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期间河蟹养殖户应如何选择饲料投喂


高温期间饲料投喂一般采用植物性饲料代替动物性饲料,高蛋白质饲料代替低蛋白质饲料,以期减少河蟹病害。随着水质调节和水草管理技术提高,盲目以天气情况来决定投饲品种,不利于提高河蟹养殖规格和产量,降低养殖收益。既要考虑天气因素,更要考虑蟹池的生态条件,区别对待,决定高温期间投饲品种。
1、高温前经常有零星河蟹死亡,数量在1只/亩以上,说明河蟹体质较差或池塘环境较差,饲料只能以玉米、小麦和蛋白质含量在28%以下的颗粒饲料。
2、水草品种单一,水草覆盖率低于40%,且断根上浮,水质变差,河蟹饲料同样只能选择玉米、小米和低蛋白质含量的颗粒饲料。
3、水草覆盖率在50~60%,有多种河蟹喜食的地方性水草轮叶黑藻、微齿眼子菜、青萍等,水草分布较为稀疏,且没入水面,有良好的增氧设施,水质透明度在50厘米以下,具备这种生态环境的蟹池,高温期间继续投喂动物性饲料,或蛋白质含量在34%以上的颗粒饲料,为河蟹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河蟹快速生长,增大养殖规格。在这种条件下,投饲动物性饲料或高蛋白颗粒饲料不会增加河蟹病害。(徐舍镇农服中心 黄南荣)

相关推荐

养殖户如何适量投喂甲鱼的饲料


甲鱼饲料投喂是甲鱼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整个投喂管理过程是决定养殖是否成功的条件之一。根据调查,仍有许多养殖户存在着投喂不合理的现象,有时上午所投喂的饲料到下午投喂时还有许多没有被摄食。养殖户必须要知道,甲鱼饲料投喂的量直接影响甲鱼的生长和健康状况,如果投喂不足,甲鱼生长速度就会缓慢,耽误生长期;如果投喂过量,则容易引起甲鱼肠胃炎并引发其它疾病。
那么,应如何做到适量投喂甲鱼饲料呢?按季节和规格确定投喂量:稚甲鱼饲料蛋白质含量要求在50%左右,幼、成甲鱼为45%左右。春季和秋末投喂量少,夏季至秋初投喂量多,一般夏季至秋初占全年投喂量的70%~80%。每天投饲时间在上午8时和下午6时比较适宜。投喂量要合理,一般3-50克的稚甲,投饲率在5%左右,50-150克投饲率在3.5%-4%左右,150-300克的甲鱼投饲率在2.5%左右,300克以上的甲鱼投饲率在2%以下。
在上述基础上还应控制甲鱼的摄食时间,一般以1-1.5小时报摄食完为最好。因为,第一,如果时间过长,饲料流失会加大,不仅浪费饲料而且污染水质,影响甲鱼的生长环境。第二,如果饲料投放时间过长,饲料容易酸败变质,甲鱼摄食后容易发生病害。第三,如果投料时间过长,会影响甲鱼往后的摄食速度,有病害发生的前兆也不容易觉察,不便于管理。
除此之外,甲鱼摄食环境要安静。因为投喂饲料后,大量的甲鱼会到食台上摄食,若此时遇惊扰,甲鱼则会立即潜入水中,造成饲料大量浪费。因此,为确保甲鱼能够吃饱吃好,减少饲料浪费,投喂饲料后一定要保持甲鱼池周围环境安静。
如果摄食不完,应回收剩料,并且分析一下是由于天气、水质亦或其它因素的影响,再根据具体情况作进一步处理。建议养殖户应根据天气变化而灵活确定当天的投喂量,从而避免多投饲料的现象。

河蟹养殖户如何轻松迎战高温?



高温来临,水温由凉转烫,底部温度也由29℃上升至32℃左右,晚上螃蟹上岸越来越频繁。螃蟹正式进入发病高峰期,池塘伤亡已经由一天几个上升到一天一亩1-5个多。
众所周知螃蟹伤亡是由内外环境恶化引起。往年外环境恶化引起的大面积伤亡较常见,今年情况有所不同,养殖户吃了去年草烂死蟹的亏,对上浮伊乐藻的重视性高于一切,早早的就把上浮烂根发黄发红的草清除。再加上近几年养殖户对底质改良的重视,今年高温外环境恶化引起的大面积上岸死亡情况不多见。
然而前中期气候太适宜螃蟹生长,前两壳弱苗基本没淘汰,加上近几年苗种整体的退化以及对螃蟹内环境的忽视,导致今年出现新的淘汰方式--进笼不出笼,空肠空胃,抓脚零星死蟹。虽然今年气候到目前为止还是很适宜螃蟹生长的,但同样也适宜病菌的生长,有害菌在底部水中大量繁殖,直接影响螃蟹正常蜕壳生长,螃蟹出现伤亡。
螃蟹伤亡严重
轻松渡过高温,以下几点一定要注意:
1、每天在凌晨(表层水温降低后)开始加水,视池塘情况,确定加水时间。
2、收起地笼,减小螃蟹损伤。
3、缺草的池塘,要补水花生、水葫芦及金鱼藻等,建议草窝要大些,能遮挡太阳光降低水温的同时也能提供栖息地。
4、改善池塘池塘环境,使用仕菌皇或者蛭菌110控制病原菌,再用底立安或底福康改底;改底后使用藻澎湃或水金膏调节藻相,养护促进水草抗高温能力;建议10-15天使用一次。
5、喂料可以改为2-3次,傍晚一次,晚上9-10次(为主)使用甘舒康+丁克+仕菌皇/蛭菌110内服调理内环境,每次5-7天。

