浪费;三是投喂的饲料不可堆积,要均匀地撒开在食场范围内,以确保泥鳅均匀摄食;四是便于检查和确定泥鳅的摄食和生长情况;五是当池塘中的泥鳅需要投喂药饵时,能使泥鳅集群均匀摄食,提高药效。
二、“四看”投喂技巧
在泥鳅的饲养过程中给泥鳅投饵时,通过眼力观察鱼池的表面现象就能判断实际的投饵量是否合适,这就需要经验和技巧。
1.看吃食时间的长短
投喂后在1个半小时内吃完为正常,1小时不到就吃完表明投喂量不足,还有一部分泥鳅没有吃饱,应适当增加投喂量。如在2小时内还未吃完,而泥鳅群已离开食场,表明饱食有余,下次投喂可适量减少。
2.看泥鳅生长情况
4—5月,泥鳅开食后食量逐渐增加,在一周或一旬的投喂计划中,要观察周初与周末或旬初与旬末的变化。如果投喂量不变,而到周末或旬末时,在半小时内就吃完,表明泥鳅的体重增加了,吃食量大了,没有吃饱,要适当增加喂量。
3.看水面动静
吃饱后的泥鳅一般都沉到水底。投食后如果泥鳅没有生病而在水面上频繁活动,属饥饿表现,尤其是泥鳅苗或泥鳅种在水面上成群狂游,这是严重饥饿的表现,俗称“跑马病”,要立即投食,堵截狂游,否则会大批死亡。
4.看水质变化
泥鳅主要滤食浮游生物,可观察水质的肥瘦来判断浮游生物的量是否满足泥鳅生长要求。当水质瘦时,可通过施肥来培养浮游生物;当水质过肥,同养鱼出现浮头时,则要立即换水并加开增氧机,必要时投放敌百虫药物杀死浮游动物,以保证泥鳅健康生长。

泥鳅的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性
1.栖息特征泥鳅属温水底栖鱼类,在我国分布很广,泥鳅的生活环境主要在河川、湖泊、塘堰水沟(渠)、沼泽水地、稻田等浅水水域,或者生活在淤泥较深的表层,泥鳅喜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在池塘里人工养殖时,其喜欢在池底活动,只有水中氧气不足时才游到水面上呼吸空气。泥鳅适宜生长水温为15-30℃;水温在25-28℃时生长最快;在7℃以下或30℃以上,或者在池水干洞时,泥鳅就会潜入10-30厘米的软泥层中“休眠”。钻人淤泥中的泥鳅靠土壤中的少量水分湿润皮肤,可长期维持生命。
2.特异功能泥鳅可以用鳃呼吸,也可用皮肤和肠呼吸,这是泥鳅与其他鱼类不同的特殊生理功能。泥鳅的肠壁不仅薄而血管密布,具有辅助呼吸功能,在空气中能进行气体交换。当水中溶氧不足时,它能跃出水面吞吸空气,在肠管中进行气体交换后,废气从肛门泄出。它对缺氧环境的抵抗力,远远胜于其他鱼类,故在运输时不易死亡,也是养殖增产潜力较大的优良鱼种之一。据资料报道:水中溶氧低达。.46-0.48毫克/升时,泥鳅才开始死亡;池塘人工养殖条件下,缺氧时泥鳅将会游至水面吞食空气,利用肠呼吸,即使池水溶氧低于。16毫克/升,仍可安然无事。泥鳅在水中除缺氧时利用肠呼吸外,在摄食后肠呼吸的次数也明显增加。例如,当投喂高蛋白或单一饲料后,泥鳅就会在池中集群,肠呼吸的次数随之迅速增加,逐渐不摄食,浮在水面。经解剖观察,肠管中充满了空气。
3、食性杂泥鳅系杂食性鱼类,对食物要求不十分挑剔,凡是水中和泥中的动物植物及有机碎屑都是泥鳅的适口饵料,实际生产中,丰富的饲料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促使人工养殖的泥鳅快速生长,增产增收。泥鳅在幼苗阶段以摄食动物性饲料为主(指浮游动物),以后逐渐向杂食性转变,到了成鳅阶段主要摄取植物性饲料。泥鳅对动物性饵料的消化速度较植物性饵料快,其中对浮萍的消化速度最慢,对蚯蚓的消化速度较快。
人工饲养条件下,鱼苗阶段可投喂蛋黄,豆浆和其他粉状饲料。鱼种阶段可投喂米糠、麸饼类、蚕蛹粉等,也可以用堆放厩肥、鸡粪和牛粪、猪粪等方法培训浮游生物作鱼苗作鱼苗鱼种饲料。成鱼阶段用米糠、马铃薯渣、蔬菜渣、蚕蛹粉、麸饼粉等与猪粪或腐殖质土混合制成颗粒饲料或团状饲料投喂。人工养殖泥鳅,投喂时一定要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和定量喂食。由于泥鳅特别贪食,因此饲料投喂不宜过多,日投饲量,鱼种阶段为泥鳅体重5%-8%,成鱼阶段为5%左右。开始时每天傍晚喂一次,以后驯化改为白天投饲,上、下午各投饲一次。

