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尾榛鸡人工养殖技术

:近年来,由于森林大量采伐及无计划狩猎,使野生花尾榛鸡数量迅速减少,市场供不应求,因此必须进行人工驯化养殖,既能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又能满足市场需求。目前花尾榛鸡养殖正处于驯养扩繁阶段,养殖数量少,饲养前景广阔。

1生活习性

1.1分布及活动规律

目前花尾榛鸡全世界大约有11个亚种,我国东北分布主要有2个亚种,一个是以黑龙江的小兴安岭、上甘岭、嫩江等地,吉林的蛟河、桦甸等地,以及辽宁的石砬子等地的榛鸡为黑龙江亚种;大兴安岭新林等地的榛鸡与西伯利亚亚种相似。长白山区的榛鸡分布在海拔500~1000m针叶林和松阔混交林中,喜欢栖息在浆果丰富的稠密灌丛、山谷、潮湿或靠近水源的林内。不同季节栖息环境有所变化,但迁徙幅度小。同一季节生态环境较稳定,在北方严寒的冬季,白天栖息在乔木及灌木丛中,采食树冠,夜晚钻人雪中过夜。野生榛鸡大多数时间都成群或成对活动,常6~8只为一群,最多可达20只,当受到异兽袭击或惊吓时,可分开逃散,当周围环境安静再用叫声联系重聚成群。榛鸡就巢期间单独活动。榛鸡活动时间与日出日落的时间密切相关,因此冬夏的活动规律不同。夏季活动时间为4:00~18:00,冬天为7:00~15:00。榛鸡行动灵活,上午比下午活动频繁,善于在稠密的树林和草丛间行走,偶尔躲避或奔跑。飞翔能力差,飞翔高度一般15。20m。榛鸡视觉和听觉灵敏,胆陡机警,能判别声音的远近和方位。

1.2食性特点

榛鸡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包括植物的芽、枝、叶、花、果实及种子。不同季节采食规律有明显区别。春季(3~5月)主要采食杨树和桦树的芽孢、嫩枝、花及树叶。夏季(6~8月)主要采食杨树、桦树及各种草木的花、果实及种子,如草莓、悬钩子、未成熟的葡萄、五味子、草籽等;还采食一些动物性食

物,如蚂蚁、蚂蚱、萤火虫等。秋季(9~10月)主要采食山里红、小山楂、忍冬荚莲、野蔷薇的果实、五味子、山葡萄、草籽等,也采食少量的橡籽、红松籽等坚果。冬季(11月~翌年2月)主要采食桦树、杨树及柳树的芽、部分枯萎的禾本科及莎草科植物的叶、茎和根,深冬还采食一些地衣、苔藓等。榛鸡的食|生较广,不同分布地区对食物的选择性较大乜1。

2繁殖规律

2.1繁殖特点

花尾榛鸡每年4月初开始产蛋,4月下旬为产蛋高峰期,5月下旬产蛋结束。榛鸡进入繁殖期,食欲下降,采食量明显减少。发情时,雄榛鸡两尾张开,两翅下垂,羽冠竖起,奔跑时翅膀连续划地,常把地面划出浅沟口3。雌雄榛鸡间常发出呜叫,形影不离,但雌榛鸡发情期间性情比较机警,稍有声

响便独自飞离,待环境安静,再发出叫声召唤雄榛鸡重聚。榛鸡每天产蛋1个,多为连产,也有隔2天产1个蛋,产蛋时间不固定。蛋重为13.5~16.5g,蛋形指数为1.35,蛋呈浅黄色或褐色,略带红色斑点。

2.2人工孵化

花尾榛鸡的孵化期为23~24d。选择种蛋大小适宜,一般为14~18g,颜色稍深且品质新鲜的种蛋,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min,水温38℃,清洗沥干水分后即可入孵。可用配有恒温控制仪的水床孵化,也可用小型电动孵化器孵化。种蛋孵化盘的问距要适宜,以榛鸡蛋不掉下为宜。孵化温度

为:1~10日胚蚴38.2~38℃,11-20日胚蝴37.8℃,21~25日胚龄为37.6oC;相对湿度为:1~22日胚龄为65%~55%,23~25日胚龄为65%~70%。

3场舍建设

场址应选择环境安静、无污染、地势稍高、背风向阳及排水良好的地方。有条件的可选择有天然草地的僻静林地。禽舍主要由房舍和运动场组成,房舍可分为育雏舍、育成舍和种鸡舍,育雏舍注意保温,育成舍和种鸡舍应设置足够的栖架,满足榛鸡登高栖息的习性。运动场应设置网室,面积是房舍面积的2倍,可搭建避风雨和产蛋用的小棚,还应栽种松树,地面铺3~5cm细沙。

4饲养管理

4.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4.1.1雏鸡生理特点

雏鸡绒毛稀少,抗逆性差,体温变动范围为37~39℃,因此饲养环境温度应保持恒定。消化机能不健全,消化非动物性蛋白的能力差,应尽量满

足其对动物性蛋白的需要。雏鸡出壳时,喙为肉红色,出壳4h左右开始有啄食动作,可以根据鸡群状况考虑饮水喂食。

4.1.2育雏方式

花尾榛鸡育雏期指出壳至4周龄。育雏方式可用育雏笼育雏、网床平面育雏、地面平养育雏,

最适宜的育雏方式是笼养,最初几天需在底网上

铺一层塑料网,防止雏鸡腿部受伤。保暖可采用

红外灯、育雏伞、炉及暖气等方式。

4.1.3育雏条件

温湿度是育雏的关键。1~10目龄为37~33℃,相对湿度为65%~70%;1l~20日龄为32~26℃,相对湿度为65%~60%;21~30日龄为25~22℃,相对湿度为55%~50%。育雏期要求温度稳定,切忌忽冷忽热,并根据雏鸡的状态及时调整温度砧]。适当通风,防止贼风和穿堂风,不要在雏鸡休息时进行通风,防止感冒。育雏室光照要均匀,1周龄前保持24h光照,1周龄后每天光照14~16h,光照强度应以保证雏鸡正常采食饮水为宜。

