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户应该如何掌握蟹池的水体环境

<M.yz023.Combr>“清水养蟹”几乎是所有河蟹养殖户的观点,有些初养河蟹的人,一见蟹池里的水变肥、变色,就忙于换水,以防不测,池塘养蟹的水是否越清越好,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发现,中等肥度的水对河蟹养殖是相当有益的,这些池塘河蟹养殖的成活率、规格、产量均要比其他池塘高,发病率特别是近两年流行的抖抖病的发生率远远低于其他池塘。那么为什么中度肥水能提高池塘养蟹的产量,如何判断和调节养蟹池水的肥度,现分析如下:
蟹池人为大量投饵后的剩饲、残饲,河蟹的排泄物经过分解加上池底土壤厚有肥力对池水的慢慢释放等,形成了池水的肥力,池水肥力是池中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基础因素之一。当池中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生长,使池水呈某种藻类带来的固有色,有绿色、褐色、黄褐色等。水的肥度常按池水的颜色或透明度来判断。清水指水色清淡、水中浮游植物量少,水的透明度一般在35厘米以上,肥水指水色浓、水中浮游植物量多,一般呈褐色、茶褐色、油绿色,水的透明度较低。一般在15厘米以内,中度肥水介于二者之间,水色肥而嫩爽。
蟹池池水肥度的调节:
目前许多养蟹户普遍采用进排水的方法来调节蟹池水的肥度,这不是最佳办法。因为过多的进排水:一是浪费电力;二是流失水中有效成份;三是水位不定,河蟹洞穴变化频繁,部分河蟹迁移水面以上不吃食,不蜕壳,形成懒蟹;四是进排水稍有疏忽,就可造成河蟹的逃漏。养蟹池塘水的肥度可用以下办法来调节。
1、水质清瘦的池塘,往往池底淤泥少,池中肥力不足,可采用施肥的方法来调节,一般在池塘清整后,蟹种放养前15天,每亩施发酵过的粪肥3一5担,养殖中期如池水仍较瘦,可用化肥追吊,一般每次每亩用尿素3-4公斤,15-20天用一次。
2、投放鲢鱼、鲫鱼种或青虾苗。鲢鱼以浮游植物为食,鲫鱼和青虾能摄食河蟹吃剩的饵料碎屑,减少池塘有机物积累,繁池适当混养这些品种,可起到控制池水过肥的作用。一般亩放鲢鱼种100尾、鲫鱼种500-600尾(每公斤20-40尾)、青虾苗2万尾或2-3厘米的幼虾0.5-1公斤。
3、对池底淤泥较多,水中肥力较足的池塘,可通过栽植水草或投放浮游性水生植物如大、小叶浮萍、水花生等,吸收水中肥力,控制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移栽或投放的水草面积约占总水面积的1/5-1/4。这样不但能满足河蟹的生长需要,还可改善水质及河蟹的肉味品质。