泥鳅的饲料来源及种类
一是运用粪肥培肥水体来增加水中有机物、藻类植物和轮虫、水蚤、水蚯蚓、孑孓、草履虫等。
二是适于泥鳅捕食的动物性饵料,如小鱼、小虾、田螺、螺蛳、蚯蚓、昆虫类和蜗牛。
三是收集屠宰下脚料、农副产品和加工下脚料、小杂鱼肉、豆渣、米糠、豆饼、菜粕、麦麸和幼嫩植物的茎、叶、种子等。
四是人工专门培养泥鳅喜食的活饵料,如黄粉虫、蚯蚓、蛆虫、蚕蛹等。
五是配制泥鳅专用全价饲料(根据泥鳅的营养需求配制成的泥鳅人工配合饲料配方如下:
配方一(%):鱼粉10-20,豆饼粉20-35,小麦粉15-18,菜饼粉8-15,米糠粉5-8,龙虾粉5-8,鸡场粉2-4,鱼用生长素1-1.4,血粉5-8,蚕蛹粉4-7,无机盐0.1-0.5.
配方二(%):鱼粉15,豆粕20,菜籽饼20,四号粉30,米糠12,添加剂3。
配方三(%):麦麸42,豆粕20,棉粕10,鱼粉15,血粉10,酵母粉3。
配方四(%):麦麸48,豆粕20,棉粕10,鱼粉12,血粉7,酵母粉3。
配方五(%):麦麸50,豆粕20,棉粕10,鱼粉10,血粉7,酵母粉3。
配方六(%):小麦粉50,豆饼粉20,菜饼粉10(或米糠粉10),鱼粉10(或蚕蛹粉10),血粉7,酵母粉3。
配方七(%):肉粉20,白菜叶10,豆饼粉10,米糠50,螺壳粉2,蚯蚓粉8。
配方八(%):血粉20,花生饼40,麦麸12,大麦粉10,豆饼15,无机盐2,维生素加剂1。
配方九(%):豆饼40,菜籽饼5,鱼粉10,血粉5,麦麸30,苜蓿粉10。
配方十(%):小杂鱼50,花生饼25,饲用酵母粉2,麦麸10,小麦粉13。六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晚上在泥鳅池内用黑光灯诱集昆虫,供泥鳅捕食。
泥鳅的投喂技巧
1、四定投喂技巧池塘饲养泥鳅,鳅苗下塘后2天内不投饲料,等鳅苗适应池塘后再投饲料。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定位。
2、四看投喂技巧在泥鳅的饲养过程中给泥鳅投饵时,通过观察池塘的表面现象就能判断实际的投饵量是否合适。一看吃食时间长短、二看泥鳅个体的生长大小、三看水面动静、四看水质变化。

