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促进河蟹蜕壳生长


河蟹是靠蜕壳才生长的。每蜕1次壳体重增加20%左右。但是有些养殖户常常遇到河蟹蜕壳不遂而死亡的问题,这除了蟹的品种不适应当地水域环境外,与脱壳有关的因素还有饲料的营养成份,水质的酸碱度,池塘的条件以及蟹种本身是否性成熟有关。今以长江品种为例促使河蟹顺利蜕壳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选种长江水系中的河蟹品种也有优劣之分。既要拣去非长江品种的,又要去除已经性成熟的凡第一侧齿超出眼眶的为长江品种、低于眼眶的均为非长江品种;凡脐部(雌性)已覆盖整个腹甲,并且边缘长出绒毛的,是已经性成熟的。雄性则也同样在群体中已经成熟。必要时,可揭开腹甲观察。成熟(雌性)的卵巢呈紫色,甚至可见卵粒。成熟(雄性)的有白色精液,这是最可靠的方法。如果不慎混入性成熟蟹种,大都会蜕不出壳而死亡,混入数量越多,死亡也越多。
(二)调节水质水质的理化因子是河蟹蜕壳生长的第一要素。适应河蟹蜕壳的水质要求pH值在7.5~8.5之间;铵氮在0.1~0.4毫克/升以内;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的清新水域环境。而一般池塘水质的pH值在6.5~7之间,甚至6.5以下;铵氮高达0.5毫克/升以上。肥度较高的老水、肥水、水花水,是最不利于河蟹蜕壳生长的水质。调节方法是先排去原塘水1/3以上,加入等量新鲜水,使水质保持爽而活,每0.067公顷每半月施生石灰10~15公斤,调节池水酸碱度,使之呈微碱性;池中水生植物的栽种面积保持占池塘水面的30%以上,以吸收池塘肥分澄清水质,利于河蟹攀爬、摄食和帮助蜕壳;在池中背风向阳处设缓坡,供河蟹取暖、觅食、蜕壳;高温季节不施有机氮肥、可施无机氮肥搭配无机磷肥。视水质肥瘦酌情用量。每次每0.067公顷各1~1.5公斤,使铵氮不超过0.45毫克/升;底质污泥超过20厘米的要去除一部分,保持10厘米以内。
(三)加强投喂河蟹在蜕壳前,仍需要较多的营养,以供给蜕壳前后生长需要,不论何种规格均需要增加动物性饲料的比例,才可促使其群体尽可能多的同步蜕壳。保证饲料中粗蛋白的含量。有条件的可投喂全价颗粒饲料。投喂量根据培育规格而定。培育扣蟹的,不超过蟹总体重的5%,可防止营养过剩而早熟;培育成蟹的,则可投其蟹总重量的10%以上,尽可能使其吃饱、吃好,促使蜕壳生长。
(四)防治病害河蟹的栖息水域,不论池塘或稻田,在放种前,均需清塘消毒,杀灭病原菌,凡能排净水的塘,尽可能排净后清塘,每0.067公顷用生石灰100~150公斤,溶化后均匀泼洒至整个池底及四周堤坡内侧。这对培育扣蟹的塘尤为需要。放养蟹种后,如发现有寄生虫寄生,要及时下药。

相关推荐

促进河蟹养殖早期摄食,保证存活!



河蟹养殖早期的成活率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年的养殖效益,而河蟹能否正常蜕壳是决定河蟹早期成活率的关键因素。本地区河蟹第一壳能正常蜕壳的都是“硬骨头”,一个冬天没有喂料,营养积累不足,蜕壳困难,导致河蟹早期成活率低。如果前期河蟹蜕壳成活率低,养殖中后期依然持续投入成本(饲料、用药等),养殖风险大、效益低。所以,促进河蟹养殖早期摄食,保证河蟹蜕壳前足够的营养积累,帮助河蟹顺利蜕壳,提高成活率尤为重要。下面主要探讨影响河蟹摄食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河蟹蜕壳不遂
影响河蟹早期摄食的三个主要因素:水温、水质、投喂方式。
1、水温低、温差大。水浅不保温,早晚水温变化大,河蟹应激出现钻泥、打洞的现象,甚至不吃料。
建议:适当加深水位,保证至少1/2的池塘面积水位在60公分以上;同时10-15天定期肥水,如选用高碳低氮的“肥水肽Ⅱ”,提高水体稳定性和保温性,促进河蟹早开口摄食。
2、水质差。水体氨氮、亚硝酸盐超标,药残重、毒素多等引起河蟹中毒应激,导致不吃料。
建议:每周检测水质,根据具体水质情况,科学肥水,切忌盲目施肥,破坏水质,影响河蟹成活率;前期定期(10-15天)使用“底居安”、“碧水安”等改底解毒,稳定水质。
3、投喂方式不正确。低温期,河蟹多数栖息在深水区。水温15℃以下时,四周浅水区投喂,傍晚风大四周水浅降温快,河蟹不上来摄食。
建议:投喂时,可以选择晴天中午在深水区局部投喂,同时设置料台,方便查看摄食情况。如遇长期低温阴雨天气,投喂不足或无法投喂,可以定期(10-15天)外泼营养(如“营养快线”+“活力钙”),增强河蟹体质,帮助蜕壳。