4.1.4饲养管理

雏鸡出壳4~6h可进行初饮,必须饮温水。可饮0.1%高锰酸钾水,有利于清理肠道,排出胎便,刺激雏鸡的食欲。还可在饮水中加入葡萄糖、多种维生素或电解多维、氟苯尼考等,让其自由饮用。饮水应清洁,水温不能过低,避免发生肠道疾病,水温接近室温。

饮水1~2h后开食。开食料洒在已消毒的塑料薄膜上,l~7日龄让雏鸡自由采食,做到少喂勤添。开食料用碎玉米面加熟蛋黄,20只雏鸡每天用1个鸡蛋黄,弱雏可补饮牛奶,以提高成活率。7日龄后改喂雏鸡配合饲料,饲料的蛋白质水平不低于23%,每天饲喂4~6次,补充多种维生素,在饲料中加入1%沙砾,以帮助雏鸡消化。育雏密度60只/m2为宜,避免相互啄斗和挤压,加强野性驯化,保持环境安静,防止噪音和颜色等刺激造成应激反应,严重会导致死亡。

4.2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5~18周龄为育成期。育成前期(58周龄)仍需在舍内饲养,蛋白质水平不低于22%,保证室内温度恒定,适当通风和光照,密度为20~25只/m2。

育成后期(8~18周龄)可转为舍外地面平养,每日光照14h为宜,光照强度稍弱,密度为10~12只/m2。蛋白质水平不低于18%,饲喂干粉料或颗粒料,自由采食。饲料以谷类饲料为主,应保证动物性蛋白质饲料,适当添加糠麸类饲料陆1。冬季气温低可添加一些原粮,保证能量需要;其他季节注意添加青绿饲料,满足其对维生素饲料的需求,并能加强野性驯化。定期疏散密度,及时进行公母分群饲养,合理搭配饲料,防止发生啄癖。

4.3成年种鸡的饲养管理

花尾榛鸡19周龄后为种鸡阶段。每年4月初,应按照1:3~1:4的公母比例组群进行笼养,4月中旬开始产蛋,产蛋量约为12~20个。产蛋前保证饲料

全价,提高饲料蛋白质水平到16%,适当添加维生素E和青绿饲料,促进榛鸡发情,足产蛋需要,延长产蛋持续时间,增加产蛋量订J。饲料用粉料或粒料均可,没完全驯化的种鸡可以搭配饲喂一些野生浆果,提高其成活率和繁殖眭能。每天饲喂3次,饲喂量为35~45g。夏季饮水经常更换,做好防暑降温;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可使种鸡春天提前产蛋。花尾榛鸡的种用年龄一般为3~4年,人工饲养条件下,应以幼龄榛鸡为主,一般占60%~75%,以保证种鸡群的繁殖力。

5疾病防治

花尾榛鸡抗病力差,死亡率高,因此饲养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防疫。1~5日龄,用氧氟沙星或恩诺沙星,50m以g饮水,预防鸡白痢;7日龄用新城疫

Ⅳ系疫苗滴鼻点眼;9~11日龄用氟苯尼考预防大肠杆菌病,用地克珠利预防球虫病;14日龄接种B87株传染性法氏囊病中等毒力疫苗;16~18日龄

用头孢噻呋钠或新霉素预防大肠杆菌病;21日龄进行新城疫疫苗二免,60日龄再用新城疫I系疫苗肌注,还需在30日龄和60日龄根据饲养地区情况预防鸡痘和禽霍乱哺。

【小编总结】上文小编为您介绍了花尾榛鸡人工养殖技术,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我们网站的关注与支持。

延伸阅读

花凤鸡怎么养?花凤鸡的养殖方法


花凤鸡是由人工培育的一个新的杂交蛋鸡品种,是非常优质蛋鸡品种。其生产的鸡蛋有着非常独特的口味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更在03年作为第十届全国人大和政协代表的桌上佳肴而倍受两会代表好评。那么花凤鸡怎么养?花凤鸡的养殖方法。

一、品种特征及技术要点

花凤鸡是1997年东台市养殖户自发利用贵妃鸡公鸡与褐壳蛋鸡父母代母鸡杂交而形成的一个特色蛋鸡配套系,经十几年发展,逐渐建立起一个优秀的蛋鸡品牌,并已成为东台市一大特色产业。该鸡因双冠凤头、羽毛玉白色缀黑点而得名,体型较小,体重较轻,性情温驯,黑脚,成活率高,部分场高峰产蛋率达85%,全期平均蛋重48-50克,产蛋期日耗料量约95-100克,淘汰鸡体重1.5千克左右;该鸡继承了贵妃鸡蛋品质优良这一特点,蛋品风味独特、蛋白细腻,蛋壳粉里透红,蛋重似土鸡蛋。

1、鸡舍环境管理

(1)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尤其在育雏期间,不要只看温度计,要时刻观察鸡群的情况,一旦雏鸡相互扎堆,紧靠热源,或者雏鸡张口喘气,远离热源,都是说明温度偏低或偏高,需要采取措施。雏鸡在1至7日龄,室内温度在33~36℃较适宜;第2周开始室温每周降低2至3度,并维持的25℃左右。育雏期内湿度过高,小鸡吃料和饮水都会相对减少,湿度过低会引起小鸡脱水。湿度要求1~10日龄为60~70%,11~21日龄为60%左右,3周龄后湿度可保持在50-60%。

(2)注意通风换气:鸡舍内空气容易浑浊,氨气过浓,氧气不足,容易诱发疾病发生,所以鸡舍内一定要做好通风换气。特别是育雏和冬季,要权衡好保温和通风换气工作,通过调节进风口的大小、风机的开启时间和开启个数保证最适通风量。

(3)带鸡消毒:育成期每周2~3次带鸡消毒,产蛋期每周1次,经常交替使用不同的消毒剂。

2、鸡群管理:

(1)控制密度:密度与育雏舍内空气的卫生状况以及鸡群中恶癖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关系。花凤鸡适宜的饲养密度是,第一周的密度为60只/㎡,第二周的密度为50只/㎡,第三周的密度为40只/㎡,第四周的密度为30只/㎡,四周龄以后20~15只/㎡。

