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殖大闸蟹必须避免的三大误区


一、池塘选择。用精养鱼池,不经任何改造,直接来养蟹是错误的。因为鱼与蟹所要求的环境条件均不相同,精养鱼池水深、水肥、无水草,这是符合鱼类生长要求的;而河蟹要求水清、水浅、溶氧充足、池底少淤泥、水草丰富;鱼类所利用的是水的空间,而河蟹所利用的是池底表面积,水深反而对河蟹蜕壳生长不利,水太深池底也容易缺氧,改鱼塘作养蟹塘事先必须加以改造,使之适合河蟹生长要求。
二、饲料投喂。有些养蟹单位和个人为了降低饵料系数,提高河蟹生长速度,不惜工本投喂富含蛋白质的鱼类配合饵料,这是错误的。因为鱼类吞食粉状或颗粒饲料的利用率很高,而河蟹咀嚼粉状或颗粒饲料时易使饲料散失,利用率低。根据河蟹的摄食方式,其饲料以块状、粘硬和不易在水中散开为佳。
三、水草种植。很多养蟹专业户在池塘清塘消毒后,即投放幼蟹,池中无水草,这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池塘经生石灰清塘消毒待药性消失后,立即在池底种植苦草、菹划和轮叶黑藻等沉水植物,或者在水面种植水花生或水葫芦或水浮莲等水草。

相关知识

稻田养殖大闸蟹的四大误区



稻田养蟹是一条可以致富的好门路。但是不少生产者在稻田养蟹过程中走入“误区”,突出的有以下四点:
误区之一:认为养蟹的稻田环沟越大越好。有的开挖环沟面积达整个稻田面积的40%~50%。根据多年的经验看,稻田养蟹的环沟应根据养蟹需求结合圩埂用土情况确定,一般环沟面积不应超过总面积的30%。
误区之二:认为养蟹苗种越多越好。有的每亩放蟹苗种2500~3000只,以为苗多成活多,安全系数高。而实际上,稻田养蟹亩放苗种量应以五期幼蟹1200~1500只,蟹种600~1000只为宜。如果超过这个数量,所产的成蟹规格小,上市价格低。
误区之三:过多投喂精饲料。不少养蟹户大量投喂小鱼、黄豆、蚬肉、螺蛳等,但产量并未提高多少。究其原因,稻田养蟹的饲料,除了稻田自然饵料外,应根据不同季节,螃蟹各个生长期的不同营养需求来确定。幼蟹时期饵料应以动物性精料为主,确保成活率;壮膘期应以植物性精料为主确保产量;其余大部分生长期应实行精粗结合,提高饵料的利用率,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
误区之四:生产模式单一化。不少农户都搞稻田养成蟹,结果一哄而上,蟹贱伤农。稻田养蟹,可以搞成蟹饲养,也可以搞扣蟹培育,还可以搞稻田鱼蟹、稻田虾蟹等多种生产模式。这样做既可避免一些投资风险,又能达到稳产高效的目的。

大闸蟹养殖户必须了解的知识:池塘的保肥力



以下这些问题是我在实际工作中养殖户经常开门见山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1、我和人家一样施肥,一样管理为什么人家的水好草好?
2、为什么别人什么都很少用药但是别人照样养的不错?
3、我这个池塘年年水草都不好,怎么回事?!
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这些问题是土壤化学中土壤肥料学的范畴
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个概念——土壤保肥力打个比方:我施100斤肥料到池塘里,20xx养螃蟹都赚到钱了而且养殖过程很轻松,水好草好。旁边的朋友向他讨教经验,他都原原本本的告诉人家,可是谁向他学谁出问题,他的经验基本不能推广。大家都认为他有所保留,他自己也觉得很委屈。
我经常和他在塘口交流把他的池塘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他的池塘在养殖螃蟹前是生态种植示范田,施肥方面都是生物肥,基本不用农药。在那时他只知道自己的土地肥力很足。根据他的介绍,综合他的池塘这几年的状况可以看出他的池塘保肥力很好。
保肥力很差的池塘实例苏州大闸蟹养殖户倪老板,蟹塘面积有22亩
伊乐藻为主,20xx到5月份基本没草,20xx6月份基本没草,连续几年亏本。20xx我与倪老板正式接触,他的池塘有以下特点。
1、施肥量很难控制。施多了水色很快变绿、水草不发:施少了1-2天时间水色清了。只能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很累人!
2、水草状况很不稳定,可能几天前水草还很健康,两天后水草马上有泥巴污垢,第三天可能就沉底了。
池塘情况介绍与分析
我了解了他的池塘上一任塘主的施肥情况得知:上一任连续几年只是大量的使用化肥肥水尤其是复合肥,不用说池塘的保肥力了,就是肥力也已经被拔得差不多了。在高温季节不施肥水草沉底腐烂起蓝藻,施肥只要量没控制好就直接起蓝藻,水草还是腐烂。
君子协定
我们定下约定,我保证他的水草到7月份,他全听我的意见。到了7月份他又要求我帮他的水草保到8月份,到了8月份又要求到9月份。20xx倪老板的水草保到了年底,很是开心。连续几年亏本,20xx终于赚到钱了。想起年前还想把塘租出去,对养殖失去了信心,没想到抓住问题的关键在年底打了个翻身仗。
如何改善池塘保肥力
我和倪老板经过交流达成共识,他的池塘就属于保肥力很差的那种,之后所有用药都是以这个共识为基础的。
1、通过底改产品改良底质(我公司白金底改内特别添加了增强土壤保肥力的特殊因子,长期使用能有效的改善池底。
2、尽量不使用化肥,多用生物肥(生物营养肥),这样可以防止化肥过度拔肥,使保肥力变差。
3、尽量不使用杀虫剂,在虫子多时尽量施肥。这时是保肥力差的池塘最佳的水草施肥期。
只要找出问题关键人人都是养蟹高手!
在长期的接触后我发现,其实倪老板的技术水平是比吴老板好的,但是由于倪老板的池塘保肥力差,管理起来难度很高,所以吴老板赚了,倪老板亏了本。
不要认为养的螃蟹不理想就怀疑自己的水平,可能你的池塘本来就保肥力差,你养起来就是比别人难。其实你已经是技术高手了!只要找出问题的关键,成功养殖就不远了!