河蟹蜕壳前管理



今年春天较早,而且倒春寒多,也接近河蟹蜕第一次壳,河蟹第一次蜕壳很重要,决定河蟹的回捕率,在河蟹蜕壳前我们如何管理:
1.在河蟹蜕壳前一个星期,给河蟹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减少病害微生物的感染,外部病原少了,河蟹被感染的机会就少。建议各位老板在河蟹蜕壳前一个星期用碘消毒三天两次,特别磨爪严重的塘口。
2.做好肥水工作,河蟹在蜕壳期间对溶氧需求更好,溶氧越好,河蟹蜕壳成活率和翻倍率就越高,所以我们需要保持充足的肥度。建议各位老板可以用氨基酸肥水膏和黑土精肥水,肥效持久,且有益藻类多,可以被动摄食。
3.河蟹再蜕壳期间对营养需求更高,河蟹需要摄食易消化,更要易于吸收。可以内服益生肽功能发酵料促进吸收,也可以把益菌素发酵液拌料促进消化,提高摄食。
4.河蟹在蜕壳期间严禁收到任何刺激性强的东西,包括杀虫,消毒药等。在河蟹蜕壳期间很多有刺激性的药物尽量不要用。
5.河蟹在蜕壳期间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所以再河蟹蜕壳期间不要随意增加水位,或者大量换水,这样会给河蟹带来应激。如需要换水可以外泼应激宁和葡萄糖离子钙,增强体质。
河蟹池塘中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不是小事,及时发现,及时总结。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收获就多一点点。

中华绒螯蟹的蜕壳和生长



河蟹一生要经过很多次蜕皮或蜕壳,每蜕皮、蜕壳1次,个体和重量均有增加。河蟹蜕壳(皮)与变态、自切再生、个体生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河蟹一生可分为溞状幼体、大眼幼体、仔蟹、蟹种(幼蟹)和成蟹五个阶段。溞状幼体在海水中生长发育,经过5次蜕皮,变为大眼幼体。大眼幼体开始进入淡水生活,经过5~7天蜕皮1次,就成为第一期仔蟹。以后每隔一段时期蜕壳1次,个体不断增大,体形也由圆形逐渐变为近似方形。随着个体增大,头胸甲逐渐变宽,一般到第三期仔蟹阶段,头胸甲壳长度就大于头胸甲宽度。第三期仔蟹后称为幼蟹,幼蟹阶段分豆蟹和扣蟹,此阶段生产上称为蟹种阶段。蟹种阶段,雌蟹的腹部周缘和雄蟹的大螯绒毛短而稀少,蟹种在进行成熟蜕壳前,壳呈淡黄或灰黄色,渔民通常称之为“黄蟹”。“黄蟹”阶段性腺始终处于第一期至第二期。
河蟹蜕壳前,壳呈黄褐色,头胸甲后缘与腹部交界处产生裂缝,裂缝宽度约2~3毫米,透过裂口处可见新的透明体膜;另外,在头胸甲的两前侧部分的侧板线处,也出现裂缝,裂缝宽度约2~3毫米,此现象可视为河蟹蜕壳的前奏。
河蟹的蜕壳是其生长发育的标志。在仔蟹和蟹种阶段,蜕壳次数多,生长速度快。若生态条件好,饵料丰富,同样蜕壳1次,个体的体重增长幅度应大;反之,就小。选择优良的蟹苗,创造良好的人工饲养条件,使其增加蜕壳次数和增大蜕壳时生长幅度,这是提高河蟹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目前,部分地区养蟹者采购小个体的“绿蟹”进行饲养,结果这部分性成熟的小个体“绿蟹”绝大部分因不能蜕壳而死亡,因而造成了经济上的巨大损失,这是值得河蟹养殖者注意的问题。
河蟹蜕壳时间的长短与个体大小有关,个体大,蜕壳时间长;个体小,蜕壳时间就短。溞状幼体蜕皮只需几秒钟,蟹种阶段蜕壳顺利时几分钟,不顺利时时间更长。
河蟹蜕壳常常隐蔽于水草茂盛的浅水地带。外界惊扰、水温过高、水质不良或缺钙、钾、铁等微量元素,均可使其蜕壳不遂而死亡。
刚蜕壳的“软壳蟹”,甲壳柔软,体弱无力,没有摄食和防御能力,极易遭到同类或其他敌害的伤害。经过1~2天,“软壳”逐渐变硬,并恢复其活动和摄食能力。因此,给予河蟹良好的蜕壳条件是十分重要的。保护刚蜕壳的幼蟹,可以提高河蟹养殖的成活率。
幼蟹的生长速度整体与水温、饵料及其他生态因素有关。水域条件适宜,饲料丰富,幼蟹一般每隔5天左右蜕壳1次。人工养殖河蟹,要求蟹种头胸宽度30毫米以上、体重10~20克为佳。蟹种规格太小,增重速度太慢,最后收获时成蟹规格小,经济效益差;若蟹种偏大些,增重速度快,收获时成蟹个体大,经济效益也就相应提高。
随着头胸甲宽度增长,体重也相应增加。幼蟹早期蜕壳1次,增重倍数大,但绝对增重量小;幼蟹后期蜕壳1次,增重倍数小,而绝对增重量大。