黄鳝网箱养殖饵料投喂技术



1、投喂的主要饵料

(1)投喂活小杂鱼

这种投喂方式大部分是用精养鱼池中的小杂鱼进行投喂,投饵量一般为黄鳝体重的5%~6%,不需要驯食。

(2)投喂新鲜死鱼或冰冻鱼

这种投喂方式适合有一规模的养殖户采用。投喂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把死鱼剁成块进行投喂;二是把死鱼绞成浆进行投喂,投喂量一般为黄鳝体重的5%~6%。

(3)投喂配合饲料

这种投喂方法必须进行驯饲。方法是,鳝种放养后3天先不投饲,待黄鳝适应环境后在晚上开始引食,引食饲料选择黄鳝喜食的小杂鱼、河蚌肉等绞成浆投喂,以后逐步在鲜饵中加入人工配合饲料投喂,最后的比例控制在500克鲜饵中加配合饲料500~1000克。每天投喂两次,以早上6~7点,下午5~6点为宜。每天的投饵量开始以按黄鳝体重的2%~3%计算,以后逐步增加到4%~5%。配合饲料有粉状料和膨化颗粒料两种,粉状料与鲜饵搅拌后用绞肉机制成条形饵料,晾成半干后投喂。膨化颗粒料与鲜饵搅拌后放置半小时,待颗粒料软化后进行投喂。

(4)投喂其它饲料

主要是投喂蚯蚓、河蚌肉,一些动物下脚料,麦麸、浮萍等。

2、投喂注意事项

(1)黄鳝的觅食主要靠前后鼻孔内发达的嗅觉小褶和触觉,来感受水流传过来的饵料生物发出的特殊气味和振动。因此,黄鳝饲料必须有较重的腥味才能被摄食。同时,当黄鳝固定摄取某一食物时,要转变食性往往需花较长时间,因此,不要轻易改变饲料种类投喂,以促进黄鳝快速生长。