高温季节必须加强对大闸蟹池塘伊乐藻的管理



适量栽种伊乐藻能为蟹池净化水质,为河蟹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河蟹提供天然的饵料,促进河蟹生长发育。但夏季由于水温不断升高,伊乐藻容易出现疯长,从而影响河蟹的活动,并且容易造成蟹池缺氧和大面积败草破坏水质。因此,必需加强对伊乐藻的管理。
一、控制水位,适时增氧
蟹池水位过浅,容易造成伊乐藻生长过快。水位过深,伊乐藻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而腐败死亡。因此,5月以后应将水位严格控制在80cm左右,以营造良好水草生长环境。遇高温、闷热天气,蟹池需及时开增氧杨增氧,或使用粒粒氧,保证池塘溶氧充足,防止伊乐藻夜间缺氧死亡。
二、人工清除部分伊乐藻
将漂浮和腐烂的伊乐藻及时涝出水面。并每间隔3m左右,整行拔去生长过密的伊乐藻,在池底留2-3m的通风沟,将伊乐藻覆盖面积控制在40—50%,为河蟹的自由活动留有一定空间。对长出水面的伊乐藻及时做割梢处理,使草头没入水面30cm以下,防止遇到大的风浪,增加浮力,脱根死亡。
三、注重伊乐藻日常养护
每隔10—15天使用氨基酸护草肽全池泼洒一次。氨基酸护草肽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生物肽、微量元素、营养盐、水生植物生长激素等,具有以下优点:1、活化水草根部底泥,激活细胞分裂,促进根部生长,促使水草茎株矮化、叶片粗壮,增加水草抗风浪能力,防止倒伏及翻根漂浮。2、清除水草叶面泥渍、污斑和附生物,增强水草光合作用,提高水草叶绿素及活性营养物含量。3、促进有益藻类繁殖,抑制有害藻类生长,使水质清新,降低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4、防止水草倒及水草叶片发黄、萎缩、腐烂而引起水质恶化。5、有效防止水草茎叶腐烂病,促进萎缩根叶、黄斑叶、白化叶水草水营养的吸收,加快复活和生长等功能特点。

黄鳝养殖8大误区


黄鳝有广阔的销售市场,然而众多养殖者却因技术信息缺乏等原因盲目养殖而导致失败。主要表现在如下8个方面:

1、乱购苗种。

目前,我国黄鳝人工繁殖技术尚未达到大批量生产供应商品养殖的水平,许多养殖户到湖北、武汉等地购买的所谓“特大黄鳝”苗种或其

他所谓的“优质”苗种,实为从市场上购买的野生鳝苗,且这些苗种因商贩长时间、高密度贮存及反复转运,多数已患上发烧病,用于养殖时
死亡率可达90%~100%。所以,购买苗种时切记要认真辨别。

2、把参考书当法宝。

目前,国内的养鳝技术书籍虽然已有10来种版本,但其内容基本上都是照搬一般的养鱼技术或是一些空洞的理论,真正的实用技术太少。

初涉养鳝者最好先到养鳝大户处现场参观学习。

3、大小混养。

同一池(网箱)中大小黄鳝混养,小鳝不敢争食而体质逐渐衰弱甚至死亡。饵料不足时会发生黄鳝相互残食。因此,大小黄鳝混养时,虽大

鳝长速快,但整体产量过低。

4、池水过深。

若黄鳝频繁游至水面呼吸,影响正常生长,多是池水太深造成的。池养黄鳝水深宜在20-30厘米左右,而网箱养黄鳝水草应尽量充满整个网
箱,以便为黄鳝提供良好的栖息和呼吸条件。