(2)严格光照:光照时间决定了鸡只采食和发育情况,在整个生长期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足够的采食量以及鸡群在适当日龄开产。1日龄24h光照,2至7日龄每天23h光照,8日龄以后直至转入育成鸡舍前均采用自然光照。开放式(半开放式)鸡舍5~17周采用自然光照,白天阳光强烈、鸡舍内比较明亮时应适当遮光,门、窗用黑色遮阳网护上,防止啄肛、啄羽恶癖的发生。

密闭式鸡舍5~17周光照8小时/天,光照强度1W/m2。开放式(半开放式)鸡舍在18周鸡群见蛋以后开始增加光照,每周增加半个小时即可,增加至16小时/天止。密闭式鸡舍在18周光照12小时/天,以后每周增加半个小时,增加至16小时/天止。开产后光照强度在15~20LX(4.5~6W/m2)范围内。

(3)提高整齐度:育成期鸡群体重增长是否正常以及鸡群发育是否整齐,特别是18周龄体重直接影响产蛋期的生产能力。需要在第四周末进行第一次称重,之后,每两周或每周随机抽取10%鸡群进行称重。平均体重10%的鸡数占80%以上说明鸡群整齐度尚可,平均体重10%的鸡数在70%以下说明鸡群整齐度较差。如果整齐度低于70%时,须整群鸡进行称重,分成大、中、小三类,分别进行饲喂管理。

(4)减少应激:尽量避免鸡群的应激,应激过大会引起鸡群抗病能力下降,而诱发其他疾病。

3、营养供给:雏鸡料最好用全价蛋(肉)小鸡料,喂料的原则是少喂勤添。育成和产蛋期可用全价料也可用自配料,但是都要注意营养均衡,特别是产蛋高峰期间,母鸡繁殖机能最旺盛,代谢强度最大,是采食的最高阶段,要给鸡群充足的营养,产蛋率达到70%以上的时候,饲料蛋白质为16.5%,代谢能为2750~2800kC/kg,钙3.5~3.8%,磷0.6%。炎热的季节在饲料中添加抗应激的药物(复合多维、VC等)。

4、疾病防控:严格按照品种推荐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不漏一道程序,不少免一只鸡。注意场别之间、栋别之间人员隔离消毒。发生新城疫、马立克氏病、鸡痘、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支气管炎等疾病时,发现及时处理,防止蔓延。

二、应用前景

1.投入

(1)种苗费用:1只花凤鸡商品母苗售价3.2元,1批次引种10000只,种苗费共计3.2万元。全期存活率92%。

(2)饲料费用:以一只母鸡在1-20周龄平均每天消耗饲料45克,21-52周龄平均每天消耗饲料95克,一年内耗料27.6公斤,每公斤饲料3.0元计,共计76.2万元。

(3)人工费用:1人饲养,每月工资4000元,全年共4.8万元

(3)药品疫苗费用:每只母鸡4元计,共3.7万元。

(4)其他费用(水电等杂费):每只母鸡5元计,共4.6万元。

投入共计:92.5万元。

2.产出

(1)鸡蛋:每只母鸡52周产蛋165个,鸡蛋价格0.65元/个,共98.7万元。

(2)淘汰鸡:淘汰鸡体重1.5千克,价格12元/公斤,共16.6万元。

产出共计:115.3万元。

3.收益

扣除投入,10000只母鸡饲养52周后可获收益22.8万元,每只母鸡可盈利22.8元。

三、推广案例

近几年,花凤鸡饲养量有所萎缩,主要是由于市场上的贵妃鸡未经产蛋性状的系统选育,配套母本较杂,既有父母代,又大量使用商品代鸡,影响了产蛋性能稳定性,严重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为提高花凤鸡市场竞争力,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借助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的平台,与东台市有关单位开展合作,持续选育花凤鸡产蛋性能。目前,新花凤鸡在市场上的推广量已超过300万只,市场反应良好。

红腹锦鸡的人工养殖技术有哪些?


红腹锦鸡是我国独有的珍稀禽类,具有很高的观赏及药用价值,更是驰名中外的观赏珍禽,由于多年的研究及人工驯化,红腹锦鸡已可以人工养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养殖红腹锦鸡。那么红腹锦鸡应该怎么养殖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红腹锦鸡的人工养殖技术。

养殖笼舍

笼舍的形式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比较常用的有双列式和单列式笼舍。单列式笼舍适合中、小规模饲养,双列式笼舍适合大规模饲养。无论哪种笼舍,其宽度应小于长度,长宽比以5∶1或4∶1为好,这种形式的笼舍使饲养的锦鸡有较长的运动距离。养一对锦鸡或一雄几雌锦鸡的笼舍以面积8~10平方米,高度2米比较适宜。每间笼舍由栖屋和运动场组成,栖屋面积为1~2平方米,位于笼舍的一端供锦鸡夜间栖息及平时躲避风雨之用。笼舍内其余部分为运动场,是锦鸡取食、嬉戏的场所。

繁殖孵化

1.繁殖:1岁的锦鸡已有求偶的行为和繁殖能力,每年4~7月份是繁殖季节。人工繁殖锦鸡时,种公鸡应选择2岁左右,羽色艳丽、鸣叫频频的个体;母鸡1岁后可配种繁殖,应选择发育正常的个体留作种母鸡,一般一只公鸡配2~3只母鸡。锦鸡在繁殖季节里,每窝产蛋5~9枚后,便自行营巢孵化。每年可产蛋1~2窝,人工饲养条件好则可多产蛋。

2.孵化:锦鸡的孵化期为22~24天。孵化可用家鸡代孵或用电热孵化器孵化。每只家鸡孵蛋15~20枚,不可太多。将消毒处理的种蛋用干净布揩净,便可入孵。入孵后,5~7天检查照蛋一次,挑出未受精蛋;第2次照蛋在孵化14天时进行,以挑出死胚胎的蛋;孵化至21~22天时,可用40℃的温水浴蛋一次。蛋放入水中,左右摆动的是胚胎发育良好的蛋,死胚胎不会摆动。使用电热孵化器孵化时,温度应控制在38℃~38.5℃,湿度保持在65%~70%,温、湿度过高过低均对孵化不利。