养殖户在河蟹蜕壳期间应注意的五个方面问题



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判断河蟹是否要蜕壳,可采用以下方法:
(1)检查河蟹体色蜕壳前河蟹体色深,呈黄褐色或黑褐色,步足硬,腹甲水锈(黄褐色)多。而蜕壳后,河蟹体色变淡,腹甲白色,无水锈,步足软。
(2)看河蟹规格大小(以放养相同规格的蟹种为前提)蜕壳后壳长比蜕壳前增大20%,而体重比蜕壳前增长了近一倍。在生长检查时,捕出的群体中,如发现了体大、体色淡的河蟹,则表明河蟹已开始蜕壳了。
(3)看池塘蜕壳区和浅滩处是否有蜕壳后的空蟹壳如发现有空壳,即表明河蟹已开始蜕壳了。
(4)检查河蟹吃食情况河蟹在蜕壳前不吃食。如发现这几天投饵后,饵料的剩余量大大增加,如未检查出蟹苗,则表明河蟹即将蜕壳。
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1)每次蜕壳来临前,不仅要投含有蜕壳素的配合饲料,力求同步蜕壳,而且必须增加动物性饵料的数量,使动物性饵料比例占投饵总量的1/2以上,保持饵料的喜食和充足,以避免残食软壳蟹。
(2)发现个别河蟹已蜕壳,可泼洒生石灰水,每亩用生石灰7.5~12.5公斤,加水化浆后,全池泼洒。
(3)蜕壳期间,需保持水位稳定,一般不需换水。
(4)投饵区和蜕壳区必须严格分开,严禁在蜕壳区投放饵料,蜕壳区如水生植物少,应增投水生植物,并保持安静。
(5)清晨巡塘时,发现软壳蟹,可捡起放入水桶中暂养1~2小时,待河蟹吸水涨足,能自由爬动后,才放回原池。

正值高温雨季罗非鱼养殖户应如何提前防范?



昨天(25日)随着强降雨区的北抬,长江中下游沿江一带多地出现强降雨。今天将继续维持这一态势,27日雨带南压至江南中北部。同时未来三天东北华北等地多阵性降水,雨量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并伴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公众需提前做好防范。


江淮江南强降雨持续

昨天随着强降雨区的北抬,最强降雨出现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从重庆开始,湖北、江西东部、安徽、江苏中南部、上海、浙江西部和北部等地普遍沉浸在雨水当中,多为小到中雨。其中,重庆东部、湖北中部和西南部、安徽中部以及上海、江苏局地出现大雨或以上量级的降雨。25日05时至26日05时,湖北多地雨势较大,建始64毫米、宜昌56毫米的降雨均达到暴雨量级。上海也出现32.6毫米的大雨,且雨水集中在昨天下午至傍晚时段。

今明天,江淮江南强降雨持续,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三天,西南地区东部、江淮西南部、江南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100~12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并伴有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中央气象台26日06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华北东北多阵性降水

昨天东北华北降雨呈现范围大、强度相对较弱、雷雨较多的特点。25日05时至26日05时,黑龙江、吉林西部、内蒙古东部至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降小到中雨,内蒙古东部及黑龙江西部局地出现大雨。内蒙古西乌珠穆沁雨量达36毫米,达大雨级别;黑龙江铁力降雨46毫米,海伦降雨32毫米,雨势较大。这些地方降雨的同时还伴随着闪电,部分地区也出现短时强降雨、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北京昨天也出现分布不均的降雨。25日06时至20时,全市平均雨量仅为2.6毫米,房山区大石窝出现了62.7毫米的暴雨。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三天,西北地区中东部、华北、东北等地多阵性降水,雨量分布不均,东北地区自西向东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上述部分地区并伴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正值夏季,雷雨天气较多,水产养殖者应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助您的养殖对象度过难关。

卓越提醒您:

强降雨天气,引起池水分层、水温、pH、藻相、溶氧等水质因子变化,致使养殖对象产生多重强应激反应,极易引发病害。为减少和缓解各种病发症,请做好稳定pH值、抗应激、解毒、增氧工作:

雨时建议:泼少量熟石灰5斤/亩稳定pH值,然后按3亩用1瓶纳米氧+1包特力钙+1包降解灵泼洒;

雨后建议:按3亩用特力钙1包+六抗培藻膏1桶+清源1瓶泼洒。

实例分享:罗非鱼因应激大量浮头

头苑民哥:有一口水面积为10亩,平均水深为2米的鱼塘,鱼的规格为1斤/尾左右。由于5月20日的晚上下了一场雷阵雨,下雨后天气闷热无风,导致大量的鱼浮头,开了两部增氧机仍无济于事,第二天早上发现有好几十条1斤左右的死鱼,而且鱼依然在浮头。根据民哥所反映的情况,初步判断是由于水体分层,底部溶解氧不足,有害物质超标所致。建议:先用4瓶净水王兑水后拌细砂全池泼洒,接着用六控底健康、粒粒神、降解灵各5包兑水拌细砂后全池泼洒。使用后第二天上午只发现4条死鱼,鱼浮头得到控制,第三天没发现死鱼,再没发现浮头现象,鱼逐渐恢复食欲!民哥称赞:“没想到贵公司的产品那么神奇,幸亏处理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因为当天有一部分鱼塘出现暴塘现象)!”


本实例由海南卓越生物有限公司文昌琼海片区业务经理黎志伟提供

河蟹养殖户如何选择好蟹苗



众所周知,“草好、水好、苗好”是养好河蟹的三大关键,而蟹苗的选择则是第一关键。新一年的河蟹养殖即将开始,选择好的蟹苗便成为大家非常重视和关注的焦点。那么,究竟该如何才能挑选到好蟹苗?下面就此提出一些判断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肉眼观察
1、看整体:规格整齐;体扁,头胸甲后缘越扁越宽越好;肢体完整无残缺,体表干净无附着物、纤毛虫或溃疡斑等。
规格整齐的蟹苗
2、看体色:头胸甲颜色黄中带青、有光泽;腹甲乳白色且略微透明,透明过度或不均匀都不好;步足有色阶,从根部到爪尖颜色由深变浅,一般依次为红、黄、白。
体色较好
3、看局部:额齿深;第2步足弯曲,关节处超过眼点;第4步足扁长;第4侧齿尖。
4、看活力:选择个体有力、活跃的蟹苗,可连续“翻跟头”10个以上。
5、看内脏:优质蟹苗的肝脏呈橘黄色或金黄色,纹理清晰,若呈白色或灰色则说明品质较差;鳃部干净无污物附着,鳃丝排列紧致,呈透明状;肠道清晰,食线饱满。
食线饱满
二、其他影响因素
单纯观察蟹苗本身并不能完全确定蟹苗好坏,有些方面并不是眼睛所能看到的,还需要我们深入了解。
1、螺原体携带情况:为确认蟹苗是否带有螺原体,可携苗至当地利洋水产药店进行检测,不携带螺原体是优秀蟹苗的保障之一。
2、亲本情况确定:蟹苗亲本的规格影响着成蟹的规格大小,大规格亲本培育出的扣蟹,相对容易养出大规格成蟹。
3、扣蟹养殖情况:扣蟹养殖中的饲料投喂、养殖水质、疾病发生等情况,都会影响到蟹苗的品质,充分了解有助于对好蟹苗的判断。
良好的扣蟹养殖池塘环境
4、蟹苗商家信誉:通常本地苗价格较高,部分商家则以次充好,用外地苗充当本地苗,低买高卖,所以购苗时不应只看价格,蟹苗商家的信誉亦为重要。
好的蟹苗成活率高,生长快、规格大且不易发病,是养殖成功的关键。所以,广大养殖朋友务必慎重选苗,为来年的养殖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温天气,河蟹养殖户如何科学应对