(2)要对饵料进行适当处理。小鱼要用清水清洗后投喂,大规格的鱼要用开水煮一下进行投喂,河蚌肉要通过冷冻冻死体内的蚂蟥后进行投喂,膨化颗粒料要经软化后进行投喂。


颖鲤投喂技术


一般来讲,养鱼全过程中饲料的成本,大约占总成本的60~70%左右。因此,科学的投喂技术,最有效地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降低饲料的浪费,是提高养鱼经济效益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
鲤鱼的消化道短且直,又是一种极贪食的鱼类。在室内喂养时可以看到,只要是稍间断地多次投喂,它能边吃食观察边排泄,很多饲料没有来得及消化,直没有能得到吸收,便被排出体外。因此,带来了两种后果:一是饲料利用率很低,造成饲料浪费,增加了养鱼的成本;二是因为没有很好消化而造成难以吸收,或根本来不及吸收就被排出体外,鱼类体内并没有及时补充所必需的各种营养,因此对生长很不利。所以科学、正确地掌握投聘技术,是提高养鱼经济效果的重要措施。
(一)日投饲次数及投饲量
1.日投饲次数
日投饲量确定后,一日内鱼类应投喂多少次为宜,国内外学者做过不少试验。对于日投饲次数,虽然各学者所得的数据不完全相同,但共趋势基本一致。就是鱼苗阶段应比鱼种阶段投喂的次数多,鱼种阶段应比养成鱼阶段投喂的次数多。此外,各月之间因水温不同,投喂亦应有所区别。
颖鲤在幼苗阶段投喂次数应较多,或者鱼的规格相同,而喂食期处在造温甚至最适温范围内,其投喂次数应比非适温期时要多。
日本有的学者进行试验,从清晨至晚间10小时内,将日投饲量分为1至10次分别进行投喂,结果认为,以4~6次的投喂方法为好。但也有的学者认为,4~8次为好。前苏联有的学者认为,在鱼苗生长阶段,应每小时投喂一次,一般1天投喂10次。我们在金寨县池塘养鱼种过程中,考虑到劳动强度问题,在1.7~2.7厘米鱼苗培育到5厘米的养殖阶段,制订了1天内投喂6次的技术方案;而5厘米鱼种进网箔养殖阶段,1天投喂7一8次。结果均获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
2.日投饵量
众所周知,饲料投喂不足,鱼类处于饥饿状态,其生长就不好;反之投喂量过大,不但饲料利用率低,而且易使水质变坏,不利于鱼类生长。两种养殖结果都会使成本加大,经济效益降低。因此,科学的投喂量与鱼体的增重是密切相关的。然而投喂量又与鱼体大小、水温高低和溶氧量大小,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多少和鱼类生长有关的其他元素的含量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但是,要获得十分准确和完善的投饲量,又是十分复杂和难以办到的,只能做到相对准确的投饲量。
(二)鱼体大小与饲料粒径的关系
鱼苗阶段,尤其是水花下塘时,因鱼苗口径较小,水中浮游生物若个体较大,或者鱼池培育水质过早,浮游生物已长大了,鱼苗下塘后就难以摄取这些饵料而影响正常生长。有经验的养殖技术人员此时就采取拉空网,将大个体浮游生物转走,另采取追肥或投喂部分豆浆或豆饼浆,补充鱼苗所需的部分饵料。在鱼种培育早期阶段,加工适合鱼类摄食的颗粒饲料,对鱼类早期生长发育尤为有利。因为颗粒过大,饲料在水中需经一定时间的浸泡才能散开,此时,已有部分营养溶解于水中而被散失,不仅造成饲料的浪费,而且营养也不全面。目前有不少单位对这个问题重视不够,应引起注意。
(三)鲤鱼的几种饲料配方
饲料配方组合的基本原则,总的来讲应依据鱼类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量来确定。在有可能条件下,应尽量满足各种鱼类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量。但有时因各地饲料原不完全一致,成从原料价格,成本投人与所获效益来综合比较分析,亦可略作变动。
(四)饲料加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1.原料
加工的原料一定要新鲜,严防腐败变质的原料混进。
2.配料和搅拌方法
加工的原料,尤其是使用添加剂时,各种成分必须搅拌均匀。一般来讲,应按饲料加工机次进料数量为单位进行配料,然后经搅拌再加工成饲料。不要一次配备过多数量的原料,以防搅拌不匀。为使添加剂拌得均匀,应先得将添加剂与少部分混合饲料拌匀,再逐渐增加混合饲料,进行多次搅拌多次混合,然后再上机加工成饲料。
3.饲料规格
加工的配合颗粒饲料的粒径规格,应以满足不同规格鱼种的需要,即满足鱼的适口性。如果加工机械缺少这种配套设备,一定要配备一台破碎机与其匹配。
4.饲料保存
加工的配合颗粒饲料,仍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因此保存时间不宜过长,以防饲料发霉或变质。