饲养管理

1.雏锦鸡的养育:育雏室外面应铺上细沙或铡短的稻草、秸秆。雏锦鸡移入育雏室前,育雏室外和用具均需消毒。育雏室喷洒0.5%的新洁尔灭溶液,饲具及用具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洗刷。育雏室同时移入多窝雏锦鸡时,可将育雏室用纸板分隔为数间,每间放一窝,机孵的雏锦鸡与母鸡代孵的不可混放,否则,代孵鸡能够认出不是自己孵化的小鸡。用电热孵化器孵出的锦鸡幼雏或野外搜集的雏鸡,需用人工育雏箱饲养。箱底铺细沙或短草,并放置食槽和水槽。箱壁装上1~2支温度计,顶部安装小块玻璃作观察窗。雏鸡1~3日龄时,箱温32℃;4~7日龄为30℃;8~12日龄为28℃;13~20日龄为25℃;20日龄后,可在正常室温条件下饲养。雏锦鸡的饲料,最初几天采用熟蛋黄和面包虫,每日喂食5~6次,每次喂量不宜太多。3日龄后,酌情加喂土霉素5%~10%葡萄糖水溶液,防止感染肠道疾病;7日龄后,可按市售小鸡饲料40%、熟蛋黄25%、面包虫25%、青绿饲料10%的比例喂给;30~60日龄可按市售小鸡饲料50%,熟蛋黄10%、面包虫10%,花生粉和黄豆粉各5%、青绿饲料20%的比例配制投喂;60日龄后,按青年鸡投喂。

2.育成阶段锦鸡的饲养:60日龄后的锦鸡,羽色与成年雌鸡相似,仅个体略小,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以及对疾病的抵抗力较雏鸡显著增强,此时应转入笼舍内饲养。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笼舍养2~3只为宜。笼舍内可适当增设栖木、水槽和食槽,以保证每只鸡都能吃食和饮水。青年锦鸡的饲料以市售鸡饲料为主,酌情喂给适量的碎花生米、面包虫和青饲料。由雏鸡饲料转换为青年鸡饲料时,精料应逐步减少。一周岁的雄性锦鸡可完全用市售鸡饲料喂养。一周岁的雌锦鸡已具有繁殖能力,此时最好将公母隔离饲养。90日龄的雄鸡羽毛已发生变化,枕部长出翎,很容易与雌鸟区别。

3.种用锦鸡的饲养管理:饲养种鸡的饲料以市售种鸡饲料为主,但在繁殖前期和繁殖期应多给油脂性饲料和动物性食物,如花生、葵花籽、面包虫、蝗虫等,要特别注意供给充足的青绿饲料。在繁殖季节笼舍内放置巢箱或在笼舍栖屋设置人工巢窝,每天傍晚检查产蛋情况,发现蛋要及时取出。

由于红腹锦鸡的珍稀及独特性,红腹锦鸡养殖并不会是十分容易,红腹锦鸡养殖户在进行红腹锦鸡养殖的过程中,一定要足够用心,一旦红腹锦鸡养殖成功,养殖户可以获得的回报颇丰。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腹锦鸡养殖技术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骨顶鸡人工养殖技术,骨顶鸡饲养管理技术


:骨项鸡人工养殖的关键技术,包括全价日粮、育雏期和育成期饲养管理、留种骨顶鸡的选择、免疫及保健等。育雏期应控制好禽舍温度、湿度、光照、通风、饮水、营养情况、骨顶鸡的饲喂和分群;育成期应:隹备育成舍,进行适时转群、限制饲喂,控制光照强度、鸡群密度、性成熟,做好卫生防疫工作,严格执行免疫程序,做好各日龄骨顶鸡的保健工作。

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1.1温度

育雏舍应在接苗前提前升温,雏鸡的适宜温度为33~35℃,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鸡群状态调节温度。如果雏苗缩颈藏头,发出叫声,挤聚在热源处,说明舍温过低;如果张翅、喘气、张嘴,频繁喝水,不愿吃食,说明舍温过高,需采取措施,缓慢降温;温度正常时,雏鸡精神活泼,活动自由,采食正常。随骨顶鸡日龄增大,温度应缓慢降低,2周龄时温度降到28。C,再用l周时间降到适宜温度,防止因温度突然变化而引起鸡群应激。

1.2湿度

骨顶鸡前期对湿度要求稍高,一般1周龄时湿度应控制在75%~80%,随日龄增大逐渐降低,育雏后期降低至50%~60%。

1.3光照

育雏期间,光照时间应逐渐减少。一般前3天采用24h光照,使雏鸡适应环境,学会饮水、采食。在2~4周龄内减少至每天20h光照;5~20周龄白天都采用自然光照,无需补光,晚上补光时,由之前的20h逐步减至晚上不补光,光照强度为3~4Lux。

育雏期间的光照原则是光照时间不能逐渐延长;光照制度宜恒定,光照时间不能忽长忽短,光照强度不可忽强忽弱,尽可能保持舍内照度均匀。

1.4通风

保持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对鸡群生长发育很重要,所以在饲养过程中要重视通风,合理设计禽舍通风孔,加强通风换气,降低呼吸道疾病发生的概率。

1.5饮水

雏鸡应先开水再开食,这样有利于促进肠道蠕动、吸收残留蛋黄、排除胎粪、增进食欲,经过长途运输的雏鸡,可有效补充运输途中损失的水分。

1.6营养需要

7~12周龄蛋白质不应超过16%,13周龄后每周降1%,直至10%~14%,维持至开产前,注意钙、磷平衡,防止软腿病的发生,降低饲料中钙的含量,以锻炼鸡消化吸收和保留钙的能力。6~8周龄用生长期料,8~45周龄用育成期料,45~50周龄用开产前期料,每次换料必须过渡饲喂。

1.7饲喂

育雏喂料原则是少喂勤添。雏鸡料要求高能高蛋白和易消化,蛋白质含量达到20%,能量达到12.IkJ,维生素加倍加量使用。在饲养过程中,可适量添加砂砾,增强消化能力。1~2周龄每只雏鸡每只喂19,粒径i~2mm;3~7周龄时每只雏鸡每周29,粒径2~3film左右。

1.8分群

根据骨顶鸡生长情况,每周末取5%左右的鸡称重,对照体重标准检查鸡群体重的均匀度,单独护理较小较弱的骨顶鸡,适当多喂一些饲料。在喂饲量、营养结构等方面区别对待,提高鸡群整体素质。