自打进入七月份以来,河蟹的养殖面临的问题接踵而至,可以说很多养殖朋友在这个月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很多人以为挺过了蓝藻终于可以稍微松了口气,结果高温来临不仅煮了蟹也伤了人心。那么,这场高温到底有多恐怖,谁又能在这场煎熬的拉锯战里挺到最后?
图一表面水体温度已经很高
其实,高温并不可怕,可怕之处在于一个“久”。想必这些天各位朋友都能够感同身受——热得满地打滚。把手伸入水里,烧得滚烫,这个水温,洗澡都没问题,养殖动物又如何受得了。
持续高温,有蓝藻的塘口已呈摧枯拉朽之势,本来有些漂草的塘口也变本加厉,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螃蟹软壳和蜕壳不遂尤显得雪上加霜。而“爆塘”,在这些天已经是司空见惯事了。
图二大批河蟹因高温缺氧死亡
“持续高温”,难道仅仅只是温度带来的问题吗?所谓高温天气,那么温度带来的问题是一定的,尤其是水质清澈的塘口,阳光直射水底。正常情况下,水越深温度就会越低,这个时候,大多数螃蟹选择爬进环沟里“避暑”。既然这样,为什么还会有大量螃蟹上岸。这就是我们要说的剩下的两个问题:缺氧和烂底。夏季高温,天气闷热,这里有“热”也有“闷”,既然提到闷,就证明气压过低,水中气压低,溶氧量自然也就降低。同时,温度过高,水中的溶氧也会逸出。这两个过程是导致溶氧过低的关键。当然,水中温度过高,加剧了底质的发酸发臭,烂底就并不奇怪。
“持续高温”,难道仅仅只是温度带来的问题吗?所谓高温天气,那么温度带来的问题是一定的,尤其是水质清澈的塘口,阳光直射水底。正常情况下,水越深温度就会越低,这个时候,大多数螃蟹选择爬进环沟里“避暑”。既然这样,为什么还会有大量螃蟹上岸。这就是我们要说的剩下的两个问题:缺氧和烂底。夏季高温,天气闷热,这里有“热”也有“闷”,既然提到闷,就证明气压过低,水中气压低,溶氧量自然也就降低。同时,温度过高,水中的溶氧也会逸出。这两个过程是导致溶氧过低的关键。当然,水中温度过高,加剧了底质的发酸发臭,烂底就并不奇怪。
图三傍晚六点外河水溶氧严重不足
面对上述三种情况,本人的建议是:第一,对于水的温度过高的问题,水位要加高,可以将水位加到一米二(在塘口承受的范围之内);第二,螃蟹上岸的情况无法预测,一旦上岸就说明情况已经相当严重,所以缺氧这种情况要做好预先的判断,一旦螃蟹爬上草头,此时就应当增氧和改底,个人建议在这段时间原子氧不要停,勤泼洒,同时配合全效底改进行改底。(这里说明为何使用全效底改而不用强效底改和超强底净,因为全效底改也有增氧的效果呀)
我们既然在前面提到了蓝藻等几个问题,在这里我也稍微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对于蓝藻,这种天气不能处理蓝藻,杀蓝藻无异于“翻塘”,而缓解这种情况只能是边打水边放水,原子氧和全效底改可以适当的配合使用;漂草的塘口,烂掉的草要及时的捞出,这些草已经失去了作用,只会使池塘缺氧和烂底;相较于前两个问题,螃蟹的软壳和蜕壳不遂的问题在这几天较为常见(毕竟现在是螃蟹四壳退壳的关键时期)。所以,当发现此类问题,可以使用补钙素配合应激硬壳灵进行处理,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图四补钙素和应激硬壳灵
最后,在此祝愿每一位养殖朋友都能挺过难关,坚持到最后,收获喜悦和成功。

高温期间河蟹养殖户怎样防止小绿蟹的产生



所谓小绿蟹,就是养到年底的当龄幼蟹,个体达到性成熟,其外部形态和内部特征都与绿蟹相似。小绿蟹不能作为蟹种放在成蟹塘里继续饲养,这是因为小绿蟹性腺已经成熟,其寿命比正常幼蟹缩短一半左右,到翌年春天3~5月即逐渐死亡。
一、小绿蟹产生的原因
1、温度过高。幼蟹的代谢水平与水温密切相关,当水温长时间过高时,其代谢水平就高,需求的营养物质就多,当幼蟹摄入的营养物质超出自身的生长需求,多余的营养物质就会输送到性腺,导致幼蟹性早熟;
2、营养过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饲料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好,饲料蛋白质含量高,营养水平高,这就使幼蟹肝脏体积迅速增大,并加速向性腺转化,以贮存多余的营养物质。于是便出现生长快、个体大的蟹种性腺早熟现象。
二、预防产生小绿蟹的措施
1、降温。一是加深池水。高温期间,将池水加深到1.2~1.5米,只有池水有了一定的深度,河蟹生活的底层水温才会降下来;二是种植水草。在蟹种培育池中放养水葫芦、小浮萍,在池塘较深的一端种植伊乐藻、金鱼藻、轮叶黑藻等沉水植物,以此降低水温;
2、控食。幼蟹养殖中、后期应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如发现饲养中期幼蟹生长太快,则应少投或不投精饲料,幼蟹以池内种植的水生植物为食。高温季节要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为辅。
在高温期间培育蟹种,如果降温和控食两项措施都落实到位,就能够有效地控制小绿蟹的产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235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