甲鱼养殖过程中投喂模式的规范管理



在不同的环境下选择适宜的投喂模式方可使养殖效益最大化。投喂模式分为:投喂方式、投喂量、投喂间隔及次数。
饲料投喂方式包括:水上颗粒料投喂、水下团料投喂。水下团状料投喂方式,要求投料板距水面3-5厘米,以淹过小甲鱼背部1厘米为准。团状料制作料水比例多为1:1,制作成条形放置于食台凹槽处。由于添加水分比例较大,饲料粘性较高,个别地方养殖户为减少饲料粘手性多添加植物油,添加比例为2%左右。在试投喂时,使用水下团状料投喂方式,其厚度最好小于7.5px,利于小甲鱼摄食。水下团料投料,为甲鱼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投喂环境并为新瘦水体提供养分,实现快速培养水体的目的。随着甲鱼生长至100克以上,水中营养物质快速集聚,水体富营养化可转变水上软颗粒料投喂方式。水上软颗粒投喂模式,其颗粒直径随甲鱼大小调整,一般以四个等级划分,以饲料机上孔状模板控制等级大小。投料板设置为三分之一投料台露出水面,食台与水面呈30度倾斜。颗粒料投放于水面临界处的投料槽。水上颗粒投料可以避免剩余饵料污染水质,方便残饵的收集处理,利于甲鱼均衡生长。关于上述提及的食台,现在多使用石棉瓦进行设置,特点在于实用方便,具凹槽利于饲料的投放。
饲料投喂量的设定方法,本文讲述两种计算方式。第一种计算方式为假定甲鱼总体重依据下列公式换算:
投饵率=日基准投喂量÷甲鱼总体重×(100%);
当日基准投喂量=甲鱼总体重×投饵率;
餐投喂量=当日基准投喂量÷每天的餐数。
甲鱼总体重=甲鱼初体重+累计投饵量×饲料转化率
其中的投饵率根据不同的养殖品种及养殖阶段设定,计算当日的基准投饵量,从而计算出餐投喂量。一般甲鱼的投饵率在2.5%-3%,根据甲鱼摄食情况及生长阶段,灵活掌握投喂量。而甲鱼总体重的计算一般是以饲料累计投饵量乘于往年各自的饲料转化率得出甲鱼现阶段的甲鱼总体重,而前期的转化率较后期好一点,一般多在1-1.1,时间可维持到养殖头三个月。第二类,按照每天甲鱼的摄食情况,参照甲鱼生长的阶段,决定甲鱼的投饵量。如果前一天甲鱼摄食良好,按照前一天的摄食量的2%-3.5%进行递增;如果前一天摄食略有残饵,按照前一天摄食量继续投喂;如果前一天剩料较多,当天投饵量可以按照前一天摄食量的80%进行试投喂。而外塘投喂量的设定除上述关键点外,还需关注当地的天气变化状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如遇暴雨天气食台上甲鱼基本未上台可适当延后投喂时间并减半甲鱼投喂量。甲鱼摄食时间的控制,水下团状投料摄食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内,水上颗粒投料摄食时间控制在40分钟以内。
甲鱼投喂餐数及间隔时间段的设定。温室甲鱼养殖,在前期时可三餐投喂,投喂时间可以平均分配,例如将投喂时间确定在早上7点、下午3点、晚上11点。由于环境的限制,外塘养殖一天两餐的投喂方式,更加适合甲鱼的生长。由于早上水温及溶氧量较低,抑制了甲鱼的摄食欲望,一天的饲料投喂量一般可以按照晨少夕多的原则分配。外塘投喂时间,应根据池塘水温及环境来设定,在春季过冬后开食,水温并不是很高,开食温度通常在25摄氏度左右,选择中午12点前后按照一天一餐的方式进行投喂。盛夏时节,投喂时间一般选择在早上8点与下午6点左右投喂。从一天一餐到一天两餐的投喂过渡过程中,要求参照水温及天气的变化,逐渐的调整。