2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育成期是指青年鸡在43~340El龄这一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成活率和整齐度,为产蛋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要求每周测体重1次,根据体重情况调节饲料配方和喂料量,不定期在饲料中添加药物,预防免疫应激和常见病的发生。

2.1准备育成舍

对育成室周围进行全面的除草消毒,室内高压冲洗,并用消毒剂喷雾或浸泡地面,待干后,室内地面用清水清洗干净,干后待用。平养育成地面用粗糠作垫草,垫草厚5cm左右,冬季略厚一些。调节好饮水线高度,并检查饮水器乳头是否漏水,笼养把用具全部放人室内,关闭门窗,每平方米用福尔马林15~40mL:7.5~209高锰酸钾熏蒸12h以上,再打开门窗通风。

2.2转群

适时转群是饲养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一般6~7周龄转入育成舍,45周龄转入产蛋舍。转群前2~3天,饲料中加维生素抗应激。饲料转换要过渡,第一天育雏料75%,生长期料25%,第二天育雏期料减至50%,第三天育雏期料减至25%,第四天全部用生长期料。转群前停水2~4h,冬天选晴天,夏天选在早晚凉爽的时间,尽量1天内转完,并把大小一致的鸡放在一起。体重轻的可留在育雏室内多养1周。小骨顶鸡转群后,由于环境的变化需要适应,注意观察鸡能否都喝上水,鸡熟悉环境以后,才能按育成鸡的管理技术进行正常操作。

2.3限制饲养

在育成阶段,为控制成鸡同步达到体成熟、性成熟、提高均匀度、降低死淘率而采取限制饲喂。多采用食量方面限制,比自由采食减少10%~20%,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方面控制,增加纤维素、降低能量、降低蛋白质和氨基酸量,吃料时间上的控制,每日定时喂食。每周末称取5oA左右的鸡称重,对照标准检查限制饲料的数量是否合适,以决定调整下周的给料量,并检查鸡群体重的均匀度。

2.4控制光照

转群第一天应每5m2用15W白炽灯整夜照明,目的是防止转群的惊吓导致扎堆死亡。灭灯前后1周要密切注意鸡群,防止炸群、扎堆。光照时间逐渐缩短至8h恒定光照,直至开产日龄。开放式或半开放式鸡舍用自然光照支配。

2.5调整鸡群密度

平养时每平方米鸡舍面积养10只,笼养每只骨顶鸡占270~280cm2。经常检查并匀料,防止有些骨顶鸡吃得过多,有些骨顶鸡采食不足,要使鸡群发育整齐。

2.6控制性成熟

在转群时选留生长正常、无残疾的鸡只,一般要求340日龄开产,过早或过迟开产对骨顶鸡的产蛋期和生产性能都有影响,可通过调节营养和光照时间进行控制,达到开产整齐、多产、高产目的。

2.7卫生防疫

注意通风换气,促进心、肺系统的发育,勤换垫料,保证室内清洁卫生,保证骨顶鸡健康生长发育。

3种用骨顶鸡的挑选

骨顶鸡留作种用的标准是:公骨顶鸡鸡声音洪亮、清脆,体重740~8009,嘴长4cm,线条明显、清晰,头大,毛厚黑,头顶红、白顶标记清晰,脖子长9~llcm,粗大,升缩比例大,腹部圆润、饱满,线条流畅,尾部平、圆、肥,与地面成45度,腿长7~8cm,粗壮有力,脚大厚实、无裂痕。母骨顶鸡声音浑厚、清脆,体重700~7509,嘴长3cm,线条明显、清晰,头毛黑,头顶红、白顶标记清晰,颈长8~10cm,细长,升缩比例大,腹部圆润、饱满,线条流畅,背平宽大,尾部平、圆、肥与地面成45度,腿长6~7cm,细长有力,脚小厚实、无裂痕。

4商品骨顶鸡免疫程序

商品骨顶鸡的免疫程序见表1。

5免疫接种的要点

免疫接种应于骨顶鸡状态良好时进行,才能产生好的效果,正在发病的骨顶鸡群,除了已证明的紧急预防接种有效的疫苗外,不应进行免疫接种。接种工作结束后,应把接触过活毒疫苗的器具及剩余的疫苗浸入消毒液中,疫苗容器最好烧毁处理,以防散毒。

为降低接种疫苗对骨顶鸡群的应激反应,可在接种前1天用万分之三的维生素C拌料或饮水。疫苗接种后应注意骨顶鸡群的反应,有的疫苗接种后会引起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对症处理。

6做好综合保健

1~4日龄,预防应激,排胎毒,促进卵黄吸收,提高成活率,全天饮水,把握好育雏舍温度,加强管理;10~12日龄,预防应激、支原体、大肠杆菌,用强力霉素、新霉素、替米考星饮水或中药类药物拌料,四环素饮水,连用3~5天;15~18日龄,预防球虫病,用妥曲珠利、鱼肝油、维生素K。饮水,连用3~5天,减少疫苗应激引起的法氏囊病,提高疫苗的效价,春夏季预防传染性法氏囊病,用中药治疗量拌料,连用5~7天;22~24日龄,及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肠毒综合症用头孢噻呋钠或氟洛培南饮水,黄芩、黄莲、黄柏拌料,连用4天。支原体易继发大肠杆菌,应选用对混合感染特效的药物来进行预防。

球虫易产生耐药性,慢性呼吸道病、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应该交替用药,以免产生抗药性;42日龄,预防大肠杆菌、新城疫、慢性呼吸道病用氧氟沙星、双黄连、清瘟败毒散拌料。

102~104日龄,应保肝护肾.顽固性腹泻、慢性呼吸道病,用板蓝根、蟾酥、冰片、麻黄、黄芩等拌料,并加人增强机体免疫力药物;115~117日龄,预防大肠杆菌、迟发型白痢、禽霍乱,用清瘟败毒散和肠痢停;300日龄至开产前,用卵炎消进行预防性消炎,平时要注意保肝护肾,提高免疫力。免疫前后或有其他应激活动的时候要用多种维生素,免疫前后用黄芪多糖以填补免疫空白期。