河蟹蜕壳补钙抗应激



(葛老师说蟹)各位朋友早上好,今天是3月22日,农历二月十六,离中秋节还有175天。今天天气多云转阴,明天天气多云,后天天气多云。
天气开始回暖,也接近河蟹蜕第一次壳,河蟹第一次蜕壳很重要,决定河蟹的回捕率,开始有少量河蟹蜕壳。
1.河蟹蜕壳期间不要大量加水,如果需要加水,在打水过后用葡萄糖离子钙和应激宁增强体质。
2.河蟹将要蜕壳,建议各位老板现在肥水,即可以增加水体肥度,又能增加溶氧,还可以抑制青苔。建议各位老板可以用氨基酸肥水膏和黑土精肥水,肥水时间久。
3.发现河蟹蜕壳的池塘,在有少量河蟹蜕壳的时候补钙一次,发现大量蜕壳再补一次。建议各位老板第一次用葡萄糖离子钙和应激宁,第二次用高钙。
4.河蟹在蜕壳期间加强内服,增强体质。
5.河蟹在蜕壳期间严禁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比如杀虫等。
河蟹池塘中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不是小事,及时发现,及时总结。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收获就多一点点

河蟹前期蜕壳管理要点


每个地区,每年都会有很多相同现象,相邻的两张池塘,苗一样,水一样,饲料一样,用药一样,一年到头也看不见死螃蟹,而年底的产量规格却相差甚远。那为何差异会如此之大呢?产量低的池塘,河蟹都去哪里了?如果河蟹三壳以后出现大量死亡,基本都是可以看见的,死亡量少对最终产量的影响也不会很大。其实大家都知道,最终产量低的池塘,主要是早期一二壳的成活率很低,“偷死”严重。近几年,河蟹苗种退化严重,很多池塘也存在连作障碍,再加上很多人为不正确操作因素,致使河蟹在一壳、二壳时出现顶壳、掉脚、“偷死”等现象导致前期成活率极低。因此,前期蜕壳期间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深水位
稳定决定存活。前期昼夜温差大,水位越深,温差越小,河蟹应激也越小,吃料也会越好,成活率也会越高。众所周知,河蟹蜕壳时所需溶氧更高,大约是是平时的2-3倍,水越深,水体越大,溶氧越充足,翻壳比也会越大。同时,前期温度低,水草生长缓慢,而水浅光照强,青苔(喜光,光照越强,生长越快)却容易大量生长,严重影响水草生长。
2、保证足够的营养
营养决定规格。河蟹蜕壳时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只有保证足够的营养,才能帮助河蟹顺利度过“鬼门关”。只有在吃料好,营养积累充足,体质好的前提下,蜕壳才越顺利,翻壳比也会相应增大。因此,前期要投喂高蛋白饲料或者冰鲜鱼,同时使用“利洋营养套餐”(“LY-生命素”4袋+“营养快线”4袋+“利多精”1瓶)拌1000斤料,或者1袋“冰鲜宝”拌20xx底利益的最大化。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207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