相关阅读

河蟹养殖户应该如何彻底治理蟹塘里的青苔



河蟹养殖过程中,青苔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养殖户,很多养殖户在养殖前期不做好预防工作,当青苔发生时,会使用硫酸铜或杀青苔药物进行杀灭。但是随着药物的使用会导致养殖后期出现更多复杂的问题,例如青苔死亡后的很难处理,肥水肥不起来等一系列问题。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总结了许多养殖户的成功经验,并把这些成功经验向广大养殖户进行宣传,帮助养殖户解决这一难题。
在放苗前,我们就必须做好肥水工作,要做到蟹苗肥水下塘。但是很多养殖户会说前期水温较低,藻类不容易生长。在实际养殖过程中确实遇到这样的问题,那么我们在前期应该怎么有效的肥水呢?首先在清塘以后,我们要在池塘底部施基肥,一般在20xx来膏状肥水产品受市场青睐的原因。
河蟹养殖的三、四、五月份,可以通过不断追肥保持水体透明度在20-25公分左右,此时青苔是不容易生长的。但是很多养殖户心中有一些疑虑,当透明度保持在20-25公分时,水草的长势会受到影响,透明度太低会影响水草的光和作用。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这样的问题,但是绿百多的黑金刚或蟹安神(1-2亩/袋)能帮助你解决这一问题。黑金刚的主要成分是腐植酸钠和芽孢杆菌,大部分养殖户可能知道,腐植酸钠具有很多种功能,它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能螯合重金属离子,还具有保肥促肥的作用,再加上芽孢杆菌他能有效的控制水体透明度,保证水草进行光合作用。
青苔生长的主要原因我们分析有一些几个方面:1)前期的肥水没有肥起来;2)水草生长的阶段没有及时追肥,水草把池塘中的营养物质消耗后,有益藻类得不到营养。所以在种草后一定要密切关注池塘中水色的变化,一旦发现水草长势很快,水体透明度增高时及时追肥,使透明度维持在20-30公分。3)螺蛳一次性投放量过大,导致水质清瘦,肥水困难,青苔滋生。螺蛳一般在清明前后放养,放养螺蛳前一定要注意水质的肥度。放养螺蛳前最好要大量施肥,水越肥越好,第一批螺蛳放养量在200-300斤/亩,不宜过多。
河蟹养殖的五月份是青苔生长的旺盛期,此时水温达到20°C以上,如果发现池塘中有青苔出现,一般不建议使用药物或者硫酸铜杀灭。在养殖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可以通过一些微生物制剂来控制或杀灭青苔。先使用绿百多的生物菌改底剂(3亩/袋)在青苔四周干撒,然后使用黑金刚(1亩/袋)化水泼洒,两天后使用绿百多膏肥(如底栖硅藻生长素、氨基酸有机膏、益藻营养膏)+肥水利生素肥水,一般在一周左右,青苔自然死亡。生物菌改底剂主要是芽孢杆菌,芽孢杆菌沉在青苔上会消耗氧气,抑制青苔的呼吸作用;黑金刚或蟹安神使用后通过抑制青苔的光和作用抑制青苔的生长,最后培养有益藻类和菌类达到杀灭青苔的目的。
药物和硫酸铜的使用对养殖环境的影响:1)导致池塘中重金属离子超标,影响河蟹的吃食,从而导致河蟹体质下降,生长缓慢,最后导致河蟹规格不大。2)在杀灭青苔的同时会杀灭池塘中的有益藻类和有益菌群,导致水体失去平衡,如果不解毒还会造成后期肥水困难。3)对水草有一定影响,长势不旺。有些经常使用硫酸铜、漂白粉或者杀青苔药物的养殖户发现,他们螃蟹的规格总是不大,原因就在这里了。

河蟹养殖户应该如何调节河蟹池塘的肥度



“清水养蟹”几乎是所有河蟹养殖户的观点,有些初养河蟹的人,一见蟹池里的水变肥、变色,就忙于换水,以防不测,池塘养蟹的水是否越清越好,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发现,中等肥度的水对河蟹养殖是相当有益的,这些池塘河蟹养殖的成活率、规格、产量均要比其他池塘高,发病率特别是近两年流行的抖抖病的发生率远远低于其他池塘。目前许多养蟹户普遍采用进排水的方法来调节蟹池水的肥度,这不是最佳办法。因为过多的进排水:一是浪费电力;二是流失水中有效成份;三是水位不定,河蟹洞穴变化频繁,部分河蟹迁移水面以上不吃食,不蜕壳,形成懒蟹;四是进排水稍有疏忽,就可造成河蟹的逃漏。如何调节养蟹池水使其达到中度肥度呢?可用以下办法来调节。
1、水质清瘦的池塘,往往池底淤泥少,池中肥力不足,可采用施肥的方法来调节,一般在池塘清整后,蟹种放养前15天,每亩施发酵过的粪肥3-5担,养殖中期如池水仍较瘦,可用化肥追吊,一般每次每亩用尿素3-4公斤,15-20天用一次。
2、投放鲢鱼、鲫鱼种或青虾苗。鲢鱼以浮游植物为食,鲫鱼和青虾能摄食河蟹吃剩的饵料碎屑,减少池塘有机物积累,蟹池适当混养这些品种,可起到控制池水过肥的作用。一般亩放鲢鱼种100尾、鲫鱼种500-600尾(每公斤20-40尾)、青虾苗2万尾或2-3厘米的幼虾0.5-1公斤。
3、对池底淤泥较多,水中肥力较足的池塘,可通过栽植水草或投放浮游性水生植物如大、小叶浮萍、水花生等,吸收水中肥力,控制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移栽或投放的水草面积约占总水面积的1/5-1/4。这样不但能满足河蟹的生长需要,还可改善水质及河蟹的肉味品质。