【小编总结】上文小编为您介绍了骨顶鸡饲养管理技术,骨顶鸡人工养殖技术,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我们网站的关注与支持。

怎样给鸡人工授精?鸡的人工授精技术


怎样给鸡人工授精?为了提高养鸡场鸡群的繁育性能,养殖户往往会对其进行人工授精,但是如果没有正确掌握人工授精技术的话,最终只会是适得其反,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鸡的人工授精技术。

怎样给鸡人工授精?鸡的人工授精技术

(一)准备

1.器具的准备:常用的鸡人工授精器具包括:保温杯、小试管、胶塞、采精杯、刻度试管、水温计、试管架、玻璃吸管、注射器、药棉、纱布、毛巾、胶用手套、生理盐水等,有条件的还可以购置一台显微镜,用来检查精液质量。

2.种公鸡采精适应性训练:一般在正式采精前一周应对公鸡肛门周围的体毛进行修剪,和适应性按摩。

(二)采精与精液品质的评定

1.采精:多采用按摩法采精,具体操作因场地设备而异。生产实际中多采用双人立式背腹部按摩采精法,现以笼养种鸡的采精输精为例简叙其具体操作。

(1)保定:一人从种公鸡笼中用一只手抓住公鸡的双脚,另一只手轻压在公鸡的颈背部。

(2)固定采精杯:采精者用右手食指与中指或无名指夹住采精杯,采精杯口朝向手背。

(3)按摩:夹持好采精杯后,采精者用其左手从公鸡的背鞍部向尾羽方向抚摩数次,刺激公鸡尾羽翘起。与此同时,持采精杯的右手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开从公鸡的腹部向肛门方向紧贴鸡体作同步按摩。当公鸡尾部向上翘起,肛门也向外翻时,左手迅速转向尾下方,用拇指和食指跨捏在耻骨间肛门两侧挤压,此时右手也同步向公鸡腹部柔软部位快捷的按压,使公鸡的肛门更明显的向外翻出。

(4)采精:当公鸡的肛门明显外翻,并有射精动作和乳白色精液排出时,右手离开鸡体,将夹持的采精杯口朝上贴住向外翻的肛门,接收外流的精液。公鸡排精时,左手一定要捏紧肛门两则,不得放松,否则精液排出不完全,影响采精量。人工采精实际上是人为地刺激公鸡的性兴奋,以达到采精的目的,因而在手法上一定要力度适中,按摩频度由慢到快。要给公鸡带来近乎自然的快感。在采精时间上要相对固定,以给公鸡建立良好的条件反射,采精的次数因鸡龄不同而异,一般青年公鸡开始采精的第一月,可隔日采精一次,随鸡龄增大,也可一周内连续采精5天,休息两天。

2.精液品质评定

(1)精液的颜色:健康公鸡的精液为乳白色浓稠如牛奶。若颜色不一致或混有血,粪尿等,或呈透明,都不是正常的精液,不能用于输精。

(2)射精量:射精量的多少与鸡的品种、年龄、生理状况、光照以及饲养管理条件有关,同时也与公鸡的使用制度和采精者的熟练程度有关。平均射精量为0.3-0.45毫升,其变化范围较大,可从0.05到1.00毫升。

(3)精液的浓度:一般把鸡精液浓度分为浓、中、稀三种,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中精子的数量,一次射精的平均浓度为30.4亿/毫升,其计算方法是用血球计数板一个视野中的精子数量而推算,范围在1-100亿/毫升变化。

(4)精子活力:精子活力对蛋的受精率大小影响很大,只有活力大的精子才能进入母鸡输卵管,到达漏斗部使卵子受精,精子的活力也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用精液中直线摆动前进的精子的百分比来衡量。

(5)精液的pH值:采精过程中,有异物落入其中是精液pH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正常的精液PH值通常为中性到弱碱性,6.2-7.4。精液pH值的变化影响精子的活力,从而也影响种蛋的受精率。

(三)输精

1.输精时间:从理论上讲,一次输精后母鸡能在12-16天内产受精蛋,但生产实际中为保证种蛋的高受精率,一般每间隔5天输精1次,肉鸡因其排卵间隔时间较蛋鸡长,和生殖器官周围组织脂肪较多而肥厚,输精的间隔时间应短一些,一般3天为周期。每次输精应在大部分鸡产完蛋后进行,一般在下午3-4点以后。为平衡使用人力,一个鸡群常采用分期分批输精,即按一定的周期每天给一部分母鸡输精。

2.输精量:输精量多少主要取决于精液中精子的浓度和活力,一般要求输入8000万1亿个精子,约相当于0.025毫升精液中的精子数量。

3.输精部位与深度:在生产实际中多采用母鸡阴道子宫部的浅部输精,翻开母鸡肛门看到阴道口与排粪口时为度,然后将输精管插入阴道口1.5-2厘米就可输精了。

4.输精的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生产实际中常采用两人配合。一人左手从笼中抓着母鸡双腿,拖至笼门口,右手拇指与其余手指跨在泄殖腔柔软部分上,用巧力压向腹部,同时握两腿的左手,一面向后微拉,一面用手指和食指在胸骨处向上稍加压力,泄殖腔立即翻出阴道口,将吸有精液的输精管插入,随即用握着输精管手的拇指与食指轻压输精管上的胶塞,将精液压入。注意母鸡的阴道口在泄殖腔左上方。目前绝大多数的生产场都采用新鲜采集不经稀释的精液输精。具体操作时宜将多只公鸡的精液混合后并在不超过半小时时间内使用。以提高种蛋的受精率。人工采精输精的器具,应严格消毒,防治疾病的交叉感染。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鸡人工授精技术知识的相关内容,养殖户一定要牢牢谨记文中介绍的给鸡人工授精技术知识,这将有利提高养殖户进行养鸡场公鸡及母鸡人工授精成功率,从而保障养殖户创造可观的养鸡效益。

花凤鸡养殖技术要点:各个生长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法


什么是花凤鸡?花凤鸡是一种新鸡种,它是贵妃公鸡和依莎代母鸡杂交的优质蛋鸡品种。花凤鸡具有地方性血缘,抗疾病能力强,而且养殖花凤鸡不需要投入太多成本就可以获得较高收益,这是因为花凤鸡的蛋品质特别好,产蛋率又高,因此被很多养殖户养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花凤鸡这个优质新鸡种的养殖技术要点是什么吧。