5、滥施粪肥。

施粪肥极易败坏水质,诱发黄鳝疾病。

6、忽视培植水草。

水草能净化水质并为黄鳝提供优良的隐蔽场所。没有水草的池塘养殖黄鳝很难成功。

7、偏“素”缺“荤”。

有的养殖者利用麦麸、菜饼、豆渣、米饭、青菜等植物性饵料喂黄鳝,黄鳝严重饥饿,缺饵时也会少量吞食,但其营养满足不了黄鳝生命
活动的需要,更谈不上生长增重,黄鳝会逐渐瘦弱和发病死亡。黄鳝属肉食性鱼类,应投喂动物性饲料或全价配合饲料。

8、频繁换料。

常有养殖者因饵料无保障,经常改换饵料种类投喂。黄鳝吃饵料有一定的固定性,突然改变饵料种类,黄鳝会拒食,影响正常生活生长。
 
如确实需要改换饵料,应逐渐减少原饵料的比例,同时增加新换饵料的比例来调整。

养猪要避免四种误区


1.颗粒饲料加水和。在颗粒饲料中加水搅拌成粥状,往往使其营养成分受到破坏,营养价值降低。正确的方法是:用颗粒饲料喂猪,然后再喂水。
2.阉割、防疫一起搞。当前,一些养母猪的农户很重视防疫,但忽视科学方法。一是为了省事,在给仔猪阉割时,接着又打防疫针;二是母猪怀孕时打防疫针。这样做一方面容易使仔猪阉割的伤口难以愈合,同时防疫效果也相对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母猪怀孕后对外界刺激特别敏感,防疫又属于强刺激,打防疫针容易引起死胎或流产。所以母猪怀孕后最好不打防疫针,仔猪则应在阉割后10天至15天再打防疫针。
3.怀孕母猪患病不诊治。有的农民认为:母猪怀孕后,如果患病时打针用药,会对仔猪胎不利。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临床上有些药物如四环素、链霉素、氯霉素、阿司匹林等对孕猪用药时都采用静脉注射,药物不通过肝脏进入胎体,毒性较大,但如果改为口服,药物经过肝脏解毒后,则变得安全有效。
4.生料熟喂浪费多。生料熟喂,一是破坏了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导致饲料营养价值降低;二是费人工,耗燃料,增加开支;三是喂熟食用水稀释后再喂,看起来猪吃的多,实际上吃下去的大部分是水分。猪摄食过量的水分,还会影响其消化吸收等正常生理功能,加重肾脏负担。因此,生产中应喂湿拌料,饲料含水量的大小应以手握成团、落地即散为宜。
曾晓哲

大闸蟹池塘套养鳜鱼的三个注意事项



1、蟹池条件
套养蟹池首先要严格清塘消毒。其次,蟹池内水草覆盖面积应占蟹池总面积的30%~50%,没有水草的要移栽。水草不仅对河蟹有保护作用,而且有利于鳜鱼捕食饵料鱼。第三,鳜鱼喜欢水质清新的水体,蟹池水源应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
2、鱼种放养规格及密度
鳜鱼种规格一般以每尾5~7厘米为宜,规格过小,成活率低;规格过大,成本高。放养密度一般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面积放10~20尾。
3、防病防浮头
鳜鱼耐氧低,对水中溶氧要求比河蟹高,目前许多蟹池放养河蟹密度较高,一般亩放量达到2000~3000只,夏、秋季易引起鳜鱼浮头。因此一定要经常换水,保持水体有较高的溶氧,有条件的可配备增氧机。防治疾病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除每隔15~20天每亩用生石灰20~25千克全池泼洒外,每月每亩可使用一次三氯异氰尿酸或二氧化氯等消毒剂。

夏季高温季节大闸蟹池塘水质调控的三个措施



河蟹对水质的要求较高,ph值7.0以下不变态,不脱壳,溶氧则要在5.0mg/l以上,良好的水质是河蟹养殖取得优质高产的重要保证,尤其在夏季,由于温度升高,各种病原体异常活跃,水体中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富集,就像是埋在池塘里的炸弹,对河蟹的生长随时会产生危害,因而夏季水质调控是河蟹养殖过程中的关键措施之一,对水质进行调控的方法有很多种,在生产中应根据水体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合适的调控方法。
(1)物理方法。一是定期换水。高温季节每周换水1~2次,每次换水1/3。二是适时开启增氧机。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傍晚不开。
(2)化学方法。利用一些化学改良剂进行针对性很强的水质改良,如生石灰每半月使用一次,每亩每米水深用量10千克,不但调优了ph值,还增加了水体钙离子浓度,对河蟹生长有促进作用。
(3)生物方法。向养殖水体补充能清除有害生物的有益菌来净化水质,创造良好的养殖水环境。如光合细菌、复合益生菌等,有益菌可在水体中与致病菌产生生长竞争,能阻止致病有害细菌在水中繁殖和生长,对河蟹防病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还可通过水草吸附水中氨氮、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化害为利,净化水质,给河蟹的生长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夏季由于水温较高,河蟹新陈代谢旺盛,性腺的发育也随之加快,为了防止早熟蟹的出现,可通过加深池水来降低水温,6~8月份水深宜控制在1.2~1.5米。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469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