牙鲆饲料及投喂技术


一、饲料的营养要求
牙鲆对饲料营养的基本要求是高蛋白、中脂肪,与其他食鱼性强的鱼类相比,其对脂肪要求是较低的。由于牙鲆经常栖息在池底,有时重迭在一起,静止不动,其运动量比其他养殖鱼类少得多,而且肌肉内和腹腔中不大积蓄脂肪,剩余的脂肪积蓄在肝脏中。因此如果长期投喂高脂肪饵料,会降低肝脏功能。为了能使牙鲆健康地生长,必需投喂适宜其各阶段生长相应的饵料。苗种期(稚幼鱼),要求蛋白质含量为50%以上,一般为56%;养成期,饵料中蛋白质含量为50%;出池前饵料中蛋白质含量要求在48%。对脂肪的要求较低,苗种期饵料中脂肪为7%,养成期为10%~13%,出池前为14%左右。最适C/P比,苗种期为65%左右,养成期随着生长,C/P比提高到65%~76%,出池前所用饵料C/P比达到80%。
二、饲料的选择
(1)要适合不同生长时期所需营养成分,并含有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等。
(2)所用饲料,容易投喂。
(3)饲料在水中溃散少。
(4)饲料价格适当,饲养者可以接受。
三、饲料的种类
主要有生鲜(冷冻)饵料、湿型颗粒饲料、固体配合饲料(干颗粒饲料、膨化颗粒饲料)等。
(一)生鲜(冷冻)饵料
新鲜的卤虫成虫、糠虾类(适用苗种期)、杂鱼(鯷鱼、竹荚鱼、绵鳚、沙丁鱼、鰕虎鱼、玉筋鱼及其他杂鱼的稚幼鱼(适用于苗种期)及幼、成鱼等,其中以玉筋鱼为最好。
(1)最好能及时获得适合牙鲆生长不同阶段适口的生鲜饵料。否则就必需切成适合牙鲆摄食大小的块、条状。这就要考虑到对饲养水的污染问题。
(2)能否经常供给质量好的生鲜饵料,尤其在夏季,生饵的鲜度更为重要。
(3)应注意生鲜饵料其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成分的季节变化大,应及时加以调节。
(4)需要添加维生素类、矿物质类。
(5)对生饵需要有适宜的冷冻保鲜有效措施,如果使用时解冻方法不合适,就不能保证其生饵的鲜度。
(二)湿型问粒饲料(MP)
1.用湿型颗粒饲料要比用生饵有以下优点
(1)能减少因投喂而造成饲料的散迫流失。
(2)可制成营养平衡的饲料。
(3)容易添加药物和营养剂。
2.用湿型颗粒饲料存在以下问题
(1)制作湿型颗粒饲料时,也需要生饵。所以生饵的鲜度、生饵营养成分的季节性变化等,都会影响到饲料的质量。
(2)需要具备营养学的知识。
(3)饲料的调制也需要相应劳力。
(三)固体配合饲料(干颗粒饲料DP、膨化颗料饲料EP等)
固体配合饲料可减少生饵和湿型饲料的缺陷。也就是说对饲养水质的污染很少,鱼的疾病发病率低,投喂作业简单,保管容易等。在营养方面,大都由各饲料厂经过反复试验研究,严格选择原料制成的。所以一般可放心使用。
四、投唱方法及投喂量
要根据饲料的种类、鱼的体重、水温等不同,而投喂方法及投喂量也不同。
(一)使用生鲜饵料
苗种期可使用卤虫成虫、杂鱼类的仔稚鱼整体投喂,或用切碎的玉筋鱼肉等。
(二)投喂湿型颗粒饲料
用湿型颗粒饲料养殖牙鲆时,要随时调节、及时投喂。
(三)投喂固体配合饲料
投喂固体配合饲料的规格大小、投喂量。
在苗种期应尽量增加投喂次数,每天投喂6~5次,以后随着生长逐渐减少投喂次数。长到100克左右日投喂4次;长到300克左右日投喂3~2次;长到500克日投喂2次;长到500克以上日投喂1次。
在夏季高水温期,每天投喂1次,或者2~3天投喂1次,而且控制在按饱食量的50%~60%,同时强化维生素类,可获得良好的效果。由于牙鲆属于变温动物,不同水温其摄食量有很大差异。一般在苗种期日投饵率在6%~4%,长到100克大致为2%左右,长到 300克以上大致掌握在1%~0.5%。
在养殖过程中,除单独用生鲜饵料、湿型颗粒饲料、固体配合饲料外,还可以将配合饲料和生鲜饵料并用,即从苗种期到入秋投喂配合饲料提高成活率。在水温降到25℃以下时,改换投喂高热能的生鲜饵料。另外还可以将配合饲料和湿型颗粒饲料并用,即从苗种期到入秋投喂配合饵料,提高成活率,在养殖的最后阶段,投喂改善营养价的湿型颗粒饲料,养殖出肉质好的成品鱼。
五、饲料效率