河蟹养殖户如何解决蟹池氨氮高的问题



蟹池氨氮中毒常表现为:河蟹爬上岸或在草上不肯下水,四肢无力且壳不硬,并伴有蜕壳不遂症状,镜检蟹体表基本无纤毛虫等寄生,鳃、肝脏及心跳正常,但摄食明显减少或连续几天不进食等。
一、引发氨氮中毒的几种原因
1.池底淤泥过多、密度过大。连年养殖的老池塘不清塘导致淤泥过厚过多,加上每亩河蟹养殖密度超过1500只,这样的模式直接破坏了水体的微生态平衡。
2.水草生长不力或较少、换水困难,导致池塘水体自净能力较差。随着水温的升高,各种微生物活动加强,水质极易被污染,造成河蟹氨中毒。
3.投饲方法不科学。一是投喂时常将颗粒料投在离水边较近,河蟹吃不到致使大量饲料溶失于水中;二是过量投饲造成残饵,随着水温的升高加速了饲料和粪便的分解,从而导致氨氮超标。
4.投喂的饲料鱼不新鲜或保存不当,容易导致腐烂变质败坏水质,并降低河蟹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导致氨氮中毒。
二、氨氮中毒的防治方法
1.彻底清塘消毒并清除过多淤泥,适当降低河蟹放养密度,建议每亩放养量为800—1000只,这样既可减少河蟹粪便对水体的污染,又可留出足够的空间让蟹生长,同时积极养护水草,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2.加强巡塘,科学投喂。勤观察河蟹摄食情况,结合天气及时调整投饵量;饲料选用正规厂家颗粒料,改四周池边投喂为全池投饵,控制颗粒料在水中的浸泡时间,以防腐败变质坏水。
3.勤调水改底。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适时施用EM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同时配合使用生物颗粒底改能有效吸附池水中的氨氮等有毒有害气体。配合开启增氧机将底层的污水充分曝气,使表层的溶氧水和底层的缺氧水充分混合增加溶氧,并将有毒的气体溢出水面。
4.每亩可用生石灰20PPM全池泼洒,将池水pH值调至7.5~8.5之间,同时泼洒降氨氮药物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梅雨季节,河蟹养殖户应该如何管理蟹塘?



6月9日湖北省入梅,梅雨季正值河蟹的生长旺季。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虾蟹专家顾泽茂提醒,此时蟹塘管理必须做好消毒、调水、养草等工作。
因梅雨季节有长时间的阴雨天气,会导致蟹池各类病菌繁殖加快,病菌的种类、数量随之增加,造成河蟹抵抗力下降,易引发疾病。顾泽茂建议,蟹农可以使用氯制剂和碘制剂进行消毒,水草不好的塘口可选择生石灰消毒。
“多雨天气一定要确保池水处于良好状态。”顾泽茂说,适时开启增氧机,“特别是晚上和后半夜,遇到雷阵雨、连续闷热或天气突变情况下,开机时间要延长。”没有增氧机的池塘,要自备增氧剂、分解底改等药物,同时及时加注新水。梅雨季节不适宜使用消毒药物,因此增加使用微生物制剂的频率来调节水质和改良底质。
对于蟹塘来讲,管草仍是关键:“要防止河蟹毁苦草和轮叶黑藻,沟里伊乐藻不能出水,如有出水要及时割除。”顾泽茂指出,大雨时节,还要注意防逃工作,“蟹池水位原本较高,很容易溢塘,因此要加固各种防逃设施,做到勤巡池,谨防雷雨时水漫池埂,引起河蟹逃逸。”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514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