一、育雏前的准备

育雏舍的准备:进雏前2周,对育雏舍、育雏设备进行彻底清扫、清洗、消毒。消毒可用消毒药水进行喷洒,也可进行熏蒸消毒。

设备、饲料和垫料准备:供热器宜用电恒温加热器、煤炭炉或地下火道等方式供热;照明灯可采用白炽灯、萤光灯或高压钠灯等;食槽、饮水器要求雏鸡采食饮水方便;按雏鸡的营养需要配制饲料,饲料要新鲜,不使用霉变饲料;垫料可选用锯末、切短的玉米秸、稻草、大糠等。

二、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育雏方式:可采取平面育雏、立体育雏、平面和立体联合育雏等方式。

饮水:在雏鸡初次饮水中加入葡萄糖、抗生素、电解质多维维生素等。水温保持与室温相同,1周后可直接饮用自来水。饮水要保持充足、清洁。

开食:将雏鸡饲料撒在反光性强的硬纸上、塑料布或浅边食槽内,当有些鸡开始啄食时,其他鸡也模仿。开食宜采用全价颗粒破碎料。

温度:常规平面育雏第一周33℃~34℃,第二周30℃~32℃;育雏笼第一周30℃~31℃,第二周28℃~29℃。以后每周逐渐降温3℃以内,四周以后逐渐过渡到20℃~22℃。高温育雏时1至2周龄比常规育雏温度高2℃左右。

湿度:育雏舍内相对湿度1~10日龄控制在70%左右;11~30日龄65%;31~45日龄60%;46~60日龄50%~55%。最高不能超过70%,最低不能低于40%。

通风换气:鸡舍内氨气浓度应在10%g以下,二氧化碳浓度在0.2%左右。如果其含量超过允许范围,应尽快通风换气。

光照:光照时间前3天每天23小时,第4天14小时,以后每天逐渐减少15分钟至日常光照。光照强度第一周为10勒克斯,以后为5勒克斯。

密度:4周龄前,平养每平方米25只,网上饲养30只,笼养40只。4周龄后降低饲养密度。

三、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1、转群

雏鸡7周龄时转入育成鸡舍,到16周龄前转到产蛋鸡舍,转群最好在清晨或晚上进行。转群前2~3天和人舍后3天,饲料内各种维生素增加1~2倍,并给予充足的电解质溶液。在转群前6小时停料,转群当天连续24小时光照,让鸡熟悉环境,并有足够的时间采食饮水。转群前后两鸡舍的温差要小。转群同时对鸡群进行清理、分群和淘汰不合格的次劣鸡,但不要同时断喙或进行预防注射等,以免增加应激。

2、日常饲养管理

前期要做好由育雏期向育成期的过渡,适时降温,逐渐换料。保证营养需要,控制光照,加强通风换气。注意补喂沙砾和钙,一般从7周龄开始,每周每100只鸡应给予不溶性沙砾500克,装入料槽中让其自由采食。

3、产蛋前准备

在12~15周龄时进行第二次修喙,同时进行整群,淘汰病弱残鸡。20周龄时体重应为1.25千克左右。

四、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1、产蛋前期

指初产到进入高峰期前(17~24周龄),应淘汰病残鸡,强弱分饲,使整个鸡群性成熟一致。转群后,尽量减少应激(因花凤鸡带有野性,进入鸡舍后尽量保持安静),并定时饲喂,供给品质高、适口性好的饲料。刚开产的鸡不宜限饲,以利稳产、高产、延长产蛋高峰期。

2、产蛋高峰期

指进入25周龄后至40周龄左右,鸡群产蛋性能已稳定,因此饲料粗蛋白含量要适当增加,且定时定量饲喂,在饲料中适当添加预防输卵管炎及防止脂肪累积的添加剂(如胆碱、蛋氨酸、VB12等)。

3、产蛋后期

随着产蛋的逐渐下降,所需的蛋白能量也相应逐步降低,在降低饲料蛋白的同时,增加2%~3%的稻糠(根据鸡体质而定),既能节约成本,又能控制输卵管炎的发生。

以上就是花凤鸡养殖技术要点,花凤鸡养殖户如果想要获得好的经济效益的话,就要做好花凤鸡各个生长阶段的饲养管理。上文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花凤鸡养殖技术要点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花鸡是鸡吗?地花鸡又是什么?


花鸡是鸡吗?地花鸡又是什么?很多人一听说名称有鸡的物种就会认为都是家禽鸡,其实不然,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关含鸡名称物种的常识知识。

一、花鸡是鸡吗?

不是是鸡,虽然和山鸡一样属于雉科,但是却是鸡形目,属于陆禽。花鸡(学名:Tragipansatyra),中文别名红胸角雉,鸡形目雉科,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产于喜马拉雅山地区的一种华美的绯红色角雉,雄鸟体长70厘米,头和喉黑色,冠羽黑色而羽端红,体羽多饰有黑色边缘的白色珍珠色圆点,两翼及尾具近蓝色带皮黄色的横斑。肉质角蓝色,颈部肉椐亦蓝色,雄鸟发情炫耀时张开可见其上的绿色及红色斑块。似广泛分布的红腹角雉类,但红色的下体多绯红黑并带具白色外缘的黑色点斑而非鳞状斑。生活在海拔2400-4300米的山地森林中,冬天则下到1800米的林区。主要以植物根、嫩芽、叶、种子、球茎等植物性食物为食。

二、地花鸡又是什么?