饲料效率是指所投喂饲料的种类和数量对增加鱼的体重所起的作用,即使鱼增加1千克体重所需要该种饲料的数量(千克)。计算公式为:
饲料效率=投喂饲料的重量(克)/养殖鱼增加的体重(克)100%
不同的饲料其饲料效率不同。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将体重100克的牙鲆养到500克,其饵料效率大约应在35%~40%。环境恶化时,饲料效率会降到30%以下。在最适环境条件下,养殖牙鲆的饲料效率有的可达50%。在一般环境条件下,养殖1年时间,饲料效率在20%~40%,这要比养殖真鲷、鰤鱼等饲料效率高。
六、投喂饲料应注意事项
前面所提到投饲量和投饲方法,只是一个大致标准。在实际投喂时,还要掌握以下几点,灵活掌握,酌情调整。
(1)投喂时要考虑到饲料的损失、饲料效率和鱼的健康状况等。一般按鱼饱食量的80%~90%投喂。由于各池的换水率、养殖密度、水温等不同,每天鱼的摄食量却不尽相同。在实际进行投喂作业时,要看鱼的摄食状态、残饵量,随时调整投喂量。
(2)每次投喂,可先将应投喂量的60%全池投撒,剩下的40%根据鱼的摄食状况进行投撒。
(3)牙鲆耐高水温的能力比较弱,而且个体越大,耐高水温的能力越弱。因此,在高水温期间,要从维持鱼的体力出发,可按日所定的投喂量的1/2~1/5,1天投喂1次或隔天投喂1次,并添加复合维生素类。在出池上市之前的1~2个月,应增加投喂生鲜饵料或精加工的饲料,也可添加7%~10%的鱼油,以达到提高肥满度,增加体重的效果。也就是说在夏季到来之前,要投喂高蛋白、低、中脂肪的饲料来增加体长的生长,保持肥满度在16,使之顺利度过夏季。夏季肥满度越高的鱼,死亡的情况越多。7~9月高水温期,一定要减少投喂量,维持体力,保证存活是第一重要的。在水温下降到25℃以下时,要投喂增加脂肪含量的饲料。
(4)要避免长期单独投喂一种饲料。
七、人工并殖牙鲆的生长
人工养殖牙鲆的生长速度与饲养水温、饲养密度、换水率、饲养方式、所用饵(饲)料和投饵及苗种购人时期、生长阶段,雌、雄不同性别等都有很大关系。在水温低于13℃、高于25℃,几乎很难生长或生长很慢,在水温13~25℃范围内,随着水温的升高,而生长速度加快。饲养密度越大,生长越慢,换水率越高,生长速度越快。饲料营养平衡好,利于生长。在适温时期,苗种购入时间早,适温时间长,相对生长快。人工养殖牙鲆第一年生长速度较快,第二年以后不像第一年生长那样快。一般雌性要比雄性生长快。
在良好的饲养环境条件下,如果养殖顺利的话,一般在5月放养5~6厘米、体重1.5~2克的牙鲆苗种,2个月后可长到20~23厘米、体重50~100克;养殖4个月可长到全长25~30厘米、体重150~300克;养殖8个月以后可长到全长30~40厘米、体重300~800克,特大个体有的达到全长42厘米、体重1000克左右。但因苗种不良或因环境不适应、管理不当,尽管养殖1年,也有的长不到200克。

南京浦口区大闸蟹养殖户姚健的饲料投喂经验



今年,我在南京浦口区星甸镇后圩村承包了140亩蟹池,并担任科技入户工程的技术指导员。通过实践,我就河蟹养殖中饲料投喂谈谈个人的浅见,与同行们进行交流。
1、饲料组合要两头精、中间粗。3~5月以含36%~40%粗蛋白的专用配合颗粒饲料为主,可以适当搭配冰鲜鱼投喂;6~8月以含28%~30%粗蛋白的配合颗粒饲料为主,辅以玉米、小麦等谷物;9~10月以冰鲜鱼为主,适量添加36%~40%粗蛋白的配合颗粒饲料。
2、饲料投喂要做到全池均匀,“定时、定量、定质、定点”。
3、投喂量要根据河蟹生长阶段进行调整,一般脱壳期减量、脱壳结束加大饲料投喂量。
4、投喂量要根据水质情况调整,水质差或者水色浓期间要少投喂,水质清澈时可以多投喂一点。
5、在3月份左右和7月份左右,按照每亩400~500kg的总量分2次投放活螺蛳,为河蟹健康生长提供的鲜活动物性饵料。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176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