地花鸡拉丁学名Syrmaticushumiae,英文名black-neckedlong-tailedpheasant。常成对或小群游荡觅食。通常在亮天后即下树活动,一直到傍晚,中午多在林间空地上或灌丛中休息,晚上栖息于树上。1树栖1只,活动和栖息地一般较为固定。活动时甚宁静,有时除踩踏落叶或觅食扒动树叶弄出声响外,一般毫无声响。性机警,活动和觅食时常有一只雄雉极为警觉,不时的伫立张望,发现情况立刻钻入草丛或灌丛逃跑,紧急时亦直接起飞上树,或向上、下坡飞翔。一般飞行较低而速度缓慢,飞行时能在空中转变方向。特征:雄鸟头顶褐绿色,两侧有白色眉纹,上体背羽紫栗色具黑斑,肩羽具宽阔的白色块斑,下背,腰,尾上覆羽白色具蓝黑色斑,翅羽暗褐色,尾长,尾羽灰色具有黑栗二色并列的横斑,下体腹部与两胁栗色,嘴角黄色,脚黄灰色,雌鸟体羽棕褐色,满布黑色斑纹,上背有白色矢状斑,外侧尾羽大都栗色.栖息于,疏林内.以橡实、浆果、嫩芽、树根及昆虫等为食.3~4月间多见一雄二雌结群活动,并开始筑巢产卵,巢筑于地面,每窝产卵多为7~9枚,浅肉色或略带枯叶色,光滑、无斑点.孵卵期约28天,雌鸟单独孵卵。

花鸡和地花鸡其实都不是家禽鸡,大家不要因名称而陷入误区,多了解一些常识知识,可以避免陷入误区,虽然它们不是家禽鸡,但是它们有鸡的

鸡的人工授精技术视频


如何给鸡进行人工授精?如今鸡的人工授精技术日趋成熟,并得到了有力推广,养殖户采用人工授精技术不仅可以降低养鸡成本,还能有效提高养鸡场母鸡的生产性能,给养殖户带了更好的养殖效益,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通过鸡的人工授精技术视频,来进一步了解这一科学技术知识。

随着笼式养鸡的普及和发展,鸡的人工授精得以广泛推广。鸡的人工授精技术难度不大,容易掌握,设备简单,投资少。鸡的人工授精可以减少种公鸡的饲养量,自然交配时,一般鸡的公母比例为10-15只左右,而采用人工授精时,如按每周授精一次,则1只公鸡可配100只甚至更多的母鸡。生产实践中为保证种蛋的高受精率,一般多采用3-5天输精一次。按此计算,人工授精时鸡的公母比例多为1:50左右。比采用自然交配法,可减少80%的公鸡饲养量,降低了种蛋成本。采用人工授精时,公母鸡是分笼饲养的。分笼饲养,可为育种工作提供方便,也为对公鸡单独补充营养提供了条件,有利于提高种鸡精液品质。通常情况下采用人工受精时公鸡都采用单笼饲养,从而减少鸡间的啄斗,降低死淘率。

鸡的人工授精技术视频

任何方法都不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在采用人工授精时,由于反复多次对公、母鸡的生殖器官外力挤压,和输精器具的使用,难免对公、母鸡的生殖器官,特别母鸡的生殖器官造成损伤。因而在同一群体的公母鸡的生产后期,采用人工授精时,常会发生生殖器官的炎症等疾病,这在生产实际中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采精、输精过程中避免动作粗野,所用器具严格消毒等等,同时必要时可对种鸡进行对症治疗。人工授精因经常从笼中抓鸡,其应激反应也会对生产性能产生一定影响。

蛋种鸡人工授精操作技术


1. 概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化养禽业迅速发展,饲养管理方式发生了改变,种鸡由原来的平养改为笼养,繁殖方式由自然交配向人工授精方式转变。随着人工授精技术的不断改进,这种配种方式较传统的自然交配显示出了诸多优点,如公母比例可从自然交配的1︰(10~15)扩大到1︰(20~25),可以较大幅度的减少种公鸡的饲养量,充分利用种用价值高的优秀公鸡,降低公鸡的饲养成本;能够更充分地利用鸡舍面积;可以按照供种需要随时提供受精率高的种蛋。据统计,人工授精使雏鸡成本下降10%,生产种蛋的饲料消耗降低10%~15%。2. 特点本技术主要包括采精技术、输精技术、精液稀释技术、种公鸡精液品质的检测评价技术和种公鸡选育标准等方面。输精技术中主要推广的内容为新的输精器具、系统的输精用品消毒流程、适宜的精液稀释液配方及输精剂量。(1) 移液器代替胶头滴管为了解决使用胶头滴管进行输精时存在的操作复杂、精液剂量难以控制和滴管消毒不彻底的缺点,研究人员对输精器具进行研究,最终确定了微量移液器作为新的输精器具。但在推广初期,发现使用微量移液器输精时存在精液残留的问题,即无法完全将移液器中的精液排到母鸡的输卵管中。这不仅浪费了精液,同时,影响到了受精率。通过反复试验,发现是移液器的Tip头过长过细造成的,最终将Tip剪短0.5厘米解决了这一问题。随着微量移液器的大面积推广,又发现移液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移液器管道部位会变细,最终不易插入Tip头,从而影响了输精工作效率。为了提高移液器使用寿命,通过试验,最终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重新将移液器管道部位扩张、加粗,实现了移液器再次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2) 完善了输精用品消毒流程输精过程中,为了避免输精器具交叉感染,需对使用后的输精器具进行彻底消毒。通过研究和推广,目前,已经形成了严格的输精器具消毒流程,如Tip头消毒流程和集精管消毒流程。评判标准:物体表面监测[个/平方厘米],0~10为干净\优,11~20为轻度污染\良,21~30为中度污染\中,30以上为高度污染\差。(3) 适宜的精液稀释配方及输精剂量为延长精子的体外存活时间和提高精子活力,研究人员对种鸡精液稀释液进行了研究,并制定了适宜的种鸡精液稀释液配方,即:葡萄糖4克,丁胺卡那1克,头孢1克,蛋黄1.5毫升,生理盐水100毫升。经测定,稀释后的精液比原精液更有利于精子的存活,精子存活时间较稀释前延长了28分钟随着精液稀释液的应用和精液品质检测的规范化,为了进一步提高精液利用率,研究人员进行了减少输精剂量的试验。研究发现,人工授精的输精剂量由50微升(稀释后精液)降为40微升(稀释后精液)后鸡群受精率变化不显著。随后进行了大规模推广,结果表明输精剂量为40微升后鸡群受精率仍然维持在92%以上。3. 成效通过对该技术的实施和应用,其效果显著,目前,华都峪口禽业有限公司人工授精技术得到了显著提升,目前,公司父母代公母比达到1︰45,个别栋达到1︰49,受精率平均达到92.2%。取得了显著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470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